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课堂中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

时间:2019-05-12 23:2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物理课堂中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物理课堂中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

第一篇:如何在物理课堂中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

如何在物理课堂中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

学校:安远县三百山初中 作者:鄢云

摘 要: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内容之一,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合理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在物理课堂中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科学探究 策略

设计 问题

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中,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2011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人“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分别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对应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因此,教师能否有效组织学生实施科学探究,关系到物理课程标准精神的落实,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本文将从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合理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提出一些想法与各位同仁讨论。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一要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问题的兴趣;二要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行探索,自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经常是从“问题”开始的,好奇心是人们对事物由于不了解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能使人们主动地接受未知事物。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应尽可能地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实验、电教媒体、课本插图、学生身边的生活、幽默的语言艺术,等来展示情景,以唤起学生注意,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组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例如,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一个气功表演:气功师平躺在地面上,身上压一大石头。随即问学生,气功师身上受到的压力多大?如果用大铁锤打击石板,压力如何变化?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看到石板碎了而气功师安然无恙。这种物理情景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冲突,身上压一大石头且被锤打怎么不受伤?学生需要解“奇”,兴趣倍增,再问学生,如果让大铁锤直接打在身上会怎样?与刚才打在石板上比较,身上受到的压力及压力的受力面积如何变化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继而让学生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感受手指夹三角尺的感觉,进入探究课题的过程。2.选材合适,便于探究

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和获得知识的能力,是要让他们搜集事实,参加实践,亲自观察实验与操作,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获得知识。教师要为他们的探究活动创造条件,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研究材料的特点,选择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有关的、有吸引力的、使用时有安全感并适合学生自行探索的材料。教师作为材料的提供者,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去寻找材料,选择材料。凡是学生可以自备的材料,就应让学生自备。因为学生身边的材料能使他们觉得亲切而不陌生,使他们感到科学研究并不是那么神秘,高不可攀。

3.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育应该是和谐的,你要做好学生的老师,先要做好他们的朋友,只有朋友关系,才能让师生更好交流,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行探究知识活动的需要,创设良好的氛围,一是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二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是这种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和示范者。教师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去影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相互间可以讨论,没有距离感、畏惧感。

4、从生活走向探究

学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是最熟悉的,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也能引起学生共鸣,从而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学习“压强的概念以及决定压强的因素”时,我没有做压力小桌实验,而是让学生交流涅橡皮泥的经验。通过交流与归纳,从而得出压强的概念以及决定压强的因素的结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许多现象熟视无睹。如果能挖掘并利用这些现象,也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为什么宽书包带比窄书包带背着舒服”、“体温计为什么要甩过再用”等等。

二、合理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在探究式教学设计中,应首先依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如考虑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在科学内容的学习上应达到什么目标,在能力培养上应突出哪些方面,应注意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渗透等。另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及实验条件等预设探究活动的大致过程,并且清楚探究活动中的难点、重点与兴奋点等。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节外生技”的情形,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预设哪些地方可能出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些等。

初中物理将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合适的探究情景,并且起到组织和指导作用,要规划好探究的过程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引导学生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我认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探究环节的选择要合适

探究式教学的设计,要循序渐进,既要整体考虑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的逐步达成,又要分别考虑每次探究活动的侧重点。由于课时所限,不可能在每次探究活动中各个要素都面面俱到。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只探究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随着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多经历几个环节,甚至完整的环节。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探究活动中,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逐步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科学探究活动要采取多种形式

开放性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征,因此不应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人活动、小组活动、或班级活动。对于一些简单的活动个人就能解决,复杂点的可以采用小组探究,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进行全班性探究。

3.科学探究要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新课标课程理念指出,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教学方式。科学探究是多种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它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物理知识都适合进行探究,根据不同教学对像和教学内容,应该把科学探究教学方式和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三、科学探究中注意的问题 1.重形式,轻能力

其主要表现形式:学生在老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探究,整个过程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在一次观摩课上,研究的是影响电热大小的因素,老是通过一定的情景提问:“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学生举手回答:“跟电压有关”,老师脸色铁青未予理睬,稍后另一机灵的学生翻了一下课本举手回答:“可能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老师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接下来老师给学生设计统一的方案,统一的实验,让学生得出统一的结论。整个探究过程整齐统一,标准化行动,学生毫无自主性可言,这种探究实质是“满堂灌”的翻版。造成这一误区的原因是老师没有吃透探究式教学的精髓,探究式教学不是为了花样,而是为学生构建一种自主的、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重结果,轻过程

