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药理学试卷7课件资料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试卷7
一、是非题
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应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仅能改变药物的药动学过程,而对药理效应和毒性反应则不受影响。
2.α2受体主要分布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上。3.对硫磷误服急性中毒立即给高锰酸钾液洗胃。4.东莨菪碱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和晕动病。5.普萘洛尔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6.局麻药中,对粘膜穿透力最强的药物是丁卡因,可用于表面麻醉。7.氯丙嗪均能较好地缓解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8.对乙酰氨基酚其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无明显的抗炎作用。9.AT1受体被阻断后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对血钾影响较大。
10.噻嗪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耳毒性,高血脂,过敏反应等。11.大剂量连续使用硝普钠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12.β受体阻断药对扩张性心肌病及缺血性CHF有效。13.硝酸酯类与钙拮抗药合用控制稳定性心绞痛有良效。14.治疗巨幼红细胞贫血时,以维生素B12为主,叶酸为辅。
15.乙酰半胱氨酸祛痰作用的机制是裂解痰液中糖蛋白的二硫键,而降低痰液的粘稠度。16.青霉素与链霉素合用时可产生协同抗菌作用。17.克林霉素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但受食物影响。18.甲硝唑是临床治疗各种厌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19.青蒿素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对继发性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20.使用大量叶酸可减轻甲氨蝶呤的骨髓毒性。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 B.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快 C.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 E.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
2.下列一组药物可能发生竞争性对抗作用 A.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B.组胺和苯海拉明 C.毛果芸香碱和新斯的明 D.阿托品和尼可刹米 E.间羟胺和异丙肾上腺素
3.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 A.单胺氧化酶代谢 B.肾排出
C.神经末梢再摄取 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 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 4.卡巴胆碱的主要临床作用是 A.手术后腹胀气和尿潴留 B.治疗青光眼 C.治疗巩膜炎 D.解救有机磷中毒 E.重症肌无力
5.治疗鼻炎、鼻窦炎出现的鼻粘膜充血,选用的滴鼻药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麻黄碱 E.多巴胺 6.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是
A.麻黄碱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7.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的药物是
A.拉贝洛尔 B.酚妥拉明 C.普萘洛尔 D.美托洛尔 E.噻吗洛尔 8.吸入性麻醉药主要是通过哪种途径排出的? A.肾脏 B.肝脏 C.肺脏 D.直肠 E.皮肤 9.治疗癫痫大发作合并小发作首选的药物是
A.丙戊酸钠 B.地西泮 C.乙琥胺 D.苯妥英钠 E.卡马西平10.他克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肾毒性
B.肝毒性
C.过敏反应
D.胃肠反应
E.心率失常 11.在低温环境下能使正常人体温下降的药物是
A.乙酰水杨酸 B.吲哚美辛 C.对乙酰氨基酚 D.吡罗昔康 E.氯丙嗪 55.哌替啶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A.抑制呼吸
B.镇痛、镇静
C.扩张血管
D.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及括约肌张力 E.中枢性镇咳
12.关于阿司匹林哮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以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过敏反应
B.是少数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诱发的 C.与抑制PG生物合成有关
D.由于白三烯和其他脂氧酶代谢产物增多 E.可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13.急性心肌梗塞所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应首选: A.奎尼丁 B.胺碘酮 C.普萘洛尔 D.利多卡因 E.维拉帕米
14.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可引起血液中哪种离子增加? A.K+ B.Cl-C.Ca2+ D.Mg2+ E.Na+ 15.可用于治疗尿崩症的药物是 A.氢氯噻嗪 B.乙酰唑胺 C.呋噻米 D.布美他尼 E.螺内酯
16.手术麻醉时控制性低血压主要是
A.硝苯地平B.氨氯地平C.尼群地平D.维拉帕米 E.硝普钠 17.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是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性早搏 C.心跳停止 D.房室传导阻滞 E.窦性心动过缓 18.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是:
A.异丙托溴铵 B.特布他林 C.麻黄碱 D.去甲肾上腺素 E.氨茶碱 19.哌仑西平的药理作用包括: A.抑制胃酸分泌 B.减少唾液分泌 C.解除胃肠痉挛 D.加速心率 E.促进胆囊收缩,治疗胰腺炎 20.乙胺嘧啶有下列抗疟作用
A.杀灭红内期成熟裂殖体 B.杀灭配子体
C.阻止蚊体内孢子增殖 D.杀灭继发性红外期裂子体 E.中断疟原虫的无性生殖周期
三、配伍题
A.阻断瞳孔扩大肌α受体,缩瞳,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B.阻断瞳孔括约肌M受体,缩瞳,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C.兴奋瞳孔括约肌M受体,缩瞳,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D.抑制胆碱酯酶,间接的拟胆碱作用,缩瞳,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E.兴奋瞳孔扩大肌α受体,缩瞳,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1.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和应用是 C 2.毒扁豆碱对眼的作用和应用是 D A.阿司匹林 B.对乙酰氨基酚 C.吲哚美辛 D.塞来昔布 E.布洛芬 3.长期口服可引起凝血障碍的药物是 A 4.超量服用可引起急性肝损伤的药物是 B 5.属于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的是 D A.首剂低血压 B.顽固性无痰干嗽 C.口干、便秘、嗜睡 D.影响血脂代谢 E.水钠潴留
6.导致ACE抑制药被迫停用的主要原因是 B 7.可乐定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C A.二氯尼特 B.依米丁 C.氯喹 D.喹碘方 E.甲硝唑
8.能干扰乙醛代谢,如服药期间饮酒,可出现急性乙醛中毒的药物:9.可引起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的抗阿米巴病药 D 10.不良反应轻微,很大剂量可导致流产的抗阿米巴病药 A
四、多选题
1.根据药物血浆半衰期可以了解
A.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已基本消除的时间 B.连续给药后,血药浓度达到基本稳定的时间 C.适当的给药间隔时间
D.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消除的绝对量 E.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E 2.药物消除是指
A.首过消除 B.肾脏排泄 C.生物转化 D.肝肠循环 E.蛋白结合 3.神经节阻断药的作用 ABCDE A.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B.便秘 C.扩瞳 D.口干 E.尿潴留
4.肾上腺素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有 ABCDE A.加心输出量 B.高外周阻力和血压
C.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D.抑制组胺等过敏物质释放 E.减少支气管黏膜水肿
5.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有ABCDE A.胃肠道反应 B.过敏反应 C.牙龈增生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共济失调
6.关于阿司匹林的解热说法正确的是 DE A.降低基础代谢率 B.降低正常人和发热患者体温
C.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 D.对直接注射前列腺素的致热作用无效 E.抑制中枢PG的合成而发挥散热作用 7.具有明显频率依赖性的钙通道阻滞药是 AC A.维拉帕米 B.硝苯地平C.地尔硫卓 D.普尼拉明 E.尼群地平8.甘露醇的适应证是: AC A.治疗急性青光眼 B.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C.治疗脑水肿 D.治疗心性水肿 E.高血压
9.氨茶碱的抗喘原理:ACD A.抑制磷酸二酯酶 B.直接兴奋B2受体 C.促进肾上腺素释放 D.抑制过敏物质释放 E.直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10.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BC A.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B.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 C.触发细菌自溶酶活性 D.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E.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五、名词解释
1.排泄:吸收后的药物和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2.零级动力学消除:又称恒量消除,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3.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4.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
5.快速耐受性:药物在短时间内反复应用数次后药效递减直至消失。
6.阻断药:如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拟似递质的作用,并可妨碍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与递质相反的作用,就称为阻断药。
7.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而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的药物。
8.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构成的重要体液系统,在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与高血压,心肌肥大、充血性心衰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9.红人综合症:快速静注万古霉素时,出现极度皮肤潮红、红斑、寻麻疹、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等特殊性症状。
10.金鸡纳反应:奎宁以及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的其他生物碱,治疗剂量时可出现一系列的反应,称为金鸡纳反应,表现为耳鸣、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视力和听力减退等,甚至暂时性的耳聋,多见于重复给药时,停药一般能恢复。
六、简答题
1.简述麻黄碱的临床应用。
答:临床应用:①防治支气管哮喘:用于预防发作和轻症治疗,对重症急性发作疗效较差。本品有中枢兴奋作用,晚间服用应配合小剂量催眠药。
②治疗充血性鼻塞:用0.5%~1.0%盐酸麻黄碱滴鼻液可消除粘膜肿胀。用于急性鼻炎,副鼻窦炎,慢性肥大性鼻炎。1日3次。
③防治各种低血压状态:防治椎管麻醉,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④缓解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皮肤粘膜症状。
2.为什么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可通过碱化血液和碱化尿液来加快其排泄?
