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自然奇观

时间:2019-05-12 20:0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自然奇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自然奇观》。

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自然奇观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自然奇观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组以感受自然奇观为专题,选编了《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第一、三篇为精读课文,第二、四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奇丽壮美。

二、课标要求

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能用普通话交谈。听人说话能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三、学情分析

暑假结束了,新学期开始了,我相信,同学们愿意带着愉快与满足走进新的学习生活。暑假生活让他们有了新的收获和启发,他们成长了;三个学年的学校生活,给他们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学习基础,他们一定会在新的学习生活中阔步前进,茁壮成长。

四、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第一、三篇课文为主,附带其他两篇课文。同时,积累语言,通过熟读背诵,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2:探究景物描写的方法。学生自主探索,然后进行归类、概括。同时积累语言,把景物描写的词语、句子进行归类整理。

3:实际能力练习。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语文学习的结果落实到能力上。

五、教学方法与媒体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借助相关图片及课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时安排

精读课文每课安排二至三课时,略读课文一课时,“语文园地一”可安排三至四课时,本单元教学大约共计用十一课时。

1、观潮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有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学情分析:

充满好奇的学生,一定喜欢奇丽的自然景观,也一定愿意阅读和学习本文。他们自能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体会钱塘潮的形象,但不能深入体会文章内容及写法。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2、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

有顺序的规律。

3、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犹如、如同、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通过感情朗读,品评语句,特别是文中比喻、夸张等修辞语句,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奇特。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师:同学们假期去游览过祖国的那些优美的名山大川,谁能描绘一下? 学生交流。

教师展示祖国优美圣地图片,学生欣赏。学生谈一谈:看到如此多的美景,你想说什么? 教师总结。

(一)导言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的涌潮,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①教师检查“亭、屹、罩、昂、盼、崩、镇、若、逐、颤、余、吼、恢、涨”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多音字“颤”在本课读(chàn),避免读成(zhàn),“镇、罩、若、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②字形难点:“昂”的左下方不要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 “四”。

③理解词义。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穿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立刻。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二次备课:由于本课四字词语较多,一次理解这么多的词语,对于预习好的学生还好,对于懒惰的学生,难度较大,只是浪费时间,可放到理解课文环节,这样既减轻了难度,有有利于学生掌握。)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

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二次备课: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分三层:第一层(2自然段)写潮来之前。

第二层(3、4自然段)写潮来之时。

第三层(5自然段)写潮过之后。

(四)布置作业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言

今天上《观潮》的第二节课,在上节课我们分了段,列举了提纲,哪位同学能上黑板前来板书?

(二)讲读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课文。

2.教师讲解: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所以吸引了许多人来这里观潮,这个“观”是什么意思?(看)看什么?(潮来时的景象)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观潮这部分分几层?每层都写了什么?

2.讲读第一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江面上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画出来)

(2)学生议答。(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

蒙蒙的薄雾。)

①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静的感觉)

②作者写“江面越往东越宽”是什么意思?(这涉及到“潮汐”的形成问题,可作如下点拨:潮从哪个方向来?从书中找出句子来说明。(从“大家昂首东望”“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看出潮从东边来。)潮从东边来,江面越往东越宽,那越往西呢?(越往西越窄)潮水越往西,就会产生什么现象?(潮水越往西越急)。

③出示钱塘江口地形图,补充钱塘江大潮形成的有关知识:钱塘江口是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水底还有一道人们看不见的“沙坎”,迫使潮水上升,因此潮波传来,受到很大的约束,这是地理因素。另外是引力的因素,八月十八,太阳、地球、月亮三球的引力对涨潮影响最大。再有是八月中旬这段时间海面上常常刮东南风,所以潮波来势特别猛烈。

④人们的心情怎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非常着急心情十分迫切。)急到什么程度?(昂首东望。学生可做一做动作。)

3.讲读第二层

(1)谈话:要是你在人群中,你急不急?想不想看这天下奇观?好,老师就领你们去看看。

(2)朗读、思考:潮来时,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声音大,浪大)

(3)默读第二层,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样子和声音的词语。

(4)学生自由发言。(二次备课:找出三处描写声音的句子,让学生上黑板板书,找出四处描写样子的句子后,也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板书: 闷雷 一条白线

越来越大横贯江面

白色城墙

山崩地裂千万匹白色战马

(5)提问:大潮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具体写潮水到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的?(由远至近)你能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一说吗?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写远处的声音。“江面还是风