其表现形式:对探究过程轻描淡写,把教学重点还是放在探究结果上。杜威说过:“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爱因斯坦说过:“结论几乎总以完成的形式出现,读者体会不到探究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就很难达到清楚全面理解的境界。”这些论断足以说明探究过程的重要性。造成这一误区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认清探究式教学的作用和任务,出现理念上的偏差。探究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和思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强调学生的亲身感悟,如果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了观察、思考,就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

3.开放性取代指导性

其表现形式:老师一旦设计方案定下来,便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于是对学生的探究过程一概不问,任由学生自由飞翔,探究过程“放羊式”,或变成了几个精英学生的探究大多数学生东看看,西瞧瞧,短短的40分钟很快耗尽,末了东拼西凑敷衍了事。这一误区的形成原因是教师没有把握好开放性和指导性之监督的问题,开放性和指导性是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在探究课堂上,教师应以“扶”的方式帮助学生上路;以“引”的方式让学生“学走路”;以“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走路”,师生共建教师指导下的探究课堂。

总之,科学探究式教学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对学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对教师的素质却是极大的考验,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科学探究式教学中蕴涵的思想,树立真正的教育观念外,还应该根据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才能使科学探究式教学有效的实施。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徐学福:《科学探究与探究式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02.12

第二篇:浅淡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

浅淡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

作者: 印来平

单位: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433014

【摘要】 探究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而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与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小组讨论),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主体地位

互动

个性发展

教学模式

谈到“探究”一词,不免让人感到迷惑不解,无从下手。特别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师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变学生“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变教师“灌输式”教学为 “探究式”教学。

一、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最早由美国著名教育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提出。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其强调“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在探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采取探究式教学?

传统教学,第一,教师在扮演“亚里士多德”,教师说的永远都就是对的,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不敢挑战。第二,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书匠”,常以自己固定的思维影响学生,教学情形基本相似,学生“被迫”得出所谓的标准答案。第三,教学环节中缺乏互动,教与学分离。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动地学习,学习方式单

一、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学习兴趣也普遍不高。探究式教学正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与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小组讨论),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如教师的引导与促进作用。简单地说,传统教学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侧重于学生的“聆听”能力,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围绕学生转,侧重于学生的“思考”能力,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中国古代在《老子》一文中早就谈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三、怎样才能搞好探究式教学?

(1)教师课前要 “编”好程序,“设计” 好问题。

课堂教学的程序都是教师一手“策划”的。探究式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立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探讨,最终得出比较符合教学目标的答案,从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此,相对于学生的层面来说,也可以称之为“问题探究式学习”。

(2)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是为了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教师应成为物理探究活动的设计者和活动过程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起着引导、辅助作用,是外因。(3)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做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

有经验的教师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吊”学生的味口,把学生的学习热情“煽”起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有“枯木逢春”之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收视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功效。1998年暑期,上海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在承德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幽默地说:“酒杯在于晃动,朋友在于走动,课堂教学在于活动。”,这充分体现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生生互动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要求时,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应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并始终坚定“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信念,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最大潜能,从而满足各种水平学生发展需要,使教学过程更能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

(4)教师要能够驾驭课堂,探究时要做到收发有度。

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考量,提出难度适度、逻辑合理的问题。教师要在把握课堂教学环节下,处理好“引”与“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去研究,也不能过多的牵引。教师要让学生围绕教师设立的问题,依靠教材、辅助材料,以及日常积累的知识,通过独立探究或合作探究寻求信息,从而培养探究能力、获得知识。教师在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应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能力(预习)、思维和推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5)教师要因势利导,适时点拨。

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不明白时可适当点拨,诱导探究方向。

(6)探究式教学应遵循一定的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教学应遵循一定的规律。探究式教学强调把学习目标设置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教师预先设置的问题,通过分析探究,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它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其基本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①创设问题情景 ②学生自主思考 ③学生合作探讨 ④解决问题 ⑤探究拓展⑥归纳小结。此基本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加以灵活变通。(7)教师要把学生看成“牛顿”、“爱因斯坦”。

传统的教学,教师总是以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角度看待学生,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太笨。其实,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不固定的,学生比教师想得要多。我们教师要用一双 美丽的眼睛看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特别要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课堂上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话。比如“你很优秀”、“你很有潜力”、“你很有创造性”。在讨论问题时要让学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个体创造思维的发展。

