第一篇:《东施效颦》 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 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东施效颦》中东施的做法是否为她增添了美感呢?《楚王好细腰》说明刻意模仿------适的其反。
学情分析;
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方法的指导。但故事都配有译文可供帮助理解,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也乐于学习。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借助译文,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及寓意。
2.朗读,诵读古文寓言,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学会品味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及含义深刻,给人启迪的语句,增强语言感受能力。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学生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提高生活品味。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寓言和寓意熟读成诵。
2、用心领会作者写作意图,联系历史上的人物进行评论,鼓励学生多元思维。
教学准备:
1、自制的本课演示文稿
2、网上下载的《东施效颦》falsh动画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现在老师请大家一起观看动画片你们愿意吗?在观看的时候,请你们注意观察画面中每个人的形态。
2.课件播放;
师:谁能说说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师富有激qing的话语,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师:同学们看的动画片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墨子写的寓言,课文题目叫《东施效颦》。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东施效颦》。《庄子》)。
师:谁能把你搜集到的有关庄子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庄子的资料,培养了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回忆古文寓言方法,自主探索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生古文寓言的方法是什么
(主要通过自学的方法,先认真地多读几遍课文,熟读后,结合文中的译文来理解句意,最后朗读体会寓言表达的寓意)
2.师: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你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会学有所获的,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先自学,你们在自学当中如果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觉得和谁合作得愉快就和谁一起研究,下地也可以,只要能把知识学会。
(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生活动:自由结合学习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4.师:“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几个动作?
5.指名朗读。
课件显示朗读古文寓言方法后,教师范读。
同桌之间自由,轻声地互相听读课文。
指名读后评议。
齐读。
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6.发挥想像,拓展思维。
师:丁丁,冬冬和智慧老人他们有问题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课件逐一出示人物图片和问题)
丁丁;村里富人看见她这副模样,为什么都紧闭的门不愿出来?说说看。
冬冬:穷人为什么远远避开?猜猜他们是怎么想的?
智慧老人:谈谈你的看法。
(让学生大胆想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注重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方式的运用)
三.讨论寓意,说说启发
学生谈寓意和受到的启发。
四.拓展延伸
出示“丁丁的视角”
把你的独特感受和看法写在“我的视角中”。
结合生活实际,用“东施效颦”这个成语造句。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启发?
六、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七、教学反思
1,学生反思。
2,教师反思。
《东施效颦》 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教学重点:
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3、理解寓言的寓意。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共同探究美与丑这一主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欣赏老妇人心灵的美、追求树立自信的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种美,同时也对丑的恶行也要加以揭露,以便警惕大家,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其中东施的做法是否为她增添了美感呢?
2、生看后谈感受。
3、小结:同学们的感受值得珍视,就让我们走进文中,再去感受一下文人庄子是如何审视美与丑的。
二、读通语句,感知大意
1、老师范读,使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体验古人运用文字的魅力。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还要注意语气的停顿。相机解决颦、挈、亦字读音及字义。
3、学生齐读寓言,了解寓言的大致内容。
三、读懂课文,对照注释自悟文意。1、自己边读句子边看课后译文,揣摩句子意思。
2、同桌合作学习,联系说句意。
3、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
要求: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灵活一些,不必强求说法一致,只要意思不错即可,还可适当的穿插有关的背景资料。
四、细读课文,读懂句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请生速读课文,边读边划。
2、西施美: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后,体会到什么?(东施盲目效仿,不知西施没在哪?)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
(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美若天仙,绝代佳人,国色天香)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让人赏心悦目,就连东施也来学习她,东施是怎样效仿的,你能想象一下吗?可以做动作,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2、东施丑: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过渡:看来东施效颦的确不怎么美,作者没有细致地描写东施的丑,而是重点描写了人们的反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刻意模仿,生搬硬套、无中生有)
(3)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其丑无比)
小结:是啊!作者大胆舍弃对于东施五官的具体描写,而是通过东施刻意模仿西施皱眉捧心的丑态所引起人们的反应来进行侧面烘托,这种写作方法就是侧面描写。
(4)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
(5)学到这里,你想对东施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美已经有了新的认识,那么我要请教大家:
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呢?
