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寄冰教学设计
12、寄冰
一、出示课题,质疑。
1.看老师写这个寄字。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寄字?(左右结构,形声字)
你知道在邮局里能寄些什么? 指名交流。(寄贺信、寄卡……)可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是寄——冰。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们有问题吗?是啊,冰怎么能寄呢?谁给谁寄冰,为什么寄冰?结果怎样?
二、初步感知课文。1.请小朋友打开书,出示: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2.填空。
课文写了 的狮子洪洪,从来没有,他想知道。于是,他写信让 的企鹅非非寄,结果,却收到。2.指名读课文。请其他同学做小评委。3.交流填空。指名说,自己说,同桌互说。
寄冰
板书:企鹅非非 狮子洪洪
南极 非洲
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狮子洪洪满心希望能收到一块冰,可是却收到了一袋水。
1.指名朗读2、3小节。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洪洪的心情怎样?他又是怎么做的?
来。
我请小朋友找出书上的句子来读一读。2.学生交流,随机点红句子:洪洪很生气,把箱子退了回去,并写信给非非:“我让你寄块冰,你为什么寄一袋水来?真让人扫兴!” 3.师:洪洪为什么生气? 生交流,引读第一节,出示:
是啊,狮子洪洪住在—— 火热的非洲,从来没有——见过冰,他多想知道——“冰是什么样子呢?” 他兴致勃勃地给远在南极的企鹅非非写了一封信。
可是,现在,收到的是 ——一袋水,这真让人——扫兴。
扫兴是什么意思?(原本很开心,结果没有实现心愿,很不开心,比方你们爸爸妈妈答应你星期天到游乐场玩,可是天下雨,不能去了,你会很——扫兴。)4.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谁来读出扫兴的样子?再读
洪洪很生气,把箱子退了回去,并写信给非非:“我让你寄块冰,你为什么寄一袋水来?真让人扫兴!”
这句话中有三个生字,扫 当小老师(平舌音)这个字我们要读准字音。
块 量词。还可以说 一块什么?
退 谁有好办法记住这字。(分析字形 半包围结构,从里到外,第6笔是点。书空,小手心里写这个字)
5.小朋友课文读得真棒。课文里有好几个生字宝宝,它们也想和你们交朋友呢。你们认识了哪些字?
望 提醒大家,第三笔是 竖提 组词,希望
热 翘舌音
收 翘舌音 新认识一个笔画 反文旁——书空 6再读第3节,把洪洪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7.师过渡:洪洪非常扫兴,他把箱子退了回去。不久,出示第4节,师读第1句。
那非非的心情怎样?
指名读第二句。你们说他读得好吗?(读出了非非的纳闷,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8.非非糊涂了,那你们能帮非非揭开这个谜团吗?
说话练习:
出示:冰怎么会变成水的?非非,我告诉你,因为南极很冷,非洲很热,所以,冰到了非洲就化成了水。(指名,同桌互说)
水怎么又变成了冰?
因为非洲很热,南极很冷,所以,水到了南极又结成了冰。(指名)
9.出示南极和非洲的图片。
小朋友看,这是炎热的非洲,那里气温很高,有很多沙漠,是地球上气温最热的地方。
这是寒冷的南极,那里白雪皑皑,是冰雪的世界,最低温度达到零下89度。
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随机板书,热,冷)
师总结板书:因为洪洪住在非洲,那里很热,所以冰到了非洲就化成了水。
因为非非住在南极,那里很冷,所以水到了南极又结成了冰。
9.非非明白了原因,可是洪洪还在生气呢。同桌演一演。
10.师结:小朋友真聪明,今天,我们明白了一个科学道理,读了课文,也认识了新的生字。
四、复习巩固。
看!非洲的企鹅带着宝宝来考你们了。
师:又到了写字的时间,请大家把书翻到田字格。
(生集体书写生字)
寄冰
狮子洪洪
企鹅非非
非洲 南极
热 冷
第二篇:企鹅寄冰 教学设计
部编教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我爱阅读教案
【我爱阅读】 企鹅寄冰
中山小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问句的语气。
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非洲、南极的不同气候特点,知道随温度的变化冰可以变成水,水也可以变成冰。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问句的语气。
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非洲、南极的不同气候特点,知道随温度的变化冰可以变成水,水也可以变成冰。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呀?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多篇和动物有关的课文,你能回忆一下吗?(出示狮子和企鹅的头饰)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两个头饰上的动物你们认识吗? 生:企鹅和狮子。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对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狮子和企鹅,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怎样一段故事?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和“回忆学过的和动物有关的课文”导入课题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开动脑筋,最终回忆起以前学过的旧知。出示狮子和企鹅的头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
(2)圈出课文中遇到生字,划出课文中遇到的生词。(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生字
师:现在,老师要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谁能带大家一起来跟他们打声招呼呀?(生跟读)
3、交流识字方法
师:大家读得这么准确,能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的识字方法吗?
