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2:地理课件编制的几个问题探讨(最终版)
如何搞好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教育也正在改变几千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逐步向现代化过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正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当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地理教育者如何应用现代科技,改革地理教育,已引起了地理教师的密切关注。下面,我就个人的一些经验,谈谈对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的一些看法。
1、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并由此构成了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未知者,应在老师的引导和辅导下,学习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但获取知识的多少,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应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运用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也应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1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利用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有利于进行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但收效甚微。在传统的班级集体授课的模式下,这一素质教育目标很难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情况来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照顾到接受能力有明显差异的学生;教师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但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能圆满完成这一素质教育要求。在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中,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学生可自己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在编制地理教学软件时,一个好的教学课件不仅有菜单供学生选择,还应采用超文本方式和超链接技术,将单向选择变成多向选择,学生可随时进入想要学习的内容;在教学策略上,采用小步子学习理论,这样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在实际操作中,人机界面设计应完善,简洁明了,最好还有倒放、重播等功能,这对于重难点内容和典型的习题内容教学有很大好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反复练习,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第二,采用交互技术,有效地防止了虚假的学习行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在教学中,教师无法控制学生的一切思维活动。难免有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有做“白日梦”的现象。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人与机组成一个交互界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跟随计算机学习、思考并回答问题,学习才能继续下去,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虚假的学习行为。第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计算机具有速度快,内存大,能处理各种信息的特点,为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打下了基础。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不仅可以虚拟现实,而且可以获得图片、图形、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为学生学习创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1.2、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利用计算机辅助地进教学,人们讨论较多的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谈得较少。实际上,在教学教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样重要。教师要编制一个适合本班的教学课件,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进程的控制,都要充分考虑。教师复杂的劳动隐含在计算机课件中了。但许多教师在编制地理教学课件时,对内容的安排考虑较多,对学习过程控制较少。为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编制地理教学课件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2.1开发菜单控制
同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学生和教师是教与学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计算机 1 辅助教学中,也应体现这一思想。在编制人机交互界面时,不仅要提供菜单由学生选择,计算机还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来决定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组成学生、教师、计算机相互作用的人机系统,以体现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2.2编制程序,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
好的地理辅助教学软件,不仅内容充实,界面友好,还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即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并统计分析,从而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面,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途径。2 运用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要注意地理学科特点
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这是由地理学科内容和知识特点决定的。地理教育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来组织地理教学内容的,这使地理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地理教学要呈现各种信息,只有多媒体教学才能发挥优势。