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是此时此刻的景象。

过了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大”,“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这是描写稍近时潮水的声音和样子。“移动”、“拉长”、“变粗”便很快出现了横贯江面的情况。

一瞬间,“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是再近前时潮声的样子。

大海来到近前时,那样子“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潮水越来越近,潮水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潮势越来越猛。)

(6)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

作者用一条线、白色的城墙、白色战马来比喻由远到近的浪潮的不同样子,说明潮大、雄伟。水来时是直立而行的,像白色城墙,气势雄伟,声势浩大。

板书:浪罕见,声巨大。

(7)谈话:如果你就在这观潮的人群中,当你听到像闷雷的隆隆响声,看到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你的心情怎样?会说什么?会怎样做?

(8)学生议答。(人声鼎沸,都在喊:“潮来了,潮来了!”都踮起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当人们看到眼前的一切,真是又高兴,又惊叹不已。)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层。

4.讲读课文第三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呢?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一眨眼的功夫,潮头就向西奔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平静。)

(3)这里的“静”和第一段的“静”一样吗?

(4)停息后是什么景象?说明什么?(潮水大。)

5自由朗读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导言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表达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2.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观看“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的经过。课文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先总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运用恰当的比喻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大潮的瞬息变化和雄伟气势。)

3.思考:全文贯穿着一个什么字来写的?(奇)奇在什么地方?(钱塘江大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来时声巨大,浪罕见,水位高。)什么是“天下奇观”?(天下少有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4.小结:

从课文有条理地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大潮的发展变化的顺序,有次序、有重点观察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确定观察次序。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有重点地叙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并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2、预习第二课。板书设计:

1、观潮

闷雷 一条白线

越来越大横贯江面

浪罕见,声巨大 白色城墙

山崩地裂千万匹白色战马

随堂练习

观潮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笼罩(lïng lǒng)薄雾(bï báo)

余波(bō pō)风号浪吼(háo hào)

二、写近义词。

霎时()

昂首()

颤动()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2)形容隐隐约约。()(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______________.五、课内知识完成

1、书中的比喻句很多,请你把它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钱塘江大潮是陌生的。光从文字中去感悟显得有些空洞,因此,在教学开始,我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随我一起观看大潮,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形成对大潮的第一印象。之后在教学重点段落“潮来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录像片段,然后再来用心朗读课文,把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读出来,这样很快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句子,领悟文章美的蕴意,使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也真正感悟到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2、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了解了钱塘大潮的雄伟、壮丽和神奇,也一定愿意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和神奇。学生自能读通课文,教师略加点拨。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特别注意“穆”“滔”“罕”读音和字形。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及难点突破: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地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重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根据老师指导理解文章的提纲,结合读课文,逐步练习。(难点)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指导学生读杜甫的《望岳》。

1.帮助学生读通顺2.初步理解意思3.你觉得哪句写的最好,为什么? 4.学生谈从中感受到什么?(感受泰山的雄伟壮观,自豪之情。)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些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最深处: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二次备课:小神笔:你知道长颈鹿吗?你将怎样向大家介绍长颈鹿呢?把下面这段文字用你学过的说明方法改编一下吧。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它很安静。皮肤上有网文。)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第3、4自然段。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

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搜集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它资料,与同学交流。

2、预习第三课。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壮丽: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 米,最深处:6009米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随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ā huì shān mài zhǐ chǐ

kān chēng juān juān xì liú()()()()()

xiá gǔ měi yù

rãn jì hǎn zhì

bù rïng zhì()()()()

二、比一比,组词语

玛()滔()卉()涓()拔()狭()吗()稻()奔()捐()拨()峡()姿()资()愧()槐()反思:

本篇课文是阅读课文,在教学中,我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老师先提出问题: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接着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最后全班交流反馈,老师相机归纳总结。

3、鸟的天堂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的编排,本组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根据本班学生情况,紧紧围绕本组训练重点项目,着重抓了以下几点。在教学目标上,注意简化头绪,集中目标。在教学结构上,注意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重点)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难点)

重点和难点突破:本文写得很美,在读中边读边勾画描写大榕树的词句,感受大榕树的大,美,茂盛特点,感情朗读。在对比两部分的动静描写方法上,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及本册教学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教师出示《路旁的橡树》一文,学生朗读,看看文中那些语句描写了橡树,从铁路拐了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对树的喜爱,保护环境。)

