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B
“现实的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逻辑基石
„„
马克思通过双重的批判而获得了对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特别是借助于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揭示了在黑格尔对历史运动的抽象的、思辨的表达中所包含的真正的人的本质,即“把人的自我生产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但也正因其是思辨的,因而把现实的人连同自然界一起抽象掉了。
„„
一、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考察人 „„
马克思所讲的人不是栖息在社会之外的抽象的“类”和“种”,而是“把‘现实的人’作为全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从根本上否定和超越了对人的纯粹思辨抽象的理解和阐释。”[3]也就是说,马克思通过对以往抽象的人的理论批判,把对人的考察视野主要集中到了对现实人的生存与发展命运的关注上。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现实的人” 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指人所共有的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的“类”特征;个性是指作为社会的个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个体特征。马克思指出,研究人的本性,“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4]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具有共同的人性,就是所有的人应当具有人所应有的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从马克思
„„
人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是指什么使人成为人的问题,是人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既然人是历史的、现实的人,那么“也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内对一定的个人提出,才可能具有任何一点意义。否则这种问题的提出只能导致在道德上虚伪骗人的江湖话。”[7]直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彻底清除了在人的本质观上的费尔巴哈的影响,基本确立了新的人的本质观。从马克思的理论来讲,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决不是一种单纯孤立的个体存在,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在自己和他人的活动中感受到自己人的存在,每一个人都是他人与类之间的媒介,是对他人的人的本质的补充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在每一个人的生命表现中都直接创造了他人的生命的表现。同时也直接证实和实现了自己的真正的本质,即他的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
„„
三、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具体的
马克思认为,因为人的生产活动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本质也并不是确定不变的,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现实地成的,必须把对人的本质的分析纳入到现实的历史进程中,才能真正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社会存在,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这里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9]人是社会的产物,物质生活条件是现实人的本质得以产生和形成的社会物质基础,这一人的本质观强调人的本质的历史性,人的本质是在人的文化———社会存在的特殊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是人的对象性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结果。因此,人的本质是历史的范畴,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僵死的、静止的,“不管是人们的‘内在本性’,或者是人们的对这种本性的‘意识’,即他 1 们的‘理性’,向来都是历史的产物”。[20]人类社会处于不断的历史运动之中,人的社会关系也必然不断运动变化,不同的历史条件造就不同的人及其本质,所以,现实的人的本质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人不仅体验着自己的存在,而且直观到他人的存在,生活即是与他人一起生活,生成即是在与他人的共在中生成,离开他人,便没有我的生活和生成。这样,他人与我的关系便不再是外在、偶然或派生的关系,而是内在的、本质的、有机的关系。”[21]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抽象物,要想说明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人的本质,就必须站在社会的角度,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出发揭示不同时代的人之间,同一时代不同的个人之间的区别,并从中得出关于人的特殊的、现实的本质。
正是在由人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中,人在现实的交往活动中才能生成。现实的人既是自然界和社会历史进程的产物和结果,又是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马克思又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22]人始终是社会的人,人的存在无不历史地受到他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的制约,“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23]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着,社会关系自始至终塑造着具体的人,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的本质也不一样,现实的人,就是处在客观的现实世界中,受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和影响。任何现实中的人,都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社会关系的产物,又是新的社会关系的主体和创造者,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由一切社会关系所交织而成的社会关系之“网”的“网上纽结”。“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但由于他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是个人相互间的这种私人的个人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他们是以他们曾是的样子而相互交往的,他们是如他们曾是的样子而‘从自己’出发的,至于他们曾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则是无所谓的。”[24]人通过自身创造性的活动来满足自身的同时,也创造出人的本质的新的内容。马克思正是以“现实的个人”来反对“抽象的人”,反对人本主义把人从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抽取出来,以单纯的人来作为问题的出发点,而是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把人放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特别强调要把人放在他所生存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中,从其“周围的生活条件”出发来考察人,把人与他的时代生存境遇联系起来。总之,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联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有生命的感性存在,他既是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的产物和结果,是一个社会历史性的存在。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立足于他们的实践活动和社会联系,从社会历史发展中寻求人的现实本质,才能对人的本质作出具体的历史的科学规定。因此,“现实的人”是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的逻辑出发点,由此,形成了“人”和“社会”两条线索,在“实际活动”的基础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互作用,最终会在以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本身的未来社会中获得统一。
马克思不仅从“实际活动”角度把人与他物特别是动物区别开来,确立了人作为一个“类”的主体地位,而且从“社会关系”角度把人和人区别开来,确立了不同的人作为个体、集体、社会的主体形态,从而能够说明人的产生及其发展,说明人的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使人的本质问题的解决成为科学。施德福、余其铨在《人的本质观上的革命变革》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之所以是科学的论断,从哲学上说,就在于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的。如果说,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观上的革命变革,那么,这一科学论断的做出则是在关于人的理论方面所实现的质的飞跃。”[25]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及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给出了科学的解答,对认识人的各种特性,人 2 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其重要意义的。要真正把握人,就不能离开现实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不能离开现实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的生产活动及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离开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永远创造着自己,人永远创造着人的世界;人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人的世界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26]人的本质就是不断的生成,这不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规定性,而是一种未确定性,正是这种未确定性给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 „„
[摘 要] “人的本质”问题,不仅是马克思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当前探讨以人为本的问题,更需要从文本研究的角度弄清楚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信奉黑格尔、用黑格尔的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到信奉费尔巴哈、用费尔巴哈的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再到形成自己唯物史观思想、用唯物史观范畴———“现实的人”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的过程。
„„
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唯物主义者,更不是天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问题,尤其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不仅是马克思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离开了“人的本质”问题,就无法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同他思想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经历了从信奉黑格尔、用黑格尔的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到信奉费尔巴哈、用费尔巴哈的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再到形成自己唯物史观思想、用唯物史观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的过程。
一、马克思用黑格尔的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的时期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是绝对精神,黑格尔哲学体系就是由绝对精神的不同发展形态———“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组成的。精神哲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最后一部分,也是黑格尔最为关注的一部分,因为绝对精神的主角是人,人是高于自然界、高于动物的,而人高于自然界和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思考自己”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
马克思在大学时期接受了黑格尔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观点,马克思不仅积极参加青年黑格尔运动,而且在黑格尔“自我意识”的指导下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都承认原子运动,但伊壁鸠鲁在德谟克利特“原子直线式下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偏斜”理论:原子除了直线式的下落外,还有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之所以推崇伊壁鸠鲁而批评德谟克利特,是因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直线下落”将“直线”视为必然,视为命定,没有给马克思所推崇的“自我意识”留下空间,而伊壁鸠鲁的“偏斜说”则否定了必然性,为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自由性提供了可能:“被某些人当作万物主宰的必然性,并不存在,无宁说有些事物是偶然的,另一些事物则取决于我们的任意性”。[1](P25-26)【[ 1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为此,马克思高度赞扬伊壁鸠鲁,甚至认为“在伊壁鸠鲁那里,包含种种矛盾的原子论作为自我意识的自然科学业已实现和完成”。[1](P64)【[ 1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二、马克思用费尔巴哈的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的时期 „„
费尔巴哈是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他将人及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作为自己哲学的对象,宣布自己的哲学就是关于人的哲学,并将其称之为人本学。费尔巴哈的人本学重新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对正在寻找突破的马克思而言,无疑是甘露降临,马克思顺理成章地“成为费尔巴哈派了”。
费尔巴哈用人本学考察宗教,认为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呢?费尔巴哈认为,孤立的、个别的人不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2](P185)【[ 2 ]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上卷·北京:三联
书店,1959·】而“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的人的本质“就是理性、意志、心”,“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2](P28)【[ 2 ]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上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开始,而批判的方式就是费尔巴哈的主客体关系“再次颠倒”法:“我们只要经常将宾词当作主词,将主体当作客体和原则,就是说,只要将思辨哲学颠倒过来,就能得到毫无掩饰的、纯粹的、显明的真理”。[2](P28)【[ 2 ]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上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在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问题上,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观点不过是思辨思维“头脚倒置”的结果,黑格尔“把这些谓语变成某种独立的东西,然后以神秘的方式把这些谓语变成这些谓语的主体”,而马克思所做的,就是将黑格尔颠倒的东西再次颠倒过来:“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的”,[3](P10)【[ 3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在人民与国家制度关系问题上,就像“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3](P40)【[ 3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马克思则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从人的社会性入手寻找宗教产生的根源,将对宗教的批判和对尘世的批判结合起来:“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4](P1)【[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4](P2)【[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更进一步指出了德国“置现实的人于不顾”的思辨哲学产生的根源,是德国国家“本身置现实的人于不顾,或者只凭虚构的方式满足整个的人”[4](P9)【[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的现实。在超越费尔巴哈时,马克思自己的“人的本质”观点———“现实的人”已开始显现,“现实的人”一旦出现,哪怕只是一点端倪,就必然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发生冲突。