答:由于细胞外液PH值高于细胞内,巴比妥为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中分布多,口服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可促进巴比妥类药物由脑细胞转向体循环,碱化尿液可减少巴比妥在肾小管的重吸收。3.简述长效磺胺与乙胺嘧啶配伍治疗恶性疟的理论依据。
答:由于疟原虫不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叶酸和四氢叶酸,必须自身合成叶酸并转变成四氢叶酸后,才能在合成核酸的过程中被利用,乙胺嘧啶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较大的亲和力,并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止四氢叶酸的合成,导致核酸的合成障碍。长效磺胺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剂,与乙胺嘧啶合用,能够在叶酸代谢的两个环节上起双重抑制作用,且可以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因此,乙胺嘧啶与长效磺胺配伍治疗恶性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4.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有哪些? 答: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根据对环氧酶的选择性分为非选择性COX抑制药和选择性COX-2抑制药;根据化学结构不同分为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及其他有机酸类。各类的代表药分别是非选择性COX抑制药: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吡唑酮类-保泰松和其他有机酸类-吲哚美辛等。选择性COX-2抑制药:塞来昔布。
七、问答题
1.局麻药吸收后会引起哪些不良反应? 答:(1)吸收作用
①中枢神经系统 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后抑制,初期表现为眩晕.惊恐不安、多言、震颤和焦虑,甚至发生神志错乱和阵挛性惊厥。中枢过度兴奋可转为抑制,之后进入昏迷和呼吸衰竭。中枢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比较敏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不平衡而出现兴奋症状。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是边缘系统兴奋灶向外周扩散所致,静脉注射地西泮可加强边缘系统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防止惊厥发作。中毒晚期维持呼吸是很重要的。普鲁卡因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常被利多卡因取代。可卡因可引起欣快和一定程度的情绪及行为影响。
②心血管系统 局麻药对心肌细胞膜具有膜稳定作用,吸收后可降低心肌兴奋性,使心肌收缩性减弱,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多数局麻药可使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因此在血浓度过高时可引起心血管虚脱,突发心室纤颤导致死亡。特别是药物误入血管内更易发生。高浓度局麻药对心血管的作用常发生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之后,但少数情况下较低剂量也可出现严重的心血管反应。布比卡因较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而利多卡因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2)变态反应
较少见,在少量用药后可发生中毒样症状,出现荨麻疹.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2.比较三类利尿药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作用部位、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答:(1)高效利尿药:起效快、作用强;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为抑制Na+-K+-2Cl-共同转运子,影响了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功能;临床主要用于急性脑水肿和肺水肿,心、肝、肾性水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高钙血症,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不良反应为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久用可引起耳毒性,其它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2)中效利尿药:作用温和而持久;主要作用于近曲小管近端Na+-Cl-共同转运子,影响尿液稀释功能;临床用于抗尿崩症、降血压;不良反应为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糖、高血脂等。
(3)低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如螺内酯为醛固酮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作用弱、起效慢而持久,与高效利尿药或中效利尿药合用可增强利尿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久用可引起高血钾,长期应用有性激素样作用。作用于近曲小管如乙酰唑胺。3.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有哪些?
答:(1)对代谢的影响:对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的氧化过程;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加速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大剂量还能抑制蛋白质合成。对脂质代谢影响:长期大剂量增高血浆胆固醇,激活四肢皮下的脂酶,促使皮下脂肪分解。对核酸代谢:诱导合成某种特殊的mRNA,表达一种抑制细胞膜转运功能的蛋白质,抑制细胞对能源物质的摄取,使细胞合成代谢受阻。对水,电解质代谢:利尿作用,长期用药骨质脱钙。
(2)允许作用:对某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活性,但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3)抗炎作用:对炎症早期和炎症后期都有作用。(4)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5)抗休克作用
(6)其他:退热作用:血液和造血系统:刺激骨髓造血,血小板增多,淋巴细胞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中枢的兴奋性;骨骼:骨质疏松。
第二篇:药理学名词解释整理课件资料
名词解释:
1.药物: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2.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治疗作用: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有些药物有多方面的作用,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治疗指数:治疗指数(TI)= LD50/ED50半数致死量(LD50):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对应的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50%的实验动物有效时对应的剂量。效价强度:效价即效价强度,是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通常以毫克计)。
10.1兴奋药: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药物。
10.2抑制药:凡能引起功能活动减弱的药物。
11.1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11.2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物质。肝药酶:肝细胞的平滑内质网脂质中的微粒体酶是药物代谢最重要的酶系统,称为“肝药酶”,影响药物的药效。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中的活性药物被全身利用的程度,包括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剂量和速度。半衰期: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首过(关)效应:又称第一关卡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肝脏,有些药物在通过粘膜及肝脏时极易代谢灭活,在第一次通过肝脏时大部分被破坏,进入血液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的现象。17 耐受性:指药物连续多次应用于人体,其效应逐渐减弱,必须不断地增加用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应。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反跳现象: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在症状基本控制或临床治愈后突然停药,由此造成的疾病逆转叫药物“反跳”现象。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来治疗癌症。抗菌谱:系泛指一种或一类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所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类、属、种范围。二重感染:又称重复感染,系指在一种感染的过程中又发生另一种微生物感染,通常由于使用抗菌药物所诱发。胆碱危象:即新斯的明过量危象,多在一时用药过量后发生,除上述呼吸困难等症状外,尚有乙酰胆碱蓄积过多症状:包括毒碱样中毒症状(呕吐、腹痛、腹泻、瞳孔缩小、多汗、流涎、气管分泌物增多、心率变慢等),烟碱样中毒症状(肌肉震颤、痉挛和紧缩感等)以及中枢神经症状(焦虑、失眠、精神错乱、意识不清、描搐、昏迷等)。水杨酸反应:水杨酸样反应:系指水杨酸纳和乙酰水杨酸等引起的反应,当大剂量应用该类药物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减退,重者出现精神错乱,皮疹,出血等症状,称为水杨酸样反应.首剂现象:又称首剂综合征或首剂现象,系指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肌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指对处于细胞增殖周期中的各期(G1、S、G2、M)或是休止期的细胞(C0期)均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它们大多能与细胞中的DNA结合,阻断其复制。从而表现其杀伤细胞的作用。细胞周期特异性生物(CCSA):仅对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中某一期细胞有杀灭作用的药物。金鸡纳反应:
完全激动剂: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
