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设计及课件.doc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设计及课件
福建省连城县连城一中 童韬
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一课时: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1从承上的角度来看:本节课的内容承接了必修二中一些基础的结构知识,例如:8电子稳定结构、共价键、电子式结构式的书写以及甲烷、乙烯、乙炔等简单有机物的结构,其中有较为本质联系的知识为8电子稳定结构和共价键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与本节课中碳原子成4个键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碳原子形成单键、双键、叁键时的空间构型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从启下的角度来看:有机物的碳原子成键特点以及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以及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①学生在必修二的学习中对简单有机物(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②不足之处在于对较为复杂的有机物结构显得空间想象能力有限
三、指导思想:①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分组进行活动和讨论归纳,教师在本节课中主要起引导和评判的作用。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模型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不同成键方式下的有机物结构特点,其中尤其是要让学生自己多动手,搭建、翻转、比较球棍模型,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具体的认识。③同时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讨论、比较、归纳,并注意教师的引导(提示和提问)应当具有层次性,使学生的知识很自然而然地形成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掌握有机物的空间构型(2)能够识别饱和碳原子和不饱和碳原子.(3)能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简单的分子,知道分子结构的差异导致同分异构体间性质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分组合作,师生互动,通过搭建有机分子模型,让学生建立立体化学的概念,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结构影像,培训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有机分子三维结构的发现历史,体验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发现事物的奥秘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2)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
2:教学难点 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
用心
爱心
专心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回顾知识】展示CH4、C3H8、C2H4、C2H2、CCl4的结构式,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1:都有碳原子2:结构上都是围绕着碳原子为核心(反馈:有机物以碳原子为核心的部分构成了有设计意图
回顾高一知识,使学生能够从熟悉的知识来进入这堂课的学习
提问 1:这些常见有机物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2: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解释】为什么碳原子成键数为4,对学生进行引导:①写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②分析碳原子要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要的电子数目(提问)③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几个共用电对,几个共价键(提问)【追问】碳原子可以以哪些形式成键,举例
【小结&板书】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
1、碳原子含有4个价电子,易跟多种原子形成共价键。
2、碳原子价键总数为4。
3、可形成单键、双键、叁键 【过渡】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① 在纸上写出CH2Cl2可能的结构式有几种可能结构② 用手中的球棍模型搭建出CH2Cl2 的结构,和其他同学的模型比较,看有几种可能结构③ 和CH2Cl2可能的结构式进行比较,看看发现了什么问题,讨论分析 【解释】有机化合物是立体的机物的基本骨架结构,这个骨架结构叫做碳架)2: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成键且总数为4
【动手动脑】1:写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3,4:分小组讨论(提问后反馈)
【思考,大家讨论】学生归纳,[教师反馈,引导(成键
数目、类型角度),修正] 【动手动脑】1:写出结构式
2:动手搭建模型(注意不同
颜色的球代表不同颜色的原
子)和其他组的同学比较搭建出来的模型是否不同,分
析原因3:把模型结构和结构
式比较,发现问题(适当引
导),分析讨论原因 【师生共同归纳】学生归纳,用心
爱心
专心
循序渐进,逐层推进,引导学生自己从已知的知识去解释为什么碳原子会成4个键
通过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为有机物的立体结构知识的引出做铺垫
从二维到三维,切身体会有结构,不是平面的结构;结合[教师反馈,引导(成键数目、机分子的立体结构。归纳出,修正] 有机物三维结构的发现史进类型角度)有机物是立体结构
行简介。【归纳&板书】二:有机物的结构是空间立体的结构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2017《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堂教学设计.doc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堂教学设计
作者:金礼贵老师 学校:乐清大荆中学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方式及空间取向。
(2)掌握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的组成、结构和空间构型。(3)能识别饱和碳原子和不饱和碳原子。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于简单有机物结构的学习,理解有机物分子空间构型与分子内原子成键方式之间的联系。
(2)学生通过合作搭建分子结构模型,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搭建分子结构模型,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2)通过了解有机物分子三维结构的发现历史,体验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
二、学习重点: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空间构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 与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构成元素种类少,但有机物种类却繁多,这是什么原因? [投影] 你知道吗?
1、你知道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 阅读、交流讨论
[说明]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的多样性导致了有机物种类繁多 [投影] 要点:
1、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骨架
2、同分异构现象的普遍存在
[讲述] 显然讲到有机物的结构问题,则必然涉及到碳原子的结构问题
[投影] 你知道吗?
