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儿童钢琴教学中技术与兴趣的平衡点

时间:2019-05-15 01:3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寻找儿童钢琴教学中技术与兴趣的平衡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寻找儿童钢琴教学中技术与兴趣的平衡点》。

第一篇:寻找儿童钢琴教学中技术与兴趣的平衡点

寻找儿童钢琴教学中技术与兴趣的平衡点

钢琴技术是指为一定的音乐内容服务,用以表现一定的音乐形象和思想感情的。儿童钢琴教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它既包含着音乐的学习,又要进行大量的技术训练。日本教育家滨押政雄强调“如果不使学生通过练习提高技术,就不可能使他们体验到优美的音乐美。技术练习是重要的,是为了获得音乐体验的手段和方法。” 因此,钢琴教学必需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技术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音乐。但是,对儿童来说技术练习毕竟是枯燥的,许多钢琴教师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有的干脆任其自由,而有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强调却不见成效后,便怒声斥责“不行,再来一遍”“还是不行,你要这么弹(示范)”“这小节你去弹10遍”……加上家长也在旁边着急,两面夹击,孩子只有紧张和难过。对他们而言,弹琴变成了没完没了的机械反复;对长期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逐渐失去了兴趣,处于想学,又怕学;想不学,又不敢不学的处境中。

苏联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认为,音乐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怎样使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使个人对所爱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且具有时刻向往的心情,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学琴之初,儿童往往兴趣高涨,可随着学习的深入,技术练习的增加,兴趣就一点点减弱。若在技术训练中能以兴趣为出发点,技术方面的障碍无疑会被冲淡得微不足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孩子的兴趣,使他们克服无味的技术练习,并喜欢上它,愿意主动积极的去征服呢?难道技术与兴趣真是一对矛盾体,无法相融吗?

一、听为先导,萌发兴趣

苏联伟大钢琴教育家涅高兹指出“声音是钢琴家应该解决的技术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在我授课时,四分之三的劳动化在音色的探索上。” 可见钢琴的“任何演奏总是以制造声音为目的” 的。声音的质量是决定弹奏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比如:明亮清脆,抒情如歌的;坚强有力,充满光泽的;弱而不虚,强而不燥的等等。所以教师在钢琴技术教学中应要求孩子从练第一个音开始就要用心去听。

心理学家认为,低龄儿童的审美情感体验尚处在“悦耳悦目”较为低层次的水平上。生理愉悦是儿童最初的美感本能,所以,在学琴初期我们就要让准确美好的声音刺激他们的听觉,让孩子萌动对美好声音的向往,并意识到这种悦耳的声音是从眼前这架钢琴中流传出来的,他们就会跃跃欲试,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这时,根据幼儿爱模仿这一特有的心理现象,教师就可以作出引导:“你看,我的手是这样让钢琴发出声音的;你听,这样弹出来的声音多美啊!”于是,孩子就会积极地模仿老师练起来。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我们需要培养—种有利于弹奏力量的运用与传送的正确动作。如果教师单纯地反复强调让孩子把指尖立起来,这种方法容易使孩子觉得注意“指尖站立”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不如让他把声音弹得好听一些。教师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想让大家都听见你弹的声音,只要把指尖立起来一点就行了。”当教师发现孩子做得比较规范的时候,就可以继续加以肯定:“你听,你做到了。看看自己的小手,你是怎么弹出这么好听的声音的啊?”此时,我们练习技术的前提不是“手怎么放,手腕怎么提”,而是“为了使声音好听,我要这样弹”。

利用他们对美好声音的渴望,进行正确的弹奏方法的训练可以使孩子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似乎是顺便地注意了技术问题,而这种“注意指尖”的努力又是为了音乐美的需要而作出的。把正确的动作与正确的声音结合起来,就可以用声音推动他们兴趣的萌发。

二、因“趣”施教,形象“善譬”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思维尚处在具体形象阶段。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帮助孩子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深入浅出。儿童的阅历很浅,我们应该选取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地了解学生,以便在教学时,与他们已从事过的活动或他们已认知的事物联系起来,使理性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例如,在弹奏这样的节奏音型时,儿童常常会在每一个音上都给一个力,这样不仅破坏了旋律的进行,手指也会越弹越僵。正确的弹法应该是一个“滚动”的弹奏,使声音连贯均匀而且结实饱满。这种音型的技术难点是重量要从一个手指转移到另一个手指。可是儿童无法理解什么叫转移,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来作解释。A喜欢打篮球:“三个音我们要让它滚起来。想一想,若要篮球滚起来,你会怎么做?”“推一下就行了。”“那么,我们来推一下第一个音,然后让它滚上去。你来试一试。”B会溜冰:“我给每组第一个音穿上溜冰鞋,你看,推一步,滑上去。”同时作出示范。孩子很快便领会了其中的感觉,非常积极地在琴上“溜”起来,“滚”起来。10次,20次,直到手指找到正确的弹奏感觉。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音乐感觉结合起来,因趣教学,儿童必然会兴趣盎然,不厌其烦地练习,并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此外,教师不仅要选取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对技术要求进行讲解,还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来启发学生。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具有奇特的“泛灵性”倾向,即“拟人化”。他们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有生命的。所以教师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描述技术要求,不仅可以生动鲜明地说明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他们会惊奇地发现,黑白琴键下能跑出活泼的小兔子,凶恶的大灰狼;快乐的春游、敲锣、打鼓、分果果……当孩子弹得不流畅时,也许是换指没做好,也许是没有注意听,若 “再一遍”“再一遍”这样说孩子会越弹越慌,越慌越乱。不但解决不了技术问题,还增添了心理负担。教师若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就能驱散学生的紧张情绪。比如《春游》一曲:“咦,春游不是很顺利嘛,路上磕磕碰碰的,是哪块绊脚石在挡道啊?”孩子会指出弹错的地方。“我们先把这块绊脚石搬掉。”他们听了会乐意地去克服这个难点,自觉地进行练习。“让我听听,……恩,绊脚石小了些,再加把劲。”当学生能够完整弹奏的时候,自然会兴奋地叫道“石头没了。我还想再去春游。”我们把理性的技术通过人性化地描述,孩子更能接受,更愿意付出努力去做。

三、扩展领域,调整兴趣,我们发现,了解儿童的兴趣,根据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作出形象的描述,在遇到技术难点和需要做枯燥的技术练习时,有推波助澜积极催化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舒缓紧张情绪,勇敢地面对困难,还能培养孩子感受音乐的能力,它尤其适合于钢琴学习的启蒙阶段。可是毕竟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有限,最初所谓的兴趣只是一种感性的冲动,它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简单独立的技术问题。随着难度的提高,教师不可能将每种技术要求都作出确切形象的比喻。而且儿童心理特征是“来得容易去得快”,兴趣容易发生转移,如何在长时间里,始终让他们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呢?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培养和激发。

钢琴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乐器,它涉及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调整儿童的兴趣点。比如,在学习《苏格兰舞》之前,向孩子描述一下苏格兰民族的风格;学习《兰花花的故事》之前把故事娓娓地讲给他们听;给《可爱的家》填上歌词,唱给孩子听,让他明白作者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用音乐将它们表现出来;学习了《唐璜》以后,向孩子介绍莫扎特精巧、轻松的风格等等。除此之外,还要让儿童多听多看,接触各种音乐,扩展他们的兴趣领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其真正热爱钢琴。为追求音乐而不懈努力,将一个个技术难点看作是提高自身能力的阶梯。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音乐”。让孩子学会聆听音乐和感受音乐,这才是钢琴教学的真正目的。技术最终也是为音乐服务的,而兴趣就是来源于美妙的音乐,两者相辅相成,可以两全相平衡的。对于低龄儿童,我们要保护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体验到钢琴的独特魅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门艺术的兴趣和爱好趋于稳定,这时孩子对技术也就产生了较强的探究心理和学习愿望,在技术的学习与训练中能始终保持对钢琴艺术的浓厚兴趣,把它看作是一件有希望、很愉快的事情。这样,儿童学习钢琴的生命力才能持久。