第一课时(总5)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二次备课:学生边读边画描写大榕树的词句,感受大榕树的大,美,茂盛。)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总6)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板书设计:

3、鸟的天堂

枝干不可计数

枝上生根

大榕树

茂盛

叶 多 密

绿

(静态)

到处鸟声

到处鸟影

鸟的天堂

快乐

叫 飞 扑

(动态)

随堂练习:

一、多音字组词。fãng()

()

bï()缝

ng()

à

()

pō()

二、按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

展示 裂缝 颤动 陆续 留恋 茂盛 1.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lu

î

l

2.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3.不忍舍弃或离开。()

4.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5.植物长得多而茁壮。()6.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三、缩句。

1.太阳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2.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3.我回头看见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教学反思:在课堂一开始,就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一问题调动起学生兴趣,打开学生相互交流的闸门,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切实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这么多问题,你认为先解决哪个问题比较合适呢?”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阅读的思路,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为学生走向主体性、走向自主探究作了潜移默化的诱导。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起来也就自然会兴趣浓厚,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4、火烧云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著名女作家萧红以热情酣畅的笔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景。课文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全过程。重点写“上来”部分。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渲染了红霞飞舞、瞬息万变、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观。学情分析:

《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并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重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难点)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的突破:按照“火烧云上来后地面的变化--火烧云颜色的变化--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的顺序理清课文的间架结构。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及形状变化的语句,进一步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姿,最后在反复诵读课文,积累语言。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及本册教学光盘。教学课时:1课时(总7)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师生共同分享《泰山日出》,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注重描写天空变化的语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

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0.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

二次备课: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四、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板书设计:

4、火烧云 颜色多 变化快

火烧云

形状千变万化

随堂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模(moï mú)一样

笑盈(yíng rãng)

红彤(tïng tōng)彤

二、多音字组词。

zháo()

sì()着

zhē

()

shì()

三、照样子写词语。红彤

半紫半

合色

四、课内知识完成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火烧云是所以得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用上“应接不暇”写一段话:

五、下面的句子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A、火烧云红彤彤的。

()B、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

C、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及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随堂练习:

《火烧云》是四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作者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叹。

语文园地一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园地一”共包括五项活动内容: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通过这些活动内容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四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把握本单元学习主题,为本课的四项活动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一定会有颇多的收获。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教学具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家乡美景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介绍的同学提问、提出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第一课时(总8)

第二课时(总9)

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文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誊写写作文。

第三课时(总10)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3、作业。⑴做《第一课堂》。

⑵预习第二组。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口语交际.习作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随堂练习:

语文园地一

一、读拼音写词。

kuān kuî

lǒng zhaî fâng ì

bēn tãng

()()()()()

guī

zhào yào

jìng

ng guan jiāng miàn

()()

(()、huī

qí tïu bìng jìn

càn làn(_)(()

x

hē))

ìnɡ jiē bù xiá

qiān zī bǎi tài

shān bēnɡ dì liâ

(())()

shãn lái zhī bǐ

bù rïnɡ zhì yí

huí wâi wú qiïnɡ

()

()()màn tiān juǎn dì

shãn mì mî câ()()

二、词语填空。

不容()()神秘()()

人迹()()

水天()()

浩如()()齐头()()风平()()山崩()()

三、读句子,在比喻句后面打“√”。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

()B、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

()C、鸟的天堂好像没有一只鸟。

()D、大峡谷的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

前面的小凳(dânɡ

dân)子上摆着个针线笸萝,笸萝了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针线包上绣着个红五星,特别引人注目。多年来,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北京。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有了这个针线包呢?从延安的窑洞里,从重庆的红岩村,也可能从二万五千里长征(zēnɡ

zhēnɡ)的路上。1.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填空。笸箩里放着()、()、()和()。3.特别

目的是()。

“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这句话中的“它”是指();这句话含着的意思应该选下面第()种。

⑴邓奶奶把针线包带到了北京。

⑵邓奶奶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带到了北京。

5.作者看到了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想起了什么?请用“﹏﹏”在原文中画出来。

第二篇:自然奇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自然奇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模块教

学设计

自然奇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一、内容简介: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有很多与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学生会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会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设计理念:

本着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理念,本单元设计主要考虑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课文之间联系更紧密。