2、请说出碳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它与其他原子之间易形成哪种类型的化学键?
[学生回答] 第2周期第IVA族 共价键
[过渡] 碳原子在有机物中也以共价键的方式与其他原子成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讲述] 对于有机物结构的研究在化学史上曾出现过这样一个难题…… [学生阅读] P18页 化学史话
[投影] 阅读“化学史话”思考:在19世纪中叶前为什么人们认为二取代甲烷(CH2R2)存在两种结构,而在实验中却只能合成出一种二取代甲烷?
[投影] 学生活动一:
1、请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甲烷、二氯甲烷的分子结构 [学生活动] 两人一组合作搭建分子结构模型,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交流。[说明]
1、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构型
用心
爱心
专心
2、让学生明确在甲烷及二氯甲烷中碳原子以四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结合
3、解决化学史话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即根据模型明确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先人为何认为有两种结构呢?原因是当时认为甲烷是平面结构。
[学生活动] 书写平面二氯甲烷的结构式(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板演)[过渡] 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其他烷烃的空间结构又如何呢?
[投影] 学生活动一:
2、请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乙烷的分子结构 [学生活动] 两人一组合作搭建分子结构模型,[说明] 乙烷结构相当于在甲烷中一个氢原子被甲基所取代而形成,其他烷烃依此类推… [投影] 当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时,这四个单键在空间形成哪种构型? [学生回答投影] 四个键尽量向空间伸展,形成四面体结构
[讲述] 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除形成单键外,还能形成双键和叁键,当其形成双键和叁键时,所形成的分子的空间结构又会如何?
[投影] 学生活动二:请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乙烯、乙炔分子结构
[学生活动] 两人一组合作搭建分子结构模型,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交流。[投影] 请描述碳原子形成双键和叁键时,各键在空间形成哪种构型?
[结论投影]
1、双键碳原子所形成的三个键向空间尽量伸展,形成平面结构
2、叁键碳原子所形成的两个键向空间尽量伸展,形成直线型结构
[投影] 试比较乙烷、乙烯、乙炔在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
[学生回答] 要点:
1、单键变为双键、叁键;(可由不同学生补充完成)
2、H原子数有规律地减少;
3、空间构型三维变为二维、一维
[投影]
4、在烃分子中,以单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以双键、叁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过渡]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简单的烃的空间构型,若将它们进行一定的组合,其空间结构又会是怎样?
[投影] 学生活动3:请搭建丙烯(CH2=CH—CH3)、丙炔(HC≡C—CH3)的分子结构模 型,并分析它们分子中最多有几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分析、交流]
1、这两个分子结构相当于在乙烯、乙炔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被甲基所取代所形成
[投影] 动手试一试:有机物分子中碳碳单键可以沿键的方向进行旋转,而碳碳双键则不能旋转。
[学生活动] 搭建模型;交流、回答
[投影] 练一练:下列关于CH2=CH—C≡C—CH3分子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5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5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C、5个碳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
D、5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分析] 展示模型;查阅教材;黑板上画图讲解
[过渡] 以上我们学习了烃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成键方式,而在许多有机物中往往同时含有其他非金属原子如:卤素原子、氧原子等,他们的存在又将对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产生如何影响呢?
[投影] 将氯原子或氧原子以单键的方式连入乙烷分子中,分子中的氢原子数目有何影
用心
爱心
专心 响?对分子的空间构型有无影响?