部分激动剂: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是内在活性低,与受体结合之后只能产生较弱的效应。
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如Na+、K+)以细胞膜特异载体蛋白携带下,通过细胞膜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的特点是:必须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
被动转运:包括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两种形式。(1)单纯扩散:指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2)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的过程。
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的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消除某恒定比例的药量。
零级动力学消除:单位时间内消除向等量的药物,也称衡量消除动力学。
房室模型:药物可按其在血浆消除的速率分成一室模型或二室模型的药物。(1)一室模型:是假定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在体内的分布是瞬即均衡的。
(2)二室模型:是假定身体由一个中央室和一个周边室相连接的模型,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中央室的分布是瞬即均衡的,但进入周边室则有一个分布过程,须经一定时间才能同中央室保持均衡。
药理学名词解释
1.副作用: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2.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3.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4.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己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5.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6.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7.依赖性:是在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了生理性的或是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分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两种.8.成瘾性:是指使用某些药时产生欣快感,停药后会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的紊乱和戒断症状.9.习惯性:连续用药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精神上的依赖性.10.受体向上调节:连续应用受体激动药,使受体数目减少.11.受体向下调节:连续应用受体拮抗药会使受体数目增多.12.受体脱敏:是指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13.受体增敏:是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用拮抗药而造成.14.效能:在量反应中,继续增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量不再继续上升,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15.效价(效应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16.治疗指数:是指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17.化疗指数:是衡量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一般可用动物实验的LD50/ED50或LD5/ED95的比值表示.18.生物利用度:是指经过肝脏首关消除的药物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用F表示:F=A/D×100%.19.半衰期:通常指血浆半衰期,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20.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21.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a=0)的药物.22.css:表示稳态血药浓度(坪值),即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在以恒速恒量给药后,经过5个半衰期后,给药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血药浓度处于稳定在一定水平的状态.23.首关消除:药物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减少进入体循环的量,又称首关效应.24.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25.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指长期应用某种广谱抗生素,可使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发生变化,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乘机大量繁殖,造成新的感染.26.抗菌后效应: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再去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常以小时计)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抗生素后效应.27.零级动力学:是指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无关,一定时间消除一定量,即恒量消除.28.一级动力学:是指药物的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一定比例,即恒比消除.29.调节痉挛:当动眼神经兴奋或应用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时,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从而使远处物体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故视远物时模糊不清,只适合视近物.30.调节麻痹: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能使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为扁平,其折光度降低,故不能将近距离物体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造成视近物模糊不清,只适于看远物,这一作用称为调节麻痹.32.部分激动药:是指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仅有较弱的效应力的药物.33.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34.pKa:是指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溶液中50%解离时的溶液PH值.35.半数致死量:是指使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36.表观分布容积: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37.停药综合征: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在长期反复用药后突然停药可发生停药症状.38.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B受体阻断药具有部分激动药的受体动力学特征.它们除有阻断B受体作用外,尚对B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39.激动剂:即能与受体结合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40.早后除极:是指在完全复极之前的2或3相中发生的除极,主要由Ca2+内流增多所致.部分药理学名词解释
PAE:(抗生素后效应)细菌和药物短暂接触后,药物浓度低于MIC或消失,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性抑制的效应。
PD50:抗感染药保护50%的动物免于死亡的剂量。
化学治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他们所引起的疾病。
抗菌药:由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及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抗菌谱: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抗菌活性:能力 MIC:(最低抑菌浓度)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MBC:(最低杀菌浓度)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耐药性: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不良反应: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病人的不利的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激动剂: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拮抗剂:对受体有亲和力,但没有内在活性,结合后非但不产生生物效应,还使激动剂不能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竞争性拮抗剂:拮抗剂与激动剂竞争相同的受体,可逆,与激动剂合用效应取决与二者浓度,亲和力。
非竞争性拮抗剂:不争夺相同的受体,但与受体结合后可妨碍激动剂与受体结合,不可逆。量效关系:药物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的大小或浓度高低成一定关系。量反应:在个体上反应的效应强度,并以数量的分级来表示。
效反应:在某一群体中,某一效应的出现,以阳性反应出现的频率或%表示。LD50:半数致死量
ED50:半数有效量
药峰浓度Cmax:用药后能达到的最高浓度,与剂量成正比。
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被肌体吸收的速度和吸收的程度的一种度量。表观分布容积:药物分布在范围和程度的指标。T1/2:消除半衰期 血药浓度降至一半所需时间。
首过效应)指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和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半衰期: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或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决定临床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 指理论上药物均匀分布所需容积。生物利用度(F): 指药物实际被利用的程度。即进入血液的药量与给药量之比。最低抑菌浓度(MIC)指细菌短暂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续一定时间 耐药性:生物病原微生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 耐受性(Tolerance):指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治疗指数:TI)= LD50/ED50