第二篇:寻找语文教学与幼小衔接的平衡点——谈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幼小衔接的教学策略

寻找语文教学与幼小衔接的平衡点

——谈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幼小衔接的教学策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是儿童在其发展成长过程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意义重大。

幼小衔接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而是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老师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儿童入学后在诸多方面的表现。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幼小衔接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幼小衔接的意识不强,存在着失衡的“跷跷板”现象。以一年级语文教学为例,具体有如下三种: 1.重视语文知识储备,忽视学习语文的心理准备

接手一年级新班的教师在学生开学报到前一般都会进行家访,和家长聊的最多的便是学生的学前教育。语文教师会问:是否学过拼音?识字量多少?会写字数多少?有的教师还会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前测摸底。学生学前语文知识储备充足,是一年级语文教师所普遍希望的。然而,极少有语文教师问学生:你喜欢读书吗?喜欢学语文吗?包括家长也是,忙着给孩子报各种关于语文的学前兴趣班,学拼音、识字、写字等,却忽视了孩子学习语文的心理准备。

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的生活,他们很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但是毕竟是小孩子,他们以为上学“很好玩”,背上书包“很神奇”,不会去想也不能预知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会碰到什么事,该做好什么心理准备。而且,刚走出幼儿园的儿童缺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遇上较大的语文学习任务,可能会屡次受挫,心理承受不住的儿童,就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2.重视语文知识传授,忽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不少一年级语文教师每天为教了多少,学生学会了多少而焦躁不安,把语文教学的重心放在知识传授,把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对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现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确实不轻,特别是识字,对语言文字敏感的学生来说可能不是一件难事,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字是有困难的,出现反复的几率也比较大。有的教师为了学生能考个理想的分数,一心扑在订正作业、补课上,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不够重视,甚至视而不见,结果习惯没养成,语文知识也没学好。

语文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刚步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性弱,模仿能力强,教师需要放慢知识传授的脚步,集中精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把习惯的养成放在首位。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学好语文。

3.重视老师的自我感受,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年龄特点

对于所有幼儿来说,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每一个刚进入小学的学生都需要一段适应期。当然,不同的学生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样,一部分进入小学后一个月就能完全适应,而另外一部分可能就需要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甚至更长。有些一年级语文教师对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不够了解,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适应,教学语言生硬呆板,缺少趣味,课堂气氛沉闷。但是,他们对学生的期望值又比较高,当学生出现问题后,多的是烦躁与抱怨,急于给学生定性,没有以足够的耐心对待学生,鼓励学生。教师这种缺少反思和方法探索的现象,将引起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如身体疲惫、心理上压力大、厌学等等,这些问题都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

为了改变上述三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失衡的“跷跷板”现象,针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语文教师要积极采取各种平衡策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并积极投入到小学语文学习中。可以尝试以下三种做法:

一、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学习语文的心理准备

一年级识字任务重,上册总识字量为400 个(苏教版),会写100个新字,下册识字量增加到550个,会写的字增加到250个。幼儿园没有系统的语文学习,读的基本上都是绘本或者画报,图画占了很多篇幅,一页只有一句话,甚至几个字。但是,小学语文课本的每篇课文都是规范的短文,有几个自然段组成,字数在100 个左右,下册增加到几百个。可见,小学的语文学习任务和幼儿园的语言课完全不同,所以,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做好充分的学习语文的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帮助学生:

首先,引导学生找不同,找出小学的语文学习和幼儿园的语言课不一样的地方,让他们的心理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其次,听二年级的语文课,让一年级新生感受小学学习氛围,增加他们对小学语文学习的感性认识,鼓励他们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再次,进行适当的学前语文知识的渗透,如让幼儿认识一些简单易记的字。这样,面对一年级大量的识字任务,学生就不会有畏难情绪,学习起来更轻松。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操作难度小的、有意义的活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之愿学,乐学。同时,语文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平时,可以通过打电话、QQ、微信等方式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家的语文学习表现提出要求,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语文学习的心理准备。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

分数不应该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很多学生考不好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学不好,而是习惯和能力出现问题造成的,所以,教师不能仅仅把目光聚焦在学生的每一次考试和分数上面。幼小衔接,是为了让幼儿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除了相应的入学知识学习以外,作为一年级语文教师更应该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习惯和能力: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语文题型比较丰富,文字表述的地方又多,给一年级学生答题带来了不少困难。基于年龄上的限制,一年级学生的智力还处于发展时期,尤其是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对于题目中的文字或隐含的要求等经常不能正确理解,从而造成错误。1.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可以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很多学生答题时经常凭经验,对题目常常一扫而过,就动笔了。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而是发生了改变。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审题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读题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字字出声读题慢”。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题目的意思。

2.引导学生关注题目中的主要信息,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读题目时划重点、作记号,圈出其中的一些重点字、词,通过在题目上圈圈划划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不管什么题,教师都要引导学生不要急于做,先弄清题意,再思考该如何做。教师只有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学生对审题才会更加关注。

(二)培养沟通表达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教会学生运用语言、学会表达非常重要,尤其是一年级这个起始年级,要帮助学生打好母语口语根基,循序渐进。具体可以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表达要完整,表现要自信、声音响亮。(2)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插嘴。即使对别人的话不感兴趣,也不要打断对方,要听人家把话说完,再自然地转移到其他话题。(3)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发表和别人不一样的看法时,表述要清楚。修正他人发言时,最好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说出自己的意见。可以这样说:“**同学,我有另一种想法。”“老师,我来补充。”等。被修正意见的同学应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不管对方说得对不对,都要耐心地让对方把话说完,如果意见正确,要表示感谢,可以说:“谢谢你给我指出不足,我虚心接受。”如果意见不正确,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发表不同意见,可以说:“谢谢你,不过我还是坚持我的想法。因为……”(三)培养独立看课外书的习惯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我们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开阔视野。不仅如此,多读课外书还能提高作文能力,因为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好词佳句,学到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幼儿园也有阅读课外书的活动安排,但是读的多是字数少图画多的绘本,而且学生基本是听教师读为主。刚上一年级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没有养成,依赖于教师和家长比较多,主动阅读的意识不强,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书,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营造阅读氛围,开展亲子阅读、好书推荐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摘抄自己喜欢的字词句。

三、采用学生喜欢的教法和学法

面对一年级新生,语文教师要努力采用学生喜欢的教法和学法,多以游戏互动的方式,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应学到的语文知识,玩中有学,寓教于乐,而不应该让他们机械地、被动地学习。教师想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就需要在教育方法上下功夫,可以借鉴幼儿园的教学方法,课堂环节设计动静结合、生动有趣,努力营造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