„„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特点———在继续借用费尔巴哈旧范畴表达自己的同时,努力寻找新范畴。
„„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寻找得到的理论成果,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
《手稿》中,马克思虽然仍然使用人是“类存在物”的提法,但已赋予它以新的含义: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并不是因为人共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因为人所从事的生产劳动,是生产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是生产劳动规定了人所以为人的本质。这时,马克思已经认识到 4 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实质只是解决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问题,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人超出自然、与动物不同的部分,这就是人的劳动。
„„
马克思已开始从实践的角度谈论人及人的本质。马克思虽仍承认人的类本质,但认为人的族类特征就是自由的自觉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4](P46、47)【[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三、马克思逐步走向唯物史观,走向用“现实的人”表达“人的本质”思想的过程 „„
《神圣家族》开始以“历史中行动的人”代替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神圣家族》首次提出了历史是“人的活动”的观点:‘“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P118-119)【[ 6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时期,马克思“人的本质”新范畴的初步表达———“社会关系的总和”。
„„
马克思不仅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手稿》、《神圣家族》等著作中已显露出的实践观点摆放在最明显的位置,而且将实践的观点贯穿于《提纲》的始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P56、57)【[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正是实践概念的提出,使得马克思第一次将自己的“人的本质”思想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使得马克思“现实的人”真正成为现实。
依据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开始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手稿》时期,马克思还赞扬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实在的科学”,而在《提纲》中,马克思则明确批判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抽象性,指出费尔巴哈“人”的单个性、孤立性,并第一次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归为“以前的唯物主义”的范畴,标志着马克思同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彻底决裂。
在批判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抽象性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人的本质”思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手稿》时期,马克思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提纲》中,马克思通过“社会关系总和”,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人的本质”思想。《提纲》在《手稿》用劳动将人同动物区分开来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与人区分了开来,劳动是人的共性,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差异性)正是在人具有的劳动属性的基础上、由人与人之间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如果说劳动是人的初级本质(人同动物的区别)的话,“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人的高级本质(人同人的区别)。
《提纲》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现实的人”的前提,它不仅是马克思表达人的本质思想的新范畴,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
3·《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时期,马克思明确表达了唯物史观“人的本 5 质”思想的新范畴———“现实的人”。
《提纲》是马克思为《形态》所写的提纲,《形态》则是《提纲》的进一步展开,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提纲》中的“提纲式”的问题逐一展开,不但第一次表述了马克思新的历史观,而且使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更加具体化和立体化。
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抽象性。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人是抽象的人,因为他所“设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4](P75)【[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因为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因为他“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4](P78)【[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进一步强调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唯物史观“人的本质”的实质———“现实的人”。“现实的人”就是《提纲》所言的处于“社会关系总和”之中的人。在《形态》中,马克思多次讲到新唯物主义的前提,并一再强调这一前提的现实性:“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我们“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我们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4](P66-67、71、73)【[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进一步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具体化为一定的生产关系。《形态》对“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的论述,侧重于“社会关系总和”和“现实的人”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以及与生产关系密切相关的生产方式)。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是现实的,就在于其处于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而诸多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平行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形成离不开生产:“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4](P67)【[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一个人是什么样子“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4](P68)【[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所以,“现实的人”之所以现实,是因为他“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4](P72)【[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至此,通过艰苦的理论探索,马克思解决了困扰自己已久的“人的本质”问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人的本质”思想,“现实的人”不但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有了坚实的立足点,也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的关注同以往任何思想相比更具有真实性。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恰恰离不开“现实的人”,马克思所言的生产力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主要是生产关系)之中的“现实的人”所具有的生产力,马克思所言的生产关系是“现实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关系,“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马克思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关注人、关注“人的本质”不是矛盾的,而是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的统一。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当代性解读 „„
费尔巴哈立足于“现实的人”,完成了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颠倒”。费尔巴哈指出,黑格尔哲学无非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抽象化为与己分离的“自我意识”,然后再把这种“自我意识”独立化为普遍的泛神论的本质———“绝对精神”(上帝)。〔4〕【[4]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5.】黑格尔哲学和宗教一样,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而“现实的人”是这种颠倒的人的本质的“倒转”,便即“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或者“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现实的人”在费尔巴哈那里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感性———对象性”的存在。“„„感性不是别的,„„感性也就是现实”;“感性”所指的东西,就是与宗教神学的“那个抽象的、只是被思想出来的、名之曰神的世界本质”相对立的“实在的世界或自然界”,是与思辨哲学的“那个离开人的、没有感觉的理性本质”相对立的“有理性的、实在的、感性的人”。〔3〕对象性则表明“没有了对象,人就成了无”;“主体必然与其发生本质关系的那个对象,不外是这个主体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人由对象而意识到自己:对于对象的意识,就是人的自我意识。〔3〕【[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514-
515、29-30.】
在这种“感性———对象性”的存在中,“现实的人”确证了自己的类本质,并试图构成与一切形而上学的对立。然尔,费尔巴哈通过“现实的人”所完成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最终却落入形而上学的窠臼。马克思不无惋惜的认为,“费尔巴哈„„达到了理论家一般所能达到的地步,他还是一位理论家和哲学家”。〔1〕
„„
由此对理智形而上学的决定性超越以及对人的现实本质的真实把握,最终只能归结为把“感性—对象性”提高到“感性对象性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1、77、56、56.】这也是我们洞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解的基础。
“感性活动”的提出是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决定性的超越费尔巴哈的存在论基础。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是现实性与批判性的内在统一。其现实性在于,它作为“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初关联的本质呈现,是在当下现实之中并作为当下现实之本质的“感性活动”本身;其批判性在于,它澄清了当下现实的现象实情,把捉到当下现实之原初关联之本质的批判,因而是自“感性活动”出发的对现实本质的追问和批判。这种集现实性与批判性于一身的“现实的人”,是费尔巴哈终其一生所未能达到的。作为费尔巴哈哲学起点的“现实的人”乃是一个现实之外的理想的存在,是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1、77、56、56.】因此,当面对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时,他只能以一种理想的“应然”来批判他所直观到的“实然”。“当他(指费尔巴哈,作者注)看到的是大批患瘰疬病的、积劳成疾的和患肺痨的贫民而不是健康的人的时候,便不得不求助于‘最高的直观’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因此,他要求在消灭宗教之后再建立一个“爱的宗教”。究其原因,乃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1、77、56、56.】
立足于“感性活动”的存在论基础,我们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会有一些新的认识。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的论断中,所谓“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亦即不是一切形而上学的从“我”(神、上帝、绝对精神等)出发进行规定的存在,不是那种与人分离的我们称之为“物质”(实则为“物性”)的存在,而是在“主体性本质力量的对 7 象化的活动”(感性活动)中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所谓“在其现实性上”,乃是在作为当下现实之本原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初关联的现实性上,在“感性活动”的现实性上;所谓“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一切社会关系的静态综合和仅仅表现为一切时代之当下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作为人类历史根基的“感性活动”动态生成的“社会关系”的历史,是在作为“感性活动”之前提和结果的“感性交往”与作为“异化劳动”之结果和前提的异化的社会关系(私有财产关系)之间保持着历史张力的社会关系的序列。作为这样的一个序列,人之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始终根基于“感性活动”与“感性交往”的基地,保有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张力。
马克思的人本质概念
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是欧洲哲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对人本质概念有很多解说,如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或社会性;人的本质是劳动或创造,人的本质是自由或自由自觉的活动;等等。这些提法是马克思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它们强调的重心不同,重要程度也不一,但对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人本质概念都不可缺少。为此,本文试从六个方面逐一进行考察。
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
