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课件】人、人性与人的本质
第三章
人、人性与人的本质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对人来讲十分简单、十分普通又十分切近的问题,千百年来的思想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要了解人生,塑造人生,进行人生修养,必须先从认识和了解人开始。
一、人的本质与人性
1、人是什么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人是什么的问题就进行过探讨。远古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代,就有人试图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列子·黄帝》中写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趋者,谓之人。”这时,人们只能从身高、手足分工、头发牙齿和行走姿势等外在特点上说明人,是十分幼稚的。春秋战国时代,对“人是什么”的认识发生了飞跃的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是围绕着人性善或人性恶展开的。
在西方,从3000多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前出现“人啊!认识你自己”的铭文以来,无数哲人开始了对人的奥秘的探索。最早力图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是苏格拉底,他把人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或者说,人是理性动物。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把人描述为“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当反对者拿来一只拔掉羽毛的公鸡时,柏拉图哑口无言。柏拉图把人性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智慧的理性;一类是勇敢的意志;一类是低俗的性欲。具有智慧的理性统治着勇敢的意志和低俗的性欲,因此,与此相适应,在国家里也有三个等级,即统治阶级、武士阶级和劳动阶级,“他们应各安本分,各守天职,以使国家和谐一致”。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士多德再进一步说,人是“政治动物”。然而,他们用的是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仍然把人和动物看作一类,不能把人和动物真正区别开来。古希腊还有个著名的神话,叫“司芬克斯之谜”,说有一种动物,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这是什么?是人。这个谜语说明人是动物,并且是一种很特殊的动物,反映了人的一定特点。
在西方宗教那里,神性完全代替了人性。基督教教义奠基人奥古斯丁、政治家阿奎那、基督教经典《圣经》都认为人没有自身的本质,人的本质来源于上帝的本质,人是上帝意志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之所以和其他动物相区别,只是人出于上帝的特殊创造,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并赐给人不朽的灵魂,才使人与动物相区别。
文艺复兴运动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有了很大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宗教“地心说”的长期统治,从而震撼了“上帝造人说”,开始把人从宗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用人本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解释人的本质和人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高举“人性、人道”的旗帜,反对神性和神道的统治。这样,使人从神秘的天国的云雾中回到了世俗人间,人成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成为思想家不能回避的理论文化。在旧唯物主义那里,自然法学派从“自然状态”处罚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研究。霍布斯把“自然状态”描绘成人人相互残杀的战争状态,提出了“人对人是狼”这个臭名昭著的论断。洛克和卢梭把“自然状态”描写成人人平等相亲相爱的升平境况。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对人的本质研究达到了以往哲学的高峰。黑格尔从人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这种唯心主义前提出发,认为“人之异于动物就因为他有思维”,“人作为精神是一种自由的本质”。他是把“自由”作为人的本质,这对资产阶级为争取自由而斗争是有利的。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至高本质是人自身”,他从人自身寻找人的本质,比起黑格尔来是一种进步,但是他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他不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人去考察,仅仅把人作为 1 自然的人去考察;第二,他不是具体地、历史地去考察人的本质,二十孤立地、抽象地去考察人的本质,陷入了抽象人性轮。
到了近代,各种学科分门别类的建立起来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科又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从生物学角度,可以说人是会说话,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哲学家们说人是主体,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以外的一切都为人所认识、所改造、所利用。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甚至说“人对人是狼”。
中外思想家以及神话、宗教等,尽管对人是什么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解释,但由于他们各自的局限性,毕竟不能科学地、确切地说明人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对此作了科学的回答。
2、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讲的社会关系是广义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血缘关系等等,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结成的各种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政治关系是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集中表现为阶级关系,即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法律关系是人们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道德关系又叫伦理关系,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由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规定的非强制性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血缘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各种亲人、亲戚关系。除此之外,还有文化关系、宗教关系、人际关系等。所有这些关系的总和,就是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又不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具有合理的结构。首先,经济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其他各种关系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依赖于这个基础。因此,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他各种关系都居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其次,人的社会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序结构。一方面,生产关系影响和制约着其他社会关系,其他社会关系也有一定的反作用,对生产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关系之间也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独立的、纯粹的社会关系是不存在的。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与社会密不可分。一方面,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创造的、承担的,都是人的关系,都是人的本质的反映。另一方面,一切人又都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就失去了人的本质,将不称其为人。人的一生是在社会关系中完成的,人是社会关系这个大舞台上的演员,没有这个大舞台,任何人都不能演绎自己的人生。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基础,无产阶级的人生观要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集体主义原则,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等等结论,都是在正确认识了人的本质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或者说是人的本质所决定的。
“人对人是狼”的命题是资产阶级早期思想家霍布斯提出来的,属于“性恶论”的范畴。他认为人生来就存在着追逐各种名利的欲望,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必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竞争、争夺,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霍布斯的观点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为促进竞争和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他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欲望的一面,完全看不到人的社会属性,理论上是荒谬的,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
还有一种观点:“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也是资产阶级提出来的,同样属于“性恶论”的范畴。这也是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欲望的一面,把人仅仅当作“自然的人”,要吃、要喝、要穿、要住,有许多自然需要,这当然是为自己的,是自私的。但人之所以成为人,不仅是因为人有自 2 然欲望,根本是因为人具有社会关系。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网上的一个点、一个结。这个点与其他点、这个结与其他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处理各种关系时还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必须考虑到其他点、其他结,顾及到别人。因此,人的本质是道德的,不是排他的,自私的。
3、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结构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主要是建立人与人的关系,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结构的根本内容。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统一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任何社会都是人的社会,没有人就没有社会。首先,从人类社会的产生看,正是由于猿变成了人,猿群才变为人类社会,没有猿到人的转变,就不可能又从猿群到人类社会的转变。其次,从社会的构成看,任何社会都是由人构成的,都是人的社会,没有人,要么就是自然,要么就是动物,就跟本不可能有社会。再次,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因此,马克思指出:“人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马恩选集》第4卷第321页)
第二、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离开了社会就是没有人的存在,或者说,离开了社会任何人都不能生存,都不成其为人。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的群狼中发现了两个狼孩,一个取名叫“卡玛拉”,一个取名叫“阿玛拉”。由于这两个小女孩从小生活在狼群中,与人世隔绝,虽然有人的模样,但已经没有人性。她们用四肢走路,不吃素食,用牙撕肉,怕水、怕光、怕火,白天睡觉,夜晚潜行,不会说话,和狼一样嚎叫。尽管人们费劲了心机想让她们恢复人性,但没有结果。这足以证明,离开了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有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行为,人的习性,已经不成其为人了。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社会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人与社会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人与社会同时又是矛盾的。社会一旦形成,就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又具有依赖性,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等多方面的制约。当个人的行为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时,才能行的通,才会有价值,并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积极作用;个人的行为如果与社会的规律不一致,就会处处碰壁,并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作用。个人与社会这种既相统一又相矛盾的辩证运动,既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又推动着个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集体主义的原则,主张个人理想服从于社会理想、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利益,主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所有这些结论,都是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理论推倒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人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评价某个人时,会因为他的某些行为失当而说他缺乏人性、没有人性,甚至说他丧失人性、灭绝人性。这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这个人的言行违背了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习性,不把自己当人看待,抛弃了自己的人性,把自己摆到野兽那里去了。如有的罪犯采取及其凶残的手段犯罪,有极个别人在性关系上的乱伦,有的人搞封建迷信吃人心,喝人血等等,都是丧失了人性,剩下的只有兽性,所以人们骂他们“畜生”、“禽兽”。另一方面,是说他对待别人的态度违背了人类待人的常规,不把别人当人看待,把别人仅仅当作动物任意宰割。如奴隶主对待奴隶,殖民主义者惨无人道的掠夺,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日本帝国主义 3 的“三光”政策以及多次制造的大屠杀等等,都是对人性的迫害、践踏、灭绝。英国殖民主义者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也是灭绝人性的行为。把自己不当人与把别人不当人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不把自己当人的人不可能把别人当人,把别人不当人实际上也是把自己不当人。