代表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半数致死量(LD50):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对应的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50%的实验动物有效时对应的剂量。副反应,系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柯兴征:皮质醇增多症,一种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坪浓度:给药速度等于消除速度时,血药浓度维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称血药稳态浓度,坪值
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代表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肝药酶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使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毒性作用;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的时机发生的危害性反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也是可以避免的一种不良反应。
后遗作用;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的加剧
特异质反应;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正比。变态反应:指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的免疫反应。反跳现象: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在症状基本控制或临床治愈后突然停药,由此造成的疾病逆转叫药物“反跳”现象 一级动力学消除:first-order 药物的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消除某恒定比例的药量。零级动力学消除: 单位时间内消除向等量的药物,也称衡量消除动力学。
安慰剂:指由本身无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产生的似药制剂 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的与α-肾上腺素受体作用,将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转为降压
成瘾性麻药用药时产生欣快感,停药时出现严重生理机能混乱 药物依赖性:指连续使用某种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后,产生的一种不可停用的渴求现象。分为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身体依赖性:是由于反复用药造成一种身体适应状态,一但中断用药,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症。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是指用药后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或欣快的感觉,使用药者在精神上有一种要周期地或连续用药的欲望,产生强迫性用药行为,以便获得舒适感或避免不适感。这两个术语已取代了习惯性 量效曲线dose-effect curve: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量反应 graded response: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受体 receptor: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到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激动药agonist:为既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能,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拮抗药antagonist: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 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分布distribution: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 戒断症状withdrawal/abstinence syndrome:反复用药,促使机体不断调整新陈代谢水平,以适应在外源性物质作用下进行生理活动,维持机体基本功能,即所谓适应性。一旦停药,代谢活动发生改变,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症状,如兴奋、失眠、流涕、出汗、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
第三篇:药理学课件(药学专业)
传出神经受体(掌握)
(复习受体的命名原则:根据与它结合的药物、激素和递质而命名)
1.分类及分布:按能与它选择性结合的递质和药物命名,主要有:
(1)胆碱受体:
M受体(毒蕈碱型受体),根据分布的位置及阻断剂的不同分三类:M1:CNS、神经节、胃壁细胞
M2:心肌、突触前膜
M3:平滑肌、血管、腺体细胞。
N受体(烟碱型受体):N1:神经节、肾上腺髓质
N2:骨骼肌
(2)肾上腺素受体:α受体 α1:平滑肌内脏(胃肠道、膀胱括约肌、瞳孔开大肌)血管(皮肤粘膜、内脏、骨骼肌)腺体汗腺、唾液腺
α2 :突触前膜(主要)、CNS
β受体 β1:心肌、脂肪组织
β2:平滑肌 内脏(支气管、胃肠道、膀胱逼尿肌、胆囊胆道)血管(内脏、骨骼肌、冠状动脉)突触前膜
(3)多巴胺受体:内脏血管:肾、肠系膜、心、脑等;胰腺、神经节
2、突触前膜受体(了解)
功能:通过正、负反馈来调节递质释放,影响效应器官的反应。
如: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β
2、N受体兴奋→正反馈
α
2、M受体兴奋→负反馈突触内自身反馈调节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 NA↑→突触前膜α2受体↑→负反馈→NA释放↓(多→少)NA↓→突触前膜β2受体↑→正反馈→NA释放↑(少→多)
3、受体的生理效应(掌握)
胆碱受体 M样:心肌心收缩力↓、心率↓、传导↓
平滑肌 血管:舒张→血压↓
内脏:胃肠道、胆道、膀胱逼尿肌、支气管→收缩括约肌(胃肠道、膀胱)→舒张
腺体:分泌↑
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N样:N1神经节交感N节后纤维兴奋(作用复杂此类药较少)副交感N节后纤维兴奋
肾上腺髓质 :分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N2骨骼肌:收缩
肾上腺素受体 α受体: 血管(皮肤粘膜、内脏):收缩→血压↑
瞳孔开大肌:收缩→扩瞳
β受体: β1心肌收缩力↑、心率↑、传导↑
β2支气管:舒张
骨骼肌血管:舒张→血压↓ bn
冠脉:舒张
多巴胺受体:肾、肠系膜、心、脑等血管舒张
第四篇:内科学试卷B课件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指医院外
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2.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数周~数月,由于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出现发热、胸痛,心包炎、胸膜炎、肺炎等表现。
3.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4.晨僵: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的僵硬(1小时以上)如胶粘着样的感觉。
5.贫血: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的常见综合征。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代替。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哪一个选项是阻塞性肺气肿气肿型的特点C A.多发生于青年人 B.有紫绀 C.咳嗽较轻
D.痰量大、粘液脓性 E.桶状胸不明显
2.患者,男,65岁,慢性咳嗽,咳白色粘液样痰10年,每年冬季加重,查体:双肺呼吸音略减低,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X线胸部正位像示肺纹理增强,则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A.慢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扩张 C.支气管哮喘 D.慢性肺纤维化 E.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3.男,28岁,淋雨后当晚高热,寒战来诊,诉肌肉酸痛及右例胸痛,放射到右肩,呼吸时加重。查体:体温39℃,BPl2/9KPa,脉博85次/分,右下肺语颠增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湿性罗音:实验室检查WBCl5×109/L,中性粒细胞0.8,则应考虑为 B A.急性支气管炎 B.大叶性肺炎 C.肺脓肿 D.肺癌 E.肺结核
4.女性,67岁,既往肺心病病史20年,此次患大叶性肺炎,咳嗽,咳痰2周,在家自己服用抗生素,未见明显效果,并出现呼吸困难,昨天出现烦躁不安,接着神志恍惚,送至医院就诊,查体: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两肺底闻及细湿罗音,体温37.4℃,脉搏110次/分,血压13/9KPa,双下肢水肿,尿蛋白阳性,大便潜血阳性。病人最可能出现了下述哪个并发症
A A.呼吸衰竭 B.上消化道出血 C.急性脑出血 D.肾功能衰竭 E.急性心力衰竭
男性,53岁,慢支,肺气肿病史15年,近日呼吸困难加剧,咳嗽,咳痰。今日晨起一阵剧烈咳嗽后觉得喘憋加剧,无法平卧,胸痛剧烈,不敢呼吸。来诊,见其口唇发纣明显,表情痛苦,胸部叩诊呈鼓音。5.考虑并发了
D A.肺部急性感染 B.中毒性肺炎
C.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D.自发性气胸 E.急性呼吸衰竭
6.行下列哪项检查可确诊 C A.血气分析 B.痰细胞学检查 C.胸部X线摄片 D.血电解质检查
7.支气管哮喘典型的临床症状是(E)
A.胸闷 B.胸痛 C.咯血
D.干咳 E.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8男性、58岁,有慢性咳嗽,咳痰史15年,1周来高热、咯红砖色胶冻样痰,伴气急、紫绀谵妄,本例可能性最大的诊断(B)A肺炎球菌肺炎 B克雷白杆菌肺炎 C浸润型肺结核 D病毒性肺炎 E支原体肺炎
9.在我国,引起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B A.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 B.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C.肺间质纤维化
