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与经典数学教学观摩会学习心得体会
《现代与经典数学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
4月22日至24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举办的第22届现代与经典全国中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中小学小学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享这一听觉的盛宴。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半,共听了9个专家的报告和13位专家的观摩课,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各位专家的讲解可谓精彩绝伦,始终被这些教育大师的现代教育理念、经典的实践所折服,所震撼,也不断地摧打了自己内心深处,不断地拷问自己、反思自己,在这次报告中,郑毓信教授的讲座颠覆了我印象中的数学教育模式,听刘德武老师的讲座给作为数学教师的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些许体会。汇成一句话就是: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
一、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孩子的距离
课前教师和孩子们交流,可以让孩子们身心愉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虽然是短短的几句家常话,但对孩子来说可以足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感。其次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贲老师所授的一节课内容不多,贲老师就做足准备让孩子课前去收集资料。自学新课通过汇报交流真正把握住教学的起点,为学生在课堂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学习方式的自主化、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想主动解决数学的强烈愿望。就如贲友林老师出示:圆的复习,这节课完全由学生提问,学生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就体会感受到圆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
在这些观摩课中我看到的是老师就如他们的好伙伴,老师与孩子真诚的交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是我领略了大师的风采。也了解到了今后的课堂教学方向,教师如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当老师讲得少了,孩子才会讲得多,只有当老师把教学权利下放孩子才能展现他们自己独特的思想。走进名师的课堂,领略徐长青老师的“津式幽默”、体会刘德武老师的“玩转习题课”、感受“数学王子”张齐华的课堂幽默、欣赏华应龙老师气势磅礴的生活中的数学—“阅兵中的数学”、学习黄爱华老师脉络清晰的大问题课堂、沉浸在徐斌老师武侠风的无痕教育理念中„„各位名师精彩演绎的“现代与经典”风采,为我们呈现了新颖的教学理念,精彩的教学课堂,让我们徜徉在小学数学教学艺术的海洋中,受益匪浅。
现代与经典正如一场教育盛宴,不仅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更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深刻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的知识外的精深博大,学习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界最为前沿的教育教学思想,为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和目标。作为一名教师,也许我一时无法完全明白名家们的理念,但我会在学习中不断思考,进步。
第二篇:现代与经典心得体会
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深圳之行
宋丽娜
四月的深圳已经进入了雨季,整个城市郁郁葱葱,充满生机。走进深圳,没有想象中的繁忙,大家工作生活都安安静静,井然有序,让我内心浮躁的情绪得以平静,为本次的学习拉开了序幕。本次学习又让我走近名师的课堂,聆听专家的报失,领略大师的风采。数学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是思维开拓的课堂,是师生共享的课堂,本次学习又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感悟到数学课堂的魅力和真谛。一,各俱特色,独领风骚
本次观看了刘松,黄爱华,贲友林,强震球,曹元钟,潘小明,罗鸣亮,朱国荣,俞正强,刘德武等多位老师的讲课,每个老师的讲课特色各不相同,自成体系,有的风趣幽默,有的娓娓道来,有的机智敏捷,让我们着实领略了大师的风范。每位老师都从知识的源头一步步探寻数学之美,他们执着的精神,不懈的努力,毕生的追求我深深的感动。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两位老师是俞正强老师和刘德武老师,两位老师都年近花甲,但依然坚守在教育第一线,为教育事业不懈的奋斗,他们的教学功底是几经历练和捶打,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二,课堂风采