2.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主学习相关课文,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使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3.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提高理解能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七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课文,导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字识词,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熟读课文,以“奇”字为突破口,找出四处自然景观神奇的地方。

模块三:领悟表达,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四处自然景观的“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模块四:整本书阅读,了解更多的自然奇观,更加热爱大自然。

模块五:语文实践活动,结合单元主题,举行“走进自然景观的成语世界”的实践活动。

模块六: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阅读课文和整本书,以及假期旅游的所见所闻,同学们了解了很多自然景观,愿意进行口语交际。再加上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和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的成语,习作不再困难。

模块七:积累与检测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相关段落。

过程与方法: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养成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流程:

模块一

预习

教学流程:

导读,激发学习兴趣——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认识生字生词,书写生字生词——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板块一:导读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你见过世界最深最长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吗?(放映录象,学生尽情地观赏。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有一个地方,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让我们跟随著名作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家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听鸟叫,老师朗读最后三段)

看天上绚丽的火烧云,播放火烧云画面。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神奇景观的吗?那就读读课文吧!

板块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大自然景物。

2.默读课文,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5.朗读质疑,提出难以理解或觉得有价值的问题。

板块三:认识字词,书写字词。

1.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

2.读字组词。

3.理解词语。

模块二

理解内容

教学流程:

小组内交流解疑——班级交流解疑——运用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重点了解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神奇景象,神奇在哪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板块一:交流解疑

1.先小组内讨论解决,再全班交流讨论。

2.解疑时,结合课文插图、资料袋以及自己搜集的相关材料。

板块二:研读感悟

四篇课文都描写了大自然的神奇景象,都可以“奇”字为突破口,采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找出描写神奇的地方,画下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并交流体会。

《观潮》景观之奇可从大潮的声音、形态和观潮者的神态、动作两方面进行感受。

《鸟的天堂》景观之奇可从榕树和鸟两方面进行感受。榕树大,茂密,碧绿,非常美;鸟声鸟影,形态多样,姿势各异,非常热闹。

《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之奇可从地理位置、峡谷比较、生物多样等方面进行感受。

《火烧云》景观之奇可从色彩绚丽和形态多变两方面进行感受。

【设计说明:划出相关语句,让学生朗读体会,但是不能把朗读指导的重点只放在这些句子上,要放在课文的语境中,让学生在理解了整篇课文的基础上朗读。】

模块三

领悟表达

教学流程:

默读课文,解决作者是怎样写出这四种自然景象神奇的——找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读,背诵。

板块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达

我们要想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就必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钱塘潮的“奇”?怎样写出鸟的天堂之“奇”?怎样写出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奇”?怎样写出火烧云之“奇”?

可以让学生先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一)作者是怎样写出钱塘潮的“奇”?

1.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比较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地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你觉得哪一句好?为什么?

评价: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二)怎样写出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奇”?

1.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列数字,作比较。

2.作者怎样说明大峡谷景观奇异?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三)怎样写出鸟的天堂之“奇”?

1.作者怎样说明榕树奇?

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近处先写枝干,再写绿叶。

2.作者怎样说明鸟奇?

先写各种鸟儿的形态(大、小、花、黑),又写鸟儿的姿态(叫、飞、扑),最后专门写一只画眉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

(四)怎样写出火烧云之“奇”?

1.作者连用7个“„„了”的句子,不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美景,也渲染了人们欢乐的心境。

2.“烧”字准确、形象,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以“着火”作喻,言其鲜艳无比,光亮耀眼。

3.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颜色变化,如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4.形态奇妙多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

板块二:赏析与背诵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读熟背诵。

【设计说明:通过抓关键词语、典型句式、说明方法、描写顺序等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它们在表达方面的作用,作者就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描述了一幅幅美丽又神奇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模块四

整本书阅读——《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

一、内容简介:

本丛书是一套引人入胜的自然百科和环境保护读物,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你将随着这套书系遨游太空和地球,遨游海洋和山川,遨游动物天地和植物世界,大至无际的天际,小至微观的细菌——使你从中学到丰富的自然常识、生态环境知识;使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激发起你对大自然、对人类本身的进一步关心。

本套图书包括十五册,分别是《1.宇宙探索》《2.地球万象》《3.气象万千》《4.人类探险》《5.生命微观》《6.植物世界》《7.动物天地》《8.动物与人》《9.自然生态》《10.环境保护》《11.江河博览》《12.湖泊风光》《13.飞瀑涌泉》《14.名山异洞》《15.海洋奥秘》。

二、阅读要点:

选取本套图书进行共读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的自然奇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因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套丛书的性质,阅读主要采取略读的方式,锻炼学生浏览、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问题提示:

1.你知道了哪些自然奇观?

