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合集)

时间:2022-07-03 02:2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

第一篇:《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1

《包装的学问》是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我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整个课堂,我努力创设情境,积极组织引导,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

本课从包装2包糖果、3包糖果探究新知,从而得出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考虑重叠最大的面,从而减少包装面积,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自主参与,开放探究空间

“自由是创新的源泉。”只有具备了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有基本保障。为了保证探究的实效,而不是走过场;为了不把学生当“操作工”,而是真真正正的“探究者”。我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去猜想,并自己想办法验证猜想,主动去获取、发现、巩固、深化知识。学生在交流、展示、汇报中巩固认知,发展思维,体验成功,培养了乐趣。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主要亮点:

1、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取舍。这一课的内容很多,包括课前准备、课中的观察讨论、课后的实践等等。教师不可能将包装袋上的学问全部讲透、讲完,教师能够根据生活中的需要与年龄特征作出取舍,真正构建面向学生生活的、回归学生现实生活的开放的课堂,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

2、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注重讨论研究,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周老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重点探究了包装袋上的商标、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因为这对于学生生活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通过设计“鉴别食品包装袋活动”,引发生活情境问题,让学生置身其中,去判断、去选择……加深学生的体验,将做一个聪明消费者的教育潜移默化。

3、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陶行知“生活即德育”的思想是指导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周老师努力从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寻找教育教学最合适的切口和教育点,探寻教育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实践中来、社会中来,最后指导学生更好地回到生活中、实践中、社会中,回到生活的本原中去。

4、温馨提示突出重点。本节课增加了温馨提示,这个环节在我们研讨的时候是没有的,但是我认为这几个温馨提示更能突出本课的重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能够很好的掌握购买商品时应该注意包装上的标识要齐全,并且知道要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度高的商品。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教学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时间的把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此方面应该加强。

2、本节课在大屏幕上打出了各个区消协的投诉电话,可是由于教师当时比较紧张,没有把屏幕让开,学生根本没有看清楚投诉电话,失去了本环节的意义。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3

这节数学课,在教学中主要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尝试摆放、计算,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计算、猜测、发现、验证、质疑的全过程。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去感受,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另外大胆的猜想,又根据猜想,并验证猜想。这个过程中对于规律的总结难度较大,由于每个学生真正做到实际操作叠放的全过程,也就真正体现了人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认识,也体现了面对所有学生的新要求。要想完成老师设置的几个环节,必须和它的伙伴合作,当牛奶盒数增加时,摆放的方式也在增加,这需要小组成员各自献计献策,同时记录、监督有无重复,遗漏。也体现了学生之间的探索合作和交流。质疑是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规律的正确性,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并用课件辅助,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规律的正确性,具体情况的灵活性。

设计实物的包装,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延伸。经历完整的包装过程,体验到不是为了学习而包装,是为了包装而学习。

总之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在探索、尝试、展示成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4

《包装的学问》这节数学课,我在教学中主要由学生亲身体会的过生日送礼物包装入手,让学生感受包装的学问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摆放、计算,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计算、猜测、发现、验证、质疑的全过程。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去感受,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另外大胆的猜想,又根据猜想,并验证猜想。这个过程中对于规律的总结难度较大,由于每个学生真正做到实际操作叠放的全过程,也就真正体现了人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认识,也体现了面对所有学生的新要求。要想完成老师设置的几个环节,必须和伙伴合作,当磁带盒数增加时,摆放的方式也在增加,这需要小组成员各自献计献策,同时记录、监督有无重复,遗漏。也体现了学生之间的探索合作和交流。质疑是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规律的正确性,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并用课件辅助,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规律的正确性,具体情况的灵活性。设计实物的包装,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延伸。经历完整的包装过程,体验到不是为了学习而包装,是为了包装而学习。

不足之处在于,在这个实践活动过程之中,有部分学生由于理解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差异,不能寻找到最节约的包装方式及计算方法,还需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培养其想象与推理能力。总之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在探索、尝试、展示成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5

教学反思: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完本课,又进一步的对本节课做了反思:

一、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

本课从包装1个磁带引入复习旧知,到包装2个、3个、4个相同的磁带探究新知,从而逐渐完整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叠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叠最多的面才能减少最多的面积,从而减少包装面积,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以便学生可以进行深度思考。本课中我充分运用了“猜测、推理、验证”的数学思考方法。在进行两盒磁带的包装时,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摆放的3种方法,并让学生表述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能力,还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接下来我提出最节省包装纸的要求,学生很容易说出重叠最大面的才符合要求,但这只是一种推测,还需科学的验证。通过让学生思考自己的验证方法,从而得出:计算表面积、只算重合面的面积、不用计算只用推理三种方法,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将最大面重合就最节省包装纸,这是不是正确的结论呢?接着让学生对结论进行质疑——反思——再验证——生成新的结论。本节课在4盒磁带后、最节省的方法依然是将最大面进行重叠即可,好象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结论了。随着4盒磁带6种方案的出现,学生有了质疑,学生通过不同摆法的验证,从而修正了刚才得出的:将最大面重合就最节省包装纸的结论,体会到随着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这个结论是片面的。从而抓住本课的实质:重合面的面积和最大时才最节省包装纸。

三、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如本课中对磁带的包装,学生只是通过自己头脑中的想象是很难把摆放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了。在学生出现这个问题时,肯定迫切需要比想象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时老师提出要求,学生理所当然操作实践活动的运用解决了这个难题。

