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绝对自由和极端规则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的探索
文静
摘要:自由与规则的平衡点在哪里?在学前教育中,这是幼儿园老师时刻都要面临的选择,在幼儿园中“皮的孩子怎么办”的问题则将规则与自由的矛盾体现的淋漓尽致,大部分一线工作者在认识上对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处于模糊的状态,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园教师经常处于盲目给予幼儿自由和过分强调规则的两个极端,而其中过分强调规则又是最为幼儿园教师偏爱。笔者在幼儿园实习近平三个月,通过观察和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思考,分析绝对规则给幼儿,老师和园区带来的危害,试图找到探索绝对自由和极端规则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的方式,笔者得出的结论是:老师们应该在遵循蒙台梭利提出的三条边界上,做一个带着爱意的,批评而非批判的巡逻者。
一、写作缘起
幼儿园是除了家庭之外对孩子进行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虽然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认知发展能力不同,从而导致他们在可接受的学习内容、时间、方式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学龄前儿童接受学校社会化几乎成为其人生任务,孩子在对他人(尤其是养育者、老师和同伴群体)的模仿学习潜移默化;老师和父母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这两种方式都是对孩子进行社会化规训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会呈现出自由选择与规则的束缚存在矛盾,在实践中即表现为“我们经常遇到的所谓不听话的孩子”,你轻言细语温柔地温柔讲道理,你把他拉到一边让他自己冷静反思,你利用他他在意的事情对他进行威胁,直到最后你终于耗尽了你所有的耐心,你开始以老师的身份对他们进行过于强烈的规则管控,可是过激的规则管控效果有限,而且对孩子会造成伤害,甚至会侵害孩子的儿童权利,因此笔者开始探索绝对自由和极端规则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二、极端规则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后果
幼儿树立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是必要的,在许多情况下,良好的规则和要求是保障幼儿教育最基本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也是培养幼儿形成规则意识,遵守社会规范的主要途径。正如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所言:“教育中的自由需要训导和强制,教师需
要寻求按照自由的精神去执行维持秩序的途径,这和教育中尊重自由是不冲突的”[1]。在蒙氏教育中,蒙台梭利也同样发现了孩子对秩序感的需求,我们倡导有限度的自由,而教师扮演着规则的巡逻者的角色,给幼儿建立一定的规则框架,同时也是实现幼儿自由的重要途径[2],但是实践中常常出现过分强调规则而忽视幼儿儿童权力及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形。
(一)过度约束带来的儿童自我掌控感的缺失
孩子有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能对自己的生理需求做出正确的感知,例如他能对自己是否感到饥饿,冷热等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有权利得到相应的供给,而教师在这方面控制的过多,就会造成孩子对自我掌控感的怀疑。
常规生活案例:“没有不吃点心的!”
L小朋友午睡后从床上起来,在教师的提示指引下小便洗手喝水,接下来到了吃点心的环节,他端着小椅子犹豫了一会儿,最终选择坐到线上去看书。
老师:你怎么还不去吃点心,有些小朋友都吃完了
L:我不想吃点心
老师:没有不吃点心的,马上把小椅子搬过来吃点心,我数到3,1,2,3......L很不情愿地搬起小椅子去吃起了点心。
为什么幼儿园会如此强调孩子的一日常规,是为了满足孩子对秩序感的需求,是为了增加孩子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而不是去剥夺他对生活的掌控感,相信孩子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否饥饿,在吃点心,是否加减衣物,是否想要小便等孩子能自己判断的生理需求方面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正餐上,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早上到园的时间,活动量等方面来大概判断孩子的食量,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差异化地利用软性方式让孩子吃饱
(二)过度限制会孩子丧失安全感和价值感
案例:课堂捣乱的“调皮孩子”
在我实习的班级中有一个小班的孩子就是这种情况,比方说工作时大声讲话,跑来跑去,甚至在户外活动时随地小便,这天上英语课,孩子又完全“放飞自我了”。
老师:H,请你做好(带吼腔)
H:知道了
过了一分钟左右,小朋友又开始大声说话
老师:能不能坐的好?坐不好请你出去!
H:能(脸上带着顽皮的笑)
过了几分钟又开始了
老师:不好好坐,你就在这站着(带非常生气的表情,让小朋友到门口站着)
小朋友仍然带着顽皮的笑,回到课堂上之后仍然“放飞自我”,如此循环往复。
各位读者朋友,也许你也跟这位老师一样头疼吧?然后我们很擅长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孩子贴上标签,或许这个时候你早已在心里做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个孩子真是个顽皮的孩子!,然后利用你的绝对权威,你的规则让他服从,让他“听话”。请你想一想为什么你会如此熟练地给人贴上标签?因为你关注到的是这个孩子在什么情境下做了什么事情,而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到孩子本身身上,去关心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在寻求老师的关注?是在挑战老师?还是只是觉得好玩?又或是是什么其他的原因?他的需求是什么?
