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多俊 经济法课件-经济法的立法体系(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1 22:0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漆多俊 经济法课件-经济法的立法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漆多俊 经济法课件-经济法的立法体系》。

第一篇:漆多俊 经济法课件-经济法的立法体系

第一编 总论

第四章 经济法的立法体系

第一节 经济法法律规范的分类和结构

一、经济法在立法内容上的分类和结构

 按国家调节经济采取的三种基本方式分:

 市场规制法,主要含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责任法;

 国家投资经营法,主要含国家投资法、国有企业法;

国家引导调控法,主要含计划法、各种经济政策法及关于各种调节手段运用的法律规定。

第一节 经济法法律规范的分类和结构

 按国家调节的侧重的目标和任务分: 

经济运行调节法与经济结构调节法  按国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分:

宏观经济调节的法律规范与同其相关的微观经济管理的法律规范。 按国家经济调节实施过程各环节分:

关于经济调节的决策、组织实施、监督与纠纷和违法调处等方面立法。

 按国民经济部门及职能分:

关于国民经济各职能方面的经济法与关于各行业部门的经济法  按经济成分分:

关于国有经济的经济法规范与关于非国有经济的经济法规范。 其他分类:

国内经济的经济法规范与关于涉外经济的经济法规范;

平常时期经济法规范与非常时期经济法规范。

二、经济法在形式上的分类和结构

(一)宪法

如我国《宪法》第6-11条关于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关于国有经 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规定。

(二)法律

如各国的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投资和国有企业方

面的法律,国家计划、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法律

(三)行政法规

(四)地方性法规

(五)国际条约

此外,经济法形式上的渊源还包括判例法和习惯等。

第二节

经济法体系中的基本法律

一、经济法基本法律的认定

(一)实证分析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来,国家调节经济运用了三种基本方式:(1)强制干预,即国家对市场进行规制;

(2)直接参与,即国家直接从事投资经营活动; 

(3)引导调控,即国家从宏观上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指导、鼓励、帮助和提供各种适宜条件及必要服务,或进行必要约束控制。 经济法体系便有三个基本方面的法律: 

(1)市场规制法; 

(2)国家投资经营法;

(3)国家引导调控法(或称宏观调控法)。

第二节

经济法体系中的基本法律

(二)理性分析

 理性分析即透过事物的现象探求其本质和规律性。 理性分析的基本思路为:

市场三缺陷—国家调节三方式—经济法体系三构成,即“三缺陷—三方式—三构成”分析思路。

从理性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法基本法律为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引导调控法等三方面的法律。

二、经济法基本法律构成的关系

(一)调整领域和所担当任务不同

 市场规制法,保障国家以强制干预方式排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于自由竞争的妨害,促进市场调节充分发挥作用;

 国家投资经营法,保障国家参与直接投资经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 国家宏观引导调控法,在其宏观和总体的某些关键和必要方面,实行国家引导控制,以调节经济结构和运行。

(二)调节方式不同

 市场规制法:强制干预时,国家居于社会经济之上;  国家投资经营法:直接参与则国家跻身其中;

宏观引导调控法:引导调控乃处于其外,在其前面引后面促,左右约束或帮助。

(三)法律的地位不同

 三法律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立法状况和发达程度不同,在经济法立法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不同。

 西方国家的经济法体系的核心演变:反垄断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体系核心的演变: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调控法

宏观引导调控法正在成为各国经济法的核心,这是世纪之交世界范围内经济法体系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思考题

1.简述经济法立法内容上的体系构成。2.简述经济法规范形式上的体系构成。

3.试从理性分析与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论证经济法体系的三个

基本法律构成。

4.举例分析我国学界当前在经济法内容和体系构成上仍然存

在的一些分歧。幻灯片13 建议阅读文献

一、著作及教材

1、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第四版),第八章,法律出版社2008年。

2、【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三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二、论文

1、漆多俊:“市场、调节机制与法律的同步演变”,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卷),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2.漆多俊:“时代潮流与模块互动——‘国家调节说’对经济法理论问题的破译”,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3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3.漆多俊、漆彤:“国际调节与国际经济法学科理论新视角”,《当代法学》2004年第2期。3.王健:“对经济法体系基本构成的新认识”,《福建法学》1997年第2期。4.陈云良:“国家调节权:第四种权力形态”,《现代法学》2007年第6期。5.王红霞:“市场缺陷:国家调节说的研究基础”,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5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

第二篇:经济法课件

经济法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的社会关系:1国名经济管理关系;2经济协作关系;3市场经济主体在内部经济管理中产生的经济关系;4涉外经济关系。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经济法律关系就是由经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的。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经济管理,经济协作和经济组织内部活动,并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经济法律主体包括:1国家;2 国家机关;3企业等法人;4非法人经济组织;5农村承包经营户;6个体工商户;7公民;8外国经营者。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行为,无形资产等。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

公司的概念:全部资产由股东出资构成,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的财产对公司承担责任得以公司法成立的企业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分为:一般有限公司,一人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 总公司和分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金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股东符合法定人数;股东出资到达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东共同自定公司章程;由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由公司住处。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程序:1确认股东数额并达成协议;2订立公司章程;3认缴公司资本(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底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再5年内缴足,最底限额为人名币3万元);4公司设立登记。

有限公司的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

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有限公司成立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章程锁定价额,应由交付该资本的股东补交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对其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及管理机构: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由全体股东组成);对于公司增加或较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解散或者变更公司的形成,以及修改公司章程所作出的决定,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2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是公司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构)3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机构(经理是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机构)4监事和监事会(监事会是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机构)5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及义务。