2.1利用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可充分发挥地理教育的潜力
当前,地理教育面临两个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是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与课时严重的不足;二是学生受视野和知识的限制,地理感性材料不足。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克服这两个矛盾。计算机可对文字、声音图像进行实时处理,加大了信息传送密谋,比单纯的课堂讲授,学生获取的信息量要大得多。另一方面,计算机传递的多媒体信息,可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为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作准备。
2.2利用地理辅助教学处理好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特点
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有两大特征,即时间变化的缓慢性和长久性。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与地球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生存环境的形成可追溯到遥远的地质年代。因而,地理事物的变化不会在一朝一夕内完成,其变化通常需要几十万年、几百万、几千万年才能完成。发生在遥远的地质年代的地质事件和现在正在缓慢变化的地理环境,人们很难察觉到这种变化。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一方面可进行时光“倒流”,回到遥远的过去;另一方面可对进行时间“压缩”,将缓慢变化的地质演化进行“加速”演示,把地理事物变化的时间特征呈现出来。如:大陆板块构造学说这一教学内容,可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演示古大陆的形成、分离、运动,直到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格局。地球的外力作用,过去教师只能从“理”上进行阐述,文字显得苍白无力。利用计算机模拟,可动态看到阳光、生物、水、大气对地表的破坏作用。
2.3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能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
地理事物在三维空间变化上有广阔性和无限性;在二维空间分布上有整体性和差异性。由于受视野和知识经验的限制,这些教学内容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计算机可将三维空间压缩,可更好地提示地理事物在空间运行和分布的规律。如:在宇宙和天体的教学中,可运用计算机模拟,直观地看到太阳系的物质组成和行星运动规律。在二维空间分布上,可利用空间压缩,将人们看不见的事物放到学生的“视野”中进行学习、研究,直观找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搞好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要善于收集地理教学资料
如前所述,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是地理教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有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料,才能将地理知识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面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地理教师应多收集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资料。如电视节目中的《动物世界》、《科技博览》、《环球45》、《人与自然》等。在网络上还有很多的免费资源,如ZCOM网站就有很多电子书籍供大家下载。
总之,计算机地理辅助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大有可为。地理教师要抓住信息技术革新这一机会,运用计算机地理辅助教育,改革地理教育,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二篇:地理八年级课件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的划分
2、能力目标 : 气温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3、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的划分
教学重点 冬夏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难点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自主学习
1.展示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读图思考并回答:
①从图中读出海口、南京、北京、漠河的气温,由此可见,我国1月气温由南向北越来越_______。
②我国在1月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相差_______℃,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______。
③1月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了气温____________。
④分析我国冬季气温这样分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0℃等温线东部大致穿过________—__________一线,观察此线在_________(地形区)发生突然变化,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影响因素有。
2.展示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思考:
①从图中读出海口、南京、北京、漠河的气温,②我国7月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相差_____℃。
③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_________,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____℃,这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_______,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组合作
3.展示图2.1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读图回答:
①在图中找出我国自北向南划分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②我国的温度带划分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它与1月__℃等温线基本一致,通过___________一线。
④我们的家乡南京所属__________带
4.结合活动,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冬——温差(北寒南暖)
南北气温 差异 夏——温差(普遍高温)的差异 原因: 因素和 因素。
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三、课堂巩固练习
1.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 B.经度 C.地形 D.地势