2.这些自然景观有哪些神奇之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哪一个自然景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4.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四、活动设计:

1.畅所欲言。因为本套图书有十五册,为了保护学生阅读的兴趣,每个同学选择一册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读同一册书的同学自成一组,交流读后感受。并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说一说哪些自然奇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自然奇观图片展。搜集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讲解。

3.小导游。把自己当成一个导游,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景观。

模块五

语文实践活动——走进自然景观的成语世界

教学流程:搜集资料——交流资料——积累成语——创办手抄报

模块六

口语交际与习作

教学流程:

课前搜集资料——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说印象深刻的自然景象——思考如何写——学生作文——讲评作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板块一:口语交际——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

1.课前观察、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

2.启发谈话: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

3.小组交流: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说一说。

5.教师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6.延伸拓展:把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板块二:习作教学——写一处自然景观

1.作前指导:这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中旅游。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也可以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可以联系“我的发现”,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词句。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作文讲评

模块七

检测

教学流程:

学习语文园地一——基础检测——交流收获

板块一:语文园地一

1.我的发现

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生反馈。(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然后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2.日积月累

生自由读,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然后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

3.趣味语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对联和回文佳句可以先让学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然后师生小结,再读。

板块二:基础检测

1.学习本单元,积累了哪些词语?

2.学习本单元,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

3.背诵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以及课文段落。

板块三:交流收获

1.学习本组课文,有什么收获?

2.学了本组课文,你还想去读一些什么书?为什么?

【设计说明:此板块是整个单元学习的总结,目的使学生有意识反思学习过程。交流收获可以从学习内容、语言积累、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方面进行。交流是学生对整个单元学习的反思和成果整理。读书建议,是读书的又一次交流,也是语文学习的又一次扩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三篇:自然奇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自然奇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一、内容简介: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有很多与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学生会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会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设计理念:

本着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理念,本单元设计主要考虑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课文之间联系更紧密。

2.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主学习相关课文,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使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3.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提高理解能力。

三、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七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课文,导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字识词,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熟读课文,以“奇”字为突破口,找出四处自然景观神奇的地方。

模块三:领悟表达,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四处自然景观的“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模块四:整本书阅读,了解更多的自然奇观,更加热爱大自然。

模块五:语文实践活动,结合单元主题,举行“走进自然景观的成语世界”的实践活动。

模块六: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阅读课文和整本书,以及假期旅游的所见所闻,同学们了解了很多自然景观,愿意进行口语交际。再加上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和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的成语,习作不再困难。

模块七:积累与检测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相关段落。

过程与方法: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养成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流程:

模块一

预习

教学流程:

导读,激发学习兴趣——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认识生字生词,书写生字生词——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板块一:导读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你见过世界最深最长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吗?(放映录象,学生尽情地观赏。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有一个地方,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听鸟叫,老师朗读最后三段)

看天上绚丽的火烧云,播放火烧云画面。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神奇景观的吗?那就读读课文吧!

板块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大自然景物。

2.默读课文,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5.朗读质疑,提出难以理解或觉得有价值的问题。

板块三:认识字词,书写字词。

1.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

2.读字组词。

3.理解词语。

模块二

理解内容

教学流程:

小组内交流解疑——班级交流解疑——运用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重点了解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神奇景象,神奇在哪里。

板块一:交流解疑

1.先小组内讨论解决,再全班交流讨论。

2.解疑时,结合课文插图、资料袋以及自己搜集的相关材料。

板块二:研读感悟

四篇课文都描写了大自然的神奇景象,都可以“奇”字为突破口,采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找出描写神奇的地方,画下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并交流体会。

《观潮》景观之奇可从大潮的声音、形态和观潮者的神态、动作两方面进行感受。

《鸟的天堂》景观之奇可从榕树和鸟两方面进行感受。榕树大,茂密,碧绿,非常美;鸟声鸟影,形态多样,姿势各异,非常热闹。

《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之奇可从地理位置、峡谷比较、生物多样等方面进行感受。

《火烧云》景观之奇可从色彩绚丽和形态多变两方面进行感受。

【设计说明:划出相关语句,让学生朗读体会,但是不能把朗读指导的重点只放在这些句子上,要放在课文的语境中,让学生在理解了整篇课文的基础上朗读。】

模块三

领悟表达

教学流程:

默读课文,解决作者是怎样写出这四种自然景象神奇的——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读,背诵。

板块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达

我们要想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就必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钱塘潮的“奇”?怎样写出鸟的天堂之“奇”?怎样写出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奇”?怎样写出火烧云之“奇”?