1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1人有限公司是指只有1 个自然人股东或1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1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名币10万元。股东应当为1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

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部资产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1确定公司设立条件(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采取发起式和募集方式设立);2确定公司发起人;3订立公司章程;4公司股份的认缴及募集;5建立公司机构;6公司设立登记。

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缴足,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

第三章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合伙是自然人之间为联合起来从事经营活动而可以采取的唯一选择,因此,合伙企业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企业组织形式。合伙企业的特征:1合伙企业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经济组织;2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3合伙企业的设立和内部管理是以合伙协议为基础的;4合伙人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1有2个以上合伙人;2有书面合伙协议;3由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4由合伙企业的名称;5有经营场所

入伙是指在合伙企业成立之后解散之前,不具有合伙人身份的自然人去的合伙人身份的法律行为。入伙的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入伙协议另有规定的除外。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退伙是指具有合伙人身份的自然人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退出合伙企业,失去合伙人资格的法律事实。退伙的种类:1自愿退伙;2法定退伙;3除名退伙。注: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个人独资企业是依据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1在投资方面,个人独资企业是有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2在产权关系和组织管理方面,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即投资人对个人投资企业的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3在法律地位方面,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4在责任承担方面,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第十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具有经营性;2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违法性;3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1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是上交易;2商业贿赂;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4侵犯商业秘密;5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6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而销售商品;7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8商业诽谤;9投标招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10公共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11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

商业贿赂: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问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商业秘密使之不公平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具有下面三项基本条件:1秘密性;2保密性;3实用性。

有以下情形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1销售鲜活商品;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挤压的商品;3季节性降价;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第十一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典型的横向垄断协议: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2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3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4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5联合抵制交易

第十五章 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工业产权是人们依照法律对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创造和显著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区内享有的专有权。

工业产权主要是指专利权和商标权。

工业产权的四个特征:1专门法律确认;2专有性;3时间性;4地域性。专利权的主体,是指专利申请并获得专利权的单位或个人。

专利权的客体: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4对专利权客体的限制。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1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1)新颖性(2)创造性(3)实用性;2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专利权人的权利:独占权,转让权,许可权,标记权,排除侵害权,放弃专利权的权利。

专利权的期限:专利权在我国的期限,根据专利权规定,发明专利权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10年,均已申请之日起算。哪些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那些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

注册商标的专有权具有时间性,注册商标有效期为10年,该限期从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第十六章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产品质量法,是调整生产,流通,交换,消费领域中因产品质量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限于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分为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由认证机构对企业质量体系进行审核,评定,确认符合标准要求时,由认证机构向企业颁发认证证书,以证明企业质量体系附和相应要求的活动过程。产品质量认证,是由公正的第三方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测试,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准许使用认证标志的方式来证明某产品。

产品质量监督包括三个层次的监督,即:国家监督,消费者监督和社会监督。

销售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商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1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申明的;2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未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3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收到损害时起计算。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10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第十七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接受经营者提供的服务的市场主体。消费者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属于生活消费;2消费者消费的客体既包括商品也包括服务;3消费者的消费活动表现为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4消费者主要包括个人消费者,但也不排除单位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于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以及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等行为。另外,鉴于我国的基本情况,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生产资料的生产性消费活动,亦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消费者的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着权,公平交易权,受偿权,结社权,获得知识权,受尊重权,监督权。

经营者的义务:依法定或者约定履行义务;听取意见和接受监督;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提供真实信息;出具凭证和单据;保证质量;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权。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论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节;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1倍。第十八章 合同法律制度

合同: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合同的法律特征:1合同是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行为;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3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合同本身具有相对性。

合同的种类:1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双务合同是指但是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单务合同是合同当事人中一方负有义务,另一方不负有相对义务的合同);2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3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4偌成合同与实践合同(偌成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直即可成立的合同。实践合同是除了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之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偌成合同与实践合同区别的法律意义在于他们的成立与生效时间不同。偌成合同自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起,合同即告成立,但实践合同的当事人不但需要就合同的内容分达成合意,还须完成特定给付);5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6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

合同的基本原则:1合同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2当事人自愿订立合同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合同的形式:书面形式(自当事人双方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口头形式(口头形式包括以电话和交谈形式订立的合同)和其他形式。

合同的一般条款: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场所;标的;质量;数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要约又称发盘,出盘,发价或者报价等,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法律规定的要约的构成要件是:1要约的内容具体明确;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偌,要约人即受该要约的约束。

要约不等同于要约,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1要约邀请的直接目的是诱使他人向行为人发出要约,而不是期待他人承偌,尽管最终的目的是成立合同。2要约邀请的内容仅仅是订立合同的建议,而不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即使他人对此表示同意,也无法使合同成立。3要约要请示想不特定的人发出的,所以无法事先得知谁会成为要约人。4要约邀请反映的是合同成立的前期准备,尚未进入实质缔约阶段。邀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要求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通知到达受要约人。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偌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1要约人确定承偌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得撤销;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回的,并已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有下列情形的,要约失效: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3承偌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偌;4受要约人对要约作出实质性变更。承偌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承偌的构成要件:1承偌必须有受要约人作出;2承偌必须在合理期限内作出;3承偌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加以扩张,限制或者变更,便不是承偌,而是新要约。承偌的内容并非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而承偌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的变更,即构成要约)。

承偌到达要约人时生效。对于受要约人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承偌,应以该数据电文进入要约人的系统的时间为承偌时间。承偌生效时合同成立。