如,我教《画家乡》第一课时,在“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呢?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个环节,我除了不断地表扬鼓励学生的朗读,还随机播放了很多声音,设置情境,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如在读山山的家乡那一段时,我对学生说:“我们就跟着山山一起到他的家乡去,你们听(播放小溪流的声音)……小溪流在欢迎你呢!喜欢山山家乡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吧。”学生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齐刷刷地都站了起来,读得投入极了。朗读平平的家乡那一段时,我播放了鸡鸭的叫声,并说:“你听,连鸡鸭都在夸奖你呢!”学生们听着鸡鸭的叫声,感觉身临其境,仿佛真的来到了山村,开心极了,读得也特别好。读青青的家乡那一段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牛羊马,站起来做出奔跑的样子,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动作做得很起劲,而且读出了自己的感觉。在这样演一演、动一动、听一听的过程中,学生轻松快乐,不知不觉收获了语文知识。

总之,幼小衔接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对一年级新生而言也是一个挑战。衔接工作做得好,学生就学得轻松,衔接得不好,学生就学得吃力。教师是整个过程的主导者,不仅最需要做好准备,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大家一起重视幼小衔接,相信学生一定有良好的发展,这个过渡期将不再是短板。

参考文献:

[1]佚名.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EB/OL].2014-05-12.http://wenku.baidu.com/link?url=S1Nhwp-PhuBUt91XGIew_vKcoGu5RifwYx2vAcHx1ls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高敬.幼儿园课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8):284 [4]赖瑛.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G].学前教育.2013(9)[5]刘东.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G].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第三篇:浅析儿童钢琴教育中的兴趣索引与点拨透析

浅析儿童钢琴教育中的兴趣索引与点拨透析

简介:钢琴因其优美的琴声和高雅的风格,表现力丰富,音域宽广、意境深远。被称为乐器之王,已经成为现今多数儿童音乐启蒙的首选,本文从儿童学习钢琴需要注意的几方面,来探讨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因素和弹奏技巧。

关键字:钢琴; 兴趣 ; 注意事项 ;弹奏指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的启蒙教育已经成为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钢琴是儿童音乐教育的首选乐器。因其高贵的品质,丰富的音乐表现一直被世人所推崇,从其黑白键之间流淌出的优美旋律使之成为无可争议的乐器之王。在儿童所学习的乐器之中,钢琴因其演奏姿势特点,是最能放松身心的一种乐器。又因其长时间学习可以对儿童右脑智力的开发效果明显,深受儿童家长的青睐,成为儿童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习钢琴对于儿童大脑、手、眼等的协调性有很大的配合作用,还能加强儿童心里素质、组织协调能力、阅读记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

儿童心里特性充满了好动和好奇,对新鲜事物兴趣持久度不足。如何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学习兴趣,并能保持长久,使之成为一种爱好是家长和钢琴教师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现从以下几点来探讨儿童钢琴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一、适用教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理论用在儿童学习钢琴上很是恰当,要让儿童在钢琴启蒙教学中得到裨益,兴趣引导是关键,在这一时期的钢琴教学,选择适当的钢琴教材和教学内容,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首要因素。钢琴教师对启蒙教材的选用既要考虑儿童的特性,又要对儿童学习钢琴的整体效果来统一安排。要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科学手段,让儿童在科学性、趣味性中体味钢琴教学快乐和学习的进步。

现阶段我国儿童钢琴教学所选用的教材多是引用国外成熟的儿童钢琴教材,这些教材经过多年使用,因其内容符合儿童特点,学习过程科学严谨深受教师家长的喜爱,这样的教材有约翰‘汤普森的《简易钢琴教程》、卡洛琳“米勒的《钢琴手指热身运动》、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25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多使用一些灵活教学方式来吸引儿童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比如教学民族特点的演奏时,让学生佩戴民族的一些装饰和制作插图,让儿童感受到民族特点。也可以让儿童用舞蹈形式进行伴舞,每个儿童都要去练习弹奏这只曲子,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在自己指尖流出的美妙感觉。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大增,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体味成功的快乐。

钢琴初始阶段的基本练习方式就是指法练习,要长时间的练习简单的练习曲和小段奏鸣曲等,这对儿童钢琴教学是一个考验,时间过长就会使他们产生焦躁抵触的情绪。对钢琴学习的吸引力会降到最低,这时钢琴教师要善于运用耐心来开导儿童,要引导儿童体会这些音乐的特点,在关键弹奏点上给予详细的指点。同时一定要鼓励加鞭策,绝不要批评性的语言对待儿童。时间一长,儿童只要度过了这个练习生涩的阶段,能够较熟练的了解钢琴的一些特点,弹奏就会越发娴熟,逐渐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美妙和感染力。在老师耐心指导下,不断加深对乐曲的内涵印象,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

二、懂得欣赏、体会魅力

音乐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可以使你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精神境界,并对生活的其他方面起到感染和影响的作用。儿童对音乐的感受是人天生就有的一种能力,只是他们的感觉因人而异。教师在教授钢琴的同时也要对儿童进行音乐欣赏的点拨导引。让他们在学习训练之中体会音乐所赋予的生命力。

儿童钢琴作品练习曲分为两类,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标题音乐的音乐特性很明确,教师只要稍加讲解和启发,儿童就会根据钢琴曲调比较容易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境界。如《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布格缪勒钢琴进阶二十五首》中,很多都采用了具体的标题,使学生演奏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明确、生动的音乐联想,对儿童乐感的提升很有帮助。非标题音乐对儿童的理解可能难度要大一些,这就需要儿童能够在基本掌握钢琴乐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的感受。要能够从曲谱的节拍、和声、速度等方面去理解感悟。

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儿童进行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儿童积极地进自由的行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得到审美体验和深化。对于儿童音乐感的培养除了在教学和练习中加以注意外,还应当让儿童主动演奏、演唱的机会。要时常让他们欣赏著名钢琴演奏家的现场演唱录像,并对这些名家的演奏进行点评,以加深儿童对演奏技巧和乐感的理解。尽管有些作品对儿童来说理解能力有限,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引到使儿童在不断的欣赏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

三、方式适应、指导弹奏

教师在给儿童讲授钢琴教学过程中,由于生疏的原因,儿童在弹奏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小失误。这是如果教师紧急叫停出言指正,会破坏孩子对钢琴曲弹奏的连贯性的训练,会在儿童内心产生失望和失去弹奏信心的情绪。这时教师要像看一场演奏表演一样认真观看不要在学生演奏过程中打断他的表演,在儿童弹奏之后对其弹奏过程中的小失误进行具体纠正,并不断鼓励儿童的进步。这样会使儿童对弹奏出好听的钢琴曲充满信心,这种鼓励加鞭策的教学形式对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很有帮助。

四、因地制宜、解决问题

儿童对钢琴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好奇性,这种感觉可能源于家长的诱导和自身对钢琴的新奇感,儿童一旦参加钢琴的训练,枯燥的指法训练会很快抵消他们对钢琴的好奇之心。如果不能解决儿童这一心理现象,儿童钢琴教学效果就将很难进行下去。这时教师就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转移儿童厌学的注意力。首先在钢琴教学时间上要把握尺度,在一节课教学内容上进行分段教学,在学生思想疲劳,精神不集中的时段进行休息娱乐联系,之后再把练习的曲子和上课的内容逐步拼接完整。其次儿童学琴的教室要选择安静场所,要与嘈杂的环境进行隔离,琴房要保持干净整洁,光线充足。这样的教学环境可使儿童能静下心来,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练习中去。

五、弹奏方式。正确点拨

标准的钢琴弹奏手法和姿势,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儿童的钢琴水平才会稳步提高。保持正确的弹奏姿势要做到以下几点。

