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条理。
2、了解本文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学习按照情感发展变化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3、认识“小事不小”,体会本文通过写生活的小事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特点,并指导学生的日常写作。
4、学习运用环境烘托来表现人物的方法。理解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体会师生之间纯洁美好的感情;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服从大局,勇于献身。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我们自从降临到这大千世界,就感受到母爱。但是对一个瞎养母收养被人遗弃的女婴,并为她倾注了所有的一切的感知就很少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这方面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小巷深处》。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依托、精神的家园。以“小巷深处”为题富于形象感,比较含蓄。
2、作者:林莉,1972年生,湖北嘉鱼人。她出生不久便被抛弃,被一盲女收养,生活十分窘迫。后来考上了县中学,不久开始了文学创作。《小巷深处》便是她的代表作。
3、学习生字:
打旋(xuán)瘦瘪(biě)反驳(bó)黝黑(yǒu)荤菜(hūn)诸如(zhū)......难堪(kān).揶揄(yéyú)倚靠(yǐ)造孽(niè)哽咽(gěngyè)蹒跚(pánshān)憧憬..........(cōngjǐng)
4、理解生词。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2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9):写盲母亲收养“我”、爱护“我”,“我”对生活感到满足,“我”为母亲感到骄傲。
第二部分(10、11):写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虚荣心作怪,“我”开始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
第三部分(12——15):写“我”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
第四部分(16——29):写“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情感得以回归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写一位双目失明的养母,在家境贫穷的情况下,含辛茹苦地把女儿养大的一系列生活琐事,高度赞扬了深沉无私的母爱。同时也告诫儿女们,要理解母爱,珍惜母爱。
父母的恩情是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的。用孟郊的一句诗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习本文后,我们应该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我们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懂得怎样对待父母。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文章用朴素无华的语言,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养母对“我”的爱,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市场与无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中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二、整体感知
1、这篇抒情散文有几个人物?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一个双目失明的妇女用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这个弃婴,并含辛茹苦地养大了“我”,而“我”却对贫困的家庭产生了厌恶,躲避母亲,最后“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回到母亲身边。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明确:“我”对家、对母亲的感情变化为主线。
三、默读课文,分析母亲形象:
1、养母双目失明,为了收养“我”,她做了哪些事情?
明确:(1)、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2)、拿出所有积蓄换住所。(3)、改变了以往的泼辣性格。(4)、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5)、母亲对我疼爱有加,关怀备至,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6)、为我读书取得的一点成绩而骄傲。(7)、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厌恶家,想离开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8)、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营养品和生活费,可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她让别人代送,自己孤零零的回家。
2、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母亲早已察觉“我”的感情变化?为什么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
明确:(1)、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2)、“终于,她点点头,顺手取过那根不知啥时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
间接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更有利于表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3、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外貌、神态的语句,体味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明确:(1)、“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这段外貌描写突出母亲的辛劳、苍老,写出了“我”对母亲无私的付出的敬佩和赞颂。
(2)、“在风中,她无助地„„又光又亮的竹棒。”这段外貌、神态描写,抒发了“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于自己无知、爱慕虚荣的深深自责。
神态:“她依旧满面春风”巧妙地掩饰因“我”不回家而引起的内心深深的失落与痛苦。
(3)、“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这句话深情地描写了母亲的外貌,写出“我”同家隔绝后,母亲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与神态,母亲憧憬女儿早日成才,等候与女儿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也抒发了“我”被母爱打动,深深自责的思想感情。
4、文中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位母亲?