都说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学习是被动的,老师总是束手无策。大师的课让我们感受到学习是一门慢的艺术,凡事不能急,要静等花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在本届现代与经典中,俞正强为我们上了一节非常典型的课〞植树问题〞,俞老师从两道题的辩析开始,让学生辨析点数和段数的区别,学生从简单开始入手,理解了点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在理解了点数和段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植树问题,在研究植树问题时又从两端都栽和两端都不栽的情况进行分析,显然俞老师是精心策划了这节课,想通过孩子们自己分析问题,去发现植树问题中的特点。俞老师的这节课,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时间,知识是可以迁移的,学生在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不管是大家的课堂,还是我们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如何教会学生去学习去思考,才是数学中最应该思考的问题。三,数学魅力。
又一次见到刘德武老师,心情依然非常的激动,上一次刘老师在南京的精彩的讲课和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隔一年,刘老师身上浓浓的文化气息,对数学的执着与探索,又一次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近花甲的老先生。老前辈尚且如此,年轻人又何以堪?教育是一项事业,是一群人为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另外一群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一项事业。如果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我们这些教书匠,也可以更轻松坦然的去面对,可我们现在做的不仅仅是授之以鱼,我们更想做的是授之以渔。在刘德武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和宽度。复习课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相关知识放在一起复习,学生体会到了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的路上需要老师给他们点亮一盏明灯,老师的教学也需要有一盏明灯,现代与经典就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路,各位专家就是我的榜样,使我在向前的路上有了前进的目标。教育需要思考,我们要给学生的是什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育一线的老师担负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要做的还很多很多,我想教育是个大学问,我要且行且思考。
第三篇:“现代与经典”心得体会
第十届 “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2010年5月14日到16日,我非常幸运的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运河之都,韩信故里,母爱之都的淮阴,聆听了吴永军教授的《谈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赵志祥老师的《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想法》、薛瑞萍老师的《我们班的日有所诵》、窦桂梅老师的《朗读新解》等学术报告,观摩了王文丽、倪海霞、徐小童、赵志祥、孙建峰、周益明、薛法根、孙双金、窦桂梅等名师的课堂教学。短短两天半,感动多多,收获多多。
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都感受到了一种“回归”,从教学手段到教学内容,简约朴实中体现着洗尽铅华的美。而在谈到自己的备课思路时,几位名师也不约而同地强调“简单”、“简约”。
本次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三个理念是:文化、简单、原点。一谈“文化”。
“人文性”是语文固有特性,对此,老师大都耳熟能详。但如何体现,如何落实,一线的老师们,尤其是小学老师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我则是很少具体思考,在教学中偶有涉及,那也是蜻蜓点水,过眼烟云,很少把它上升到应有的高度来对待。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在“谈谈文化语文”的讲座中让我对语文的“人文性”有了醍醐灌顶之快感。语文中的“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既具有同源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也许和语文学科强调的“人文性”大致相当吧。吴永军教授是从元素的角度来剖析语文中的文化的,他认为语文中的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精神品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判情趣。在精神品质方面,他特别强调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受此启发,我认为我当下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是:
(一)、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文化元素。
(二)、如何挖掘语文教材内和语文教材外的“文化”点,以此形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和文化增长点。
(三)、如何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中渗透“文化”。二谈“简单”。
可能是因为本人性格使然,在本届上课的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来自
深圳市教研室的赵志祥副主任。他才思敏捷,幽默诙谐,别具一格。在讲《鹿和狼的故事》一课时,由于学生对保护环境这一主题一语道破,赵老师的课几乎濒临上不下去的绝境,可他在“简单”原则指导下,实话实说,在学生已懂之点不再枉费心机,而是另辟蹊径,绝处逢生,使主旨不断深化,学生的思维不断接受挑战与撞击,从而精彩纷呈,掌声不断。