D.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E.支气管哮喘
10.患者男,62岁。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出现心尖区收缩期杂音3级,呈吹风样,无震颤,心力衰竭明显加最可能的原因是【 C 】 A.再发心肌梗死 B.梗死后心绞痛
C.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D.室壁瘤形成 E.心律失常
11.患者女,56岁。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出现低血压应首选【 C 】 A.降压药 B.扩张血管 C.扩张血液容量 D.扩张冠状动脉 E.强心药
12.提示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导联是【 A 】A.I、aVL、B.V5-V6 C.V7-V9 D.II、III、AVF E.V1-V4
13.下列心脏疾病中宜采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是E
A.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B.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C.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D.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伴流出道梗阻
E.伴有心房颤动而心室率快速的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
14.Beck三联征是指 E
A.血压突然下降或休克、心包摩擦音、呼吸困难 B.心胞摩擦音、颈静脉显著怒张,呼吸困难
C.血压突然下降或休克、颈静脉显著怒张、心包摩擦音 D.心音低弱、遥远、颈静脉显著怒张、呼吸困难
E.血压突然下降或休克、颈静脉显著怒张、心音低弱、遥远
15.慢性左心功能不全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不包括(E)A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B第三心音奔马
C双肺底湿罗音 D咳嗽 E颈静脉怒张
16.下列那项引起右室压力负荷过重(D)A三尖瓣关闭不全
B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C严重贫血
D肺动脉高压
E静脉回流量增加
17.男性,72岁,因持续性胸痛6小时人院,查体双肺底有少量湿哕音,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该患者心功能分级为(D)A.NYHA分级3级 B.NYHA分级4级 C.NYHA分级2级 D.Killip分级Ⅱ级 E.Killip分级Ⅲ级
18.女,30岁,持续发热2周,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入院查体:贫血貌,胸骨左缘3~4肋间4/6级粗糙收缩期杂音伴震颤、脾肋下2cm,血培养两次阳性。入院后3天突感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多次,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B)A.室间隔缺损合并急性心衰
B.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肺栓塞 C.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肺部感染 D.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部感染
男,56岁,因呕血3小时入院,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余年。查体:BP 120/65mmHg,P 90次/分,巩膜黄染,胸前区见数个蜘蛛痣,肝掌,腹膨隆,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血常规:血红蛋白80g/L(问题见第19~20 小题)
19.该患者引起消化道出血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D)A.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B.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C.胃癌并出血
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
20.应首先行下列哪一项检查(C)A.肝功能
B.腹部B超
C.紧急胃镜 D.X线钡餐
E.肝炎标记物
21.下列哪一项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 A A.幽门螺杆菌感染(H.Pylori感染)B.胃酸分泌过多 C.应激和心理因素 D.遗传素质 E.吸烟
22.肝性脑病前驱期的临床表现有(A)A.可有扑翼震颤 B.脑电图异常 C.定向力减退 D.昏睡
E.计算力下降 23.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复查首选的方法是(D)A.快速尿素酶试验 B.组织学检查 C.粘膜涂片染色
D.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E.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24.尿毒症患者必有的症状为(D)A少尿 B高血压 C恶心、呕吐 D贫血 E气喘
25.蛋白尿是指尿蛋白持续超过:(D)A.30mg/d B.50mg/d C.100mg/d D.150mg/d E.300mg/d
26.女性,24岁,突然出现尿频尿痛进而发热,尿检查:尿蛋白(+),红细胞5~7个/HP,白细胞20~30个/HP,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感染途径考虑(B)A.血行感染 B.逆行感染 C.淋巴道感染 D.直接感染 E.以上都不是
27.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下列哪琐是错误的(C)A 可有或无全身表现 B 尿路刺激征可不典型
C 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往往较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 D 可有高血压 E 轻度水肿
28.维生素B12缺乏所致巨幼细胞贫血的最常见病因是(B)A 需要量增加 B 吸收障碍 C摄入不足
D 体内利用障碍 E 异常排出增多
29.患者,女性,73岁,发热、牙龈出血1月余,血常规:WBC 3.6×109/L,RBC 2.4×1012/L,HGB 86g/L,MCV 110fl,PLT 85×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核各系巨幼变,外周血:见中性粒细胞过分叶现象。最可能的诊断是(E)
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B 急性髓系白血病 C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巨幼细胞贫血
30.男性,47岁,因左上腹饱胀感半年,牙龈、皮肤出血、发热2周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肝肋下3cm,脾呈巨脾改变,血象:WBC 250×109/L,原粒细胞 33%,中性杆状核、分叶核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比例增多,RBC 2.48×1012/L,Hb56g/L,PLT24×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粒细胞35%,红系、巨核系受抑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C)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再生障碍性贫血男性,31.女,18岁Graves痛患者,服他巴唑半月未见效,饮食多量海带,甲状腺渐渐缩小,症状消失,间歇发作症状复现TT4、TT3升高,下列诸项中哪一项作为下阶段治疗选择的最主要安排(E)A长期碘剂才有持久疗效 C碘剂应与抗甲状腺药物合用 B碘剂疗效短暂不应再用 D碘剂失效后再用即无效 E持续抗甲状腺药物
32.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A,多发于老年,常无糖尿病史、常有感染、呕吐、腹泻等病史 B.起病急、有饥饿感、多汗、心惊、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C.皮肤潮湿多汗、吸呼正常
D.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E.尿糖阳性、尿酮阴性
33.下列除哪项外,均可诊断糖尿病
E
A.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8mmol/L B.随机血糖≥7.8~11.1mmol/L+2h血糖≥11.1mmol/L C.口服葡萄糖后1h血糖≥11.1mmol/L D.两次OGTT2h血糖≥11.1mmol/L E.空腹血糖≥5.6~7.8mmol/L+2h血糖≥7.8~<11.1mmol/L
34.下列哪种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异嗜癖 A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35.女,18岁。心慌、怕热、多汗、体重下降3个月,双手有细颤,突眼不明显,甲状腺II度弥漫性肿大、质地软、有血管性杂音,心率108次/分,两肺呼吸音清,考虑为Graves病。为明确诊断,首先要检查(B)A.甲状腺摄碘131率 B.血TSH、FT3、FT4 C.抗甲状腺抗体TG-Ab.TPO-Ab D.甲状腺B型超声
E.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
36.女性,45岁,多关节疼痛5个月,近两个月出现双手指尖关节及掌指关节肿胀,伴晨僵2小时。血白细胞13.2×109/L,血小板3 83×109/L,血沉58mm/h;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A.类风湿关节炎 B.骨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E.系统性血管炎
37.在SLE中哪一项抗体阳性率最高(B)A抗核抗体 B抗Sm抗体
C抗ds-DNA抗体 D抗RNP抗体 E抗SSA、SSB抗体
38.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是 D A.晨僵 B.关节畸形 C.关节肿 D.关节痛
E.关节功能障碍
39.意识障碍伴瞳孔缩小可见于(B)A.颠茄类中毒 B.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C.酒精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癫痫
40.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病机理最主要是(C)A高铁血红蛋白蓄积 B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C抑制胆碱酯酶 D迷走神经过度兴奋 E碳氧血红蛋白蓄积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禁忌症? ①既往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6个月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 ②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颅内肿瘤或畸形 ③近期(2-4周)有活动性内脏出血 ④未排除主动脉夹层、⑤入院时严重且为控制的高血压(大于180/110mmHg)或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 ⑥目前正在使用治疗剂量的抗凝药物或已知有出血倾向