(8)教师要教会学生“拼图”,演示知识的发展过程。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孤立的,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这就要求教师适时把学生从知识的漩涡中“解救”出来,让学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例如:在高中物理课本《磁场》一节里,课本上有三幅图,“通电直线导线”→“ 通电环形导线” →“通电螺线形导线”,其实它展示了导线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展示了电流形状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人们对电流磁效应的探究过程。又如:在《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一节里,为什么要将LC振荡电路做成开放性电路,为了更有效地将电磁波发射出去,电感线圈和电容器该做怎样的演变?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拙见,不妥之处还望专家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姓名:印来平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6年1月

工作单位: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 职务:高三物理大组长兼理综大组长 职称:中学物理二级教师 邮政编码:433014 电话:*** 电子邮箱:924543766@qq.com 撰稿时间:2011年4月2日星期六

第三篇: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学习的实施

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学习的实施

王卜庄镇中学

孟海龙 孔宪忠 张建村

我市各科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改变了单纯以知识传承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作为第一轮新课程教学的教师从学习、实践到适应,及时转变了教学观念。但我们在物理课程实施中还存在对科学探究的内涵认识及实施方法等方面的误区,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正确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就成为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理解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的意义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物理课程标准》已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并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科学探究原指科学家们研究、揭示自然界规律时所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由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从现实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领悟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因而把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也叫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不断得到重视和推行,并且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

1.探究学习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物理新课程着力改变简单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它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乐于探究,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概念,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的各种亲身经历,加深对科学本质和价值的理解。

2.探究学习也是学生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过程。科学方法是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听人讲授和记忆来真正理解和掌握它。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很好地感悟“方法”,领会运用的精髓。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沙滩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因此,发展理解和从事探究活动的能力,需要有直接参与探究的经验和连续的实践,从直接参与探究的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深刻认识

当然,现在倡导探究式教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否定以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式学习,而是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探究式学习应该与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各取所长,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探究学习的基本策略

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来看。首先,科学探究应当是科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物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其结果来说,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反映的知识体系,就其认识过程来说,其基本特征应当是科学探究。其二,科学探究是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这是因为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环境,提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主动探究自然的环境、条件与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其三,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并指出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主要有:

1.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要设置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中探究知识;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科学运用评价机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达到“乐意学”和“善于学”的境界。

2.灵活渗透探究要素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有时一节课中渗透探究的全部七个要素(当某个问题要运用一条程序化的探究思维过程步骤时),比如光的反射定律、密度、力 1 的三要素、压强等教学等。又由于教材上所安排的探究过程并不都是完整的,有时在一节课中只要渗透其中的几个要素。特别是在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探究教学时,应该先将一些主要的探究要素教给学生,然后再慢慢地使探究教学的要素逐渐完善。当然,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后,也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在探究教学中渗透某几个关键要素,适当缩短探究时间。

在同一个部分中的几节探究课教学中,也可灵活采用探究的要素,按照上述三个方法进行操作。比如,在电流、电压、电阻的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可以全程探究,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就可以渗透其中3—4个要素(提出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等),“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关系”只渗透某个要素(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等)。

3.适度指导学生探究

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总体原则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以现行的物理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提问、自由表达、探究、讨论问题等机会,从而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因此,教师的引导要适度。教师既不能对学生过多引导,使学生没有一定的独立思维量;又不能什么都不引导,让学生盲目地进行探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有需要学生自己探究的问题,教师不包办代替;所有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出来的问题,教师不作引导。

初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够独立地探究一些问题和规律。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有一个逐步放手的过程。

第一阶段:探究过程的每一环节完全由教师引导进行。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前两个月的探究基本由教师完全引导。

具体内容有:声音的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声音的音调跟哪些因素有关;材料隔声性能的好坏;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光的折射规律、透镜成像的规及其应用律等。

第二阶段:探究的部分环节由教师引导,另一部分由学生独立进行。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个月开始至学期末,部分地放给学生自己探究。

具体内容有:物体的熔化与凝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等,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但如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测定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电路中的一些基本规律等可以由学生独立探究。

第三阶段:探究的全过程基本由学生自己独立进行。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部分内容,九年级的大部分内容基本放给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只是在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引导。

具体内容有:密度、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等等,可以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进行。而力的三要素、固体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等知识可以让学生独立探究。九年级的简单机械、动能、势能、改变内能的方式等可以让学生独立探究。

4.在探究知识的方法上进行指导

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采用正确的探究方法进行活动;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并提高相关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为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尝到探究成功的喜悦,尤其要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将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在参与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5.帮助学生把握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由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完全开放的,活动所需要的时间难以把握,学生探究的内容和结果也不会划一,因此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活动,根据探究活动的要求和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使实验活动、讨论研究等活动不偏离主题,做到开放、多样而有序,并能够适时地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引向更深层次,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来不及完成整个的探究活动。这时教师可以把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放在下一节课讨论。