从以上可以看出,人性是与兽性相对立的概念。所谓人性,就是人类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特有属性和一般特点。首先,人性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与一般动物相比较而显示出来的特性。人既是动物,又不是一般动物,而是通过长期进化、进步而形成的独一无二的高级动物、特殊动物。在人身上,既有一般动物所共有的属性,如食欲、性欲、生存欲等等,又有人类所独有的特殊属性,如人有道德性,这种特有属性就是就是人性。其次,人性又是人类所共有的、一般的特性,是无论哪个历史时期、哪个民族、哪个阶级的人所共有的特性。如对善与美、正义、崇高、正直、勇敢的向往和追求等,这是人类所共有的。
人性问题,是伦理学不能回避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中外的许多思想家、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人性问题进行过广泛深入的探讨。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革命年代和历史条件的不同,特别是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在人性问题上出现了不少误区。
其一,一讲人性就认为是“资产阶级人性论”。资产阶级承认人的共性,不承认人的个性、即阶级性,而“左”的思潮是只承认人的阶级性,不承认人的共性,用阶级性代替人性。这都是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确实,在阶级社会里,一切人的人性中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这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除了阶级性以外就没有共同人性。如果不承认共同人性,那么阶级的烙印打在什么地方呢?“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不讲人性,仅仅是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人性受到阶级性的制约,主要表现为阶级性,但决不是用人的阶级性代替人性。即使是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性不可能完全代表人性,除了人的阶级性,应当承认有共同人性,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等,这是无论哪个阶级、哪个时代的人所共有的。
其二,一讲人性就认为是“抽象人性论”。确实,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思想家,由于他们从历史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性看作一种超越历史发展、脱离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因此陷入一种非科学的抽象。但是,如果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历史发展上看,从人所处的历史关系中来分析人性,即从经济、政治的制约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的要求中,从不同生活环境众人的需要、欲望和感情中来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的共同本性,这不但不是抽象地研究人性,而且正是历史地、具体地、科学地研究人性。
二、中国传统的人性观
在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关于人的本性的探讨,主要有儒家的人性学说,道家的人性学说和中国佛教哲学的佛性说。其中有许多精华,也有不少糟粕。这里就儒家人性学说的主要观点作简要介绍。
在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的关于性善、性恶的学说。不要又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以董仲舒、王充、韩愈为代表的“性三品说”。除此之外,还有世硕、杨雄的“性有善有恶说”,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李翱的“性善情恶说”等等。
1、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
《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前两句是孟子的观点,《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后两句是孔子的观点。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四句话合起来的意思是说,人生来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并且人与人之间都差不多,4 只是由于后天个人修养和学习的功夫不同,差距就拉开了,有的成了圣人君子,有的成了乡愿小人。孟子是“性善论”的主要倡导者,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说人性的善良好像水性一样总是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既然人性本来就是善良的,那么人性就固定地存在着“四心”,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心”既然是人本来就有的,所以又叫“四端”。端是端倪、萌芽的意思。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生的任务就是通过学习和修养,把这“四心”或“四端”开发出来,发扬起来,使之成为“四德”,即“仁、义、礼、智”。“四心”是人性的根本标志,有“四心”,是人,无“四心”,非人。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2、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
“性恶论”是“性善论”的反命题,起主要倡导者是战国后期的荀子。荀子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就是说,人的天生之性是恶的,人之所以有善性是后天行为的结果。荀子认为,人性之所以生来是恶的,是因为人性本身决定的。人性是什么?他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什么是“生之所以然者”?他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快”,“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凡人有所一同”。所有这些,都是天生而成的,生来就有的,就是人性。“好利”,是喜爱和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事物,“恶害”,是讨厌和舍弃对自己有害的事物,这是任何人都一样的本性。这种追求功利的本性是恶的萌芽和起源,所以“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贱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认为人要弃恶从善,必须靠后天的学习和教育,靠社会规范和制度的强制性约束,靠法制。
孟轲的“性善论”和荀况的“性恶论”相互对立。各有长短,又相互补充。“性善论”是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一面,为善要靠后天对善性的发掘、养成,引导人们加强人生修养,具有积极意义。“性恶论”是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一面,为善要靠后天的教化、法律和制度约束,也有一定积极意义。二者都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了后天自我养成,后者强调了后天社会教化。但是,孟子把人的善性看成是先天就有的,这是不科学的。荀子把人的自然欲望说成是先天就有的,这本来符合实际,但把人的自然欲望当作人性或人性恶的根源,这就不科学了。人的自然欲望同动物一样,都是出于本能,是动物性的表现,不能代表人性,或者说不是人性的本质方面。况且自然欲望本身无所谓善恶,如食欲,很难说谁的食欲是善的,谁的食欲是恶的,只是满足食欲的方式和行为才有善恶之分。
3、“性三品说”
汉代大儒董仲舒综合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长短,提出了“性三品说”。他将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近乎全善,是“圣人之性”,不教而成,就是他天生就是善的,不用教育;中品可善可恶,是“中民之性”,教可成善,不教则成恶;下品近乎全恶,是“斗筲之性”、“贱民之性”,天生就是恶的,教也难成善。“性三品说”强调社会教化的重要性,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它把人性分成先天的若干等级,不仅是不科学的,而且比起孟子、荀子来是一种倒退,明显地表现出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特点。
三、人的自然属性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作为动物的人,它与其他动物一样,都具有维持自身生存、延续、发展的自然本能,这就是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同动物的自然属性一样,都主要表现为食欲、性欲、生存欲三个方面。告子 5 曰:“食、色,性也”,荀子曰:“饥而欲时,寒而欲暖,劳而欲息”,这都是讲的人的自然属性。食,是饮食之欲,饿了就要吃,饥了就要喝,这是动物维持自身生存所具有的基本本能。色,本意是指眼睛对美丽颜色的追求,都愿意看好看的事物,爱看好看的女人,就引申出对异性的追求、交合,这是动物为了延续后代所具有的本能。生存欲,集中代表了动物的自然欲望,食欲、性欲,实际上也是生存欲的表现,为了个体的生存要吃喝,为了人类的生存就要交配。这里讲的生存欲主要是指自我保护欲,当自身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或躲藏,或逃避,或反抗,都是自我保护。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非本质属性,或者说是人性中的非本质部分。这是因为,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出于本能,是动物的一般属性,而不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人的自然属性表明人没有脱离动物界。因此,在自然属性方面人与动物无法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严格地说,人的自然属性不属于人性的范畴,它仅仅是动物性。如果说它是人性,那也仅仅是人性中的非本质部分。
尽管如此,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并非毫无意义。这是因为,人本身具有二重性,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同时又是社会的人。人的自然属性虽然在本质上属于动物性,但在形式上,即人的自然属性的表现形式上,也就是满足各种自然欲望的具体方式上,人与动物又有着根本的区别。换句话说,人的自然欲望本身与动物一样都是出于本能,但如何满足自然欲望人与动物则不一样,人不仅仅是出于本能,而是受到社会属性的引导和制约。伦理学研究人的自然属性不在于研究自然属性的内容本身,而重点在于研究满足各种自然欲望的方式,正是这种方式的不同,使人能够在本能方面也可以与动物区别开来。
现在我们来看看人的自然本能与动物的自然本能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1、在食欲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 在食欲方面,动物满足食欲时表现为“狼吞虎咽”,“弱肉强食”,“饥不择食”,“相互而食”,并没有一定的规矩和约束。有的动物是在找不到食物时,会将自己的子女吃掉。非洲的旱季,为争水源有时狮子竟敢向大象进攻。而人的饮食则受到精神、道德、习俗等的引导和制约。虽然在满足身体对物质营养的需要这一点上与动物是一样的,但在满足方式上与动物则根本不同。
第一,人的饮食表现为“食之有道”。道在古人那里是含义比较宽泛的概念,这里可以理解为规则、道理、道德。在动物那里,之为谋食,不讲其道,而在人这里,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即要按一定的规矩、道理、道德要求去取食。当“道”与“食”的矛盾不能一致时,要取其道,舍其食。“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节,也是一种道德要求,为了遵守这种道德,饿死也不在乎。革命先烈在狱中为了守住革命气节,宁肯绝食,直至饿死。古人讲“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也是不为食而失节。
第二、人的饮食表现为“食之有名”。名,食之人的名声,人的尊严。人们不能为了一时的饮食之乐不顾自己的名声与尊严。古人讲:“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盗泉”的名声不好,所以不喝它的水;施舍时代有侮辱性的,所以不能食用。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吃请,“筷子一提,可以可以,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为了一时的饮食快乐,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名声,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同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第三、人的饮食表现为“食之有情”。人的食欲往往受到情绪、感情的影响,精神愉快食,吃东西就香,胃口就好;精神沮丧时,会食欲下降,吃什么东西都没味。情投意合时,“酒逢知己千杯少”;当话不投机时,杯酒也醉人。为了老人、自己所爱的人,可以割下自己的肉,所以有“割股疗亲”一说。战争年代当自己的家园不保时,宁肯将家园烧掉也不留给敌人。
第四、人的饮食表现为“美食”。人在饮食时,不仅体现着道德、理解、感情,同时也讲究美食。人类越是进步,越讲究美食。美食包括食品的本身美,进食的姿态美和进食时的环境美。食品本身要讲究色、香、味、型俱全。进食是要讲究姿态、风度,还要讲究进食时的环境。人们 6 现在都愿意进高档餐馆,不见得都是去吃那里的山珍海味,往往是看中了那里的环境,那里的气氛,所以有人说“吃得就是那个气氛”。有人说孔子就是个美食家,他曾要求“割不正,不食”,肉块要切的方正才进口,这是讲究型美;他还提出“食不语”,吃东西的时候不要讲话,这是讲究姿态美、风度美。
2、在性欲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
动物纯粹是出于延续后代的本能而发情和交合。平时我们所说的“兽性”,一方面是指野兽在满足食欲时表现出来的残忍性,另一方面是指野兽在满足“性欲”食的乱伦性。残忍和乱伦,这是野兽最主要的两个特点。而人在性问题上不仅受到道德、精神、习俗的引导和制约,同时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的引导和制约,这种引导和制约比起食欲来要严格的多。
首先,人的性关系是以婚姻形式固定下来的,只有婚内的性关系才是合乎道德的、合乎习俗的、合乎法律的。人类的婚姻经过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婚姻等阶段,发展到今天,普遍以一夫一妻制固定下来,各民族无不如此。尽管有的动物也有相对固定的性伴侣,如“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但它们完全是出于本能,绝对无法与人的婚姻相提并论。人的婚姻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受到人的社会属性严格制约的行为。
第二,人的性关系是以爱情为基础和纽带的。这是一种精神引导和制约。人类越是走向文明,爱情在性关系中的作用也越为重要和明显。嫖娼与卖淫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是把性关系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换,是人性的一种异化。这其中只有金钱关系,没有丝毫的爱情,没有爱情的性关系是野蛮的表现,无异于兽性。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商品在社会生活中消失时,嫖娼与卖淫必然会消失。
第三,人的性关系表现为性美。人的性行为是在爱情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习俗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的,并且讲究时间、地点、方式,是感情无间的融汇,是美的享受与精神的愉悦。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教授曾作序并校对过一本书,书名叫《让美在性生活中荡漾》,专门讲性美的问题。
3、在生存欲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 动物只会本能地逃避和消极地反抗。“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这都是出于本能。而人能够自觉地防范和积极的防卫,根据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爱情的等多方面的需要去支配自己的生命。