当然,本课也存在些遗憾,每次欣赏刘德武老师的课后,总感觉思维含量非常的高,他的课堂更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训练,而我的这节课,应该是一节数学活动课,在设计时,目标的设定更注重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像在研究两个磁带盒中哪种包装方案更为节省时,学生已经说出大面重叠,并说出了理由,而老师还是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去进行验证,正如刘老师说的,是为了验证而验证,不是问了需要而验证,如果能像刘老师说的那样,哪个最节省?哪个最废纸?会节省多少?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通过计算得出来了。在研究四个磁带后,学生得出:最节省的方法依然是将最大面进行重叠即可后,如果让学生继续说出5个、6个甚至更多等等,学生就会从自己的角度产生质疑,提出摞成两摞,并通过计算得出怎样更节省了。总之,数学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更重要是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越来越灵活,对数学的学习也就会越来越有兴趣。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中的呈现方式是包装两盒糖果,学生不仅没有糖果盒,更不能人手一个。如果让学生做一长方体盒子,不仅费时,规格又很难统一。我发现学生每人都有英语磁带盒,规格相同,而且有实物,学生还能通过测量、摆一摆等活动,亲身经历包装的过程。这样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达到反璞归真的效果。

2、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数学的目标之一是用数学,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通过学生摆一摆、猜想、验证-结论等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的作用,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出不同的包装方法,猜想怎样省包装纸,验证猜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囊,得出哪种包装最省包装纸。

4、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拓展应用环节中,对酒瓶、苹果和人进行了包装,使本节课的综合实践得到了延伸。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6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反思整个课堂,我努力创设情境,积极组织引导,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本节课,我创设了“帮助淘气包装送给舅妈、舅舅、外婆、外公的礼物”的情境贯穿课的始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二、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

本课从包装1个长方体引入复习旧知,揭示课题;到包装2个、3个、4个相同的长方体探究新知,从而逐渐完整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叠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叠最多的面才能减少最多的面积,从而减少包装面积,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自主参与,开放探究空间

“自由是创新的源泉。”只有具备了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有基本保障。为了保证探究的实效,而不是走过场;为了不把学生当“操作工”,而是真真正正的“探究者”。我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去猜想,并自己想办法验证猜想,主动去获取、发现、巩固、深化知识。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环节——包装4个芦笋茶盒子时,我更是大胆地把课堂的空间让给学生,让持不同包装方案的同学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不断形成共知,课堂达到了另一高潮。老师在此时只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或指导,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巩固认知,发展思维,体验成功,培养了乐趣。

当然,本节课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激励性评价单一等,有待今后继续改进。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7

邓老师设计的教学策略放手让学生自己想法设计包装的方法,并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闪光点一:让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主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感受,发现刺激其思维的运转和语言的表达,大胆的猜想,有根据的猜想,并验证猜想。

学生从一盒的包装至少需要与其表面积相等的包装纸出发,引出多个相同物体包装的摆放形式,从而找到最小表面积的最优方案。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摆放、计算,使学生经历计算、动手操作、猜测、发现、验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对于规律的总结是属于稍有难度的问题,但实际操作叠放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也就真正体现了人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认识,也体现了面对所有学生的新要求。本节课设置了五次活动,采用“操作-猜想-验证-结论”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动手操作中探索出包装方法的多样样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闪光点二:学数学的目标之一是用数学,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通过学生摆一摆、猜想、验证-结论等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的作用,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闪光点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出不同的包装方法,猜想怎样省包装纸,验证猜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囊,得出哪种包装最省包装纸。

闪光点四: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在拓展应用环节中,对饼干、月饼和牛奶的包装进行点评,使本节课的综合实践得到了延伸,既培养学生节约的意识,还提高孩子们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闪光点五:把握并驾驭教材,有深度的拓展。

邓老师是一位年资深的高年级老师,每次听她的课都会给我们新的启迪,有着新的感悟,作为高年级老师的她,课堂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尽管她语言不是很华美,可是很有吸引力,听课者与学生会受感染,自主进入课堂。她的教学中特别注重拓展应用环节中,有深度的拓展,不难看出,她平时的课堂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各种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8

本课通过引领学生有意识的观察商品包装上的信息,分析整理,获取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从而帮助他们有效识别商品信息,有效抵制伪劣商品,用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交流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学习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互相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人。

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因势利利导,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与交流,既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探究性;使学生既得到感性的认识,又做到理性的思考。如在第三个环节中,买到不合适的商品该怎么办呢?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交流怎样做更合适。此环节的设置,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在第二个环节小组交流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交流话题,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共享资源,了解更多的商品知识。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能力。

在学生汇报成果阶段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汇报:如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食品包装信息,采用快板书的形式把药品的包装信息与快板书结合起来学生很感兴趣。不仅学习到了只是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打破课堂壁垒,将活动延伸到课外,激励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中合作探究、自主尝试。

因为一堂综合课的结束,仅仅是学生社会生活的开始。所以在买到不合适的商品怎么办这个环节结束时,我留给了学生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的网址,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消费知识。同时,在本课结束时,还提示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购物知识购物,并跟同学交流感受。使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实现综合活动课的实践性。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9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反思整个课堂,我努力创设情境,积极组织引导,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材的呈现方式是包装糖果盒,学生不仅没有糖果盒,更不能人手一个。如果让学生做一个长方体盒子,不仅费时,规格又很难统一。自从国家实施蛋奶工程以后,学生奶的盒子是随处可见,学生能通过测量、摆一摆的活动,亲身经历包装的过程,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的数学就在身边,达到返璞归真的效果。

