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1 20:5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探究式阅读”的课题研究在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已走近尾声,回首三年来奋斗实践的路程感慨万千。从不解到释惑,从探究到理解,从拘泥到扩展,虽说艰辛,却充满收获。现就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阅读”与大家交流一下。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究的切入点,更可能所提的问题太难等等。受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背诵书本知识,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我多采用以下方法。

一、启发教学引导探究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中学语文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表情朗读,或巧妙设疑,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这时,一句隽永精警的名言,一则简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词……都能成为教师手中的道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声、形、色等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穿插读、议、讲,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生活有感悟,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悲苦酸甜,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比如在教长春版教材中的《窦娥冤》时,借助电影《窦娥冤》中窦娥临行前的一段唱导入课文,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探究:“窦娥冤吗?”由此引导开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涵。

2、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要求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没有结合课文内容做全面的剖析,这样的回答仍然是机械的。在教学中若能结合一些紧贴课文中心句和一些重点关键的语句提出种种疑问,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提升思维的层次。

熟练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则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新鲜感,促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的形成,而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可以获得更好的思维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三、自主选择激发兴趣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 “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目标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因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的不同,总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但教师应把握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了教学中心。

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

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每位同学的兴趣着眼点均不同。有的同学喜欢朗读,就去探究课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情,读出神;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就去探究一篇课文中哪些句子含义深刻,该怎么理解;有的同学不明白课文某些情节,就会带着疑问去找答案,等等。总之,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提高阅读水平。

3、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在课堂上,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课外的研究,学生更多地是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商量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

四、巧拨妙引教给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式阅读教学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

诱导,在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究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围绕矛盾处质疑

课文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围绕矛盾大胆质疑,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2、扣住情境点换位

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想轨迹,在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去换位思考,使自己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当好工作人员这一角色,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研究课文,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3、捕捉“空白”点延伸

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许多“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寻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

引导方式各有所长,相互之间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偏废。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探究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教给他们探究的方法,为学生终生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篇:探究式教学设计

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郭素君

[摘 要]计算机教学中探究式教学设计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三个环节。

探究式教学应把握主体性原则、问题原则、开放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最早提出在学校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后来,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了。由于多种原因。人们在理解和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两方面的偏差:一种是对探究的泛化,另一种是对探究的神化。这两种理解都背离了探究式教学的本质意义,将极大地影响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计算机学科中偏重技能和应用的部分比较适合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去学习。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计算机学科的教学。笔者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一些体会和经验,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围绕教师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展开的。学生通过对所提供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系列独立探究活动,最后获得知识。不过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中。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要使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获得新知识,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学生根据现有的经验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探究式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探究式教学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解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搜集资料、上机验证等,亲自得出结论,也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民主的教师和学生都参与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留有自由广阔的思维空间。

(五)重视教学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经过独立的探索,是否解决了问题,学到了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锻炼?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些问题都依赖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六)探究式课堂教学向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科研能力提出了挑战。探究式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者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探究式教学形式多样、灵活、内容广泛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论证,评价。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要求是相当高的。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下图是本人设计的计算机教学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以教材为凭借,教学目标为导向,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不断探索领悟实质,把握规律。教师根据课题和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一个个具体问题的驱动和目标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收集资料、分析并上机验证来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整个探究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列出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景。第二阶段:根据问题,展开探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阶段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或互相协作等多种形式展开探索。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网上资源搜索、图书查阅和上机验证等,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要及时启发诱导,以便使探究不断地进行下去,在经过努力以后,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

第三阶段: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探究过程结束后,学生要对本堂课的探究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如:自己是否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会不会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最终找出规律没有?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老师也应针对全体学生和教师自身去评价整个探究过程,如:本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表现得好,哪些学生对问题的探讨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哪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创造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和点拨是否到位?整个探究过程组织的是否有条不紊?对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应多给一些鼓励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计算机教学中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教学模式,教师课前需选定课题,分析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好问题。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最后归纳总结形成结论。学生根据问题,充分探索协作学习,上机验证,获得成果。