在“语文教学很简单”的讲座中,赵老师强调了七点,分别是:环节简单一点儿;课件简明一点儿;教材简化一点儿;情感荡漾一点儿;视野开阔一点儿;底蕴厚重一点儿;心态天真一点儿。他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一例,整堂课,他只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慢写课题,营造窒息的气氛。二是谈话引导,唤起悲伤的情感。三是动情诵读,引发心灵的共鸣。我觉得此课设计很简单却很成功。关于简单,赵老师还有一个几乎是难以置信的说法,他认为:低段学课文,最好一个问题都不问;中段学课文,最多问一个问题;高段学课文,最多问两个问题。这真是够简单的。
三谈“原点”。
窦桂梅是我心中真正意义上的专家名师了,这是此次听了她的《我的父亲叫焦尼》一课和讲座——“回到教学的原点”的深切体会。《我的父亲叫焦尼》是一本优秀的绘画读物,窦老师选了一本好书,关键是她又设计了好教案,她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语言、动作,还关注绘画本在构图、着色后面的文学审美价值,教学层层推进,语言张驰有力,整个教学简单而又充满人情味、文化味,如诗如画,让人在如沐春风般的感悟中,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以提升。我想,这不正是与窦桂梅倡导的“回到教学的原点”相归一吗?。
窦桂梅强调:回到母语。其感言是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学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她还强调:回到儿童。她带队制订了小学语文阶段性质量评价手册,从而在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她提出“三个一”质量目标,即: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当然还有一些难忘的片段,例:王文丽的《桂林山水》能设身处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思路培养学生及写作、读书方法的总结;周益民老师的民间故事《巧女故事》使我们回味着最原始、最实在的故事;孙双金老师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提出“幸福是什么?”给学生,也给我们深深的思索,让我们学会
爱,爱自己,爱别人,真爱一次就够了。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观摩,收获是较多的,关键是如何吸收借鉴,从而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第四篇:《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现代与经典正如一场教育盛宴,不仅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收获,更带来了无尽的、深刻的思考,让教师感受到了课堂的知识外的精深博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体会1
11月11日—13日,我们八个人有幸参加了在温州举办的第23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收获颇多,不虚此行!本次共听课12节,虽然名家风格迥异,但他们对文本解读之到位精巧,自身底蕴之深厚宏大,行课之平实扎实确是有相同之处的。接下来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转变了观念——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窦桂梅老师执教的初二课本上鲁迅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文本有难度,但她就是选这样的一篇文章,一改她以往的课堂风格,完全把学生推到前台,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自觉,引领他们思考、合作、沉淀,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问题让学生提,目标让学生定,答案由学生自己读懂、学会。课上没有老师对于自身功底的正面展示但又处处透露着老师的匠心独运,真正做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她的课堂上师生都很放松,举例:憎恶,读错了,被老师范问2遍“你确定?”时蒙了,直觉告诉他自己读错了,但有不知该怎么读,就向全班同学求助,你们觉得该怎么读呢?全班同学和他意见一致,他就很及时问老师,你认为该怎么读?老师教后,他就说全班齐读两遍,为了不出错,再强化一遍,最后强化一遍,全都记住,以后不要再出错了,窦桂梅老师则哈哈大笑,然后来一句“可爱的孩子们哎。”
这么能讲的老师都不讲了,看来,我们的观念也得彻底改变,少讲精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升了技能
1、提升语文课堂的魅力值——情感流动的课堂
王崧舟老师高举诗意语文的大旗,在小语界收获了众多粉丝,多次研读他的课例,都惊叹于他的睿智儒雅,这次再听,震撼犹在,感悟更多。他执教的是林海音的一篇小说《爸爸的花儿落了》,讲的是林海音12岁的时候,爸爸重病在医院,不能参加自己的毕业典礼,等她典礼结束,爸爸却永远的去了这样的事,文章采用现实和回忆穿插着写,爸爸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对爸爸的思念溢于言表。王老师一开口,仿佛声音有磁性有魔力,全场一千多人,台上台下,同频共振,全都沉浸在哀而不伤、含而不露的情绪中,我的心也渐渐沉了下去,眼睛湿润了。
在聚焦插叙,体会作用环节,王老师是这样以读代讲的整节课,学生读读,说说,写写。下课的时候,王老师说,同学们下课,没人动,全场没有响起掌声,王老师再次提醒同学们下课了,这时才响起热烈的持久的掌声。