明确:能干、吃苦耐劳、坚强执著、高尚无私、默默奉献。
四、分析文中“我”这一形象
1、“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2)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3)淡忘家,与家完全隔绝;(4)悔悟,为自己的无知、虚荣流泪。
变化的原因:幼年纯真、长大后虚荣、老婆婆的话教育了“我”。
2、“我”的形象:为爱感动,悔悟改过,懂得爱心。
3、文章中哪些细节提示“我”对盲母亲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我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细节1:于是英姨麻利的收了小摊,颇有节奏地用竹棒扣击着石板铺成的路面来到我身边„„细节 2:我居然也能顺顺利利地长大,顺顺利利地代替了母亲常用的那根光润的棒。细节3: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细节4: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1)、幼年纯真的我阅历浅,对生活感到满足,为母亲而骄傲。(2)、我长大后因虚荣心和有了比较思维的缘故,认为母亲社会地位低下,开始厌恶自己贫困的家,淡忘了母亲,与家隔绝。(3)、青年时阅历渐丰,思想逐步成熟,对母亲的理解深入而全面,老婆婆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了我,让我悔悟。
五、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不但从肖像、语言、动作方面对母亲进行了正面描写。而且通过室友和老婆婆对母亲进行侧面刻画,尤其是三次肖像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抒发情感上起到很大作用,值得玩味。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作者写母亲这一形像侧重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写“我”这一形像则侧重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文章写母亲对“我”的爱,却是在抒写“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过程中逐步展开的。全文以“我”的感情发展变化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我”对母亲的骄傲,到“我”长大后对贫穷之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尾,以感情构筑文章框架,文中许多细小的生活场景和事件同“我”感情的脉络连结起来,巧妙地融为一体,使文章感情真挚,极富感染力。
二、朗读最后三段,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明确:
1、对母亲三年来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压力及内心痛苦深深理解。
2、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而深深懊悔。
3、对母亲的伟大坚强、忍辱负重而感到敬佩。
4、母亲对“我”的悔悟感到欣慰。
5、“我”在心灵深处对母亲还是感激和爱戴的。
三、品味语言:
1、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早落得黄叶随风飘零,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我”的不幸。
2、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这句话表现出母亲怎样的内心活动?
明确:母亲“依旧满面春风”与“心中深深的落寞”形成强烈的对照,形象地说明了母亲在人前“以我为骄傲”,巧妙掩饰因“我”不回家而引起的内心的失落。从而表现出母爱的伟大无私。
3、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动作描写。母亲以她特有的敏感,感觉到了“我”对她的冷漠和对家的厌恶,内心有着巨大的痛苦。
4、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回来”一词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里的“回来”语带双关,一方面指自己走近母亲,更是指精神的回归、爱的回归。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
四、合作探究:
1、文中对小巷和竹棒的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小巷是母女俩家的所在,竹棒是母亲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二者都是寄托情感的形象。对它们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
2、本文以“小巷深处”为题,还不如改为“我的养母”,这样会使中心人物更突出,你认为怎样?
明确:不能改。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同时与文章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意蕴丰富。
五、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1、谈谈本文选取的事例有何特点?明确: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达情感。
2、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明确:刻画人物,抓住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以及内心描写
3、本文怎样体现母爱的?
明确:本文中的小巷深处是母女俩的家,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
六、教师小结:
自古就有一句朴实的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是教我们要去爱自己的母亲。 问题:同学们能从“爱自己的母亲”这一基点,去怎样拓展、升华这种感情? 明确:从文中所表现出的母女之间的真爱这一点拓展开,可联想到:每一个人的爱都应该是博大的、无私的。应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才是爱的较高层次。祖国被比成是我们的母亲,那我们更应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去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最高层次的爱。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八、板书设计:
6、小巷深处
母亲表现:收养弃婴、积蓄买房、改变性格、辛勤劳作、调养娇女、鼓励读书、以女为荣、体谅女儿。
“我”的反应:满足、自豪——厌恶、回避——老婆婆一番话——受教育、悔悟。
————伟大母爱、深沉无私。
第二篇:《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梅州中学
罗雪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母亲的伟大与无私,加深对亲情的理解。
2、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琐事上这一特点,认识爱的深沉与无私,引导学生怎样对待父母、亲人的一片爱心,培养学生爱的情感。
3、初步掌握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爱女之情。虽然文中的“我”被生
母遗弃,但有幸遇到了一位人穷志不穷的好妈妈。这位妈妈的平凡而伟大是从文章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自主分析吧。
二、整体感知(自主学习阶段)
1、文章前四个自然段都写了母亲哪些事情?(第1组)
2、课文5~8自然段都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第2组)
3、母亲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的心却是非常细腻的,课文9~13自然段通过哪些细节写出了母亲的内心痛苦,她是怎样对待“我”的感情变化的?(第3组)
4、课文写母亲最感人的情节在哪里?课文中哪几个段落最让人感动?(第4组)
5、“我”对母亲的感情可分几个阶段?