⑴身体要与键盘的中央对正,在自然放松的情况下,坐的端正而不僵硬,身体微微向前倾斜,但幅度不宜过大,幅度过大时间一长会引起身体疲劳肌肉骨骼酸痛。身体前倾的目的是为了弹奏钢琴时,把全身的力量经腰部转移到两只手的指尖上。此时的脊椎骨不可弯曲,背部和肩部要自然下放,松而不懈。

⑵座椅高度要适中,以儿童双手放在键盘上舒适为宜,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一致。

⑶弹奏时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并稍向身体外侧展开,下身大腿根到膝盖应自然弯曲略呈坡状倾斜,膝盖的标准位置应放在琴边下,双脚放松自然略向前伸。

⑷弹奏手型特点是在放松的基础上,手指弧度自然弯曲,用手指前端肉垫部分接触按键。手掌中空自然拱起,姿势好像虚握着一个圆球,手腕的标准姿势一定要保证与钢琴键盘呈平行状态。大拇指按键的位置是以第一关节外侧端触及琴键靠边缘为最佳状态,无名指和小指敲击键盘时要自然流畅,不要进行生硬的按键。在钢琴启蒙教育的第一阶段的指法训练过程中,应先让儿童学习五个手指所要控制的按键位置,体会手指敲击重量落下感觉,用手和手臂的重量去触键。切不可过于要求声音的”结实"而造成音效的生硬和儿童对音乐感觉的缺失。

总结:儿童钢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儿童从小对音乐有一个很好的接触机会,通过钢琴的弹奏学习,从中发现音乐的美,并将这种美的感觉带到生活中去,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慧.试谈幼儿的心理教育与训练[J];前沿;1997年10期 [2]邹丽.钢琴基础训练管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4]魏延格.钢琴教学指南[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第四篇:钢琴教学中意志力与兴趣的培养论文

摘要:随着家长们开始逐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家长的艺术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学习钢琴的学员也愈来愈多,钢琴成为了对学生进行音乐启蒙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但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少数学生能接受钢琴,有的学生学习钢琴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父母的期许。当然,让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厌倦情绪的原因不仅仅是这一方面,本文分析研究的重点是意志力和兴趣这两个方面。

关键词:钢琴教学;意志力;兴趣;培养

弹钢琴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技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反复的学习和练习,这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艺术学科,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意志力作为支撑。不仅仅如此,要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学习钢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十分重要,也就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才会积极配合老师,才能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一、钢琴学习意志力培养策略

(一)给予钢琴初学者充分的支持和引导

对于刚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意志控制能力都相对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初学者的意志控制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在培养初学者意志力时应十分注意教学方法的设计,不应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采取相同的方法。对于初学者首先应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多采取幽默风趣的教学方法。从家长角度来看,在培养初学者意志力的过程中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十分有必要,让学生找到自信,并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支持能给初学者内心极大的鼓舞,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二)专业院校学生要做好自我调节

对于专业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刚毅的意志力是必备的条件,因为对于专业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要求会更加严格,学习钢琴的时间和项目都会比其他学生多一些,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自身容易气馁,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这就需要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对自我进行有效调节,将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一步步去实现,才能更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台上演奏时,有的学生由于过于紧张而容易出错,这时学生就需调整自己的状态,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音乐上去,利用音乐缓解自我的紧张情绪,避免出错。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行为进行引导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要增强学生的意志力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会在短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去,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学习。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有所创新,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自身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要多鼓励,付出更多的耐心去辅导,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引导他们制定各自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各项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学生的意志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反之,若教师在引导学生制定目标时度把握得不恰当,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还会增加培养学生意志力的难度。

二、钢琴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影响学生学习钢琴效率的因素有多种,音乐教育环境则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钢琴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学生在学习钢琴时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陌生感。陌生感严重的话会容易让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最终难以实现教学目的。要使学生对钢琴的陌生感消失或淡化,就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慢慢淡化心里的陌生感,并在良好的音乐环境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自身的兴趣,提高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良好的音乐环境的打造与教师选材方面有着密切关系,大家耳熟能详的钢琴曲更有利于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适当添加钢琴演奏家或著名音乐家的生平故事或创作背景等的讲解,在讲解时尽可能通俗易懂,且语言要生动,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猎奇心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产生联想,去感受演奏家或音乐家创作音乐时的心情,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奏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这也能让学生从最初就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钢琴,不仅要学习专业的技能技巧,还要懂得欣赏艺术,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为自己的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学习钢琴的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和小觑的。

(二)选用适合学生情况的教材

1.选用有形象、趣味性强的教材

学习钢琴的学生因存在个体差异的情况,对钢琴学习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就不同,因此要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到演奏钢琴的技能技巧,教师就需在选材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不同年龄和兴趣爱好的学生,教学方式应有所调整,尽量选取贴近学生兴趣特点的形象、趣味的钢琴教材,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张,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由于理解和认识的不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联想时,脑海里所呈现出的画面也不一样,在这一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情绪,若能将这种情感融汇到钢琴演奏中去,不仅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也能使其形成音乐与情感上的共鸣,让音乐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真正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2.选用情感性强的钢琴教材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时,要随时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心态变化进而调整教学方法,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时常在发生变化的。在课堂上,两者是师生关系,课下又能转换为朋友关系,两者角色的转变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的。师生之间有良好的情感作为基础,教与学的效率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认可教师,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学生在吸收知识时既轻松又快乐。情感教育不仅仅是校园教育在提倡,钢琴教育同样要注重情感的教学。在进行钢琴教育时,教师要注意艺术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通过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来换取孩子兴趣的回馈。教学和钢琴一样都是一门艺术,都注重精神上的追求,评定一名钢琴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不仅仅是对其专业技能的考核,同时也需懂得寓教于乐的重要性,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其兴趣,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观察能力

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选择一些经典音乐作为教材,学生与教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要求钢琴教师对所选音乐的认识和理解要十分深刻,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创作背景、曲谱形式、韵律、表现手法和内容等都应熟悉了解,这样才不会盲目和无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钢琴是一门艺术,学习钢琴则是一个具有艺术性的活动,若在钢琴训练之前的基础功课不打扎实,则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若对音乐作品的认知不足也很难使学生在演奏时实现情感上的统一。在对感性经验的培养方面,钢琴教师在教学时应多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对于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相关表象,要重视体验相关经验。

(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般来说,懂得欣赏音乐艺术的人,都有较强的倾听力和较高的欣赏水平,因为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良好的倾听力是进行鉴赏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需要反复多次的倾听和欣赏,在这一过程中不是盲目的欣赏和倾听,但不懂得欣赏的人通常会机械式地聆听。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要使自己的钢琴演奏技术得到提高,学会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倾听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带着问题去倾听和欣赏,而不是盲目地去聆听。如钢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倾听时注意音质的分辨、与其他风格音乐的对比和进行短期记忆等,或者在欣赏优秀作品之前钢琴教师将问题先抛出,采用提问式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欣赏时有明确的目标,注意力高度集中,提升自身的倾听能力。学生带着问题倾听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音乐的主题是什么?情绪是悲伤还是欢乐?这些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的钢琴技能水平十分有用。经过多次的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带着问题去倾听和欣赏音乐作品的习惯,日积月累会将自己所听到的转换成自己演奏的技能技巧,能大大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总之,钢琴教师在培养学生倾听力和欣赏能力的过程中,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倾听和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吸收不同的养分,激发学生对于美的欣赏和基本感受,提高审美层次和经验。