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教学步骤设计如下:(一)课前准备 教学研究

1.选择课题。教师首先要根据课本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课题。并根据课本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延伸。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写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本第四章“数组”,当课程讲到一维数组的应用举例时,选择“排序”作为课题,原因是:

(1)通过排序,既能练习巩固一维数组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又能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懈的探索能完成任务。

(3)排序”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后续课程《数据结构》中有专门研究排序的章节。

2.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可根据国家的教育 方针、目标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目标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来制定。“排序”一节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排序的方法,会编写程序并能上机验证。通过它,掌握用数组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

3.设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课前要考虑好设定哪些问题能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并向着教学目标接近。

本节中设定了两个问题:

(1)现实中按高矮个排队是如何进行的?你能找出几种排队方法?(2)如果将排队看成数组的排序,利用学过的数组知识如何排序?根据所探索的排序方法,编写多种算法的源程序。

(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1.引入课题,列出教学目标。学习如何利用数组排序。我们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至少一种排序方法,会编程并上机验证正确性。通过它,掌握用数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规律。

(2)通过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提出问题,创设探究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主要 包括提出问题、决定探究方向、为探究而自我组织、查明或收集资料、分类和资料处理、得出结论等方面。对学生而言,任何一个探究过程,都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只有在明确了问题之后,才能去进行有的放矢的探究。老师提出本次探究的第一个问题: 现实中按高矮个排队是如何进行的?有几种排队方法? 3.围绕问题,进入情境。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进行排队演示。一段时间后,每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其中有1个小组提出2种排序方法,2个小组提出3种排序方法,1个小组给出4种排序方法。这时候,学生给出的排序方法仅仅是感性的。接着教师又提出问题:大家探究的方法属于什么排序方法?请查阅相关资料给出名称。学生通过分组排队演示和查阅各种资料,最后找到了三种排序方法:选择排序法、插入排序法和交换排序法。老师评价各个小组的探索情况。然后各个小组之间协作交流排队方法,每一位学生写出排队的多种方法。教师评价交流情况。

4.展开探究,发现规律。老师提出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将排队看成数组的排序,利用学过的数组知识如何排序?根据所探索的排序方法,编写多种算法的源程序。老师提示学生首先将现实的问题抽象成计算机领域的问题,然后继续探索。有的学生将身高量化成数据,存储在数组中,通过数组排序。有的学生利用本班的学习成绩进行排序。学生采用独立或多人协作的形式,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完成任务。在探究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索、醒悟的时间,切忌在学生“困惑”尚未形成时给予讲解,否则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应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探究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恰当的时候予以点拨。

5.编写源程序,上机验证。根据所探究的排序方法,编写至少一种源程序。通过上机验证,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源程序进行了修改,真正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知识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

6.展示交流,归纳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考问题,查找资料,分析整理资料、最后通过交流讨论,编写出程序,顺利完成了问题的探究。最后,老师要用形成性的评价方式。老师对排序的方法作总结,给出多种排序方法。

(三)课堂教学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应该是二维的:一个维度是教师的教,一个维度是学生的学。在这两个纬度中,应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作为组织者,每个环节设计必须合理。教师作为指导者,在每一个环节是否加强了对学生的指导,是否参与到某一具体的环节中去,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学生自我评价完后,教师应对学生整体做一些评价。例如针对提出的问题,学生会不会分析问题,能不能主动去探究,问题解决了没有,任务完成的怎样?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没有提高,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创新思维,哪些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等等。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四、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学习实践才能实现。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尽情发展 自己,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问题原则。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一定要注意新颖性与层次性,问题要有思考价值和有可探索的余地,多设计“为什么”和“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少问简单的“是什么”之类问题,以让学生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或让学生动脑思考、讨论,要鼓励、诱导学生的求异思维。其次,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同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三,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上一定要创设问题的环境,容忍学生幼稚的甚至荒诞的想法,使学生逐步做到想问、敢问和善问。

(三)开放性原则。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教学方法不能局限和满足于课本,满足于权威、教师的标准答案等。