2.南京位于什么温度带()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3.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A 漠河 B 青藏高原 C x疆北部 D 帕米尔高原
4.冬季,一个坐火车外出旅行的人,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已装满了他一路上不得不脱下暂时穿不着的衣服。此人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北京---哈尔滨 B.广州-----昆明 C.哈尔滨-----南宁 D.北京------乌鲁木齐
5.冬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A 帕米尔高原 Bx疆北部 C青藏高原 D漠河
6.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区 B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区
C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大 D我国夏季气温南北差别大
7.连线分析题
A东北平原 ①香蕉 a一年一熟
B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苹果 b一年两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柑橘 c一年三熟
D海南岛 ④大豆 d两年三熟
8、读下图,回答问题
(1)①⑤⑥⑦四地一月均温最高的是,最低是,七月均温最高的是,最低是。
(2)从温度带干湿地区来讲:
A 带 地区
B 带 地区
C 带 地区
E 带 &地区
F 带 地区。
(3)界线a大致以(山)
河为界,此线以北1月均温0℃(大于、小于)以南 0℃。
(大于、小于)
教师课前准备
一、查阅资料。
现在各种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板书设计集以及报章杂志上刊登的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是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所编写或撰写的,这些资料对我们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进行了比较深入透彻的分析、综合和概括,提出了多方面合理的教学建议,设计了科学的教学思路,这些现成的教学经验对我们备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它们,就可以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也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更合适的教材教法。
我们平时听公开课作的听课记录、自己上课的课后记录,也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公开课凝结着讲课老师的探索创新的心血,其中的成功与失败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借鉴。
二、精心备课。
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备好课,就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梳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适应教改的形势要求,深钻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精?心备课,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如备课要求的重要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我们只有紧密围绕做好这三备工作,写出来的教案才是算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讲台的教案。
三、准备教具。
我们在上课预备铃响之时准时到达课室门口侯课,暗示了学生该上课了,使还在课室外游玩的学生赶快进入课室,使课室内的学生赶快回到自己的座位,逐渐稳定情绪,作好上课的准备;还有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既能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比如实物、图片、标本、模型、三机(录像机、幻灯机、放音机)、多媒体电脑等。上课需要用到哪些教具,我们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于上课前准备好。如果是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必须在课前检查一下电器是否正常,所要用到的软硬件是否已安装并可正常运行。最好自己先预做一次演示实验,以保证上课演示的成功性和准确性。上课时,教具摆放的位置,演示的时间也要考虑好。这些工作做得充分和细致一点,可以避免因教具准备做得不足而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
在这里着重要说的是,我们平时说的教师的“三备”,说起来较容易,从我听的所有的数学课来看,老师操作起来确有困难,有的老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不仅没有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致使课堂效率低下,违背了我们改革的初衷。所以在“三备”之外,我觉得在设计课前活动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活动要有一定的生活意义:从听课中,我发现,老师们课堂上所用的准备活动缺少一定的意义,就是说,只为了让学生操作而操作,如二年级在学习比谁多几的问题时,老师让学生回家在本子上贴两条线,要求是其中一条比另一条长2厘米。学生可能就纳闷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还得多2厘米?缺失了它的生活意义,学生做起来索然无味,课堂上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激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象五年级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老师设计让学生回家找一个圆柱体,然后给这个圆柱体做上一个漂亮的外衣,这一活动不但有它的生活意义,而且学生做起来有兴趣,在做的过程中,还把新课中的难点给突破了,即认识到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突破这一点,对于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也就轻而易举了。
2.设计的活动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课堂上,我们一般的做法就是直接利用学生的课前准备引入新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不但是一个课前准备,更是一个导入新课的一个情境。创设情境,老师们都比较熟悉,目的除了引入新课,更重要的是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所设计的这个活动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必然还要导致课堂的失败。如《分数的意义》,老师让学生回家通过自己来分一个或几个水果,指出它的几分之几,并记录下来。且不说这个活动的实际生活意义,课堂上老师仅让学生交流一下答案之后,就开始总结,学生学习的一点趣味性没有,何谈效率?再如四年级《可能性大小》课前活动设计:某商场搞促销活动,转动指针(有图),如果指针停在红色区域为中奖,如果停在黄色区域则未中奖。小明参加了本次的抽奖活动,他中奖的(),未中奖的()。然后调查一下: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小?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这个设计有生活意义,学生喜欢,课堂上教师还可继续为此为话题开展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设计的活动应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或发现:课前活动不仅是让学生操作完了作业就完成了,好的准备活动应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真正为新课做好准备。还如上例《可能性大小》,在学生调查结束后,随即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这样就有了深度,引导学生自己探究,与新课程理念完全吻合。当学生一旦有了自己的发现,在上课时,想没有好的课堂表现都是不可能的事。