在孩子放学后,在等待着上兴趣班的间隙中,笔者尝试着跟他一起玩他感兴趣的游戏,跟他拉近关系,试着获取他的信任,然后了解到他的主要养育者是他的爸爸妈妈和四娘(他爸爸的四姐),他们在倾向于棍棒教育的同时,又非常溺爱,这种状态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因为他们针对不同的场景,在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简单粗暴地使用“大棒”让其服从自己,而在物质上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在行为上多度帮助孩子代劳,这一点在与孩子家长的交流中得到了证实,这种方式让孩子对自己是否得到了爱产生了怀疑,在幼儿园的表现即是想要获得老师的关注,又是为了挑战老师,这个孩子的依恋类型是矛盾型的,他需要一遍遍地确认他是被爱的,他是有价值的。
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笔者首先私底下跟他的家长保持较为频繁的联系,尝试着告诉家长你的孩子需要什么,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去看到他如此可爱,去相信他可以学会许多美好的品质,给他时间,也给自己时间,并有意识地去掉给孩子贴的标签,这个过程一定是很缓慢的,以前的不当的教育方式仍然会存在,每一次大吼,命令甚至动手的方式发生之后,家长需要跟孩子道歉,我相信当家长、老师尽可能地去给孩子呈现良好的方式的时候,孩子模仿的也会是这些好的方式。
我待在那个班级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会在放学之后(孩子每天都有兴趣班)不批判地跟孩子沟通,倾听他的想法,进入他的世界,如果今天我也没控制住吼了他(我们要理解老师,老师也是人,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情绪),我会真诚地跟他道歉,并告诉他他做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情会有什么不良后果,但是我没能控制好我的情绪,我吼你我也很心疼(让他感受到他仍然是被爱着的),并且我会让他帮我忙擦擦窗户,扫扫地,摆摆鞋,整理整理教具,不断地看到他的优点,并表达出来,然后私底下去做家长工作,现在的他真的进步了很多。而我在遇到他又出现了“调皮”的行为的时候,我不再去批判他,去给他贴上各种标签,因为我看到了他的整体,他是一个孩子,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偶尔控制不住自己是正常的,他可能需要我关注他了,他还有那么多美好的方面,我想当老师看到了一个孩子的整体,当你真正地去爱孩子,便会给孩子更多的理解,接纳,包容,极端规则的要求出现的概率便会降低很多!
三、总结
组织(班级)的运行需要规则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而“个体的独特性”日益显现也成为共识,并且成为未来孩子的追求,人生活在组织里,必须要学会规则(接受社会化),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追求独特性是必然的,于是产生了规则与自由之间的矛盾,在初期我们可能更倾向于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要么我们选择绝对的规则,要么我们崇尚完全的自由,很快我们便会发现这种方式的不合理之处,其实对于规则与自由之间的矛盾并非是不可调和的,我们是可以去探索一条中间的道路,一条规则与自由都能畅行的道路。关于这个探索,蒙台梭利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答案,她认为教师应该巡逻在规则的边界上,而规则的边界有三条:不伤害自己;不伤害环境;不伤害他人[3],这很重要,笔者也很赞同,但是找到绝对自由和极端规则的第三条道路的关键在于教师采用什么方式巡逻的,我给出的答案是,带着爱意的批评而非批判,告诉他也许他是因为什么原因,他做了这个事情,这个事情有什么后果,你虽然理解他,更要批评他,所以你要把他带出课堂,所以你要让他做观察椅,但是你知道他身上有很多具体的优点,我们仍然爱你,但你需要冷静一会。
那么如何做到带着爱意地批评而非批判呢?那需要我们老师把注意力从孩子做的事情上转移到孩子本身身上,不去给孩子贴标签,运用优势视角,看到孩子整体的面貌!
本文认为学前教育中,绝对自由和极端规则之间一定存在一个属于你们班级的平衡点,老师们应该在遵循蒙台梭利提出的三条边界上,做一个带着爱意的,批评而非批判的巡逻者!
参考文献:
[1]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张师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雷小朋,雷茹.蒙台梭利自然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读蒙台梭利著作有感[J].科教导刊,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