首先,人能够主动舍生。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布鲁诺坚持和宣传哥白尼“日心说”,面对教皇架起的烈火,镇静地说,即使把我烧死了,地球仍然围绕太阳旋转。这是为真理而献身。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为自由而献身;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为功名而献身;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难酬蹈海亦英雄”,这是为祖国而献身;还有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孔繁森等,举不胜举。总之,人可以通过主动舍弃生命,使生命更有价值,更崇高,更有意义。
第二,人能养生。生命是一个天然的过程,但人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珍惜、保养、锻炼自己的身体,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社会越进步,人的生命有可能越延长。
第三,人追求生命美。人对自己的生命不但有崇高、长寿的追求,而且又有美的追求。主动献身是一种壮美,加强锻炼是追求健美。收拾打扮、美容美发、唱歌跳舞、观光旅游等等,都是对生命美的追求。
总之,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属性在表现形式上是根本不同的。归结起来讲就是人的食欲、性欲、自我保护欲的满足受到社会属性、即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法律的、民族的、习俗的等多方面的引导和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人的真正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就是动物的机能”(《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和动物在自然属性上的区别,7 不在于“吃、喝、性行为等等”“机能”本身,而在于这些“机能”不能脱离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等“人的其他活动”,即在于各种欲望的满足方式和表现形式上的区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人与动物在自然属性上区别开来。
四、人的社会属性
我们所说的人,是具有两方面性质的人。一方面在为自然人,生理学意义上的人,他仅仅是动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属性是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同时又是社会的人,他不仅仅是动物,而且是社会动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属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
如前所述,人作为自然界的高级动物,在自然属性即自然本能方面已经区别开来。但这仅仅是在自然本能表现形式上的区别。要最终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还必须研究人的社会属性。
1、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类一开始就是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的。人们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结成相互联系的共同体并在其中劳动和生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显示出来的性质和特点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或者说是人性中的本质部分。人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这是人脱离一般动物的第一个标志,也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最基本的特征。一般动物只能消极地处应自然,利用自然界现有的、现成的资源维护自己的生存。人不单是利用自然界现成的东西,而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创造出自身所需要的东西。劳动使人从一般动物最先分离出来,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劳动是“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劳动这种活动与一般动物的活动是根本不同的,如蜜蜂有造蜂房的本领,小鸟有筑巢的本领,蜘蛛有结网的本领等,它们的本领有的虽然也很高超,但都是出于本能,而人的劳动是出于自觉。
劳动是创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的劳动,这是劳动的又一个标志。当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时还不能称其为劳动,只有创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的活动才是劳动。因为工具总是为着一定的需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创造和使用的,创造工具本身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表现。
第二、人在劳动中结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人有相互依存性、集体性、交往性。单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人类初期,只有靠集体的力量,靠许多人的协作才能对付比较凶猛的野兽,获取到生活必需品。人的劳动一开始就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它是集体的劳动,使许多人协作和配合的社会性劳动。社会性的劳动必然产生社会性的关系,使人们在劳动中结成这样那样的关系。在人类初期,是许多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享用劳动果实,社会关系相对较为简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化了。社会性的劳动,社会性的关系,必然使人产生相互依存性、集体性和交往性,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方面。
第三、人有语言,会思维。社会性的劳动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联系与沟通越来越频繁,随着联系的密切与交流的增加,当手势语和吼叫不能满足需要时,语言就产生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从猿到人转化的推动因素,“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的的影响下,猿的脑髓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思维活动产生和发展了。语言和思维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又一方面。
第四,人爱美求善,追求正义、正直、崇高和勇敢,人有道德性。
2、人的道德性是人性的核心和最本质的部分
一般说来,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独有的,动物没有社会属性。但这并不绝对,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社会属性中的某些方面也可以在动物中找到例证,在前面的第一、第二、第三项中都 8 可以找到。如有的动物也会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不少动物有相互依存性、集体性和交往性;有的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因此,笼统地讲人的社会属性,并不能真正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必须找出人的社会属性中最本质的特点,即在动物身上永远找不到的特点,以便最终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能够把人与动物最终区别开来的东西,就是人性中最本质或最核心的东西。
这就是人的道德性。道德性是人性中最本质的部分,只有人有道德性,动物没有永远也不可能有道德性。这是因为:
第一、道德性是人猿相揖别的最后标志。从猿到人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即一个人性的产生到逐渐增多、兽性的减少到逐渐消失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最先显示出来的人性是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马克思说:“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马恩选集》第1卷第25页)。马克思讲的“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就是劳动,能够劳动是人与动物的第一步区别,也是从猿到人的第一个标志。
任何劳动都不是单个人完全独立地完成的,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劳动,处理这种社会关系的活动就是交往。这样,交往性和相互依存性就成了人猿相揖别的第二个标志。
人的交往又必须有一定的交往手段和内容,这就产生了语言和思维。语言是交往的手段,同时又是思维的载体。这样,语言和思维就成了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第三个标志。
人们在交往中,不仅逐步形成了语言和思维,而且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交往准则、规范和习惯,这就是伦理道德。人们按照一定的伦理道德进行交往,这就是道德性。道德性使人与动物最终区别开来,标志着人类的成熟。
第二,道德性使人与动物在自然属性上完全区别开来。动物的自然属性完全是出于本能,而人的自然属性则受到社会属性(主要是道德性)的制约,表现为道德的自然属性。这在前面已有详细说明。
所谓道德性,就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和处理各种关系时,能够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用道德标准来引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追求善与美,塑造崇高人格的特性。我们平时说某人缺乏人性、没有人性,实际上主要是指他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处理某种关系时缺乏道德、不讲道德。这里,道德性与人性是同等的。
五、人生与人生观
人生观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如何认识和理解人生,而且关系到怎样对待和把握人生。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地认识人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对于自己未来的整个人生将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1、人生
什么是人生?许多教科书上说:人生是指人的生命过程,即人的出生、发育、成熟到死亡的生命过程。这种定义并不错,但它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定义,不能揭示人的本质。
如前所述,任何人都是社会之中的人,离开了社会不能生存。狼孩也有生命,但因为它脱离了人类社会,已经失去了人的本性,因而它的生命谈不上是“人生”,仅仅是“动物生”。我们必须把人生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才能揭示出人生概念的真正含义。
所谓人生,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人的目标,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的生命过程。这里,不仅表明人生是一个自然的生命过程,而且表明人生又是一个有着丰富社会生活内容的社会生命过程。
第一、人的生命过程是一个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人要树立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效地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首先得接受社会教育,学习社会知识,9 积累社会经验,取得社会资格,使自己由自然的人逐步成为社会的人,完成自己的社会化。即使到了成熟期,也还有个继续学习提高和适应社会的问题。荀子说:“学,不可以已”,要求活到老学到老。个人社会化的速度和程度决定着他人生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着他达到人生境界的高度。
第二、人的生命过程又是一个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人的生命的自然过程本身并不是目的,即人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长寿而长寿。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实现,说到底是个人对社会的意义、责任、义务和奉献。雷锋说过,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决不是为了吃饭。他虽仅活了22岁,但他留下的雷锋精神世代相传。有的人活到百岁,但一生碌碌无为,生命没有多少价值。人的社会化、人生修养也不是目的,它们都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有的人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体健如牛,但就是不去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这种生命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人的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重复、不可逆转的时间过程。这是人生的一维性。任何一个生命都与时间密切联系在一起,并且同时间一样一刻不停地发展着,延伸着,过去的将永远成为过去,不可重复,不可逆转。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走错路的时候,但只能从错误的道路上转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不能将这段路重走一次。人们都希望犯人能悔过自新,重新做人,这只是希望他悬崖勒马,转向正道,决不可能是重新再来一次。我们把人生的16岁看作花的季节,叫16岁花季,过了这个花季不可能再有这个花季。生命之所以宝贵,就是因为它的不可重复、不可逆转性。因此,人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人生书写得更美好、更有意义。
2、人生观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那么,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对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人生道路、人生境界等等方面。在这些内容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观以其哲学基础为标准,可分为唯心主义人生观、机械唯物主义人生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人生观三种基本类型。唯心主义人生观往往脱离人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过分夸大人生的主动性而否定人生的客观制约性,主观地设计人生,往往表现为唯意志主义,不能达到人生目的时又表现为悲观主义或人生虚无主义。宗教宣扬的人生观都是唯心主义人生观。机械唯物主义人生观又称形而上学人生观,这种人生观虽然看到了人生的客观制约性,但又夸大了客观环境的制约作用,忽视甚至完全否定人的活动的主动性,它往往表现为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命定主义。这两种人生观都不能正确揭示人生活动的规律和本质,而且给人以错误的人生导向,因而是不科学的、消极的、错误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生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于客观制约性的统一,因而是科学的、积极的、正确的。我们要树立的人生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人生观。