二、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

本课从包装一个长方体引入复习旧知识,揭示课题;要包装两个、三个、四个相同的长方体,探究新知。从而逐渐完成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叠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叠最多的面才能减少最多的面积,从而减少包装面积,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只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自主参与,开放探究空间

“自由是创新的源泉。”自己就又具备了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有基本保障。为了保证探究的实效,而不是走过场;为了不把学生当“操作工”,而是真真正正的“探究者”。我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去猜想,并自己想办法验证猜想,小组之间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在有限的时间内,主动获取、发现、巩固、深化尽量多的知识。老师在此时只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或指导,起到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巩固认识,发展思维,体验成功。培养了乐趣。

当然,本节课我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激励评价单一,有待今后继续改进,小组合作的秩序和水平有待提高。

第二篇: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完本课,又进一步的对本节课做了反思:

一、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

本课从包装1个磁带引入复习旧知,到包装2个、3个、4个相同的磁带探究新知,从而逐渐完整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叠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叠最多的面才能减少最多的面积,从而减少包装面积,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以便学生可以进行深度思考。本课中我充分运用了“猜测、推理、验证”的数学思考方法。在进行两盒磁带的包装时,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摆放的3种方法,并让学生表述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能力,还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接下来我提出最节省包装纸的要求,学生很容易说出重叠最大面的才符合要求,但这只是一种推测,还需科学的验证。通过让学生思考自己的验证方法,从而得出:计算表面积、只算重合面的面积、不用计算只用推理三种方法,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将最大面重合就最节省包装纸,这是不是正确的结论呢?接着让学生对结论进行质疑——反思——再验证——生成新的结论。本节课在4盒磁带后、最节省的方法依然是将最大面进行重叠即可,好象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结论了。随着4盒磁带6种方案的出现,学生有了质疑,学生通过不同摆法的验证,从而修正了刚才得出的:将最大面重合就最节省包装纸的结论,体会到随着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这个结论是片面的。从而抓住本课的实质:重合面的面积和最大时才最节省包装纸。

三、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解决问题。如本课中对磁带的包装,学生只是通过自己头脑中的想象是很难把摆放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了。在学生出现这个问题时,肯定迫切需要比想象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时老师提出要求,学生理所当然操作实践活动的运用解决了这个难题。

当然,本课也存在些遗憾,每次欣赏刘德武老师的课后,总感觉思维含量非常的高,他的课堂更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训练,而我的这节课,应该是一节数学活动课,在设计时,目标的设定更注重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像在研究两个磁带盒中哪种包装方案更为节省时,学生已经说出大面重叠,并说出了理由,而老师还是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去进行验证,正如刘老师说的,是为了验证而验证,不是问了需要而验证,如果能像刘老师说的那样,哪个最节省?哪个最废纸?会节省多少?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通过计算得出来了。在研究四个磁带后,学生得出:最节省的方法依然是将最大面进行重叠即可后,如果让学生继续说出5个、6个甚至更多等等,学生就会从自己的角度产生质疑,提出摞成两摞,并通过计算得出怎样更节省了。总之,数学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更重要是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越来越灵活,对数学的学习也就会越来越有兴趣。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中的呈现方式是包装两盒糖果,学生不仅没有糖果盒,更不能人手一个。如果让学生做一长方体盒子,不仅费时,规格又很难统一。我发现学生每人都有英语磁带盒,规格相同,而且有实物,学生还能通过测量、摆一摆等活动,亲身经历包装的过程。这样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达到反璞归真的效果。

2、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数学的目标之一是用数学,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通过学生摆一摆、猜想、验证-结论等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的作用,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出不同的包装方法,猜想怎样省包装纸,验证猜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囊,得出哪种包装最省包装纸。

4、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拓展应用环节中,对酒瓶、苹果和人进行了包装,使本节课的综合实践得到了延伸。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2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反思整个课堂,我努力创设情境,积极组织引导,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材的呈现方式是包装糖果盒,学生不仅没有糖果盒,更不能人手一个。如果让学生做一个长方体盒子,不仅费时,规格又很难统一。自从国家实施蛋奶工程以后,学生奶的盒子是随处可见,学生能通过测量、摆一摆的活动,亲身经历包装的过程,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的数学就在身边,达到返璞归真的效果。

二、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

本课从包装一个长方体引入复习旧知识,揭示课题;要包装两个、三个、四个相同的长方体,探究新知。从而逐渐完成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叠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叠最多的面才能减少最多的面积,从而减少包装面积,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只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自主参与,开放探究空间

“自由是创新的源泉。”自己就又具备了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有基本保障。为了保证探究的实效,而不是走过场;为了不把学生当“操作工”,而是真真正正的“探究者”。我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去猜想,并自己想办法验证猜想,小组之间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在有限的时间内,主动获取、发现、巩固、深化尽量多的知识。老师在此时只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或指导,起到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巩固认识,发展思维,体验成功。培养了乐趣。

当然,本节课我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激励评价单一,有待今后继续改进,小组合作的秩序和水平有待提高。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3

本课通过引领学生有意识的观察商品包装上的信息,分析整理,获取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从而帮助他们有效识别商品信息,有效抵制伪劣商品,用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交流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学习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互相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人。

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因势利利导,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与交流,既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探究性;使学生既得到感性的认识,又做到理性的思考。如在第三个环节中,买到不合适的商品该怎么办呢?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交流怎样做更合适。此环节的设置,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在第二个环节小组交流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交流话题,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共享资源,了解更多的商品知识。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能力。