承偌可以撤回,但撤回承偌的通知应当在承偌生效之前或者与承偌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缔约过失责任,就是订立合同过程中的责任,是指当事人由于过错违反先合同义务而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所谓先合同义务,是自缔约人为订立合同而相互接触和协商期间逐渐产生的注意义务,而非合同生效后产生的义务。

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必须满足以下要见:1当事人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2又给另一方但是人造成损失的事实存在;3违反先合同义务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4违反先合同义务的一方有过错。

缔约过失责任不同于违约责任:1含义不同。2责任方式不同。3责任范围不同。4违约责任具有约定性,而缔约过失责任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合同的生效要件:1合同的主体格式;2意思表示真是;3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

合同生效的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如果不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并且也没有附生効条件或者期限的,自成立时生效。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成立,但因并不完全符合有关合同生效要见的规定,因此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一般需经有权人追认才能生效的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2行为人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3没有处分权的行为人订立的合同。

不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的两种特殊情形:1表见代理(表见代理是指被代理人的行为足以使善意代理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基于此项信赖与无权代理人进行交易,由此造成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2超越代表权订立的合同。

无效合同相对有效合同而言的,是指合同虽然已成立,但因为欠缺生效的要见而自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无效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违法性,2自始无效,3当然无效。无效合同的无效是绝对的。

无效合同的种类: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且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

无效的免责条款: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法定原因有:1合同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2合同订立时显失公平;3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可撤销的合同再被撤销前是有效的。

撤销权消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

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具体的处理方法是:1返回财产;2折价补偿;3赔偿损失;4收归国家所有或者是返回集体,第三人。

抗辩权又称异议权,是指债务人更具法定事由拒绝或者对债务人的请求权的权利。抗辩权包括消灭的抗辩权和延缓的抗辩权。

双务合同的抗辩权分为:同时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

合同的保全是指合同之债的债权人依据法律规定,在债务人不正当处分其权利和财产,危机其债务的实现时,可以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行为行驶撤销权或者代位权的债权保障方法。合同的保全制度有两种:撤销权和代位权。

债权人要行使代位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合法及有效的合同关系;2债务人对次债务人享有到期债权;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4履行期限已满,但债务人未履行对债权人的债务,即债务人已处于迟延履行状态;5有保全债权的必要。

合同的权力义务终止的原因: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消;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取;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行为。

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提交提存机关而使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制度。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违约金;定金;采取弥补措施;价格制裁;逾期利息制裁。违约责任的免除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债权人放弃追究债务人的违约责任;二是存在免责事由。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遇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无效合同,有效合同,可撤销可变更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区别。

第三篇:人大经济法课件--经济法

一 经济规制法的特征

1)社会公共性 2)经济性 3)平衡协调性 4)多层次性 5)政策性

二 经济法价值目标

1)社会经济秩序 2)社会经济效益 3)社会经济公正 4)社会经济自由 5)社会经济安全

三 不正当竞争行为

1)种类:

(一)假冒、仿冒行为(混淆行为、混同行为)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1)未经权利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同类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2)销售明知是仿冒注册商标的商品。(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2.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1)混淆对象是知名商品

(2)混淆手法是从名称、包装和装潢三方面入手。

(3)他人因客观叙述商品而正当使用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以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地名,与知名商品相同或相近似,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产品质量标志和伪造产地。

5、在商品上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二)强制性交易行为(限制竞争行为)是指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为了排除竞争,限定他人必须购买其指定的某一经营者的商品的行为。

(三)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行政垄断行为)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四)商业贿赂行为

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五)虚假宣传行为

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六)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指经营者通过不正当手段,违法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行为。

(七)低价销售行为

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八)不正当有奖销售

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服务时,欺骗性的有奖销售行为和超过法定限额的巨奖销售行为。

(九)诋毁商誉

指经营者故意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以谋取不当竞争优势的行为。

(十)搭售行为

指经营者销售某一种商品时,利用其经济优势,强行附加销售另一种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

(十一)通谋投标行为

分为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与投标者与招标者之间串通投标。2)损害赔偿责任:

(1)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3)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3)经营者集中方式:

(一)经营者合并;

(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四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的权利:

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5)依法求偿权:消费者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获得知识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获得有关

8)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

(1)生产者、销售者、服务者承担

——销售者的责任: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销售者有追偿权: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

——销售者、生产者的责任: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

销售者、生产者有追偿权: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服务者的责任: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销售者和服务者的责任: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2)举办者与出租柜台者承担

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消费者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

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3)变更后的企业承担

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变更后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企业要求赔偿。

(4)营业执照的使用人或持有人承担

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5)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的连带责任 ——明知或应知情况下,造成消费者损害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不能指明广告主名称和地址的,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的性质:社会团体

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消费者协会不能以自己名义代表消费者起诉 消协职能:

1.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

2.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3.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4.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5.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提请鉴定部门鉴定,鉴定部门应当告知鉴定结论

6.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

7.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退一赔一: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欺诈:指经营者故意在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中,以虚假陈述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致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五 产品质量法

1、生产者承担缺陷责任的条件(1)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产品存在缺陷。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即产品造成了对消费者的人身伤害或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失。

——产品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即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内在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联系。(2)归责原则 无过错责任(严格责任)(3)免责情形

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

2、销售者承担缺陷责任的情形

(1)销售者自身过错导致产品存在缺陷并使他人损害。(2)销售者非自身过错致产品存在缺陷,但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并且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