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
3、东施听了大家对她的评价和建议后,我想她定会有自知之明,同时也会明白美与丑的真正含义,大家想象一下,东施今后会怎么想,怎么做?
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小结:是啊!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让我们再读这篇寓言,去体会一下寓言的情境吧!
(5)拓展阅读《邯郸学步》。
六、作业布置
1、背诵《东施效颦》;
2、为本则寓言扩写并续写结尾。
扩写要求:
(1)可以以西施或东施或以路人为第一人称来叙述这则寓言;
(2)可适当加入一些细节(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续写要求:
(1)注意保持上下文的行文连贯;
(2)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 自然流露赏心悦目
东施 刻意模仿适得其反
课后反思: 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学习的拓展非常重要,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东施效颦的事情发生。
【《东施效颦》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东施效颦教学设计及反思
2.续写东施效颦
3.东施效颦故事
4.东施效颦故事
5.成语故事东施效颦
6.东施效颦的典故
7.东施效颦成语故事
8.寓言《东施效颦》续写
9.《东施效颦》的故事
第二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东施效颦》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十一册第二单元“美与丑”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借用丑女东施模仿美女西施皱眉而变得更丑的故事,说明了人对自己要正确认识,不要做不切合实际的模仿,否则只能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文章短小精炼,语言生动活泼,寓意深远绵长。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根据译文和对重点词语理解读懂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尊重和珍惜学生阅读中的自我体验,引导学生自己读进去,产生真实的体验,进而在师生交谈中完善体验并受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学生通过读故事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强调自主体验的同时还要与同学交流合作,既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寓言大意。
2、精读寓言,感悟寓意。
3、以学生感兴趣的参与活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体会文章的主题,联系自身实际谈感悟与收获。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寓言故事,理解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正确感悟运用这一成语。
教学准备:课文幻动片 寓言故事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三、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画出不懂得字、词查字典或问同学解决。
2、检查自学效果。a.解题 b.生字
3、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两人合作学习,一个读原文,一个读译文。
四、研读探究,理解文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请学生速读课文,边读边画。
2、西施美: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后,体会到什么?(东施盲目效仿,不知西施美在哪?)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
(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美若天仙、绝代佳人、国色天香、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让人赏心悦目,就连东施也来学习她,东施是怎样效仿的,你能想象一下吗?可以做动作,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3、东施丑:
(1)过渡:看来东施效颦的确不怎么美,作者没有细致地描写东施的丑,而是重点描写了人们的反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2)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刻意模仿,生搬硬套、无中生有)
(3)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其丑无比、丑陋无比、丑人多作怪)
小结:是啊!作者大胆舍弃对于东施五官的具体描写,而是通过东施刻意模仿西施皱眉捧心的丑态所引起人们的反应来进行侧面烘托,这种写作方法就是侧面描写。
(4)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
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美已经有了新的认识,那么请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A、同是皱眉捧心,为何一美一丑呢? B、什么是真正的美? C、你是怎么看待东施的? D、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小结;西施是四大美女之一,她是自然之美,而东施是刻意造作,模仿别人。可见本身的美,是自然流露才是真正的美。告诉人们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五、拓展训练
东施是模仿西施为何招来众人的笑话,以后她该怎么办?请你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事例?