俗话说:有备无患。只有师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才能是积极主动和科学高效的。在教师的合理正确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第三篇:地理课件制作和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_地理论文
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十多年来,已经成为中小学常规教学中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地理学科中的运用更为广泛。据统计,在有能力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校中,地理课件的使用率占整个课时的70%以上,高据各科之首,当然这是和地理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的。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涵盖广、综合性强、难度大等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空间分析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而地理课件具有的形象、直观等特点恰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模型,加深对难点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地理课件在地理教学中的高使用率并不能说明地理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相反,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学科共有的,有些则是地理学科所特有的,以下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一、地理课件制作中的问题和对策
(一)课讲软件平台参差不齐目前制作地理课件所使用的软件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1.Office中的PowerPoint。这是一个简便易学的幻灯片制作工具,具有丰富的模板和强大的帮助功能,适于制作静态图片和文字的“讲义性”课件。但是就地理学科常用的绘画和动画功能而言,PowerPoint存在较大的缺陷,基本上无法实现动态的过程演示。2.Flash动画。Flash是近年来使用最广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绘画和动画功能十分强大,且提供给制作者很大的发挥空间,从网上一些优秀的Flash作品可见一斑。用Flash制作课件片断是较好的选择,但是Flash作品的质量与作者的制作水平和审美角度密切相关,因此,课件的质量参差不齐。3.3Dmax。用3Dmax制作三维立体动画课件是许多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地理教师的选择,因为3D动画形象生动、逼真,最适于制作运动和质感强的课件,例如,地球运动、月相变化等。但是3Dmax的功能复杂,对计算机硬件和制作者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地理课件制作中并没有得到普遍推广。4.Authorware。这是一个基于流程图的多媒体创作工具,特点是功能强大,配以丰富的函数实现灵活多变的媒体编排和系统导航,制作容易,能较好地体现课件的完整性,是最好的多媒体系统集成工具。缺点是对多媒体本身的制作功能欠缺。另外,近年来从事一线教学的地理教师更重视课件片段的制作和使用,Authorware制作的完整、华丽的课件反而不受重视。除此之外,用于辅助作图和修图的工具还有Photoshop、画图板等。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目前地理教师所使用的课件软件平台种类多且各有利弊。如果各类软件能综合使用,取长补短,应该是最佳选择。但是地理教师不是专业的图形、图像设计人员,不可能对所有制图、动画软件都了如指掌。当然如果软件工程师能够开发出功能更加强大,适用于教学课件制作和集成的软件平台,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想利用现有软件制作质量较高的课件,一是熟练掌握1~2种软件工具如 Powerpoint、Photoshop或 Flash,配合使用;二是注意平时积累素材,相互交流,互通有无。软件归根到底只是课件制作的手段,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课件的素材不够丰富,再好的软件也只是摆设。
(二)资料库的建立和管理不完善目前,地理教师越来越重视开发CAI资源,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专家和教师他们所开发的课件,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况。课堂是教学的精髓,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平台。照搬完整课件,就是固化了教学的内容和策略,甚至固化了表达、呈现方式和顺序,“代替”了教师的教,“模式化”了学生的学,丧失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因此,积累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库,制作个性鲜明、丰富多彩的课件才是地理教师所追求的。资料库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完善。好的资料库是制作课件的基础,如果资料库内容翔实,检索方便,那么课件的制作就是简单“组装”的过程了。目前无论是地理网站还是学校地理教研组或是个人都有资料库,资料库无论规模大小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1.资料欠丰富,更新慢学科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资源库应该把握学科发展的脉搏,及时对内容进行删减和扩充。资源库应该具有实效性和前瞻性,例如,目前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正在展开,资源库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注意搜集相关信息和素材,及时补充。如果等到新课标已经广泛推广才手忙脚乱地收集资料,那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2.分类不合理目前资料库的分类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现有教材的课程体系按章节编排,即每一章节的图、文、声、像资料集合在一起。这种分类方式的优点是查找方便,缺点是灵活性差,如果教材的内容或编排顺序发生变化,体系也要随之变化。第二种是按媒体类型分类,即把文字、图片、声音图视频资料作为一级目录,这种分类的优点是不必特别考虑教材内容的变更,缺点是查找费时。相比较而言,科学的分类方法应该是按照专题分类,如按地球运动、大气环境、农业、工业、区域地理等专题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既不脱离教材的章节编排又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也较好,不必随着教材内容的变化而频繁修改,而且搜索的速度也比较快。广义而言,互联网是地理学科最大的资料库,只不过这个资料库内容庞杂、包罗万象,我们只要熟练掌握搜索方法和筛选技能,就能找到有用信息,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料库。总的来说,课件的制作是属于技术层面的,好的课件关键在于应用。
