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医疗质量检查汇报材料 终课件
平邑县人民医院
2011年“全市医疗机构综合督导检查”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2011年我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万里行”、“优质医院创建”、“三好一满意”活动及全市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会议精神,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服务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有关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不断改善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力求做到“服务好”
1、优化门、急诊流程,增加便民措施。医院优化门诊布局,在醒目位置张贴了科室分布平面示意图、引导标识、就诊流程及医保报销流程图。医院新农合出院报销处位置显要,补偿报销流程方便快捷,按标准规范医院信息系统接口,并采用技术手段优化结算流程,主动垫付应付给农民的新农合补偿金,直接在窗口结算,避免参合农民多次往返;今年医院在实行就诊“一卡通”的基础上,不但取消了来院复诊的重复挂号,方便了病人就医,还对收款室、药房、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特检科等窗口科室实行了限时服务承诺,缩短了患者就诊过程中等候检查结果的时间,切实提高了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2、加强了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落实首诊负责制,完善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工作流程,与院内各科室密切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
3、以改革护理模式为切入点,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
改革护理模式,实施“护士包病人”的责任制整体护理,通过弹性排班、扁平化管理、合理分工等方式,确保护理职责落实到位,每名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从病人入院到出院,一切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均由责任护士完成,晨晚间护理时送水到床头,发口服药时备好温度适宜的开水,周四护理日为不能自理的病人洗头、理发、剃胡须,翻身、扣背、鼻饲、吸痰、引流管观察等做到有效落实,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使基础护理更加到位;通过各种形式,在患者住院的各个环节中提供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做到专科护理达标,体现专业内涵;同时,配置多功能治疗车,使“护士站” 前移,将临时用药及所需物品放于治疗车内,及时满足病人需求。责任护士巡视在病房,工作在床旁,护患沟通更加及时,病情观察细致,护理服务到位,呼叫器铃声明显减少,病房安静、有序,病人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深化服务内涵,开展特色服务。内二科开展 “握手式”康复锻炼,“幽默式语言交流”,打造品牌团队---“三真护理团队”即:真情感动患者、真爱呵护患者、真心理解患者,用真情、真爱、真心创造感动的护理理念;外一科开展“温馨交流、亲情护送”、外五科开展
“走进骨科,快乐康复”、五官科开展“关爱生命、耳聪目明”、监护室开展“心跳在、爱就在”活动,用心呵护生命,用细节传递关爱。产房、手术室、透析室等重点科室积极行动起来,发展岗位特色,提供个性化护理。如产房开展“三送服务”,做到产前一杯热水,产后一杯红糖水;手术室开展“三好护理”,努力把优质护理服务做细、做好,让医院温暖如家。
护理部创办《优质护理服务简讯》,制作“优质护理服务专栏”等,加大了优质护理服务宣传力度,营造了优质护理的文化氛围,优质护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达到60%,临床护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用心呵护、创造感动,细心护理、关爱无疆,全力推进优质护理深入、健康、持续发展。
二、持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力求做到“质量好”
(一)持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健全和完善医院必备质量管理组织。2011年重新调整了医疗质量委员会成员,根据活动考评标准,完善了各委员会的工作制度,使各自的职责与权限范围进一步得到明晰。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责任体系,院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全院医疗质量安全负总责;分管院长是主要责任人,对医疗质量安全负主要责任;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是直接责任人,对医疗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医护等业务技术人员是具体责任人,对医疗质量安全负具体责任。建立医疗质量安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工作责任、管理措施、奖惩规定落到实处。
2、完善了各项医疗制度并形成了严格的督查奖惩机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医疗质量的措施和方法。制定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医疗纠纷防范预案》、《医疗纠纷处理预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嘱、处方点评制度》、《医技药剂管理规定》、《加强药械安全监测工作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及措施。
3、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我省出台的《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医院加强了对病历质量的检查工作:一是院领导经常不定期抽查运行病历和门诊病历,多次组织本院检查组督查病历质量,对不合格的病历通报批评。二是各科主任对住院病历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时纠正病历质量问题。三是质控科对部分归档病历进行终末质量检查,每月对病历质量情况进行小结并通报全院。四是病案管理委员会加大了管理力度,针对病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制定了整改措施,督促及时整改。2011年共检查病历1000多份,病历甲级率为99.5%以上。
4、继续加强核心制度落实。一是注重对医务人员进行核心制度的教育和培训,在培训的同时对制度的相关内容定期组织抽查和考试,使医务人员人人熟悉和掌握这些制度;二是对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分级制度等医疗核心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重点督导检查。其中三级医师查房的质量,与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息息相关,只有三级