三、结语

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都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成功的,意志力在此过程中一直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状态和学习结果。意志力的强弱与学生学习钢琴的信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意志力,是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起来的。当然影响学生钢琴技能水平的因素不仅仅是意志力方面,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有一定联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但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对某一事物是否感兴趣是需要经过培养或熏陶的,要让学生在钢琴学习中获得成功和快乐,钢琴教师就应注重学生的兴趣、美感和音乐感的培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快乐,这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晓莉.试论钢琴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2]王任梅.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J].幼儿教育,2006(20).[3]钱丽亚.幼儿钢琴教学中的“点心餐”——谈四手联弹教学[J].钢琴艺术,2006(08).[4]孙达成.快乐弹琴——谈谈幼儿钢琴教学的心得与体会[J].钢琴艺术,2006(07).[5]乔馨.幼儿钢琴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第五篇:幼儿钢琴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

从 20 世纪初,社会钢琴业余教育兴起到迅猛发展历经了近30 年的历程。钢琴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学习钢琴的幼儿也越来越多。家长们重视智力投资与启蒙教育是好的现象,也有些幼儿自身学习钢琴的兴趣却并不高,其原因是被动地在家长的督促下不得不学、不得不练。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学习钢琴的幼儿来说,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力与责任感。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将好奇心转化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枯燥的音阶练习等产生厌烦情绪。由于我们在幼儿的钢琴教学中的某些要求脱离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就会造成幼儿学琴痛苦的现象。孩子学得痛苦,家长陪得痛苦,老师教得也痛苦。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怎样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快乐的钢琴学习中呢?这已成为幼儿钢琴教学中势必解决的问题了。

一)、导致幼儿钢琴学习中兴趣缺乏的主要原因

本人认为,在幼儿钢琴学习中缺乏兴趣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幼儿学琴年龄偏小技巧性偏强。

2、学习的时间长成就感很低。

3、家长的攀比心理。

二)、幼儿钢琴学习中兴趣培养的重要作用

所谓兴趣,是指学习活动中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不仅能使人积极愉快的投入学习,而且具有一定的智能价值。音乐兴趣是指在音乐活动中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主动而又积极的态度。幼儿的音乐兴趣是在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探索过程中,逐步由短暂兴趣发展为稳定而持久的音乐兴趣。①

兴趣存在并活跃于每个人接触的一切社会活动中。任何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最大的关注。兴趣之中蕴藏着求知、探索、发觉才能和开创新天地的巨大活力和生机,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知趣活动。兴趣是最宝贵的资源,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忘记孩子的兴趣不是完全天生的,它离不开后天的引导、培养、保护和发挥。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心智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控制力,毅力都很差,对于任何事物,他们都是以兴趣为诱因去探索。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自觉的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产生欣慰、快乐的情绪,能抑制疲劳,克服困难。兴趣是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动力,能促使幼儿创造性的学习,还能激发、维持、促进幼儿的探索欲望,并使之形成积极、主动、富有坚持性的性格特点。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不仅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还将影响其潜在的素质和能力的发挥。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到:“教学法一旦触及人类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出高质有效的作用”。[1]

因此,我们在幼儿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对音乐环境、钢琴教材、教学方式中的情趣性等研究,来全面激发和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以兴趣的培养来贯穿始终,以兴趣为手段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美感。更好的为幼儿全面素质、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服务。与发达国家比,学习钢琴的幼儿在我国整个幼儿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学习钢琴,让他们将来能够以更精微的体验领会音乐的美。

① 张凯:《音乐心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4-5页。第一部分 创设优异的音乐环境诱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通过幼儿小提琴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丰富的教学经验,发起了著名的才能教育运动,以“母语学习”的方式,开发和培养儿童的音乐潜能。他认为,学习音乐的目的并不一定要成为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学习来培养人格,使人类具有真正美好的心灵和感觉。铃木先生要求在音乐教育中,以教育者良好的榜样、真诚的爱心和严格的要求为根本影响因素,这使他的教育试验成果斐然,获得了世界音乐教育界的关注,成为当代比较有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

一)、适时适地为幼儿欣赏经典音乐作品 兴趣是一个既简单但又复杂的问题。所谓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其基础是生活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学习音乐、学习钢琴的兴趣属于精神需要。兴趣是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的结果。由于大脑皮层有着较高的兴奋性,因此对于外界刺激的感受和反应就比较强和迅速。于是,人们从事有兴趣的活动会比较积极,效果会比较好。[2]

2005 年在第七届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中夺得第一名的钢琴新秀孙颖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3 岁开始学习钢琴的他,最大的幸运是热爱古典音乐的父母从小就为他创造了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培养了他对音乐的热爱,但并没有强制他,使他对音乐的感觉和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好的音乐环境能为孩子钢琴学习及音乐潜能的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父母和老师都应尽量为孩子设立良好的音乐环境,在孩子的生活中让音乐无处不在,让音乐伴随着孩子成长。

现在电台、电视台里也经常播放一些好的音乐节目,家长可以留意录下来给孩子,不限于钢琴,其它乐器的、交响乐的、声乐等可广泛欣赏了解,要经常的积累一些资料。几乎每个学琴幼儿都参加各种学习特长班如书法、舞蹈、英语、数学等,不一定有专门的时间来欣赏音乐,家长可以在进餐时、起床后、就寝前有意识的放上音乐,让幼儿有意无意地接受着音乐的熏陶。逐步对音乐语言、形象、气氛、音色等,有个感性的认识。

二)、采用多种趣味教学形式使幼儿感受音乐培养直接兴趣 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曾说:“音乐教育应是细水长流、浸润式的,不是短期突击,应付考级,拿大奖。让孩子学琴,首先是件快乐的事情,弹钢琴叫 PLAY,PLAY 不就是玩吗?所以首先要让孩子快乐,在钢琴教学中应该给他们创造一种[3]欢愉的氛围。”在日常幼儿钢琴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教师可结合授课内容给幼儿欣赏一些他们感兴趣喜欢的、旋律优美动听带有童话色彩的世界名曲,如《天鹅湖》、《动物进行曲》等,这些乐曲的形式、内容符合幼儿欣赏心理,幼儿能很好理解其中的内容。通过优美的乐曲欣赏,把幼儿带入美的境界。教师在上欣赏课时,可将音乐所展现的内容,用恰当的、幼儿能理解的语言用讲故事的形式讲给他们听,幼儿在听乐曲时,把自己的感受能够用简练的语言讲述出来,教师再引导他们用肢体语言把音乐的内容表现出来。采取上述方法,有的幼儿就会听着听着,情不自禁地随着乐曲舞动起来。虽然舞姿不是很优美,动作也不是很熟练,但都是幼儿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这也是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的最初成效。在此基础上,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对他们进行初步的节奏训练。幼儿对于节奏的掌握比较难,简单的说教,幼儿听不懂,也不易理解。我们可将节奏训练融入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如肢体活动,尤其是左侧肢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刺激右脑,从而达到活化右脑的目的。又如,在弹奏标题音乐的小乐曲是,可把节奏型转化 成说儿歌的形式,教师先要求幼儿边说边拍手,手、口速度相一致,然后让幼儿在心里说,但拍手速度也要一致。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成品儿歌的内容设计各种类型的节奏片断,我们在教学中要突破儿歌的常规读法,进行有创意的改编或设计,如加入四分切分音、三连音、附点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启发幼儿做回声式模仿,锻炼他们的节奏记忆。学习富有童趣的儿歌节奏片断比单纯的节奏拍击模仿更易为幼儿接受和掌握。进行这种练习前,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由简单到复杂地设计节奏类型。练习时,可以从结合儿歌内容的