6.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热情鼓励这些学生能够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走出科学探究学习的认识误区

1.科学探究过程并非一定要要素齐备。《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这些要素是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但不是科学探究学习的必需环节,“要素”不同于“环节”。一个过程缺少必要的环节就会中断;而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只要具有一两个这样的要素,它就有了探究性。也就是说,学习中的科学探究不一定是完整的。根据要素的多少可以把科学探究学习分为完全探究和部分探究。完全探究能让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这种形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只能在教学中少而精的设计这样的探究课题,通常一个学期安排一到两个课题为宜。部分探究需要的时间相对较少,比较适合于课堂教学,有利于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空间,现实而具体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多角度地渗透科学探究学习的思想,最大限度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发展学生的智能。

2.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不一定都要动手做实验。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不一定也不可能都是完整的,所以不一定都要在课上或课下做实验,把科学探究仅仅理解为动手操作是不正确的、片面的、狭隘的。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这是从整体上说实验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而绝不是说物理学的每一个规律都应该或者可以直接从实验中总结出来。明确了这个认识,也就是说:包含了科学探究若干要素,但不包含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教学过程,也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并不是对过去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否定,而是一种进步和发展。科学探究也有相当多的不是以实验的方法为主的,而是融合了传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优选方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方法、熔化过程研究的图像方法、信息传递中的社会调查方法等等。

这部分教学过程虽然没有让学生动手,但在猜想与假设、简单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思维着,体现出了探究的精神。

3.科学探究不要仅仅为了寻求某一个科学结论。有的教师总习惯于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某一个科学结论。为了让学生尽快得出结论,教师想法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往教师的思路上引导,至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其它问题,教师们 4 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同时,学生一旦得出了某一科学结论,教师也就宣告本次探究活动结束。这种单纯为追求结论的探究活动是不可取的。诚然,探究过程需要得出某些结论,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精神。

《物理课程标准》的很多教学内容要求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科学探究成了物理教学的常规性活动,探究过程也可以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改进设计实验,可以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不仅让学生深切体验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真实性,而且体会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侯新杰《如何在物理新课程中实施科学探究学习的思考》2007.12 [2] 《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3] 张大昌.从物理课程看科学探究,2006,(1~2).说明:本文为全国物理教育科研课题《物理课程改革“三维”教学目标的实践模式研究》的研究论文,在2008年5月天津市宝坻区举办的论文评比中获贰等奖。

第四篇: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红河州泸西县中枢镇初级中学 马一高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究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国家教育部最近公布的物理、地理、生物等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几乎都将探究教学置于突出地位。探究教学“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本文结合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关键词:探究教学 创设 经历 评估交流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事物的主体。在情景中设置有思考价值、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学会观察、提出新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演示实验、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例如在讲“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一节时,创设探索情景:据报载:“一乘客往高速行驶的列车外投掷杂物,结果击中一铁路工人,使其当场昏迷,一个小小馒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学生在这一新奇的情境中,必然会对本节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经历知识形成过程,重视实验探究

物理教学实质上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这一思维过程就是对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性认识过程。任何一个概念、定理、定律都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揭示过程,让学生亲自去实验、体验、揣摩、模拟这个过程,就能领悟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进行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先提出问题,由牛顿观察到苹果落地,联想到月亮为何不会落地?思考如果在高山顶上把苹果高速抛出,苹果会落地吗?然后探究新知:由行星的运动规律,猜想太阳对行星的吸引作用,再进一步探究吸引作用的本质规律,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行星对卫星的吸引、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它们的吸引力都是本质相同、规律也相同的力,再推广到万有引力定律,最后通过卡文迪许扭秤实验进行验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追根溯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内心体验和主动参与的再发现过程。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来龙去脉清楚,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过程教学,学生不只是获得一些科学的结论,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获得探索科学的方法。

三、自制教具,优化探究过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方法是物理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一个物理实验就是一个完整的物理情景,让学生亲眼看一些物理现象,亲手做一些物理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亲身体验与理论学习相对照、验证来加深理解,以形成正确的物理情景。但往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限于地区差异,各学校教学资源的配备不尽如人意,不是器材本身太小,就是太老,很难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所授知识的特点,创造性的自制一些低成本,但却明显、直观的教具来充实物理课堂。也可鼓励学生利用手头的一些器材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对设计的方案加以引导、评估,体现了学生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惯性知识时,做小车实验时,有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一反常规,没有按课本上的实验探究,而是别出心裁地采用一根弹簧来代替车上的木块,当小车忽然启动或停止时,可以更清楚的观察到物体的运动情况,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更生动有趣。