人生观以其阶级性职位标准,又可以划分为剥削阶级人生观、小资产阶级人生观和无产阶级人生观。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是一个人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一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在我国现今社会中虽不占主导地位,但仍有一定影响。小资产阶级人生观就是通常说的小生产者的人生观。小生产者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发财观念很重,总想往上爬。“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这种人生观的基本特征。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就是保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最科学的人生观,其宗旨是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以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生目标,是现实社会中人生观的最高层次,是我们应该树立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大致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崇高的人生理想,即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社会主 10 义共同理想。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就是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就大多数人来说,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第二,正确的人生目的,即到底为什么活着。对于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大多数人,在为人民服务的前提下,正当地追求各人正当利益。第三,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就是要正视人生矛盾,用于克服矛盾,始终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第四,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即把奉献作为人生的真正价值,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为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
人生观对人生起着十分明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人生方向和人生道路的选择点上起决定作用。当前我国正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成分多极化,利益主体多极化,社会矛盾的多元化,在多极化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处在选择点上。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是合理地为自己,还是不择手段地为自己;是先为自己后别人,还是先为别人后自己,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看你持什么样的人生观了。特别是身处重大事变和人生的关键时刻,人生观对人生方向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作用更为明显。
第二,人生观是人生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鼓舞着人们沿着正确的目标前进。人生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的,在一定人生观的指导下选定目标以后,人生观会引导人们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不断地为实现既定目标提供精神动力。
3、几种非科学的人生观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多元的利益主体,也就存在着多元的人生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各种人生观有所认识,有所比较,从而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这里就几种非科学的人生观作简要评析。
第一、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历代剥削阶级所推崇的一种人生观。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各人的物质享受,满足生命本能的需要。
享乐主义人生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古希腊的昔勒尼学派最早提出了“快乐主义”,认为追求快乐的感受是人的天职。中国的《列子·杨朱篇》中提到,人生就是为了吃好、穿好、玩好,满足耳目、口、鼻、体、意的快乐。到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享乐主义已经成了影响很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生就是发财致富,寻欢作乐,任意享受。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趋乐避苦。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所谓一追求的就是快乐。到了现代,资产阶级更是把追求个人享乐看成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目的,认为不能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快乐。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人生的意义和最高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而幸福只是各人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得到快乐。”资产阶级把享乐推向极端,贪婪、纵欲、道德沦丧,充分暴露了享乐主义的腐朽性和反动性。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信奉“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今朝有酒今朝醉”,都是人生享乐主义的体现。
享乐主义人生观肯定人有自身的物质和精神欲望,这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对于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把人从上帝、从神那里解放出来,这在当时有一定进步作用。但是,享乐主义人生观以人自然属性解释人生目的,提倡从利己主义出发去追求人的幸福和快乐,是片面的和错误的。首先,人的自然属性并不体现人的本质,也不体现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其次,享乐主义人生观把人的生产性和创造性活动排除在生活之外,不是把个人的享乐建立在劳动创造的基础之上,享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试想,全社会成员都只享乐而不进行劳动创造,那么,有什么可以享受呢?
社会主义不是一概反对享乐,恰恰相反,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是,享乐与享乐主义的区别在于:享乐实在劳动创造基础上的享乐,是全体人民同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1 而享乐主义是个人的享乐,是不劳而获的享乐,是纯粹的享乐。我们反对享乐主义不是要做“苦行僧”,而是要努力学习,积极奉献,在奉献的基础上获得快乐,把奉献作为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二、悲观主义人生观
悲观主义人生观又称厌世主义人生观,是剥削阶级处于没落时期,对于未来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充满烦恼,毫无乐趣,因而消极悲观,玩世不恭,逃避现实,甚至毁掉人生。
在欧洲,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是悲观主义人生观的典型代表、。他从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推出了它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在叔本华看来,人生不过是意志的虚幻,是空虚的,没有什么价值,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噩梦,充满着痛苦。这是因为,人生是欲望所支配的,“欲望按其实质来说就是痛苦”。因为欲望时无穷无尽的,而得到的满足是暂时的、有限的。当一种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新的欲望就会随之而来,这样,人的欲望就永远无法得到满足,这就是痛苦。因此,人生永远是痛苦的。反之,人的一切欲望都满足了,没有新的欲望了,那会感到“寂寞、空虚、厌倦”,而这同样也是痛苦。总之,人生是痛苦的。
如何摆脱人生痛苦呢?叔本华认为,就是要消除产生痛苦的根源,即完全抑制欲望,否定生命,否定支配人的生命的意志,忘却现实生活,进入无我境地。这是一种极端的禁欲主义。
对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只有放在他所生活的历史背景下去考察,才会得到客观的认识。他出身于德国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是商人,母亲是一名放荡的通俗文学作家。他17岁时父亲因经商受挫而自杀,母亲对他又不太好,这使他在少年时期就产生了悲观情绪,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是他的悲观情绪的流露。他的思想体系形成于19世纪初,但当时影响不大。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在德国资产阶级中产生了一种对理性的不信任,逃避现实,苟且偷安,悲观失望思潮,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才有了市场,名声也随之大噪。所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是资产阶级政治苦闷和忧郁心情的反映。
悲观主义人生观从根本上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根本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前途,一切只能听任某种精神力量的摆布,否定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人生,逃避现实,怨天尤人,消极颓废,自甘沉沦,这种人生观是十分有害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失败和挫折,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一遇失败就灰心,一遇挫折就回头。我们必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勇敢面对火一样热烈的生活,努力拚搏,勇往直前。
第三、实用主义的人生观
实用主义人生观从“有用即真理”的基本原则出发,把“方便”、“有用”、“管用”作为人生处世的最高原则和信条。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服从各人主观的意志和愿望,生活的意义要由按照这种欲望行动带来的好处的多少来衡量。实用主义产生于美国,其典型代表人物是詹姆士和杜威。实用主义活动的中心一直在美国,甚至成为美国的国家价值观。
詹姆士认为,有用便是真理,无用便是荒谬,真理等于有用。在他们看来,有用、获得成功是真理的根本标志,至于是否合乎客观实际则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一个观念不符合他们的需要,不能使他们获得成功,那么,不管这种观念如何地反映的客观实际,他们也会宣布这个观念是谬误,或者千方百计地回避它。杜威则用“工具主义”来粉饰詹姆士的“真理等于有用”的观点,他认为,思想、观念、理论等,不过是人们为了表达某种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如果它们对于达到预期的目的是有用的,便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实用主义作为美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是由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决定的。美国从18世纪末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以后,资产阶级夺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果实。他们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夺得的胜利成果,就积极利用美洲大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以及欧洲移民带来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迅速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商业和农业。处于初创时期的美国资产阶级为 12 了求得尽快发展,特别需要发扬求实精神,鄙弃抽象理论,强调有效行动,反对守旧,孤立开拓等,实用主义正好适应了美国资产阶级的这种需求。同时,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它自身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继承,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炫耀,它在开发时期,人口、人才、资金、技术,可以说除了美洲丰富的资源以外,它需要的一切都是外来的,这样,它当然要将最需要的、最有用的“拿来”,为我所用,这自然也就形成了实用主义。当今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它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符合美国的利益”,只要符合美国利益的,就是有用的,就是真理;凡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就是无用,就是谬误,就随心所欲的处置,为所欲为。因此,实用主义又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理论基础。
实用主义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崇尚实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把它作为普遍原则,作为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有害的。它的核心命题“有用即真理”,实质上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我们承认“凡是真理都是有用的”,但是不能反过来说“凡是有用的就是真理”。“有用”,指的是人的一种主观需要,人的主观需要是丰富多彩的,人与人的需要又是千差万别的,同一事物,有的人需要,有的人就不需要;同样是人,有的人需要这个,有的人需要那个。正如有人需要上帝,有人需要科学;有人需要君子的“正统哲学”,有人需要小人的“厚黑学”,如果都以自己的需要作为真理的标准,实际上就抹煞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也就没有真理可言了。
总之,人生问题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每个人都在一刻不停地塑造着自己的人生,书写着自己的章章节节。譬如一张白纸,谁都愿意将上面画上最美最好的图画。你怎样画好自己的人生画卷呢?
第二篇:人的本质与人性
人的本质与人性
文/范海辛
说到人的本质,我们常常会想到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人具有理智(理性)能力。因此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理智,或说人的本质是一种具有理智的动物。
但这种观点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肤浅的见解。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现代人认识到,理智仅仅是人的一种能力、一种工具,还谈不上是人的本质,使用理智或言驱使理智的是人的意志。
如果理智可以成为人的本质的话,那么电脑建立的人工理智或人工智能,岂不成了人的本质?当然,现在的电脑还未达到完全代替人脑的程度,但这一天早晚会来到。如果那一天到来了,电脑仍然是电脑,它还不是人。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具有比理智更深的层次、更丰富的内涵,它并非人的创造物或能力所能取代。
理智实际上只是人的众多精神活动表现形式之一,除此之外,精神活动还表现为意志、欲望、感情、潜意识等。如果仅仅将理智作为人的本质,那么人就变成了机器。18世纪法国一位医生(拉美特利)写过一本书——《人是机器》。人当然不是机器,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类似机器的功能只是人众多功能中的一种,以此来规定人的本质,岂非以偏概全?