[投影] 活动四:请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甲醚和乙醇的分子结构
[过渡]] 氧原子除以单键结合其他原子外,还可以通过双键与其他原子成键,请列举你所熟悉的例子
[学生活动] 举例:CH3CHO、CH3COOH、等
[展示] 乙酸的球棍模型,并简单分析分子内各原子的空间结构
[讲述] 有机物中的碳原子除形成链状结构外,还可以形成环状结构,你熟悉的环状结构的有机物有哪些;
[学生活动] 回忆、回答:苯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苯分子结构模型,并让他们分析甲苯分子中个原子的空间构型
[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明白有机物中包括碳原子在内的多种非金属原子在成键时,会呈现多种成键方式,形成各种空间构型,这就是有机物组成和结构复杂多变的重要原因。
[讲述] 是什么原因导致碳原子能呈现多种成键方式,形成多种空间构型?科学理论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
[说明] 杂化轨道理论可以对其进行很好地解释,不过中学阶段对这一理论内容不作要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
[投影] 表2-2 几种简单有机物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
[说明] 碳原子之间共价键的种类,强调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易断裂,性质活泼易发生加成反应等
[巩固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学会了一些知识: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问题
体会了一条主线:结构决定性质,原子结构特点决定了原子的成键方式和键的空间构型
得到了一种认识:人类认识自然是曲折的,就像人们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识:由平面到立体
[作业布置] 作业本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三篇:网络教学课件特点及设计
论网络教学课件特点及设计
摘要:教学课件就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实施教学所需要的、符合因特网模式的教学课件。网络教学课件具有容量小、生命周期性长、通用性广、活变性强等特点;网络教学课件设计包括素材的设计、教学的设计、系统结构的设计、界面的设计、交互性的设计、课件脚本的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网络教学课件设计应遵循易操作性原则、形象化原则、模块化原则、小型化原则和网络化原则。
关键词:网络教学课件;特点;设计网络教学课件的特点
1.1 网络教学课件容量小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在刚刚兴起的时候,一节课教学课件的容量一般在1MB左右。而如今老师制作的一节课教学课件的容量突破了10M,更有甚者达到了上百兆,使学校的存储设备不堪重负。容量大还带来相互交流复制困难、网上传输太慢等一系列问题。而网络教学课件因为采用的是Internet模式,图像、动画甚至视频等素材都是经过高效压缩的,信息容量大大减少。同时对素材使用不是直接嵌入在课件软件中,而是通过一个语句进行调用的,这就使得在课件中的不同地方要求多次调用同一素材时,只需一个素材文件就可以了,大大减少了多余的信息占用。当然如果学校已建设好教学资源库,那么老师在制作网络教学课件时,只要通过一个逻辑链接即可方便调用各种素材,而不需要象以往制作教学课件时的嵌入式直接引用。这种基于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网络教学课件,学校对不同的素材只需有一份就可以了,使学校有限的存储设备可以保存更多的教学资料,大大提高学校存储设备的使用效率。
1.2 网络教学课件生命周期长
以往的教学课件,由于制作技术较复杂,老师一般制作完成后,几乎没有人再愿意对该课件进行修改。这使得该课件在进行了一次课堂教学后,也就到了生命终结的时候了。因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学课件若不方便进行修改,也就失去了再利用的价值;同时作为有个性的教师,往往不喜欢被他人的教学课件所束缚,因此也不太可能来利用他人制作的课件进行教学。这时该课件唯一的用处就是拿到某处去评个什么奖而已。而网络教学课件由于制作修改都很方便,在网上共享利用也很容易。因此利用网络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后,可以将该教学课件挂接到校园网上,或放在教研组的页面上,或放在教师个人专辑的页面上。除了上课调用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很方便外,学生课后调用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很方便,使得网络教学课件,在进行完教学后其生命还在延续。尤其是,制作该网络教学课件的老师,在下一轮讲授该内容时,只要将自己对该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部分进行加工。就可以继续使用,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使教师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本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当然,对于用网页制作而成的课件,好的教学素材也更容易被他人下载,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
1.3 网络教学课件通用性广
网络教学课件均是由网页面构成的,设计好一个教学课件页面的框架界面后,其它的页面均可套用,只是把不同的教学内容放到相应的页面中就可以了。在网页面中可以方便地插入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声音等素材,特别是教师们非常喜欢的Flash动画,使网络教学课件更加精彩动人。另外,不同页面的链接又是网页制作的特长,制作交互性的教学课件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网络教学课件的制作所花的时间将大大被节省。网络教学课件在使用时,只要有网页浏览器,就可以方便地展现教学的内容。这与前一时期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不同的老师喜欢用不同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如Author ware、Director、方正奥思等,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在异地教学时。最怕没有相应的多媒体工具支撑,以至于不能正常地开展教学。虽然后来这些多媒体工具软件都增加了“打包”功能,可以脱离开发环境直接运行教学课件,但还是出现许多老师在异地上公开课时,背着自己的电脑来上课现象。而网络教学课件的使用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目前的操作系统都带浏览器,异地开展教学无任何技术障碍,其通用性非常广。