(在文中画出并讨论)
二、分析过程(合作探究阶段)
1、文章前四个自然段都写了母亲哪些事情?(第1组)
明确:(1)、母亲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妇女,她以卖
冰棍为生,她好心地收留了“我”,一个弃婴。(第2段)
(2)、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积蓄换了住处,使“我”在降临到人世间以后,真正拥有了一个“家”。(第3段)
(3)、为了“我”,她甚至改变了以往的泼辣性格。(第4段)
2、课文5~8自然段都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 明确:(1)、母亲为了“我”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为了多一点收入,宁可“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卖”,任凭夏日“毒辣的阳光”把“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第5、6段)(2)、母亲含辛茹苦,却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第7段)(3)、写母亲为“我”读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第8段)
3、母亲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的心却是非常细腻的,课文9~13自然段通过哪些细节写出了母亲的内心痛苦,她是怎样对待“我”的感情变化的?
明确: 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回避同学甚至厌恶这个家,想离开这个家,母亲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依旧满面春风”,她不让人看出她内心的孤独和痛苦。(第11段)
母亲听出了“我”说话的弦外之音,仍然为我弄好吃的。(第13段)
4、母亲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的心却是非常细腻的,课文9~13自然段通过哪些细节写出了母亲的内心痛苦,她是怎样对待“我”的感情变化的?
明确: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回避同学甚至厌恶这个家,想离开这个家,母亲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依旧满面春风”,她不让人看出她内心的孤独和痛苦。(第11段)
母亲听出了“我”说话的弦外之音,仍然为我弄好吃的。(第13段)
5、课文写母亲最感人的情节在哪里?课文中哪几个段落最让人感动?这几段写母亲,用了描写人物的什么方法?
明确、:写母亲克服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却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默默地让别人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地回家。
第25、26、27、28段最让人感动。
这几段运用的是:肖像描写。
6、“我”对母亲的感情可分几个阶段?(在文中画出并讨论)
共分四个阶段。
明确:(1)、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3-8)
(2)、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11-13)(3)、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地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14)(4)、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15-26)
7、“我”开始回避同学,“厌恶我的家”的原因表现在哪一自然段中? 明确:第10自然段。
8、分析文中两个人物形象
明确:母亲的形象:高尚无私、坚韧执着、默默奉献 “我”的形象:为爱感动、悔悟改过、懂得爱心
9、文章为什么要用“小巷深处”为题?
明确:“小巷深处”是作者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家,更是作者的情感寄托。
三、作业
说话训练:请同学们首先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然后完成后面的练习
烛光里的妈妈
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练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噢,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变得不再挺拔,你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母爱是那样的无私与圣洁,母爱也是永恒的话题,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对“母爱”的理解,以“母爱”为话题,说一段很美的话,长短不限。
【板书设计】
小
典 感
巷
母亲 爱(重如山、深似海)型 人
深
我 被爱(迷途知返)细 形
处
节 象
教学反思
课程是什么?专家指出,课程是受教育者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我们进行的这第八次新课程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学习行为唤发出来。这种自主包括“主动地学”和“有主见地学”。
本文教学共有多处体现这种自主学习。比如:激兴初读前让学生读题目想想会写些什么;初读后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划出自己最感动的内容等。
本文教学中教师对文本没有作过多的单向传授和烦琐的分析,而是让学生读原汁原味的课文内容。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读原汁原味的“绿色文本”是滋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必要途径。
第三篇:《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杨 运 学 校
仪 文 亮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哪些表现“母爱”的故事,文章,诗歌,电影或歌曲?
