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10月30日——11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的“名师之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名家名师们用独特的教学艺术给我们呈现了9节精彩纷呈的课堂和5个报告,专家们出彩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数学素养、文化底蕴、人格魅力,令我深深的折服,也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思考:为什么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效率低下,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到底缺失了什么?下面就这次学习谈谈我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一、在教材使用上得到创造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基于教材,研究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受教材的过渡束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创新教材,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从有效走向高效。
二、为理解而教
名师的课堂,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正是因为有了学生的思考,有了学生思维的创造,课堂因此变得丰富。而课堂也是因为有了教师启发性、挑战性的启迪,学生变得活跃起来,课堂因此变得精彩。
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名师们在课堂中采取了“等待”,等待着学生自主的摸索、前行,等待着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就是在这种等待中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碰撞的火花,就是在这种等待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学生的学习得到了增值。反观我们的教学,正是由于我们在课堂中忽视了学生的思考,把结论在课堂中很快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套用结论去模仿练习,看似学生也掌握了,其实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学习的惰性,每堂课就会等待老师告诉他们解题方法和结论,一味模仿,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创新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自主探索、多动脑、多动手的活动过程。
三、激励性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名师的课堂教师善于发挥倾听、点拨的作用,能适时的介入讨论,又能适时把问题抛给学生,始终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流转,以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课堂生成千变万化,学生思考深入,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这不仅仅是学生个性思维的差异,跟大程度来源于教师恰当的引导以及精彩的点拨,因此,教师要多用灵活性的语言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点评。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学习。
四、变“全直观”到“半直观”
名师的课堂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听了刘德武老师的一节汇报课,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概念和认识。学生做题往往需要已知条件作答,题中给的数据看似简单,但其实给哪些数据就是给了思路,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比如在求解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学生会根据题中已知数据对组合图形进行“割补”,进而求得答案,这是做题的一般思路,但若在学习新知时,教师可以只将图展示给学生,不给数据,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寻求解题办法,学生真正体验到这个过程,其学习效果会比老师讲解的效果好很多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一件事情,我们往往只会顺着做,但若让我们逆向思维考虑,别说小孩,很多成年人也觉得棘手。因此,教师要善于诱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质数这一节,我们往往顺着去找一个数的质数,但若给定了结果,要求我们逆向思考,这却是一个难点,“学生站成一列报数,报到质数的出列,已知有七个学生出列,则最多有多少个学生?”这便是一类新题型,而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这道题,他就真正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
五、“对话—分享”式动感课堂
名师的课堂中,教师主张“对话—分享”式动感课堂,而这里,“对话”包括:与媒介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教师对话;“分享”包括:手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动。简单来说,一节真实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有情感的投入和精神上的刺激。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只要学生敢说,勇于暴露自己的错误,那么这样一堂课就是成功的,教师最大的失败,就是一堂课中学生没有任何错误,课堂看似很完美,但学生的问题却是很多的。教师要适时的沉默、向学生示弱、等待、放手及激励,其实教师这样做的同时,就等于给学生空间发挥和思考,给学生胆量及勇气,给学生时间和机会,以及动力。
六、在知识传授上得到发展
课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到学生思维的发展。
七、在课堂评价上得到提升
课堂问答是我们课堂上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或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理解,也影响到学生一堂课甚至一门功课的学习兴趣与态度。作为新入职教师,我
一定要在教学中不断增强评价意识,乐于研究,日趋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虽然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是收获是巨大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专家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践他们的教育思想,把他们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不断学习,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自己的教学素养,丰富自己的教学生涯。
第二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学习汇报
永兴村完小
叶富华
在永兴乡中心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了2012年4月7日——8日在昆明举办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通过两天共16学时的观摩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对教学工作也有一些看法,下面就这次学习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汇报。
