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溶解度教学反思
溶解度教学反思10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溶解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溶解度教学反思1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的实质。
如“溶解度”概念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本节课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中的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
由于教学任务重安排的内容较多,结果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建议以后再讲本节时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只完成溶解度的定义,第二课时讲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本节课还有一个缺点:师生之间配合不是太好,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跟上教师的思路,回答问题事实而非。
今后上课时要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对学生给予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跟上教师的思路,当然也要注重学生的不同观点,不能只顾照着自己的思路走。
溶解度教学反思2学习第九单元第二课题《溶解度》时,我的计划课时是安排2课时。其中第一课时,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溶液的形成”进行学生自主发言式的简单复习,接着老师提出问题“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了“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即相同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不同,其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那么,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的溶解量是否可以是无限量的呢?然后,请学生联系生活中冲糖水喝的事例,先进行思考和讨论,再由演示实验,说明结论。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接着还是以学生熟悉的糖水为例,用打形象、贴切的比方,平白的叙述等方式,让学生先从经验上去分析,对糖水进行加糖、加水、加热等操作,对所得糖水溶液的影响变化。有了形象的理解后,再由学生上台具体演示以上几种操作的实验。其他学生观看实验现象,并试着说出结论。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温度和溶剂的量对溶液的影响,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方法进行归纳。
本课,我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糖水为契机,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课堂上,拉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较易于接受和理解。采问题式,鼓励学生思考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学生演示实验,亲自用化学实验的方法验证结论。学生掌握较好。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我认为就是课堂上给做的课堂练习量不是很充足。
溶解度教学反思3对于概念教学,一直有很多困惑,如:微观方面分子原子的引入,元素、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的教学,溶解度的讲解如何突破等。看完专题学习的视频后,有很多感触,有佩服,有反思,更有惭愧。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自己在教学时的方式及方法与授课教师作了比较,认为授课教师的教学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1、打破了很多老师实行的直接讲授的常规,而设计成为实验探究的形式,很有新意。2、通过生活当中比个子高矮,让学生明白在进行比较时,要有变量和自变量,以及怎样去控制这些量,达到比较的公平性和客观性,为后面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作了较好的铺垫。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测定蔗糖和食盐的.溶解性大小,分析应该控制那些变量,引出定量比定性更加准确。4、在实验步骤分析上,复习了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看似简单,实际上为下一步分组试验提供了有利的指导,避免学生出现不必要的误差,或者有部分学生不会做,浪费了探究的时间和意义。5、进行完这些以后,指导学生归纳溶解度的定义。能让学生对于溶解度有了较全面的理解,为后面学习溶解度曲线问题奠定基础。
同时,在观看的同时,我们几个老师也讨论认为这节课还可以改进一下,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溶解性的探究的时候得出了一些数据,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这些达到饱和溶液的数据得出溶解度的定义等。
反思:等我们听完专家的分析,我又感觉出了差距,原来这节课还存在这么多的问题。除了我们找到的一些瑕疵之外,“牢牢地掌握这个定义上下功夫了,而没有构建一个溶解度这个物理量”这一点可能也正是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的问题。
疑惑:对于溶解度作为一个比例关系的讲法,是不是适用呢?如果使用会不会影响学生理解溶解度的单位、会不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溶解度教学反思4本节课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和“饱和溶液涵义”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中的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
本节课按40分钟的教学活动时间设计,教师应充分把握好课堂环节,才能顺利完成。课外探究内容对激活思维、进一步培养求异思维、提升学生质疑能力有积极作用,学生积极性比较高,完成较好。
溶解度教学反思5初中学生是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为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固体的溶解度,是定量研究固体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比较抽象。做关于计算物质溶解度的习题时,学生经常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举一反三,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溶解度的涵义,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引出“溶解度”的概念后,我提出问题: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你是怎样理解它的涵义的?学生很快提出:20℃时,氯化钠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36克。我说:“对,这是根据概念最直接的理解,还能怎么理解?”