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

时间:2019-05-12 12:3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淡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淡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

第一篇:浅淡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

浅淡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

作者: 印来平

单位: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433014

【摘要】 探究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而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与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小组讨论),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主体地位

互动

个性发展

教学模式

谈到“探究”一词,不免让人感到迷惑不解,无从下手。特别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师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变学生“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变教师“灌输式”教学为 “探究式”教学。

一、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最早由美国著名教育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提出。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其强调“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在探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采取探究式教学?

传统教学,第一,教师在扮演“亚里士多德”,教师说的永远都就是对的,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不敢挑战。第二,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书匠”,常以自己固定的思维影响学生,教学情形基本相似,学生“被迫”得出所谓的标准答案。第三,教学环节中缺乏互动,教与学分离。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动地学习,学习方式单

一、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学习兴趣也普遍不高。探究式教学正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与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小组讨论),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如教师的引导与促进作用。简单地说,传统教学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侧重于学生的“聆听”能力,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围绕学生转,侧重于学生的“思考”能力,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中国古代在《老子》一文中早就谈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三、怎样才能搞好探究式教学?

(1)教师课前要 “编”好程序,“设计” 好问题。

课堂教学的程序都是教师一手“策划”的。探究式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立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探讨,最终得出比较符合教学目标的答案,从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此,相对于学生的层面来说,也可以称之为“问题探究式学习”。

(2)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是为了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教师应成为物理探究活动的设计者和活动过程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起着引导、辅助作用,是外因。(3)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做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

有经验的教师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吊”学生的味口,把学生的学习热情“煽”起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有“枯木逢春”之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收视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功效。1998年暑期,上海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在承德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幽默地说:“酒杯在于晃动,朋友在于走动,课堂教学在于活动。”,这充分体现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生生互动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要求时,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应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并始终坚定“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信念,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最大潜能,从而满足各种水平学生发展需要,使教学过程更能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

(4)教师要能够驾驭课堂,探究时要做到收发有度。

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考量,提出难度适度、逻辑合理的问题。教师要在把握课堂教学环节下,处理好“引”与“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去研究,也不能过多的牵引。教师要让学生围绕教师设立的问题,依靠教材、辅助材料,以及日常积累的知识,通过独立探究或合作探究寻求信息,从而培养探究能力、获得知识。教师在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应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能力(预习)、思维和推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5)教师要因势利导,适时点拨。

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不明白时可适当点拨,诱导探究方向。

(6)探究式教学应遵循一定的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教学应遵循一定的规律。探究式教学强调把学习目标设置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教师预先设置的问题,通过分析探究,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它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其基本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①创设问题情景 ②学生自主思考 ③学生合作探讨 ④解决问题 ⑤探究拓展⑥归纳小结。此基本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加以灵活变通。(7)教师要把学生看成“牛顿”、“爱因斯坦”。

传统的教学,教师总是以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角度看待学生,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太笨。其实,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不固定的,学生比教师想得要多。我们教师要用一双 美丽的眼睛看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特别要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课堂上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话。比如“你很优秀”、“你很有潜力”、“你很有创造性”。在讨论问题时要让学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个体创造思维的发展。

(8)教师要教会学生“拼图”,演示知识的发展过程。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孤立的,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这就要求教师适时把学生从知识的漩涡中“解救”出来,让学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例如:在高中物理课本《磁场》一节里,课本上有三幅图,“通电直线导线”→“ 通电环形导线” →“通电螺线形导线”,其实它展示了导线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展示了电流形状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人们对电流磁效应的探究过程。又如:在《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一节里,为什么要将LC振荡电路做成开放性电路,为了更有效地将电磁波发射出去,电感线圈和电容器该做怎样的演变?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拙见,不妥之处还望专家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姓名:印来平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6年1月

工作单位: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 职务:高三物理大组长兼理综大组长 职称:中学物理二级教师 邮政编码:433014 电话:*** 电子邮箱:924543766@qq.com 撰稿时间:2011年4月2日星期六

第二篇: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将教师单向传递信息的模式转变成师生间、生生间思维互动交流的新型关系。本文主要分析了探究式教学的特征,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系统的说明。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策略

早在20 世纪初,着名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注重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可以说这种具有探究思想的教学方法为施瓦布提出探究式教学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施瓦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建立在他的学科结构观上, 他认为学科的结构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教学不能将科学知识视为绝对的真理传授给学生,它只能作为有证据的结论;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应该体现学科特有的探究方法。这种探究方法促使人们思考现行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方法, 并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科学探索过程的机会。