(四)创新性原则。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时,至少要做到三点:选择多种结论的问题,否则思维无法散开。开导思维流畅性、变通性和精确性,尤其要在变通性方面下功夫。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假设,对一个问题提出的合理假设越多,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五)激励性原则。包括成功激励、评价激励等。成功激励是从已有的成功中获得激励,从而增强创新的动机、热情和信心。评价激励就是:评价学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寻找学生的成功和进步;评价要以学生个体表现为参照系,即强调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坚持表扬、激励,对学生的不足要宽容。

[参考文献] [1]戚建庄,金 洁.素质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2]张 建.从传统教育观到建构性教育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

[3]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1,(2). [责任编辑:降小宁】

第三篇:合作探究式教学

浅谈合作探究在学科中的运用

康 倩

合作探究式教学,可以称为群体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组成小组,组内成员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探究,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群体为主体,让学生组成小组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注意这种合作还包括与教师一起的研讨与学习。)

课堂教学选用自主、探究、互动的学习方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一是它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二是它遵循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三是它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合作探究法是一种新兴的热门教学方法,它以探究相关课题为载体,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分析等互动活动,促进知识主动内化吸收的一种方法。与前两种合作教学相比,这是最有发展空间的一种教学方法。原因有二。第一,“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较于“表演”、“游戏”,“探究”是一种新生方法,可借鉴的有效方法不多,科学的、多元的实施方法还在不断试验之中。第二,合作探究的内容对学生有强烈吸引力。生活中有很多奇特的现象极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合作探究的实施途径主要是以小组合作为主的生生合作探究。米老师的课和陈老师的课在探究假分数为整数和带分数的环节,以生生合作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已有的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分别从观察、判断的角度探究。

二、关于合作教学有效运用的思考

以上是合作教学的综述,主要介绍的是“怎么合作”。在课程改革后的课堂中,“合作”已经成为数学课堂新气象的重要标志之一,合作教学已经基本达到每个教师都竞相运用的普及程度。从表向上看,或许我们有些教师的数学合作活动和上面的案例相差无几,那为什么教学效果却是南辕北辙呢?因为他们只是模仿、复制后的“形似”,而并没有从观念上真正理解合作教学,更不知道如何科学运用合作了,所以达不到“神似”。衡量合作教学的运用是否恰到好处,归根结底还是教学效益,那就是,合作教学的运用,到底有没有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有没有促进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有没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教学中某一环节所安排的合作教学是不是带来了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才是合作教学运用的根本目的。为了使合作教学有效运用,我们必须理清楚几个问题:

(一)合作教学是为了学“合作”,还是为了学“知识”? 因为进行了合作活动,所以学生对于内容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对于知识增强了体验性、了解了如何学、增加了学习的兴趣,也促进了生生的交流,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简言之,通过合作活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增进了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由此我们知道,合作与学科既是过程也是目的,具有双重性。从合作教学的开展看,合作与学科两个元素缺一不可;从教学结果看,能力培养是显性目标、第一目标,合作能力培养是在合作教学中潜生的隐性目标、第二目标。根据上述观点,对照我们现实中的合作教学,发现有不少教师一味强调合作,出现盲目合作的现象。表现有二。第一,合作泛滥。不考虑教学内容为合作而合作。能独立完成的简单学习任务,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如音乐课,音乐所描绘的情境,在音色、音强、配器上不符合通过合作来表现的,违背音乐内容地进行合作表演。第二,合作变质。合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音乐学习,但合作探究中不少合作学习凌驾在知识之上,只进行加强合作、学会合作的说教与训导的形式化合作学习,无视合作学习的内容,使合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这两种情况都是重合作活动略知识本体的情况。在合作教学中,合作与学科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合作是合作教学的前提,学科是合作教学的载体。没有实质性的合作过程,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而这一实质性合作过程,只有溶入各种审美、体验、探究活动,才是名副其实的合作教学,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发展合作能力。

(二)合作教学如何发挥最佳教学效益?