在学生汇报成果阶段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汇报:如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食品包装信息,采用快板书的形式把药品的包装信息与快板书结合起来学生很感兴趣。不仅学习到了只是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打破课堂壁垒,将活动延伸到课外,激励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中合作探究、自主尝试。

因为一堂综合课的结束,仅仅是学生社会生活的开始。所以在买到不合适的商品怎么办这个环节结束时,我留给了学生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的网址,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消费知识。同时,在本课结束时,还提示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购物知识购物,并跟同学交流感受。使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实现综合活动课的实践性。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4

《包装的学问》是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我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整个课堂,我努力创设情境,积极组织引导,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

本课从包装2包糖果、3包糖果探究新知,从而得出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考虑重叠最大的面,从而减少包装面积,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自主参与,开放探究空间

“自由是创新的源泉。”只有具备了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有基本保障。为了保证探究的实效,而不是走过场;为了不把学生当“操作工”,而是真真正正的“探究者”。我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去猜想,并自己想办法验证猜想,主动去获取、发现、巩固、深化知识。学生在交流、展示、汇报中巩固认知,发展思维,体验成功,培养了乐趣。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5

反思整个课堂设计,在创设情境环节颇费功夫,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能体现本课的主题呢?经过多次试讲、研讨后,最终确定从送学生精美礼物入手,然后让学生尝试包装导入新课。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都被调动起来,纷纷加入“包装”的行列,体会到“包装”里面还有学问,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这一小“细节”的处理得当,使得学生在下面的各环节中都处于高度集中、高度兴奋的状态,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合理安排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是我在教学设计中显现出的另一个特点。学生在探究包装4个奶盒时,对于方法的多样化与策略的最优化可能存在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大多数学生可以得到由4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的六种拼摆方法,但思维无序,对于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存在困难,因此以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进行研究,同伴之间相互补充,共同归纳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有序性。另外,多数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如包装3个奶盒,由于有了包装2个奶盒的基础,学生很容易就想到给3个奶盒包装的不同方法,让学生大胆猜测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并说明理由,这一环节只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学生完全可以自行独立解决。

每一次试讲学生都会给我不同的惊喜,让我感受到学生的潜力之大。本课在探究包装四盒牛奶哪种方法最节省包装纸这一环节时,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产生了两种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6个大面重叠”的方法最节省包装纸;另一部分学生认为“4个大面、4个中面重叠”的方法最节约。面对学生的争论,我没有制止,而是让他们分别阐明自己的观点,说出理由。认为“6个大面重叠”的方法最节省包装纸的理由是前面包装2盒奶、3盒奶都是重叠大面最省包装纸,依次类推包装4盒奶也是如此。这时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反驳道:“6个大面”中抽出4个大面和“4大4中”中的.4个大面抵消了,剩余的4个中面大于2个大面,那就说明重叠4个大面4个中面最节约包装纸。他这样一解释所有的同学都不禁点起了头,这时我顺势问道:其他同学还有疑问吗?(生:没有)你怎么知道这4个中面大于2个大面呢?这位同学马上拿出奶盒,边比较边解释道:2个中面大于1个大面,那4个中面就大于2个大面。听到这使我感到振奋,真为这位学生感到骄傲,他清晰的数学思路、完整的表达都让人不禁喝彩。但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再对包装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应该还有很多数学内容是可以挖掘的,还有很多学生是可以表达他们的想法的,如果课堂时间再长一些,让他们把话说完,让学生的精彩完全呈现出来,让有些问题再暴露出来,学生一定会从问题中进一步感受包装中所蕴涵的学问的。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6

本节课是针对解决“小学高年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设计的,根据平时的教学,发现每次让学生准备学具上课,经常遇到没准备或准备不当的情况,这样严重影响上课质量。因此,课前充分准备好教具、学具材料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如果老师能够统一提供适当的学具,将大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积极性。再精心设计动手操作的步骤,使教具、学具直观手段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我决定从探索“四度”数学课堂入手。所谓的“四度”数学课堂,即小学数学课堂要具有“宽度”、“高度”、“深度”和“温度”。

一、教学过程有意义创设与设计,让数学课堂有“宽度”。(知识技能)

本课从包装1盒磁带,复习旧知;到包装2盒、3盒、4盒相同的磁带探究新知,从而逐渐完善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合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合最多的面才能减少最多的面积,也可以观察拼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只有使长、宽、高最接近,这样表面积最小,才最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数学思想有意识挖掘与渗透,让数学课堂有“高度”。(数学思想)

在解决包装两盒磁带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放、比较、交流,给予他们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让他们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当学生体验解决策略多样化的同时,再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最优策略,通过探究最后得出:重合面积最大,包装表面积就最小,从而最节约包装纸。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和渗透分类思想。在操作过程中,能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伴以思维和语言的表达,对那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多鼓励他们创新,能否采用多种方法去动手操作。

三、数学本质有机地建构与提升,让数学课堂有“深度”。(数学思考)

在“拓展创新”环节,我设计了3个层次的练习。一是:包装3盒磁带,目的是让学生不通过计算,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直接观察、判断得出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为了不让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节约包装纸只需重叠最大的面。我又设计了第二个练习:包装4盒磁带及4盒伊利纯牛奶盒。先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动手摆一摆确定节约方案,在引导学生对这一结论进行质疑:为什么不是重合8个面的重合面积最大呢?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老师只是引导组织与适时点拨,并在最后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到:包装多个相同长方体,要节约包装纸,除了要考虑重合最大的面,也要考虑重合最多的面。再通过对4盒伊利纯牛奶盒的包装,让学生研究发现,拼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表面积的大小。