医师查房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发挥,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医疗工作的健康发展。今年进一步加大了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要求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每周至少查房一次,有效地提高了我院的诊疗水平。
5、医技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落实《医技药剂管理暂行规定》,严格集体阅片、双签名及回访制度、讲座制度,显著提高了医技科室的整体技术水平。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保障工作效率”为主体的限时服务承诺行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还多次邀请有关专家来院讲座,举办了医技、临床交流座谈会,调动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我院医疗、医技水平的共同提高。
6、加强护理工作,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从健全护理规章制度、更新疾病护理常规、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入手,完善并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制,实施临床“现场管理式”的护理质控模式。健全“临床三级质控网”,即护理部--科室—临床护士三级质控,使质控中心和权限下移。护理部深入科室现场检查、督促、考评,对存在问题进行反馈分析,对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科室质控小组定期开展护理质量检查、分析、总结;临床护士随时自查、自评、自我完善,从而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加强护士在职培训,创新“阶梯式”培训模式,分层级落实培训目标,有训有考,并将结果纳入护理质量考核范畴,提高培训质量。培养专科护士,发展专科护理,成立PICC、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现已成功开展PICC技术20例,护理会诊20余人次;先后选派急诊 5
科、产科、手术室、供应室等护理骨干外出培训学习,全面提升我院专科护理水平。
7、加强了临床合理用药。一是重新调整了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管理下,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由医务科、药剂科、感染管理办公室、门诊部、检验科等部门的相关人员及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组成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明确规定院长是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第一责任人,各科室主任是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第一责任人。院长与相关职能科室及各临床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目标管理责任状。同时,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二是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及教育。三是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支撑体系。四是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按照抗菌药物的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并实施动态管理。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五是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医院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品规数量不超过35种。六是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
评。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截至2011年12月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47.6DDD,已接近40 DDD以下的目标;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9.1%。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等清洁手术,除有明确指征的外,已基本无预防用抗菌药物现象。有预防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其他清洁手术,基本上能在24小时内停药。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基本合理。七是建立有效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理程序,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八是加强了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高危药品等特殊种类药物的规范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上述药品的购置、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八是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改进质量。我院拟利用院部网络升级换代时机,引进众阳公司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监控,建立合理用药长效机制。
(二)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内涵建设,确保医疗安全
1、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感染的防控能力,确保医疗安全。进一步健全三级管理体系,更新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制;制定“控制医院感染质量评价标准及考核细则”,严格按照标准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考评挂钩。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定《控制医院感染学习手册
(二)》,下发各科并纳入考试内容,从而提高了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降低了感染率。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范各项无菌技术操作,推广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加强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对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科、7
