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阅读体验,初步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童话阅读的感受。
2.运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
3.了解带口字旁的字的特点。
4.了解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的用法,尝试在修改习作的时候使用它们。
5.积累关于“理”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童话阅读的感受。
难点:了解和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积累关于“理”的谚语。
教学流程
一、交流平台
1.出示本单元课文插图其他童话故事插图,猜是哪个故事,小结这些故事的共同特点。(童话故事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故事里植物、动物和人一样会说话,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2.交流童话故事中神奇的事。预设:小女孩擦然火柴时可以看到各种奇异的景象;一粒种子有着不同的形态变化,一棵树也有自己的愿望;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最后还能成功脱险;蚂蚁能够有秩序地搬运奶酪。小结:这一切都得益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就像学习伙伴说的那样。
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引导发现每组两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第二字都是由第一个字去掉偏旁从而得到的,小结“熟字去偏旁”的办法。
2.创设情境,把生字送到句子中读一读。
(1)我要(申)请,加入小义工组织,对有需要的同学(
伸)出援助之手。(伸
申)
(2)我要向全世(界)的朋友,(介)绍我们伟大的祖国。(界
介)
(3)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教
孝)
(4)班会课上,生活委员号(召)我们,多跟寡言少语的同学打(招)呼,多关心他们。(招
召
)
(5)(棕)色的桌子上方,悬挂着一幅中国地图。爷爷说,那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土地,寸土都不能丢。(棕
宗)
(6)爸爸说,孔(
乙
)己这个名字,总让他回(忆)起跟着语文老师读鲁迅作品时的美好时光。(忆
乙)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1题里面的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观察后发现这些字都带有口字旁,左边的字都表示吃喝动作,右边的字表示用口发出声音,下面的字都是拟声词,理解给偏旁加上不同部件从而认识一类字的识字方法。
2.积累别的带有口字旁的字。我知道还有:吃、喂、唱、响、哄、呜、嘴、叮、叹、吐、吸、呕、吟、吻、咚、吮、呵、喝、呱、呼、咏、鸣、哈……
3.拟声词填空练习
哗
吱
嗡
嘟
呜
嘀
哇,森林里真热闹,这是要召开森林大会了呀!瞧,小蜜蜂(
嗡嗡
)地飞来报信了;(吱吱),小老鼠也来凑热闹了;(哗哗),小河唱起了欢快的歌;(嘀)嗒(嘀)嗒,小喇叭花吹起了欢乐的喇叭,到处洋溢着快乐的气息。(呜)——(呜)!是谁在哭呀?原来是小熊,他也很想去参加。好吧,(嘟)——(嘟),让我们的“童话乐园号”列车带上他吧。
4.
认识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出示叶圣陶修改肖复兴《一幅画像》的例子,理解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改善了自己的错误。
②儿童节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动人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③经过这次考试,使我明白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四、日积月累
1.
教师范读、学生借助拼音练读,引导发现三句话都是关于“理”的。交流分享三句话都讲的什么道理。
预设:“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说的是:有理到哪儿都行得通,无理到哪儿都不行。
“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说的是:灯芯不拨,灯不会变亮;道理不去辩论就不会明白。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说的是:一时的强弱在于力量的大小,而万古的胜负却在于道理是否说服人心。
2.
通过横排、竖排、去标点、繁体字、篆书等多种行书读,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3.
积累其它关于“理”的谚语。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厚云才能降大雨,真理才能说服人。
以理服人心服,以力服人身服。
田坎服水,道理服人。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作业设计
1.继续阅读《安徒生童话》,为班级故事会做准备。
2.积累、分享关于“理”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