显而易见,探究式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言谈”式的课堂教学。它要求师生共同参与,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以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式, 同时也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一种模拟的科学研究活动。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究其本质,探究式教学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在实施探究教学的环节中能体现其自身的一些特征。具体如下:

1.1 问题性

任何探究均源于问题, 如何提出科学的问题至关重要。在探究式教学初始阶段,问题可以由教师精心设计,它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难易适中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才能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求知的欲望。

1.2 开放性

探究式教学所探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可以来源于教材上的知识, 或自然中的各种现象;还可以是物理学科内的问题, 或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探究的环境可以是课堂内或课堂外。探究涉及的范围可大可小,内容可深可浅。

1.3 综合性

在探究教学活动中, 探讨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的, 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和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 实施探究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在探究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点拨的作用。

1.4 重过程、重体验。

探究式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的科学研究活动,强调探究过程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领会科学研究方法, 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可见, 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与体验过程相当重视。

此外,探究式教学还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等特点。探究式教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2.1 教学设计的思路

2.1.1 以实验为手段,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探究因素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在讲授欧姆定律时,最初学生对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含糊不清。因此,选择从三个物理量的测量仪器入手, 进行电路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测量的方法来确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2.1.2 以学生为主体,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收集资料信息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探究思路,只在学生出现思路障碍时给予点拨。

2.1.3 以方法为主线,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方法论,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此外, 在科学教育中还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1.4 以情感为动力, 在探究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包含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以及内心体验等。因此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主动学习意向与主体性的发挥。

2.2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v 查阅资料v 提出假设v 实验证明v 得出结论。下面以“楞次定律”为例讨论探究性学习的应用。

对于“楞次定律”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为:首先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楞次定律。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现象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在了解楞次定律后,通常以讲解例题、课堂训练以及课后练习来巩固所学。这样学生虽能应用楞次定律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从能力发展角度看,学生只能算学会,不能算会学。然而探究式教学的课堂设计:首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讨论、猜想,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其后才是课堂讲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楞次定律。其主要教学设计如下:

2.2.1 创没情景,指出问题

让学生回顾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及右手定则,然后给出两种典型情况, 让学生分析其中有无感应电流,有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情景1 :金属棒在裸露的金属框架上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情景2 :闭合圆形线圈静止,磁场增强时。

情景1 中导线切割磁感线,对此情景学生用右于定则很容易给出答案,但就情景2 中因没有导线运动而只有磁感应强度变化的问题就很难应用右手定则了。

指出问题:能否寻找一个更普遍的规律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呢?

2.2.2 科学猜想,发散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感应电流方向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呢?”。在此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提示,最终根据学生猜想,总结出:因电磁感应现象是由磁通量变化引起的,所以猜测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如何变化有关。

2.2.3 设疑集思,设计实验

根据猜想, 列出思考题: ①感应电流方向与磁通量的大小变化有关。怎样研究?②列出所用器材和具体步骤;需观察的内容、需记录些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2.2.4 分组实验,探索研究

根据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用导线、灵敏电流计、线圈和电键组成闭合回路,分别用磁铁的北极和南极移近并插入线圈、从线圈中拔出并离开线圈,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在学生拟定方案及实施时,教师检查学生设计是否合理,仪器使用是否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并能给予适当辅导。2.2.5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 列表比较分析,根据数据归纳结论。可以以实验组为单位, 推荐代表发言。在学生总结过程中, 一些关键点需教师给予引导。在各个组得出结论后, 教师修正学生结论,最终得出楞次定律的内容。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2.2.6实验验证

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实验, 验证楞次定律。实验时注意观察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及断开电键时,大口径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用楞次定律判断的结果是否符合。在这一环节中,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用楞次定律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步骤:一是判定原磁场的方向;二是判定原磁场穿过所研究平面磁通量变化情况;三是判定感应电流磁场方向。由实验进一步把所得规律应用到新的物理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2.2.7应用练习,指导实践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列出分层练习题, 根据反馈信息讲评。学生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这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一种手段,也是迁移知识,深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运用和深化,使学生的知识、技能逐渐转化为能力。

2.2.8归纳总结,学法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对猜想进行探索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并用以指导实践。让学生认识到此种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之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与“创新”, 物理教学中,“发展”与“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探究式教学正是基于这一教学思想,为实现现代教育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实施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方面