这堂课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朴实清晰的教法,精妙的设计,更在于是他在执教这节课,是他这个人作为资源成为了课程的一部分,他磁性的声音,诗意的语言,沉稳含蓄的感情,带动全场的人沉浸在哀而不伤,含而不漏的情感状态,令人叹服叫绝。学生走心了动情了,怎么可能触摸不到作者灵魂深处的脉搏,怎么可能读不好,学不会。
在课后的交流中,我们八个人都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师更应该锤炼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情感,不为别的,就为能随时随地畅言自己心中的感受,课堂上能随机点评学生而不至于词穷,能引导孩子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我们达不到专家的水平,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点也是很好的,情感流动的语文课堂,学生是投入的、幸福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习作教学深受启发——教学扎实,指导具体
(1)管建刚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推敲》两节课连上,训练学生怎么写的阅读思维。
通过三个人名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过转述变直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思维,重点训练重复与多余。在课后评课中,管老师讲到:平时学生作文第一关是字数,这是解决作文温饱问题,老师们头疼的就是学生的文章篇幅拉不长,学生为了凑字数,作文重复啰嗦,老师们为此又一次头疼。所以,就设计了这样一节课。
培养指向怎么写的阅读思维。大部分学生重视写了什么,不关注怎么写,单纯关注内容的阅读对习作帮助不大,只有关注怎么写,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怎么写,才会有进步。举例:阅读几年,学生习作水平不怎么见长。观众怎能变成演员,孙俪看电视局怎么看,导演怎么看,我们怎么看,读者怎么变作者,听到这,我想起了我们王校长的先生,想起了李占峰老师,他们都曾说过,他们读书主要关注文章的构思与选材、内容与主题、立意与表达,他们经常发表作品,他们不仅是读者,更是作者,他们的阅读是指向习作的阅读。在教学中,学生不仅要获得写什么的阅读思维,还要获得怎么写的阅读思维,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的训练与指导。
(2)蒋军晶老师教会我们写美食。
他的习作指导课是接地气的,有具体的方法指导,我们完全可以复制粘贴,拿来在课堂上试试。李占峰老师的习作指导汇报课——《舌头上的美食》,还原蒋老师的课堂,也有李老师匠心独运的创作,到时候我们共同观摩学习。
三、丰盈了精神——激发我们成长的内在动力
三天的学习,每天我们都在一起交流探讨,为什么名师往台上一站,浑身上下尽是儒雅,眼里透出的全是智慧,全是浸润书山后流淌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流。交流课堂呈现是我们能看到的,看不到的:这么好的教学设计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支撑他们的理念和精神支柱是什么,他们是怎么修炼得如此优秀。之后又感慨:照搬人家的教学设计,忽略自身差异,忽略名师背后的读书历程,一定失身,失语文教学之本身。
我们每天听课早早地去,预习当天的教学文本,晚上回来意犹未尽,再无拘无束地畅言心中感受,在返回的途中,又一次拿出听课记录,反复品味。我们从课堂现象倒着推,思考他们的设计意图、设计理念,交流他们轻松自如驾驭课堂的密码,探讨他们演绎精彩的背后巨大的付出,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归根结底在于自身读书少,底气不足,语言贫乏,视野狭窄。所以,一定要坚持阅读,陈静、张真真、袁豫仪、梁丽娜老师当时就表示一定得坚持读书,并向李占峰老师索要书单,许辉老师也分享了他的读书写作经历,以及获得的雅称——一支笔,赵金枝老师更是从网上购买了《亲爱的安德烈》《三体》等书,李占峰老师拿出了自己带的在火车上读的老板本的《史记》,为了避免这份热情被琐碎的工作生活冲淡,我们还商议,定期在我们的群里交流读书感悟。
王崧舟说,现在的语文教师最缺底蕴与学养,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的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担是,不读书,少读书,一定没有底蕴。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技能,甚至不是课程,是底蕴。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更能向学生传递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事实上,阅读是最能让人找回自我、感受自我存在的方式。一字一世界,一书一天堂,无意证菩提,随性见慧光。
《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体会2此次小学语文的《现代与经典》观摩活动,我聆听了观摩了邵敏娟、邓锦芸老师的精彩课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每位教师对教材专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就如贲友林所说:“老师的等待会赢得学生的更多的精彩,放手让学生去学,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课堂。课堂不是给老师看的,课堂的风景在学生那儿!”放手,降低教师的姿态,这样学生才能独立自主。学生才会展现真实的自我。
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些许体会。汇成一句话就是: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
一、注重于学生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孩子的距离
