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校名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教案课件词五首教案第二课时
词五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3、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4、朗读与背诵。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一、学习《江城子》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 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苏轼与黄庭坚(诗)“苏黄” 苏轼与辛弃疾(词)“苏辛” 苏轼与欧阳修(散文)“欧苏”
苏轼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 合称“唐宋八大家”。
2、苏轼作品回顾
3、创作背景
这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归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4、赏析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狂”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开张——豪壮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5)、小结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豪放词风
《江城子·密州出猎》开了豪放词的先河,苏轼就是豪放词的开创者。他自己也说这首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自苏轼后,宋代词坛上出现了豪放派与婉约派相互辉映的局面。(6)拓展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简析】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上篇记实,下篇记梦,突出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诗的悲伤基调。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诗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二、学习《武陵春》
1、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元佑后四学士之一,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 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也知书善文。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
2、创作背景: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3、分析
风住尘香花已尽(交待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在地上残留着花的芬芳。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日晚倦梳头(该句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程度。)
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 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出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一层。内心的悲哀不可触摸,不仅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使人也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不过转而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舟载不动自己内心的哀愁。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喻成连绵不断的流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独辟蹊径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了。)
“也拟”、“只恐”等虚字 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出来。
(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新鲜、奇特,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
4、赏析: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唱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 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外出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尚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 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在“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在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在这里,上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在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音则猛,意“小船”)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
5、知识拓展
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6、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 《丑奴儿》
三、学习《破阵子》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早年组织义军抗金,投归南宋后,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力主北伐抗金,但均未被采纳。屡遭排挤。
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题材广泛,善于熔铸典故,以文为词;词风以豪放为主。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2、创作背景
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遭当权者忌恨,被 免官闲居江西带湖。布衣陈亮(字同甫)与之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陈亮到带湖拜访辛弃疾,他们促膝畅谈,共商抗金北伐大计。《破阵子》便是这次会面后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首以抒壮怀的词。词中追忆了昔日起义军豪迈壮阔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3、分析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怎么解释?其作用是什么?
在大醉后,拨亮油灯,抽剑抚摩观看,一觉醒来,只听到营地里嘹亮的军号声。渲染了浓厚的战斗气氛,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球点兵”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军营生活的?从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翻”有什么含义?
从军中用餐、演奏军乐、检阅军队三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军营生活。表现了词人豪迈的情怀和和乐观的精神,既展示出一幅壮阔的画面,又渲染了悲壮的气氛,同时表露出作者壮心不已和杀敌报国的昂扬斗志。“翻”弹奏的意思。同“五十弦”(泛指军乐)相照应。可以理解为“沸反盈天”,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更有气势。
小结:
上阕着重描绘了幻想中的军营生活,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3)、“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了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谴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
描写了想象中的战斗场面,前句写骑马驰骋,后句写弯弓射箭,从形象(视觉)和声音(听觉)两个方面,抓住特点,极其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的激烈紧张,表达了自己能够驰骋沙场而冲锋陷阵的强烈愿望和战斗激情。
上句用典,下句夸张,用对偶的形式,句式工整,含义丰富。(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却”后是什么样的心情?有什么深刻含义?