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课本剧,下节课我们来演一演。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东施:自然流露
西施 :刻意模仿——适得其反
六年级语文《东施效颦》教学反思
《东施效颦》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十一册第二单元“美与丑”的一篇寓言故事。文章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本课虽是文言文,但文章故事性强,学生通过读译文,理解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要求学生画出描写西施美的句子和东施丑的句子,并让学生用词语形容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课文在描写东施的丑时,没有直接描写东施长相如何丑,而是通过人们的反映来表现东施的丑,作者用这样的描写方法去启发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去创造一个自己认为最丑的东施形象。通过这样的教学,顺利地解决了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学习〈东施效颦〉这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的道理。还学习到一种侧面描写的方法,课后又引导学生对这种写作方法进行训练。
第三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修改版
“颦”中看美丑 “读”中学智慧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执教:山东省临沂杏园小学
徐 娟 点评:山东临沂教科研中心
陈中杰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言文,出自《庄子·天运》。文中抓住一个“颦”,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不顾实际一味模仿,往往会适得其反。教学目标:
1.教给学生多种方法,读懂课文的意思。
2.引导学生对比品“颦”,让学生明白课文揭示的道理。
3.拓展阅读庄子作品,初步了解庄子,学习庄子的智慧,激发阅读经典的热情。教学设想:
《东施效颦》是一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打算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通、读懂文言文的方法。再进行学法上迁移运用,读通、读懂课外资源《邯郸学步》。
教材是“例子”,更是“引子”。我想通过这样一堂课,将经典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中,引发学生去读更多的庄子作品,感受庄子的大智慧,点燃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猜人物
1.老师讲故事,学生猜人物。揭示课题。
2.老师板书课题,重点指导 “颦”:笔画多,部件要紧凑。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老师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中,引入课题。板书课题时重点指导笔画较多“颦”,观其形,知其义,扫除阅读障碍,为后面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教方法,读通文
1.老师示范读课文。
2.学生注意字音,自由练读课文。3.多种方法指导,读通难读句子。(1)归亦捧心而颦其里。(2)挈妻子而去之走。
(3)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方法一:理解重点词语意思,指导读好句子。方法二:理解古今异义字意思和读音,指导读好句子。方法三:通过节奏线断句,指导读好句子。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渔”。教给学生多种方法读文言文中难读的句子,既让学生读通了句子,学习了读书方法,又将句子理解的难点巧妙化解。】
4.学生展示读课文。
5.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对读文言文和译文,理解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课文后面的译文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好帮手,通过多种形式对读,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细品“颦”,论美丑
1.出示文中带有“颦”的句子。(1)西施病心而颦其里,(2)归亦捧心而颦其里。(3)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2.补充诗词,感受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的美。
【设计意图:依据“颦”拎出文中重点句子,补充诗词让学生感受到西施之美,从而理解西施的“颦”之美,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诗词积累。】
3.想象东施心情,读好“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4.想象画面读好“西施病心而颦”、“东施捧心而颦”的句子。5.出示描写村中人反应的句子。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qiè)妻子而去之走。(1)交流看到的画面。(2)发现写法的巧妙。(3)体会读句子。
6.究原因:彼(bǐ)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学生谈论:同样是“颦”,反差为什么如此之大?
(2)老师顺势揭示道理:不切实际,盲目模仿别人,会适得其反。【设计意图:通过关注村里人的表现,发现东施“捧心而颦”的丑,感受作者写法的传神。通过细究同样是“颦”反差为什么如此之大?揭示课文蕴含的“不切实际,盲目模仿别人,会适得其反”的道理。】
四、巧拓展,学智慧
1.补充阅读《邯郸学步》
邯(hán)郸(dān)学步
寿陵馀(yú)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pú)匐(fú)而归耳。
注释:①寿陵:燕国寿陵②馀子:少年③国能: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④故:原来⑤匍匐:指爬行或爬 ⑥归耳:回家
(1)思考: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交流:学步的人和东施有什么相似之处? 2.对话主人公,提升认识。
(1)与东施对话。(2)与学步的人对话。
老师顺势提升学生认识:盲目模仿别人,不仅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失去本真。
3.了解庄子:战国人,姓庄名周,字子休,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与孔子、老子、孟子等齐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庄子》、《逍遥游》等。4.出示评价《庄子》的名言,感受经典的魅力;出示庄子的名言,感受庄子的大智慧。
【设计意图:庄子善于用短小精悍的故事来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认识,补充阅读《邯郸学步》,在对比人物特点中,学生再次获得“盲目模仿别人,不仅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失去本真”的深刻道理。学生的认识螺旋上升,最后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补充阅读庄子的名言,感受庄子的人生智慧。】