学生们稍加思索,纷纷举手,有的说:“ 20℃时,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有的说:“ 20℃时,100克水里至少溶解36克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还有的说:“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为20℃”。至此学生的思维还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表面理解,这时给学生鼓励和充分的时间思考是很重要的,“磨刀不误砍柴功”。我鼓励说:“很好,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后,有学生答道: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还有学生答道:20℃时,36克氯化钠完全溶解最少需要100克水。当学生能答到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得到升华。为便于学生思考,我把前面的说法归纳后板书下来。这时,教室里异常安静,看着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的神态,我进一步引导:“再想想看,还能怎么说?”有的学生又想举手,又怕说错,我鼓励说:“错了没关系,说说看”。不少学生说了几种,但与前面的说法大同小异。虽然是这样,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他经历了一个对知识加工的过程,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收获。
这时大多数学生很难突破,我进一步启发:“20℃时,50克水最多溶解多少呢?”话音刚落有学生举手: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6:100,很快有学生接着说: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36:136。过了一会儿,又有学生说:20℃时,用36克氯化钠最多可以配制136克它的饱和溶液。我说:“很好!再想想看。”至此,学生的思维不断升华,学生们聚精会神,我也十分激动。教室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又过了好一会儿,有个学生兴奋地举起手:“老师,20℃时,我们不能配制出3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所有学生把疑问的目光投向这个同学,“为什么呢?”他算了算,“因为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最大浓度为26.4%”。有的学生恍然大悟,还有不少学生没有纳过闷儿来,教室里悄悄“乱”起来,片刻后,孩子们“啊”
这一节课,我和孩子们都很激动,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了新知,尤其想到 “20℃时,我们不能配制出3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更是闪烁着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独创精神。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固体溶解度”的认识,对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也水到渠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和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深受启发,初中化学作为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重视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至关重要。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不是只有化学实验才引人入胜,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思维训练同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溶解度教学反思6溶解度是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一般情况下不愿学习,不愿动脑思考,如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呢?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上下功夫,表演形式,故事形式、小组比赛的形式等,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帮助和引导。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展他们所学的东西,并由此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发展方向。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并有学以致用的感受。教学中我参考学习了网络资源,将枯燥的数据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结果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良好。有人认为形式的花架子的东西不实用,学习需要刻苦勤奋。可是我们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有过切身的感受,有兴趣的知识不用费力就能学好,而让学生感到有兴趣,教师就需要花费精力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上,让学生感到有趣,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把每节内容与实际、与情境设计在一起,还有侍于我努力的去思考、去学习、和同事合作交流。
溶解度教学反思7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示,而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当精确地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时,就需要一把衡量的“尺子”──溶解度。
要比较溶解能力就必须在同一规定条件下,比较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多量。因此,溶解度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和精确化。溶解度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人为规定的概念。
对于溶解度概念,我认为应先逐点分析,再让学生总结出溶解度概念。
通过上节课学习的物质溶解性,知道溶解度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温度”的条件,也可以利用形象比喻促进学生思考:用一试管水跟一烧杯水分别溶解白糖和食盐,能否判断白糖和食盐哪个溶解能力更大吗?说明要进行物质性质强弱、能力大小的比较,就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人们对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所定的标准是“100克溶剂”,因此比较溶解度,一定要使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达到最大值,即溶液达到饱和,否则无法比较。
溶解度单位是:克/100克水。建议让学生从:条件、标准、状态、单位方面归纳。
溶解度教学反思8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的实质。以前是老师讲授,然后生硬地给出溶解度的概念,不符合新课标理念,今年我改变了教学思路,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请举例说明:
1、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例如,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高锰酸钾在汽油和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3、什么是饱和溶液?