就如我在《文化是什么?》一文中谈到的对文化的功能性定义一样,这种以人的一种功能来定义人的本质的做法,也属于功能性定义,实际仍未能准确揭示人的本质。因为本质是功能所得以具有的原因,功能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因此,以事物的功能来定义事物的本质,并不是科学的方法。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具有重要影响,是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无法回避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那个年代,阶级关系是人们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因此人的本质就容易被理解为人的阶级性。到了当代,人在文化、民族上的关系又超过了阶级性,因此人的本质又被理解为民族性、地域性。在人性表现为阶级性的年代,工人阶级代表了最大的善,资产阶级代表了最大的恶;在民族性高涨的今天,爱国成为人性的基本表现,而族奸(汉奸、俄奸)则成了反人性的表现。
马克思的原话究竟是怎么讲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见《马恩选集》第一卷P.56,人民出版社95年版),马克思这样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严格说来,将人的本质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符合马克思的愿意。马克思的原意应该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本质与本质的表现或现实性,应该是有区别的,水通常表现为液体,但这并不是水的本质。把人的本质仅仅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的本质在与自然的关系上,又表现为使用工具的劳动,难道人的本质又变成了劳动?
本质是隐藏在事物现实表现之下的,并具有始终不变的特性。如果人的本质随着年代不同、领域不同而一直变幻莫测,那显然不是本质,只是人的从属属性。
在此,笔者郑重向诸位推荐一种全然不同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德国人类学家米切尔 兰德曼(Michal Landmann 1913-)在其代表作《哲学人类学》一书中,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不确定性”或“非特定化”(“人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人的生活并不遵循一种被事先确定的过程,……自然只完成了人的一半,另一半留给人自己去完成。”引文见该书P.7,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第二版,下面引用该书只注明页码)
非特定化(unspecialization)是针对动物的特定化(the specialization)而言的,动物都是被自然界限定的、决定的、完成的,因而动物在自然界没有自由,它的行为均由本能所控制。人的器官在各方面都不如动物,人的牙齿既非食草也非食肉,人类的后代从出生到成年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因此人只能运用自己的大脑,通过自己的创造、超越来实现自己。
传统的人类学研究都把人分成生理与精神的两方面,因而有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两个分支领域,而且这两个领域并无内在的有机联系。但是兰德曼吸取了阿诺德 格伦(Arnold Gehlen 1904-1976,德国人类学家)的人类学研究成果,将人的生理与精神两个方面联系在一起研究,从而揭示出了人的本质在生理上的基础。
有人以为自然界虽然未能给我们如野兽般强壮的肢体或如啮齿动物般繁盛的生育能力,但自然界给了我们大脑,这似乎弥补了人的不完善,实际并非如此。现代人的脑容量是猿的3倍,但在我们的古猿祖先不得不从树上下来行走时,它们的脑容量与仍旧在热带雨林中生活的表亲是一样的。脑容量的增加,是我们祖先自行选择的结果,而非自然界的赐予。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理查德 科斯,加利福尼亚大学)最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他认为人类祖先走出非洲丛林时,并不是手拿长矛与飞镖的猎人,而是诚惶诚恐的猎物。人类进化是被大型食肉动物逼出来的。因为科学家在南非发现了许多距今100-300万年前的野兽巢穴,里面发掘出324只狒狒和140只南方古猿(人类祖先)的骨骼化石,其中不少化石上都有大型食肉动物留下的齿印或爪印。
人的非特定化,使我们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动物。譬如游泳,几乎所有的陆生哺乳动物天生都会游泳,而人类作为哺乳动物的一员,至今已丧失这一本能。游泳是人后天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能力。有的人可以游得比陆生哺乳动物更快、更久,有的则始终不如猫狗的游泳本领。
从听觉上来说,蜥蜴能觉察最轻柔的声音,却对附近手枪的射击声毫无反应。听觉对鸟儿非常重要,鸟儿听觉器官内的纤毛细胞在损坏后能够再生,而人的纤毛细胞就没有这种能力。
因此,兰德曼认为,“人的非特定化是一种不完善,可以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作出最后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P.192)“然而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说人的不确定性仅仅是一种缺点,某一天人可能会获得确定性。而事情并非如此。”(P.7)
不确定性在兰德曼看来是人类的一种优点,“这是指,首先,人能够决定他自己的行为方式,即他是创造性的;其次,他之所以能这样,就因为他是自由的。”(P.192)他进一步解释道:“人只有缺乏特定化,才符合他的„本性‟。……特定化对他没有用,只会烦扰他。”(P.168)
按照兰德曼与格伦的观点,人类今天这般形象,是人类自由创造的结果,而且这一结果也非固定或特定化了的,因为人自身的进化还在继续。由于人口数量的庞大与人的寿命的延长,基因变异的总量有了巨大的增长(有学者认为,现代人的演化速度较前有了飞速增长),因此,人类今天的形象还会继续变化。人类只要存在一天,无论在生理还是在精神上,他的变化都不会停止。所以人的本质又可以定义为自由,而实现自由的途径则是创造与超越。
人的本质作为人之为人的规定性,在与其他事物的作用中,会表现出各种性状,我们通常将其称为人性,接下来,我们分三个方面来讨论人性,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的本质。
一、人性的善恶
这是一个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严格一些的表述是,人性天生是善还是恶(性本善抑或性本恶)?
窃以为,就人的生物天性而言,人性似乎无善恶之分,因为善恶乃后天社会的概念。但是,善恶的伦理准则又应与人的天性有关、与人类族群的生存发展有关。因此,人之本性既含有善的一面,亦含有恶的一面,但总体而言,人性本善。
有人认为,自私乃人之天性。此说不对。人作为动物,确有求生之本能,但此本能与人在社会中形成的自私习性并不完全相同。几个儿童同处在饥饿的情况下,会出于本能而争抢食物,但一旦饱腹后,就不知继续抢夺以备后需,相反会表现出“君子”风度。只有那些染有自私社会习性的较大儿童会在吃饱后继续争抢食物。
人有好逸恶劳的天性,但人也有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且,好逸恶劳也很难定义为“恶”,因为正是人不愿忍受枯燥繁重的体力劳动,才有了机械的发明。
作为人性本善的证明,来自孟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论断。即使在人类分裂为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的今天,人的这一天性仍然普遍存在。作为一位富人、一位强者,他看到各种不幸的人们,心中不免泛出恻隐与同情之感。有些人即使变得缺乏同情心、对此麻木不仁,也不会因此而兴高采烈、得意洋洋。
你可以批评富人的捐助、施舍是伪善,但伪善毕竟好于行恶。撇开行善者的种种动机不谈,富人行善的背后有一种持久广泛的人类心理在起作用,这就是人类普遍的善良本性,正是这种本性使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得以繁衍至今。如果一个物种天生具有自相残杀的本性,那么这个物种是很难存在下来的。
性恶论者认为,恶是人类得以进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人们之间的相互竞争、残杀,是自然界优胜劣汰法则的必然反映,只有经过你死我活的杀戮,生存下来的基因才是最优秀的。如果不是如此,人类社会又怎能不断好中选优进化到今天这般程度?
这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希特勒的种族主义理论基本无异。如果人类的进步真是通过种内的残杀实现的,那么生存下来的基因必定不是今天这般模样,而会呈现一种特定化的倾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性格残忍;或是大部分人四肢特别发达,另外极少数人则头脑特别狡诈。因为人类曾经历了长达数千年的冷兵器时代,如果真如性恶论者所言,那么象阿基米德或孔子这类人是无法将其基因遗传下来的。另一方面,优秀与否是一个相对概念,四肢发达是冷兵器时代战士的优秀品质,电脑时代要求的优秀品质与此完全不同。
性善论者认为自然对人类不良基因的淘汰乃是人类的无奈,而尽量减少人类内部的杀戮在客观上有利于生物基因与文化基因的多样性,而正是这种多样性保持了人类的非特定化,使人类拥有了适应、超越外界环境的强大能力。
人的本性无疑是善恶并存、以善为主的,否则人类抑恶扬善就无法成为可行的社会规范。
二、人性的“一”与“多”
所谓人性的“一”,是指人类虽然存在各种差异,但其论者认为人性都是同一的,或大同小异的;而人性的“多”,则指人类的差异是由于人性存在多种类别,各种不同人性之间并无统一性可言。
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奴隶制之所以合理是因为人性的不同,有些人“生就是奴隶”,有些人则天生具有统治者或自由民的天性。中国的孔子也认为人可以分成君子与小人两类,而这两类人之不同在于自然的天性。亚里士多德与孔子无疑都是人性“多”派,一切种族主义者也是人性的“多”派。反种族主义者一般是人性的“一”派。
然而阶级论者虽然也反对种族主义,但他们却是人性的“多”派。在他们看来,人性不存在先天的因素,一切人性都是后天社会形成的,而社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阶级性。因此他们不承认有人类统一的人性存在,只有阶级性作为人性的具体表现。这样,他们在人性的“一”与“多”上,与种族主义者是殊途同归。
人类生活在阶级社会中,人性不免带有阶级性的烙印,这是事实。但阶级性毕竟不能取代人性。难道无产阶级看到资产阶级的老弱病残就不会有同情而只会幸灾乐祸?难道资产阶级看到工人阶级的贫困不会心有愧疚而只会兴高采烈?
阶级论者否认人性的客观存在、否认人性具有统一性的论点,实际正是将人的本质特定化的结果。这种特定化建立在机械唯物论的基础上,认为人只是物质的奴隶,是经济地位与社会关系的俘虏。人一旦处于这样的社会关系中,就无法挣脱,更无法超越。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严格、极端地特定化了。这样的论断,显然与我们的经验感觉严重不符。
阶级性、民族性都是人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人性的概念显然比之更深邃、更丰富。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在本性、天性上,都是大同小异的,正如《三字经》所言:“性相近,习相远”。但是后天的习性并不能完全泯灭先天的本性。否认阶级性、民族性的差别是错误的,夸大这些差别也是错误的。人性是先天本性与后天习性的对立统一,是一与多的对立统一,但后天与“一”占主导地位。
三、人性的自由与被制约
说到人的本性是自由,这是几乎无人反对的政治正确。因为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谁不希望自己能心想事成、更加自由,谁又愿意自己被奴役、被制约?