3.1教师的设计引导功能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深入了解学生认识水平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铺设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轨道并设计合理的思维坡度,能够坦然地面对课堂中突发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 使学生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2学生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

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展示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根据学生地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 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外,还要克服喜欢“循规蹈矩”、歧视“思维怪异”的学生的倾向。如此, 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己见,促进学生互动,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与互相交流的机会。

3.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

具体地讲,就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独立思考,促进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及发生的过程与认识的内在联系,以促使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在中学物理教学实际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探究式教学。因此, 在教学中应尽量运

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探究式教学应该有的放矢, 科学组织, 使之真正成为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与途径。

第三篇:物理探究式教学的体会

物理探究式教学的体会

老河口七中

郑道芝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行为。

广大的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中,普遍感觉到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用,科学探究的引入使得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增多了,难以控制课堂秩序;学生轰轰烈烈的上完课,却似乎没理解和掌握应学的知识,对探究中的科学方法又是一知半解等等。科学探究纳入实际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时比较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对教师和学生思想上的认识冲击很大,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难和疑惑是难免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在是课堂的主角和中心,是起到指导和启发的作用,老师要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合作讨论。老师要创建能引起学生兴趣和问题的情景,指引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空,使学生有思索、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进行解难释疑的探究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那么究竟如何去探究呢?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

一、学会提问

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题。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其实提出问题是有技巧的。

1.根据日常生活的现象提出问题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包含着物理学的道理。如:针对声音这一日常现象,围绕着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等,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再如:教室里点的灯是光源,我们能看到它们。有的时候坐在教室前排的学生觉得“反光”,看不清粉笔字,是什么原因呢?

当然,同学们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粉笔为什么会“粘”在黑板上呢?这个问题本身是个好问题,但在研究光现象时,它就算不上是个好问题了。

总之,要根据日常现象,提出与你要研究的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

2.通过不同现象的对比提出问题

我们接触的许多现象,有本身的特点,又有着与周围现象相同和相似的特征,因此,通过比较物理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可以提出有价值的探究的问题。如:

光现象,光源与非光源有什么不同?光有不同的颜色,不同颜色的光本质有什么不同?你在平面镜中的像与你本人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实像和虚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对比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加深理解我们所学的知识。

二、猜想要有依据

猜想与假设这一要素是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同学们思维最活跃的阶段。特别要发散性思维。思维要发散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有依据的进行猜想。

1.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去猜想

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都知道,阳光下或灯光下都会有影子,看来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因此它不会绕过挡住它的障碍物。手电棒形成的光柱,不也能证明这一点吗?

猜想: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当然,猜想并不是结论,允许与结论不一样的猜想。如:我们凭生活经验可猜想: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随人远离平面镜而变小。而正确的结论是: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人和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2.根据所学的知识去猜想

我们学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凸透镜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成实像,又可成虚像那么凹透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我们知道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猜想:凸透镜成虚像。

3.通过类比的方法去猜想

深深的海洋有无穷的奥秘,我们如何能知道它的深度呢?蝙蝠通常在夜间活动、觅食。它能以很高的精确度认目标,靠的是什么呢?蝙蝠是采用回声定位原理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猜想:人类应该可以发射相似的的声波用于探测海洋的深度。

4.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去猜想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我们又如何来控制噪声呢?如何去猜想?

三.如何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时先选定一个定值电阻,改变加在两端的电压,观察电流是否随着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如何改变;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分别在电阻两端加相同的电压,观察电流是否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如何改变。最后分析以上两种情况得出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说上述的电阻在控究的过程中受外界其它条件的影响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很难直接观察到,就会影响到探究的结果。因此,在应用控制变量法时,不能理论上说说,而要实际做到控制好不应该改变的量。

四.丰富观察内容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的研究方法,更是探究的要素之一,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除了用心观察要求的项目外,还要发挥你的观察力,丰富观察内容。如在“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中,要观察的是:水沸腾时的现象(水的沸腾时气泡和温度的变化的情况)。但本章物态变化来说,将凉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有许多现象值注意观察。北方冬天的凉水装入烧杯放在温暖的室内时,烧杯壁上又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两次出现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盖烧杯的盖上有什么现象?„„