3、责任的性质——连带责任

《产品质量法》第4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4、诉讼时效:《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5、缺陷责任和瑕疵责任的区别: 1)概念区别:

瑕疵:合同法上的概念,指产品质量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质量标准。瑕疵责任:

(1)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2)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3)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缺陷:产品质量法上的概念,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不符合该标准。” 2)承担责任主体的区别: 承担瑕疵责任主体: 销售者(享有追偿权)承担缺陷责任主体: 生产者; 销售者;

检验机构及认证机构检验结果不实的赔偿责任; 认证机构违法使用认证标志的连带责任; 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 3)责任形式:

瑕疵责任: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

缺陷责任:赔偿损失:人身损失、财产损失、精神损失

六 商业银行法

1.吊销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情形:

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 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 2.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设立的条件:(1)商业银行设立条件

1)符合《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2)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实缴资本: 全国性商业银行10亿元;城市商业银行1亿元;农村商业银行5000万元

3)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2)分支机构的设立 1)经银监会审批 2)不按行政区划设立

3)应当按照规定拨付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营运资金额;拨付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总行资本金总额的百分之六十。

4)商业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实行全行统一核算,统一调度资金,分级管理的财务制度。

5)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在总行授权范围内依法开展业务,其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

(3)不得担任商业银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形: 1)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2)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并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

3)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

4)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4)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条件:

1)资产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

2)债券余额要求: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

3)支付利息能力的要求: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4)投资取向的要求: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5)利率水平的要求: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七 房地产法

1.划拨 指土地使用者经县级以上政府批准,在交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所有偿取得或者无偿取得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A.特征

对象:是国有土地 是一种行政行为 没有期限限制

两种形式:有偿 无偿 B.适用范围:

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2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3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C.流转的限制 ——转让的途径

第一种:原使用人办理出让手续,再转让给受让人

第二种:经审批将划拨土地转让给受让人,由受让人办理出让手续

第三种:经审批,转让后不办理出让手续,由转让人将土地收益上缴国家 ——出租的限制

房屋出租时,租金所含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 ——抵押的限制

建筑物设抵押权的,当实现抵押权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应当从拍卖价款中优先支付 ——强制执行

法院为强制执行而拍卖当事人所有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应当从拍卖价款中优先支付 2.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范围:(1)土地使用权出让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这项国家支付土地使用出让金的行为。尽管出让人要向受让人交付土地,由受让人占有适用,但出让合同不是转移土地所有权。通过出让方式创设土地使用权,有严格的限制,一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必须是国有土地。我国土地使用权适用制度只是针对国有土地而言的一种出让制度,农村土地不得采用出让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城市规划区的集体所有的土地,经依法征用为国有土地后,该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方可有偿出让。

B必须经政府批准。出让土地使用权必须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须根据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拟定出让土地使用权总面积方案,报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2)土地使用权出让范围 土地使用权出让范围,包括地域范围、土地范围和建设项目范围三个方面。

A地域范围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特定空间地域范围是城市规划区。即城市人民政府编制并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所划定的范围。一般包括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B土地范围 我国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只能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上进行。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确需占用的,须先依法将其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该幅国有土地使用权方可出让。

C建设项目范围 在我国,除了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外,其他建设项目,如工业、商业、旅游、娱乐、住宅等用地,原则上都应采取出让的方式提供建设用地。3.土地闲置的法律后果: 1年未动工的,交20%闲置费

2年未动工的,无偿收回,注销土地使用证 4.征地审批的权限: A由国务院批准: 1基本农田;

2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 3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B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务院审批以外的土地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回的条件:

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交回。也可以自愿交回。期限:30年

6.土地确权纠纷处理的程序: 1协商

2强制前置的政府行政处理 3行政诉讼(30日诉讼时效)注:

单位之间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或县级以上政府处理 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7.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方式:可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或其他方式流转

可以合法继承 限制:

1转让应经发包方同意

2流转不能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3流转期限不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4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

5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农用地使用权,必须经村民委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政府批准

8.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的效力: 非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变更,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变更,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集体的土地使用权变更无须登记发生效力,但是互换与转让只有登记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9.集体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协商、所适用之情形: 农业用地集体土地使用权来源: 第一,与集体签订承包合同;

第二,与原承包人(使用人)在集体参与下签订转包合同; 第三,承包开发利用集体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 第四,以拍卖、协议、招标等方式有偿取得集体荒地的开发、使用权。

10.农用地承包经营纠纷的仲裁与一般仲裁的区别: 农用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 一般民事仲裁

与政府的关系 受指导和扶持 独立 是否经协议 否

是 仲裁后是否可是(30日诉讼时效)否 以诉讼

管辖限制 土地所在地 无

八 税法

1.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划分之标准: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包括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企业,包括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

机构、场所: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包括:

(1)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2)工厂、农场、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3)提供劳务的场所。(4)从事建筑、安装、装配、修理、勘探等工程作业的场所。(5)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

非居民企业委托营业代理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包括委托单位或者个人经常代其签订合同,或者储存、交付货物等,该营业代理人视为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根据上述规定,中国企业都是居民企业,但外国企业并非都是非居民企业,如果外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机构位于中国境内,也属于居民企业。原内资企业都是居民企业,原外资企业由于是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因此,也属于居民企业。2.延期缴纳税款的出境限制:

欠税纳税人及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在出境前向纳税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而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机关阻止其出境。

3.征收个人所得税之情形:

个人所得税分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主要包括以下11项内容: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卷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包括四个方面:

(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二)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营业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也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既个人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去的的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组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劳物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象、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这里所说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图片、乐谱等能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的作品;“个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译的作品等。个人取得遗作稿酬,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税。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将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税。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是指个人的存款利息(国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开始取消利息税)、货款利息和购买各中种债券的利息。股息,是指也称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据股份制公司章程规定,凭股票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资利益。红利,也称公司(企业)分红,是指股份公司或企业根据应分配的利润按股份分配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股份制企业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的股票面额为收入额计税。

8、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9、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征卷、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自有财产给他人或单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转让不动产和动产而取得的所得。对个人股票买卖取得的所得暂不征税。

10、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经常性的,属于各种机遇性所得,包括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含奖金、实物和有价证券)。个人购买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券、中国体育彩票,一次中奖收入不超过10000元的,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10000元的,应以全额按偶然所得项目计税。

11、其他所得

除上述10项应税项目以外,其他所得应确定征税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国务院财政部门,是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截止1997年4月3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项目有:

(一)个人取得“菜冠深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基金会”颁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奖金。

(二)个人取得由银行部门以超过国家规定利率和保值贴补率支付的揽储奖金。

(三)个人因任职单位缴纳有关保险费用而取得的无偿款优待收入。

(四)对保险公司按投保金额,以银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支付给在保期内未出险的人寿保险户的利息(或以其他名义支付的类似收入)。

(五)股民个人因证券公司招揽大户股民在本公司开户交易,从取得的交易手续费中支付部分金额给大户股民而取得的回扣收入或交易手续费返还收入。

(六)个人取得部分单位和部门在年终总结、各种庆典、业务往来及其他活动中,为其他单位和部门的有关人员发放现金、实物或有价征券。

(七)辞职风险金。

(八)个人为单位或者他人提供担保获得报酬。个人取得的所得,如果难以定界是哪一项应税所得项目,由

主管税务机关审查确定。

九 环境保护法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A过错责任构成要件: 1)行为有违法性 2)有损害后果

3)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有过错 B 无过错责任构成要件: 1)构成环境损害的事实

2)损害与环境污染之间有因果关系

第四篇:中国经济法体系

经济法体系

在中国以及许多大陆法系国家,经济法作为一门法学学科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经济法。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经济法的概念?

1.立法部门视野中的经济法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法律体系划分为七大部门,这在世界法律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七大部门中包含“经济法”。2008年2月,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法治建设》白皮书也确认了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科设置中各大学学科设置中的经济法2007年3月11日,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815会议室举行了全体委员会议。会上充分研究、讨论和通过了调整法学学科核心课程的决定和马克思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法学)的建议名单。会上通过的法学学科核心课程共16门,其中包括原来的14门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又新增了两门(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3.国家司法考试中的经济法

4.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经济法法院视野中的经济法 既然经济法的存在毫无疑问,那么经济法包括哪些内容?这个从经济法产生以来就争论不休,因此学习经济法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有经济法专业的同学更是需要了解这个问题。

一、比较法视野中的经济法体系

世界各国均有经济法立法和实践,但并非由经济法概念和学问。英美法系有宪法和行政法,没有经济法这个概念和学科、学问。1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有经济法概念和学问。2

日本金泽良雄认为,经济法由经济组织法(包括企业法、反垄断法、产业结构法)和经济活动法(包括金融、物资、物价、资源规制;对外经济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3日本丹宗昭信、伊从宽认为,一般经济法包括反垄断法、公平交易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结构经济法(银行法、财政法、信息公开法)、特别经济法,包括公益事业关系法、电信事业关系法、运输事业法、金融事业关系法、中小型企业关系法、农林渔业关系法、对外经济法;国际经济法。4

韩国权五乘认为,经济法包括垄断规制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

德国沃尔夫冈﹒费肯杰认为,经济法包括世界经济法、欧洲经济法和德国经济法,每个部分又包括经济宪法、一般经济法(经济人法、竞争法和财产保护法)以及特殊经济法(包括物与货币的总体调控。具体领域包括营业经济、手工业、农业、采矿业、能源、贸易、货物和旅客运输、保险、货币银行证券交易所以及统计、检测天气和报告制度。6

德国乌茨施利斯基认为,经济公法经济公法、经济 私法和经济刑法构成。经济公法由经济宪法、经济行政法、竞争公法和特别经济行政法构成。7

看来,经济法体系并没有统一的观点,取决于不同学者对经济法概念的界定。12 【德】沃尔夫冈﹒费肯杰:《经济法》(第一卷),张世明等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魏琼:《西方经济法发达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3 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4 丹宗昭信、伊从宽:《经济法总论》,吉田庆子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434页。5 权五乘:《韩国经济法》,崔吉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

【德】沃尔夫冈﹒费肯杰:《经济法》(第一卷),张世明等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7 【德】乌茨施利斯基:《经济公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二、历史视野中的经济法体系

学者对中国经济法的体系的看法也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8

三、目前学界的经济法体系

构成分歧主要体现在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取舍上。可分为四部门派如杨紫烜和李昌麒,两部门派如张守文、王保树、吕忠梅、邱本等等。9

李昌麒等人认为,经济法包括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秩序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和可持续发展保障法律制度。10

杨紫烜等人认为,经济法包括企业组织管理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11张守文认为,经济法体系大体为“财金计划调控法,两反一保规制法”的二元结构。12 漆多俊等人认为,经济法由市场障碍排除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和宏观调控法构成。13王保树等人认为,经济法由市场管理法、宏观经济管理法和对外经济法构成。14