节奏拍击模仿逐渐过渡到单纯的节奏拍击模仿,每次以四二拍两小节的长度为宜。这就要求他们脑想、手动、心里说,从中培养他们初步的节奏感。

三)、搭建表演平台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人的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幼儿也是同样,幼儿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钢琴演奏兴趣的培养也是从实践中获得的,为了开启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门,不但从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而且经常组织幼儿参加汇奏表演等,让幼儿从中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钢琴表演中是根据乐曲速度的需要,将在限定时间完成,不象美术可以无限期的修改,直到满意为止。钢琴作为表演艺术,难在表演时就这一遍。在下边弹的好,不一定上台演奏就能一样好。主要原因是幼儿中存在着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性格外向较放得开,在钢琴表演时越有人看他越得意弹的也越来劲,这样的孩子一般都喜欢上台表演。还有的孩子性格较内向,心理素质不好,在钢琴表演中容易拘谨紧张,往往不能顺利的完成演奏。针对这些性格较内向、胆子比较小而又容易紧张的孩子,本人在教学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就是要多为幼儿搭建钢琴表演的平台,让他们多在人前演奏,让幼儿从心理上适应并喜爱音乐表演的环境,这也是减少和避免临场紧张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定期让幼儿们互相观摩学习以增进其学习热情,让那些缺乏兴趣或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观摩年龄相近的孩子的钢琴课。听到了弹得比自己好的,会激发起争强好胜的上进心来:“他年纪和我差不多大,我一定能做得比他更好!”而听到弹奏水平不如自己的,会产生某种荣誉感和自信心,这也能转化成练琴的兴趣。还有时,几个孩子正在学习同一首作品或这个孩子正在练习的曲子是另一个孩子曾经弹过的,这时大家在一起交流,那必定格外的有兴趣,说说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碰到的问题,彼此一定都能互有启发。在幼儿之间互相观摩学习当中,孩子们 受到不同于老师那里得到的特殊的启示,也会无形中增强相互间有益的竞争心。

其次,进行小范围定期观摩音乐会,将学生按年龄或弹奏程度分组进行,家长作为观众,学生自己挑选近期拿手的曲目,每人演奏一首,按抽签顺序进行。

为幼儿搭表演的平台,让孩子们互相观摩、互相找差距,既锻炼了表演能力,又能增强自信心。通过以上方法,让幼儿觉得自己平时的努力得到了同伴、老师和长辈的尊重、肯定和欢迎。他们在内心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幼儿会逐渐对学习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每次的观摩音乐会也自然成为幼儿的奋斗目标,他们练琴就会更加努力、更加刻苦,并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成绩会明显提高,随着成绩的提高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在孩子之间理想成为音乐家、钢琴家的孩子会越来越多,这对我们的教学来说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 第二部分 幼儿钢琴教材的选用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的材料发生兴趣。”在教材建设与选用方面,日本铃木教学体系有极为严格标准。教师要通过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和世界名曲的主题、片段来发展初学学生的音乐技能及概念,而不象大多数教材那样,是通过训练专门技能的练习曲。铃木教学法还要求让学生学习、掌握各国的民歌、童谣和各个时代的著名作品,而不让学生接触格调不高的音乐。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增加对学习音乐的兴趣。[2]

音乐是幻想世界的载体,是创造力的乳汁,是生命和情感的艺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是着眼于培养幼儿掌握音乐知识的技能,更主要的是通过钢琴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积极思维、丰富想象和创造 能力。

一)、选用有形象有标题趣味性强的钢琴教材

目前出版的五线谱入门儿童启蒙钢琴教材大致分为三种,即高音谱表入门法,中央c 入门法,多音入门法。传统的启蒙教材《拜尔钢琴基本教程》用的就是高音谱表入门法,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1-5 册是中央 c 入门法。

为幼儿选择有标题音乐的钢琴教材,主要是因为标题音乐具有明确的内容、情绪和意境,这对培养幼儿的音乐理解和感受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在教学上只要引导得当,在培养孩子音乐感和表现能力上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音乐的标题去想象和理解,去表现音乐,一方面要依据幼儿自己对生活,对音乐的体验,如前所说,通过多听、多熏陶都是幼儿扩大视野、开阔经历的好机会,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对乐曲的联想和理解。另一方面,要根据标题指定的范围去理解和想象。由于幼儿的经历和感受不同,而对同一首乐曲所想象的画面也会不同,但不能超出标题的范围。

标题音乐类幼儿钢琴教材如:《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每日十二首钢琴技术练习》、《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选》、《新编世界儿童名曲》、《儿童钢琴初步教程》等,由于每首曲子都有标题,有图画,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并且颜色鲜艳,清晰、音符比较大,阅读起来也较容易,幼儿对这一类的教材都很喜欢。实际上,在这些乐曲中也包含了许多技术要求,同样能达到练习技巧的目的。幼儿若对所弹奏的曲子非常感兴趣的话,学习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二)、选用幼儿所熟知的中外儿歌改编的钢琴教材

选用一些世界及我国优秀的儿童歌曲或名曲片段改编的小钢琴曲,以开拓孩子们的音乐视野,体现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融。匈牙利及俄罗斯等国家的音乐教育也很出色,幼儿的钢琴的入门教材引进了大量的本国民谣和古谣旋律,如匈牙利的巴托克编的《小宇宙》,我国不少的钢琴教育家也借鉴了这种做法。在他们编写的教材中收入了不少经过简单汇编的传统民谣旋律,还收入了一些改编过的短小明快的世界著名曲子。如盛建颐、杨素凝编的《儿童钢琴初步教程》、谢耿编的《幼儿钢琴启蒙教程》、《新编中外儿童名曲》等。[4]这些教材中的曲目大多来源于家长或孩子熟悉和喜爱的中外儿歌,如:中国儿歌《两只老虎》、《洗手歌》、《娃哈哈》、《打电话》、《生日歌》等,西班牙儿歌《我们的村庄》、巴西儿歌《小红帽》等一首首旋律优美的中外儿歌引起幼儿对钢琴的兴趣。这些浅显曲目的音调是为了便于家长共同参与练琴的过程,使孩子在学习钢琴的过程 中喜爱钢琴,热爱音乐,也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家长的希望。这样教材也具有一定的家庭娱乐功能,可以减缓练习过程中的疲劳与紧张气氛。

三)、选用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小曲

在谈到中国的钢琴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上,周广仁先生讲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我们目前对中国的作品重视有所不够。我们应当让中国的孩子多弹中国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多了解自己民族的音乐。虽然 50 年来我们做过了很多工作,很多作曲家、钢琴家也写了很多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可是,我们现在的学生们接触的中国钢琴音乐还是很少,以至于学生对中国作品没有太多的感情。但是作为一个中国的钢琴家,我们有责任把自己本民族的东西发扬好,重视中国本民族的钢琴音乐,要从小孩子的教材做起。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好处显而易见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在提高他们学音乐的兴趣的同时,还有助于他们学习中国的民族音乐。相对于外国钢琴作品来说,孩子会更乐于接受自己本民族的音乐,他们可以通过学钢琴曲来了解中国民歌。从娃娃做起,期待中国钢琴艺术的辉煌,期待民族音乐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第三部分 突出教学情趣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