1.4 网络教学课件活变性强
以往的教学课件,是支持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学课件的内容相对稳定,顺序或交互式展现教师已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辅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网络教学课件也能很好地支持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比以往的教学课件能更好更方便地辅助教学的实施。网络教学课件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能很好地支持以学生主动“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支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网络教学课件,可以随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而变化,包括不断加入到网络教学课件中的教师支持材料、学生交流学习的体会、学生研究学习的内容等等。支持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教学课件,不再是固定地以一节课为单位,而是以一个教学单元为单位,其内容可能是反映一节课、一周课,甚至是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课。在网络教学课件中教师通过单元计划,给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及时在网络教学课件中加入教师支持材料,给学生以帮助;当学生有初步的学习成果时,可及时将这些成果加入到网络教学课件中,展示给每一位学习者,供大家交流;当然还可在网络教学课件中不断加入学生各学习阶段的学习评价,使学生对比评价标准能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因此支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网络教学课件,其内容不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教学的进展在不断地变化。通俗地说,网络教学课件具有活变性。网络教学课件设计的内容
2.1 素材的设计
素材是网络教学课件中用到的各种听觉的和视觉的材料。也就是网络教学课件中用于表达一定思想的各种元素,它包括图形、动画、图像、视频、文本和声音等。素材的设计包括素材的搜索,素材的选用,素材的编辑。搜集素材应根据脚本的需要来进行,素材的取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利用扫描仪采集图像,利用动画制作软件生成动画,用话筒输入语音,或从各种多媒体素材光盘中取得等。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素材。如果找不到相应的素材或者是找到相近的素材,就要用相对应的软件制作或者对素材进行处理或编辑。
2.2 教学的设计
教学的设计是机辅助教学课件设计的核心环节,它包含课件的教学顺序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顺序的基本类型有纵向式、横向发展式和层次发展式等。例如:电磁感应课件遵循人们认识思考问题的程序和,采用层次式,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来说明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
教学环节的设计包括阐明教学目标、呈现教学内容、剖析重点难点、渗透学法指导方针、合理设置反馈以及适时归纳。
教学方法常用的有设问法、诱导法、倒叙法、侧重法、剖析法、诱导法、对比法、启示法以及归纳法。例如:电磁感应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设问法、诱导法、启示法以及归纳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设问,一步一步地进行启发诱导,最后进行归纳。
2.3 系统结构的设计
系统结构的设计包括设计课件的封面与导言、确定课件的菜单组成与形式、划分教学单元并确定每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点构成。设计屏幕向主菜单的返回以及确定屏幕向结束的跳转关系。例如:电磁感应课件没有设计封面和导言,采用了课件中常用的框架式网页结构(横幅与目录),操作步骤是:打开Frontpage2000。文件→新建→网页,在网页模板中选择框架网页标签,在这个标签下选择横幅与目录。网页的横幅是课件中每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点,它由引言、实验、定律、习题以及网络五大模块组成。屏幕的风格设计比较简单,每个框架网页都有一个网状背景,右边框架为主框架,它由课件所需的各种素材组成,虽然没有确定屏幕内各要素的跳转关系和屏幕向结束的跳转关系,但是通过左边框架网页各小标题以及各主框架网页的超链接,确定屏幕与屏幕之间的跳转关系,即确定与屏幕之间的跳转关系,亦即确定各网页之间的跳转关系以及屏幕向主菜单或子菜单的返回。
2.4 界面的设计
课件的使用者怎样使用本课件,课件与运行环境如何相接,界面设计一般要考虑以下几点:管理输入设备(鼠标、键盘),确认用户输入;处理错误和显示错误消息;提供输入反馈(如输入自动回声);提供提示和帮助(规定符号和提供帮助内容)、窗口、域的显示,重叠和内容滚展;提供和应用程序的接口;界面管理功能和应用程序隔离;允许用户制界面。例如:因为电磁感应的课件是用FrontPage制作的,所以制作后,其界面是IE或其他的浏览器,界面比较友好,课件中网络论坛是用ASP程序编写的,能够管理输入设备,确认用户输入,处理错误和显示错误消息,提供输入反馈,提供提示和帮助。提供窗口、域的显示,重叠和内容的滚展。只要安装了PWS或IIS,在控制面板中设置连接数据库的数据源,就提供与数据库进行连接的接口。
2.5 交互性的设计
交互性设计又分为按钮的交互、菜单的交互以及条件的交互。例如:电磁感应课件在交互性设计上主要是通过文字的链接和表单上的按钮进行交互,点击不同的文字,就会链接到不同的网页,点击表单上的按钮,就会有不同的响应。而要实现这些表单上的交互。只需在Flash制作时,在按钮上增加一个Action动作,利用Goto语句实现相互间的链接。
2.6 课件脚本的设计
脚本设计是制作机辅助教学课件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的表现、人机界面的形式、解说词的撰写、音响和配乐的手段等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它的作用相当于影视剧本。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看,脚本的创作通常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文字稿本的创作。文字稿本是由教师自行编写而成的。编写文字稿本时,应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教学内容的联系和对象的学习,对有关画面和声音材料分出轻重主次,合理地进行安排和组织,以完善教学内容。第二步是编辑稿本的编写。编辑稿本是在文字稿本的基础上创作的,它不是直接地、简单地将文字稿本形象化。而是要在吃透了文字稿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引申和,根据多媒体表现语言的特点反复构思。网络教学课件设计的原则