可以让学生先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一)作者是怎样写出钱塘潮的“奇”?

1.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比较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地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你觉得哪一句好?为什么?

评价: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二)怎样写出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奇”?

1.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列数字,作比较。

2.作者怎样说明大峡谷景观奇异?

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三)怎样写出鸟的天堂之“奇”?

1.作者怎样说明榕树奇?

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近处先写枝干,再写绿叶。

2.作者怎样说明鸟奇?

先写各种鸟儿的形态(大、小、花、黑),又写鸟儿的姿态(叫、飞、扑),最后专门写一只画眉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

(四)怎样写出火烧云之“奇”?

1.作者连用7个“……了”的句子,不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美景,也渲染了人们欢乐的心境。

2.“烧”字准确、形象,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以“着火”作喻,言其鲜艳无比,光亮耀眼。

3.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颜色变化,如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4.形态奇妙多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

板块二:赏析与背诵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读熟背诵。

【设计说明:通过抓关键词语、典型句式、说明方法、描写顺序等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它们在表达方面的作用,作者就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描述了一幅幅美丽又神奇的。】

模块四

整本书阅读——《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

一、内容简介:

本丛书是一套引人入胜的自然百科和环境保护读物,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你将随着这套书系遨游太空和地球,遨游海洋和山川,遨游动物天地和植物世界,大至无际的天际,小至微观的细菌——使你从中学到丰富的自然常识、生态环境知识;使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激发起你对大自然、对人类本身的进一步关心。

本套图书包括十五册,分别是《1.宇宙探索》《2.地球万象》《3.气象万千》《4.人类探险》《5.生命微观》《6.植物世界》《7.动物天地》《8.动物与人》《9.自然生态》《10.环境保护》《11.江河博览》《12.湖泊风光》《13.飞瀑涌泉》《14.名山异洞》《15.海洋奥秘》。

二、阅读要点:

选取本套图书进行共读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的自然奇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因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套丛书的性质,阅读主要采取略读的方式,锻炼学生浏览、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问题提示:

1.你知道了哪些自然奇观?

2.这些自然景观有哪些神奇之处?

3.哪一个自然景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4.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四、活动设计:

1.畅所欲言。因为本套图书有十五册,为了保护学生阅读的兴趣,每个同学选择一册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读同一册书的同学自成一组,交流读后感受。并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说一说哪些自然奇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自然奇观图片展。搜集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讲解。

3.小导游。把自己当成一个导游,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景观。

模块五

语文实践活动——走进自然景观的成语世界

教学流程:搜集资料——交流资料——积累成语——创办手抄报

模块六

口语交际与习作

教学流程:

课前搜集资料——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说印象深刻的自然景象——思考如何写——学生作文——讲评作文。

板块一:口语交际——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

1.课前观察、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

2.启发谈话: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

3.小组交流: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说一说。

5.教师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6.延伸拓展:把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板块二:习作教学——写一处自然景观

1.作前指导:这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中旅游。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也可以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还可以联系“我的发现”,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词句。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作文讲评

模块七

检测

教学流程:

学习语文园地一——基础检测——交流收获

板块一:语文园地一

1.我的发现

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生反馈。(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然后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2.日积月累

生自由读,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然后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

3.趣味语文

对联和回文佳句可以先让学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然后师生小结,再读。

板块二:基础检测

1.学习本单元,积累了哪些词语?

2.学习本单元,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

3.背诵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以及课文段落。

板块三:交流收获

1.学习本组课文,有什么收获?

2.学了本组课文,你还想去读一些什么书?为什么?