课前教师和孩子们交流,可以让孩子们身心愉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虽然是短短的几句家常话,但对孩子来说可以足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感。其次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邵老师所授的一节课内容不多,邵老师就做足准备让孩子课前去收集资料。自学新课通过汇报交流真正把握住教学的起点,为学生在课堂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学习方式的自主化,生活化。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就体会感受到语文经典的魅力,邵老师因势利导做足功课,学生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感知、探究、发现问题。
在这些观摩课中我看到的是老师就如他们的好伙伴,老师与孩子真诚的交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是我领略了大师的风采。也了解到了今后的课堂教学方向,教师如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当老师讲得少了,孩子才会讲得多,只有当老师把教学权利下放孩子才能展现他们自己独特的思想。
愿今后多点素质教育少点应试教育。只有当考试难度下来了,素质教育才会保证。
《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体会3我有幸参加了在“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汇聚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名师、教授等,他们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或报告讲座,给予了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近距离接触这些名师,记录他们灵动的课堂,品味他们睿智的语言、感受他们高超的技艺,领悟他们深邃的思想,让我感受到了名师的魅力和专家的风采,他们对数学教学研究的激情与执着深深地感染了我,也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变化。现将我的感想汇报如下:
一、课堂是学堂,学生是主人。
此次听课感觉变化最大的是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的重大转变。教师退出讲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每位老师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他们注重营造和谐、宽松、愉快的自主探究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他们能放下教师的尊严,在课堂上能充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自己隐身于学生之中,只有当学生遇到困惑、无法解答的问题时,教师才站出来。
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启发、引导孩子主动去探究、想法引导孩子怎么去探究,交给学生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获取知识的钥匙和方法,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培养的是能力,获得的是基本的活动经验。感觉到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因为有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孩子的主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俨然就是老师,讲解的是那么深,那么流畅、语言是那么的完整和简练。课堂真的是他们交流学习的平台。这样的课堂,孩子喜欢,老师轻松。当然,这种轻松的背后是教师高超的教育技能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他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教材的解读能力。
二、同样的课,不一样的风采。
这次观摩课有幸听到由2位名特优教师刘松和张齐华“同课异构”的《百分数的认识》。听后感叹原来百分数还可以这么上啊!他们都没有按照教材的编排去上,而是借助问题链串出本节课的所有知识,学生已会的一带而过,学生不会的重点教学。刘松是借助课题《百分数》发散提问引出有关百分数的内容,而张齐华更直截了当。上课伊始就问:今天我们要学什么?你在哪见过百分数?你知道它表示的意义吗?然后就让学生3人一组讨论,汇报交流在哪找到的?啥意思?…他以一个关键问题为主线。问题是:现在分数来了,百分数也有了,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学生不断汇报的基础上抓住提炼的5个问题(意义不同,书写不同,百分数不能化简,分数有单位,百分数没有单位)让学生再次讨论。
整个课堂就是抓住“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这个主要问题展开,他说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他的问题是精心设计的,他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与百分数有关的知识都能借助学生的口说出来,在汇报、争议的过程中掌握了重点、理解了难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我喜欢张齐华设计的课堂,他比刘松更放手,设计的更巧妙,课堂效果出奇的好。用他的话说“数学教学,其实可以很简单”。是啊,简单的背后必是不简单的付出,他课堂的开放源于他对教材的深层解读和对学生的正确解读。而正确解读教材和学生的能力是需要长时间学习、积累和提炼的。我佩服他勇于尝试的勇气和大胆改革的精神。
三、创造性改编和使用教材。