⑦近期(2-4周)创伤史,包括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大于10分钟)的心肺复苏
⑧近期(3周内)外科大手术、⑨近期(2周内)曾有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行穿刺术
2.简述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 ①.门静脉压力升高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③有效血容量不足
④其他因素 心房钠尿肽相对不足及机体对其敏感性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能与水钠潴留有关。
3.Graves病临床表现包括哪些? ①甲状腺毒症 ②弥漫性甲状腺肿 ③眼征
④胫前黏液性水肿
4.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①尿蛋白大于3.5g/d 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③水肿
④血脂升高
5.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孕妇、乳母等),铁吸收障碍(见于胃大切术后、长期腹泻等),铁丢失过多(消化道慢性失血如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月经过多),其他如咯血等。
四、病例分析(20分)
男性,28岁,以“发热、咳嗽、右胸背痛18天”为主诉入院。18天前劳累后出现干咳、午后低热、体温波动于37.6-38.4℃,一周后咳黄痰数口,痰中偶有血丝,伴有胸痛,深吸气时胸痛加重,经青霉素静脉应用后痰量略有减少,但低热,胸痛不缓解。发病以来饮食差,二便正常,睡眠可,体重下降2KG,既往体健,吸烟10余年,20支/日。
查体:T37.5℃,P84次/分,R23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精神萎靡,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右肩胛间区叩诊浊音,呼气末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心率84次/分,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胸片示右上肺条索状影,右肺下叶背段可见一空洞,内壁欠光滑,有液平,空洞周围有渗出影,血WBC10.2*10^9/l,N78%,Hb132g/l.1、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10分)肺结核,继发细菌感染。
1、青年人,亚急性起病,干咳、痰中带血。
2、结核中毒症状。
3、右下叶背段空洞,符合结核好发部位。
4、抗感染效果欠佳。
5、咳黄痰,静点抗生素有效,空洞内有液平。
6、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鉴别诊断:肺脓肿,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合并感染。
2、进一步检查:(5分)
痰找结核杆菌,PPD,痰涂片,痰培养。
3、治疗原则:(5)
抗结核治疗(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抗感染治疗,加强营养支持。
第五篇:兽医药理学复习资料(课件精简版)
一、名词解释
药物: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学基础学科。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忠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物作用: 指药物与机体细胞大分子间的初始反应。局部作用:吸收进入血液前在用药局部的作用
吸收作用: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特别强,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弱,甚至对相邻的细胞也不产生影响。治疗作用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不良反应:其他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
副作用: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耐受性:应用超过中毒剂量的药物也不出现毒性反应 继发性反应: 是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后遗效应: 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停药反应
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 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例。
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与之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叫配体
受体的性质:a 饱和性b 特异性c 可逆性d 敏感性e高亲和力f 多样性 1.被动转运 高 → 低
1.简单扩散又名被动扩散(2)滤过2.主动转运3.易化扩散4.胞饮/吞噬作用5.离子对转运 药物进入机体变化过程分为: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
吸收: 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影响因素:① 排空率 ② pH ③ 胃肠内容物的充盈度 ④ 药物相互作用 ⑤ 首过效应
首过效应:内服药物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可被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称为首过效应又称首过消除。
分布:是指药物从全身血循环系统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指药物在体内多种药物代谢酶(尤其肝药酶)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其次胆道
肝肠循环:从胆汁排泄进入小肠的药物中,某些具有脂溶性的药物(如四环素)可被重吸收,葡糖苷酸结合物则可被肠道微生物的-葡糖苷酸所水解并释出原形药物,然后被重吸收,即为肝肠循环,如己烯雌酚、氯霉素、红霉素、吗啡。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剂量:
(二)剂型
(三)给药方案
(四)联合用药
配伍禁忌:即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制成制剂时,可能出现药物的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产生诸如混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成为配伍禁忌。
二、动物方面的因素
(一)种属差异
(二)生理因素(三)病理状态
(四)个体差异
三、饲养管理、环境因素
四、合理用药原则
1、正确诊断 先决条件
2、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
3、了解所用药物在靶动物的药动学知识 制定科学用药方案
4、预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便于调整用药方案
5、避免使用多种药物或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
6、正确处理对因、对症治疗的关系。
1)胆碱能神经:包括①全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②全部P44,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③极少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④运动神经
2)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几乎全部的交感神经节前后纤维,此外,近年还发现多巴胺能神经,肽能神经、嘌呤能神经。突触的化学传递包括递质的生物合成,储存、释放,递质作用的消失
传出神经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1、直接作用于受体
2、影响递质1)影响递质生物合成2)影响递质生物转化3)影响递转运、贮存 拟胆碱药
(一)Ach同系物的胆碱酯类:乙酰胆碱
(二)天然拟胆碱生物碱:
毛果芸香碱:主要作用M受体,具有较高选择性。
1、药理作用:主要是对胃肠平滑肌和腺体有强烈兴奋作用。a.对腺体:有强烈兴奋作用,尤其是唾液腺与汗腺。
b.对平滑肌:对胃肠平滑肌有较强作用,蠕动增加,还可兴奋虹膜上的M受体导致虹膜括约肌收缩(概况变薄)瞳孔缩小前房角间隙增加房水易于通过巩膜静脉窦进入循环降低眼内压 2,应用:
a.治疗大动物的不全阻塞性(轻度)便秘、肠道迟缓。
b.用1%-3%溶液滴眼,与扩瞳药交替使用治疗虹膜炎,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3、注意:
a.本药能促进腺体大量分泌,故对严重脱水的便秘病倒能使脱水加剧,用药前诮灌服盐类泻药时,应予以大量补液。b.中毒阿托品解毒。
(二)抗菌素胆碱酯酶药
新斯的明 药理作用:①对胃肠、膀胱、子宫、平滑肌作用较强(兴奋)②对骨骼肌作用最强。(兴奋)③对腺体、心血管作用较弱④对CNS无作用
3、应用:①治疗鱼症肌无力②反刍动物前胃迟缓及马属动物肠道迟缓,便秘。③子宫收缩无力,胎衣不下。④膀胱麻痹或术后膀胱不潴留。⑤ 箭毒中毒
4、禁忌症:机械性梗阻,胃完全阻塞,肠变位病畜等,以及孕畜禁用,用药过量—阿托品解救。
三、抗胆碱药
(一)M胆碱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药理作用:机理:阿托品不影响Ach的释放,只是竞争性与M胆碱受体结合,进而使胆碱受体不能与其他拟胆碱药结合,同时,结合后不产生受体激动作用。1)平滑肌:对内脏平滑肌具有松驰作用2)对眼睛:散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3)腺体:
抑制腺体分泌,尤其对唾液腺和汗腺作用最强4)心血管a.治疗量对血管无影响b.较大剂量使心率加快。c.大剂量时,可扩张外周及内脏血管5)中枢作用:
大剂量阿托品可呈明显中枢兴奋作用,中毒量时强烈兴奋6)解除有机P化合物中毒
4、应用
1)缓解平滑肌痉挛2)应用于中毒性休克,解除有机P类药物中毒 3)麻醉前给药,抑制腺体分泌4)散瞳
(二)N2胆碱受体阻断药(骨骼松驰药)
1、除极化型肌松药(非竞争型肌松药):
作用方式:类似递质ACH,药物与N2受体结合后,引起终极肌肉细胞膜的除极化,但由于除极化较持久,阻碍了复极化,导致长时间N肌肉递阻断,逐渐发生肌肉松驰性麻痹。
2、非除去极化型肌松药(竞争型肌松药)
药物与运动终板膜Bn2胆碱受体结合,形成无活性的复合物,无活性复合物阻碍了运动N末梢释放的Ad与N2受体结合,因而不产生除极化,致使骨骼肌松驰,因而属于竞争性拮抗剂。琥珀胆碱、筒箭毒碱、泮库溴铵。
全麻药,是一类能可逆地抑制CNS功能的药物,表现意识丧失、感觉及反射消失、骨骼肌松驰等,但仍保持延脑生命中枢的功能。
麻醉分期 镇痛期,兴奋期,外科麻醉期,麻醉期(中毒期)复合麻醉:
①麻醉前给药②诱导麻醉③基础麻醉④配合麻醉⑤混合麻醉
一、吸入性麻醉药: 在国我应用较多的是氟烷和异氟烷,其次是甲氧氟烷、恩氟醚(恩氟烷)、氧化亚氮等。非吸入性麻醉药(静脉麻醉药)
常用的药物有:巴比妥类药物(如戍巴比妥、硫喷妥钠),水合氯醛、乙醇、氯胺酮、羟丁酸钠、丙泮尼地等。
氯丙嗪 药理作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a.中枢镇静及影响动物的行为b.镇痛作用c.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d.降低体温②降压作用③对内分泌影响④抗休克作用
4、药理应用:①镇静②麻醉前给药③抗应激反应④止吐、止咳