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室、内窥镜室等重点部门,制度落实到位,流程合理、操作规范。加强治疗室、换药室的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定期对全院空气消毒机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对紫外线灯管的强度集中监测,确保消毒效果可靠。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减少交叉感染。对供应室无菌物品运送等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增加密闭运送车辆,正确使用密闭容器及周转推车,做到物品回收规范、洁污分开,将各类无菌物品如纱布、棉球等改为小包装,逐步取消储槽等硬质容器,确保灭菌物品的无菌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病例及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有力证据。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开展目标性监测,对外科手术部位、留置导管、留置导尿管、透析等侵入性治疗、操作,及时给予医院感染预防指导。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做到准确、达标,县疾控中心采样监测结果合格率100%。加强医疗废物及医院污水排放的管理,对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指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包装、运送、交接等环节做到管理规范。
2、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教育。今年医院完善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有关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的学习班,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多次派出医疗管理人员参加全国性和全省组织的“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处方管理办法”等学习班。
3、围手术期管理是保障外科病人医疗安全的关键,医院按照制
定的围手术期质量标准认真进行考评,对每一例手术进行安全评估和核查,提高了围手术期的医疗质量,有效地保障了医疗安全;同时完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对手术分级管理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根据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实施动态管理。
4、加强了临床用血管理工作。2011年,在独立血库基础上成立了临床输血科,开展了卡式配血、临床互助献血等。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了临床用血程序,规范了血库分区,严格执行配血和输血各项操作规程,大力推广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积极提高成份输血率,使我院成份输血率达到了99.7%。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李志强教授到我院做了《诠释临床部分疾病安全有效输血》讲座,同时邀请我县兄弟医院和乡镇医院骨干来听课,对我县的合理用血和安全有效输血的提高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11年6月输血科被省卫生厅授予《临床输血工作先进集体》。
5、加强了护理安全。将患者安全作为护理质量管理的着力点,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确保患者身份二次识别到位,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对用药错误、压疮、跌倒、管道滑脱等不良事件进行重点监测,加强安全用具、温馨提示语及各种标识牌的使用;完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夜间查房制度,增加督导与检查的频次,注重晚夜班、节假日等薄弱时段护理质量的督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病人安全。
6、加强后勤综合治理,切实保障安全生产。围绕安全生产这一
目标,我院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体系建设,管理机构、操作规程及标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又强化了《中心供氧值班制度》、《中心监控室值班制度》、《配电室24小时值班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供电、供水、供气、供氧安全节约运行。三是对于重点部位、重点科室采取特殊管理措施,保证全院的各类设备、设施能够安全运转。四是认真落实治安安全与消防安全,县公安局在我院设立了警区,公安警力与内保人员联动执勤,同心协力维护医院的公共秩序、社会治安,加大力度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碍物,标志醒目,各类消防设备齐全。五是,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突发火灾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等各项应急预案,配足配齐了应急救援物资,定期开展了应急预案的演练,不断提高我院处理应急事件、突发事件、群体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了医疗安全。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弘扬高尚医德,力求做到“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我院结合卫生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推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在今年初结合“续广军”事迹,广泛开展向“续广军”学习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全体职工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实干意识,树立“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意识,将学习活
动转化为自觉行为,涌现出12个续广军式优秀团队,25个续广军式好医生,3个服务标兵,3个岗位明星,受到县卫生局的表彰。
2、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将医德医风考评作为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细化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杜绝不良行为,严肃行业纪律;将医师定期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建立健全了对医务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措施,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力求做到“群众满意”
1、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在落实优化门、急诊流程;缩短患者窗口等候时间;开设无假日门诊;降低药占比例,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缩短患者住院日;帮扶乡镇医院、帮扶特困病人;继续执行24小时120免费接诊病人等各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的基础上,同时针对群众在看病就医中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如我院离县城中心较远,医院每天派免费接诊车接病人来院就诊,积极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让群众能感受到医院发展带来的实效,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