小说:高尔基《母亲》
散文: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
诗歌:孟郊《游子吟》
故事:《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歌曲:《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幻灯片出示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设置情景,品味,加深对亲情的理解。
2、认识母亲的神圣和伟大,品位母爱的圣洁与无私。
3、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提高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4、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三、出示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文本,体会母女深情。品悟生活,珍惜至爱真情。
四、在正式进入新课前先观看一组动漫:《爸妈感谢你》
创设背景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蓄情阶段:
1、小巷深处埋藏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用:“这是一个 的故事”概括)
2、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个双目失明的母亲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一个弃婴,她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而“我”却对贫困的家庭产生了厌恶,进而离开家,躲避母亲,最后“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回到母亲的身边。
六、悟情阶段:
合作探究: 伟大的母爱蕴含在平凡的事情之中,请用 “ 为了我,她„„ ” 为开头,体会盲母对养女质朴感人的爱。
例子: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了住处;
为了我,她改变了以往泼辣的性格。
为了我,她终年辛苦劳作,苦心经营。
„„
七、忆情阶段:
在这些例子中,哪些让你最感动,找出相关的语段,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学生找出并朗读,教师小结。)
八、全文感情线索:
全文以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为主线。
“满足、自豪 →沉默、厌恶 →淡忘、隔绝 →感激、悔悟”
九、探究研讨:
小组讨论:
1、我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⑴ 幼年纯真的我阅历浅,对生活感到满足,为母亲而骄傲。
⑵ 我长大后因虚荣心开始暗暗对比,认为母亲社会地位低下,开始厌恶自己贫困的家,淡忘了母亲,与家隔绝。
⑶ 青年时阅历渐丰,思想逐步成熟,对母亲的理解渐渐深入,老婆婆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了我,让我悔悟。
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母亲早已察觉“我”对她的感情变化? ①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 ②“终于,她点点头,顺手取过那根不知啥时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
这些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更有利于表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3、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一个可亲可敬的母亲形象?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十、品情阶段:
请同学们把刻画母亲外貌、神情、语言、动作的句子在文中找出来并读出来,仔细体味其中的思想感情,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探究母亲的形象:
善良、淳朴、吃困耐劳、坚强执着、默默无闻而又高尚无私。
十一、总结全文:
本文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写了养母对“我”深切而无私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敬爱,感激之情。感情极为真挚,富有感染力。
十二、课外延伸、加深情感:
观看《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1、引导学生:你有想过吗,你有反思过吗???
大家都知道孝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赔偿.那么,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吗?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吗?又有谁为自己的父母梳洗过吗? 闭上眼睛想想我们做了些什么,又还记得多少?