1.从内部条件看,促使合作教学发挥最佳教学效益的策略有: 第一,呈现异质分组合作性,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性循环。

合作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合作,为了体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思想,各小组间应该势力均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协作能力。若按照座位、学号、性别等自然合并,随机组合,势必使小组之间实力悬殊,淡化竞争气氛。因此,要在对学生的音乐表现、音乐基础、音乐思维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按一定的比例合理搭配学生,使之分工明确、有序合作、实现信息组合、智慧组合,发挥最大群体优势。

三、以全体学生为中心,培养每个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教学的最佳教学效益并不是把好学生学好,把差学生学掉,而是持有全体总进步的思想,“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合作学习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合作活动中享受音乐,培养交往能力。每一位学生包括缺乏自信、思维迟钝、不善言谈、五音不全的学生。合作教学中教师要一视同仁给所有学生提供的表现机会,使每位成员以主人翁的态度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实现音乐教学的良性循环。

从外部条件看,促使合作教学发挥最佳教学效益的策略有: 第一,科学安排合作时间,创设美感合作空间。

合作活动的时间必须以合作的内容为依据,教师在组织合作教学前应事先有所估算。合作时间和课堂时间不存在绝对的关系,不能因为临近下课就匆忙结束合作小组,也不能因为上课时间过于充裕而使合作小组无休止进行。因为时间因素所导致合作学习的“走过场”和与“放任自流”都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美”应该体现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合作教学更强调宽松和谐情境的创设。合作空间上,过去彼此分隔的“秧田式”空间环境抑制了美感的传递。可用半圆形、圆形、梯形、马蹄型、内外圈型的座位安排,这类空间安排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相互交流,也增进了课的美感。

第二,合作教学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

程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在合作教学的实际运用中,不能仅孤立抓住合作教学,要以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整合各种方法。合作教学中除了溶入歌唱教学、器乐教学、探究学习,还可以溶入创造教学。比如,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群体的智慧制作沙球、排箫、笛子等各类简易乐器;可以利用铁皮、塑料袋、沙球、废纸、电灯等素材合作模拟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可以进行即兴节奏问答、即兴旋律接龙、即兴表演音乐短剧等。

四、结语

合作教学的引入是培养21世纪新型人材的客观要求,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在新著《教育改革研究》中也断言:“合作教学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对合作教学进行的研究与实验,音乐合作教学研究则源于世纪之初,实践表明,音乐合作教学中的合作表演、合作游戏、合作探究等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互相帮助、互相接受、互相信任的意识,能改善人际关系使学生从小学会参与,学会交流。但从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性发展角度看,对于音乐合作教学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任重而道远,因此,对音乐合作教学的探究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改革,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

2、留课外阅读的作业。

3、留写日记的作业。

4、留想象的作业。

未来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构建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生生、师生合作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第四篇:探究式教学教案

探究式教学教案

作者: 于静华(高中物理

河北廊坊物理二班)评论数/浏览数: 3 / 82 发表日期: 2009-07-24 09:04:23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掌握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时,用控制变量法实现。

2、指导学生根据原理去设计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帮助学生会分析数据表格,利用图象寻求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怎样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2、怎样提供和测量物体所受的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选器材,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作出图象,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1、提出问题,导入探究原理――自主选器材,设定方案,进行操作,总结归纳――进行交流。

2、对学生操作过程细节进行指导,对学生实验过程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车、一端带滑轮长木板、钩码、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刻度尺、气垫导轨、微机辅助实验系统一套。★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投影下图: 定性讨论:物体质量一定,力不同,物体加速度有什么不同?力大小相同,作用在不同质量物体上,物体加速度有什么不同?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取决哪些因素?定性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回答:第一种情况,受力大的产生加速度大,第二种情况:质量大的产生加速度小。

学生再思考生活中类似实例加以体会。

点评:教师还可举日常生活中一些实例,如赛车和普通小汽车质量相仿,但塞车安装了强大的发动机,牵引力巨大,可产生很大加速度。再如并驾齐驱的大货车和小汽车在同样大的制动力作用下,小汽车容易刹车.通过类似实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速度大小既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为下一步定量研究做好铺垫.