3.1 易操作性原则
学生是网络教学的主体,对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异,根据多数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比较低,因此在设计网络教学课件时,一是操作步骤不要太繁琐,课件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预备知识,最好都以可执行文件的形式存在,使学生既可以在网上直接浏览,也可以下载使用;二是操作界面不要晦涩难懂,操作按钮要清晰易见,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不能让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应付如何操作上。
3.2 形象化原则
良好的课件界面不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家在研究人的记忆率时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对同样的学习材料,单用听觉,三小时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60%,三天后下降为15%;单用视觉,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下降为40%;如果视觉、听觉并用,三小时后能保持90%,三天后可保持75%。正因为如此,在进行网络教学课件设计时,应想办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灵活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但在强调形象化的同时,必须突出“教为学”的思想,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这一中心,防止课件界面色彩、声像效果等过分浓烈,从而喧宾夺主,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3.3 模块化原则
我们在制作网络教学课件时,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统筹计划,整体考虑。但在具体设计时,则要分步、分块实施,也就是把每个教学科目分解成数个模块进行设计、制作,尔后再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做具有两点好处:一是便于分工协作,既能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又能加快课件的制作速度,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完成课件的总体制作;二是便于课件的维护、修改、扩充,因为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学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要想保证课件适应教学的需要,就必须经常更新。如对课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在维护时可以直接对某一需要改动的模块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课件不断更新所带来的麻烦。
3.4 小型化原则
网络教学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教学信息、答疑解惑,网络的带宽和传输速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施。在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网络教学课件的大小对教学将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课件体积过大,传输速度就慢,势必影响浏览与下载。为此,在设计网络教学课件时,一方面要减小课件体积,对课件的容量加以规定,使每一个课件都不超过规定的大小;另一方面,对较大的课件可以分割成若干小的模块,分块设计并建立链接,以此减小课件的体积。
3.5 网络化原则
网络化是指各网络教学课件不能仅仅局限于独立使用和完成某一单一的任务,而应该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首先,各教学科目之间要进行链接,使学生能够在多学科之间自由转换,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在每一学科内各知识点与资料库之间建立链接,使学生在学到某一知识点时能够找到与之相关的各类资料,有利于从多个角度理解所学知识。
第四篇:课件设计特点及使用说明
课件的设计特点及使用说明
一、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 运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
二、课件特点:
本课件是用Powerpoint2003制作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整个课件以学习活动和任务贯穿教学过程,强调数学学习中“输入”和“输出”的互动关系,力求把提高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自主探究能力放在首位。
2)教学活动设计基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有引导性又有延展性,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3)课件内容丰富多彩,既有针对教材本身的教学模块又有旨在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而超越课本设置的模块(如让学生说出假分数的意义),为教学提供多种选择。4)操作简便,5)文字说明简洁明了,有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三、使用方法。
双击“真分数和假分数.ppt”文件即可演示。如果返回可以单击右键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上一张或用键盘的上下键操作。退出时可以单击结束放映或键盘的Esc键。
四、版权:
课件可以免费拷贝。如果有问题,请与本人联系。
化雨镇电网小学 制作人:袁常赞
第五篇:课件设计特点
课件设计特点
本课件在设计时,针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发展实际,对分意义不容易理解,利用课件的直观演示来解决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具体与抽象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