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21-01-22 00:2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2、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3、能运用“边读边想画面”的阅读方法学习本课,使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5、通过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教学难点: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2.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3.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学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同学们,我们浙江省的旅游景点非常多,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像美丽如画的杭州西湖,文化底蕴深厚的绍兴,优美自然风光的千岛湖,佛教胜地普陀山……真是举不胜举。我国宋代有大诗人苏轼游览了浙江的'一处胜景后,让他久久不能忘怀,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你们知道他讲的“潮”是哪儿的潮?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海宁的盐官镇去领略一下这名扬中外的钱塘江潮。

(板书:观潮)(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读课文时自学课文。要求:

(1)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自学新词,想想意思;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

(2)边读边想:钱江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自学结果:

(1)检查字词――――出示投影,指名读

重点掌握:字音:堤、颤、涨、薄

字形:若、昂、崩、震

(2)畅谈感受,理解“观”:

A、读完课文,谈谈钱江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先由学生自由说)

B、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景象吗?(天下奇观)

C、“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那么“奇观”的意思呢?“天下奇观”的意思?

3、再读课文,理清顺序,给课文分段

(1)大家再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在写这一天下奇观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完成填空,并按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把课文分成三段。

(3)师小结:给这类课文分段,除了要注意这样的事情是怎么发展的,分几个阶段,还可以在课文中找一找有哪些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句。通过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较快地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节,你读懂了些什么?

师归纳:潮来前江面平静,看潮人已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江面平静”的?(横卧、笼罩、屹立)

3、交流读,引导学生抓住“横卧、笼罩、屹立”等词把当时的气氛读出来,注意及时请学生评价朗读的情况。

“望”字在课文里除了看,还有一层意思——等着、盼着。该怎样读读人们的这种心情

4、朗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第二、三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能够背诵该部分课文。

3.通过拓展资料的交流,学习,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每年的观潮节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去目睹它的风采,你们有没有见到过?别遗憾,我马上就带着大家去看看这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不过,老师不是让大家用眼睛去看,而是要用心去看。现在请你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屏幕就在你的脑海里,需要你用心去看,用心去体验这一“天下奇观”。(师范读第二段)

二、品读词句,欣赏佳景

1、生闭目听老师范读第2、3小节,听文字,想画面。想想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钱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什么也别说,赶快投入到文本之中,看看刚才哪些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惊叹钱江潮真是“天下奇观”,划出有关的句子,点出最让你惊叹的词语,好好体会。可以采用谈体会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朗读的方法。

3、交流汇报,重点研读: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A、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轰隆隆”)为什么会这样?

B、指导朗读这句话。(低沉)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A、“水天相接”是什么地方?“白线”是什么?(远)

B、那条白线就是大潮的潮头。观潮的人们从一大早一直等到了午后一点左右,这时终于看到了一条白线,如果你们是观潮的人,你们会怎么样呢?(情不自禁地喊起来。)怎么喊?

C、那么多的人,大家都这样情不自禁地喊呀,叫呀,这样的场面就是――“沸腾”。D、有一点老师不明白了,怎么说人群“又”沸腾了呢?(结合理解上文“人声鼎沸”)

E、指导朗读。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A、重点理解“横贯”一词。(速度快、面积大)“横贯”与“横卧”能否调换?

B、“横贯江面”多么壮观!让我们闭上眼睛去想像那个情境,再读一读。

C、那条白线“很快”地移来,却“逐渐”地拉长变粗是否矛盾?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指导读好这两句话。读出潮水变长,变粗,形成白色城墙的气势。(速度快,气势大)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了。

A、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意思。

B、想像一下“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是怎样一种壮观的场面?再想想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大潮是怎样的一种气势!

C、潮来汹涌,当你们面对着万马奔腾似的潮水,你想对它些什么呢?

D、这么雄壮的气势,不得不让人惊叹它确实是“天下奇观”,那就读出这份激动吧!

个人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4、理清顺序,试背

(1)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生动笔在练习纸上填写)

(2)师生齐读这段话

(3)现在,只留下括号中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学生自由准备背诵)

三、结合名句,再次解读

1、关于钱江潮,许多文人墨客曾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你们有知道的吗?说给大家听听。

2、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几句,看看他们笔下的钱江潮跟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有哪些相似之处。每个同学选择2――3句来谈谈理解。

3、让我们再一次满怀激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4、师读第三段,结束课文的教学

四、实践运用,活用文本

请你当当主持人,给画面配解说词。主题是――《钱塘潮来》?