最后,再灵活运用总结出的节约包装纸的方法,判断思考题:包装4个特殊的'长方体。

四、学习情感有效地激励和唤醒,让数学课堂有“温度”。(情感态度)

课始,我联系生活,创设“送学生六一礼物,让学生欣赏精美的礼物”的教学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为什么要学习包装的热情和探索最佳方法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并通过包装1盒磁带,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为接下去的探索、创新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与知识基础。

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激励较弱,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7

邓老师设计的教学策略放手让学生自己想法设计包装的方法,并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闪光点一:让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主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感受,发现刺激其思维的运转和语言的表达,大胆的猜想,有根据的猜想,并验证猜想。

学生从一盒的包装至少需要与其表面积相等的包装纸出发,引出多个相同物体包装的摆放形式,从而找到最小表面积的最优方案。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摆放、计算,使学生经历计算、动手操作、猜测、发现、验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对于规律的总结是属于稍有难度的问题,但实际操作叠放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也就真正体现了人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认识,也体现了面对所有学生的新要求。本节课设置了五次活动,采用“操作-猜想-验证-结论”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动手操作中探索出包装方法的多样样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闪光点二:学数学的`目标之一是用数学,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通过学生摆一摆、猜想、验证-结论等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的作用,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闪光点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出不同的包装方法,猜想怎样省包装纸,验证猜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囊,得出哪种包装最省包装纸。

闪光点四: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在拓展应用环节中,对饼干、月饼和牛奶的包装进行点评,使本节课的综合实践得到了延伸,既培养学生节约的意识,还提高孩子们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闪光点五:把握并驾驭教材,有深度的拓展。

邓老师是一位年资深的高年级老师,每次听她的课都会给我们新的启迪,有着新的感悟,作为高年级老师的她,课堂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尽管她语言不是很华美,可是很有吸引力,听课者与学生会受感染,自主进入课堂。她的教学中特别注重拓展应用环节中,有深度的拓展,不难看出,她平时的课堂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各种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8

《包装的学问》这节数学课,我在教学中主要由学生亲身体会的过生日送礼物包装入手,让学生感受包装的学问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摆放、计算,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计算、猜测、发现、验证、质疑的全过程。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去感受,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另外大胆的猜想,又根据猜想,并验证猜想。这个过程中对于规律的总结难度较大,由于每个学生真正做到实际操作叠放的全过程,也就真正体现了人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认识,也体现了面对所有学生的`新要求。要想完成老师设置的几个环节,必须和伙伴合作,当磁带盒数增加时,摆放的方式也在增加,这需要小组成员各自献计献策,同时记录、监督有无重复,遗漏。也体现了学生之间的探索合作和交流。质疑是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规律的正确性,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并用课件辅助,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规律的正确性,具体情况的灵活性。设计实物的包装,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延伸。经历完整的包装过程,体验到不是为了学习而包装,是为了包装而学习。

不足之处在于,在这个实践活动过程之中,有部分学生由于理解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差异,不能寻找到最节约的包装方式及计算方法,还需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培养其想象与推理能力。总之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在探索、尝试、展示成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9

这节课的主要亮点:

1、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取舍。这一课的内容很多,包括课前准备、课中的观察讨论、课后的实践等等。教师不可能将包装袋上的学问全部讲透、讲完,教师能够根据生活中的需要与年龄特征作出取舍,真正构建面向学生生活的、回归学生现实生活的开放的课堂,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

2、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注重讨论研究,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周老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重点探究了包装袋上的商标、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因为这对于学生生活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通过设计“鉴别食品包装袋活动”,引发生活情境问题,让学生置身其中,去判断、去选择……加深学生的体验,将做一个聪明消费者的教育潜移默化。

3、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陶行知“生活即德育”的思想是指导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周老师努力从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寻找教育教学最合适的切口和教育点,探寻教育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实践中来、社会中来,最后指导学生更好地回到生活中、实践中、社会中,回到生活的.本原中去。

4、温馨提示突出重点。本节课增加了温馨提示,这个环节在我们研讨的时候是没有的,但是我认为这几个温馨提示更能突出本课的重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能够很好的掌握购买商品时应该注意包装上的标识要齐全,并且知道要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度高的商品。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教学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时间的把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此方面应该加强。

2、本节课在大屏幕上打出了各个区消协的投诉电话,可是由于教师当时比较紧张,没有把屏幕让开,学生根本没有看清楚投诉电话,失去了本环节的意义。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10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个内容要2课时才能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在课前,我设计了两道复习题,计算图形的表面积。为新课学会包装的计算作铺垫。

在学一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3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特别是“画一画”,通过动手操作以后,由抽象到直观,充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算一算的过程中,学生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1、先算出平成新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再计算它的表面积;

2、先算出2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然后减去重叠的面积,就是拼成新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完成以后,我点了几个同学板演。没想到,他们画的立体图形很标准,出乎我的意料。并且把计算过程展示出来后,他们发现了把2个长方体重叠后,重叠最大的面的时候,节约包装纸。由此,学生也推导出:把几个长方体的物体包装在一起时,重叠的'面越大,越节约包装纸。学生们尝到了甜头,都觉得这个内容太简单了。这节课他们是快乐的。

