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数学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数学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肥乡第二中学 李付强
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我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把事先准备好的配组同类项卡片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同类项朋友后,被“挤”出座位的另一个学生再去找自己的同类项朋友,比一比谁找得既快又准。这种生动的形式和有趣的方法能使学生充分活动,学习兴趣大增,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确定同类项的方法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例如在学习“实践与探索”中的储蓄问题时,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到本镇的几家银行去调查有关不同种类储蓄的利率问题。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先展示自己所到银行收集到的各种各样有关储蓄的信息,然后再按每四人一组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有关储蓄的应用题,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攻关,最后选派一些小组的代表作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等,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第二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小议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小议
外沟门中学郑树超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评价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我认为应有以下几种评价:
一、评价标准应该多维
在人一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水平,在各个时期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会有所发展,因此评价一个人,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他,从多方面去了解他这个人。世界上不从在谁聪明谁不聪明,而是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因此在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教师应在教学中重在寻找和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二、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位学生,用同一个目标去要求每一位学生,只注重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成绩。比如成绩差的学生喜欢劳动,动手能力强,或者富有同情心,如果老
师的评价恰当的用在这些学生身上,那么学生一定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做好不足的地方,发扬长处,弥补不足。
三、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从研究和测验表明,95%以上的差生的智力都是正常的,只不过由于他们经受了反复失败的打击而失去了自信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自觉性变得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如何去转变他们,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在自己的单元测试中,我都会考第二次,甚至更多次,只要比上一次有所提高,我都会及时表扬他们。这样,学生从重新答卷中获得了心理和情感的满足,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让学生在成功中获得学习的自信。
四、教师要从学生课上的表现来评价自己的不足
在每节课中,教师只要善于反思,都会发现课上又不成功的地方,有几名学生基本概念不清,有几名学生不敢主动发言,还有多少学生在发言中表述不准确,通过这些思考,以及学生学习的状况教师及时改进教学,通过看学生的学达到评价教师自我,从而达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第三篇:浅谈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有效地学习数学
摘 要: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形成包括探究、合作、对话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课堂。因此,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有效的自主探索,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生活味道”、感受数学的“抽象之美”、享受学习的“成功乐趣”。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在体验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任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本文就此问题在阅读、交流、借鉴先进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体会:
一、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如学生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一定的成果;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等等。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了解学生
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就必须不断地优化组织学生学习的形式,使之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期望值、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等。
三、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1.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生活味道”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开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喝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在眼睛,很不高兴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2、运用有效的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感受数学的“抽象之美”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先予启发,让学生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有位教师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时,呈现了这样的情境: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尽可能少吗?对此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研究。对学生的不合理分类,教师要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策略,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按照三角形的“边、角”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一个条件:一角,一边。2.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3.三个条件: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实践证明,教师的适时引导和适当点拨,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有效率的学习。
3、在自主学习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布鲁纳曾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变抽象为具体,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有效学习。让学生在亲历中获得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多数老师都会采用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但还是老师讲的多,动得多,往往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而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先是指导学生画出一个底20厘米,高1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用剪刀剪下。