2、认真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赢得患者满意。广泛组织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定完善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制度,开展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或其家属随访工作;形式多样化,通过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对住院和门诊病人现场调查、定期召开病人及家属座谈会等形式,尽可能地使调查客观、真实;调查结果运用上,要注重患者意见,重视调查结果,积极落实整改,切实促进医疗质量和服务
水平的提高,赢得患者满意。
3、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的指导意见》和《医疗机构院务公开监督考核办法(试行)》,建立院务公开工作的领导体制、协调机制和办事机构,制定落实院务公开工作目标、计划和措施,积极开展院务公开工作,不断创新向社会、服务对象、内部职工公开的内容和方式,推动医院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和内部民主管理决策。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符合医院特色的院务公开的方式方法,主要作到了四个结合:院务公开与医院工作目标相结合;院务公开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院务公开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相结合,实现共同管理,保证监督有效;院务公开与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实现职工心顺气旺,保证医院工作政令畅通。充分利用院务公开的载体,公开医院改善服务、实施便民利民惠民的措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院改善服务的效果,赢得群众理解和信任。
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抓住机遇,在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深化医院改革,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发展的新突破,努力把我院建成临沂西部的区域性医疗中心。
2012年1月
第二篇:医疗质量检查整改汇报1季度
医疗质量督查整改情况汇报
2xxx年3月31日,xx市卫生协会组织专家一行对我院第一季度医疗质量进行督查,督查重点放在医技科室,其主要问题在:
1、B超、放射科未建立疑难病人随防登记。
2、检验科室内质控操作、登记不到位,设备维护登记不到位,抽血检查消毒不规范。
3、所有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联系不够,登记不全。
4、病区科室医患沟通不到位,不能紧紧围绕病人的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上级医师查房分析不到位;阳性检查结果不复查;输血科室对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不良反应回报单不及时。
5、护理质量存在:护理质控检查存在空白;各项护理制度未及时更新;输血护理未做到三个双签字;消毒物品、送检标本的双签字欠缺。
6、院感反面存在:紫外线消毒检测不够。
针对上述问题,医院于2014年4月7日组织临床医生、医技、护理人员召开专题会议,整改措施如下:
1、放射科要及时认真填写疑难病人随防登记,不放过任何一个疑诊病例;临床医生要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以利于影像科室的诊断。
2、检验科要认真做好室内质控与登记,做好设备维护登记;
3、所有医技科室要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由医务科组织,每季度一次,做好登记记录。
4、病区医生要认真做好与患者的有效沟通,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切实解
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为患者服好务,保证医疗安全。
5、护理部要做好质控检查登记工作,做好双签字及各种登记工作。
总之,通过这次的全院医疗质量检查发现我院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们立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医疗质量的管理力度,提高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水平,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2014-04-8
第三篇:2002年医院医疗质量检查汇报(自查)
2002年上半年医院医疗质量检查
病案管理自查汇报
一、我院有健全的病案管理机构,有专职病案管理人员。
1、病案是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疗保险、法律的重要
依据。我院领导一向极其重视病案管理工作,由一名副院长主管病案工作。医院自1994年成立病案委员会,现病案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主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两位副院长担任,秘书长由信息科长担任,各临床医技科主任、办公室主任、门诊办主任担任委员。病案委员会承担着监督病案管理制度、审核新病案内容、调查了解病案书写质量、定期向医院领导汇报病案管理委员会工作用于等任务。病案委员会下设病案质控小组,由医院的老专家、各科二线以上人员及病案室负责人担任。
2、病案管理组自1973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病案管理人员由
1973年的 1人发展到现在的12人,其中副高职称2人,病案专业人员占42%。现每年回收病案20000余份,病案利用近万份。2002年1月病案管理组成为一级职能科属下的二级科室。今年病案室根据现代化病案管理的需要,设计了新的科学化管理工作流程。共分成四个专业组:①回收、归档组,②质控组,③编码组,④供应组,负责病案各个流程工作。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操作标准和工作时间。每个组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自己工作的同时对上一个环节的工
作进行质检。由副主任医师和主管护师各一名负责终末病历书写质量控制,并负责实习生、新分配医师、护士的病案书写规范的岗前培训工作。
二、有病案室和病案阅览室,病案室设施配套:
1、医院设有病案室和病案阅览室。约300平方米。
2、病案储蓄室共存病案23.2万份。并以每年2万的速度递增。
3、病案室实现机算机管理。共有计算机5台,自1992年开始已实行
计算机病案首页管理,利用计算机对病案进行三索三登。使用ICD-10电子辞典进行疾病分类编码。病案和统计室联网,做到资源共享。
4、今年为加强病案的保管及共享利用,开展对旧病案的光盘存贮。
三、有病案管理制度并纳入医院工作制度:
1、一直以来医院有健全的病案管理工作制度,病案利用开放制度和
病案管理人员职责。
2、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国务院《医
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出台,我院及时对医院的病案书写规范、病案奖罚制度、病案利用开放制度进行修订,使病案管理质量更为提高。
四、病案管理人员能熟练掌握及操作病案管理业务。
1、病案室共有病案管理人员12名,其中病案专业毕业的5人。全