写了自己凯旋而归,了却心愿的快感,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壮志,使词的感情上升到了最高点。
(5)、“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诗人从想象的幻境回到眼前的现实,从激昂豪壮跌落到深沉痛苦。这既是对岁月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也是对统治者重用奸佞,排斥、打击主战派的愤慨,表达了对朝廷屈膝投降、苟且偷安的强烈不满。小结:
下阕是描写想象中的战斗场面,表现作者壮志未酬的极大悲愤。
6、辛弃疾在小序中标明是“壮”词,实际上是以“壮”写“悲”,“壮”是怎样表现的?“悲”是怎样表现的?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品从开头到“赢得生前身后名”,基调是豪壮的,但最后的“可怜白发生”,陡然由壮写悲。其次,此词的核心句是“可怜白发生”,无论前面“醉里挑灯看剑”的豪迈举动,还是军营的雄壮声势,杀敌报国的宏大理想,都是在衬托“可怜白发生”的严酷现实,在说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因此表面看来,作者心雄志壮,豪情依旧,其实,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和悲愤。
4、主题
《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 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恨。
5、艺术成就: 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四、作业
1、背默后三首。
2、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第二篇:名校名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教案课件词五首教案第一课时
词五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3、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4、朗读与背诵。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任务:《望江南》、《武陵春》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词的的相关知识
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因句式不齐,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水调歌头》、《望江南》等。2.词的流派
婉约派:
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豪放词派”两大派。因明人张延有“少游多婉约(秦观,字少游),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豪放派
内容上大多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 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隐然把苏词看成可与柳词相抗衡的另一流派。
三、学习《望江南》
1、重点字词
倚(yǐ)(凭靠)斜晖(这里形容阳光微弱)脉脉(mò)(夕阳的斜光)悠悠(长久,遥远;闲静的样子。)肠断(形容极为伤心)
白蘋洲(pín)(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古诗词中常代指分别的地方。)
2、作者简介
温庭筠: 本名歧,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诗词兼工。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入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作文。他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不为时俗所重,一生坎坷,终身潦倒。温庭筠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 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3、理解大意
词作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开头写思妇早起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倚在望江楼上眺望江面。一个“独”字点出思妇的形单影只,“倚”字写出思妇久久等待的神态。“过尽千帆皆不是”表明思妇虽然望穿秋水,但始终没有盼到良人归来。“过尽千帆”可见等待时间之长,“皆不是”强调过往船只虽多,但无一人是良人的情景。
后两句是写景,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思妇的离愁。“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通过写斜阳的含情脉脉,水流的悠悠不断,来刻划思妇绵绵不断的离愁别恨。“斜晖”与“梳洗罢”呼应,点出思妇从清晨起床就倚楼等待,一直等到太阳偏西仍不见良人归舟。“肠断白蘋洲”,“白蘋洲”在古诗词中常用来代指分手的地方。这位思妇本已一再失望,偏又看见当初与他分手的地方,这就使她更加柔肠寸断,悲伤至极!
4、梳理总结
作者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位思妇的形象,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景物描写渗透着情感,情景交融,起到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词句语言清新含蓄,耐人寻味。文笔洗练,无雕琢之痕。
本首词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早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
5、比较阅读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思考:在第2节中诗人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位在寂寞中等待着的美丽女子的?
•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2)简析
第一节,写过客匆匆,像莲花一样纯洁柔美的江南女子等待着爱人归来;
第二节,连用寂寞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紧掩的窗扉三个比喻,细致地表现思妇盼望“归人”的孤寂心境;
第三节点明诗题,“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希望因而“美丽”,但这马蹄声仅仅是从前面路过,不为她的期盼而停驻,因此是个”错误”。
(3)学生比较《望江南》与《错误》的异同。
两首诗都写了思妇之苦,愁思之浓。《望江南》正面直写,《错误》借“我”的诚挚表白写思妇的相思之痛。
四、学习《渔家傲》(1)、作者简介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人。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2)、创作背景:
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3)、重点注释:
1.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2.塞下:边境险要之地。3.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4.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5.角:军中的号角。
6.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7.长烟:即荒漠上的直烟,因少风,烟直而高。
8.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9.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0.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11.羌管:羌笛。12.霜满地:喻夜深寒重。(4)赏析诗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异”字统领全词。)
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强我弱。)
上片赏析: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 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字得到了具体的发挥。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表明边塞生活的艰苦,“家万里”表现了思乡之切。)
燕然未勒归无计(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羌管悠悠霜满地(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眠。)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寐”的是将军也是征夫,流下的是思念家乡的泪,更是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英雄泪!)