以上现象你都观察到了吗?知道为什么吗?你还观察到什么现象,请记录下来,与同学们交流,如有不明白的也可以请教老师。

另外观察现象主要用眼睛,说用心观察是要求同学们动脑筋思考。这里还要告诉同学们,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还要用耳朵收集信息,听说过“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吗?相信你通过这个实验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总之,物理现象就在你身边,只要善于挖掘实验中隐含的素材,丰富观察内容,就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有利于同学们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五.科学探究中的合作精神

科学探究中的许多环节都要发挥探究小组的整体力量,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分

工不同,但要进行有序合作,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共同完成任务。如在“探究水的沸腾时的特征”的过程中,就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要同学们分别负责计时,观

察温度计的度数、观察水中和水面气泡变化情况和计录等。同时要协调一致有序合作。在合作中学会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培养同学团队精神。

总之,探究的过程比实验的过程更丰富、更自主,在实践中大家都会自己总结经验,掌握技巧,通过探究过程同学们的能力会得到锻炼、不断的提高的。

第四篇:探究式教学学生课堂活动范文

探究式教学学生课堂活动

任务内容

章节学生负责人组织学习该章节内容:

一、由一名学生将本章节的基础知识点罗列在黑板上,并且标记出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中考重点)。

二、由另一名学生将本章节准备的题目抄写在黑板上,由章节学生负责人点人上讲台做题。

三、负责指导其他学生不能解决的习题,不能解决的问题请老师帮忙解决。(课后完成)

非章节学生课堂学习内容:

一、抄写黑板上的标记出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中考重点)在笔记本上,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提出质疑。

二、做黑板上的习题,并且把不同的解法提供给章节学生负责人,请帮忙解决。

三、把自己总结的本章存在问题的知识点提出,请章节负责人解决。若不能解决的问题请老师帮忙解决。

四、把自己在解题过程存在的问题交由章节学生负责人,请帮忙解决。(课后完成)

第五篇:浅谈品社课堂专题探究式教学

浅谈品社课堂专题探究式教学

品社课不同于其他学科,课本呈现的是几幅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为老师们关注的焦点。专题探究式教学便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使教学更具高效性、时效性。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在品社课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就应当使探究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发现奇迹,不断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应当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探究行为,促使活动的持续和深化,使教学富有成效。

一、铺垫探究基石

即在探究活动前或创设问题情境,或提出出乎意料的话题,使学生主动地质疑。这样做得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种课堂氛围,触动学生的神经,从而使他们产生需求,激发愿望,积蓄能量,进而促使积极心理效应的产生。

在教学《祖国有多大》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祖国面积很大,陆上国界线长20000多千米,祖国的陆地邻居就多了,是世界上邻居最多的国家呢,请大家认真观察地球仪找一找祖国的邻居有哪些国家?”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开始在地球仪上找了起来。很显然,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在教师的引导下转换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行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儿童只有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为了使学生产生真切体验,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活动。在教学《我认识它们》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交通标志,我大胆的带领一列学生做汽车司机,大屏幕课件演示汽车行进过程中会随时遇到的各种交通标志,座位上的学生观察这些“司机”的操作。立体的视频道路,学生的反应是真实的,暴露的问题也是真实的。有了这样的体验,就为下一环节的讨论交流做好了铺垫。

二、把握探究梯度

五六年级品社教材涉及地理、历史等知识,教师一味的讲解,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出现“一言堂大满贯”现象。于是“专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实践中,教师对探究活动的指导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放任自流,另一种是包办代替。放任型的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在确定了研究的主题,就让学生完全依靠自己查阅资料写小专题报告。结果是资料一大堆,重点不清楚结论不明白。包办型的指导则是怕学生什么都不会,教师为学生设计好探究过程,提供完整的研究资料让学生照搬照抄,按着教师既定计划一步步地做,结果是学生得到的是统一的结论,获得的是相同的方法。整节课缺少生生互动,气氛不活跃。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没有整体的认识与完整的知识建构。两种方式都会导致专题探究的低效,长此以往,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也就渐渐丧失了。教师应该正确指导学生设计小专题研究,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甄选资料,用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在学生自主探究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的介入探究学习,把握好介入的度。

《祖国有多大》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汇报我国陆上国界线长20000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感受祖国面积大、边界线长。枯燥的数字,学生对38000多米的长度没有概念。我及时介入设计了一个活动:漫游祖国大陆---出示课件:祖国版图,认识“陆上国界线”“大陆海岸线”,XXX同学想围绕祖国走一圈,他每天走8小时,每小时走3千米,走完一圈需要多少天?一年365天,大约是几年呢?学生通过计算知道大约是1583天,走4年多一个月。学生对祖国有多大,有了一个比较形象具体的认知。