五、拓展阅读,引向课外

阅读拓展资料《话说钱江潮》,探究钱潮的成因及历史等,作简单交流

第二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变的火烧云。除了4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学会了寻找自然段的中心句,但是观察的顺序,会说,不会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3、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

4、建议学生运用课上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五彩池》,并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训练重点:能从作者的生动描写中,想象画面。课时安排:

1观潮

2课时 2雅鲁藏布大峡谷

1课时 3鸟的天堂

2课时 4火烧云

1课时 语文园地 一

4课时 观潮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 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教学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①

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②

读后提问。

理解词语:人声鼎沸。④

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①

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

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 谈话,板题。

2. 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3. 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 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 组建合作小组 4. 组内合作学习

5.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6. 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3. 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 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 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 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3. 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知识: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学重难: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

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海拔:3000米

长5044米

平均深:2268

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鸟的天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 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 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 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 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4.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1. 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2.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 自学生字,掌握字形。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4.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 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 汇报交流。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3. 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2. 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 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 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 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大榕树: 1. 大

学生甲: 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

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2. 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 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4. 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5. 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鸟

1. 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 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 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 学生汇报。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 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 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7. 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

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8. 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9. 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 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 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 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 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2. 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3. 学生分头准备。

4.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4*火烧云

一、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4、初步了解萧红及她的《呼兰河传》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

1、课件

2、学生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是怎样的。

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读出有趣!学生练读。

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

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

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

流。

投影仪的焦距),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五、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3、总结全文。

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

四、课堂总结

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开头的变化。晚霞是美丽的,古人有话云:“最美不过夕阳红”“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满天”,这些都是夸赞落日晚霞之美。同学们可以亲自观察,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你会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是令人惊叹的!

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进行描述的,这个孩子就是儿时的萧红,萧红又是谁呢?下面则简单介绍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及对她影响极深的呼兰河。引发孩子们对这位作家的喜爱,并从而试图去阅读她的作品。

五、布置作业,观察并描写晨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4、积累对联。

5、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习作练习及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能力。教学时间: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及习作

(一)口语交际

1、生自由读要求,思考:本次交际的内容是什么?(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

2、生自由分组交流。师提示:要说清这个自然奇观在哪里?奇在何处?最好能说出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3、生推荐生一名参加全班交际。

4、全班交流,师生注意评价。生可以提问,也可补充,还可以讨论。

5、全班评议。

(二)习作

1、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生审题,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3、生与同桌同学交流。

4、生拟定草稿。

5、师初评:

(1)语句通顺。(2)没有错别字。(3)有条理,有顺序。(4)有重点、清楚地介绍。

6、生根据提示,四人小组评议。

7、定稿,抄习作。

二、我的发现

(一)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

(二)生反馈

(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三)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四)总结

三、日积月累

(一)生自由读,思考: 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

(二)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

(三)生上台表演。

(四)师生齐读,再背。

四、趣味语文

(一)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1、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2、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3、师生小结。

4、再读。

(二)1、生自由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2、师生再读。

3、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第三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你们发现这些图片的共同点了吗?(引出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这些自然奇观,一起继续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走进这些自然奇观里。这是一棵知识树,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让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二、初识课文

1.孩子们,第一单元里我们要学习那几篇课文?

生:《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

2.看了文章的题目,你有哪些问题?或者你对那篇文章感兴趣,说说理由。

3.默读单元导读:你知道了什么?

4.归纳学习目标。

《观潮》:天下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画卷

《鸟的天堂》:和谐美丽《火烧云》:绚丽多姿

三、默读四篇课文

1.读完这些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在交流这几篇文章时,同时渗透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

2.思考课文中的学习泡泡。

3.推荐阅读:《黄果树瀑布》《五色茶花》《缝纫鸟》《蚂蚁的“摩天大楼”》

四.教师小结,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和走入生活的兴趣。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3.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学习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学习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4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一、自主学习1、10个一是(),10个十是(),十个百是(), 10个千是()。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是()。思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是()。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4、阅读教材第3、4页,完成下题。

1)、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2)、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臵,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

三、过关检测: 1、13819000中的8在()位上,表示8个();3在()位上,表示()。

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万位、()、()、()在万级上。

3、一万一万的数,按顺序填数96万、()、()、()、()。

4、十万十万的数,按顺序填数70万、()、()、()、()、()、()。

亿以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学习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学习难点:数位上出现0的读法。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5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一、自主学习

1、读出下面的数

305 读作: 300 读作: 53500 读作: 2879 读作:

2、万级包括的数位是()、()、()、()。

3、个级的记数单位有()、()、()、();万级的记数单位有()、()、()、()。4、123456789是一个()位数,4在()位上,表示4个()。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观察例2,小组交流完成:(1)2496读作:(2)6407000读作:(3)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不同点:()

2、以85000300为例讨论含有两级数的读法。(1)讨论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2)讨论每级中有0的数的读法。

我知道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分级,万级的数按照()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字;每级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个零;每级末尾的0的()。

(3)、我会读。2430800 读作:()23000050读作:()

三、过关检测:

1、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一第2题。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写在课堂练习本上)。12345600 3074561 40095030 76503000

4、读出下面各数

200800 读作: 7090000读作: 4600000读作: 7005003读作:

亿以内数的认识(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在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2、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学习重点: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学习难点:掌握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7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一、自主学习

1、写出下面的数

五千零三十写作:()三千二百四十五写作:()九千零一写作:()六万三千四百二十写作:()

2、个级的记数单位有()、()、()、();万级的记数单位有()、()、()、()。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观察例3主题图,合作交流。

