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践调整后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参照物”,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三、教学准备 地球仪,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想看吗?(播放“刻舟求剑”)
2、问:那个人能捞到剑吗?
3、船在动,而剑沉入水底是
(不动的),而那个人却认为船和剑是一起运动的。看来他对物体的运动还不太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运动有关的知识。(板书:运动)
(二)、理解参照物
1、说:接下来老师邀请大家来一次漓江之旅。首先我们来到马路上等车,站在原地不动,你看到哪些物体是静止的?(播放视频)
2、说:看车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坐上这辆小汽车,再来看看哪些物体在运动?(播放视频)
3、说:咦?之前我们看到马路两边的树、马路、马路上的标识这些物体是静止的;现在这些物体又是运动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4、说:不管是站在马路上还是坐在汽车上,都是谁在看啊?(我们)那就是以我们人作为一个标准,科学上我们把这个标准称为参照物。(板书:参照物)
5、说:当我们站在马路上的时候,你认为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当我们坐在汽车上,你认为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6、说:作为参照物的话,不管参照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都假定参照物是静止的。(板书:假定静止)
7、说:清楚没有?现在要考考大家了。这里有上下二幅图,请你仔细观察,图中哪些物体在运动?以谁为参照物?小组讨论
8、说:好了没?谁来说说看图片中哪些物体在运动?以谁为参照物?
生:汽车
问:以谁为参照物?
生:马路
说:请坐。大家来说说看呢,你们是不是也是以马路为参照物认为汽车在运动?
生:湖、人、草坪„„
问:我们来看看这些参照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不动的。
说:当我们选择参照物的时候,习惯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9、问:为什么你判断汽车在运动?
生:上图中汽车在„,下图中汽车在„
说:原来汽车对于马路的什么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认为汽车在运动。那么在生活中,物体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判断物体在运动。(板书:位置 改变)
10、问: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在运动?以谁为参照物? 生:鹰
树 „„
问:大家来说说看呢,你们是不是也是以树为参照物判断鹰在运动?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湖,小路„„
说:判断物体在运动,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11、说:那么如果物体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物体就是
(静止)(板书:不变
静止)
12、说:老师这里有一小推车,车上放有一堆科学书、水杯和纸盒。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推一推这辆小推车,当他推的时候其他同学请仔细观察,科学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谁为参照物?(学生推动车,小组讨论)
13、说:谁来说说看?科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谁为参照物?
14、说:当科学书以讲台、地面为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科学是运动的;当科学书以水杯、纸盒为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科学是静止的。原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结论是不一定相同的。
15、说: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目的地漓江到了。现在请同学们登上竹排,一直欣赏漓江美景。(播放视频)
16、问:结合刚才看到的美景,谁来说说“小小竹排江中游”谁在游?
站在什么位置可以看到竹排在游?以谁为参照物?
17、问:还可以以谁为参照物,看到竹排在游?
问“巍巍青山两岸走”谁在走?站在什么位置可以看到青山在走?又是以谁为参照物?
(三)、影响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快慢
1、说:参照物能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还能影响什么?请继续观看,当我们选择不同参照物的时候,物体的运动会发生什么变化?(播放课件)
2、说:我们现在集中看小飞机,当以云为参照物的时候,小飞机是怎样运动的?当以大飞机为参照物的时候,小飞机又是怎样运动的?
3、说: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小飞机的什么发生了变化?(运动方向)
小飞机的运动方向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的感觉呢?为什么?(因为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
4、说:我们再来看看大飞机,当以云为参照物的时候,大飞机是怎样运动的?当以小飞机为参照物的时候,大飞机又是怎样运动的?
5、说: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大飞机的什么发生了变化?(速度)
大飞机的速度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的感觉呢?为什么?(因为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
6、小结:参照物不仅能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还能影响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
(四)、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1、说: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地球仪,代表我们所在的地球;2个小纸人代表我们人,你认为小纸人站在什么位置能感受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小组讨论
2、问:老师这里有一个大地球仪,谁愿意上来把你们小组交流的结果上来演示一下,你认识小纸人站在什么位置能感受到“坐地日行八万里”?