潘静成、刘文华等人认为,经济法由经济组织法、经济活动法(市场规制法)和经济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组成。15史际春、邓峰等人认为,经济法大致包括经济组织法、经济管理法和经济活动法;或者称为经济主体法律制度、公共经济管理法律制度和经济活动法。16

吕忠梅等人认为,学者对我国经济法体系有二分说、三分说、四分说和多分说的主张,但两分说是共识,应该坚持在两分说的基础上求同存异。17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经济法研究室:《经济法理论学术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1985年影印版。9 肖江平:《中国经济法学史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204页。10 李昌麒:《经济法学》(第四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11 杨紫烜:《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6-57页。12 张守文:《经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40页。13 漆多俊:《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109页。14 王保树:《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94-97页。15 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2-94页。16 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179页;史际春:《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104页。17 吕忠梅、陈虹:《经济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155页。

第五篇:国际经济法教学体系

国际经济法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材:余劲松、吴志攀:《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导论

一、关于国际经济法学的界定

(一)关于国际经济法学界定的分歧

1、公法学者的主流观点:是国际公法的新分支

2、私法学者的主流观点:是国际私法的一部分

3、国际经济法学者主流观点———边缘性综合体。

国际经济法的范围

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跨国经济关系

例:国际私人投资 A、建立外商独资企业 B、投资保险

C、外资企业的经营 D、税收征纳 E、投资争端解决

三、国际经济法律渊源

1、国际双边条约或多边公约

2、国际商务惯例

3、联大的规范性决议

4、各国涉外经济法

5、其他辅助性渊源

第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规则

第一节

概说

一、国际货物买卖的概念

二、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

(一)国内货物买卖法律(国内立法)

1.把买卖法律编入民法典

2.买卖法以单行法规形式出现

(二)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

1964年的《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两个海牙公约 1980年联合国制订的《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三)国际贸易惯例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华沙——牛津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一)公约的内容

(二)公约的适用

公约适用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公约第1条规定,”本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订立的合同:(a)当这些国家是缔约国;或(b)当国际私法规则指向适用一个缔约国的法律。”

我国对公约适用范围(2)作出了保留

1、公约不适用于下列买卖

客体适用范围

不适用于下列合同:

2、没有涉及到的问题:

(三)公约的保留

我国对80年公约的保留:

(1)对第1条(1)款B项的保留,即对适用范围(2)的保留

(2)对第11条书面以外其他形式规定的保留

(四)公约的效力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略)

第三节

卖方和买方的义务

一、卖方的义务

(一)交货与交单

1、交货义务

(1)交货地点

有四种惰况

(2)交货时间

交货时间的重要性

交货时间有如下三种情况

2、交单义务

(1)国际货物贸易中交单的重要性

(2)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交付符合合同约定的全套单据

(二)担保义务

1、货物相符

(1)品质担保

(2)数量相符

2、权利担保

权利担保的规则如下:

二、买方的义务

买方的义务主要有两项: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

1、付款

①付款准备

②付款地点

③付款时间(依次为)

2、收取货物

①采取行动使卖方能够顺利交货。

②及时提取货物。

第四节

《公约》下的违约与救济

一、违反合同的种类

(一)根本违约与宣告合同无效

1、根本违约的概念

2、根本违约的法律效果

根本违约使另一方取得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

(二)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

1、预期违约的概念

2、—般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

3、根本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

二、买卖双方都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

1、宣告合同无效(解除合同)

2、中止履行

3、实际履行

4.损害赔偿

四、卖方违反合同时买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

五、买方违反合同时卖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 第五节 风险的转移

一、风险转移一般规则

二、风险转移的时间

1、涉及运输的交货

2、在途货物的交货

3、不涉及运输的交货

第六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商业惯例

1、EXW:

全称Ex works…(named place),意思是工厂交货(指定地点)。卖方的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工场、工厂或仓库)把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义务;风险在交货时转移至买方。

2、FCA:全称Free carrier …named place,意思是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只要 3 将货物在指定的地点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办理了出口清关手续,即完成交货。

3、FAS 全称Free alongside Ship…named port of shipment),意思是“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4、FOB(全称Free on Board … named port of shipment),意思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交货地点在装运港买方派来接货的船上,风险费用的划分界限在货物越过船弦之时。

5、CFR:全称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意思是“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

6、CIF:全称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意思是“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

7、CPT:全称Carriage paid to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意思是“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交货地点在货交承运人或第一承运人处,风险在交货时转移,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主运费由

8、CIP:全称Carriage, Insurance Paid to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意思是“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指卖方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但卖方还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

9、DAF:全称DeliveredatFrontier,意思是“边境交货(…指定地点)”,卖方需承担将货物运至出口国或进口国边境指定地点的费用和风险,风险转移和交货都在边境指定地点。该术语主要适用于毗邻国家间的贸易。

10、DES:全称DeliveredExShip,意思是“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卖方需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在船上完成交货,风险在交货时转移。

11、DEQ:全称DeliveredExQuay,意思是“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卖方需将货物运到指定目的港,并卸货物到码头上,风险在卸完货后交货时转移。与DES不同之处在于卖方增加卸货到岸义务。

12、DDU:全称DeliveredDutyUnpaid,意思是“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交货地点在指定的目的地,风险在交货时转移。“未完税”主要指卖方不交进口国关税。

13、DDP:全称Delivered Duty Paid,意思是“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交货地点在指定的目的地,风险交货时转移。“完税”是指卖方需办理进口国清关并缴纳进口国关税。