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一段名言,旨在批评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观点,同时揭示人的本质的社会性。马克思这个思想也由来已久。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他即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第270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指出,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也是社会存在物,人进行活动的材料,甚至借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也是作为社会产物给与的,因而自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在《神圣家族》中,他更进一步从社会关系和人与物关系的角度理解人的存在,如“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2页。】更经典的论述则是在上述《提纲》中,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本质归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又被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归结为类,即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没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产物,而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历史形式的,从而指出,人的本 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段论述很重要,它为我们揭示了正确把握人的本质的方向。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我们不可能离开人的种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去把握所谓纯粹的人的本质。人的劳动及其他一切活动都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因此要考察人的本质,就必须具体考察社会关系,考察与之相关的社会物质条件及文化氛围、历史背景等。而从总体上宏观上看,起主要作用的是劳动及劳动中的社会关系(这就同劳动是人的本质及社会物质生活决定作用的提法一致起来),或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则还有阶级关系,这些因素都规定或制约着人本质的形成。当然,若从微观或个体的角度看,情况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
五、需要即本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有一个重要提法:人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本性即本质,或者说表现本质,体现本质,因此该提法也是马克思人本质概念的重要内容。其原话是这样的:“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 8 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但由于他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正是个人相互间的这种私人的个人的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一一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一一现存的关系。他们是以他们曾是的样子而互相交往的,他们是如他们曾是的样子而‘从自己’出发的,关于他们曾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则是无所谓的。”【(12〕《德愈志意识形态》第504页-505负,人民出版社19,2。】
从这段论述看来,马恩所说的需要主要指物质的需要,物质利益等,人由于是自然存在物,需要衣食穿住等生活资料,因此才进行劳动、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马克思把需要和生产一起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他把需要视为生产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要素和推动力,因此强调需要的作用实即强调生产劳动、物质利益的作用,人类社会的生存乃至自由与个性的发展无不以此为基础。从此角度说,需要象劳动一样,体现着人的能力、人的个性、人的自由发展水平,因而即人的本性。
不过,由物质利益或物质需要所推动的劳动毕竟导因于外,而不主要是自我决定、自我实现。这在马克思看来,只是一种较低意义上的自由,更高的自由则是把劳动作为自己的创造,作为天赋才能的发挥。至此境界,体与脑,身与心,外在的与内在的,自由与必然,才真正实现了和谐统一,而人的才能的发挥也就成了最大的生产力,又转过来促进物质财富的迅猛发展,以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只是这种更高意义的自由必须以较低意义的自由作基础,需要与物质利益实际上仍时时起着作用,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因此,“需要”仍在某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
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马克思曾分别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人的需要”。目前学界对人本质的传统解读方式或是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或是将其定义为这三种特性的总和。实际上,上述三种结论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相反,它们呈现为一种不断扬弃和提升的进程。马克思对于人之本质的探索采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最终在人之需要中实现了对人本质的全面、具体、历史的把握。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抵制后现代哲学思潮的侵蚀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
一、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三个经典命题(一)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思想。他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P9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这样的结论已与青年黑格尔派将人指认为自我意识的抽象观点彻底划清了界限,也与费尔巴哈的结论大不相同,但整体来说仍未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此时,马克思仍将人的本质视为人的类本质,他所寻求到的是能将人与动物明确区分开来的人的属性———自由自觉的活动。“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 9 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3](P96-97)【[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人的活动可超越种的束缚,在意识的引导下自由自觉、全面地予以展开,正是这一点使人彻底地从动物中分离了出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人应有的生活状态,现实并非如此。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劳动被彻底异化了,所有的自由幸福丧失殆尽,剩下的只有痛苦与强迫。自由自觉的活动退化为谋生的手段,人类的优点变成了他的缺点。因而,要克服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使人的本质现实化,最终迈进真正自由自觉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与施蒂纳的争论中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先前理论中的不足。正如施蒂纳所说:“此一永生,如同这个平等那样只有关于我之中的人,而无关于我。只有作为人的担负者和寄宿者的我是不死的。如同众所周知的那样‘国王不死’。路德维希死了,然而国王存留着;我死了,然而我的精神,这个人存留着。为了把我完全与人等同起来,有人(指马克思———引者注)发明和提出了要求:我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类的存在’。”[3](P188)施蒂纳在这里所极力反对的是将人的本质归于人所具备的众多属性之一的做法(如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样一种属性),主张具有多种属性于一身的“我”的惟一者形象。然而马克思也敏锐地观察到了施蒂纳理论中的致命错误。他虽然把“我”看作唯一的实体———主体,但这只是他的价值愿望罢了,只是一种脱离了现实世界的抽象的概念。同时,马克思彻底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立场,批判了他把人的本质视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错误观点。
正是通过批判施蒂纳和费尔巴哈的思想,马克思扬弃了先前建立的关于人本质的观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具有天才般创见萌芽的文件中从现实的人、处于特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人出发,第一次明确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因为现实的人总是不停歇地在实践着的人,而实践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体现着社会性,脱离了整个社会的单独劳动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在实践中人们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便构成了他们的本质。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关系无疑是多样的,但马克思在后来的巨著《资本论》中,明确指出了生产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决定性作用:“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5](P1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正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关系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三)人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惟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6](P51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需要已成为实践及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的最终动力和内在根据。人类的活动总是基于一定的需要,没有人们对于生活的需要,实践、生产和社会关系便无从谈起。马克思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7](P17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人的需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的需要不断地获得满足,新的需要也会随之产生。可以说,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历史。
二、具体的苏醒:从应然的抽象价值悬设到现实的社会历史性统一 „„
首先,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要是从“应然”的角度来理解的,它承载着浓厚的伦理价值色彩。而说人的本质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从“实然”的角度出发的,它的根基已脱离了虚幻的原初状态,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了。
„„
其次,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的类本质,但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向的则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囊括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其三,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对人本质的一种静止抽象的定义,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具体而历史的科学论断。前者将人的本质非批判地归于一种价值的预设,这必然会导致结论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陷入抽象的泥潭,展现给我们一幅静止的、遥不可及的虚幻之景。而后者则彻底地扬弃了这一缺陷。因为人的社会关系绝不可能脱离现实世界而存在,它总会保持着具体的形态,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动态的变化也就是社会关系的历史性。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人本质的思想中,从“自由自觉的活动”到“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转变实际上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跨越,它实现了类和个体的、“应然”和“实然”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实现了对前者的全面包容与整合。
三、具体的完成:从社会性本质到多层面全方位综合的本质
尽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实现了人本质的历史化与现实化,克服了“抽象劳动”的片面性,但从根本而言,它并未能彻底摆脱传统本质主义的藩篱。因为马克思此时关注的重点仍在人的社会属性之上,认为社会性才是人的本质,相较而言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只具有从属的地位。应该说,这样的结论仍旧是抽象的,对人本质实现真正具体把握的是“人的本质即人的需要”的思想。许多人认为,需要只是人的主观性因素,动物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将它指认为人的最重要的本质是不妥的。实际上,需要的内涵与外延绝不仅限于此。它以其更高层次的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囊括统一了起来,实现了对人本质的全面而具体的再现。下面笔者将从这三种属性出发来认识需要的这种具体性。
(一)需要与人的社会性 如前所述,构成人之本质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以生产关系为决定性要素的,而生产关系又一定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实践是人的感性世界的最深刻的基础,它是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对立和分化的源泉,也是它们统一的基础;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实践创造了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10]【[10]倪志安.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关于人学的总体性方法论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就两者关系而言,一方面,社会关系离不开实践,如果没有实践,社会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实践同样无法脱离社会关系,因为实践总是要借助特定的社会关系才能由可能转变为现实。由此可见,实践与社会关系联系如此之紧密,以致成为一币之两面。
然而追根溯源,人类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需要才是实践的最终动力,才是一切社会关系得以实现的最终根据。另外,作为生产之动力的人类需要具有着鲜明的具体历史性与“实然性”。人类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内容和满足方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以,人的一切需要都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决定的,我们既可以从不同的生产方式中认识不同时代的人的需要的内容和满足方式,又可以从人的不同的需要内容和满足方式中区分不同时代的人的本质。”[11](P80)【[11]高文新.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对人的需要的历史现实性的挖掘其实 11 也就肯定了需要对于类与个体的统一作用。无疑,人与动物的需要是截然不同的。动物的需要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本能,代代相传却鲜有改变,这样的需要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需要;人则迥然不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他的需要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不断提升,现今社会中的人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生物性需要,他们的需要是一个能动、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不会是雷同的,因而由其制约的需要也决不会是完全相同的,这样,需要也成为了人与人之间得以相互区别的根本特质。
正是由于人的需要在社会性方面实现了类与个体、“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具有历史现实的特征,故它就不仅仅表现为生产实践及多种社会关系的外在动力与原因,而且深深地嵌入到现实的实践和社会关系之中了。一方面,需要受到了现实条件下的社会关系的制约,表现出了特定的历史性,没有了社会关系,需要就只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根本无法在现实世界中显现;另一方面,一切社会关系的形成都是以人的需要为最终根据的,失去了需要的支持,实践及各种关系便丧失了存在的原因。因此,人的需要与社会关系如此大范围地渗透在一起而无法明确地区分彼此,可以说需要在社会性上具有与社会关系同等丰富的内涵,且二者已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需要与人的自然性和精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理结构、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等,它是人的生理基础。自然属性最为基本的表现便是以人的生理结构为物质前提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等基本机能。应当承认,人的自然属性所表现出的这些机能与动物有着很多共同之处,它是人类无法摆脱的自然之印。但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进化,人的自然属性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以饮食为例,人类最早也与动物一样采集野果、捕杀猎物。但后来人类进行种植和饲养,火的发明使人的饮食不仅能维持生命,还有了美的感觉。随着社会发展,饮食已经发展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如酒文化、清真文化、快餐文化,甚至有人把拒绝饮食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绝食斗争)。性爱的变化更为典型。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早已不把性爱视为传宗接代、物种繁衍的惟一手段。人类婚姻的演变史是最好的证明。”[9]【[9]潘天强.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3).】然而不管人的自然属性如何受到社会的影响而改变,都总是表现为人之生存需要的历史具体的演变。可以说,人在自然层面的需要与人的自然属性是相统一的。