在学习声现象时,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在从家里带来的小鼓上放上了一些纸做的小人,当敲击时,小人就会翩翩起舞。当学生走上讲台,向大家演示这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小实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其它同学的创造热情,纷纷加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使探究过程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学习方式,一系列新颖、独到的小实验被带入到课堂中来。

四、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凸显探究 多媒体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在探究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利用将实验探究过程不断重放或定位,更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同时多媒体课件也可列举出大量生动的实例、图片,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趣的,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特别在有些生涩的物理实验中,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熔化和凝固》一节的教学中,在做晶体熔化规律实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晶体的熔化规律往往很难通过实验得出,而学生限于当前的知识经验,很难理解,此时,我们就提倡实验演示为辅,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了晶体熔化的具体过程,生动地展现出了晶体熔化时状态变化的特点,温度的变化规律,最终总结出晶体熔化规律,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五、评估交流,总结反思,发展探究

评估交流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反思,哪些问题弄懂了,哪些问题还不清楚,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操作中有没有失误,设计合不合理,测量结果是否可靠……。让学生有意识地“自我评估”,学会自我发现,及时总结,及时调整,先讨论,再交流,课后将心得体会写下来,例如在做“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有同学提出:①测量过程中,改变电池的节数改变电压,如果电路闭合时间太长,测量会有误差,可能是由于电阻发热引起的;②过程中应更换定值电阻反复实验,至少测量三组以上;③前面学习了滑动变阻器和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在利用滑动变阻调节电压时,应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变化(如1V、2V、3V……),这样分析处理数据时方便些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智慧所在,学生的点滴闪光点。教师做好课堂记录,记录学生的成长和变化,在适当的时候公开表扬或私下沟通,以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在整个探究教学中,评价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环节。其实,当学生一走进实验室,作为教师,就应该留心观察,主要是去发现学生好的、积极的、新奇的、独特的表现,评价要及时。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应该对他们参与物理学习的欲望和参与状况进行积极的评价,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媒体的选取与组织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满足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求。知识的教育、观念的培养、能力的训练既要为学生近期的学习打下基础,还要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和终身教育。教学设计要在组织知识、选择方法、设计问题、设计实验、研究学生活动等方面下功夫。要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教学。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不应该简单回顾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理解,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而应该是引导学生从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直观感觉的理解→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粗略描述→笛卡尔对运动描述的进一步升华→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对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样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科学规律的得出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正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只要我们加强学习、研究,努力实践,认真总结,让科学探究贯穿于物理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就能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五篇:科学探究在物理课堂的作用

科学探究在物理课堂的作用

科学探究在物理课堂中的作用很大,因为物理是一本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能帮助人更科学的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科学探究,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有很直观与形象的认识,可以更有效的理解物理本质,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而不是乏味的一味类文科似的想象物理。

作为教师,充分认识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无疑有助于促进物理教学的长远发展。

一、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中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不管探究的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还是教师提出的,学生都想急切知道问题背后的答案。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实施科学探究中,开始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这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在物理教学中,探究的问题大多必须通过实验来完成。由于中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所以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这个积极性,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验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探究从提出问题开始,然后经历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到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等这样一些环节。科学探究的过程符合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所以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使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通常始于问题,只有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思考,创新才有主动性。科学探究也是从提出问题开始,所以,在教学中创始开放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科尔沁实验高中白雪峰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

下载如何在物理课堂中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物理课堂中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摘要: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

    浅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范文大全

    浅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论文关键词:科学探究;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形成概念、认识规律,建构物理知识体系,让学生体验科学......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的一点体会

    初中物理课堂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感 “学生自主探究”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用以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所用的方......

    浅谈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

    浅谈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马金涛 (涞水求成中学) 摘要: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展开,......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有效教学设计实践与思考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有效教学设计实践与思考 王 盈 我们都知道,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五个方面: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

    在教学中建设有效科学课堂论文

    有效的科学课堂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的教学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能减轻老师的负担,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实施......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广元市利州区嘉陵一中 赵勇 摘要:关于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新课程已经指明了教育方向,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如何转换角色、探究式教学的意义等本......

    浅谈高中物理科学探究式教学

    浅谈高中物理科学探究式教学 新化六中 阳吉鹏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教导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