下片赏析;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前两句含有三层意思:“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归无计”的慨叹。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以承受。“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泪落“征夫”。“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 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5)分析评价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
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这种复杂苦闷心情的产生。是与当时宋王朝对内对外政策密切相关的。作者针对现实,曾经提出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但都未得采纳。
北宋王朝当时将主要力量用于对内部人民的镇压,而对辽和西夏的叛乱侵扰,则基本采取守势,这就招致了对辽和西夏用兵的失败,结果转而加速了国内的危机。范仲淹在抵御西夏的斗争中提出了某些正确建议,但他的主张并未被采纳。他自己还遭受过诬陷和打击。词中所反映的那种功业未建的苦闷心情,正是这一历史现实的真实写照。
本文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的诗《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异曲同工之妙。(6)中心思想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7)变型默写: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2.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
3.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
(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
4.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5.夜寒霜重,笛声凄然的句子:
6.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
(8)思考题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2、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面对浊酒一杯,映着将军花白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表现了将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的心情。参考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五、作业
1.背默《望江南》《渔家傲》 2.完成练习册第一课时作业。
第三篇:名校名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教案课件出师表(第二课时)教案
出师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畅的诵读课文并背诵积累
2.译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积累常用文言字词
3.理清课文层次结构
4.体会作者言辞中饱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理清层次,理解内容
1.课文题目名为“出师”,作者阐述出师的理由从哪些自然段可以看出?
2.前五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
小结:全文围绕“出师”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五个自然段先对“出师”后的国内政事提出建议,然后说明出师理由。
3.课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在出师前提出哪些建议?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的?
4.课文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阐述出师理由的?
二、合作探讨,析读课文 探究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1.课文开篇先分析天下大势,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分析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希望刘禅“居安思危”。
2.文章开句就提到“先帝”刘备,在文起什么作用?因为蜀国是先帝创下的基业,是“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根据地,而先帝的理想未能实现而中途死亡,使作者感到十分痛惜,并且感到肩上的托付的担子之沉重。同时警示后主要奋发有为,继承先辈遗志。为后文提出建议定下基调。
3.这段提到“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土”有什么作用?这是蜀国“人和”的主观条件,而且是先帝“殊遇”造成的。客观条件虽然堪忧,主观努力尚且可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为蜀国的国君应当如何做,文章开头从三个方面使后主认识到应当有所为。
4.课文三四段列举了哪些人?他们的特点是什么?这两个段的关系是什么?
5.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前文对宫中府中做好周密安排,举荐贤臣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提出亲贤远佞的主张?
第一部分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当时的严峻形势,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提出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三项建议。探究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
1.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提到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你能找到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写这些事有什么作用? “躬耕南阳”、“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
“五月渡泸”、“出师伐魏” 2.课文第八自然段中作者如何表达了出师的决心?
1)以出师为己任。“此臣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定下军令状。“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3.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对贤臣:“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要有“兴德之言”。
对后主:“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4.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
作者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都与此有关。
第二部分小结:课文第二部分是对上文的回顾,再次提出对陛下的期望和要求,这既是臣对君的忠心之述,也是长辈对晚辈诚挚之爱的表露,感情真切自然。为了坚定刘禅支持北伐,完成父业的志向,诸葛亮率先立下军令状:“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表现了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第九段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诚,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
三、字斟句酌,体悟深情
课文结尾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看来作者出师的心情非常复杂,再读课文,结合创作背景和我们对历史上诸葛亮和刘禅的认识,我们能体会到作者的哪些心情? 说恩情——先帝知遇之恩
表忠心——尽忠刘氏父子
谈忧虑——对国内对国外
课文中能表现诸葛亮与刘禅长辈对晚辈情和君臣之情的地方是什么?
长辈晚辈情:指出先帝创业艰难,盼后主能发奋积极
多次提及先帝,劝告后主追念先帝遗训,亲贤远佞 述身世,表明自己尽忠报先帝及为后主效力 君臣情:以臣子身份向后主提出建议及推荐人才 说明自己北伐的决心及各大臣职责
课文中,多次提到先帝刘备的作用: 感激先帝知遇之恩
感慨先帝创业艰辛,警械后主
以父子之情感动激励后主 加强劝说后主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小结:《出师表》是一篇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至情名文。文中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之人的殷切期望。文章不但导之以理,更动之以情。语气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深情。古人曾说:“读《出师表》不哭,谓之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谓之不孝。”
四、课堂练习五.拓展延伸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故事,你能说出多少?