但人对自由的渴望也揭示了这样一个无情的事实——人在许多方面、许多时候的不自由与被制约。人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客观世界自有客观规律,人的主观自由的愿望,必然要与客观规律发生矛盾,也必然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动物不仅被自然规律所制约,也被其所决定,所以动物没有自由——不仅没有自由的意志,也无自由的能力。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既受制于规律,又能掌握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因此人是自由与被制约的对立统一体,但在根本上,人是自由的。
在自由与规律制约的辩证关系上,我们经常会遇到顾此失彼的片面性观点。
有人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片面强调社会的客观规律,从而得出了历史决定论、宿命论的观点。在这种观点看来,人因为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因而成为规律的奴隶,为历史的宿命所决定。冥冥之中的客观规律,有如客观精神、宇宙意志,掌控着人类的一切,人类再努力、再折腾,都无法跳出如来佛的掌心。这种错误观点,很容易形成一种无所作为的消极理论。由此产生的另一种理论是极权主义。这种理论认为,个别精英掌握了客观规律的全部奥秘,平民百姓就应放弃全部自由,对精英权威言听计从。
另一种与此相反的观点是,片面强调人的自由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特别是否认社会规律、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他们认为,既然人性是自由的,那么人就不会被规律所制约,因此历史领域不存在规律,历史是人类自由选择的结果,因而是一堆无意义的事件的堆积。从这种历史虚无论出发,会进而得出唯意志论的社会观,仿佛一切皆有可能,人类可以任意创造历史。
上述这两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将自由与被制约完全对立了起来,只看到二者对立的一面,忽视了二者间统一的一面,也根本不理解二者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人性不仅是自由与被制约的统一,也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或说人性不仅有主观的性质,也有客观的内容。那么主观的自由与客观的制约,这二者是如何统一的呢?
说到语言的自由、特别是母语在使用上的自由,这是毋庸怀疑的,但对于一个正学习此种语言的外国人而言,这种自由并不存在,因为他还没掌握这种语言的词汇与规则。由此可以看出,自由不是来自否认规律、摆脱规律,而是对规律的遵守与掌握。没有规律就没有自由。如果历史是可以任意胡来的,我们一定会陷入神秘主义的极权统治或丛林法则的混乱之中。
在此我们要廓清一点——制约与决定的不同。我们受规律制约,但这并不等于受其决定。人的自由性、创造性就表现为在接受制约的前提下能摆脱被决定的命运,实现对制约的超越。所谓制约,就是形式逻辑里的一种必要或充分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只有在充要条件下,人才能被决定。然而由于人的不确定性与非特定化,客观世界始终无法对人构成充要条件,人是靠自己的选择才实现了他的存在。因此,不是物质决定精神,而是物质制约精神;不是客观决定主观,而是客观制约主观;不是存在决定意识,而是存在制约意识。
之所以如此,除了人的不确定性的本质之外,还在于
1)人的主观意识在客观存在面前,是能动的、积极的。
2)客观事物本身的无限多样性。存在虽然表现出了对人的限制,但也同时提供了各种资源。这就使我们的每一次具体选择有了多种可能性。所谓的自由,就是多种可行性中的任意一种。
因此,人的自由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人的自由程度的提高与人的能力成正比,无限的自由只在人类无限的发展中存在。
人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自由与被制约的统一。人的自由能力的提高永远不会摆脱客观存在的制约,也永远不会被客观存在所决定。但是人只为一种东西所决定——文化。
完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发到微评 |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范海辛
影响力指数:13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16 14:23:15
沙发
再去微评抢个沙发
窃以为,就人的生物天性而言,人性似乎无善恶之分,因为善恶乃后天社会的概念。但是,善恶的伦理准则又应与人的天性有关、与人类族群的生存发展有关。因此,人之本性既含有善的一面,亦含有恶的一面,但总体而言,人性本善。回复 | 引用
回帖人:范海辛
影响力指数:13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17 23:30:44
第 3 楼 up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俗士 影响力指数:19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18 16:50:27
第 4 楼 学习了!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张文峰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18 20:45:40
第 5 楼
有人认为,自私乃人之天性。此说不对。人作为动物,确有求生之本能,但此本能与人在社会中形成的自私习性并不完全相同。几个儿童同处在饥饿的情况下,会出于本能而争抢食物,但一旦饱腹后,就不知继续抢夺以备后需,相反会表现出“君子”风度。只有那些染有自私社会习性的较大儿童会在吃饱后继续争抢食物。----------------------范先生此言差也。就楼主举的例子来看,也只是智力差异,儿童吃饱后不再抢,较大儿童吃饱后还要抢,是因为前者还没有“未来”意识,只顾眼前。
人本性是自私还是无私,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看儿童,看所有人面对资源时是先己还是先他人,我们就可以确凿的知道人的本性,只是楼主在感情上不愿接受这个结论(当然可以理解)。
楼主已经60岁了,在性善论文化里浸淫了大半生,要真正接受人性自私论就等于精神崩溃,所以楼主最好不要谈人性了。
人性自私论对楼主一代人的审美观也是极大的冲击,他们觉得人性自私很丑,绝不相信立足于此的制度能建成美好的社会。但是,淤泥里才能长出莲花,立足于自私的制度才能控制自私,才能长治久安。回复 | 引用
回帖人:范海辛
影响力指数:13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19 11:03:27
第 6 楼
文章提交者:张文峰 加帖在 中间地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有人认为,自私乃人之天性。此说不对。人作为动物,确有求生之本能,但此本能与人在社会中形成的自私习性并不完全相同。几个儿童同处在饥饿的情况下,会出于本能而争抢食物,但一旦饱腹后,就不知继续抢夺以备后需,相反会表现出“君子”风度。只有那些染有自私社会习性的较大儿童会在吃饱后继续争抢食物。----------------------范先生此言差也。就楼主举的例子来看,也只是智力差异,儿童吃饱后不再抢,较大儿童吃饱后还要抢,是因为前者还没有“未来”意识,只顾眼前。
人本性是自私还是无私,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看儿童,看所有人面对资源时是先己还是先他人,我们就可以确凿的知道人的本性,只是楼主在感情上不愿接受这个结论(当然可以理解)。
楼主已经60岁了,在性善论文化里浸淫了大半生,要真正接受人性自私论就等于精神崩溃,所以楼主最好不要谈人性了。
人性自私论对楼主一代人的审美观也是极大的冲击,他们觉得人性自私很丑,绝不相信立足于此的制度能建成美好的社会。但是,淤泥里才能长出莲花,立足于自私的制度才能控制自私,才能长治久安。
+++++++++++++++ 人性的善恶与审美无直接、必然联系。性恶论者也有美丽的人生与社会,性善论者也会形成腥风血雨的社会。我这里是从人类学角度来考虑的。
共产党的制度就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所以他们对党员、官员的说教与纪律,都是以强调自觉为基础,因而贪腐盛行。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张文峰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19 21:48:52
第 7 楼
在此,笔者郑重向诸位推荐一种全然不同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德国人类学家米切尔 兰德曼(Michal Landmann 1913-)在其代表作《哲学人类学》一书中,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不确定性”或“非特定化”。
非特定化(unspecialization)是针对动物的特定化(the specialization)而言的。
自然只完成了人的一半,另一半留给人自己去完成
人的器官在各方面都不如动物------因此人只能运用自己的大脑,通过自己的创造、超越来实现自己。
----------我认为兰德曼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一个新角度而已,并不那么重要。
其一,形式逻辑要求“下定义”必须是肯定形式,定义人的本质也就是下定义吧。
其二,他只比较了人与动物的部分器官,得出了“非特定化”的结论,他没有比较人与动物的大脑,如果比较了大脑,就不得不承认人有某种“特定化”,当然,这样他就写不下去了。总之,他的比较很片面。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范海辛
影响力指数:13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20 12:42:09
第 8 楼
我认为兰德曼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一个新角度而已,并不那么重要。
其一,形式逻辑要求“下定义”必须是肯定形式,定义人的本质也就是下定义吧。
其二,他只比较了人与动物的部分器官,得出了“非特定化”的结论,他没有比较人与动物的大脑,如果比较了大脑,就不得不承认人有某种“特定化”,当然,这样他就写不下去了。总之,他的比较很片面。+++++++++++++++ 人的本质就是自由。
海德格尔认为,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将人的本质视作“理性的生物”是错误的,因为它遗忘或忽视了人身上比理性更为基本的属性,此属性被他称为“存在”。他显然认识到,人的本质不是人所表现出来的那些显眼的东西,而是隐藏在此背后的那种规定性——人的不确定性与非特定化。用海氏的话来说,人首先不是“存在者”(being,动名词),而是“存在”(to be,动词)。如果仅仅将人看作存在者,那么理性当然就为人的本质,但这样势必要遮蔽人的许多其他属性(人与他事物的关系,蕴含于人的存在中的可能性,以及人的意义,情欲等),把人简单地当作肉身加理性的物体。因为正是理性与通常被遮蔽的人的那些属性共同构成了人的存在(being)。海氏将人称为“此在”,这个此在实际上就是人的理性与蕴含于存在中的那些属性的辩证统一,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谁压倒谁,而应该是和谐共存。但由于自古希腊以来的形而上学片面强调理性的一面,使理性压倒了人的价值、意义与指向这些非理性的一面,而籍由理性主义成长起来的技术理性,必然会
1,把人类面对的客观世界(指自然与社会)当作对象来处理,割断人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天然联系,通过拷问、促逼、压榨与宰割,使客观世界碎裂化、数字化、形式化,抹去了客观世界意义的丰富化与多样化;
2,技术理性在宰割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遮蔽自身的本质,使其由人类的工具上升为人类的主宰(海氏认为,人们在使用技术理性时,它就是“应手之物”,此时人们是不会注意到它的本质的;只有当这个“应手之物”出了问题、变成“现成在手之物”,人们才会反思它的本质)。回复 | 引用
回帖人:范海辛
影响力指数:13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20 12:45:39
第 9 楼 回张文峰,人的大脑不是人的本质的,而是人的本质的结果。先有人的本质,后有人的大脑,因为大脑是人选择的结果——先有选择、后有脑的进化。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张文峰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20 19:31:39
第 10 楼
先有人的本质,后有人的大脑,因为大脑是人选择的结果——先有选择、后有脑的进化---------------“大脑是人选择的结果”,如果楼主不能察觉这句话中的问题,水平就太差了。回复 | 引用
回帖人:范海辛
影响力指数:13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20 21:49:41
第 11 楼
文章提交者:张文峰 加帖在 中间地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先有人的本质,后有人的大脑,因为大脑是人选择的结果——先有选择、后有脑的进化---------------“大脑是人选择的结果”,如果楼主不能察觉这句话中的问题,水平就太差了。
++++++++++++++ 愿闻其详。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张文峰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20 22:53:41
第 12 楼
“大脑是人选择的结果”,人用什么来作选择?只能用“大脑”罢,结果就成了“大脑是人的大脑选择的结果”,再详细点就是“现在的大脑是人的初始选择时的大脑选择的结果”。
那么,我们把目光集中于人作(初始)选择时,那时的大脑与人的本质有何关系?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南海散人32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20 23:13:10
第 13 楼 看看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范海辛
影响力指数:13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21 11:03:54
第 14 楼
文章提交者:张文峰 加帖在 中间地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大脑是人选择的结果”,人用什么来作选择?只能用“大脑”罢,结果就成了“大脑是人的大脑选择的结果”,再详细点就是“现在的大脑是人的初始选择时的大脑选择的结果”。
那么,我们把目光集中于人作(初始)选择时,那时的大脑与人的本质有何关系?