在幼儿的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寓情感于教学,注意艺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要富有激情和艺术感染力,通过自身情感的充分投入,以强烈的亲和力紧紧地使幼儿从教师的情感上获得感染,使幼儿对学琴保持足够的热情和稳定的兴趣,并逐渐学会从音乐中发现美的存在,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钢琴漫长的学习中去。

一)、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性与趣味性

教师的语言对于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人,幼儿是被传授的对象,两者需要沟通与合作,其桥梁便是语言。由于学前期幼儿的大脑和思维的发展有限,加之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较困难。因此,教师的语言能力就成为与学琴幼儿相互沟通的关键。[4] 这里的语言能力,并不是指“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幼儿园的低龄孩子,所以,教师就应尽可能地讲“儿童语言”,即是把自己所要表答的内容,要求幼儿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幼儿全都能听懂的,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指导教师的语言对这一阶段的幼儿教学也尤为重要。运用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语言进行教学活动,训练孩子的听觉、触觉及手、眼、脑的协调配合能力,在训练孩子弹奏钢琴的同时又达到了早期开发儿童智能的目的。要学好钢琴,就要有耐心去和幼儿沟通,还要对自己和孩子有信心,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去感受钢琴的奥妙。特别是在上课时,对待孩子应该和颜悦色,始终带着微笑,要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驱散孩子的紧张情绪,要真正的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儿童语言讲解。比如:把高音谱号说成蜗牛爬墙,把低音谱号说成是弯弯的小豆芽,把各种音符比作小蝌蚪、小鸡蛋、棒棒糖等。把钢琴说成是一个大舞台,把十个手指弹琴说成 5 个小男孩和 5 个小女孩在键盘上跳舞等。要使孩子在游戏般轻松愉快的心境里进入正规训练。

二)、把技能技巧的学习融合到音乐情境当中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科学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保证幼儿钢琴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如果采用传统刻板的方法,则不利于幼儿对学习钢琴的兴趣和想像力的发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应多采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要善于诱导孩子进入音乐情境。同时教师也要通过边范奏边引导启发,认真设计问题,以富于启发性的提问,留给孩子以充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在教师的诱导下,将孩子引入音乐情境之中,体会音乐中蕴含的至善至美,在幼儿纯净的心灵上注入自然和生活无限美好的情趣,使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从而把钢琴学习中的技能技巧有效的融合到音乐情境当中。[5]

教师的示范演奏时候,生动的示范对于幼儿学习钢琴有着及其重要的启发引导作用。事实证明,幼儿亲身观摩要比听音响资料效果更好,理解领会得比教师单单用口诉要好,也感兴趣得多。对于给学生所讲授的内容,教师不但要熟练地范奏全曲外,还要着重对其重点及难点进行示范,把用琴说话的方式贯穿与教学中。教学中教师的多次生动的示范演奏,可以让幼儿对乐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更直观明确地体会到弹奏要点。教师每次示范,速度都要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力度上要求准确得当对比要鲜明。对于一首曲子的音乐情感和内涵,有时可能用很多口舌去跟幼儿讲解,他们也可能还是一知半解,可如果教师用琴声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加以描绘表达出来,再加上恰当的语言讲解,幼儿常常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和曲子所表现的内容,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对示范的印象会十 分深刻,我们示范的目的是为了把幼儿往正确的方向引导,并不是让他们一味的模仿,所以我们还要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弹奏,善于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生动、有趣,而且也能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感悟音乐。切实达到每首曲子的练习目的。

音乐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挖掘,巧妙设计,精心构思,才能带领学生去开启智慧的大门。在幼儿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充分感受音乐的喜悦,充分体验学习钢琴的喜悦。上课时,老师可以弹一些短小精悍、形象鲜明的小曲,鼓励幼儿猜乐曲的形象、以体验聆听欣赏音乐的喜悦,之后可以鼓励他唱一两首自己喜欢的从幼儿园或动画片中学会歌曲,富于表情地边唱边表演,从而体验歌唱的喜悦;紧接着由他自己在老师的帮助下在钢琴上试着把这首歌模弹出来,可以先用一只手,用一个手指也可以用几个手指,只要把曲调弹出来了,老师就要加以赞扬和鼓励,让幼儿体验用钢琴演奏音乐的喜悦。音乐是情感艺术,最易激发人的情感。幼儿钢琴教学中也应注意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产生感情共鸣。有了情绪,学琴就有了动力,也就有了兴趣。在幼儿钢琴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根据乐曲的情绪描绘相关的情境,指导幼儿掌握技巧的同时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如教授简单的复调小曲《蒙古民歌》时,教师可生动的描绘出在围着一片羊群的草原上几个蒙古族小孩奔跑嘻戏、歌唱的情景,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情境,讲解复调是左右两手所弹奏的是两个声部的曲调,要先分手分声部练习,然后再两手合起来,弹奏时要保证两个声部曲调的完整性,要准确流畅地弹奏复调;在学习《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中的《青蛙合唱》一课中,将 p—f—ff 这组表情记号结合旋律在高、中、低不同音区的交替出现的特点,将每一个乐句都描绘形容成大小不同的青蛙在独唱或合唱等。这样让幼儿在弹奏乐曲时都带有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着优美的画面、动人的场景等,使幼儿能用双手在钢琴上讲故事,从而使乐曲的演奏变得兴趣盎然,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掌握技能技巧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从而保持对学琴的浓厚兴趣。

最后引导幼儿在钢琴上,根据一定的话题或故事情节即席创作,比如像高音区的小鸟和低音区的大象的对话等等。让幼儿随意的在白键上或是黑键上敲击出各种高低不同的音,让幼儿感受创作音乐的兴趣。我们的教学是让幼儿快乐的学琴,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使幼儿每次下课都怀着对音乐愉快和满意的心情离开,并翘首期待着下一次上课。只有幼儿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懂得了主动地学习,我们的教学才能顺利的进行。

三)、采用新颖的授课形式

在幼儿的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寓情感于教学,注意艺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要富有激情和艺术感染力,通过自身情感的充分投入,以强烈的亲和力紧紧地使幼儿从教师的情感上获得感染,使幼儿对学琴保持足够的热情和稳定的兴趣,并逐渐学会从音乐中发现美的存在,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钢琴漫长的学习中去。

针对幼儿低龄的特点,必须将教学方法趣味化,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和技艺。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需要以形象,感性的教育为主。教师只有以形象的方式来启发、指导,如以画画、讲故事、念儿歌等形式来配合教学,才能使孩子听得懂,达到教师的要求。

例如在教学五线谱时,通过一些比较形象的方式来表现音的高低,幼儿普遍对颜色都非常感兴趣,在课前准备了一张大白纸,分别用红色、绿色、粉色、兰 色、紫色五种颜色的彩笔画张放大间隔的五线谱,一种颜色画一条线,用黑笔画上漂亮的高音谱号,看上去整体颜色都非常鲜艳明亮。再用两种颜色的彩纸剪七个音符,主要是用颜色来区分线上与间上的音。运用幼儿语言进行讲解:每个音符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而且一个音符有一个家,鼓励幼儿为音符找屋子,让幼儿自己动手将音符贴到相应的位置,幼儿在每贴对一个音符而得到老师夸奖时,都会高兴的手舞足蹈。再用同样的方法认识低音谱表上的各个音符。这种通过能活动的音符来帮助幼儿感知音的高低,使幼儿能在短期内快速的熟悉五线谱的谱面位置。