1、孔明挥泪斩马谡
2、空城计
3、七擒七纵
4、草船借箭
后代有大量赞美《出师表》的对联: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陆游《感状》
“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 ——陆游《病起抒怀》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陆游《武侯书堂》
作业:
学习了这篇《出师表》,除了儒雅智慧,你对诸葛亮有了怎样新的认识?请结合上篇课文《隆中对》,查找资料,说说你心目中的诸葛亮
第四篇:正版名校人教语文九年级上课件教案之故乡第二课时教案
第三单元 第9课
故 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线索,把握小说内容,提炼小说要素,感悟小说主题。
2、学习运用对比的写法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品读文章丰富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引导学生懂得要开拓进取才能创造未来的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二、精读第二部分:在故乡 分组讨论,探究问题
1、故乡的环境变了,现实中的故乡越来越凋敝,破败。在故乡,“我”见到了哪些人?他们中哪两个人的变化最大?
2、故乡哪些人的什么变化最令‘我’心痛? 讨论主要围绕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展开
3、闰土的变化有哪些方面令“我”悲哀? ①闰土肖像的变化令“我”悲哀。
少年时的闰土: 有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项带银圈,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是个小英雄。中年时的闰土: 身材增加了一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增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红活圆实的手已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但手中多了一支长烟管。②闰土言行、神态的变化令“我” 悲哀
少年时的闰土:语言中充满智慧和热情,动作机智灵敏,神态很兴奋,“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跟“我”谈得来,“你我”相称,没有隔膜。
中年时的闰土:语言中丧失了少年时的智慧和热情,而且很迟钝(“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动作迟疑(“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神情先是欢喜和凄凉,后来变得呆滞(“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以至沉默(“像一个木偶人”)。③闰土对“我”态度的变化令我悲伤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 送我贝壳和鸟毛 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分析原因:对“我”友好,热情,与“我”亲密无间,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中年闰土:对“我”非常恭敬,4次称“我”为“老爷”,要自己的孩子给“我”磕头,认为少年时“哥弟相称”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分析原因:他受封建礼教束缚,等级观念很深我们之间有无形的可悲的厚障壁、高墙阻隔着。
④闰土对生活的态度的变化令我悲伤
少年闰土:天真活泼 无忧无虑 他捕鸟 看瓜 刺猹拾贝 观潮„„ 朝气蓬勃 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悲哀、痛苦的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已经对未来绝望。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⑤、小结:
以前的闰土天真、活泼、聪明、能干,中年闰土则麻木、愚钝、失去了生命力,在性格特征上发生了变化。以前的闰土真诚、友好、快乐,中年的闰土则孤独、忧伤、悲哀、失望,在情感上发生了变化。但最可怕的变化是闰土对“我”的态度的变化,对生活的态度的变化,这种心灵的变化即“精神麻木”,这才是最令人心痛的。
4、是什么原因造成他辛苦麻木地生活?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使他痛苦得像一个木偶人。其中“官”是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是闰土经济上贫困、精神上麻木的真正原因,而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是“官”套在人民群众精神上的沉重枷锁。闰土的巨大变化,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榨造成人民沉重的苦难,启发人们不能像闰土那样辛苦麻木地生活,要走新的希望之路。
5、概括闰土的艺术形象。
他善良,忠厚,勤劳,朴实,有着传统中国农民的一切优点。但悲哀痛苦,麻木迟钝,像个“木偶人”。这是一个被旧制度压得直不起腰的“苦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苦苦挣扎的老一代农民的艺术典型。典型性格是: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而不觉悟,有严重的等级观念和迷信思想,对生活绝望,寄希望于神灵。
6、杨二嫂的变化是否也令“我”悲哀 ①杨二嫂肖像的变化令“我” 悲哀。
