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课件制作比赛方案 自制课件
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方案
西柳小学 2016.6
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方案 兰波儿广超
为进一步推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的应用,进一步带动我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于本学期举行学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制定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大力提高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有效提升教师课件制作能力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进一步利用好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促进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二、比赛时间:
2016年6月 25日 上午
三、比赛地点:
南楼微机室
四、参赛对象:
学校50岁以下的教师
五、比赛内容: 本次大赛采取统一规定题目,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制作课件。
六、比赛规则
(1)参赛作品应采用以下软件,不限风格形式。(2)教务处提供制作课件所需教材。
七、课件作品要求
1、参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是原创作品,程序内容要由教师自己单独设计。
2、制作课件的软件,教师可采用PowerPoint、Flash、Authwoare等软件(以PowerPoint为主)。
3、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设计科学,反映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好教师课件制作大赛方案文章教师课件制作大赛方案出自
4、教学内容严谨、层次清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有创新,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较好地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性和操作简便性。
西柳小学
2016.3
第二篇:课件制作比赛方案
课件制作比赛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创建和谐校风、学风,积极将创先争优的工作落实到实处。特此,我院为配合学校本科院校评估工作、校团委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大力创建良好的学校氛围,故我院在五月份决定举办大学生课件制作大赛。
二、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课件的制作、应用水平,加强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素质,增加各学院各专业同学之间的学科交流与沟通,创造良好学风、校风,积极营造大学生课后浓厚的学习氛围,响应学院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号召,增强学生创先争优意识。
三、大赛主题:
1、初赛:初赛阶段,大赛不限主题,选手可以自由发挥
2、决赛:大赛的主题按照学校的要求,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及特点的不同,主题定位为以“抓校风、强学风”,“大学文化的魅力”,“创先争优大讲堂”等主题形式任选其一。
四、活动对象:此次大赛的对象为全体在校大学生,不限专业、年级、性别、年龄。
五、活动地点:
1、初赛各学院自己举行
2、决赛地点定为:xxx
六、活动时间:
5月10日――5月15日:各学院进行初赛
5月16日――5月20日:进入决赛选手准备阶段
5月21日:课件制作大赛决赛
七、活动宣传及报名方式:
1、宣传方式:张贴宣传海报、在生活广场及活动现场拉横幅
2、报名方式:
① 初赛阶段:各学院自行安排初赛报名
② 决赛阶段:有各学院在初赛中表现优秀的同学推荐两位参加全校总决赛 ③ 各教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于2012年5月16日下午16:30报送参赛选手名单于xx(教科院学生会办公室)
④ 各教学院报送人员名单的同时请携带好电子文档、比赛课件。
八、活动安排:
1、人员安排:
顾问:xx(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xx(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
总策划:xx(教育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
策划:xx(教育科学学院团总支学生副书记、学生会主席)
策划组组长:xx(教育科学学院团总支学生副书记、学生会主席)
xx(教育科学学院团总支学生副书记)
xx(教育科学学院团总支委员、学生会常务副主席)
副组长:xx(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xx(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xx(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xx(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成员:外联部、礼仪部全体成员
秩序组:xx(组长)负责此次交流活动的秩序
安全组:xx(组长)负责此次交流活动的全程安全
购物组:xx(组长)负责购买活动所需物品
后勤组:xx(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后勤服务
记录组:xx(组长)负责此次活动的工作记录
通讯组:xx(组长)负责联系活动的参与者和邀请老师
其中还设主持人一名,评委五名,嘉宾(人数待定)。
2、场地安排:
在比赛场外拉横幅,教室门口装饰彩绳和气球,室内正前方墙体上贴上课件制作大赛总决赛,话筒音响设备团总支提供,教室中间第一排为裁判席,第二排位嘉宾席,服务人员会为裁判和嘉宾及时送水。每位裁判会有一个打分牌,成绩由组织部人员记录。
3.活动开展:
决赛阶段:
抽签决定选手上场顺序。开场主持人先介绍嘉宾评委,然后选手按编号依次上场展示课件,每名选手有五分钟的课件技术及内容的讲解时间,然后将课件进行总体的放映。展示期间评委可对选手进行提问,最后由评委进行评分,然后确定名次。比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六名,比赛后由嘉宾统一颁发奖状及奖金,最后合影留念。获奖及优秀作品留档并进行全校公布。
九、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健康向上,符合本次比赛作品征集要求;
2.作品不得少于十五张幻灯片,时间不得三分钟至五分钟;
3.要求作品能够在windowsXP powerpoint2003上运行;
4.严禁涉及非法、政治敏感的内容或剽窃他人作品,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将取消参赛资格。
十、活动经费预算:
1、奖金及证书:
一等奖一名奖金200元200元×1=200元证书一个
二等奖二名奖金各150元150元×2=300元证书各一个
三等奖三名奖金各100元100元×3=300元证书各一个
优秀奖六名奖金各50元50元×6=300元证书各一个
证书12×10元=120元
2、评审费:邀请评委5×100元=500元
3、横幅3条×100元=300元
主持人化妆费及服装出租费用400元
矿泉饮用水1件:30元
第三篇:课件制作方案
多媒体优秀课件评审大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了提高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应用能力,让教师展示自我的魅力,实践、提高和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同时也为学校课件制作大赛选拔优秀选手,充分展现双中的特色,现我校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
二、活动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双凤坳中学
承办单位:教务处
三、活动对象
全体教师
四、活动时间安排
作品上交截止时间: 2013年4月19日周五晚上10:00前
五、参赛者须知
(一)报名须知
1.参赛形式: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2人。
(二)作品上交须知:
1.参赛选手把课件、报名表打包,报名表上尽量详细列出作品所属科目,使用年级,教学内容章、节,教学内容的类型,课件制作工具,运行环境的要求等详细信息。
2.参赛者将课件打包后交到教务处,六、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原创,严禁抄袭、剽窃。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2.本次我校参赛课件要求与任教学科相关,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风格形式,不限应用对象。
3.教学定位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对象明确,能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能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4.作品具有实用性、稳定性和兼容性。作品在基本配置的电脑(windowsXP系统,内存1G,CPU 2.0GHZ)中能顺利运行,无意外中断;响应及时有效,无错误链接或空链接。
5.组织结构清晰。符合教学内容内在逻辑体系,体现认知规律。
6.作品具有创新性。能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7.作品美观大方、布局合理。界面整体风格统一,符合学科与年级特点,色彩协调,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简洁美观,可控性、交互性强,界面直观、友好。
8.作品符合科学性和规范性。内容准确,无科学性错误;语言、文字和符号规范。
七、比赛形式
作品上交以后由学校评审组成员进行分组评审。
语文组:肖思文屈春江程敏春
数学组:余利辉冯四新林冰玉
英语组:廖国怀周卓鹏方如
文综组:肖卫东丁树红周艳山
理综组:毛晓红周扬华朱碧云
评审时间:2013年4月22日周一晚上7:00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
第四篇:课件制作比赛要求
课件制作比赛
要求:
①课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向污染宣战,建绿色家园”,请围绕该主题-,自拟课题,制作一个PPT课件。
② 课件授课时间为一课时,要求课件服务于教学;
③ 课件得有制作者的学校、姓名、授课年级等信息;
④ 制作过程中可以上网查找资料、不准使用U盘;
⑤ 文件名为编号+自己的学校+中文姓名,保存在D 盘中,最后进行提交,提交完毕请删除D盘上的文件。
第五篇:优秀课件制作比赛活动方案
一、参赛对象
全校教师,以自愿参赛为原则。
二、参赛说明
1.本次活动分为教师优秀课件.
2.作品上交时间:2011年4月29日前。
3.上交地点:信息中心。
4.作品必须原创。
三、课件要求
(一)作品包括:
1、参赛课件及相关素材。
2、作者简介、课件说明、相应教学设计和反思,分别存为三个word文档。其中,课件说明须包含课件的课程背景、教材版本、课程或知识点名称、设计理念或思路、操作指南等内容。
3、如需特殊的播放软件,请一并提交。
上述提交内容须打包到同一文件夹,并压缩文件包,压缩文件包统一命名为:学校-姓名-课件名称.rar。
(二)课件格式不限,制作平台不限,运行环境不低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网络版多媒体课件应能用web浏览器播放。
(三)基于保护作品版权、维护作者权益的考虑,课件必须在不影响作品演示的前提下,在封面或其他显著位置注明作者名字及单位名称.
(四)课件的片头或封面或其他显著位置应出现规范的教材版本、课程或知识点名称,样式不限。
(五)作品评审标准:
评价内容
权重
教学内容:以课程目标为依托,概念描述科学,问题表述准确,资料引用正确,认知逻辑合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过程清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富有创意。
5教学策略:学习进度可调、学习路径可选、交互参数可控,支持多种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学习)。
技术应用:具有运行稳定、操作简便、可移植、易维护等特点。
运行效果:画面、语言、声音等整体运行效果流畅、清晰,艺术性强。
5四、奖项设置
分学科进行评奖,按参赛作品总数的10%、20%、70%的比例评定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