3、小结:地球不仅自西向东自转,而且还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就好比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而我们就是乘坐在这艘宇宙飞船上的游客,即使我们坐在地上不动,一天也能行走许许多多的路。
4、问: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你认识小纸人站在什么位置能感受到“巡天遥看一千河”?
5、小结:当我们站在宇宙当中,遥看地球,我们看到得是地球在转动(转动地球仪),就能看到地球上的许许多多河流湖泊。
6、总结:想想地球在转动,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在运动,所以一切都在运动中(板书:课题)运动是绝对的,那有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静止只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所以静止是相对的。(板书:绝对
相对)
五、板书设计:
一切都在运动中
参照物(假定静止)
位置 改变
运动
不变
静止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是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使学生对已有经验和信息进行检索与筛选,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发现相关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在探究活动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研究,使学生的活动目标明确,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放手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本课成功的关键。
不足之处: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处理能力不够,不能灵活处理和引导。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拉到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思路中来,没有很好的抓住课堂中出现的闪光点。
意外之喜:在设计课时,我根据整个教学设计,对板书进行了精巧的设计,在黑板上给学生留下了一小块空间,让学生亲自上来写,来画他们的发现,一方面说明学生的自主探究成果丰富,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学生的成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感受和认识。
第二篇:教学设计调整说明
教学设计调整说明
这次教学设计,是按照远程研修的要求进行设计的。在设计完成之后,感觉还可以,可是,经过与优秀老师的教学设计比较之后,才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所以,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在课的导入部分,最先是设计了一个成人的立定跳远的视频资料,在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我做了调整。毕竟低年级学生对于动作的概念不是那么清晰,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就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给他们选取了一个比较乐于接受的动画片。
在课的基本部分,由于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加上之前已经看过一定的视频资料,对如何跳跃有了初步的动作概念。所以,采取的是比较规范的完整的立定跳远的动作视频。这两个视频资源,对于学生来说,同样重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如果一开始就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他们其实是不太接受的。但是如果换个形式,他们会很乐于接受。这就是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影响。如何做到教学的最优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为教学服务,需要我们开动脑筋,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多为学生着想,这样你的教学设计才会适应实际教学。脱离学生的教学设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在课的结束部分,也是选取了适合放松的音乐,这样利于学生的身心调整,可以达到充分放松全身的目的。
第三篇:《调整图形》教学设计
第十三课 调整图形
溧阳市上兴中心小学
彭金平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命令的作用。
2.熟悉“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这两个对话框的运用。
3.理解水平翻转、垂直翻转与旋转的区别。(二)技能目标
1.学会用选定框对图形进行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和按一定角度进行旋转。
2.学会用选定框对图形进行放大、缩小和扭曲。(三)能力和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难点:“拉伸”和“扭曲”操作中的不同点。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俄罗斯方块游戏。
一、游戏导入
师:(出示游戏)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俄罗斯方块)知道怎么玩吗? 师:谁会玩?谁愿意上台来给大家演示一下玩法?