算出了2盒如何包装节约后,我又向他们提出了新的问题:3盒、4盒、5盒包在一起,一共几种不同的包法呢?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马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始用数学书摆。我在学生当中巡视,发现有的小组是这样摆的:我们先一层一层地摆,每次摆的时候要不重复、不遗漏。可以想想它的因数。然后摆两层、四层等等。摆完以后,学生开始汇报。我们在求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时,可以先找出这个数的因数,然后一层一层地开始摆,最后把每层摆的种数加起来就可以了。同学们也一致同意这种方法。没想到学生的思维是如此活跃,看来包装真的真的很有学问。

有时候,对学生完全放手,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11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反思整个课堂,我努力创设情境,积极组织引导,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本节课,我创设了“帮助淘气包装送给舅妈、舅舅、外婆、外公的'礼物”的情境贯穿课的始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二、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

本课从包装1个长方体引入复习旧知,揭示课题;到包装2个、3个、4个相同的长方体探究新知,从而逐渐完整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叠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叠最多的面才能减少最多的面积,从而减少包装面积,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自主参与,开放探究空间

“自由是创新的源泉。”只有具备了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有基本保障。为了保证探究的实效,而不是走过场;为了不把学生当“操作工”,而是真真正正的“探究者”。我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去猜想,并自己想办法验证猜想,主动去获取、发现、巩固、深化知识。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环节——包装4个芦笋茶盒子时,我更是大胆地把课堂的空间让给学生,让持不同包装方案的同学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不断形成共知,课堂达到了另一高潮。老师在此时只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或指导,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巩固认知,发展思维,体验成功,培养了乐趣。

当然,本节课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激励性评价单一等,有待今后继续改进。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12

《包装的学问》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反思整个课堂,我努力创设情境,积极组织引导,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本节课,我创设了“为母亲节准备礼物”的情境贯穿课的始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二、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

本课从包装1个长方体磁盘引入复习旧知,揭示课题;到包装2个、3个、4个相同的磁带盘探究新知,从而逐渐完整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叠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叠最多的面才能减少最多的.面积,从而减少包装面积,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自主参与,开放探究空间

“自由是创新的源泉。”只有具备了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有基本保障。为了保证探究的实效,而不是走过场;为了不把学生当“操作工”,而是真真正正的“探究者”。我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去猜想,并自己想办法验证猜想,主动去获取、发现、巩固、深化知识。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环节——包装4个磁带盒时,我更是大胆地把课堂的空间让给学生,让持不同包装方案的同学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不断形成共知,课堂达到了另一高潮。老师在此时只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或指导,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巩固认知,发展思维,体验成功,培养了乐趣。

四、不足之处

1、老师在教学中似乎急于渗透“优化思想”,急于探究“最优策略”,而忽视了学生对“策略多样化”的体验。

2、在小组合作环节中,小组内的交流还不充分教师便急于组织课堂交流,显得小组交流似乎有点“走过场”。

3、本节课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激励性评价单一等,有待今后继续改进。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13

这节数学课,在教学中主要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尝试摆放、计算,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计算、猜测、发现、验证、质疑的全过程。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去感受,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另外大胆的猜想,又根据猜想,并验证猜想。这个过程中对于规律的总结难度较大,由于每个学生真正做到实际操作叠放的全过程,也就真正体现了人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认识,也体现了面对所有学生的新要求。要想完成老师设置的几个环节,必须和它的伙伴合作,当牛奶盒数增加时,摆放的方式也在增加,这需要小组成员各自献计献策,同时记录、监督有无重复,遗漏。也体现了学生之间的探索合作和交流。质疑是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规律的正确性,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并用课件辅助,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规律的正确性,具体情况的灵活性。

设计实物的包装,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延伸。经历完整的'包装过程,体验到不是为了学习而包装,是为了包装而学习。总之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在探索、尝试、展示成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三篇:《包装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敦煌市北街小学 秦宁远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计算表面积,并比较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1、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2、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图片。(课件出示常用的生活用品的包装盒)。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包装。其实呀,包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最先吸引我们的注意,那么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这些都是学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二、组织新课,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明确求礼物盒的包装面积就是求礼物盒盒的表面积。

这里有一个礼物盒,老师现在很想知道,如果要包装这个礼物盒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的问题,就是求礼物盒表面积的问题。(出示课件强调接口处不计)

2、合作探究,发现两盒礼物最节省包装纸的方法。

现在要把2盒礼物装成一包,会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案?

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纸盒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拼一拼、摆一摆,看看有哪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案?(接口处不计)

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有多少种不同的包法呢?

小结:三种包装方法,分别是大面重合、中面重合、小面重合。(课件演示)

提出问题:猜猜看,哪一种最节省包装纸?

通过计算验证

课件出示礼物盒的长、宽、高,用你喜欢的方法开始计算。结论: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就越小,包装纸就越节省。

3、三个盒子时,如何包装?用得出结论去完成。

4、展示交流

5、小结计算方法。

三、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一包纸巾形状是长方体,它的长8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把10包纸巾包装在一起,可以怎样包装?你认为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需要多少包装纸?(包装纸的重叠部分忽略不记)

2、学生设计方案并汇报

3、说一说哪种方案更节省包装纸?计算验证。

四、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就越小,包装纸就越节省。

第四篇:《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

《包装的学问》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节约的意识,体会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最节省包装纸的叠放方法。

难点:理解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准备若干个牛奶盒

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出不同包装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哪种包装方案最节约。体验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节约的环保意识、发展优化思想。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过生日时,让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吃蛋糕、家人一起出去玩、拆礼物等等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精美的图片,咱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精美包装让学生欣赏。

那么作为包装纸除了要注重精美,还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呢?(节约、美观、轻便等,渗透节约的环保意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包装中的学问 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

二、设计方案,动手实践 活动一:一盒牛奶的包装 PPT出示一盒牛奶

提问:这个牛奶是长方体,为了使这盒牛奶更加美观要把这盒牛奶进行包装。

需要多少包装纸?你们能求吗?