总 评:
按照我们临沂市“单元主题学习”的课型分类,本节课是属于“1+x”的精读引领课。徐老师通过多种方法引领学生读通、读懂《东施效颦》,接着进行学法上的迁移运用,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邯郸学步》。在两篇寓言故事的朗读感悟中,学生的认识呈螺旋上升,明白“盲目模仿不仅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失去自我”的深刻道理。最后了解庄子、了解作品,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
总体上看,本节课有三个特点:
1.教方法。文言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在学习《东施效颦》时徐老师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词义、分清节奏三种方法引领学生读好句子,用对照译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故事内容。接着进行学法上的迁移运用,学生运用方法自读《邯郸学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的积累,更收获了学法的提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通过这样的一堂课,学生已经找到了读好文言文的一把钥匙。
2.激热情。课内课外一体化是语文课堂的趋势所在,课文只是学习的例子,只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起点,课本之外的世界更多彩。在这堂课中,徐老师通过补充阅读《邯郸学步》,通过了解庄子、了解作品、读庄子名言等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经典的热情。在这节课中学生的视野是开阔的,思维是开放的,他们突破了教室的空间限制,跨越了时间的鸿沟,共同体悟着经典的魅力,产生了阅读经典的兴趣。3.有所得。课外资源的补充、庄子思想的植入并没有让课堂变得杂而空。相反,整堂课主线清晰,既简又实,符合“语文主题学习”的要求。学生在掌握读好文言文的方法之后,静心自学,巩固运用,找到了读通、读懂文言文的钥匙。简约的课堂贴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学以致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走出课堂的学生,在认知上有了切实的发展。不求多,但求实,这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联系人: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陈中杰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领着学生完成了两篇寓言故事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读寓言故事是要明白道理的。《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告诉我们的道理看似一样,但还是有梯度变化的。《东施效颦》是讲盲目模仿会适得其反,而《邯郸学步》是讲盲目模仿不仅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失去自我。我想通过这堂课孩子们的认识螺旋上升,已经读懂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另外,这两篇寓言故事都是文言文,都出自《庄子》。我的定位是不仅让学生明白道理,还要通过这两篇文言文激发学生读经典的热情,更要让学生对庄子的思想要有所触摸,有所感悟。我想,通过这节课学生已经触摸到了庄子思想的温度,感受到了庄子作品的厚度,产生了课后读庄子的兴趣。
但是,课堂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我愿意聆听各位专家、老师的建议,打磨好自己的课堂,继续行走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路上。
第四篇:《东施效颦》教学反思
《东施效颦》教学反思
酒泉第四中学黄新萍
《东施效颦》是六年级上册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是六年级学生上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东施效颦》出自《庄子》,由于庄子受民间寓言故事的影响,所以在庄子笔下,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会说话、会辩论、会讲道理,这也体现了庄子著作的先进性。
教学本篇课文,我注意了两个要点:
1、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
见西施“颦其里”而“美之”,写东施对美的关注和倾慕,然后用一个“亦”字写出她爱美心切,盲目仿效的心情。但由于只注意形态上的模仿而忽略了本质上的极大区别,弄出了邻里避之而唯恐不及的笑谈。那么,东施丑到什么程度呢?文中“坚闭门而不出”和“挈妻子而去之走”这样的侧面烘托写出了东施的丑态。
教学策略:不急于告诉学生作者对东施丑态的描写属于侧面描写,而是带学生分析这两句话的含义,学生弄懂了意思,老师追问,“从‘坚’和‘去之走’,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穷人和富人对东施的样子感到害怕,甚至把她当作怪物一样,远远地避开,可见东施的样子实在是不堪入目、难以忍受。教师再问:“作者并未写东施的样子,可读者如见其人,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学生短暂的思考后,脱口答道:侧面描写。教师顺势引导,对事物的描画不直接写其样子或形态,从侧面体现,这就是侧面描写。接着马上举例:汉乐府中的《陌上桑》,作者表现罗敷的美,以“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烘托罗敷的美。这里的描写手法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用这样的描写方法去启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让他们去创造一个自己认为最丑的东施形象。接着,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练笔,一个醉汉斜靠在街角,过路人避开,要求是表现醉汉醉熏熏的丑态。学生欣然提笔。有的写“空气里弥漫着烈酒的味道”,有的写“行人捂着鼻子匆匆走过”,还有的写“流浪狗似乎知道什么似的,低声咕噜着,走开了”。通过这样的教学,顺利地解决了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学习并能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2、写作方法“一事一议”。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向人们阐明一个道理。“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不切合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教学策略:在学生知晓了本文揭示的道理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事一议的文章的写作方法。①、要选好议论的对象,应该是自己感受最深刻、针对性强、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事物。②、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③、叙和议详略得当。带着这样的思考和收获,学习《楚王好细腰》,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就相对容易了。