人类的精神属性亦是如此。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3](P4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现实的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是有意识、有目的、有理性、能思维的存在物,是有精神能力、精神生活的存在物,这决定了人最终是一种理想性的、追求自由的存在物。”[10]【[10]倪志安.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关于人学的总体性方法论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人类精神属性同样受到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而带有现实、具体的特征,并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之中。这种对于理想和自由的追求内在地基于人类的精神需要,而人类的精神需要也正是通过价值追求的形式才得以实现,因此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基本精神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经历了一个孕育、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逐渐解决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提出自我意识是人的本质;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提出理性和自由是人的本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国家、社会是人的本质的客体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作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12 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劳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了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源于人们自由自觉的劳动,从而揭示出作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劳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虽然吃、喝、性行为等是人和动物所具有的共性,人和动物都是通过自己的活动从自然界中摄取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但是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7]【〔7〕〔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123.】。而人的活动则是能动的、有意识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8]【〔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其次,有些动物,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也能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但是,“动物只是在直接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9]【〔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再次,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不能能动地改造自然,但是人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和目的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适合自己的需要,并且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人自身,不断完善自身。
从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相区别的角度,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已经彻底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决裂,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成,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抽象界定,首次科学地揭示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这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质的飞跃。首先,人的本质并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属性。人作为群体,它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属性;人作为个体,他与其他人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们的经济政治地位等社会属性的差别。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其中生产关系从根本意义上决定人的本质,其他关系从各个侧面规定着人的本质。再次,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实践中发展变化的。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唯物史观 „„
一、人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劳动规定了人的本质
当早期的马克思禀持受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去观察社会的时候,迎面碰到的问题就是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为了维护林木所有者的私人利益,竟然让国家丧失应有的正义和理性光辉,使国家“自己降低为私有财产的同理性和法相抵触的手段”。[3](p260-261)现实的世俗社会的物质利益之争,使他最终对黑格尔的理性的国家观发生了怀疑,产生了“苦恼的疑问”,即如何解答政治国家、法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问题。此后,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系统批判,马克思把被黑格尔的思辨思维所颠倒了的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重新颠倒过来,指出活动着的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与原动力,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这一结论的得出意味着马克思开始要对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们那种凭借理性设定抽象的人及其人性去解释社会与国家的虚构的诗意的做法展开批判。也正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针对黑格尔离开“人的社会特质”抽象地、单独地考察国家的职能和活动的思辨做法,指出: 13 “‘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它的胡子、它的血液、它的抽象的肉体,而是它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方式。因此不言而喻,个人既然是国家职能和权力的承担者,那就应该按照他们的社会特质,而不是按照他们的私人特质来考察他们。”[3](p2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一考察人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里概括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区分了两种对立的考察人的方法论原则,即德国哲学的考察方法是“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而他的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2](P7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样,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就构成了马克思对以往旧哲学批判的前提和建立唯物史观的基础。
那么,何谓“现实的人”?他的具体的规定性是什么?这是马克思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把人理解为以对象性活动为基础的自然存在物与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4](p16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在马克思那里,这个命题已直截了当地把人的存在看作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而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特征规定了人不能像动物那样只依靠本能活动(物种的尺度)来实现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交换,而必须将自然作为自己的对象,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同时,在马克思看来,也正是由于人的对象性的存在,人的感觉、感性的人性才产生出来的。因此,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绝不是在简单地肯定一个生物学事实,而是反对像黑格尔那样把人归结为无人身的灵魂、自我意识和精神等唯心主义观点,强调“肉体的个人是我们的‘人’的真正的基础,真正的出发点”。[5](p1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马克思正是从人生存和发展的生活需要说明人在外部对象世界从事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及其在内部精神世界的反射和回声的。另一方面,“个人是社会存在物”。[4](P12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在马克思那里,这个命题讲的是人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有对自然的改造关系以及自然对人的满足关系。这是因为,人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4](p12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马克思既反对以往哲学家只重视人的意识和精神而忽视人的肉体存在和物质需要的唯心主义观点,也反对那种只把人看做是抽象的原子式的个人的机械论的观点,把人的存在看作是自然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的有机统一。因此,当费尔巴哈从抽象的、孤立的个人中抽象出来人的那种基于“宗教感情”的“类”本质的时候,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费尔巴哈由于不懂得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2](P56)【[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从“需要即人的本性”的观点出发去把握人的存在。马克思在批判施蒂纳的时候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去了(两性个性、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6](P51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这里,马克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把需要看作是人进行物质生产的内在根据,认为需要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必然性”,[4](P129)【[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 14 社,1979.】二是把需要称之为将个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纽带,认为需要是人的一种“天然必然性”。[2](P439)【[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需要之所以成为人进行物质生产的内在根据以及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纽带,是由需要在生产实践以至整个社会实践中的地位所决定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分析生产和消费或需要的关系时指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7](P32-3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在现实中,需要受生产限制和决定,而在观念或逻辑上,需要又超出生产的限制决定着生产。这就是需要和生产的辩证法,也是需要同全部人类实践活动的辩证法。
基于对需要与人的实践活动这种理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6](P329)【[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这里所谓的规定、使命与任务,首先指向的就是人的满足自身需要的劳动创造活动。一方面,自然需要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因而它是劳动成为人的本质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人的劳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它是人类历史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人的需要,人的劳动创造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而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人类历史的发展。由此,马克思从生产实践出发而不是从宗教或理性出发,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界定,从而表现出他对人的本质理解的深刻性。马克思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p6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很显然,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根本不同,马克思一开始就立足于生产实践寻求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从而不仅使人的本质问题由抽象变为具体而且把人看作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着的人。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P67-68)【[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意味着:个人与生产、生产什么以及怎样生产是完全一致的,生产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人也是具体的历史的自然存在物与社会存在物的有机统一体。当然,马克思也承认理性、意识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但是,人的理性与意识并不是凭空存在的,它们根植于人的实践。在马克思看来,动物只能本能地采集自然,因而动物没有生产;人有本能,并且能意识到自己的本能,因而人有生产,人的意识是建立人的生产基础之上的。
浅议马克思人的本质观 „„ 一