(二)进行新课

1、物体加速度与它受力的定量关系探究

教师活动:现在我们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用控制变量法)。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请同学生据上述事例,猜测一下它们最简单关系。学生猜测回答:加速度与力可能成正比。

教师活动:如何测量加速度a?需什么器材?请同学样设计方案。学生回答:第二章我们已探究过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可用该实验器材测加速度。小车在钩码牵引下作匀加速运动,利用打出纸带求加速度。

教师活动:现实中,除了在真空中抛体(仅受重力)外,仅受一个力的物体几乎不存在,但一个单独的力作用效果与跟它等大、方向相同的合力作用效果相同,因此实验中力F的含义可以是物体所受的合力。如何为运动物体提供一个恒定合力?如何测?请同学们想办法。

教师引导:可利用前边测加速度的器材,在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条件下,钩码重力大小等于对小车拉力(至于为什么以后再讨论),但必须设法使木板光滑,或使用气垫导轨以减少摩擦直至忽略不计。这样小车受的合力就等于钩码重力。教师对学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筛选出最佳方案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设计可行方案测量,也可借鉴教师提供案例进行设计。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把小车在不同拉力下的加速度填在设计好的表格中。学生活动:学生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分组实验,取得数据。

教师活动:如何直观判断加速度a与F的数量关系?指导学生以a为纵坐标,以F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利用图象找规律。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某同学做的图象,让大家评价。学生活动:学生在事先发给的坐标纸上描点,画图象,看图象是否是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断a与F是否成正比。分析研究表格中数据,得出结论。

2、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定量关系探究 教师活动:保持物体所受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请同学们用最简单关系猜测一下二者是什么关系?教师解释:若a与m成反比,其实是a与1/m成正比,a-l/m的图象应是什么?

学生猜测回答:加速度与质量可能成反比。应该是过原点直线。

教师活动:保持钩码质量一定,即拉力大小一定,如何改变小车质量?

将不同质量的小车的加速度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建立a一1/m坐标系作图象。学生回答:在小车上加砝码。

学生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分组实验,测出不同质量时加速度。在坐标纸上描点,作a-l/m图象,据a-l/m图象建否是过原点直线就能判断加速度是否与质量成反比。点评:由于学生刚开始从事探究实验,缺乏经验,需要教师指导,比如设计方案,利用图象处理数据,学生一无经历,二不习惯,所以宜采用定向探究,逐步使学生走向自由探究。

3、对实验可靠性进行评估

教师活动:如果同学们猜想是正确的,那么根据实验数据,以a为纵坐标,以F横坐标,或以a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作出图象都应该是过原点的直线,但实际描的点并不严格在某直线上,也不一定过原点。若真是a∝F,a∝l/m得需多次实验才能证实。学生讨论结果,看书讨论相关问题。★课余作业

1、课后完成实验报告。

2、预习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实验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本章重点和中心内容,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是学习下一节的重要铺垫。该实验的器材选取、方案设定,因第二章使用过,学生自然会想到用该器材测加速度。但测力有一定困难,还需平衡摩擦。为此可借助气垫导轨避免这一点。另外,测加速度可在气垫导轨上安放两个光电计时门,通过微机辅助系统记录,小车通过两个计时门的时间间隔,测出两计时门间距离,可由 求加速度a,数据完全可由微机处理,甚至a-F,a-1/m图象由微机处理作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分析

该实验是探索规律的实验,学生对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定量关系是未知的,但通过实例,对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性关系是可以理解的。怎样定量研究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动脑进行设计研究,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评判者,只要学生的设计方案合理,亲身体验探究过程,至于能否得出正确结果并不重

第五篇:浅谈探究式体育教学

浅谈探究式体育教学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现代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利用体育本身的特点,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关键词:探究式;体育教学;创新能力

体育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身体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为学生观察和发现各种复杂的体育现象提供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体验创新带来的乐趣。本文根据体育课及体育教材的特点,就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望能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一、探究式教学内涵