请一生上台演示玩法。师:你能一边演示一边给大家说说操作的方法吗? 师:同学们,你们想玩吗?(想)
师:我来告诉大家在哪能够找到这个游戏。(师示范打开游戏,并强调弹窗解决方法)赶快试试看吧!生打开网页,玩游戏,生生互动,师巡视指导。
二、“俄罗斯方块”——改变图形方向
师:游戏一共才只有3关,很快就打通关了,是不是还没过瘾呀?还想玩吗?(想)
师:想玩可以,不过呢这次可不像刚才那么简单了,这次我们用画图软件来玩这个游戏。敢挑战吗? 1.任务1:图形的旋转。(1)引出图形“旋转”的概念。
师:下面老师来介绍一下游戏方法。点击“边玩边学”中的“选择关卡”,我们先从“第一关”开始。
师:这个蓝方块要旋转成,在游戏中(切换至游戏窗口)只要按一次旋转按钮就能调整好角度了,但是在画图软件中可没有旋转按钮,怎么办呢?(这里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视频教程自主探索,尝试操作,然后请学生演示,之后教师再演示步骤)
(2)(教师演示操作方法)师:如果没有看清楚操作方法,你还可以在这里观看视频教程。(师演示打开视频教程)(3)学生独立完成“第一关”。师板书步骤。
(操作步骤:①“选定”
②“图像”→“翻转/旋转”
③“按一定角度旋转”→ “90度” ④“确定”)师:老师已经把具体步骤写在黑板上了,遇到困难可以对照一下。
师提示:①先选定后操作。②如果做错了,可以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撤销”命令。(4)师:下面还有两关,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完成。学生尝试第二关、第三关。
(5)请一生上台演示第二关。师:他做得怎么样?
师生共同评价:第二关需要两次旋转90度,我们可以直接选择180度。第三关需要三次旋转90度,我们可以直接选择270度。
2.任务2:图形的翻转。
(1)加大难度,引出翻转。
师:看来这点难度是难不倒同学们了,我们来“加大难度”,选择“第四关”。这一关要怎么玩呢?
(2)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尝试操作。(参考书本、视频教程。)(如果学生能完成,则让学生演示)(3)师: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这里只需要要把
转成就可以了(出示图片),可是无论旋转几次都转不过来呀,怎么办呢?老师在这里教大家一个新的知识,我们把这样左右横向的翻转,叫做水平翻转;把上下竖向的翻转,叫做垂直翻转。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刚才是不是在哪里看到过?那么同学们现在能不能再去找找方法?
(4)学生再次尝试操作,请先完成的同学上台演示,边演边讲。
生演示,师小结:前面两步跟旋转图形是一样的,先选定图形,再点击“图像”,“翻转/旋转”,只是第三步把“按一定角度旋转”换成了“水平翻转”,其他都是一样的。板书。
(5)师:能不能完成第五关?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尝试完成第五关。(参考书本P74、视频教程。)(6)第四关、第五关都完成的同学还可以去试试看第六关,挑战更高难度。
三、“悟空变变变” ——改变图形形状
1.任务3:图形的拉伸与扭曲(1)引出问题——大小变化
师:看来俄罗斯方块是难不倒大家了,换一个游戏,同学们都知道孙悟空最大的本领是什么?(七十二变)
师:打开“悟空变变变”,只要点击按钮,孙悟空就能随心所欲的变高变矮,变胖变瘦,真厉害!师:同学们能不能像刚才那样利用画图软件来试试?看看你能不能让齐天大圣听从你的命令?(2)小组互助,自主探索。
师:这次老师不演示方法了,看看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来完成这个任务。(参考书本P74、视频教程。)(3)请先完成的同学上台演示。
生演示,师小结:第一步同样是先选定图形,第二步把“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换成了“拉伸/扭曲”,然后第三步在“拉伸”选项卡中输入数字。输入数字有几个注意点。(结合拉伸扭曲的注意点详细讲解,结合一两个形状变化的实例师问生答)(4)学生再次尝试操作。(5)再设难题——扭曲变化。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不但让悟空变大变小了,而且还变成歪的了,真有趣,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6)小结方法。
操作步骤:只需要在“扭曲”选项卡中输入数字就可以了。(结合拉伸扭曲的注意点)输入的数值大于0度,按顺时针方向扭曲;小于0度,按逆时针方向扭曲。板书。
2.归纳小结:
师:游戏玩得差不多了,我们来看看今天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对比改变方向与改变形状的区别)师问生答:当我们要改变图形的方向时,选择
“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
命令,;当我们要改变图形的形状时,选择
“图像”菜单中的“拉伸/扭曲”
命令。
四、“大家来找茬”——巩固练习
1、发现问题。
师:最好,我还想要考考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图画,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师:细心的同学发现,这幅画里面好多地方都画错了,我们一起来把错误的地方都找出来。错误:(1)钟挂倒了;
(2)兔子在镜子中的图像反了;
(3)小桥的倒影反了;
(4)足球比篮球都大了。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能不能运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来改正这幅图画?