杨二嫂年轻时候脸上擦着白粉,人称“豆腐西施”,是一个美女。50岁时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极瘦, 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小结: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是贫穷造成的。她的这种巨大变化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萧条和破败。
②杨二嫂言行、神态的变化令“我” 悲哀。语言尖刻——“贵人眼高”。
怪声怪气——“阿呀呀”,“阿呀阿呀”。
见解庸俗——“你阔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实际根本不是这样。
跟“我”说话时愤愤不平——显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动作顺手牵羊——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行为卑劣——栽赃闰土在灰堆里藏碗碟并以此发现以为功,拿走“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小结:杨二嫂的身心被扭曲,和闰土一样是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但是他们又有所不同:闰土愚昧麻木,杨二嫂庸俗卑劣。
7、概括杨二嫂的艺术形象
从相貌、语态到品格,杨二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她年轻貌美,充当招徕生意的“活广告”,是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物,终日坐眷,安分守己,生活有着落,手脚当然也干净。现在呢?她是个凹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老女人,活像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形象变老了,丑了,对人也尖酸刻薄,对“我”是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对闰土,她恶语中伤。在要家具问题上,先是直言索取,索要不成便挖苦讽刺,人家不给,便顺手牵羊,且反诬别人。闰土进门默默无声,她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怪声尖利,令人心惊。
从以上简析中,可知她是一个尖刻,自私,贪财,势利,泼辣,放肆的小市民形象,是一种“辛苦恣睢地生活”着的人物。
8、讨论杨二嫂的形象意义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在军阀势力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故乡日趋破产,城镇市民日益贫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的凋敝破败,启示人们,也不能像她那样辛苦恣睢地生活,而要走新的希望之路。
9、宏儿和水生的关系是否也令“我”悲哀?
点拨:他们的关系令“我”担心:自己和闰土的今天,也许就是他们的将来,所以心中一样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但“我”更希望他们有不同于“我们”的未来。
10、“我”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小说用第一人称写法和心理描写的方式,通过“我”的眼睛与感受观察周围的一切,使人感到亲切,可信。可以说,“我”是作者的代言人。但“我”不能与作者划等号。“我”只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11、“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呢?(注意开头结尾部分“我”的心理)
“我”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看到故乡变坏的情景,自感悲哀失望,但又不甘心故乡坏下去,为故乡的远景构制着蓝图,憧憬着美好的新生活。可见,“我”不是一个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二、读一读最后三段,讨论理解问题。
1、认识和理解“三种人的生活”
明确:闰土的生活辛苦而麻木,杨二嫂那些人的生活辛苦而恣睢,“我”的生活辛苦而辗转,这三种人都是社会直接或间接的奴隶。“我”寄希望于下一代和未来的“新生活”,是“我”想像出来的一种不同于现实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有点蒙胧,所以说“茫远”,不是社会主义。
2、课文最后三段是什么类型的段落?有什么作用?
是议论段。小说以描写、叙述为主,议论只起辅助作用。小说中的议论没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它只是一些议论片段或议论句,对某些人和事谈看法,点明意义,对深化主题思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逆向思维,深化情感基调
思考:全文的底色是沉重和悲哀的,那么有没有一点亮色呢? 梳理归纳: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写出了理想中富足美丽充满活力的家乡,并且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四、研究环境,探究主题
1.小说中一共描写了几个“故乡”?
该问题探究的已不仅是环境,而且涉及小说主题。除了对比鲜明的“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之外,其实,小说中还有一个“理想中的故乡”。从小说结尾部分“我”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我”对未来的故乡有一个朦胧的希望轮廓。
2、“故乡”在哪里?