二、课件应用中的问题
(一)重“量”不重“质”随着计算机在学校的普及,课件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有的老师几乎每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使用课件,粉笔成了多余的摆设。这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的。课件的设计应该遵循必要性原则,如果盲目地把所有的内容都制作成课件,那就成了“电灌”方法,和以前的“满堂灌”没什么本质区别。
(二)重“教”不重“学”有些教师的课件主要体现教师“教”的思路,较少涉及学生“学”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较少,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所以,一个优秀的课件,需要精心的策划、细心的制作和恰到好处的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使用效果。因为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件只是辅助手段,如果夸大课件在课堂中的作用,就是本末倒置。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教师在使用地理课件教学中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4)
第四篇:地理课件的制作
关于地理课件的制作方法
从70年代中期起,计算机技术开始与教育相结合,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是教学手段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努力的结果。CAI是一种高级程序教学,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硬件、软件和课件是它的三要素。如今许多学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都具备的条件下,优秀地理课件的缺乏以及地理课件的自制有一定难度,成为影响许多学校发展地理多媒体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地理课件需要地理教师自己、或和计算机教师合作共同设计与编制,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下笔者就地理课件的制作过程做一些探讨。其流程图如
下图:
一、确定课题。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适合用多媒体,也有很多不适合多媒体教学。其选择的一般原则为:
1.常规实际演示或教学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2.在现实实验中仪器设备太笨重、太昂贵时; 3.常规真实情景不可能长时间稳定时;
4.通过多媒体手段能很好解决而且有优势,并能使学习者有切身的体会,例如:四季的形成、地壳运动等抽象的内容,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动画、视频等功能,进行显示、模拟,使之直观、形象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设计。以传播学和学习论的理论为基础,利用系统理论的原则和方法,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实施的计划,以便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三、系统设计。即按教学设计的要求来确定计算机课件的基本结构及实施的方案。包括:
1.要确定软件的类型。课堂演示型软件:能针对某一课题内容,按一定顺序呈现教学信息,能按照学生的反应和请求而变化,既适应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适用于地理知识难度偏小,地理表象陈述较多,地理规律含量不高,学生活动相对较小的课型。‚个别交互软件:它设计了多层次分支结构,同一课题的不同分支教学流程,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适合于学生自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适于地理规律性强、难度较大,以单因素为动画演示、多因素为控制模拟方式表现教学内容,学生的主动性很强。ƒ测试题库型软件:它可以调动题库中大量静态、动态图像、音频模块进问题的设置,通过人机对话,及时作出客观反馈,能促进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联想,有利于学生形成习惯性的技巧。„游戏型软件:通过一种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能训练学生的一定地理技能或智能,达到一举两得,寓教于乐的目的。„工具资料型软件:此类型软件通过建设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地理信息,便于学生查找和咨询。†综合性软件:该类型软件编制较复杂,但软件内容种类多样,且功能强大,能灵活服务于地理教学。不管哪一种类型的软件,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都须具有以下特征:知识的准确性;‚图、声、文的交互性;ƒ画面的生动、形象、趣味性;„操作的灵活性(界面的友好性);„网络性(能在网上发行)。
2.要设计封面和界面。界面是信息交换的通道,通过键盘、鼠标等物理设备对屏幕作出反应,完成人机的交互作用,好的界面除了交互性强之外,还应考虑到界面的美观程度。例如:颜色的搭配是否协调,背景是否合适,按钮是否美观等。笔者曾与微机教师合作共同制作一课件,技术上没遇太大阻力,倒是在背景的选择、颜色的协调性以及版面的设计上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最终还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得已搬来了“救兵”——一位美术教师,所有的问题引刃而解,由此可见,课件的制作是多学科合作的共同结果。3.划定知识单元和知识点。
四、脚本创作。由熟悉写作工具软件的专业人员根据教学和系统设计的内容结合创意进行脚本设计(即屏幕设计)。脚本是制作课件的直接依据,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包括:
1.交代该课件讲什么。先设计一个框架,要能体现屏幕界面的方向。
2.根据内容描述对等信息:即设计媒体信息的一个呈现手段。如用文字、动画、声音等类型表现。对于文本,凡能标明字形、字色的都应尽量标明;图形要尽量注明线型、线色,对于动画,要绘制出动画的初始状态,包括背景在内,对每个动画要画出它的典型位置„„还要考虑课件界面、屏幕对象、风格等艺术性设计要求。
3.多媒体信息关系的设计。即交互设计,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的生命所在,交互的途径通过课件的“用户界面”得以实现。该界面必须告诉使用者它有什么以及它能干什么,通常有超文本和热点的形式。
超文本(Hypertext):一个以文本为主的课件经常会用到超文本。采用超文本时,每个词都是“活的”——选中它,你可以直接跳转到你想去的任何一页。‚热点(Hotspot):热点通常是屏幕上的一个按钮、图片或热对象,当你选中它时,它会把你带入该课件的另一部分。