然后提出能否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换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接着是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合作,没有太多的示范和言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每人手中拿的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他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能拼成相同的长方形,对知识有了深层的感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老师应当转变角色,赋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动手操作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民主平等、信任、宽容的氛围中探索新知、点燃智慧、树立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4、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享受数学的“成功乐趣”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识结构必然多元化、个性化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和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的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的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努力改正、争取进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例如:在教授解方程组:①x+y=7②3x+y=17,大部分学生把两个方程相减先消去y,有一位同学却想出先把第二个方程变化为2x+(x+y)=17,再由第一个方程x+y=7代入得2x+7=1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上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给予热情鼓励。不同的学生表达语言不同,不管是否加以严密,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加以引导,逐步严密化。让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探究成果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享受数学学习的“成功乐趣”。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教学行为必须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的总目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四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答案
第四次作业
以下三题,任选作一题.1.阐述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2.简述数学教学评价的类型。
3.数学原理教学设计案例:“勾股定理”采用了探究式设计,其教学程序是怎样的?请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拟定课题设计一节数学原理的教学方案。
参考答案:
1.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1)认识并非主体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镜面式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也就是说,所有的知识都是建构出来的。
2)在建构的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后者并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 3)学习必定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进行的,并主要地是一种文化继承的行为。
建构主义重视已有知识经验、心理结构的作用,强调学习的能动性、建构性、社会性和情节性,强调学习的个人体验、智力参与和自主活动,对数学教育改革的理念有许多积极的启示.但建构主义理论不是直接操作的教学策略,数学教学不能不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机械地采用建构主义理论。
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数学教学评价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按评价功能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评价基准不同,数学教学评价可以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自身评价;按评价内容不同,数学教学评价可分为: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按评价表达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3.答题要点:(1)简要分析“勾股定理”的教学程序;(2)自己拟定的课题应当时是中学数学原理课的内容;(3)设计的教学过程应当符合数学原理的教学模式。
2:[判断题]
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一般为:为学生提供熟悉的具体例证→引导学生分析出每个例证的属性→抽象出共同本质属性→形成初步概念→概念的深化→概念的运用。
正确
3:[判断题]
由原理到例子的学习是指先向学生呈现要学习的原理,然后再用实例说明原理(有时要予以逻辑证明),从而使学生掌握原理的学习。这是一种接受学习,简称为”原理-例子法”。
参考答案:正确
4:[判断题]
概念同化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种概念学习形式。指的是新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相互发生作用,实现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从而使原有认知结构发生某种变化。
错误
5:[判断题] 奥苏贝尔为了使学生同化新知识得以顺利进行,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理论,主张架设”认知桥梁”,为新知识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输入”找到一个”固着点”。参考答案:正确
第五次作业 1:[论述题]
以下三题,任选作一题.1.简述数学概念学习的内容。
2.简述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3.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参考答案:
1.一般地,数学概念学习的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l)数学概念的名称。(2)数学概念的定义。
(3)数学概念的例子。符合数学概念定义的事物对象是数学概念的正例,即肯定例证;不符合数学概念定义的事物对象是数学概念的反例,即否定例证。(4)数学概念的属性。
2.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选择研究性课题。研究性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索,或从数学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充分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和合作活动。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月.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2)实施研究。学生个体或小组首先要确定研究方案,它一般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然后,在课内外、校内外利用可能利用的时间和空间,按照课题的要求,通过探索、调查、实验、网络信息的收集与储存等渠道和整理资料及统计分析,进行研究,并形成结论。
(3)反思、交流。学生最终的研究成果须在班内进行交流研讨,使彼此间的认知和思维相互撞击,这样,使每位学生的知识领域都得以开拓,科学精神得以启迪,探究热情得以增强,情感水平得以提高。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并辩证地思考问题,也要敢于并善于申辩。
(4)结题。学生经历了研究和交流阶段后,要写出课题的结题报告,并对课题研究中所得的结果进行检验、评价、论证及方法上的升华。3.答题要点
(1)说明该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的知识背景。(2)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师如何引导。
2:[单选题]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金纳。他认为学习是:
A:“R(反应)—S(刺激)”的过程
B:“S(刺激)—R(反应)” C:“S(刺激)—O(中介)—R(反应)”的过程
参考答案:A
3:[单选题]
先向学生呈现要学习的原理,然后再用实例说明原理(有时要予以逻辑证明),从而使学生掌握原理的学习。简称为:“原理-例子法”。
A:这是一种发现学习
B:这是一种接受学习
C:这种学习适合年龄较小的学生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联结主义”试误说”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哥伦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是: A:布鲁纳
B:桑代克
C:奥苏贝尔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数学习题的选择与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A:简洁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奇异性原则;思维性原则。
B:严谨与量力而行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数与形相结合的原则。
C:目的性原则;阶梯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典型性原则;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原则。
参考答案:C
第五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网上作业
0818]《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次 [判断题] 认知心理学为数学教学的“强化训练”、”程序教学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 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参考答案:正确 [论述题] 1.简述教学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2.自己拟定课题,举例说明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熟悉的具体例证→引导学生分析出每个例证的属性→抽象出共同本质属性→形成初步概念→概念的深化→概念的运用。