4、开火车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那现在老师要请小组同学看着生字宝宝的拼音小帽子,一人读一句来为大家讲讲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咱们来开两组小火车,看看哪组的小火车开的最顺利。
5、指导朗读
(1)狮子大王不停地叫着:“热啊,热啊。”
读出烦躁、酷热难耐的语气。
(2)河马说:“听说在南极有一种很冷很冷的东西,叫做冰。”注意语气停顿,读出不确定的语气。
(3)狮子大王听了,立刻给南极的企鹅写了一封信。
抓住“立刻”换词理解,读出狮子大王迫不及待的语气。(4)“我请你寄块冰来,你为什么寄来一袋水?” 读出狮子疑惑和生气的语气。
(5)企鹅连忙把箱子打开:“这明明是冰嘛,怎么说是水呢?” 读出企鹅疑惑不解的语气。
【设计意图】:明确读书的要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益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积累识字经验,体会识字规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读准确生字词。以小组竞争的开火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指导学生根据语境来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为学生今
后有感情的朗读奠定了基础。
三、细品课文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有趣啊,那接下来就一起和老师走近故事去看看吧!
1、轻声读课文第1-3自然段
思考:
(1)企鹅给谁寄冰?为什么要给它寄冰?圈出来。(2)从哪儿寄到哪儿?用直线划出来。(3)寄到了吗?
2、交流分享
(板书:企鹅 狮子 南极 北极)
3、出示世界地图
在地图上指出南极和非洲。
4、出示南极、非洲的图片
(1)了解南极和非洲的气候特点
南极和非洲的气候怎么样?在文中用曲线划出来。(板书:南极 冰天雪地 北极 炎热)(2)讲解南极和非洲的气候特点
5、同桌互读课文第4-9自然段
思考:
(1)冰寄到了吗?
(2)到底是谁记错了?为什么?(3)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6、交流分享
(1)企鹅给狮子大王寄冰,从南极寄到非洲,狮子大王没有收到冰,却收到了一袋水。
(2)谁都没有记错。因为南极非常冷,水就结成了冰;而非洲非常热,冰就化成了水。
(3)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随温度的变化冰可以变成水,水也可以变成冰。
7、动画演示
出示水遇冷结冰,冰遇热化成水的动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培养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阅读的好习惯。多媒体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地感受到南极和非洲气候差异之大,明白冰遇热变成水,水遇冷变成冰的道理。
四、拓展升华
1、演一演
师:今天大家都学得很棒,现在老师要请两名同学带上狮子和企鹅的头饰,加上动作来演一演这个有趣的故事。
2、说话练习
师:同学们演得真好!接下来请大家写封信分别寄给狮子和企鹅,来帮助他们解开疑惑吧!
(1)狮子大王:
您好!企鹅小弟寄给你的确实是一块冰,只是因为您住的非洲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2)企鹅小弟:
你好!狮子大王收到的确实是一袋水,只是因为你住的南极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从读到演,科学地遵循了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利用了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表演能力。在课堂教学后进行适当的说话练习,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企鹅寄冰
企鹅 狮子 南极 冰天雪地 非洲 炎热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寄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寄、冰、封、块、箱、退、扫、久”等10个生字;认识部首“两点水”;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写汉字“寄、箱、过、退、久、冰”;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封、箱、退”等3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和同学合作用打电话的形式续编故事。
4.初步了解非洲、南极的不同气候特点,能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水的基本属性。
重点和难点:
1.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8个生字;认识部首“两点水”;能用音序查字法查汉字。
2.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和同学合作用打电话的形式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学习质疑
1.出示“冰”及拼音。借助拼音犊准字音,说说可以怎样记住字形?