(1)根据读法,在计数器上拨出“六千八百五十万、三千零八十万” 这两个数。

(2)计数器上拨出的数“六千八百五十万”是()位数;“三千零八十万”是()位数。

(3)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三千零八十万写作()

(4)我知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先写()级,再写()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占位。

2、自主写数

(1)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写作:(2)二千零五万七千九百写作:(3)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

3、完成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三、过关检测: 1、1032450是一个含有()个数级的数,3在()级上,表示(),5在()级上,表示()。

2、一个数由7个百万,3个万,6个百,7个一组成,这个数是(),读作()。

3、做练习一第4题。

4、读出下面各数200800 7090000 4600000 7005003

5、写数。

(1)三千五百八十九万三千写作:(2)七千零五万七千六百写作:

(3)三千零九万零七十五写作:

亿以内数的写法的练习课(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2、熟练地写含有两级的数。

学习重难点:掌握每级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一、填空题。

(1)、我们在读数时,先读()级,再读()级,最后读()级,读万级或亿级时,要按照()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字,每级()的零都不读;每级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个零。

(2)、写数时,从()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3)、306759000这个数中的5在()位上,表示5个(),亿位上是(),表示()。

(4)、一个七位数,最高位上是6,最低位是3,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它是由6个()和3个()组成的。

二、.请读出下列数字。

134578919 读作: 376008704 读作: 2030607080 读作: 200000004 读作: 90990900008 读作: 57080023040 读作: 1567009 读作: 6302050 读作:

50060003 读作: 2060800 读作: 4302000 读作:

三、请写出下列数字。

三千零一写作: 五千七百亿零三千五百零四写作: 四千二百零三写作: 九亿零七写作:

三百亿零四万零四写作: 八万九千二百三十写作: 五百零三万四千写作: 二十五万零七百写作: 一百万零五十写作: 四千三百零二万三千五百写作: 六万八千零一写作:

四、用0、0、0、3、7、2、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1)、只读一个零的数。(2)、读两个零的数。(3)、读三个零的数。(4)、一个零也不读的数。

第五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马刘影

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会油然而生。

【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大自然教育融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课时:2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今天我们来学习《观潮 》(板书课题)

二、目标导航:出示教学目标,师生朗读。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达标练习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目标导航:出示教学目标,师生朗读。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

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

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达标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抄写生字。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目标导航:出示教学目标,师生朗读。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

2、学习生字

穆 玛 涓 滔 脉 卉 罕

(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1.边读边思考,理解文章大意

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思考:

(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思考:(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2.学习词语、句子,感受文章写作特点(1)丰富的语言 例:“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例:“堪称”“号称”“美誉” 例:“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2)特定作用的句子 例:“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四、达标练习 作业设计:

小练笔: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抄写生字

五、总结全文

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开始介绍地理位置→接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然后写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奇:

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3、自然博物馆

4、最后一块秘境

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2、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二、目标导航:出示教学目标,师生朗读。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学生思考讨论:

1、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2、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3、独立默读课文。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集体交流:

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

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四、达标练习: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五、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美丽景象,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二课

一、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师板书课题)

二、目标导航:出示教学目标,师生朗读。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 学生齐度课文第10、11、12自然段,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2)、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3)、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4)交流感受: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5)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二)、思考讨论

课文中写了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你喜欢那一次?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的原因。

(三)、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四、达标练习作业设计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一次(静态描写)树 形状 鸟的天堂

第二次(动态描写)鸟 颜色 活动

教学反思:

4* 火烧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5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唤起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谈话)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

二、目标导航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读后反馈:a、指名分节朗读。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c、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二)、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三)、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 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

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自读课文,思考。

教师点拨: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说。(挑你最感兴趣的说。)

方式:这时空中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四)、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理解:恍恍溜溜

四、达标练习

布置作业想象火烧云的样子,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火烧云

景物变化

色彩变化 快、多

形状变化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积累对联。

过程与方法: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积累对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二目标导航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1、指名一生上台交流:听众反馈:

听了这位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2、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4、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四、达标练习

布置作业:读写景的作文不少于3篇。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目标导航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2.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1)自己读一读。(2)指名读,(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2)指名读

(3)想一想: 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 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6)抄写诗句。

(三)、趣味语文

(一)出示句子: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1.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2.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3.师生小结。

4.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四、达标练习

抄写“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

五、小结

教学反思:

下载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主题:自然奇观)单元整体教学探究设计。 本单元是以“自然奇观”为主题编写的,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自然奇观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自然奇观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组以感受自然奇观为专题,选编了《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第一、三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由四篇课文组成。《观潮》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描写了大潮的奇特、雄伟、......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冀教版) 4、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很多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 第一单元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单元主题分析: 大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智慧的根。从古至今,无论人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5则范文

    教学 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9.泉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石城是指哪座城市吗?为什么南京又被称作石城? [找出本课与已有知......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泉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石城是指哪座城市吗?为什么南京又被称作石城? [找出本课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激发阅读兴趣] 师:石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