5、注意:若氯丙嗪用量过大可引起血压降低,禁用肾上腺素解救,可选用去肾上腺素。吗啡 药理作用:1)中枢作用:
a.镇痛作用b.抑制呼吸c.其他作用:①治疗量可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有镇咳作用②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恶心、呕吐。
2)外周作用a.对消化系统b.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体位性低血压3)吗啡对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抑制作用
3、应用:主要用于镇痛、止咳、止泻
1、大脑兴奋药:能提高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促进脑细胞代谢,改善大脑机能,如咖啡因为代表药物。
2、延髓兴奋药:可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该中枢,增加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故又称呼吸兴奋药,对血管运动中枢亦有不同程度兴奋作用。如尼可刹米、回苏灵或四氮等。
3、脊髓兴奋药:可选择性兴奋脊髓的药物,此类药物小剂量可提高脊髓反射兴奋性,大剂量可导致强制性惊厥。其作用机制不同:阻止抑制性N递质对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如士的宁(代表药)、印防巴毒等。咖啡作用
1、药理作用: 对CNS系统作用
1)大脑:治疗量下,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2)延脑(延髓):较大剂量,可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3)脊髓:大剂量可兴奋包括脊髓在内的整个CNS,导致动物对周围刺激的反对机能上升。②心血管
心脏:小于治疗量时,可兴奋迷起神经中枢、心跳减慢。治疗量:直接兴奋心肌作用占优势,使心跳升高,心输出量增加。
血管:小于治疗量时,可兴奋血管运动中枢,使血管收缩。
③平滑肌:对血管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胆道与胃肠平滑肌的有舒张作用。④利尿:(直接+间接)通过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出量升高;肾血管舒张,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抑制肾上管对Na+的血吸收。⑤其他
1)直接兴奋骨骼肌,使其活动升高。2)引起胃酸分泌量与酸度升高。
2、应用
主要用于对抗中枢抑制状态。加速麻醉药的苏醒过程,解救中枢抑制药和毒物的中毒,也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呼吸和循环衰竭。
用作强心药,用于高热、中毒、中暑引起的急性心衰。与澳化物合用,用于恢复大脑皮层抑制与兴奋过程的平衡。
(二)延脑兴奋药: 尼可刹米:
2、作用:
主要是通过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亦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化学感觉器、提高对CO2的敏感性,从而解除呼吸中枢抑制而间接地加强心血管功能。
3、应用:
用于呼吸中枢的抑制: 中枢抑制药过量:对吗啡效果,优于对巴比妥类中毒效果。
(三)脊髓兴奋药: 士的宁
1、药理作用:
1)主要是选择性兴奋脊髓,治疗量可使脊髓反射加快,加强。2)能增加骨骼肌张力,改善肌无力状态。3)并可提高大脑皮层、感觉区的敏感性,大剂量可兴奋延脑乃至大脑皮层,甚至产生强制性惊厥。
3、应用:
主用于治疗神经麻痹性疾患,特别是脊髓性不全麻痹,如后躯麻痹(萎钝),括约肌不全松驰(膀胱麻痹)、阴茎下垂和四肢无力
强心苷是一种选择性作用于心脏(治疗量上对其他器官基本无作用)能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兽医常用的有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毒毛花苷K.哇巴因(毒毛花苷G)药理作用⑴.加强心肌收缩力
主要表现为正性肌力作用,通过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钙离子含量 降低静脉压,改善静脉淤血 提高心脏效率工作,使心肌纤维肌张力上升及缩短速度加快,降低耗氧量,使心肌收缩有力而敏捷
对正常心脏并不增加心排出量,使用以后由于提高交管血管运动中枢的张力和直接收缩血管而使总外周阻力增加,但是在CAF下,可通过间接反射加快作用,抑制正处于处于兴奋状态的交感神经活性,使外周阻力下降,同时加上心血回流,导致心输出增加。
⑵.减慢心率和房室传导 可减慢窦性心律,呈负性心律作用,该作用继发于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由于是心排出量增多,敏化颈动脉窦.主动脉弓.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而使心率减慢。除继发作用以外,还可增敏窦弓感受器,直接兴奋迷走神经与结状神经节及增加窦房结对Ach的反应性。⑶.对心电图的影响⑷.利尿作用
作用机理:治疗量的强心苷能轻度抑制Na-K-ATP酶的活性,减少Na离子的转运,结果使细胞内Na离子逐渐升高,K离子逐渐减少,由于Na离子-Ca离子交换机制的存在,导致胞外的Na离子与胞内的Ca离子交换减少,细胞内的Ca离子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
应用:慢性心功能不全 使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情况的急性发作 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室上阵发性心动过速 常用促凝血药
Vk:药理作用:在肝中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生物合成 应用Vk缺乏症 出血性疾病 容积性泻药(盐类):Na2SO4、MgSO4、NaCl 润滑性泻药(油类): 液体石蜡、植物油、动物油 刺激性泻药(植物性):大黄、蓖麻油
容积性泻药
1、机理 内服后不易被肠壁吸收,但易溶解于水中,内服后在肠腔内形成高渗盐溶液,吸收水分的同时还可阻止水分被吸收—〉软化粪便,肠内容积增大,从而产生机械性刺激作用。润滑性泻药 机理:润滑肠道,阻止水分吸收,软化粪便
刺激性泻药
1、大黄 小剂量—健胃苦味 中剂量—鞣质起收敛作用,止泻作用 小剂量—大黄素的致泻作用,作用点在大肠,与Na2SO4配合使用效果很好
祛痰药
1、刺激胃粘膜,通过迷起反对性兴奋呼吸道腺体使腺体分泌增加。
2、其它作用:体液酸化剂和尿液酸化剂,泌尿道感染时,可提高某些微生物的疗效,如四环素类,PG。
3、应用:呼吸道急性炎症,粘痰不易咳出。
4、注意:忌与磺胺类药物并用,促使磺胺药析出结晶。氨茶碱
1、药理作用:
1、松驰支气管平滑肌1)主要是抑制磷酸二酯酶,CAMP浓度增加。2)刺激内源性肾上腺互的释放。3)抗炎作用,可抑制胺和慢反应物质的释放并抑制中性白细胞进入气道。4)松驰支气管和肺腺系统平滑肌。
2、兴奋呼吸
3、强心作用
1、高效利尿药:呋塞米,依他尼酸(利尿酸)、布美他尼、吡咯他尼
2、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
3、低效药:螺内酯(安体舒通),呋塞米1)作用快、强、持续时间短。2)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髓质部Na+重吸收过程,对皮质部Na+重吸收也有作用
2、应用:用于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水肿及其它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例,还用于治疗肺水肿、脑水肿、腹水等局部水肿,牛产后乳房肿。
3、注意:1)避免与具有毒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2)避免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合用,以免增加后者对肝脏毒性。
1、甲基睾丸素① 促进雄性生死器官发育,维持第二特征,兴奋CNS,引起性欲和性兴奋。② 促进蛋白合成,肌肉发达,骨质致密,体重增加。③ 大剂量注射,可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进性腺激素对抗雌激素的作用。应用:
1、种公畜性欲缺乏;
2、抱窝母鸡醒抱;
3、动物育肥。
雌二醇作用:1,生殖器官1)未成年母畜:促进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2)成年母畜:除维持第二性征外,还促其输卵管上皮、阴道上皮组织、子宫平滑肌、子宫内膜增生,子宫收缩、松驰子宫颈口。
2、催情:治疗量:诱导母畜发情,尤其在牛最敏感,但不排卵(配种不能受孕),大剂量长期应用可抑制发情与排卵。
3、乳腺:促进乳腺发育、泌乳,与孕酮合用,效果更好。但大剂量可出现反馈调节,抑制泌乳。
4、代谢:增强食欲,促进蛋白合成,加速骨化。应用:使子宫收缩,子宫颈松驰,促进炎症产物,脓肿,胎衣及死胎排出,并配合催产素用于催产,小剂量用于发情不明显动物的催情。孕酮(黄体酮)
1、子宫1)在雌激素作用基础上,促进子宫内膜由增生型向分泌型转变,分泌子宫乳,利于胚胎着床。2)抑制子宫节律性收缩,减弱子宫对催产的敏感性,起保胎、安胎作用。3)关闭子宫颈口,分泌粘稠液,阻止精子、病原等通过。
2、卵巢:通过负反馈,抑制发情、排卵。
3、动物:用作控制母畜的同期发情。
4、乳腺:与雌激素共同作用,可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为产后泌乳作准备,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影响散热过程,使月经期的黄体相基础体温轻度升高。应用:
1、安胎药:习惯性流产,先兆性流产。治疗因黄休分泌不足引起的流产。
2、应用母畜同期发情:促进品种改良,人工授精。
3、应用诱导分泌,与雌激素合用,可促使乳腺发育。缩宫素(催产素)作用:
1、对子宫作用:兴奋子宫平滑肌
1)小剂量:可增加妊娠子宫的节律性收缩,使收缩频率上升,张力稍增;大剂量:子宫张力持续升高,舒张不完全乃至强制性收缩,此时不适合催产。
2)对子宫体兴奋作用强,对子宫颈作用弱。
2、促进排乳:腺泡周围平滑肌收缩,乳导管、乳池周围扩张。应用:
1、小剂量,产前子宫收缩无力时催产(引产)。
2、产后出血,胎衣不下,子宫复旧不全
1、糖皮质激素
2、盐皮质激素
3、氮皮质激素
根据生物半衰期分为:短效:氢化可的、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 中效:去炎松
长效:地塞米松、氟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药理作用
1、抗炎 对各种炎症(感染、非感染性)及炎症的不同时期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2、抗免疫1)减少循环中淋巴细胞的数量2)抑制Ab生成,并可加速AbR 的破坏3)抑制巨噬细胞对Ag的摄取和处理
3、抗毒素1)对抗内毒素对机体的损伤,保护动物渡过生命危险期。2)对严重的中毒性感染,糖皮质有良好的褪热效果。
4、抗休克1)稳定生物膜,减少溶酶的释放,降低体内血管活性物和心肌抑制的释放2)保护心血管系统,可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
5、对代谢影响 影响三大物质代谢:
应用
1、母畜代谢病:
2、严重的全性感染性疾病
3、急性局部组织感染
4、皮肤疾病
5、引产
6、休克 不良反应1)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负反馈作用2)代谢紊乱3)诱发新的感染或加重感染
注意事项:1)禁用于病毒性感染和缺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细菌感染。本对病原无抑制作用,且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防御功能。2)大剂量连续用药超过1W,应逐渐减量,缓慢停药,不可突然停药,以免复发或出现肾上腺皮质机能不足症状。3)孕畜应慎用或禁用,妊娠期特别是早期
阿斯匹林
1、作用1)解热、镇痛作用较好,消炎抗风湿作用强。2)较大剂量可掏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而促进其排泄、治疗。