在课堂中采用动、静结合师生合作的教学方式,并穿插听音、听节奏的训练,讲钢琴家的故事,分析乐曲等形式来调节孩子的大脑,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吸引幼儿注意力。与幼儿共做键盘小游戏 先让孩子背对钢琴,教师弹奏小字一组的某一个音,让孩子猜猜是 7 个音符中的哪一个。猜对猜错都无妨,重要的是锻炼孩子仔细听音辨音的习惯和能力。反过来让幼儿弹奏,教师来猜。另外,弹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数每个音的时值,说出弹的是多少拍。然后再与孩子互换角色,让幼儿也来当老师,接受孩子的指点和挑战。在好奇心和好胜心的驱使下,孩子会很快爱上这台可以“游戏”的钢琴,在游戏的同时训练幼儿的音高、音准及节拍。

幼儿钢琴教学还应注重让幼儿准确掌握好节奏。弹奏时,学习数拍子的好方法是二重奏,为了使学生专心数拍子,让幼儿用一只手弹并要求幼儿大声数拍子的同时老师弹奏其余的音符。这种方法幼儿通常都比较喜欢,不仅让幼儿准确的掌握节拍,由于是同教师共同弹奏,还可以利用教师对音乐的表现力去感染他、启发他,在规范幼儿节奏感的同时培养他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与表现力。

四)、在赏识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采用鼓励式教学方法,对初学钢琴的幼儿建立自信有着积极的作用。幼儿初学钢琴时,不论弹得怎么样,作为老师都要找到他们的闪光点,要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一个感觉自己在钢琴课上充满自信、并且常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喜欢钢琴课呢?幼儿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当幼儿的表现不太令人满意时,教师避免用命令和责备的语气,因为幼儿的情绪 可能受到影响,继而影响练琴的质量。

表扬幼儿的每一点进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比较这个月与前两个月的学习进度,帮助孩子体验进步、体验成功、体验学琴的快乐,让孩子对自己学琴充满信心,这是保护幼儿学琴的热情和兴趣的最佳、最积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幼儿都有一种攀比的心理,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而自己没有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他有,而我没有?”。

如果教师能适当地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可以推进孩子学琴的进取心。为幼儿提供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以增进幼儿的学习热情,让那些缺乏兴趣或缺乏自信心的幼儿观摩年龄相近幼儿的钢琴课,听到了弹得比自己好的,会激发起争强好胜的上进心来。正如孩子所说他年纪和我差不多大,我一定能做得比他更好!而听到弹奏水平不如自己的,会产生某种荣誉感和自信心,这也能转化成练琴的兴趣。还有时,几个孩子正在学弹同一首作品或正在练习的曲子是另一个孩子曾经弹过的,这时大家在一起交流,那必定格外的有兴趣,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碰到的问题,彼此都能互有启发。在幼儿之间互相观摩学习当中,有时孩子们会受到不同于老师那里得到的特殊的启迪,会无形中增强相互间有益的竞争心。幼儿很在乎教师的表扬,当幼儿有了某方面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 步,教师都要及时的表扬。教师的表扬会给幼儿带来自信,从而激励幼儿更好的去表现。在培养和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树立一种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弹好钢琴的自信心。在幼儿通过实现这一个个具体的练习目标时,不断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正如沃-特迪斯所说:“如果你想到,你就能做到”。

兴趣存在并活跃于每个人接触的一切社会活动中。任何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最大的关注。兴趣之中蕴藏着求知、探索、发觉才能和开创新天地的巨大活力和生机,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知趣活动。兴趣是最宝贵的资源,钢琴悦耳动听的琴声吸引着幼儿对它发生浓厚的兴趣,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也不完全是天生的,它离不开后天的引导、培养、保护和发掘。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心智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控制力,毅力都很差,对于任何事物,他们都是以兴趣为诱因去探索。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自觉的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产生欣慰、快乐的情绪,能抑制疲劳,克服困难,兴趣是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动力,能促使幼儿创造性的学习,还能激发、维持、促进幼儿的探索欲望,并使之形成积极、主动、富有坚持性的性格特点。因此,我们在幼儿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兴趣的培养来贯穿始终,以兴趣的培养来达到音乐感、美感的培养,真正做到“要我学琴”变为“我要学琴”,从而真正做到通过学习钢琴培养多方面能力之芽,更好的为幼儿全面素质的培养发展服务。

我们对幼儿演奏心理方面的理解还不够,希望我们能把国外幼儿钢琴教育好的一面与中国幼儿钢琴教育好的一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而又能使学习兴趣与钢琴操作规范并存的崭新的教学模式,为我国音乐的普及教育和素质教育创造出一块新天地。参考文献

[1]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12 月.146-164 [2]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8 月.4-5 [3]周广仁.钢琴演奏基础训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年.88-95 [4]段小敏.钢琴教学漫话[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6 月.38-39, 44-45, 51-54 [5]魏晓凡、高群、文思隆等.少儿钢琴学习之路[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5 年,12 月 237-244 [6]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88 问[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年.36-44, 54-55 [7]司徒壁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24-28 [8]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年,4 月.137-141 [9]何云芳.我对钢琴教学的几点体会[J].钢琴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40-43.[10]张建国.钢琴基础教学导读[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年,4月. [11]李裴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86 年,2 月. [12]吴元.学习钢琴的途径[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年. [13]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 北京:乐华出版社,1999 年 [14]李民 周海宏 李倩.儿童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94 年,6月 . [15]克.格.汉密尔顿.周微译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表情[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年.

[16]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年.

[17]洪士硅.外国著名钢琴家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年.

[18]黄莉莉.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年,1 月. [19] How to www.xiexiebang.comWellKathy and David,The Runners Piano Book.Date: december 2001

下载寻找儿童钢琴教学中技术与兴趣的平衡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寻找儿童钢琴教学中技术与兴趣的平衡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童钢琴教学常见问题

    儿童钢琴教学常见问题 “五项训练”有效消除钢琴幼童学习障碍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学习钢琴也不例外。一个良好的开,可以说是学业成功的一半。它可以避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

    兴趣激发儿童学钢琴五篇范文

    兴趣激发儿童学钢琴 钢琴是音乐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员,因之也被称为“器乐之王”.在世界东西方如今它常常作为开发儿童智力,启迪智慧思维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钢琴作为一项多......

    幼儿钢琴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论文

    摘要:在学习钢琴之初,幼儿会被优美的琴声吸引,并从中感受到快乐,因此,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但是幼儿单纯兴趣不够稳定,极易发生转移,如果进行大量枯燥的基本功练习,幼儿就容易产......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1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 姓名:蔡淑仪班级:08音乐学四班学号:200824071402指导老师:李琳 本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儿童钢琴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儿童钢琴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生......

    浅谈儿童钢琴启蒙教学

    浅谈儿童钢琴启蒙教学 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更加重视精神文化需求,面对新世纪,中国教育界开始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今天,一个以......

    浅谈儿童钢琴启蒙教学

    前言 “钢琴的新声最初是由弗雷德里克〃肖邦带来人间的。”①我国的钢琴普及教育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学习钢琴的儿童正逐渐增加,而学龄也日益提前,这一方面推动......

    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论文

    一、采取鼓励式教学方法钢琴学习是一个需要被不断强化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鼓励式的教学作为正强化的一种相比批评式教学更加有效。但是通......

    儿童初级钢琴教材与教学的思考

    摘要: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音乐的学习对于儿童气质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曾经学习钢琴是为了将儿童培养成专门的音乐人才,但是如今钢琴教育已经成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