一、情况汇报 1、4月7日上午共4学时,认真观摩了江苏省特级教师许卫兵的两堂展示课:人教版三下《认识小数》、五年级《走近古典名题——李白喝酒》,和报告“漫谈‘几何直观’”。许卫兵老师展示了直观教学的特点。2、4月7日下午共4学时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卫东的两堂展示课:《找规律》、《认识二进制》,和报告“成长中的儿童需要什么?”。周卫东老师展示了教学过程中体会数学的过程。3、4月8日上午共4学时,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国荣通过两堂展示课人教版四下《折线统计图》、三下《有余数的除法》(复习),和报告“挑战生成智慧”,阐述了教学需要挑战。4、4月8日下午共4学时,是北京一师附小的韩玉娟老师带来的展示课《数学思考》、《掷一掷》和报告“我是怎样为学生设计探究活动的”。韩玉娟带来了设计探究活动的理想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感悟
1、在许卫兵老师的课上,老师走近学生,学生们轻松上完课,幷取得很不错的效果,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相结合,把抽象的知识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授。在报告中,许卫兵老师阐述了什么是“直观”?什么是“几何直观”?就是从图形或图像中进行思考,借助看到的图形研究数量关系。小学数学中要通过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洞察能力,首先通过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其次增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再次,把握适度的直观教学,课堂上用直观教学,目的是学生离开直观也能在思维上找到规律。
2、周卫东老师的课让学生体会数学、感受数学知识的由来,具体体现了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困难的问题变成可能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引导学生用数学化的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教会学生积累使用数学思维。在报告中,强调了学生需要的几个方面,一是“真实”,要说真话、办真事、求真理;二是“真情”,三是“等待”,要保护好孩子的积极性,四是“智慧”,教师要有懂得“理答”艺术,即怎样评价课内学生作出的回答,不能光一个“好”与“不好”、“对”与“不对”就评价所有的回答。
3、朱国荣老师的课堂时间分配合理,联系实际生活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问题,困难的问题中包含有简单的多个问题,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学生的思维空间广阔,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独立思考问题。在朱国荣老师的报告中,讲诉了教学需要挑战,挑战需要设计,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一是不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要呈现问题,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二是鼓励学生动手做,把学生的思维结果物化下来,幷转化为教学资源;三是让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探索知识;四是重视“为什么”,而不是重视“是什么”;五是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4、韩玉娟老师的课是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幷把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再把问题化难为易,从简单问题中去发现规律,从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采取“以退为进,化繁为简”的研究方法,在掷一掷色子的游戏中学生们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在报告中,韩玉娟老师谈了数学既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数学学习是探索与发现,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习数学的习惯,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学可中安排活动,活动的形式要为教学的需要服务,三、高效课堂特点
在这16学时的学习中,通过认真观摩总结,从四位老师的课堂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
2、通过动手、动脑、动脑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各个知识点。
3、复杂的问题,从简单入手,化繁为简。
4、重视讨论正确结果的由来。
5、比较不同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劣。
6、教学生用数学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7、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
8、根据知识的重难点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9、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幷把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10、把问题化难为易,从简单问题中发现规律。
2012年4月10日
第三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学习汇报
永兴村完小叶富华
在永兴乡中心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了2012年4月7日——8日在昆明举办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通过两天共16学时的观摩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对教学工作也有一些看法,下面就这次学习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汇报。
一、情况汇报1、4月7日上午共4学时,认真观摩了江苏省特级教师许卫兵的两堂展示课:人教版三下《认识小数》、五年级《走近古典名题——李白喝酒》,和报告“漫谈‘几何直观’”。许卫兵老师展示了直观教学的特点。
2、4月7日下午共4学时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卫东的两堂展示课:《找规律》、《认识二进制》,和报告“成长中的儿童需要什么?”。周卫东老师展示了教学过程中体会数学的过程。
3、4月8日上午共4学时,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国荣通过两堂展示课人教版四下《折线统计图》、三下《有余数的除法》(复习),和报告“挑战生成智慧”,阐述了教学需要挑战。
4、4月8日下午共4学时,是北京一师附小的韩玉娟老
师带来的展示课《数学思考》、《掷一掷》和报告“我是怎样为学生设计探究活动的”。韩玉娟带来了设计探究活动的理想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感悟
1、在许卫兵老师的课上,老师走近学生,学生们轻松上完课,幷取得很不错的效果,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相结合,把抽象的知识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授。在报告中,许卫兵老师阐述了什么是“直观”?什么是“几何直观”?就是从图形或图像中进行思考,借助看到的图形研究数量关系。小学数学中要通过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洞察能力,首先通过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其次增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再次,把握适度的直观教学,课堂上用直观教学,目的是学生离开直观也能在思维上找到规律。