2.学习“两点水”说说还认识哪些带有“两点水”的字?
3.补全课题,齐读。思考: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谁给谁寄冰,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1.自学课文,了解内容。
(1)按常规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内交流反馈(给予充分的时间)。
2.集体交流反馈。
(1)抽读生字组成的新词,注意正音。
(2)出示句子:南极的企鹅给住在火热非洲的狮子洪洪寄了块冰,可是,洪洪却收到了一袋水。
(3)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块”,找到后,和学过的“快”比较一下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深入学习感受内容
1.再读课文想想洪洪和企鹅在收到对方寄来的信后,心情是怎么样的?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说明。
2.出示:生气糊涂(读准字音,注意轻声)。
3.洪洪为什么生气?它又是怎么做的?找到有关的句子,同桌读一读。
4.师生配合读第——第三节
5.从哪里看出来,企鹅糊涂了?自己读读第四节。
出示:企鹅糊涂了,明明是块冰,洪洪为什么说是水?体会企鹅的心境,理解“糊涂”读好这句话。
6.读第四节。
四、训练说话明白道理
1.正在这时,另一只小企鹅解开了这个谜团。于是,他们打了一个电话给狮子洪洪,电话里会说些什么?先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再和同桌演演。
2。交流
3总结: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发现?
五、复习巩固
1.读词语2.写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寄、箱、过、退、久、冰”
第四篇:冰 灯 教学设计
冰 灯 教学设计
冰
灯教学要求:
1、了解父亲为儿子做冰灯的故事,2、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文。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父亲为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理解父母的心情。第一时
一、导入新《冰灯》1.
板书题、齐读题。2.启发学生提出疑问,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三、自读文l分组自读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交流。2检查学习情况(1)认识词语:走街串巷
习俗
菱形
合适
细碎
炕透亮
打磨
爹
扭过来
废
棉袄
后悔
融化
撩起(2)理解词语:走街串巷
享受
菱形
细碎
透亮
打磨
撩起
发酸
称赞
羡慕(3)让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3.说说你读过文以后的感想。
四、讨论:
1、看到父亲做冰灯,2、“我”为什么“后悔”了?
3、说一说“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第二时
1、复
2、习导入1.上节我们学习了《冰灯》这一,你能说一说它讲的是一什么事吗?
3、理解文小组学习:带着问题分组读文,讨论。
1、“我”为什么要父亲做冰灯?
2、父亲什么时候在做冰灯?我是怎么发现的?父亲为什么磨一阵停一阵?这么冷,父亲为什么还要继续做呢?
4、看到父亲在做冰灯,、“我”的心情怎样?“我”为什么“后悔”?后悔什么?
6、提着冰灯“我”的心情怎样?
7、“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它”指
8、的是什么?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同时指导朗读。
4、外延伸:在你生活中,、你和父母之间发生过像《冰灯》那样令你感动的事情吗?第三时
1、写《冰灯》中的生字
2、笔下生花:
选一项,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三、“金钥匙”学会整理资料,养成有条有理的好习惯。
第五篇:用冰取火教学设计范文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海城市毛祁镇中心小学
朱 楠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三年级)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支探险队到南极去考察,在一个孤岛上,他们的打火器找不到了。探险队员用冰做成“冰透镜”,点燃了火,从困境中走出的故事。故事表现了探险队员的意志品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聪明与智慧。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二自然段主要讲探险队员在南极遇到了困难,也就是事情的起因。三到六自然段交代了用冰取火的过程,其中第三自然段用一句话点明了火的重要性;第六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怎样取火。第七自然段结束在探险队员欢快的气氛中。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
二、学生特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学生对生字的认知主要以自学为主,对课文的掌握要以各种形式的朗读为主要方法,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也要融入到朗读课文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要学会复述课文。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从而感受探险队员的智慧、顽强的品质与不放弃的精神,懂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 1.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2.体会探险队员的聪明与智慧,懂得遇到困难要运用知识与智慧去解决的道理。
五、教学难点
体会探险队员的智慧、顽强的品质与不放弃的精神。
六、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带放大镜。学生:预习课文;观察放大镜、玩放大镜
七、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火”,看到了火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经验回答。是呀,同学们,火可以产生热量,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火。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发生在南极的与火有关的文章:“用冰取火”。板书:“用冰取”,补充课题。
3、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说点什么?