黑格尔提出,“人类自身具有目的,就是因为它自身中具有‘神圣’的东西”,他把人的精神,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①。【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四十二卷,第165页。】费尔巴哈的变革在于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他把感性的自然的人作为世界的基础。而人的本质在他看来就在于他的感性、自然的存在,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人的本质不再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绝对理念,而是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到的存在。但是,费尔巴哈讲的人仍然是“撇开历史的进程”的孤立的“人类个体”,他讲的人的本质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②【②《马克忍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页。】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在批判形形色色的人的本质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青年马克思在世界观的转变过程中,曾经提出过“自我意识”和理性是人的本质的思想。一八四一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认为神性不是在人之上的统治力量。摆脱神性的束缚,就要实现人的本质,获得自我意识的自由。后来,马克思在批判普鲁士专制国家和等级制度过程中.用理性国家批判现实国家.批判普鲁士专制制度。在标志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著名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抛弃了自我意识和理性,开始用唯物主义观点来理解人的本质。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③。【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270页。】这时马克思初步区别了人的社会本质和自然本质。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充分肯定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伟大之处,批判黑格尔只知道承认精神劳动,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而没有看到劳动的消极方面。他把人的启我创造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但是,他没有把劳动看成是现实的人的劳动,而是看成绝对观念的表现手段,当然他也看不到劳动的异化。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关子人的自我创造是一个过程的思想,把劳动作为现实的人的物质活动,把人的本质看成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或劳动,并对人的劳动进行了历史的考察。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这时,马克思虽然已经从现实的人的劳动出发,分析了劳动活动过程本身,进而分析人的本质。但是,在《手稿》中仍然保留着费尔巴哈对他的影响。在考察人的本质时,还没有从社会关系上具体说明问题,而是把“类”作为人的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随着他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和理论上的成熟而逐渐完善的。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时,已经接近了关于人的物质关系的思想。随着他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上的进展和唯物史观的确立,他的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个时期开始,马克思已经在过去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开始从社会关系上来分析人的本质。在“新世界观萌芽”的著名论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于单个人的抽象的理论,指出费尔巴哈“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的论断。这样就把人的本质问题建立在科学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把人的本质的思想作为唯物史观的组成部分,使人的本质观变为科学。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学说的提出,是对抽象的人的本质观的深刻批判。它划清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界限,„„
二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要认识人的本质首先必须了解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总和中首先第一位的是物质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⑤。【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86页。】马克思把人置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来考察,把生产看成是社会的生产,把人作为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着的人,社会的人。马克思曾经批判过斯密和李嘉图把脱离社会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作为考察问题的出发点。说他们是鲁滨逊故事一样的“毫无想象力的虚构”⑥。【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62页.】马克思认为,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是罕见的,不可思议的。人区别于动物的是自由自觉地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改造。“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⑦。【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第21页。】马克思用生产关系这个科学的武器来观察历史,发现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从事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而“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⑧,这就是说,马克思“把这些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⑨。【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37页。】 16 紧紧把握生产关系这个线索研究人类历史,把个人看成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人。所以,决定人的本质的最基本因素是物质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⑩。【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4页。】人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能够生产什么来满足自己的物质资料的需要,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而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首要的是物质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决定生产中人们的物质关系。马克思说,人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21页。】
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多层次的,除了人们之间的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外,还有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思想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等。人们的“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马克思总是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认为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页。】,社会关系的总和既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关系,也包括人们在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人们的政治关系也同人的其他关系一样,“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凡是有关人与人的相互关系问题都是社会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334页.】所以,马克思所讲的人的社会性也正是由这些条件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也是多层次的、具体的。人的本质既受经济基础各因素所决定,也受上层建筑各因素所左右。马克思把社会关系总和作为决定人的本质的基本内容,就使人的本质观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在马克思看来,一定的社会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就反映着人的本质。人的社会本质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表现出来,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讲人的本质,只能是空洞的抽象。“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第486页。】,就是说,如果没有资本家买卖黑人,对黑人的压榨奴役的社会关系,黑人只能称为黑人,他并不是作为奴隶的黑人。所以,这种奴役关系决定了作为奴隶的黑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范畴。马克思认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侄桔。所以,生产关系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革。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反映着生产关系的不同发展形式。人的本质也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春,第363页。】
马克思向来反对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现实状况来观察人的本质,反对以抽象人性论原则来解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重新解读与探讨 „„
一、马克思人的现实性本质理论的阐说及评价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提出一个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这一精辟论断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抽象、孤立的自然人性本质观,是对以往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历史性超越。马克思全面揭示了人的现实性本质是与社会存在发展的状况密切关联的,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变化发展的,不能离开人的社会关系从单个人身上寻找人的本质。并且,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强调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物质生产活动形成的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的决定作用,以及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积极能动的反作用。进而,马克思从人的现实性出发,从人的共同性进入到人的差异性,在人与人的区别中揭示人类内部的个别性本质, 17 包括群体、集团和阶级本质等等,将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从“类本质”深入到“类内本质”。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性本质的阐述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
一方面,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本质理论破除了以往思想家普遍共同的、永恒不变的人质的观点。在马克思以前,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著名人本主义思想家,仅仅从感性直观的视角,把人的本质看成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费尔巴哈把人的肉体存在、人的两性关系和人的固有“理性”等看成是人的本质,如此所谓“人的本质”就是与生俱来、永恒不变、普遍共同的东西显然,他将人的本质主要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归结为“人自身”,这主要是针对基督教来阐述的他将宗教的本质回归为人自身和人的本质无疑是正确的。然而,费尔巴哈抛开历史的视野,否定人的社会性,其要害是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的现实性本质突破了这一认识局限。马克思指出人的现实性本质主要在于人的社会性,具体包括两个层面: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社会劳动;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人们的社会关系劳动或生产实践是人之为人的类本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社会关系是人的社会本质,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人与人的根本区别。这说明,从现实性上来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生来就有的东西,而是在人的劳动和人与人的关系中形成的;人的本质也不只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也是能揭示人与人差异的东西。因为人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从事现实活动的人,要真正达到对人的认识,就应该深入到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中去。
另一方面,人的现实性本质是一种系统构成,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某种单一的社会关系。这是用来说明现实中人与人、人的一种特性与另一特性之间差别的重要规定性。在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个人的任何一种对象性活动,都与另一些人的对象性活动相联系,并构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们的社会关系除了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还包括家庭关系、地域关系、业缘关系、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以及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法律关系等等。并且,这种关系的构成也是历史的,其中最根本的是经济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社会形式中人的现实性本质对象化为不同的系统构成,只有具体地分析其不同的系统构成,才能完整地展示人的本质动态历史演化中的真实状况。由此而言,惟有从具体的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各种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关系随着社会自身的发展去把握人的存在,如此才能从社会性的角度深刻揭示人的具体的现实性本质,克服旧哲学的抽象性。
我们充分肯定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本质的理论贡献,以及对费尔巴哈人的学说的超越性和异质性的同时,并不可否认两者仍有相同性的一面:即不管是费尔巴哈所强调的人的自然性,还是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强调人的社会性,都是现实性本质其中的一个侧面。人的自然性无疑是具有“现实性”的存在,是人的社会性的基础,撇开了人的自然性,也就谈不上人的社会性。马克思曾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②【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可见,人的现实性本质是建立在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基础之上的,是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重视人的自然性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其次,也应该看到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从现实性的角度来探讨和定义的。人的现实性本质并不能全面地涵盖和包括人的本质,也就是说,现实性本质只是从人的“存在”———包括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角度解释人、定义人,它只是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无疑,人的本质还应该包括人的“发展”的方面。人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马克思人的本质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再省思
摘 要: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思人学思想实现了对以往人学思想的超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本质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从而成为更深层次上理解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学理依据。