三、智慧把握探究生成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思维碰撞交流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新问题,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出独特的见解。教师不能草率否定学生发表自己看法,提出自己见解,参与探究活动的权利。课堂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几乎每个教师都会面临即时的挑战与抉择。如何应对教学预设之外的事件,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程意识。我们应该用自己充满智慧的引导生成课堂未预约的精彩而使品社课堂充满魅力。

教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时,孩子们通过实地观察学校食堂看工人工作才知道他们竟然是从早晨6点就开始忙碌,买菜、摘菜、烧锅炉、拖地、洗刷餐具、消毒等一直到下午5点多才下班,而且风雨无阻。孩子们都深深地感动了。中午一顿简单的饭菜,食堂工作人员需要做这么多的工作,十分辛苦。这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个家里开饭店的孩子突然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家开饭店,服务员确实很辛苦,但他们是为了赚钱才这么做的。”这显然是一个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极不和谐的音符。怎么处理呢?如果强扭学生的观点,灌输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孩子们内心深处肯定不服气的。于是,我顺着孩子的思路问道:“是呀,他们也有孩子、父母,这么辛苦,这么累的赚钱,是为了什么呢?”孩子们有的说:“可能他们是为了给孩子上大学交学费。”有的说:“可能他们家里有人生病,这份工作可以挣钱养家做医药费。”我趁势说:“是呀,他们在养家糊口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服务。”交流碰撞中,孩子们的情感体验更深了,认识更深刻、更全面了:工作人员也不是一味的不图回报地付出,在付出劳动的同时,也获得了报酬。我们离不开他们的劳动,社会也离不开他们的劳动。这个教学环节并不是教师课前预设的,而是教师及时捕捉到了课堂的灵动生成。顺势我及时补充社会热点新闻“学雷锋擦鞋班”一群残疾人接受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救助,他们自愿组成志愿小组免费为路人擦皮鞋,希望为陌生的人们也送去一份温暖,大家一起感受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可见,在课堂生活中,教师要高度关注课堂中的意外事件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为品社课堂所用,成为生成性教育资源,从而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四、积极拓宽探究空间

专题探究式学习如果没有充足的,必须的材料,探究活动会处于蜻蜓点水浮于表面的现象,很难展开和深入。因此,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留出较多的课外时间,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去开展诸如实验、考察、调查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去调查研究实践自己的想法,开展小组讨论。不断拓展探究空间,由教室扩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自主探究,才能获得更多的发现,感受更多的收获和喜悦!

如学习《在邮局工作的人们》一课,我带领学生来到邮局,实地考察邮局的工作人员工作。同学们通过现场观看、谈话交流、翻阅资料知道了邮局除了寄送报刊书信包裹之外还有储蓄业务等其他工作。

五、切实注重探究实效

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才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让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则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许多课程资源都是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和生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所蕴含的课程资源和学生所蕴含的课程资源只有在师生和谐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和谐的探究氛围为师生双方情感的协调和建立愉快、信任、合作的关系创造了条件,相信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品社课堂定会呈现出扎实有效的新局面。

下载浅淡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淡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5篇)

    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 贡山一中物理教研组 摘要:本文从正确认识探究式学习的特征出发,分析了课堂探究式实验设计中的探究活动设计,同时以案例给出了进行这类探究活动......

    浅谈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5篇

    浅谈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 七一中学物理组 唐熙君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

    物理课堂探究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

    物理课堂探究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是把科学探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向导,通过亲历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加对科......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探究式教学新亮点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探究式教学新亮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作为人才的培育者——教师,责任更是责无旁贷。今天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知识型人......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红河州泸西县中枢镇初级中学 马一高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究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国家教育部最近......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探讨论文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结构、最普通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使用的实验手段、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初中生刚接触物理,接触物理实验处于新鲜状态,为以后物理学习奠......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专题讲座(精选5篇)

    主题:“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专题讲座 时间:2016年9月21日 地点:阶梯教室 主讲人:吴安岗 记录人:陈霞 一、试验的基本情况 (一)第一阶段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索课堂教学中(包括新授......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有效教学设计实践与思考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有效教学设计实践与思考 王 盈 我们都知道,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五个方面: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