教师:我们把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实验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性是各不相同的,但溶解性只能粗略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就要用到溶解度,在讲溶解度之前,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若在家里,你如何来比较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学生讨论提出了一些方案:
方案1:取大小相同的两玻璃杯,放入等量同温度的水,再放入相同的白糖和食盐,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比较两杯中剩余固体的多少,剩余多的溶解能力差,剩余少的溶解能力强。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有的同学提出质疑,假设你加入的两种固体都全部溶于水了,没有剩余固体出现,怎么判断呢?经过讨论,同学们想到,所加的固体,一定要保证其中一个至少达到饱和,于是有的同学提出另一种方法:
方案2:先称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多称点),在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的两个杯中,分别把两种物质加入,边加边搅拌,直到不溶解为止,都配成饱和溶液,再称剩下的固体,看哪一个溶解的质量多一些,溶解多的溶解能力就强。
到这时应该说已水到渠成,老师把握时机讲解,这个溶解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来体现的,如果在上述条件下把杯中的水都换成100克,则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的多少就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这种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这时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溶解度的概念。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己得出了溶解度概念,体现了获取知识生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溶解度教学反思99月29号,四年二班的同学带着期待的心情跟我一起准备做溶解实验,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激动、兴奋和好奇...在上这一堂实验课之前,我就了解了一下,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都知道,把食盐放进水里会慢慢化掉,而把沙放进水里却不会化掉。就像有些学生听说过“溶解”这一个词,但是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溶解。这一课主要是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不同,来发现了解溶解与不溶解的区别和特征。
本课第一部分是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里的变化。文中提出了四个问题,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沙在水中没有溶解”?通过这四个问题,让学生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是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食盐和沙在水中不同的变化是很明显的,可面粉的出现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面粉是溶解于水还是不溶解于水的?它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更接近于沙还是食盐呢?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再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上完了这一课,我感觉学生的观察还有描述不够深入,整堂课有点像走过场的味道。而且在描述食盐和沙子这一个环节不够充分,学生不做实验也能凭生活经验得出:食盐能溶解在水中,沙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们做这一个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观察到沙和盐在水中不同的现象,并能把它描述出来,为接下来观察面粉,理解溶解这一概念做好铺垫。但是学生在描述的时候,一下了说了盐能溶解,沙子不能溶解这一结论,而我也没有进一步让学生说出:你看到什么现象,说盐在水中溶解?看到什么现象说沙子没有在水中溶解?其实这是很重要的。只有在对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还有一点,这一堂课组织教学没搞的好。学生可能在这一学期第一次进实验室,过于兴奋,往往在我讲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动手去弄桌上的器材。当时的我没有发觉,只顾着自己去讲解。在课后,组里的老师针对这个问题,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课堂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实验课的组织教学比较难把握,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一堂实验课下来了,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自己讲的太多,对学生扶得过多,学生自己探究的内容过少。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的实验常规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
溶解度教学反思10在本节内容中,虽然说难度不大,但在习题中,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很多,原因在于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以及对溶解度影响因素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上,学生容易出现错误,根本在于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以及对溶解度影响因素掌握和理解不是很准确,在做题的时候,感觉难度不大,自己觉得是做对了,但实际上出现了错误。因此在学习饱和溶液时,强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饱和溶液的三个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说是该条件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在理解固体溶解度时也强调固体溶解度的三个条件:一定温度、100g溶剂(水)、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质量(所有单位是克)。
在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强调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并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分析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不同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熟石灰)(并且要求学生记住特例)。
第二篇:《溶解度》教学反思
《溶解度》教学反思
《溶解度》教学反思 溶解度本节课以了解“饱和溶液涵义”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围绕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两个要素”大胆取舍,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另外教师有意制造错误,让学生产生顿悟,设计巧妙。教师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动画、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延展了“涵义”──结晶现象,很好演绎了“组织者”“参与者”“首席”的角色。
一、成功之处: 这节课准备的比较充分。首先,在备课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资源,对知识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设计了一堂以实验带动计算的课。在备课过程中,我注重创设教学情景,以三支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引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并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常见溶液,如:酒,葡萄糖溶液等,令课堂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另外,整节课充分利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带动学生以探究为手段,分析、讨论、总结知识,力求使化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注重了落实,真正做到教师导、学生学,并且注意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二、不足之处: 这节课以计算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重点强调解题格式。
第三篇:溶解度教学反思
溶解度教学反思一:
在本节内容中,虽然说难度不大,但在习题中,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很多,原因在于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以及对溶解度影响因素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上,学生容易出现错误,根本在于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以及对溶解度影响因素掌握和理解不是很准确,在做题的时候,感觉难度不大,自己觉得是做对了,但实际上出现了错误。因此在学习饱和溶液时,强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饱和溶液的三个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说是该条件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在理解固体溶解度时 也强调固体溶解度的三个条件:一定温度、100g溶剂(水)、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质量(所有单位是克)。在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强调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并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分析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不同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熟石灰)(并且要求学生记住特例)。在此基础上理解制取晶体的两种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互变条件、提纯物质。在学习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注重结合生活实际 分析温度和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对于溶解度曲线图,作为初三的学生绘图应该说难度不大,着重指导学生从溶解度曲线图中分析和概括信息。在此基础上,加上适当的练习,在练习时再强调知识点,多数学生能正确和准确分析题目。个人认为在本节教材的处理和教学中,应该是基本成功的,望各位同仁提出指正意见和建议。二:
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示,而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当精确地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时,就需要一把衡量的“尺子”──溶解度。
要比较溶解能力就必须在同一规定条件下,比较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多量。因此,溶解度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和精确化。溶解度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人为规定的概念。
对于溶解度概念,我认为应先逐点分析,再让学生总结出溶解度概念。
通过上节课学习的物质溶解性,知道溶解度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温度”的条件,也可以利用形象比喻促进学生思考:用一试管水跟一烧杯水分别溶解白糖和食盐,能否判断白糖和食盐哪个溶解能力更大吗?说明要进行物质性质强弱、能力大小的比较,就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人们对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所定的标准是“100克溶剂”,因此比较溶解度,一定要使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达到最大值,即溶液达到饱和,否则无法比较。溶解度单位是:克/100克水。建议让学生从:条件、标准、状态、单位方面归纳。三:
溶解度教学反思5篇溶解度教学反思5篇
本学期在上第九单元第二课题《溶解度》时,我的计划课时是安排3课时。其中第一课时,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第一课时:先对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进行学生自主发言式的简单复习,接着老师提出问题“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了“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即相同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不同,其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那么,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的溶解量是否可以是无限量的呢?然后,请学生联系生活中冲糖水喝的事例,先进行思考和讨论,再由演示实验,说明结论。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接着还是以学生熟悉的糖水为例,用打形象、贴切的比方,平白的叙述等方式,让学生先从经验上去分析,对糖水进行加糖、加水、加热等操作,对所得糖水溶液的影响变化。有了形象的理解后,再由学生上台具体演示以上几种操作的实验。其他学生观看实验现象,并试着说出结论。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温度和溶剂的量对溶液的影响,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方法进行归纳。
本课,我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糖水为契机,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课堂上,拉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较易于接受和理解。采问题式,鼓励学生思考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学生演示实验,亲自用化学实验的方法验证结论。学生掌握较好。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我认为就是课堂上给做的课堂练习量不是很充足。
四: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
如“溶解度”概念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本节课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中的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
由于教学任务重安排的内容较多,结果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建议以后再讲本节时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只完成溶解度的定义,第二课时讲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本节课还有一个缺点:师生之间配合不是太好,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跟上教师的思路,回答问题事实而非。
今后上课时要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对学生给予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跟上教师的思路,当然也要注重学生的不同观点,不能只顾照着自己的思路走。
五: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的实质。以前是老师讲授,然后生硬地给出溶解度的概念,不符合新课标理念,今年我改变了教学思路,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请举例说明:
1、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例如,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高锰酸钾在汽油和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3、什么是饱和溶液?
教师:我们把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实验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性是各不相同的,但溶解性只能粗略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就要用到溶解度,在讲溶解度之前,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若在家里,你如何来比较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学生讨论提出了一些方案:
方案1:取大小相同的两玻璃杯,放入等量同温度的水,再放入相同的白糖和食盐,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比较两杯中剩余固体的多少,剩余多的溶解能力差,剩余少的溶解能力强。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有的同学提出质疑,假设你加入的两种固体都全部溶于水了,没有剩余固体出现,怎么判断呢?经过讨论,同学们想到,所加的固体,一定要保证其中一个至少达到饱和,于是有的同学提出另一种方法: 方案2:先称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多称点),在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的两个杯中,分别把两种物质加入,边加边搅拌,直到不溶解为止,都配成饱和溶液,再称剩下的固体,看哪一个溶解的质量多一些,溶解多的溶解能力就强。
到这时应该说已水到渠成,老师把握时机讲解,这个溶解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来体现的,如果在上述条件下把杯中的水都换成100克,则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的多少就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这种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这时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溶解度的概念。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己得出了溶解度概念,体现了获取知识生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第四篇:初中化学教材《溶解度》教学反思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的实质。以前是老师讲授,然后生硬地给出溶解度的概念,不符合新课标理念,今年我改变了教学思路,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请举例说明:
1、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例如,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高锰酸钾在汽油和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3、什么是饱和溶液?