„„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对此作出了明确界定“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从这一段阐述可以得知,马克思揭示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人的社会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对人的本质理论作了阐释:“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但由于他们相互之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正是个人相互间的这种私人的个人的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2]514-515【[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这段阐释也强调了人的本质源于人的社会性。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只有存在于社会中并和其他人发生联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第一,人的本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人首先是自然人,自然属性是人所具有的基本属性,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来看,他们都承认并高度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自然属性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依托,是人类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物质载体,没有自然属性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每个具体的人都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是在社会中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具有群体、合作和归属的倾向,受一切社会关系的制约。
第二,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地位并非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得知,生产关系对人的本质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个人只有作为特定生产关系中的一个成员才能参与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1]8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劳动创造了人,每个人一出生便置身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劳动中,不是孤立的、个体的,而是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劳动关系、人际关系,通过生产劳动确立人类的存在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人类的存在方式和交往方式本身就是社会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劳动不仅塑造着人类的社会关系,而且塑造和体现着人的本质。
第三,人的本质既是稳定的,也是多变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捉摸不定的,它具有稳定性,这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同时,人的本质还具有多变性。由于社会关系会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发展变化,故个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此外,人的个体本质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变化和发展的。人是实践的产物,历史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历史形态必然会发生更替,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下,人的本质也有不同体现。
第四,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同时也是可超越的。人的本质是在现实中产生的,并在现实中存在、发展,因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仅如此,由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始终处于一个 19 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因而人的本质必然还同时拥有超越现实的一面,人在实践的进程中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前行。
„„
第二,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由于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并在现实性上表现为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离开社会关系,因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只能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表现自己、发展自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2]295。【[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之网而求得发展,社会关系构成了人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场域。人类要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就必须通过交往,实现人与人之间物质、精神等方面的交流,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寻求个人局限的突破口,在互利互助的社会关系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既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自由发展,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所表现的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所说的“个人”的自由发展,必然导致突出人的自由个性,显示出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一种既具独特性而又充满丰富性的存在,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差异性,展现出人性的多样性。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落实在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上,人的发展不再是模式化的发展,而是充满主体性、唯一性、不可取代性的。
„„
第五,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和需要。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286。【[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可以说,需要体现了人生命存在与发展中的一种匮乏状态,同时也是充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构成了人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人发展的基本目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5]614。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人的需要是不同的,这是由人的活动状况和水平的不同导致的。只有人的实际能力真正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时候,人的需要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同时,人的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最终形成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在需要推动人的活动的同时,活动也会反作用从而引起新的活动。
„„
一般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最初萌芽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在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60【[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在马克思看来,确定人的本质首先应把人视为一种独特的物种,应看到人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在于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的创造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此问题也做出了明确阐述:“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67【[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67-68【[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总体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阐述,主要是突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85。【[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人的本质就是与人的存在相统一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发展着的历史过程。人的本质力量既根源于与人的存在同一的实践活动本身,又通过实践活动而表现出来。所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既表现在人的本质力量生成的实践活动过程之中,又外在化地表征在人通过实践所创造的结果之中。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表征为对各种社会关系及自然关系的驾驭和改造,是个人既有的本质力量的表达与新的本质力量的生成过程;在实践活动的结果中,人的本质力量表征为对自然、社会和人的自身改造”[7]22。【[7] 邓泽球,等.当代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由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表达,最终都必须通过结果而体现出来,因此,可以认为,一切自然的、社会的及其人自身的变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直接表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19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存状态的最深刻表现形式之一,它构成了人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动力和主要目的,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在建构着不同的社会关系,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在此得到了全面的体现。由此可见,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概括已不是停留于对现实个人的一般的理解上,而是从社会关系这个现实个人的本质关系中去把握,对人的本质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全面的论证。认为这种社会关系既是人类实践的结果,同时又因人类的实践而发生改变,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的本质不再是一个人固有的生物性,而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第二篇:人的本质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人的本质问题说开去
摘要:哲学由开始包罗万象到现在无家可归,自己的研究领域逐渐被剥夺,落得四海为家的地步,但是研究人是哲学始终不弃的领域,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只有哲学才可以给予解答。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的观点。但是我认为应将他们的思想相结合,来创立更为完善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键词:人的本质;类;社会关系
“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1这是上大学来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人类活动大到探索宇宙,小到研究微生物,然而我们却不能借助任何一种科学仪器来研究人是什么,人的本质如何。而这个最艰难的任务是心理学无法解决的于是它历史地落到了哲学的肩膀上。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浩如烟海,我主要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中马克思所提到的人的本质问题作一个浅析,原文这样讲到: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2)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21
下面就从这段话说开去,简单谈一下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逻辑思路是先写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理论,再写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问题,接着谈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理论的批判,最后我认为人的本质理论应将二者结合。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于人的本质。他认为宗教是现实世界的化身,是 1《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页。○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一卷,56页。○从“世俗的基础”上分离出来的。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生活的悲惨,外界力量的强大使人们无法应对,人们感到的是自身力量的渺小于是人们想要寻找一种依靠,一种慰藉,就在现实世界基础上设想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虚幻的存在,在那里,人们寻找到了一种精神的慰藉,马克思也说过“宗教是锁链上的花朵”,他也承认并肯定了宗教的这种积极作用。所以说宗教是人自我异化的产物,即人将自己的本质外化给神,给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上帝,这也能解释为何东方的神像东方人,而西方的神像西方人了。所以,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于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意思是说人的本质是从“你”“我”“他”这些单个的人中抽象出来的人们所固有的东西。并且他认为这种东西就是人的理性,意志和情感。这些是与生俱来的,区别于其它一切事物的东西。其实我在没有了解马克思包括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理论之前,就认为人的本质首先是人不是别的不是动物而是所有人的本质,即是人人都具有的抽象地存在于人自身的东西,只是我不知道这种人所共有的东西具体是什么,这或许就是我们普通人和哲学家的区别吧。
然而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他的人的本质理论的前提是在现实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完全不同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思是人的本质是人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的结合体,而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但我认为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并不是旨在说人的本质是什么,而是意指人本质形成的方法,它是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形成的。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对于那些整日坐于书案前冥思苦想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家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因为马克思告诉他们,他们的工作是徒劳的,他们的研究方向已经错了,不应在抽象地逻辑思维中来研究人的本质而应在现实性的角度上来研究人的本质。马克思不愧是天才,所以给予这样的赞誉是恰当的:“他把哲学从天国降到了人间。”
马克思对于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人的本质理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费尔巴哈出现了两个致命错误。
一是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脱离了历史的进程来考察人的本质理论,于是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孤立的抽象物。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不仅把作为个体的现在之前的历史而且把在整个人类的历史加之于人身上进行考虑,正是这样才促成了现在的人的本质如何。老师也说过:“人是一个历史性的存在,正因为有历史感,才会有现在的人。”这是费尔巴哈的错误之一。
第二,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类”的说法是黑格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万物的共性即是“类”,费尔巴哈继承了黑格尔的这一思想,认为人所共有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情感。但是这种观点来应用于社会现实中却没有任何意义,按此观点人的本质人人皆同,那么在应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毫无实际价值了;而马克思的人性论却是有着极强的应用性,用他的理论可以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阶级、民族、文化和宗教差别。原因很简单,他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是不同的,所以必然导致这些差别的产生。