体病案管理人员能熟练掌握病案管理业务,能完成病案管理的基
本工作,如病案的回收、整理、编码、归档、借阅以及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三种基本索引的检索。并在此基础上协助医院管理部门、临床医务人员对病历进行二次的检索利用。
2、对新同志上岗前进行病案管理工作制度及病案管理业务的培训。
并定期给予小讲课,学习病案管理业务。其它同志分别参加全国权威学术机构举办的病案管理专业继续教育培训。
3、每年选派人员参加全国、全省的学术研讨会,随时掌握全国病案
管理的新动态,专业技术水平不段提高。
4、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及科研工作,今年有两篇文章在国家级杂志
上发表,另有两篇论文收集在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
5、完成病案管理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自 查 方 法
一、病案管理检查内容:
1、按卫生局医疗质量检查评审方案的要求对医院的病案管理制
度、病案室的设施配套、病案管理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
2、对上半年病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1)病历出院三日回收率100%。
2)疾病分类编码准确率98%,手术编码准确率95%。
3)病案归档准确率99%。
4)查找病案准确率98%。
5)病案整理合格率95%。
6)病案保管完好率96%。
3、对病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水平考核。
1)、病案管理基础知识。
2)、病案的规范化要求。
3)、病案管理操作技能考核:包括三种手工索引的编制方法、疾病分类或手术分类编码、病案整理、计算机病案首页管理系统的操作、利用计算机首页管理系统进行检索等。
二、病案管理检查小组成员名单:
杜宜林华简张淑娟高苑英苏苑笑
三、病案管理检查时间:二OO二年八月十五日
第四篇:医疗质量检查报告
1、有关部门对评价标准理解不到位,使用管理工具进行质量分析评价等方面相对欠缺;
2、医保范围外诊疗项目管理未形成制度化,未纳入绩效考核;
3、未按消防安全要求开展检查、季节性检查等专项检查,未对特殊部门进行消防演练;
4、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布局欠合理,消毒剂使用欠规范,手术器械等物品清洗质量有待提高;
5、个别工作人员对有创技术操作的授权管理及审批程序不熟悉;
6、病危患者病情变化未在医生交班本中体现;
7、科室质控工作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科室质量目标监控管理不全面、自查频次少、问题描述不清、原因分析不够、整改效果评价少等;
8、运行病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效果不明显;
9、不良事件上报有漏项;
10、部分工作人员风险预警分级标准不掌握;
11、个别外科科室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内容空乏,流于形式;
12、职能部门质控工作存在深度不够的情况,如非计划再手术的质控等;
13、药事管理组织有效监管、药品质量管理、全院药品警示
— 1 — 标识未体现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性;
14、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的规定与程序欠完善,医师、药师、护士对上述规定和程序知晓度有待提高;
15、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评价不及时;
16、年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不够熟练;
17、临床科室护理质控重点不突出,缺乏针对性,整改措施不具体,无追踪评价与成效分析;
18、护理部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19、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较少,对上报的不良事件未进行深层次根因分析,改进措施缺乏针对性,无追踪评价与成效分析; 20、责任护士对重点病人病情掌握、风险评估等准确性有欠缺,专科护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五篇:医疗质量检查情况汇总分析
医疗质量检查情况汇总分析
根据2012年7月份的医疗质量督查情况,对7月份医疗质量落实情况和5月份的归档病历质量评审作如下分析及汇总:
一、2012年5月份归档病历评审:甲级病历232份,占91%;归档乙级病历22份,占9%;无归档丙级病历。病历书写质量继续保持上升趋势(4月份%、3月份88%),终于跃上二级医院规定的基本标准。
二、运行病历的检查:入院病历、首次和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规范性,上级医师查房查房制度落实依然较好;护理记录整体卷面感觉较好(总体与医生病历比较好、感觉较认真);归档积极性较前有明显改善,只有1份病历未在3天内的按时归档。
三、5月份共抽查住院处方82张,15张处方不合格,不合格处方占18.3%;门诊处方212张,55张处方不合格,不合格处方占23.2%;不合格率较前有所增加。
四、已改进的医疗行为
1、病历书写质量在持续改进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提高,已达到90%。及时性、规范性继续得到保持。
2、多数医生开始书写留观病历和注重门诊登记的收发室。
3、住院内科医生的病历和处方书写较规范,字体正规,卷面感觉非常好,严肃的工作行为值得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和借鉴。
4、医师黄太容的处方书写质量虽然字体略差点,但较前显著改善,出现的错误大幅度减少。说明任何工作只要用心去做,认真去做都会做好。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共性存在入院证书写字体潦草,笔墨不一致,甚至
用圆珠笔书写。
2、近期开展的留观病历的书写,普遍存在需要规范的问题,有的医生拒绝书写,漏写概率较大。
3、处方书写乱七八糟,普遍存在格式不一,字体潦草,项目不全。
4、门诊病历多数没有书写。
5、门诊登记普遍存在项目不全,字体潦草,登记不详细。
6、医疗核心制度的记录,普遍内容不详细,填写不全,部分没有内容。
7、病历中应有的授权委托书多数没有。
8、多数人工作情况表明,医疗文书的书写,是为了应付检查、不扣钱,不是从科技的层面、服务安全的层面去认识,自觉的主动的规范书写。
9、个别医生的字体实在潦草,无法辩认。医生的字体需要改进,妇产科部分病历的书写字体还需要进一步正楷化。
10、五官科的病历书写字体、内容、格式都需要尽快改善提高。
11、护理记录仍然存在不完善、刮痕,涂改现象,甚至出现虚假数字。
12、各科室的院内感染,无菌操作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改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六、改进的方法建议
1、对医务人员进行执业意识、执业责任、执业安全教育。有的工作缺陷不是技术水平及能力问题,而是主观意识,思想素质的问题,在思想上不重视,在行为上不踏实。
2、医教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规范病历、处方、门诊病历、留观病历书写的再培训。
3、加强各科室的整体责任感,让各科主任充分承担科室的领导职责,追究科主任的履职责任。
4、对存在的医疗缺陷问题督查办在全面进行督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的督促检查,并正面引导教育使之改进。
5、督查办将本月存在的医疗问题以书面的形式,名为“医疗质量改进的通知”下发到各科室或个人,要求尽快改进。
6、院领导对个别问题可以与个人进行交流沟通,进行相关职责教育,力求工作行为的改变,助推医疗质量督查工作的深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