刘德武老师为我们讲授的是《位置与顺序》,不是课本上的原版内容,而是根据教材的结构和习题的设计,包括总复习的设计,而重新组合而成的教材。内容更科学,更体现新内容的层次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他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知识的水平习惯,调换内容的顺序。如:学生在认识位置(上下、左右、前后)关系时,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是上下关系,所以刘老师在备课时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调整了内容安排:
1、把习题改为例题;先教上下关系,又深挖教材,增加例题的问题,由两个浅显的问题又增加了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2、楼层由三层调整为四层。
3、主人公由小朋友变为小动物。
除改编教材外,他很注重对一年级小朋友审题习惯的培养,并用儿童的语言教学。审题能力的培养他分两步进行:一是审题——看看题目是怎么写的;二是分析——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目的是通过通俗易懂的儿童语言,达到培养学生三个能力。一是审题能力;二是推理能力;三是语言表达能力。用他的话说:越是重要的,越是关键的,越不能告诉学生。教会孩子审题非常的重要,这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四、用智慧语言点亮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应是更高层次的艺术。可以说张齐华老师就是数学语言里的艺术家。他用张氏的调侃,生动的表情,和蔼可亲的教态,丰富的动作演绎着数学。他的课堂,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和自愧不如。他气定神闲、总在不经意间触动学生思考、质疑和探究。课堂上,他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他说:“数学教学,其实可以很简单”。我认为他说简单的背后定有他智慧语言的支撑。黄爱华老师也说:老师们在关注课堂教学设计的同时,也请关注语言调控。好的教学语言就像一盏明灯,指引孩子去攀登。此次无锡学习再次领略了大师的语言魅力,也指引自己多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
五、学习经典,思考成长。
华应龙老师提醒我们:我们的课堂需要等待,要有足够的耐心静等每一朵花开。罗鸣亮老师的课让我领略了什么是“简约而灵动的课堂”。张冬梅老师的课让我见识了活动课如何操作。她讲的是《米的认识》,课堂上,她让学生5次集体活动,让学生动手测量、动口表述、动脑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加深对1米的认识和建构1米的概念。5次活动都能做到活儿有序,活而不乱。我惊叹她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徐斌老师的课让我感到做他的学生很快乐!贲友林老师的课堂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两天半的学习,我看到的是真实的、灵动的课堂。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积极思考的空间和足够的思考时间,并用智慧的语言启迪学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静待学生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数学活动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教育需要思考!思考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作为老师,我们怎样读懂教材,应该站在怎样的角度去审视学生、读懂学生,又将给学生带来怎样更合适的教育?……大师们的话题让我深深思考,而且还在不断的深入。
第五篇:现代与经典数学学习心得
忘掉之后,还剩下的
——11.7温州学习心得 星河小学 王南
离11.7温州学习已经过了十天,在这十天里,游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剩下的除了“兴奋剂”后的“后遗症”,还有爱因斯坦的关于教育的名言:“当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那么剩下来的才是教育。”三天的学习,见识了苏派风格的课堂与教学理念,见识了北方名师的温文博学;体会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意识到形成自己风格的重要性。
一、学习掠影
郑毓信:数学教育应回归数学学科本质:科学性;刘德武:教育教学应该慢下来;强震球:教学设计回应了郑教授的数学本质;刘松:大师遇到学生不通的时候,也会着急的;张齐华:同课异构再一次证明了,教学要跟随学生的步伐,但又要走在学生的前面;徐斌:稳重,层层深入,一节生动的常态课;华应龙:文学素养极高的大师:《找次品》一课,是全会的高潮;程鹏:我们的同伴,我们共同的问题在他身上全部体现;余颖:游戏与数学无关;罗鸣亮:全课一条线索:摩托车到底多少钱?教好书是一项技术活;贲友林:以学生前研究为基础,课堂上老师引导者,可是差生怎么办?黄爱华:一代名师遇到学业一般的学生也会着急,他的新东西“微格教研”和我们大学时的教学实习有点相似。
二、精彩的片段:
本次的高潮当推华应龙老师《找次品》一课和《好老师:播种太阳》讲座。《找次品》一课中一个亮点或是创新是“第三个盘子”。
《找次品》一课是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这是一个经典的数学智力问题,即:“若干个外表完成相同的零件,已知其中一个是次品,次品比正品重一些(或者轻一些)。使用一架没有法码的天平,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
(一)出示问题,充分理解题意。
81个乒乓球,只有1个比别的重,如果只能利用没有法码的天平,请问你最少要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最重的这个球?