2、周卫东老师的课让学生体会数学、感受数学知识的由来,具体体现了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困难的问题变成可能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引导学生用数学化的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教会学生积累使用数学思维。在报告中,强调了学生需要的几个方面,一是“真实”,要说真话、办真事、求真理;二是“真情”,三是“等待”,要保护好孩子的积极性,四是“智慧”,教师要有懂得“理答”艺术,即怎样评价课内学生作
出的回答,不能光一个“好”与“不好”、“对”与“不对”就评价所有的回答。
3、朱国荣老师的课堂时间分配合理,联系实际生活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问题,困难的问题中包含有简单的多个问题,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学生的思维空间广阔,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独立思考问题。在朱国荣老师的报告中,讲诉了教学需要挑战,挑战需要设计,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一是不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要呈现问题,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二是鼓励学生动手做,把学生的思维结果物化下来,幷转化为教学资源;三是让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探索知识;四是重视“为什么”,而不是重视“是什么”;五是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4、韩玉娟老师的课是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幷把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再把问题化难为易,从简单问题中去发现规律,从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采取“以退为进,化繁为简”的研究方法,在掷一掷色子的游戏中学生们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在报告中,韩玉娟老师谈了数学既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数学学习是探索与发现,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习数学的习惯,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学可中安排活动,活动的形式要为教学的需要服务,三、高效课堂特点
在这16学时的学习中,通过认真观摩总结,从四位老师的课堂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
2、通过动手、动脑、动脑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各个知识点。
3、复杂的问题,从简单入手,化繁为简。
4、重视讨论正确结果的由来。
5、比较不同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劣。
6、教学生用数学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7、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
8、根据知识的重难点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9、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幷把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10、把问题化难为易,从简单问题中发现规律。
2012年4月10日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安徽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宁国市实验小学
3月17日到3月19日,在安庆市石化三小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全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究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有18位参赛选手上了观摩课。这些参赛选手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学精英,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在这次活动中,受益匪浅,老师的课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在教材处理上亦是惊奇不断。从中让我体会到:一节课的成败与否,不在于画面有多么的花哨,讲解有多么的委婉,活动有多么的热闹,设计有多么的丰富……关键在于只要学生掌握了知识,该发展的能力发展了,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让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就是一节好课。
总体印象:
1、参赛教师穿着得体,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透出精干、干练。
2、参赛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参赛教师都使用视频展示台对学生作业和作品进行展示,方便、快捷且清晰。
4、参赛教师的课前提问、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参赛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6、参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通过让学生摆、折、画,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7、参赛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丰富、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8、参赛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的一种方式。
细节印象:
一、对当地学生的印象
本次观摩,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上课的学生,他们非常优秀: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能提出老师想要的一切问题,能碰撞出老师你想要的精彩,能和老师达成想要的天然默契,而且还非常的有礼貌、守纪律。记得那些学生走上舞台时安静、有秩序,生怕影响了别人似的。下课时是那样有秩序地向老师告别,还要整齐地转过来向听课的老师敬礼,问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再见!”再有秩序地离开会场!学生课堂上活跃的思维更是让我们惊叹。如第一个给我们做课的刘志强老师在《旅游中的数学》这节课始,刘老师提到自己承诺了要在“五•一”期间带领原班学生到黄山去旅游,现要请大家帮帮忙,谈一谈旅游前要做哪些准备,旅游过程中要解决哪些问题时,结果学生回答出了刘老师预设的各种不同的问题,诸如租车,用餐,门票,时间,安全等等。程媛媛老师教学《包装的学问》一课进行到探究将四个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10厘米、6厘米的茶叶盒进行包装,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的原因时,有一个学生不是去计算,而是想象和比较,他走上展台,很从容地将一个盒子的大面与两个中面的大小进行直观比较,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将两个中面重叠起来最节省包装纸。吴晓秋老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课进行到巩固练习时,出了一道题,“小熊冷饮店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商店各月前三周卖出的冰糕情况统计图,发现第前三周依次为8箱、7箱、9箱,问本周该进多少箱呢?”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平均数“8箱”、最多的箱数“9箱”、“比卖出最多的周还要多一些的箱数,防止还会更多”。这些学生太有才了!