这些批判确实是鞭辟入里,入骨三分,但细细思来,费尔巴哈所说的人的本质即人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确实是所有人类共有的,确实是超历史的,而且即使是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也是都拥有这些特质的,这一事实可以为费尔巴哈的理论提供强有力的论证。我很困惑,难道说马克思错了吗?但是马克思讲的人的本质以及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是完全符合逻辑的,这又作何解释呢?马克思也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他们的思想都说服了人,掌握了群众,理论都彻底,说服了人,难道二者都对又都错吗?2
转念一想,他们站的角度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费尔巴哈是站在抽象性的角度来考虑人的本质,所以可以是超历史进程可以是超阶级的;而马克思站在了现实实践的角度上,所以他认为人的本质不可以抽象的空谈,因为那样是没有意义的,并且以此来批判费尔巴哈。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都是正确的,都是天才的发现,只是二位哲学家所站的角度与立场是不同的。所以,二者相互抨击是难以得出理想结果的。
我认为应将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相结合。人刚出生的时候,是天然具有人的“类”属性的,即使无法显现也是潜藏于人身上的人类共有的本质,后来随着与外界接触越来越多,有了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使得原先潜藏于人身上的本质显现出来并使人的本质在其特征表现上有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一卷,9~10页。○所差别,但本质还是一致的即人都拥有理性、意志和情感等。这也能说明人和动物的区别,举个现实中的案例来讲。前些年出现的狼孩、猪孩,他们在和人类接触一段时间之后都会显现出人的属性,有一定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然而无论家养的宠物和人生活多长时间,即使终其一生,它们仍然不会具有人的特质。所以,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本质看法,我认为那些属性并不是动物性特征,仍然是人才具有而动物并不具有的属性。3
费尔巴哈提出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理性、意志和情感,这时候还是一个粗毛胚;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像是刻刀在粗毛胚上进行雕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的本质。于是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的个人。
马克思确实是非常的伟大,他的人的本质理论几乎没有任何破绽,几乎将近完美,而且观乎现在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所有哲学家大都承认并遵循着马克思的观点,但我认为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并不应是到此结束,它还应也一定会向前发展并更加完善,或许我们永远得不到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真理,但我相信,作为人类,我们定会向人的本质问题的真理无限的靠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柴毅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简明哲学通论》,孙正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安启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编导读》,翁志勇,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
【6】《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第三篇:人的本质(模版)
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批判吸取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看法的基础上,坚持从人的实践活动,具体的社会实践出发,来考察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内的活生生现实的人,并得出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结论。
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在《提纲》第五条,他批判了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明确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这就注定了费尔巴哈所说的“人”只是“感性 对象”而非“感性活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的本质问题。而马克思则认为人具有具体性和实践性。
2.现实的个人是研究人的本质的立足点
在《形态》中,马恩提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P66-67)以现实的个人为研究的立足点,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从抽象的类的存在物,转变为在现实之中、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去真正地触及何为人的本质。
马恩认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P71-72)这意味着物质生产才是现实的个人最为重要的特质,是了解在每一个具体的历史时期,人的本质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变化发展的关键。
3.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命题,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都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4.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
人的本质不仅不是抽象的,不是永恒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是因为,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发展和改变的。”(《共产党宣言)所以,人的本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必然是历史的、发展的。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的变更,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人的本质。
5.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命题。他们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P514)需要作为人的一种天性,是人本身的最重要自然属性之一,反映了人类无论怎么发展,归根到底始终还是自然界的一员。人源源不断的新的需要成为人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进而引起社会关系的改变,促使历史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在原因。
第四篇: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工作
宝清县电影公司 陈红英
近年来,国内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突破,做了大量工作,有的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反思,有的试图从现代科学和西方行为科学等中吸取某些合理因素,有的致力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改革等。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对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必要的、有益的,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仅限于此还是很不够的。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加强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要想有生命力,要想发挥较高效率,必须从更深层次上转换研究角度,把握研究重心,从思维方式上寻求一番整体性、根本性的转变。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依靠人去做的工作,因此,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对人的研究;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同样缺少不了对人的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经验和教训都给我们这样的昭示:必须深入研究人的问题,即从人的本质特点出发去做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有影响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偏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的本质内容规定的社会本位主义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在这种单因素的人的本质构成论的指导下,不仅抹煞了人的本质的丰富的内容,否定了人的本质中规定和影响人的阶级性和
社会性的诸因素,使人们对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形成和变化的理解失去了可能,而且还必然得出一些片面的逻辑结论,这就是完全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人降低到机械物的水平,使得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忘记了教育对象实际上既是被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作为被教育者,他需要教育和社会的作用和改造,具有他制性和被动性;作为教育者,他又对被教育者和社会发生反作用,具有制他性和主动性。而且也了忘记了前者必须通过后者才能起作用,具体表现出不能尊重、理解、关心教育对象的自主权。
2、在价值取向上,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个人自身发展需要的功能和价值,把集体主义与个人需要完全对立起来 由于我们过去只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片面强调集体利益的先天合理性。虽然知道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表达的集体主义思想内容(个人的才能发展必须在集体中实现,个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前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只强调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忽视了我们所讲的集体主义并不是无视和否定正当的个人利益,而是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努力为社会工作,国家、集体也切实关心个人,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有矛盾时,个人应当服从整体,而不是把集体主义与个人需要完全对立起来。
3、忽视了人的本质的“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是通过需要表现出来的 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两种偏差:一是只重视精神需要,认为解决了理想信念,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把人的物质需要看成是万恶之源,忘记了马克思主义一条最根本原理: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喝、住、行的需要,然后才能从事文化、科学、政治等其他活动。忽视了人的思想问题主要是由其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遇
到的困难而产生的。二是用“物质文明”来替代一切工作,忽视了人要获得全面发展,一定要有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保证,造成了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需要是受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所规定的,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目标。这一人的思想活动规律被忽略了,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空对空,从思想教育工作者方面看,一味地单纯说教,不立足于帮助教育对象解决实际问题;从教育对象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因而也就引不起他们的关注,更激不起他们的思想活动,从而转变思想。
4、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各种具体方法的有机结合 过去一段时间,在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方法上,一会儿强调灌输,辅之以朴素的身教;一会儿又强调灌输的方法过时了,等等。总之,不是强调其一,就是偏离其他,没有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新时期探索出来的一些好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具体方法上采取了居高临下的姿态,忽略了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还可以采取疏导的方法、对话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自我教育的方法等等来进行,忘记了盲目接受或强迫接受一种政治信仰、信念或世界观,都是无法达到其内化效果的。
通过前面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出,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偏差就在于缺少对人的本质的理论研究以及如何面向现实来研究人的问题,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什么?原本是些最普通、最常见的、最切实的问题,然而真正弄通它们却不容易,长期以来,一种十分流行的观点主张,人的本质仅在于人的社会性,我们说,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只要探讨人的本质,就不
可避免地会遇到这两方面的问题,但是是否到了这里问题就全部解决了呢?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才真正把这一问题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人不仅是认识主体,而且是实践主体:不仅有理性的能动性,而且有实践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批判地扬弃了历史上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人看作从事现实活动的“实践的人”,把人的本质属性理解为人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所以人的自然性、社会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可以说马克思从实际来考察人的种种问题的观点,强调了人是实践的主体和人具有的实践的能动性,确实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一大突破,但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证明,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仅建立在人的本质实践性上,仍是片面的和不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作用仍不能全部发挥。人的本质应是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因此它要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由这一规律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对人的研究,活跃人的因素。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当然是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考虑到,由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和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他对人的认识也有其局限性。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不能仅囿于革命导师的理论,停止不前,一方面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转变观念还应看到由于人的本质是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所以每一个人由于其遗传因子、个人社会阅历不同,他寻求的实践活动方式也必然有差异。因此,我们应该引导教育对象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在追求目标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的大前提下,允许他们采取一定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行为,使教育对象在一种开放、活跃、积极的政治环境和气氛中,领略现有政治制度带来的温馨,并允许他们通过比较、选择,内化已经接受了的抽象政治概念,确立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信仰。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有目的的施加定向信息去影响人的一种实践活动。这一特点和人的本质的实践性相吻合,而人的实践性又规定了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人们的一般活动规律和特点,从而决定了一方面人们能领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意图,接受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一定会有成效;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性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给以指导,以减少盲目性,同时在实践中还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使之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由于人的实践性规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然是有效的,但由于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个人和他人的矛盾是置身于人的本质中的,而人的社会性规定了个体的固体感,实践性规定了人接受思想教育交流信息的特性,因而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启迪觉悟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要达到的目的,而人的自然性又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为了自身利益特别是为自然实体感兴趣的利益去奋斗的,当人的自然性要求与社会性要求发生冲突时,特别是自然性要求恶性膨胀时,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软弱无力,这时需要管理,因而人的本质的实践性决定了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结合。人的实践性就在于人的思维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促使人与人之间要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互相沟通思想。因而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人的实践性出发,把信息沟通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信息沟通要做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切忌不着边际地说教,随时使信息沟通的渠道畅通。