+++++++++++++++++++ 人的祖先在告别树栖时代时,大脑容量与不肯告别树栖的同类是一样的。下树一支中的一部分获得了大脑发育的机会。这在最初就是偶然性在起作用。偶然性与环境的结合,就是不确定性,由此构成了人的本质。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张文峰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0-21 18:19:59
第 15 楼
兰德曼的本质论证显然违背了同一律,他论证动物们的本质用的是“有”什么属性,论证人的本质用的是“无”什么属性;我仿照他的逻辑也可以论证老虎也有“非特定化”本质。
我们把老虎的爪子与人的手足相比,就会发现,虎爪远不如人的手足,不可能握筷,不可能握刀叉,开车、开飞机,操作机器都不可能,可见老虎有“非特定化”本质。
楼主说“人的非特定化,使我们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动物”,我也可以说“动物的非特定化,使他们在许多方面都不如人”。可见,这个论证不成立。
兰德曼的本质论证显然违背了同一律,他论证动物们的本质依据了动物们的器官,论证人的本质却不依赖任何器官,连人的大脑都不用,这显然是双重标准。
第三篇:人化自然与人的本质
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首先使用的术语,表示一种过程,即客观的自然界不断进入人的活动的过程,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或者说,由于人的对象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天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人化自然”是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即人工自然。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是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界,人类创造的自然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本质力量越来越表现了自然界的对象化,自然界在越来越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人化自然,成为人工生态系统。
自从有了人以后,人类为了能够生活就要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自然,变天然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人引起自然界的变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体现,并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一致性。人化自然是主体进步的表现;人化自然是对物化自然的扬弃;自然人化的实现方式;人化自然的现实基础;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直接统一。而统一的关键在于作为人类本质的自由自觉的社会性类活动。在马克思文化自然思想中,表达了他的文化哲学思想的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人化自然是指体现了人的本质的自然对象或自然事物,即人们把自然材料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根据自身需要而改变了的自然界。
人工自然是指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改变了的那部分自然,包括:人类直接影响到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利用自然材料创造的人工自然物。
作为中国画家,我个人喜爱走进自然去写生。人化自然,在风景绘画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画家在写生时与自然亲近、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绘画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画家们在创作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
对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论述,首先我们要对人的本质进行讨论。只有真正了解到了人的本质,才能更好的认识到人的本质力量。
人的本质要通过具体的人性表现出来,研究人的本质首先要认识人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生成的人类特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共同人性,即贯穿于人类一切历史阶段的一般特性。二是具体人性,即表现为不同历史阶段的一般特性。没一个人的人性都是一般人性和具体人性的辨证统一。马克思说:“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一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总的来说,人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理性存在物的统一,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所谓“本质”,是指一件事物或一个过程在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及其有机整体中有别于其他事物、其他过程的内在基本特征。所以要确定一中物一过程的本质,只有把它放在与他事物、他过程的整体关系中来考察,才有可能。例如生物的本质是相对于无生物而言的,它必须以无生物为对象,与无生物作比较,才能确定。人的本质是相对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而言的,它必须以动物为对象,与动物作比较,才能确定。所以关于本质的规定性,不仅来自人类具体地考察各别事物的需要,也来自人类整体地认识世界的需要。孤立的、单独的事物是没有本质的。孤立的、单独的个人也是没有本质的。用马克思的话说,这就叫“无对象的本质是非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怎样超越出动物界,人就怎样进入历史,而形成自己的本质。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而人的本质概念是对人性进一步抽象的结果是人对自身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形成的,它力图从根本上回答“人是什么,或“什么是人”这一重大问题。
由于人的本质只能存在于个体和整体的统一之中,所以抽象的、静止的、孤立的个人不具备人的本质,也不具备人的价值、意义和丰富性。孤独的个人不具备人的本质,也不具备人的价值、意义和丰富性。孤独的个人的存在历史上是昙花一现的现象,这样的人的存在是动物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存在。所以一旦人和历史、社会脱节,一旦人和“人的世界”疏远了,一旦人的族类由于内在的矛盾而自我分裂,孤独的、不自由的、在历史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个人”,就会发现自己的渺小、空虚、生活没有意义;就会被异化为“非人”的事物,精神生活找不到出路。
而人的本质力量,并非是指人身上的一切社会性因素,它是指人类按照客观规律和自身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力量,这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它的范围很广,可以说,凡是人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智慧、才能,在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理想、情感,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前进的力量,也是为一切从事自由创造的进步人类所共有的力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里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人的本质是一个社会的概念,它是就整个人类来说的,因而,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应是人类本质力量所达到的高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淀成果。
我们认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对美的本质属性的重要概括,它揭示了美是人类自由创造劳动实践的产物。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一词在美学界极为流行。但是在笔者看来,流行的理解存在许多混乱。我们有必要结合进化论,对“对象化”作合乎自然科学的解释。美学界许多人对马克思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理解,基于一种非常朴素的反映论:红的感觉是对客观存在的红的物性的反映,美的感觉是对客观存在的美的物性的反映。按照这种观点来理解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结论只能是:被人改造过的对象,比如梯田,才能说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没被改造过的对象,象原始森林,星空,月亮就不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坚持实践美学的人说,对象化是一个深刻命题,不能这样简单理解,而要从人和对象的关系变化来理解。关系变了,对象就变了? 如何变的,能不能说得明白一点? 坚持实践美学观点的人就是不敢承认,或有意回避这样一个是事实: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本意是感觉构成的表象对象化,自然人化是指表象世界人化丰富。表象世界是由感觉构成的,是相对的,和人的感觉功能有关。客观对象变化,表象也会变化,但是反过来不一定。虽然在马克思那里,对象化有了改造客观世界的意思,但是原来的基本含义并没有否定。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出了美的特点,美的本质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俩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通过上述的对人的本质和力量的理解使得我们要对人的本质有一个更好的认识,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核心内容,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的本质指明了方向。首先,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其次,规定人的本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再次,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也必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人的本质是自由。自由是一个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概念。就一般意义而言,自由是同受限制或束缚。
人是自然的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追求自由和争取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人本身得到发展的过程。人的发展经历一系列历史阶段,逐步趋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本质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人的本质力量。
第四篇:人生就是人与人
人生就是人与人
1.热闹不过人看人,着急不过人等人,难受不过人想人,温暖不过人帮人,感动不过人疼人,残酷不过人害人,阴险不过人算人,郁闷不过人气人,耻辱不过人戏人,为难不过人求人,生气不过人比人,成功不过人上人,发财不过人骗人,舒服不过人玩人。人生就是人与人!
2.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让自己心情更平和一点,更豁达一点,对过错淡然,让自己更宽容一
点,乐观,阳光,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要求的少,计较的少。
3.你做的越对,背后说你的人越多。你过的越好,背后讥讽你的人越多。你变得越强,背后打击你的人越多。你生得越美,背后嘲笑你的人越多。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和家人爱人每天都能幸福下去,这就足够了。发生在背后的事情,就算我都清楚的知道,也会“听不到”!