参考答案: 1.教学媒体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3)增加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4)调控教学过程,检测学习效果。
2.答题要点:(1)拟定的课题应当是数学概念教学内容;(2)设计的教学过程应当符合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填空题] 填空题:
1.决定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数学素质与。
2.数学习题的选择与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原则。
3.波利亚认为,为了教会学生思考,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学习过程的三个原则:,最佳动机,秩序渐进。
4.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年龄特征。5.数学原理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数学原理的,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根据各种关系做出相应的反应。参考答案:
填空题参考答案:
1.决定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数学素质与教学设计。
2.数学习题的选择与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阶梯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典型性原则;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原则。
3.波利亚认为,为了教会学生思考,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学习过程的三个原则:主动学习,最佳动机,秩序渐进。
4.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社会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
5.数学原理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数学原理的客观陈述,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根据各种关系做出相应的反应。
[判断题]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最著名的也是引起争议最多的论点是:”任何学科都可以用理智上忠实的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所谓“理智上忠实的形式”,是指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发现学习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分析就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起点情况分析。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 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过程:提供定义→解释定义、突出关键属性→辨别例证、促进迁移→运用概念。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教材分析主要包括:数学背景知识分析;内容的基本要求分析;数学知识体系分析;重、难点、关键点的分析;数学素材的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参考答案:正确 第二次 [判断题] 提出数学问题和质疑能力是数学创新能力的特点之一。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 我国数学双基教学的内涵不只是限于双基本身,还包括解题教学等许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 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包括:学生数学学习起点情况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分析;学生学习动机因素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参考答案:正确 [论述题] 1.简述数学原理学习的本质。
2.按以下小题顺序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一节数学原理或法则的教案。1)课题、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2)数学原理或法则的教学过程; 3)教学设计说明。
参考答案:1.数学原理学习的本质是:
1)原理学习实际上是学习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2)原理学习不是习得描述原理的言语信息,而是习得原理的心理意义,它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3)原理学习实质上是习得产生式。只要条件信息满足,相应的行为反应就自然出现。学习者据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并解决遇到的新问题;4)习得原理不是孤立地掌握一个原理,而是要在原理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原理网络。
2.答题要点:(1)拟定的课题应当是数学数学原理或法则课教学内容;(2)设计的教学过程应当符合数学原理或法则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
[判断题]数学概念学习可以分成了解、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4种水平。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 概念同化的教学过程:提供定义―解释定义、突出关键属性―辨别例证、促进迁移一运用概念。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 由原理到例子的学习是指从若干例证中归纳出一般结论(原理)的学习。这是一种发现学习,简称为”原理-例子法”。参考答案:错误 第三次 [判断题] 数学的形式化包括“符号化、逻辑化和公理化”三个层面。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有两门学科对数学教育研究有过根本性的影响,它们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参考答案:错误 [论述题] 1.简述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涵义及其特征。2.简要评述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局限性。参考答案:
1.简述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涵义及其特征。参考答案:
所谓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数学活动经验有以下的特征:
(1)数学活动经验,是具有数学教学目标的主动学习的结果;(2)数学活动经验,专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具体操作和探究所获得的经验,以区别于广义的抽象数学思维所获得的经验;(3)数学活动经验,是人们的”数学现实”最贴近现实的部分; 4)学生积累的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和探究性学习联系在一起,使其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简要评述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局限性。参考答案:
发现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方式,像数学家那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其基本程序是创设情景,分析研究,猜测归纳,验证反思。其显著特点就是注重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因而,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适用于新课讲授、解题教学等课堂教学,也可用于课外教学活动。
运用发现模式的好处就是能使学生在发现中产生“兴奋感”',从”化意外和复杂性为可预料性和简单性”的行动中获得理智的满足,同时获得具有“迁移性”的数学能力,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不过,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用于一些思维价值较高的课例教学中,因此,只适合在好班中实施,而不宜在差班级采用。由于”发现式学习”所需时间较"系统学习”多,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也不宜频繁使用。[判断题] 中学数学活动课是指通过讲授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与他人进行数学合作与交流,从而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 数学原理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数学原理的客观陈述,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根据各种关系做出相应的反应。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 数学习题的选择与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阶梯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典型性原则;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原则。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 概念同化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种概念学习形式。指的是新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相互发生作用,实现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从而使原有认知结构发生某种变化。参考答案:错误 第四次 [判断题] 数学命题的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结论的发现过程与推导的思考过程。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