第五篇:人本质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正确性在于:(1)它表明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2)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恰恰相反,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3)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了以往思想家关于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从劳动、从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他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这样,就将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韵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52页)最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经典表述既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也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段话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2.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命题,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列宁的理解,社会关系分为两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又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指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建立在物质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等。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所以,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都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页)。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3.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说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机的,它们彼此影响、制约、渗透,形成纵横交错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的就是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或某种社会关系的重复。这就要求我们用系统的、全面的方法从总体上,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中把握人的本质。诚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
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20页)
第二层含义指各种社会关系在有机统一的联系中不是并列的、平等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物质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因此也对人的本质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4.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
人的本质不仅不是抽象的,而且不是永恒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是因为,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发展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487页)所以,人的本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必然是历史的、发展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的变更,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人的本质。5.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要否定人性中包含的自然属性因素,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性作为与兽性和神性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马克思主义承认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属性,即生理构造和食欲、性欲等生物本能,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的本质主要体现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另外,人的社会属性虽然以自然属性为基础,但是,历史和现实中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都是经过其社会属性洗礼的,都包含有相应的社会内容。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生物本能与动物的本能是有区别的,例如,人类不仅仅有食欲,还有饮食文化,人类的性欲也是与两性间的感情相联系的,并由此产生了家庭。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为自然属性注入了社会内容。所以,如果否认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而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就会将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混为一谈。
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马克思对此论断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一18页)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写的《费尔巴哈》中还明确指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同上书,第29、30页)“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同上书,第25页)“那些发展着自己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同上书,第31页)在马恩看来,人的本质不应到人的天性中去寻找,而应到他们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切社会关系中去寻找。马克思虽然也承认每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即利己心趋利避害等人的天性,但他却认为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同上书,第84页)“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5页。即“生产”不仅为人生产出财富,而且也为人生产出人的社会关系,即人的本质。
按照马克思的上述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即利己心趋利避害等人本身所固有的天性,而是人本身之外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则是所有制。这样,马克思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所有制决定了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则是所有制的产物。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人的本质。如,原始社会是公有制,所以,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是没有利己心的。当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产生后,人们才有了利己心,才有损人利己的事情发生。而再建立公有制社会,可以消除人们的利己心,而产生利他心,人们都能大公无私。这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宣称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而马克思的理论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上面的。因为私有制产生利己心即私心,而私心又是万恶之源,所以,要消灭人的私心即万恶之源,首先就得消灭私有制。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布:从“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筑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筑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的“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5页)
而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社会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后,人们生活的情况就与私有制迥然有别了。那时,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这就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笔者注),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是因此就是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同上书,笫37、38页)而恩格斯则进一步描述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了,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同上书,第3卷,第323页。)
然而,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证明,人的本质并非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决定的,而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如利己心同情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天性)、思维属性(如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等)与社会属性(如归属感不能离群索居等)所构成的综合体。其中的基础便是属于自然属性中的利己心趋利避害以及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天性。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绝不可能成为人的本质,充其量只能给人的本质提供一个表演的舞台或施加一定影响而已。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凡在建立起“公有制”的地方,人们并没有如愿以偿地看到马恩美妙预言的实现,相反倒发现,凡是“私有制”所具有的“弊端”,“公有制”不仅都具有,而且“私有制”没有的“弊端”,“公有制”也能“创造”出来肆虐社会。“消灭私有制”的结果,人们不仅没有收获“共同富裕”,“进入自由王国”,相反倒弄得“共同贫穷”;而有的地方,人们不仅没有获得自由,反而被绑进“古拉格群岛”。
至于说建立公有制就能消灭利己心,则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童话。不用说的,综观实行公有制国家的第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十有八九都死在任上,可谓在权力桌上不死不撂筷。而且还自己选择接班人,有的父亲选儿子,有的兄长选弟弟,这不说明实行公有制国家的第一代国家领导人也有利己心吗?最高领导人利己心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广大芸芸众生了。“文革”时期,中国实行的可谓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农村农民房前房后种点庄稼蔬菜都被视为非法,要“割资本主义尾巴”;而城市里理发的掌破鞋的都不允许单干,统统组织到“公有制”里,以避免“小生产”的“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列宁选集》第4卷,第181页)况且人人都在学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斗私批修”的毛主席的教导,“狼斗私心一闪念”。然而,庶几人人都在为了“利己”保自己而专门整人。所以,“文革”期间,不知有多少令人毛骨悚然的悲剧就发生了。正如北岛有句名诗所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铭志。”。可见“公有制 ”不仅不能消灭人的利己心,反而更加重了人的利己心。这也从反面证明,人的利己心和趋利避害以及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才真正是人的本质,它并不能随所有制的改变而改变。
再说,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使马恩的人的“本质论”陷入逻辑悖论的怪圈中。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看来,所谓事物的本质,即一种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稳定不变的,并决定事物的性质、面貌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属性。而“一切社会关系”,不仅不是人本身所固有的,而且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它的“总和”怎么能成为人的本质呢?
2006年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结尾处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凝聚13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奋发图强,努力把‘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篇章。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其中,在高举“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方面,没有再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在人的利己心的驱动下,财产的有效占用和积累增值仍旧构成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而在人类尚未能找到新的更有效的途径解决财产的占有与积累增值的问题的情况下,私有制就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也是不可能消灭的。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核心观点,就是彻底消灭私有制,显然这是有悖于人的本质的,自然不可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