学生有这样活跃的思维,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他们的任课老师平时肯定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二、感受大师的风采。
1、感受他们的“数学专业素养”。
赵劲松老师执教三年级的《平移和旋转》,由于这两个概念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在感知平移和旋转时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动作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的方式:第一层次是模仿,观察动画中的物体运动情况,并用动作表演出来,在分类的基础上,揭示两种运动形式及课题;第二个层次是用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运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运动形式(向左平移两步、向右平移两步、原地旋转两圈)感受两种运动的不同感觉,同时暗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再现,根据静止的画面,想像它的运动方式,并用手势将其表示出来。三次动作表演,既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同时在举手投足之间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为接下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接下的一个环节则更加精彩了,由于平移有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赵老师设计了一个遮眼活动,让一个学生到电脑前遮住眼睛只看键盘上的方向键,听下面学生的指令操作,让全体学生用方向语言提示,眼睛看距离,大脑思考平移的两个要素,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课怎会不精彩呢?如果说让学生说出平移情况是一种考验,那么再接下来的动手画则更具有挑战性。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赵老师设计了“尝试——演示——判断——比较——再画”五次活动,在尝试中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结”再通过判断和展示打开这个“结”,接着在比较中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再画,使学生初步掌握画平移图形的方法,而两次画图所组成的小帆船,既体现了数学的美,又蕴含着教师美好的祝福,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感受他们的“激情”。
在本次活动中,丁雪洁老师应是最有激情的老师。她教学的是《体积与容积》,是本次研讨活动的最后一节课,从一开始的课前谈话起,就很明显的看出这个班的学生情绪低落,丁老师以饱满的激情贯穿课堂始终,用她特有的方式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在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
3、他们都是“有心”的老师。
吴晓秋老师是这次做课老师中最“有心”的一位老师,课前交流时,她能记住班里“在大路上看到老师就向老师问好”的学生的名字;“比猴还要聪明的同学”的模样,并叫出她的名字……这位老师一下能在班上找出六、七个有一定特征的学生名字,一下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这是我学不到的本领。
4、他们都是“勇于创新”的教师。
我们通常在说谁大谁小的时候,一定用到谁比较大谁比较小的完整名词,可是程媛媛老师在教学《包装的学问》一课的伊始,她引导学生给一个长方体的三个面取名字,分别叫做“大面”、“中面”、“小面”,这样取名为后面说明哪两个面重叠起来能节省包装纸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形象易记,更顺口。
三、谈谈这次活动对我的启发,与各位交流。
1、不“板着面孔”上课。
在一群各行各业都有的人群中,我们能很快地看出谁是教师,因为大多数教师的脸上都写着:“单纯、苦大仇深”这几个字。我们学校女教师比较多,大家自己比较一下,语数教师同其他学科老师的区别,语数教师明显更具备沧桑感。这一方面跟劳动量大小和压力有关,我想同心态及教学观念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做到“争效率、少怄气”,在课堂上努力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争取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认真听课;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表现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是直接决定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师情绪好、心情好,学生也会受到感染,上一节好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为有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反之,教师心情不好、发脾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课堂效率自然低下。课标上说:人人学所需的数学,也就是说数学并不是人人都能学好的,有些学生学到他需要的就可以了,我们不要同这样的学生较劲,你再怎么逼他也没用,大不了从60分逼到70分,没任何意义。
2、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淮北市实验小学丁雪洁老师的《体积与容积》,“骆驼与阿拉伯人的故事”,p18;
马鞍山师范附小雷雁老师《对策问题》,“5、7、9和6、8、10两组扑克牌比大小”,p19。
3、学习内容生活化。
这点是老生常谈,我的感触是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比如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方敏老师的《平均数》的新课素材就是本班学生体育课上的跳绳比赛,围绕“如何比较两组同学跳绳水平”进行教学。
4、提问技巧。方敏老师的《平均数》,师:如何比较哪组同学的跳绳水平高?学生计算出男生平均每人跳7下,女生每人跳8下;师问跳得最多的那个男生:你跳了10下,怎么平均每人7下呢?你还有的3下呢?通过学生的思考渗透“移多补少”的思想,轻松掌握“平均数”真实含义。另一位老师也上了这一课,我感觉到他的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但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5、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中心学校许海峰老师的《认识分数》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中认识分数,体验到分数的产生及意义。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还播放音乐。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例,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4年9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扎旗汉授小学数学课改研讨会。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观摩了五节小学数学优质课。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真实感受到他们的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虽然使用教材不同,但执教老师能根据学情制定了详细的,音三小、音一小、音八小,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法,三小的“马新兰教学法”;一小的“以单导学”的模式;八小的“三、四、五”教学模式等,让我对数学课堂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这几节课给我留下的印象较深,这五位老师的教学方法虽有不同,但相同的地方都是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学生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与以往的教学不同的地方是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学习的内容都是由学生来完成,老师主要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课上的反应能力,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想一想一名教师一辈子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他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虽然我们希望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平平实实才是生活的本质,多姿多彩只是生活的点缀,舍弃平实而追寻多彩,结果必定是浮华人生。课堂教学不也正是如此!让课堂走进生活,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经历,课堂才会显得朴实而又睿智。
在这短短一天的时间里,让我深切体会到优秀的数学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
20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