学生尝试操作,遇到问题可以先小组讨论,再请教老师,完成《大家来找茬》图片修改任务。
五、课堂小结
学生展示自己修改的图片,师生评价。
师: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改的吗?(边演边讲)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调整图形(板书),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第四篇:《调整图形》教学设计
《调整图形》教学设计
金湖县育才小学 黄立新
一、教材分析:
《调整图形》选自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3课,是小学信息技术“画图”模块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有一定的画图基础和初步接触了“复制粘贴”命令后进行的新命令“旋转/翻转”的学习,是画图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提高,也是学生进行画图创作的重要。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些电脑基本的操作水平,在画图的学习中有一定的基础,但三年级的学生尚未接触“旋转/翻转”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只是有一点感性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熟练运用“复制 ”“粘贴”命令。熟练掌握图形“旋转/翻转”的方法。过程和方法:
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我展示、体验成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改变图形角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不同角度的翻转。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练习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师:大家都喜爱变魔术,今天老师在画图程序中也来变一次魔术,请睁大你的眼睛,看仔细。
师操作:在画图程序中打开“女王”图片,生: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
师:边演示边提示学生自己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选择“选定”工具,选中“女王”图片,执行“复制”“粘贴”命令,得到两张一摸一样的图片,移动到合适位置。
师:看清老师的操作,边操作边演示。选择“选定”工具,选中“女王”图片,执行“旋转/翻转”命令,选择“水平翻转”,确定。看到了什么?
生:面对面的女王。师:“水平翻转”就是—— 生:“左右翻转”
师:相当于我们平时的照镜子。师继续操作生继续观察。
师:选择“选定”工具,选中“女王”图片,执行“旋转/翻转”命令,选择“垂直翻转”,确定。看到了什么?
生:老婆婆
师:是呀,女王的王冠变成了老婆婆的脖子,垂直翻转也就是——生“上下颠倒”,相当于我们看到的水中的倒影。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对“旋转/翻转”的概念只有一点感性认识,这一步骤利用趣味图片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既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又在最佳的时间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认识新授内容“旋转/翻转”这一命令,并形成记忆,便于应用。
二、任务驱动,探究巩固 活动
一、牛刀小试
师:想不想试一试呢?打开桌面中的练习图片自由练习。生自由练习。转播部分同学作品。
设计意图:只看不练,记忆不牢,更何况不能满足学生迫切的动手欲望,活动一满足了学生的要求,让学生有一个练习巩固的过程。
活动二: 大显身手 活动要求:
尝试探究“旋转”命令。打开练习图片“水滴”,先复制三个,再尝试练习按一定角度旋转。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生尝试练习,同桌可轻声讨论。汇报交流。
师转播按一定角度旋转的三个角度的动画演示。
设计意图:充分将时间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讨论后,教师出示动画演示,让学生对“旋转/翻转”这一命令中的按一定角度旋转有较为深刻的印象。
活动三:猜一猜
师打开花朵图片,请学生说一说按一定角度旋转180°后的花朵能做水中的倒影吗?能还是不能? 答案自己揭晓:
学生操作,复制一朵花,旋转180°移动到原来花朵的下面,观察,是否是倒影。与“垂直翻转”相比较。
设计意图:将问题抛给学生,并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进一步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巩固所学新知识。
活动四:请你来改正
一首打乱的古诗,请学生按顺序排好。
设计意图:将新授知识进一步消化,及时巩固。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对图形进行“旋转/翻转”处理,可以使我们的绘画创作快捷方便、丰富多彩,在画图时,我们要充分利用。
四:延伸拓展 小小设计师
出示一幅手绢图,动画演示倒推的方式变成最小的单元图案。出示活动要求:自己设计一条有特色的手绢