生:不能,不知道长、宽、高。

师:要求这盒牛奶需要多少包装纸,我们要了解那些数据?

交流得到:包装纸是包在牛奶盒的表面,所以求包装纸的大小就是求牛奶盒的表面积,要求表面积必须知道长、宽、高。

PPT出示数据。学生计算牛奶盒的表面积。

反馈谈话,引发思考: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68平方厘米,包装这个牛奶盒268平方厘米的包装纸就够吗?

引导说出:牛奶盒的包装纸应该比它的表面积大一些。如果不计接口处的面积,这一盒牛奶需要的包装纸就等于这个长方牛奶盒的表面积。

师生约定:今天我们研究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就暂时不考虑接口处。活动二:两盒牛奶的包装问题

1、提出问题,小组合作

两盒牛奶该怎样包?包装时一共需要多大面积的包装纸呢?(一个需要268cm2,两个就是需要536cm2。)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说一说。(可以合起来包装,就不是536cm2了。)问:合起来包装为什么就不需要536cm2包装纸呢?(有的面重合起来了。)师:重合的面在包装时需要用包装纸包装吗?(不需要)

师:可以怎样包装呢?会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请同学们同桌合作,拿出两盒牛奶摆一摆。

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请同桌用自己手中的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包装两盒牛奶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并在练习纸表格上记录方法及相关数据。

学生同桌合作,探索组合包装的方法。请学生上台实物展示摆放的方法。

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包装方法?再指名展示。(展示结束,课件出示三种组合包装的方法图。)

2、展开猜想,交流讨论。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三种包装方法有什么不同?(重合的面不同。)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请看第一种方法重合的是哪些面?(生:两个最大的面。)

师:我们可以说“重合了两个大面”。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呢?(生:第二种方法重合的是两个中面,第三种方法重合的是两个小面。)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三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第一种)问:第一种方法最节约,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想的吗?(指名交流。)

3、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师: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呢?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验证呢?(可以分别计算出三种组合后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再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问:怎样计算大长方体的表面积?(预设学生回答:可以根据组合后的大长方体的长宽高直接计算出表面积;也可以把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去重合面的面积。)

学生动手计算来验证刚才的猜想

师:从计算的结果看,是不是和我们刚才的猜想一致呢?(一致)师:谁能说一说在包装时究竟怎样包装才能节约包装纸吗?(指名回答)谈话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自己的想法,验证出我们的猜想完全正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课件演示)两盒牛奶的包装方案共有3种,其中大面重合最节约包装纸,小面重合最浪费包装纸。

活动三:3盒牛奶的包装 1、3盒同样的牛奶可以怎样包装?有几种包装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两盒牛奶的包装先猜想,再在小组内动手摆一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再请小组代表展示包装的方法。(学生上讲台展示。)

学生代表边演示边介绍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①4个大面重合;②4个中面重合; ③4个小面重合,教师随机用课件展示这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3、观察课件展示的3种方法并思考:师:请同学们猜一猜,想这三种方法中如果接口处不计哪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包装纸?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一说)

4、学生汇报,师适时点拨:3种方法都重合4个面,而大面重合的方法减少4个大面的面积,这样剩余的面积就越小,就越节约包装纸。

我们从包装两盒到包装三盒,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

5、总结:重合的面的面积越大,露出的表面积就越小,就越节约包装纸。那是不是所有包装都是只要把大面重合一起就是最节约包装纸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4盒牛奶的包装。

三、打破定势,加深理解 活动:4盒牛奶的包装

1、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请同学们继续在小组内探究四盒牛奶有几种摆法,哪种最节省包装纸?

2、学生利用牛奶盒在小组内拼摆,探究包装方法和最优策略。

3、学生代表上台前演示介绍最节约包装纸的方法是“4个大面和4个中面重合”,并用牛奶盒的4个中面和2个大面作比较来验证结论。

小结:通过对4盒牛奶的包装,大家又有什么新发现?(包装时,既要考虑重合最大的面,又要考虑重合最多的面。)

四、总结回顾,梳理经验。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请说一说。(指名回答)师:最后老师还安排了一个课后小活动:和家长一起到超市中调查一下,看看哪种商品的包装不节约包装纸,思考:厂家为什么要这么包装呢?然后为它设计一个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课件出示活动内容。)

五、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重叠的面积越大,其表面积越小,所用的包装纸越少。

教学反思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反思整个课堂,我努力创设情境,积极组织引导,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本节课,我创设了包装牛奶盒的问题,一盒牛奶需要多少包装纸呢?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

验入手,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二、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

本课从包装1个长方体引入复习旧知,揭示课题;到包装2个、3个、4个相同的长方体探究新知,从而逐渐完整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叠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叠最多的面才能减少最多的面积,从而减少包装面积,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自主参与,开放探究空间

“自由是创新的源泉。”只有具备了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有基本保障。为了保证探究的实效,而不是走过场;为了不把学生当“操作工”,而是真真正正的“探究者”。我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去猜想,并自己想办法验证猜想,主动去获取、发现、巩固、深化知识。老师在此时只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或指导,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巩固认知,发展思维,体验成功,培养了乐趣。

当然,本节课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激励性评价单一等,有待今后继续改进。

第五篇:“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P82-83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教学重、难点:找出各种包装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得出节约包装纸的最佳策略。