二、《通则 2000》对《通则1990》的三个重要修改

第三章

国际货物运输规则 第一节

概述

一、国际货物运输的定义、方式

1、定义

2、方式

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种类

按船舶分,分两种船,班轮和不定期船

1、班轮运输(件杂货运输,提单运输)

2、租船运输(不定期船运输)

3、两者区别: 第二节 提单

1、定义

2、提单的性质

3、提单的种类

二、调整提单的国际公约

(一)承运人最低限度的义务

1、适航义务

2、管货义务

3、签发提单

(二)承运人的免责

1、“航行过失免责”

2、火灾免责,但由于承运人的实际过失或私谋所引起的除外

3、其他无过失免责

(三)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1.概念

2.赔偿限额:

(1)《海牙规则》

(2)《维斯比规则》

(3)《汉堡规则)

4)我国《海商法》的规定

(四)诉讼时效

(五)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1.《海牙规则》——“装到卸”

2.《汉堡规则》——“接到交”

3.我国《海商法》——集装箱货运“接到交”/非集装箱货运“装到卸’’

三、租船合同

(一)航次租船合同

1、概念:

2、特有条款:装卸期间条款 装卸期间条款的内容:(1)装卸期间(2)滞期费:(3)速遣费:

(二)定期租船合同

1、概念

2、特有条款:停租条款

国际海运、空运和铁路运输法律制度的比较

第二节、国际货物多式联运

一、概念

二、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涉及的法律问题

第四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规则

一、海上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点

1、射幸合同

2、附和合同

3、非要式合同、诺成合同

4、双务有偿合同

5、补偿合同

二、承保风险

1、海上风险

2、外来风险

三、损失

1.实际全损

2.推定全损

3、共同海损(1)概念

(2)共同海损的后果:(3)共同海损的分摊:

4、单独海损

四、代位与委付

(一)代位

1、定义

2、规则:保险人从第三人取得的赔偿,超过其支付的保险赔偿的,超过部分应当退还给被保险人。

(二)委付

委付有如下规则:

1、委付不得附带条件

2、委付是单方行为

3、保险人接受委付的,被保险人对委付财产的全部权利和义务转移给保险人。

五、保险利益原则

1.保险利益

2.保险利益的法律意义

3.国际货运保险中的保险利益

六、被保险人的告知义务

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在填写保单时,必须对货物,货物性质,价格等重要事实如实申报。否则,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对保险标的发生的损失不予赔偿。CMC第222条 CMC第223条

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的海上货物运输保险险别:

(一)平安险

1、含义

2.具体承保范围

(二)水渍险:

(三)一切险

一般附加险、特别附加险、特殊附加险

八、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除外责任

九、伦敦保险业协会货物保险险别:

十、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的转让、保险责任期间和索赔期限

第五章 国际贸易支付规则

一、支付工具

1、汇票、本票、支票

2、汇票的种类:

3、汇票的流程

二、支付方式

(一)汇付

1、概念

2、特点:

3、买方汇付有三种方式:

(二)托收(Remittance)

1、概念

2、调整托收的法律(国际商务惯例):

1958年《商业单据托收统一规则》、国际商会,1978年改名为《托收统一规则》,1995年修订

3、跟单托收流程图:

4、当事人法律关系: 5.

跟单托收的种类

跟单托收又分两种:

(1)付款交单

(D/P)

(2)承兑交单

(D/A)

6、托收的特点:

(三)银行信用证

1、概念

2、调整信用证的法律(国际商务惯例):

1930年《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七次修订;现行2007年7月1日生效的UCP600

3、议付信用证的流程:

4、当事人的法律关系

5、信用证的种类

6、银行审单标准

7、信用证独立性原则与欺诈例外

1)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

(2)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信用证欺诈的种类

第六章

国际货物贸易管理制度

一、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与制度概述

二、关税措施

1、关税的定义

2、关税的分类

1)按征收对象分类的关税,可以分成正税和特别税。常见的特别关税主要有两种: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2)按货物国别来源而区别对待的原则,可以分成普通关税、优惠关税、特别关税。3)按征收关税的标准,可以分成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季节税。

D.季节税

3.WTO关税原则

其一,关税是缔约方调控对外贸易的唯一措施;

其二、取消诸如配额、许可证、进出品禁令等非关税限制; 其

三、各成员须通过谈判,逐渐减让关税。

三、非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

1、配额制度

2、许可证制度

3、WTO非关税措施制度

WTO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及其例外

原则上取消一切数量限制。如果实施要遵循非歧视原则。

四、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管理的法律制度

(一)WTO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背景

2、WTO和GATT的关系(1)联系:(2)区别:

3、WTO与中国 1986、7、10“复关”申请

(二)作为组织的WTO

(三)作为规则的WTO

1、WTO的基本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 ①含义:

②特点:

普遍性、自动性、相互性、同一性 ③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适用情况

例外:

A、以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形式出现的区域经济安排 B、对发展中成员实行的特殊或差别待遇 C、边境贸易中的便利 D、1994年GATT的例外

一般例外与安全例外条款

E、反倾销税、反补贴。F、豁免例外。

G、其他例外情况

(2)国民待遇原则

①含义

②例外:

A、货物贸易领域 B、知识产权领域 C、服务贸易领域(3)透明度原则(4)自由贸易原则(5)公平贸易原则

所谓公平贸易原则,是指成员应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为了防止和纠正成员采取不公正的贸易手段,世界贸易组织法律确立了反倾销制度、反补贴制度和保障措施制度。