设计意图:注重运用,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后记:
1、通过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得知,学生尚未接触过“旋转/翻转”这一概念,少数同学虽有一些了解,但也是模糊的、不全面的。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合理选取教材中的第一部分内容,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将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调动学生 的操作热情,铺垫教学基础,让操作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支持上,避免了操作的盲目性。使技术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注重学生的原有知识起点,尊重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知识的理解,技能的训练得到充分的落实。
2、选取教学素材时,利用趣味半成品图片,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在最佳的时间段对新授知识有一个最直接最全面的理解。通过各种形式:趣味图片、古诗文、连续图案等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手脑并用,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2] 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指导》(上册),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第五篇:灵活调整教学设计
灵活调整教学设计
这节课要上的是《常见的量》,再过5分钟就要上课了,站在教室门口,我寻思着:能不能把课上的最后一环节实践活动“体验一分钟”调整到课的开始?这样做合适吗?„„“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顾不上多想,走进教室开篇点题: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次来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吧!第一个“一分钟”:请你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写一写“我的教室”。我宣布“现在开始!”只见有的同学立即翻开本子奋笔疾书;有的同学则托着脖子,大概是在构思吧;有的同学低着头、弯着腰,哦,是在找作业本呢!„„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停!”汇报开始了,先是代瑾同学手举的老高,说:“我的教室宽敞明亮,45名同学共同组成了友爱、团结、和睦的班,我还没写集体俩字,时间就到了,我写了25字”,王玉洁同学这时才把头抬起来,我请她汇报一下,“老师,我才找到作业本。”“哈哈哈,董婷婷同学才写了标题:我的教室”教室里的快嘴男孩王杰介绍到。我笑了笑,现在开始第二个一分钟“你们最喜欢哪个动作,就保持这个动作一分钟”,只看见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做出睡觉的姿势来;有的同学双手高举过头顶,像是在投球;有的同学则是伸出了舌头;有的扮起了鬼脸;还有的同学眼睛一动不动盯着墙顶„„“老师,我坚持不住了!”我看了一下是伸出舌头的静宁同学喊叫,有的同学姿势已经变形。我说道“再坚持10秒„„好,一分钟到”,同学们赶紧甩甩胳膊、摇摇头、眨眨眼,进行放松活动。现在体验第三个一分钟“你们平常最想怎样玩,就开始玩吧”,一分钟开始了,教室里热火朝天,人声鼎沸。有些同学三三两两在一起聊天,有些男同学在教室打起了卡片,有些同学哼起了歌曲,有的同学趁这个时间赶紧拿起了未喝完的牛奶„„
“体验一分钟”活动结束了,同学们意犹未尽,我趁热打铁:你们来谈谈刚才活动的感受。“老师,时间过得太快了!”“老师,定格一分钟让我觉得好长哟!”“唉,平时我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老师,我觉得时间好宝贵”“老师,今后上课我再也不贪玩了”„„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觉得教育的最佳时刻到了,于是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一节课仅仅由40个一分钟组成,我们要好好把握现在的每分、每秒,记住,珍惜今天也就把握住了明天。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整理学习《常见的量》——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同学们精神抖擞开始了新的学习。
下课了,学生还是舍不得离开。课后访谈中学生们可高兴了,他们说以前的课总是老师讲,我们听,今天的课老师让我们玩中学、学中玩,自己发现了时、分、秒这些知识间的联系,我们真开心„„足见课堂教学活动的小调整,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拓展了知识的宽度,提升了知识的内涵,活动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活动本身,课堂真正成为了师生同学共进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