齐读课题。学生谈对课题的质疑,用冰可以取火吗?在什么情况下想到的这个方法?怎么取得?是谁想到的这一方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读课文,要求:(1)注意你的读书姿势;(2)把你掌握不准的生字、词多读几遍;(3)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学生自读课文,解决不会字的读音。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课文的内容。
2、谁来说一说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并互相解疑。
(三)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找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这是地球的最南端——南极,(课件展示)通过预习,你们已经对南极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谁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南极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南极的气温很低、风很大,到处都是冰天雪地。
3、在南极这样烈风、酷寒、暴雪的环境里,人们更需要火,找一找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火的作用非常大。同学们积极动脑,各抒己见,总结出第三自然段。“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胁。”体会火的重要性。
4、请同学读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指名读,一起读,在读中体会火的重要性。
5、既然火的作用如此大,那么在南极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打火器找不到了,会发生什么事呢?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学生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年轻的队员望着惨白无力的太阳和茫茫的冰原,久久地思索着。”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柔和的太阳,为什么现在却说是惨白无力的太阳呢?这个队员在思索,他在想什么呢?从中你都看出了什么?
(展开合理的想象结合对课文的理解,理解“思索”的含义及内容,通过理解惨白无力的太阳,体会队员此时的心情。)
6、他们真会默默地等待死神的到来吗?他们是怎样做的呢?读一读课文的第六、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探险队员是怎样做的。
学生读课文的第六第七自然段。展开激烈的讨论,小组内讨论探险队员用冰取火的过程。理解用冰取火的过程。产生质疑:“半球形的冰透镜”是什么样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用冰取火的过程。
7、师总结: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半球形的“冰透镜”,以及阳光通过冰透镜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明白其中的科学原理。
8、自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说说读的时候你注意了什么?学生踊跃举手谈自己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问题,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同学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指名读第六、七自然段,体会“一分钟、两分钟„„又过了一会”时间长吗?在这时队员会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这样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队员们此时的心情,和他们的聪明才智、顽强的意志品质。
9、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凭着探险队员的聪明才智,他们终于成功了!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团红红的火——”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他们欢呼,跳跃,像在欢庆一个重大节日。”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进一步体会火的作用之大。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探险队员的心情,知道火的重要性。
10、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科学道理和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
(四)作业设计
必做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所学生字。
选做题:思考课后第一第二题。
实践创新作业: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产生火?
(五)板书设计
用冰取火 南极
打火器丢了 一筹莫展
用冰取火 取火成功 欢呼跳跃
八、教学资料
冰一般存在于O℃以下的环境中,给人以寒冷的感觉。可以用它来冷却食物或制成冷饮,如冰镇汽水、冰镇啤酒之类。冰还可以用来引火、取暖,你大概不清楚吧。人们常听说钻木取火,而用冰是如何来取火的呢?这就是涉及到物理中几何光学的原理了。光通过两种媒质的界面时,要发生折射。凸透镜(会聚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它对光有会聚作用。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光线会聚焦点,即平行光聚焦法。从而使热量集中到焦点上。如果在焦点处放些易燃物质,易燃品就会燃烧起来。“钻冰”取火,就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人们取大小适度的一块冰,首先将冰磨制成一凸透镜。然后,利用太阳光找到冰凸透镜的焦点,便可利用此冰凸透镜引燃火种。这就是所谓“钻冰”取火的奥妙!同学们,如果你手边有一放大镜(凸透镜)可以利用太阳光,采用平行光聚焦法,试一试能把一白纸烧黑点燃吗?能用冰磨制一块凸透镜吗?你能“钻”冰取火吗?亲自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