3、WTO的货物贸易规则

(1)反倾销措施

GATT1994第6条和《反倾销协议》 适用条件: 倾销:

(2)反补贴措施(3)保障措施

3、WTO的知识产权贸易规则——TRIPS协议

4、WTO的服务贸易规则——GATS 此类法律渊源形式上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派生协定,但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将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推进到新的经济领域。

第七章

国际技术贸易法

一、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1、技术的定义

2、国际技术贸易的含义

3、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

4、国际技术贸易法律体系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1、W TO协定对国际技术转让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

2.TRIPS保护的七种知识产权

(1)版权(2)商标

(3)地理标志

(4)工业品外观设计(5)专利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7)末披露信息

4.TRIPS规定的执法措施

(1)一般义务(2)民事行政救济(3)临时措施(4)边境措施(5)刑事程序

三、国际许可合同(International License Contract)

1、概念

又称国际许可证协议,是指技术出让方将其技术使用权在一定条件下跨越国境地让渡给技术受让方,而由受让方支付使用费的合同。

2、调整国际许可合同的法律 国际方面:1978年的《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未生效 我国:

(1)2001年10月31日通过,2002年1月1日施行的《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2)1994年7月1日施行的《对外贸易法》(3)各知识产权部门法以及合同法

3、国际许可合同的种类

根据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以及使用权范围的大小(1)独占许可证协议。

(2)排他许可证协议。

(3)普通许可证协议。

4、国际许可合同的条款(1)国际许可合同的条款 ①商务性条款 ②技术性条款 ③法律性条款

(2)国际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商业条款 ①概念

②我国关于限制性商业条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

第八章

国际服务贸易法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1、服务的含义

2、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3、服务的特征

二、国际服务贸易范围的界定:

1、跨境交付

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

三、各成员方的义务

1、一般义务

2、具体承诺的义务

第九章

国际直接投资法

一、国际投资和国际投资法

(一)国际投资

1、概念

2、类型

(二)国际投资法律体系

1、各国外资法

(1)资本输入国的外国投资法。

(2)资本输出国的海外投资法。

2、双边投资条约

3、区域性多边投资公约

4、国际投资性公约

5、其他渊源:

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1、承保险别

2、承保条件:

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合格东道国。

3、代位求偿权

4、多边投资担保机制的优越性

三、《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

禁止成员方采用违反《GATT1994》第3条(国民待遇原则)和第11条(一般性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的投资措施

具体包括:(详见教材)1、2、3、4、四、《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

1、中心管辖的条件

(1)主体方面

(2)争端性质方面(3)主观条件方面

2、中心仲裁的法律适用

3、裁决的撤销制度

4、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第十章

国际货币金融法

一、国际金融法律框架

1、国际货币法律制度

2、国际资金融通

3、跨国银行监管

二、国际货币法律制度 汇率的概念 汇率的种类

汇率制度的演变

(一)布雷顿森林体制形成:

(二)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主要内容

(三)《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第一次修订 1969年,创设“特别提款权”(SDR)

1、概念

2、本来的作用:帐面资产,在国际收支失衡时通过使用或转让特别提款权获得需要的外汇

3、衍生出来的作用:

但由于它币值稳定,因而也常常被用做一种计价或定值单位。

(四)《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第二次修订——确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 主要内容:(详见教材)

三、国际资金融通法律制度

(一)国际贷款

(二)国际证券投资

(三)国际融资租赁

四、跨国银行监管 巴塞尔体系

第十一章

国际税法

一、国际税收法律关系

二、税收管辖权

(一)居民税收管辖权

1、概念

2、居民纳税人身份的确定 A、自然人 B、法人

(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营业、劳务、投资和财产四种所得

三、国际重复征税和国际重叠征税

(一)产生原因

1、国际重复征税

2、国际重叠征税

3、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解决办法——外国税收抵免

4、税收饶让抵免

四、国际逃避税

1、概念

(1)国际逃税(2)国际避税

2、方式

(1)国际逃税(2)国际避税

A、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 B、纳税对象的跨国移动

五、国际税收协定 两大范本:

《经合组织范本》,1977年公布 《联合国范本》,1979年公布

第十二章

国际经贸争议的解决(略)

下载漆多俊 经济法课件-经济法的立法体系(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漆多俊 经济法课件-经济法的立法体系(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律培训课件 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基础强化讲义惯例: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法(买卖双方)合同成立:要约承诺制度(基本同《合同法》)适用范围公约买卖双方权利义务主要内容违约救济(基本同《合同法》)提单国际......

    经济法总结[精选多篇]

    经济法总结 填空 选择 简答 案例分析简答题来自于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各有一个简答一个五分,反不正当竞争法 里面最重要的考点,你找找当时说的,是哪一个,反垄断法 填空题还10......

    李友根老师 经济法课件

    一、课程体系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绪论 总论:经济法主体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竞争法 宏观调控法:产业法为核心 三、其他参考资料 1、法律法规 《消费者权益保护......

    经济法学习心得(优秀范文5篇)

    经济法学习心得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升,国内的经济发展空前繁荣,而“一带一路”的兴起更加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济法练习试卷(精选多篇)

    经济法练习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法律行为指的是以......

    经济法学习心得感想[优秀范文5篇]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

    经济法概论判断题 - 副本[优秀范文五篇]

    经济法概论——判断题 1. “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产使用的制度。√ 2. 《产品质量法》中所称的......

    国际经济法 判断[优秀范文5篇]

    国际条约包括双边和多边协议。( √ )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有时也调整国内经济活动。( × )国际经济法调整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