从小说对宏儿和水生的想象中,可窥见作者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理想中的故乡,不在儿时飘渺的回忆中,更不在世俗、功利、隔膜的成年世界里,它需要我们去追求,去勇敢地开创新路。
3、研究“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深刻意蕴
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的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以“二十年后,宏儿回到了故乡”为题目,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这篇小说,不少于600字。
第五篇:名校人教语文九年级下课件教案之变色龙(第二课时)教案
变 色 龙
契诃夫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字面意思和象征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3、学习用夸张和对比进行讽刺的手法以及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展开情节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其主题。
2、讽刺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
表现手法及象征意义。教学安排:
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文中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态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本文为什么用“变色龙”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3、找出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明确:
1、作者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划了这个反动统治阶级的鹰犬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出尔反尔的沙皇走狗的形象。
他的特点是“变”——随着狗的主人的变化而变化。
“不变”则是他作为沙皇走狗的特征。
2、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俄文“变色龙”也可以译为“易变心的人”。作者借此强调主人公善变的性格特征。形象幽默,富有讽刺意味。
3、社会环境品析
(1)街道场景——“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描写了社会环境的冷清、萧条,渲染了一种压抑的气氛,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写照,交代了“案子”发生的时代背景。
(2)围观场景——两次写围观群众。
“木材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写出了围观的人聚结之快和他们的无聊心态——以看热闹为乐。
“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苦。
两次描写使小说的社会意义更为深广。
(3)谈论法律——第一次在第七段,赫留金提出法律根据,反映了底层人民机敏的一面,是作者讽喻沙皇的“法律”对人民的压迫。
第二次在第十二段,赫留金引用法律为自己辩护,接着抬出“当宪兵”的兄弟,通过人物语言揭露沙皇法律的实质是:宪兵就是法律,对沙皇法律的又一次尖锐讽刺。
第三次在第十七段,从侧面揭露法律在统治阶级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说明法律的虚伪。
总之,三提法律,不仅交代了时代背景,而且深化了主题,使小说的主题不仅仅停留在对一个小警官的揭露上,把矛头直指沙皇的专制统治——沙皇法律虚伪。小结:
整个俄罗斯笼罩在军警宪兵的白色恐怖之中:经济萧条、民众麻木、法律虚伪——沙皇专制警察打着遵守法令的幌子,干的却是欺下媚上的勾当。
2、写作手法赏析:
(1)主要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塑造形象,还有细节描写。
A、军大衣
开头奥楚蔑洛夫穿着新军大衣出场,这件大衣是沙皇警犬的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工具;
中间的两次(第10段和第20段),他因“判”错了狗而吃惊、胆怯,一热一冷,一脱一穿,这一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他内心的恐慌和强作镇定的复杂心理。
结局“裹紧大衣”离场,他力图保持自己的威风,在出尽洋相后,继续耀武扬威、逞凶霸道去了,与开头相照应。B、手指头
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赫留金的遭遇,一开始它是赫留金用来要挟狗主人的资本,要求赔偿的本钱;但当有人说狗是将军家的时,手指头又成了冒犯名种狗的罪证。
这两处的细节描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主人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本性跃然纸上。(2)艺术手法——以小见大
由一个小窗口反映社会的大问题,这种写法叫什么? “以小见大”
(3)讽刺手法——对比、夸张
在对比中讽刺 在夸张中讽刺
二、小说的社会意义
1、小说借“变色龙”来讽喻那种溜须拍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人。
2、现在“变色龙”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形象,这一名词已成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词。
三、课文小结
这篇小说运用讽刺和夸张手法,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刻划了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和性格特点,充分暴露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四、拓展延伸
“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已经成为永恒的经典,在俄文里甚至已经成为“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代名词。那么,我国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有没有哪一部作品也塑造过类似“变色龙”式的人物或场景呢?
《镜花缘》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以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描绘了“君子国”“大人国”“女儿国”“两面国”等奇人异事、奇风异俗,以此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嘲讽和批判。“两面国”里的人前后都长着一张脸,每个人都有两个面孔,前面一张笑脸,后面“浩然巾”里还藏着一张恶脸,这些人都趋炎附势、虚伪狡诈。
无论是契诃夫的《变色龙》还是《镜花缘》里的“两面国”,其实折射出的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都打上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深深烙印,那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在为人处事上要坦率真诚而不要虚伪做作,要表里如一而不要口是心非,如果人人都能如此,那么整个社会的面貌才会焕然一新!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宝贵——和谐!
五、作业布置:片断练习
奥楚蔑洛夫回家后想了一晚上,仍觉得白天处理得不妥,于是第二天早上去将军府上登门拜访…… 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