《寓言二则》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教训和道理,对笔者来说,如何更好的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应好好思考的。
第五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及点评3
《寓言二则》之《东施效颦》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材简析
《东施效颦》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十一册第二单元“美与丑”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借用丑女东施模仿美女西施皱眉而变得更丑的故事,说明了人对自己要正确认识,不要做不切合实际的模仿,否则只能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文章短小精炼,语言生动活泼,寓意深远绵长。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根据译文和对重点词语理解读懂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尊重和珍惜学生阅读中的自我体验,引导学生自己读进去,产生真实的体验,进而在师生交谈中完善体验并受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学生通过读故事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强调自主体验的同时还要与同学交流合作,既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独立识字。会认“颦、挈、捂”三个字,会写“捂”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汉语言特点;精读寓言感悟寓意及侧面描写人物的写法。
3、体会文章的主题,联系自身实际谈感悟与收获。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寓言故事,理解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正确感悟运用这一成语。教学难点
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美。资源利用
教学课件,插图 课时分配 1 课前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了解学情,研读教学用书,搜集整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寓言的知识,搜集有关西施及庄子的材料。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导入。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2、庄子。
3、寓言。(屏1)
(二)合作初读,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词及课文通读情况。(屏2)
2、指导朗读停顿,注意节奏感,体会古文韵律美。(屏3)
3、学生展示朗读,互相评价。
4、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合作解决重点难词的意思,读懂课文。
5、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师生共同纠正或补充。
6、学生两人合作学习,一个读原文,一个读译文。
7、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课文的故事内容。
(三)研读探究,理解文意
1、思考或讨论: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请学生速读课文,边读边画。你能用一些词语分别形容她们的美丑吗?(屏4、5、6)
2、朗读品析重点句子。
3、引导学生体会写作手法法:侧面烘托。(屏7、8)
4、合作探究:
⑴、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是美的,而东施是丑的? ⑵、东施是模仿西施为何招来众人的笑话,以后她该怎么办?请你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事例? ⑶、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5、学生总结寓意,教师小结。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2、作业布置:(屏9)⑴、背诵课文。⑵、扩写《东施效颦》 ⑶、课外阅读《邯郸学步》。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 庄子》
故事:东施效仿西施皱眉捧心,反增其丑。
寓言
道理: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点评:
本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一、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文言文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浓厚,所以可以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攻破难关的兴致先自学。这个设计中,我安排了这样几个自学:课前自学生字,通读课文,查找西施及庄子资料;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译文、学案、参考书、字典等自主解决重点难词的意思,疏通文意,读懂课文。再让学生在课堂上加以展示,交流,师生做出评价,学生既肯定了自己的自学成果,又加深了学习印象,毕竟是自己的来的知识。这与教师教授相比实效性强很多。
二、注重文言文朗读的韵律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这里我强调的不是“百遍”,而是“读”,有感情的读,有节奏的读,读出文言文的语感,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文字的韵味中,陶醉于古代先贤的语言韵律中。这比干巴巴的诵读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浓厚兴趣。
三、注重对写作手法的感知。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学生很容易就辨别出两个任务的特点,所以这个不是难点,我们可以将难点放在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两个人物形象刻画的如此逼真。这样就引出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并加以拓展举例,让学生更清晰的感知这种手法的妙用,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尝试使用。
四、在情境创设中解决问题。
在讨论文章的寓义及让学生真正感受真善美时,我自毁形象扮演西施,让学生与我对话,给我医治心病,学生言辞恳切,积极性很高。其实再给我解疑答惑的同时,也是帮自己树立正确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