【设计说明:此板块是整个单元学习的总结,目的使学生有意识反思学习过程。交流收获可以从学习内容、语言积累、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方面进行。交流是学生对整个单元学习的反思和成果整理。读书建议,是读书的又一次交流,也是语文学习的又一次扩展。】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单元 自然奇观习作教学型

习作教学型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 ——描写自然美景。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写作兴趣

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二、充分交流,开拓思路

搜索你的记忆,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自然景观,想一想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2、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三、自主习作

你准备怎样去写呢?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和老师的总结,对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1、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2、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3、要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

4、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第二课时

一、讲评作文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二、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1、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出声朗读自己的习作)。

2、读别人的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3、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三、誊写作文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单元 自然奇观 1、观潮

1、观潮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湖的神奇壮观。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教学准备:

1、搜集反应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预习设计:

1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观潮

盐官镇

笼罩

蒙蒙

薄雾

屹立

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沸腾

横贯江面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依旧

恢复

风平浪静

齐头并进

3.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薄

4.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5.结合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写在课本上)

若隐若现

人声鼎沸 沸腾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6.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7.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按照()、()、()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2)在文中画出你认为描写生动具体的句子并一边做标注写一些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8.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钱塘江大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大潮,引出课题。

1、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将欣赏许多自然奇观。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曾经写下一句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课件出示)。你们知道,这里的“潮”指的是哪里的潮水?通过预习,你们对钱塘江大潮有什么了解?

2、交流各自搜集的信息。

3、引出课题“观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观潮”和“天下奇观”中的“观”字,意思一样吗?你能用上这两个“观”字,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今天我们就去走近它,观赏它!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自由地朗读课文,碰到不会读的多读几遍,遇到新词,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试读。

教师相机出现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笼罩(zhào)

屹(yì)立

人声鼎(dǐng)沸

山崩(bēng)地裂

恢(huī)复

“鼎”字的笔顺和笔画数 “罩”字的下半部分不要写成“桌”字 风号浪吼的“号”读“háo ”

3、请再次快速地朗读课文,你觉得作者先写了什么?在写什么?最后些什么? 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三、研读课文

1.回想一下潮来前作者主要描写了那些情景?(师板书:潮来前)2.潮还没来,海塘大堤上就已经人山人海了,究竟潮来时是什么样的奇特景象,使人们如此焦急的等待呢?同学们赶快读读潮来时这一部分内容,找到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看看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观察、又是抓住哪些特点把潮来时这部分内容写精彩的?(板书:潮来时)

学生自读批注、感悟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谈理由、指导朗读。师:从这句中你读懂了什么?怎样读最合适? 还有哪句是描写大潮声音或形态的?最经典的词语是…… 生边读边回答

3.无论是声音的描写,还是形态的勾画,作者都运用了合理的观察顺序。再细心读读课文,把这些词语按顺序重新说出来。

描写声音的有,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描写形态的顺序是,风平浪静——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师板书: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形态:风平浪静——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4.让我们观看一下潮来时的景象,看看大家排列得对不对?(播放视频)从这些词语排列的顺序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得吗? 从远到近的顺序(教师板书:从远到近)

5.朗读指导:作者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潮从远处向我们移来,声音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宏伟、场面越来越壮观,那么我们再读这一部分时,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语调应该有什么样的变化。

声音应该由小变大,语速应该越来越快。

同学们按你们所说,试着读一读,看你能不能把潮来时的雄伟气势读出来?学生自练。

6.指名读、挑战读,评价。7.范读想象。

(1)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不由得使也我想读,给我一次机会表现一下行吗?我建议大家闭上眼睛想像着画面去听。(教师范读)

(2)说说你听后的感受。

谁能把刚才在你脑海中浮现的潮来时过程说一说? 8.练习背诵

先把你印象最深的部分背一背。再想像潮来时的声音和江面的变化,试着有感情的背诵出来。一会儿我们比一比,看谁背诵的又快又好?

指名背诵

会背的同学看着画面一起背诵一遍。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书读。(师:播放图片 学生齐背)

9.钱塘江大潮的奇不单单表现在潮来前平静而又略显几分神秘,也不仅仅表现在潮来时的非凡气势,潮来后的情景,我们也能品味出它的神奇,不信请大家自读欣赏潮头过后。(学生自读 师板书:潮头过后)

请“小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一下潮头过后。老师没有指导这部分内容,看你能不能把它读好?(指名读课文)