3)还可抑制Ab的产生,AgAb反应,抑制炎性渗出,对急性痛风风湿有特效。
2、应用:外用时具有抗真菌和溶解角质的作用(鸡眼、猴)用于发热、风湿症和神经肌肉、关节疼痛及痛风治疗。通常按其溶解性将V分为脂溶性V(VA、VD、VE、VK)和水溶性V(VB和VC)。
(一)VA作用:1.维持正常视觉功能2.维持皮肤、粘膜、上皮组织完整 提高机体抗病力3.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维持骨骼正常形态和功能4.促进类固醇激素合成,维持正常性机能
应用:夜盲症、皮肤粗糙、增强机体抗病力;局部用于烧伤、皮肤炎症,促进愈合—鱼肝油或10%软膏局部用药。VB:硫胺素(B1)、核黄素(B2)、泛酸、以固酸、B6、维生素H(生物素)、叶酸、B12。VB1作用:1.参与氧化脱羧反应 2 G的直接氧化过程3.刺激乙酰胆碱的形成
应用:1.预防治疗多发性神经炎2.补充VB需求量的增加,大量输G时,适当补充VB1 3.改善消化机能
化疗药:凡对侵袭性病原具有选择性抑制或杀灭作用,而对机体(宿主)没有或只有轻度毒性作用的化学物质。包括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和抗癌药。
化疗:用化学治疗药杀死或抑制机体内的病原体,以消除或减轻由病原体所致疾病的治疗称为化学治疗 化疗指数:是评价化疗药的安全度及治疗价值的标准 抗菌谱: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抗菌药后效应: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将药物完全除去,细菌的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耐药性转移方式:1)转化2)转导3)接合4)易位或转座
耐药性产生机理:
1、细菌产生酶使药物灭活。
2、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3、改变作用靶位或产生新靶位
4、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
5、胞浆膜上药物泵的存在
抗生素作用机理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2、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3、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4、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青霉素药理作用
1)对敏感菌有强大杀菌作用,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对G+、G-球菌、G+杆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高度敏感,常作为首选药。2)对G-杆菌、支原体作用很弱。3)对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完全无作用。4)抗菌作用不受脓血及组织分解产物影响。
5、应用 主要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球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乳房炎(每个乳室10万IU灌注)、子宫内膜炎、化脓性腹膜炎、猪淋巴脓肿杆菌:炭疽、猪丹毒、放线菌、肾盂肾炎、膀胱炎等,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
六、不良反应
青霉素的毒性小。1)局部刺激2)过敏反应
链 霉 素药理作用 1)抗菌谱较广,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2)对结核杆菌及大多数G-杆菌作用好;3)对G+球菌有作用;4)真菌、病毒无作用;5)在弱碱性(pH7.8)环境中抗菌作用最强,酸性(6以下)时下降。
3、应用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感染。大肠:各种腹泻、乳腺炎、子宫炎、败血症 巴士杆菌:牛出败、犊牛肺炎、猪肺疫、禽霍乱、鸡传鼻以及其他细菌性胃肠炎,并可用于控制乳牛结核病的急性暴发。
四环素类抗生素应用 四环素类可全身应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肠道、泌尿道及软组织等部位感染和某些支原体病,金霉素现仅供局部注射。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抗菌谱
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基本相似,主要对需氧G+菌、G-球菌、厌氧球菌及军团菌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有良好作用,仅作用于分裂活跃的细菌,属生长期及抑菌剂。
2、作用机理
主要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基,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和/或mRNA位移,而抑制肽链的合成和延长,进而抑制细菌蛋白合成。
红 霉 素应用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霉素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肺炎、自贡盐、乳腺炎和败血症等,对鸡支原体(慢呼)和传鼻以及猪的支原体肺炎有较好的疗效。
磺胺类药物药理作用属于广谱慢作用型抑菌药,对大多数G+、G-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对某些放线菌、衣原体和某些原虫,如球虫、阿米巴原虫、弓形体等有较好抑制作用,但对螺旋体、结核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完全无效。高敏: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大肠杆菌(课本)
中敏:葡萄球菌、鼻疽杆菌、炭疽杆菌、巴氏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李氏杆菌 抗菌机理:通过阻止细菌叶酸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繁殖。
应用1)全身感染 2)肠道感染 3)泌尿道感染 4)局部软组织和创面感染 5)原虫感染 不良反应1)急性中毒 2)慢性中毒 抗菌增效剂
国内常用甲氧苄啶(TMP)和二甲氧苄啶(DVD)两种。
临床常用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酮康唑、氟康唑、克霉唑、制霉菌素
消毒防腐药是具有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消毒药和防腐药两种。
作用机理
1、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
2、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
3、干扰或损害细菌生命必须的酶系统 抗寄生虫药:用于驱除和杀灭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
理想抗寄生虫药条件1)安全:抗寄生虫药的治疗指数>3时,认为有效。2)高效、广谱高效:对成虫的幼虫甚至虫卵都有较高驱虫效果,剂量少。广谱:驱虫范围广。
3)具有适于群体给药的理化特性。4)价格低廉5)无残留
作用机理1)抑制虫体的某些酶2)干扰虫体代谢3)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4)干扰虫体内李子的平衡或转运 驱线虫药
1、抗生素类 阿维菌素
2、苯并咪唑类 噻苯咪唑、丙硫苯咪唑
3、咪唑并噻唑类 左咪唑
4、四氢嘧啶类 噻嘧啶
5、有机磷化合物 敌百虫、敌敌畏
6、其他驱线虫药 乙胺嗪、碘噻青胺
一、抗球虫药
(一)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 莫能菌素
盐霉素 拉沙菌素 马杜霉素 氨丙啉 二硝拖胺 尼卡巴嗪
(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
特异性解毒药:可特异性对抗或阻断毒物或药物的效应,而本身并不具有与毒物相反的效应。
一、金属络合剂 依地酸钙钠
二、胆碱酯酶复活剂
有机磷酸酯类作用机制为可与AChE牢固结合,形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AchE,使AChE失去水解ACh的能力,造成体内ACh大量积聚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三、高铁血红蛋白尿还原剂 亚甲蓝
四、氰化物的中毒解救
常用方法: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联合解毒。
五、其他解毒剂 乙酰胺(解氟灵)
主要用于有机氟中毒的解救,机理不清。毒理学:
1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
2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对活的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3速发作用指某些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出现的毒效应。迟发作用指机体接触化学毒物后,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才表现出来的毒效应。
4高敏感性:指某一群体在接触较低剂量的特定化学毒物后,当大多数动物尚未表现出任何 5半数致死剂量:指外源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
6阈剂量(threshold dose)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
7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 =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
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8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一,化学毒物方面的因素。二,动物机体方面的因素。三,环境因素。四,联合作用 9急性毒性:机体一次或24h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效应.10,外源化学物连续地进入机体,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化学物质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11,慢性毒性:实验动物或人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12,基因突变:基因中DNA序列的变化。
有机磷酸酯中毒机理及解救:⑴、中毒机制为有机磷酸酯类中的磷原子与AchE结合生成难逆性磷酰化胆碱酯酶,不能水解Ach,导致Ach在体内堆积,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如不及早应用胆碱酯酶复活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磷酰化胆碱酯酶即发生“老化”,对胆碱酯酶复活药产生了抵抗力;即使再用胆碱酯酶复活药,也不能复酶活性⑶、急性中毒的解救原则:①清除毒物,避免继续吸收②对症治疗③对因治疗⑷、胆碱酯酶复活药:是一类能使已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AchE恢复活性的药物,常用的有碘解磷定和氯解磷定等。氰化物中毒机理:氰化物中的氰离子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 e3+结合,从而阻碍酶的还原,抑制酶的活性,使组织细胞不能得到足够的氧导致导致动物中毒.应用亚硝酸钠解救氰化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