十三、布置作业:
回家的实践作业(选择自己能做得到的去做)1.帮父母做一次饭。洗洗碗。扫扫地!2.帮父母捶捶背,陪父母上街买菜,买东西。
3.用自己攒的零用钱为父母买一件喜欢的礼物!4.走进父母的心灵,倾听父母的心声!5.其他我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第四篇:《小巷深处》教学反思
《小巷深处》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能较好的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的角色定位把握得较好。一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个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在教学设计上。这一点在创意说明已体现。再一点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处理课堂上出现的不可预知问题。如:在文章主旨的把握上,关于“亲情”这一点的导出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当时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我”爱不爱母亲?全班异口同声说“爱!”这一回答是那样响亮,那样肯定,让人感觉是毫无疑义。可比较准确的答案应该是“爱——不爱——爱”这后一个“爱”是更深一层的爱。这是我预先没估计到的。我的预案里只有同学七嘴八舌的回答“爱”、“不爱”或“爱——不爱——爱”。可班里就是没有第二个声音、第三个声音,只有异口同声的一个“爱”。这 下子该怎么导?虽说已上过好几堂像这样的公开课,但心里还是“咯噔”一下。不过很快就稳住自己。我微笑的接过同学的回答,进一步问一个问题:“那„我‟对母亲的爱表现在哪里?”马上有一位同学回答:“第7自然段第3行,„有很多次,我看着母亲太劳累,我极想帮助她,……‟。另一位同学回答:”29段,„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一听到读这一句,我马上把她接过来说“我回来了”说明我曾经离开过母亲,为什么离开?一位学生马上回答“我厌恶这个家”我接着问“那她这时还爱不爱母亲?”学生齐声回答“不爱”“那我对母亲的情感是”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就接着回答“爱——不爱——爱”“我对母亲的情感是有个变化过程的。”这样就水到渠成的得出:文章表现的除了母爱,还有母女间的情感——亲情。过后,还真庆幸自己的这一教学机智——能比较从容的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学生的主动性表现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查找不懂的字词,找出文章的关键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感知母爱亲情,品味自己喜欢的词、句、段。最让感动的是:给课文配插图,同学能抓住主要情节、细节来画如文章结尾的“母女相聚”图、中间的“太阳底下卖冰棍”图、还有文章开头的“瞎妈抱孩”图、“小巷深处”的场景图。都非常有创意。还有有关母爱亲情的名言警句的搜集,我特地到新华书店、“网上”查阅都找不到合适的。我们的学生却一下子找了二三十条。真让我感动不已!还摘抄了很多有关母爱的诗句。这一次的教学,让我体会到:以前自己讲的许多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能够自己解决。过去语文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中,最主要的是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不足的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还不够。
第五篇:小巷深处教学反思
小巷深处教学反思
太和六中
何敏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小巷深处》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是通过一些生活琐事来表现了深沉的无私的母爱。同学们在阅读本文时障碍不大,况且七年级的学生大多还依赖于父母很多,让他们回味父爱、母爱是最容易的。
在上这一课文时,先设计了一个情景: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母亲平时都做了些什么事,特别为自己做了些什么事。有很多同学都积极的站起来向大家叙说自己母亲所做的事情,特别关于自己的事,有的同学在叙说过程中说的很动人。我再问,这些事情是平常小事还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同学们都说,这是小事,而且有些单调。那么面对我们的母亲,我们该如何对待她呢?有的就说了,努力学习;还有的说平常多帮她干点活;还有的提到应该孝敬、尊敬、热爱母亲……我就趁机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文,看看文中的“莉”是不是也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做了。
同学们就可以很大的热情迅速地在小组中讨论开了。几分钟后,各小组都准备好自己的答案,踊跃发言。有的组认为“莉”是个忘恩负义的人;有的则认为“莉”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有的说“莉”是个不定性的人。各小组除发表自己的意见外,还做了充分的理由说明。比如说“莉”是个不定性的人的小组说:““莉”在小的时候是很孝敬母亲的,在一段时间后才发生了转变,但在高中毕业后有醒悟,悔悟过来,重新孝敬母亲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主要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发言,让他们真正地在小组中合作,自主地学习。
通过这样的情景设计来导入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充满着自己的感情的,从而也领悟了作品的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的启示。我觉得这就是我上这课的成功所在。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有的同学朗读课文中一些很令人感动的情节时,有部分同学却笑了。我对此表示困惑。课后,我去进行了调查,问那些笑的同学为什么笑,他们有的说,父母亲做这种事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感动的;还有的说,平常我们也没有经历过这种苦难。我们刚开始不理解这种感情。
如何让学生能体会到他们从未体会过的情景及感情呢?我想在上课之前多设置与课文类似的情景,如:再让学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或回想台湾电视剧《妈妈》。或提问假设英姨没有收养我,“我”的命运会怎么样?这样应会让大部分同学更容易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