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哪还有不足?你试试。

三、小结

真不愧是天下奇观,就连潮头过后都叫人难以忘怀。作者按顺序描写、抓特点刻画、用词准确的形容,让我们犹如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壮观景象。作者描写钱塘江大潮时既留心了大潮的声音,又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形态,既留心了大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的情绪变化,作者这种边看边听边想的观察方法,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用词恰当准确,真值得我们去学习。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观 潮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潮来时 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形态:风平浪静——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

—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头过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第二课时(综合训练)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大自然是伟大的魔法师,它赋予了钱塘江大潮奇特、壮观的美,而作者又是神奇的画师,他用优美的语句,勾画出钱塘江大潮一幕幕有声有色、雄伟壮观的场面。究竟是什么样的语言魅力,使大潮犹如在我们心中澎湃呢?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再次去感受钱塘江大潮那无法抗拒的美吧!(板书:观潮)

二、再读课文,感受大潮的美

1、看课件,师生齐读课文。

2、说说你的感受。

三、词语训练(小主持人主持)

1、听写词语:先花一两分钟自己识记,然后听写,互改,订正。

2、在这一课中除了这些词语,还有许多好词,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生:(积累词语)

师:我们知道了这些好词好句,不仅会背诵,还要学以致用。谁能用自己试着用上学到的好词佳句说说潮来时的情景,再写下来。

四、赏读、欣赏课文佳词美句:

你觉得哪些描写潮水的语句写得特别精彩,读给大家听,请大家听一听、评一评。

五、作业设计:

1、写出描写钱塘江潮水气势的四字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描写人多的四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师制作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预习设计:

1.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皑皑雪山

人迹罕至

郁郁苍苍

2.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下列词语,并写在课本上。

不容置疑

一争高下

咫尺为邻

神秘莫测 3.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说说课文是用

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的。

(2)作者从

两个方面来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景观的。画出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体会一下。

4.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

1、师范读课文,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

(1)师指名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②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③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4)交流汇报

2、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3、读说结合:

教师放一段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学法运用,创新练习: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五、以文带文(综合训练)

快速阅读下文,思考文章讲了什么自然奇观,奇在哪里?

黄果树瀑布

去年深秋,我去了一趟贵阳,还未落稳脚,便匆匆坐上了开往黄果树瀑布的汽车。

刚下车,便隐隐听见隆隆的闷雷一般的声音震撼山谷。我快步向声响处奔去,下石阶,过溪流,声响越来越大。顺着水流很急的溪水转个急弯,我的眼前猛然一亮,只见瀑布似银河决口,从九天崩泻而下,拍石击水,发出轰然巨响,犹如万马失蹄,千军仆地,气势磅礴;喷烟吐雾处,万练倒悬,细如珠帘,粗若冰柱;飞瀑跌落处掀起轩然大波,碎玉四溅,银珠轻扬,如蒙蒙细雨,似点点飞雪。阳光射来,瀑布霎时化作一道七彩长虹……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惊人杰作!

黄果树瀑布如此壮美,如同一首雄壮的史诗,一曲激昂高亢的交响乐,又似一股青春的激流,一腔沸腾的热血……然而,是谁给了它这雄浑奇伟的气势呢?我沿着山路攀援而上,登上山崖,来到了游客很少到过的瀑布的上方。原以为这里一定是波涛汹涌,白浪滔天,但出乎意料,这里只有一条平凡的河,宽四五十米,不太深,水中石头隐约可见,浅水处还有大一点儿的石头露出水面。河水很静,几片叶子无力地漂浮着,水面上还有绿藻,投下一颗石子也不过荡起小小的波纹。三两顽童正在河边玩耍,鸭儿在水中嬉戏,村妇在水边涮洗,一个村民正背着犁,光着脚趟水而过,完全是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山村小景。

这平凡的河,没有浪花,没有急流,恬静、安详、默默无语,根本无法将它与雄奇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联系在一起。可就是这条河,流向几十米之外,便化作一道令世人称奇的大瀑布!就是这些平静流淌着的河水,几分钟之后,便化为万马奔腾、咆哮如雷、汹涌澎湃、崩崖裂石的世界奇观!

下载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自然奇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自然奇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你们发现这些图片的共同点了吗?(引出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这些自然奇观,一起继续去感受大自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大全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马刘影 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主题:自然奇观)单元整体教学探究设计。 本单元是以“自然奇观”为主题编写的,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由四篇课文组成。《观潮》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描写了大潮的奇特、雄伟、......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5则范文

    教学 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