五、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加工。这是多媒体信息合成前的最后一个准备阶段,工作量较大、且内容繁琐。包括: 1.文本的制作:文本的输入固然容易,但设计者还要在它怎样出现在屏幕上以及使用者怎样与它进行交互等方面费一番脑筋,在一些特定的环境里,如能作一些特效字,应用到标题或说明性的文字中,则效果更好。例如:在讲地震的内容时,可将“地震”二字做成破碎状的动画字;讲湖光山色等旅游风光时,可利用水面倒影字的特殊效果;讲火山喷发时,可将文字做成熊熊燃烧的燃烧字等等。这些特效字可利用一些常用的软件如:PhotoShop、Cool 3D或3D Max Studio等完成,凡是你能想到的特殊效果,它们几乎都能做到。2.图像的收集与加工。地理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它的许多内容用文字表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使用大量的图像资料。图像素材的收集可来源于一些现成的CD-ROM、扫描的图片,或自制的图片,另外网上下载图片也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有了图片,再利用一些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PaintShop、CorelDraw等对图像进行特技处理,得到自己满意的效果,如图像的翻转、旋转、颜色的调整和一些特殊效果等。
3.动画制作。动画适宜表现教学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可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利用Animator Pro软件可制作出许多令人满意的二维动画效果,如分锋面雨带的移动,四季的形成,巴拿马运河船只出入的过程等。三维动画制作的软件有3Dstudio,只是难度较大,九八年在深圳评比的全国一个优秀地理课件——等高线地形图即用三维表示,在一张二维的等高线地形图上,一座立体的山拔地而起,而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测,山谷、山脊、鞍部等部位均用高亮度表示,一目了然,效果极佳。但笔者还是认为能用二维解决,表达清楚的内容,决不用三维来表示。
4.视频制作:视频信息可以大大丰富课件的内容,利用影皇(Video King)视频捕获卡等硬件设备可方便的对视频信号数字化,并进行编辑处理。5.音频设置:多媒体课间一般都会用到大量的音频信息,如背景音乐,解说等,音频的使用不仅能起烘托视觉体验的作用,而且还能增强交互性,例如在测试题中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示正确还是错误。
六.多媒体信息的合成。即将已准备好的文本、图形、视频信号、动画等多媒体素材或各个节点,根据课件设计的要求,进行链接,形成多媒体课件。在众多的多媒体创作工具中,笔者认为Authorware和PowerPoint比较好。PowerPoint易学易用,适用一些小型课件,交互性要求强的用Authorware较好,它具有跨平台兼容性,可创作、编辑、发送通过不同平台(Windows 95, Window NT等)播放的应用程序,这种兼容性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也十分重要。
七.调试及教学测评。看你设计的每一个功能是否能达到目的,教学效果如何,并根据需要修改设计,重新调试,直到课件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八.形成教学产品(教学课件)。将修改好的课件,通过刻录机载入光盘,便于长时间的使用和保存。由此可见,一个多媒体课件的形成往往凝聚了群体的智慧,这种富有现代教育思想、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创作活动艰苦而有卓效。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不断完善,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制作技术将会越来越简便。另外我们通过网络可方便地下载世界各地学校的优秀的课件,将其引用,修改,通过资源共享来缩短课件开发的周期,提高制作的效率。
苏州市景范中学 刘强
第五篇:7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七年级的地理课是为整个地理学科打基础的一门课,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7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7年级上册地理课件:《亚洲的自然环境》
1.知识目标:使用地图进一步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类型及特征,理解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能力目标:能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其它大洲的自然环境.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加热爱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亚洲的风景图片
出示亚洲知识树,点拨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生预习展示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东西半球图, 让学生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出示亚洲地图,分别用白色、黄色、红色标出北极圈、北回归线和赤道,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纬度位置: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3.出示亚洲地图,指图说出与亚洲相邻的大洲和大洋,了解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邻欧洲,西南临非洲,东南临大洋洲,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隔海相望。
4.小结:怎样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5.拓展应用:每小组挑选一个大洲,交流怎样描述它的地理位置?派代表展示。
二、亚洲的地形和河流
1.出示亚洲地形图,由学生代表指出“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恒河平原”;然后根据海拔高度表说出它们的海拔高度。
2.总结亚洲的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3.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河流流向有什么特点?
4.学生代表指图说出;鄂比河、叶尼赛河、勒拿河向北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向东注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向南注入印度洋。
5.总结:河流大多由中部向四周流向周边的海洋。
拓展应用:分析北美洲的地势特点和河流流向。
出示北美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北美洲地势西部和东部高,中部低,河流由东西两侧流向中央,密西西比河为扇形河。
三、亚洲的气候
1.出示亚洲气候图,找一找全球共有11种气候,亚洲的气候共有几种,其中分布最广的是___,亚洲的东部、南部、东南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气候。
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拓展应用:出示非洲气候图,分析非洲的气候特点。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四、课堂检测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