教师:我们把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实验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性是各不相同的,但溶解性只能粗略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就要用到溶解度,在讲溶解度之前,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若在家里,你如何来比较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学生讨论提出了一些方案:
方案1:取大小相同的两玻璃杯,放入等量同温度的水,再放入相同的白糖和食盐,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比较两杯中剩余固体的多少,剩余多的溶解能力差,剩余少的溶解能力强。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有的同学提出质疑,假设你加入的两种固体都全部溶于水了,没有剩余固体出现,怎么判断呢?经过讨论,同学们想到,所加的固体,一定要保证其中一个至少达到饱和,于是有的同学提出另一种方法:
方案2:先称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多称点),在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的两个杯中,分别把两种物质加入,边加边搅拌,直到不溶解为止,都配成饱和溶液,再称剩下的固体,看哪一个溶解的质量多一些,溶解多的溶解能力就强。
到这时应该说已水到渠成,老师把握时机讲解,这个溶解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来体现的,如果在上述条件下把杯中的水都换成100克,则溶解达到_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的多少就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这种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这时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溶解度的概念。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己得出了溶解度概念,体现了获取知识生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第五篇:溶解度教学反思(陈静华)
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教学反思
本次公开课,是按照五校联合体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把工作重点定为探索“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联合体计划以此为主题,由五所学校共同承办跨署际交流的教学展示周活动。应该说和上一次的教学展示一样,课前也是进行了反复的备课和磨课,课后的反响很不错。下面我谈谈对这堂课的感想。一.对理论的反思
这次备课前,我所参考的资料主要是有关“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资料,现在我所理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其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即首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的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总结规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是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前认知特点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需要一定的供学生探究学习的设备和相关资料。
这节课共有三个探究活动:如何衡量KNO3和NaCl溶解能力的大小?二是认识溶解限量;三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表示方法。课堂中,通过老师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加上循循善诱的引导,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激烈而有序地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言,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使概念得以完善,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多样化的探究方式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探究思路。自己感觉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少了一些实验的载体。下次再开课时,可以把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教学内容整合一下,让实验探究的教学环节显得更为完善和丰满,这样探究的味道会“更浓一些”,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就能更透彻、精密一点。
二.对教材的反思
在这次的开课过程中,我们先拟定好开课的课题,然后才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安排。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有密切联系的,除了水资源、水的性质以外,主要有三个课题:第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三大分散体系,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等等;第二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浦东新区化学教研室有过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究的资料。比如:对 “溶液”这个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我们有一个有效、合适的调整,就是将溶液的组成、溶质质量分数提前到物质的溶解性之前进行教学。当然要确保这种调整的有效性,要多做作业设计的工作,作业与课时教学内容的契合度高了,针对性强了,效果才会显现出来。同时为了确保这种调整的有效性,需要一种思维方式——深谋远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教学中的gps导航系统。“溶液”这个主题内的多个子课题之间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牵制,我们需要在准确把握这些关系的基础上,瞻前顾后地进行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后一课时出现的教学内容可能需要在前面的多个课时中逐步、多层次地渗透和叠加,是“渗透”不是“超前讲解”。这次开课的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自信性很强,这样的调整效果是明显的。三.对教法的反思
我们选择《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作为展示课的目的,就是和老师们再一次地研讨教学方法,以期改进原有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尽可能地学得更好,以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何让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如何让公开课的形式“既扎扎实实,又别具一格”,是我这次开课首先关注的问题。所以首先我考虑的是以学生这一行为主体应该学什么、体验什么,而不是教师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为出发点,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对于知识与技能这一可量化的硬性目标是这样设置的:“了解溶解度概念的涵义;能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相关的图示信息;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这样体现的:“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体验实验条件的控制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型结合法在体现事物变化规律中的作用”。当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隐性的目标是要靠许多节课的点滴积累,长期的坚持不懈和潜移默化来实现。
本节课从实验的判断,到方案的设计,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因素的认识到溶解限量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发现,再到溶解限量实质的理解,三者有机融合,让学生体验了溶解度概念的形成过程。从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到在坐标图上描点连线,让学生体会表格法向坐标法转化的过程。同时在这节课中,讨论固体物质的溶解限量时,提炼出控制变量法;在引导学生绘制溶解度曲线时,总结出数形结合法;在许多环节上还采用了对比法,如让学生将表格法和坐标法进行对比。这些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行为对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应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上了一节不太好上的课,收获很大!
上海市进才中学本校
陈静华
201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