4.留一份沉默给自己,即使有人在说你坏话,你也大可不必反唇相讥暴跳歇斯底里,对于一个心灵纯洁有修养的人来说,流言永远是苍白无力的。因为无论流言有多么坚硬,也是一块迟早要风化的石头,事实会在最关键的时候为你站出来作证。
5.在别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默默地坐下来读一本心爱的书;在别人沉迷于灯红酒绿狂歌劲舞时,关起门听一首柔和的钢琴曲,让那和
谐的曲调从心间温柔地抚过;在别人高谈论时,守着自己窗内的世界
给朋友回一封简短的信,相信自己的真诚足以抚慰一颗孤寂的心。
6.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和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
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
7.借口少一点,胸怀大一点,嘴巴甜一点,火气小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烦恼少一点,微笑多一点,勤奋多一点,成功近一点。
8.人的烦恼就12个字: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了。带着简单的心情,看复杂的人生,走坎坷的路。人生,简单就快乐,生活,开心就好!
9.神经绷得太紧,生活枯燥无味;偶尔放松心情,善于调节为最;做事不求最好,但求问心无愧;做人踏实认真,胜过取巧捷径;只要心态端正,一生快乐相随!
10.翘首未来的,那是前途不明的幻想家;回首过去的,那是沉溺回忆的守候者;把握今天的,那是立足现实的实干家。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未来到,好好珍惜摆在眼前的今天吧!
11.人生如镜,您的言行举止它都会一一呈现,如果您笑对人生,生活自然报以微笑;如果您愁眉苦脸,镜子里的您又哪会容光焕发呢!好好享受生活,笑对人生吧!
12.青春,是让人日渐消瘦的心事,是举起酒杯前莫名的伤悲,青春那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的晨晨昏昏,淡淡的云、淡淡的泪、淡
淡的年年岁岁,青春是一首美丽而寂寞的歌。
1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您有远大梦想,可是不付之行动,终究是纸上谈兵,有梦要追,莫虚度,精彩由您创造。
14.没有人能打倒您,除非你您自己。只有您心中有颗信念的太阳,无论走到哪里,那里都会有灿烂的阳光。积极乐观、自由奔放,生活就应该明明朗朗!
15.人生长途漫漫,我们不可能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完美,摔上几跤,走几段弯路,这并非坏事,至少让我们品尝了挫败,增添的阅历,让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或许走过终点时我们才明白,一路平坦却少了风景,没有转折也多了平淡。只要经历了,尝试了,走过了,我们赢得的,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16.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艺术可以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每做一件事,记得多些巧思,在每件所做的事情上,发挥报告才能,加入你自己。亲自动手做,享受四肢劳动的乐趣,即使是简单的维修工作都是原创的艺术品。
17.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而智慧则是生存的一种境界。世界上聪明人不多,估计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见,估计百里无一。现实生活中,不吃亏的是聪明人;而能吃亏的是智者。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智者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
18.生活是一件艺术品,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美的一笔,每个人也都有认为不尽如人意的一笔,关键在于您怎样看待。与其整日被庸人自扰的愁闷所困扰,不如以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淡看一切。接受已经
发生的事实,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困难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豁达,让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19.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隐隐的伤感。世间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真正属于自己的却并不多。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在这个纷绕的世界里,能够学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也是一种境界!
20.在自己是“坏别人”时,别人还是“别人”,自己却变“坏”了。世界只会拥抱那些先敞开自己的人。给别人挖的陷阱,常是自己岁月的坟墓。好的思考不是让大脑奔跑,而是能为世界打开道路。耍小聪明者,最后一定会被小聪明耍。用谎言骗别人可耻;用豪言骗自己可悲;用誓言骗世界可恨。
第五篇:人的本质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人的本质问题说开去
摘要:哲学由开始包罗万象到现在无家可归,自己的研究领域逐渐被剥夺,落得四海为家的地步,但是研究人是哲学始终不弃的领域,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只有哲学才可以给予解答。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的观点。但是我认为应将他们的思想相结合,来创立更为完善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键词:人的本质;类;社会关系
“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1这是上大学来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人类活动大到探索宇宙,小到研究微生物,然而我们却不能借助任何一种科学仪器来研究人是什么,人的本质如何。而这个最艰难的任务是心理学无法解决的于是它历史地落到了哲学的肩膀上。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浩如烟海,我主要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中马克思所提到的人的本质问题作一个浅析,原文这样讲到: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2)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21
下面就从这段话说开去,简单谈一下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逻辑思路是先写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理论,再写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问题,接着谈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理论的批判,最后我认为人的本质理论应将二者结合。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于人的本质。他认为宗教是现实世界的化身,是 1《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页。○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一卷,56页。○从“世俗的基础”上分离出来的。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生活的悲惨,外界力量的强大使人们无法应对,人们感到的是自身力量的渺小于是人们想要寻找一种依靠,一种慰藉,就在现实世界基础上设想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虚幻的存在,在那里,人们寻找到了一种精神的慰藉,马克思也说过“宗教是锁链上的花朵”,他也承认并肯定了宗教的这种积极作用。所以说宗教是人自我异化的产物,即人将自己的本质外化给神,给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上帝,这也能解释为何东方的神像东方人,而西方的神像西方人了。所以,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于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意思是说人的本质是从“你”“我”“他”这些单个的人中抽象出来的人们所固有的东西。并且他认为这种东西就是人的理性,意志和情感。这些是与生俱来的,区别于其它一切事物的东西。其实我在没有了解马克思包括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理论之前,就认为人的本质首先是人不是别的不是动物而是所有人的本质,即是人人都具有的抽象地存在于人自身的东西,只是我不知道这种人所共有的东西具体是什么,这或许就是我们普通人和哲学家的区别吧。
然而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他的人的本质理论的前提是在现实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完全不同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思是人的本质是人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的结合体,而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但我认为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并不是旨在说人的本质是什么,而是意指人本质形成的方法,它是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形成的。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对于那些整日坐于书案前冥思苦想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家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因为马克思告诉他们,他们的工作是徒劳的,他们的研究方向已经错了,不应在抽象地逻辑思维中来研究人的本质而应在现实性的角度上来研究人的本质。马克思不愧是天才,所以给予这样的赞誉是恰当的:“他把哲学从天国降到了人间。”
马克思对于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人的本质理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费尔巴哈出现了两个致命错误。
一是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脱离了历史的进程来考察人的本质理论,于是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孤立的抽象物。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不仅把作为个体的现在之前的历史而且把在整个人类的历史加之于人身上进行考虑,正是这样才促成了现在的人的本质如何。老师也说过:“人是一个历史性的存在,正因为有历史感,才会有现在的人。”这是费尔巴哈的错误之一。
第二,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类”的说法是黑格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万物的共性即是“类”,费尔巴哈继承了黑格尔的这一思想,认为人所共有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情感。但是这种观点来应用于社会现实中却没有任何意义,按此观点人的本质人人皆同,那么在应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毫无实际价值了;而马克思的人性论却是有着极强的应用性,用他的理论可以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阶级、民族、文化和宗教差别。原因很简单,他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是不同的,所以必然导致这些差别的产生。
这些批判确实是鞭辟入里,入骨三分,但细细思来,费尔巴哈所说的人的本质即人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确实是所有人类共有的,确实是超历史的,而且即使是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也是都拥有这些特质的,这一事实可以为费尔巴哈的理论提供强有力的论证。我很困惑,难道说马克思错了吗?但是马克思讲的人的本质以及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是完全符合逻辑的,这又作何解释呢?马克思也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他们的思想都说服了人,掌握了群众,理论都彻底,说服了人,难道二者都对又都错吗?2
转念一想,他们站的角度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费尔巴哈是站在抽象性的角度来考虑人的本质,所以可以是超历史进程可以是超阶级的;而马克思站在了现实实践的角度上,所以他认为人的本质不可以抽象的空谈,因为那样是没有意义的,并且以此来批判费尔巴哈。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都是正确的,都是天才的发现,只是二位哲学家所站的角度与立场是不同的。所以,二者相互抨击是难以得出理想结果的。
我认为应将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相结合。人刚出生的时候,是天然具有人的“类”属性的,即使无法显现也是潜藏于人身上的人类共有的本质,后来随着与外界接触越来越多,有了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使得原先潜藏于人身上的本质显现出来并使人的本质在其特征表现上有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一卷,9~10页。○所差别,但本质还是一致的即人都拥有理性、意志和情感等。这也能说明人和动物的区别,举个现实中的案例来讲。前些年出现的狼孩、猪孩,他们在和人类接触一段时间之后都会显现出人的属性,有一定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然而无论家养的宠物和人生活多长时间,即使终其一生,它们仍然不会具有人的特质。所以,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本质看法,我认为那些属性并不是动物性特征,仍然是人才具有而动物并不具有的属性。3
费尔巴哈提出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理性、意志和情感,这时候还是一个粗毛胚;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像是刻刀在粗毛胚上进行雕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的本质。于是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的个人。
马克思确实是非常的伟大,他的人的本质理论几乎没有任何破绽,几乎将近完美,而且观乎现在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所有哲学家大都承认并遵循着马克思的观点,但我认为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并不应是到此结束,它还应也一定会向前发展并更加完善,或许我们永远得不到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真理,但我相信,作为人类,我们定会向人的本质问题的真理无限的靠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柴毅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简明哲学通论》,孙正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安启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编导读》,翁志勇,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
【6】《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