探究训练体育教学模式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素质教育的理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得体育知识,发展各种能力的体育教学活动模式或策略。探究训练体育教学模式是创新教育的一种载体,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正确认识这种教学方式的内涵。教学中,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独立思维,学习过程中上定要有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内容,但又不能机械在理解为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必须由学生自己提出、探究每一个问题只要真正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就可能形成一种探究式的学习过程。探究训练体育教学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课程目标,把情意目标提高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感情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改变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发展学生最深层的指标方面有所长进。此模式的教学不仅是一个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摄入过程,而且是一个包含着态度和情感的综合体验过程。片面强调知识和片面强调价值都不是探究教学的风格,只有使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才是探究教学理想和追求。

二、教学程序

从遵循认知规律、技能形成规律、情感规律和交往规律出

发,我们可以将探究训练体育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1.呈现疑难情境

萨奇曼认为,这种情境应自然而然地激发个人去解决这个疑难问题,如提出相对简单而又不需要十分复杂的背景知识的问题,这些问题可来自于那些与我们对现实的观念相对冲突的不合逻辑的现象,它会使人产生困惑(因为我们不知道答案),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体育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寻求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趣的材料,创设特定的情境,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探究的问题。例如4×100m接力跑,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如何提高4×100m接力跑的成绩?影响4×100m跑的因素有哪些?奔跑对身心有什么好处?

2.提出假设

教师在使所有学生都异常清楚地理解回答或解释问题的前提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讨论,对所探讨的问题做出假定的说明或解答。在班级教学中,各个学生提出的假说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技巧建立轻松的气氛,让好、中、差的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要充分运用他们的直觉思维做出创新的回答。

3.得出结论,总结提高

在验证假设的基础上,学生将假设组合起来,做出结论性的解释。例如通过探究性的教学,学生知道了4×100m接力跑影响因素是:快速协调传棒,个体反应速度、起跑能力、速度耐力、步幅与步频等,这些因素与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密切相关,从而促进了学生课外练习的自觉性。

三、教师的作用原则

在探究训练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有力促进者和合作者,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提供有力的帮助。教师的作用在第二阶段最为重要,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进行探究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做。如果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提问不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体育教师必须要求他们复述问题,重新置他们于问题情境之中。必要时,教师可以提供新信息引导学生集中于某一特定问题或是自己提出新问题等方法来推动探究的进行。本人认为该模式与问题解决体育教学一样,教师用该模式之前要把握好教材,对浅显的体育课程不宜采用这种模式。

四、结语

人的创造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和锻炼得来的,这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在体育运动中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同时要求体育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活动环境,一个能够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机会与场所,给学生们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帮助他们实现更高的境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将学生按性别、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实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还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善于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理解问题,形成知识的网络体系,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研究,善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与见解,加速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并在实践中体验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戴挺,童蔚苹;探究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教学学报;2011年04期

[2]刘凯,吴长青;体育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雷萍莉;试论运用文化背景的渗透开展体育教学[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张玉梅;探究式体育教学模式述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5]李玉保;体育与体育教学[J];体育博览;2007年02期

[6]王大利,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大学时代;2008年01期

下载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究式教学》读后感

    自推行新课改以来,探究教学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努力下,业已产生了大量相关理论成果与实践案例,但与同时,仍有很多教师不会也不愿开展探究......

    最新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最新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探究式阅读”的课题研究在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已走近尾声,回首三年来奋斗实践的路程感慨万千。从不解到释惑,从探究到理解,从拘泥到扩展,虽说......

    浅谈探究式教学的优缺点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生命现象的千变万化,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生物实验手段的多种多样,以及生物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出现等,这一切都为......

    探究式教学模式总结

    探究式教学模式总结 李翌 我围绕学校数学教学模式确立研究课题是数学应用题教学模式研究。小学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能力,以体现联系实际生活......

    “单摆”探究式教学设计

    “单摆”探究式教学设计 “单摆”探究式--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 李志强 侯代平教学过程: 1.贴近生活,引入题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悬挂起来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作摆动:摆钟摆......

    “二氧化碳” 探究式教学设计(原稿)

    “二氧化碳” 探究式教学设计 邯郸市十三中学 授课人:杨淑琴指导教师:杨晓东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研究的学生最熟悉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 王小毛钱江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中学江苏宜兴 214251)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探究式教学模式理论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提出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思想渊源可追朔到古希腊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之中,而明确提出把“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的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