突破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感悟,加上适当的课件演示及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教学准备:课件、盒子(录音带与牛奶盒每人一盒)、包装纸、实验记录表(正反都有)。教学过程:

一、创情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再过两天就是母亲节了,你们想怎样为妈妈庆祝节日呢?(生交流,师评价)老师录了一些话及泉州讲古的节目在录音带里,想把自己一颗感恩的心,送给在厦门的母亲(课件出示图片),希望她健康长寿。我想把它包装一下,你们愿意帮忙呢?(观看学生包装,根据学生包装作评价,引出课题并板写:包装的学问)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明确包装纸的大小就是物品(长方体)的表面积

1)老师包装这盒录音带,至少要用多少包装纸,其实就是要求什么?(表面积)2)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什么有关呢?(它的长、宽、高)请动手量出再告诉老师。(生测量、汇报;师板写)3)(小组合作)算一算包装这盒录音带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接口处不计)4)生汇报师板写

5)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多麻烦啊,我们暂时约定:上下面叫A面,前后面叫B面,左右面叫C面。A面的面积是(生说师写A面= × = B面= × = C面= × =)2.探究节约包装纸的方法 1)两盒

①两盒包成一包,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同桌合作摆一摆。②生汇报(大屏出示温馨提示:可看着自己的摆法说出怎样摆及这种包装方案需要几个A面,几个B面,几个C面)师课件出示三种方案

③猜猜看,这三种方案,哪种最省包装纸?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④既然是猜测,我们就要(验证),数学是用数字说明问题,我们怎样验证呢?(计算)(我们不忙着计算,讨论一下哪种计算方法最简单)(生讨论、交流,再计算,最后交流结果)⑤引发思考:从包装两盒录音带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生说师板写:重合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所用的包装纸最省。)

2)3盒(即时反馈:3盒包成一盒,包装纸最省。)

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两盒包装成一包,怎样包装最省纸,那么三盒包成一包,有几种方案?(生猜测、动手验证、汇报、课件出示)

②启发:你能不用计算,运用刚才的发现,直接判断哪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包装纸呢?(生答师评价)

3)4盒(对比辨析,加深理解:4盒录音带与4盒牛奶)①把4盒录音带及牛奶包成一包,有几种方案呢?小组合作,组长记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②生交流汇报师评价。

③不用计算,你能马上淘汰几种浪费包装纸的方案?并说出理由。(生说师评价)(引导至4种)④哪种包装方案最省?(引起争论,再要求用计算来证明)⑤生计算,得出结论。

⑥引导对比小结:包装四盒录音带时,只要将最大的面重合了,重合面积就最大,也就最省包装纸。而包装四盒牛奶的最省包装纸却不是,你又有什么发现?(根据长宽高的具体数据选择合适的包装方法。)

反思:在完成本课教学后,我认为我做得较好的是:

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首先是开头的创设情景,上课是在5月5日,周末是母亲节,我就以此作为情景材料,用问题引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引出给母亲送礼物庆祝节日,在学生帮忙老师包装录音带的时候,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装漂亮、快速等,说:“其实包装礼物中有许多我们还不知道的学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包装的问题。”(自然引出课题),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是设计的课外练习题,用彩纸包装一套上、中、下集的同样3本书,怎样最节省包装纸,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注重动手操作,体验策略的多样化,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中,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以便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包装1盒录音带”、“包装2盒录音带”、“包装3盒录音带”和“包装4盒录音带及4盒牛奶”这些内容。首先出示1盒录音带,让学生包装,提问:“要求包装这盒录音带至少要用多少包装纸,其实是求什么?”学生有实际操作,他们很快就回答出来。“2盒包成一包,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学生只是通过自己头脑中的想象是很难把摆放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的。在学生出现这个问题时,肯定迫切需要比想象更好的方法来解决。操作实践活动的运用理所当然地解决了学生的这个难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放,不仅体验到策略的多样性,还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法。“猜猜看,这三种方案,哪种包装最节约用纸?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因为有动手操作的经验,我的话音刚落,连平时基础最落后的袁毛机同学,也举手要发言,我忘了后面坐着校长等好多老师在听课,竟指明让他回答,他说:“重合A面的最节约,理由是重合面积越大,所用的包装纸最省。”

三、针对教材的缺陷,重组教材,补充教材

首先是教材中用的糖果盒,大多数同学没有办法准备,即使有,也会大小不一,因此我利用学校淘汰的音乐盒,使得人人一盒。其次,教材中的包装方案,都是只要重合最大面就是最节省包装纸。因此我增加了包装4盒录音带与4盒牛奶,让同学比较,防止产生思维定势。我在本课中也存在不足:高估学生的计算能力,浪费了一些时间。因为录音盒的宽(10.5cm)与高(1.5cm)的数据都不是整数,学生在计算一盒录音盒的包装纸时用了较多的时间,而且该计算在本课中应是能口算的,以后如果让我再一次教这一课,我会在课前与学生沟通,让录音盒的长、宽、高的数据为整数(7cm、10cm、2cm),使计算的时间简短一些。

下载《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2-83页“包装的学问”。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经历探究长方体拼接......

    包装与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82页至83页。 【简要说明】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数学与购物》中一节综合实践课。在设......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 刘亚东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2-83页 :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特征......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教育课《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80页“包装的学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80页《数学好玩》中的第三课“包装的学问”,教材通......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苏坑中心小学陈春光 教学日期:2018年5月9日上午第2节 五年一班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80页“包装的学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 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中体验......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学校:商东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计与执教者:张大帅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2页—第8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