华老师先引导学生读题,找关键词:“只有1 个”“没有法码”“最少”“保证”,再让学生把这道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这是一般老师都可以努力能做到的,但华老师不同,他紧接着以老子的名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将学生的思路集中到化简上。
(二)化简题目,体会化归思想
华老师带领学生,从2个球开始,探索找次品,并在黑板上用简图表示称的过程,并且用课件演示了称的过程,非常形象,通俗易懂。
3个球中找次品,是全课的第一个小高潮:在探索找的次数时,有同学说需要称2次,有同学说只要1 次,最终统一意见,只需要一次。同时,他还用课件演示了称的过程,提出了“第三个”盘子的思想。在这儿,华老师有效的组织学生汇报了找的过程:“两边各放一个,如果不平衡,沉下去的就是重球,如果平衡,没有称的就是轻球”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这样在里给学生有一个消化的时间。为下一个难度“8个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个球中找次品,是全课的第二次高潮:这里华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并组织全班同学听了同学间的汇报,刚开始同学们一致认为,先把球分成平均的2份,即每个盘子中放4个,然后有重球的一端,再分成两份,取其重,再分成两份,找到了重球。华老师一一认同,并将它板书在黑板上,8个球要称3次。随即请同学再探索9个球的情况,同学们在探索9个球的时候,受了“3 个球”方法的启示,将9个球平均分成3份,取其重,总共称两次即可。细心的同学发现:“怎么8个球比9个球称的次数还多一些?”于是,又反回来探索8个球的情况,得出了8个球也可以2次长到次品。在这儿,华老师,及时的抛出了问题:“8个和9个两次称法有什么不同?”生汇报:
1、用的盘子数不同,2、每次分的个数不同:9个正好平均分成3份;8个也分了3次,但不是平均分。“那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分成了3份”“为什么要分成3份?”在华老师的问题中,学生明白了“尽可能平均的分成3份,充分利用第3个盘子”,也就是化归的思想。最后小结找法:用总结乘1/3。
经过前面称法的演绎,学生都很快掌握了解题的要领。如果前面的课,只是给观众一次展示了一次精巧的教学设计和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那么接下来的讲座给了听众一次如何回归教育真谛的思考:
华老师在讲座中谈到了他的一次公开课:一个女生直白的话: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吗?原因是他对于成绩并不是人生唯一的评价标准的言论。后来,他在课堂上,再一次给了女生一个交待:人皆可以为尧舜。两个月后,他再致电那个女生:你还记得我吗?记得那次课吗?那个女生犹豫许久,似乎不太记得了,但她记得他的那句话,不过变成了:“成绩好的会走得很远”。华老师用这个故事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只会看到我们想看的,只会听到我们想听的。”这个故事引发的不仅是我们对于教育真谛思考,更引发的是整个人生自我实现的思考: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人,如果不想任由环境塑造下去,应该多看看书。
三、存在的困惑:
这次学习,我看到了一种比较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前研究——课堂总探究。这种方法比较好,可是差生怎么办?我回到现实课堂后,也试着让学生自己探索一些东西,可是常常差生比较难跟上,他们更喜欢即时的欢乐。如果非要给次学习一次“谴责”的的话:大师:您是如何做到您的课堂,您的学生随时都在听你上课?理想固然美好,但落到实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瓶颈,出现各式各样的缺陷,还是大师的话缅怀我们矛盾纠结的内心:有些成就是靠天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