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及课件中信息技术应用说明

时间:2019-05-11 21:5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方案及课件中信息技术应用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方案及课件中信息技术应用说明》。

第一篇:教学设计方案及课件中信息技术应用说明

课件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设计思路和工具使用:

一、工具使用

Microsoft PowerPoint2010(PPT制作)、格式工厂(视频、歌曲剪切)、Photoshop(制作图形)

二、设计思路

1、新课导入: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英文谈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①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in your daily life? ②How do you solve them? Give some advice.然后利用PPT展示一些图片作为引导,进入课堂学习,导入新知识。

2、通过信息技术理解单词:如allow

v.允许;准许

wrong adj.有毛病的;错误的 What’s wrong? 哪儿不舒服?

midnight n.午夜;子夜

look through快速查看;浏览 guess v.猜测;估计

deal n.协议;交易

big deal重要的事

work out 成功地发展;解决。要解决这些单词,让学生通过先读课文,再出示图片并让学生在课件上指一指,真正理解词义,扩大词汇量,积累了更多的词语;然后再通过单词引申到句,进一步理解词语的使用方法。

3、通过课件出示图片及漫画,配相应的文字说明及问题,训练学生们朗读能力,从而理解课文。进一步掌握单词在文中的意思及用法,对以后学生自己造句、写英语作文起到铺垫作用。

4、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随问随堂练笔的欲望。随问随堂练笔是英语课上必不可少的。而PPT上出具的图片美轮美奂,设计的填空题减少了学生的抄写时间,不仅让学生有了视觉画面,也为后来的做题提供了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做题速度,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5、利用电子白板放听力,给学生以听觉上的刺激,让其注意力更集中,也训练了他们的听力。

6、课件在八年级课堂的运用,不仅更直观的理解单词及课文内容,也更能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想像欲望,扩大了课堂容量,节省了大量时间,还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自我学习和讨论的时间。

第二篇:教学设计方案及课件中信息技术应用说明

教学设计方案及课件中信息技术应用说明:

1、通过信息技术理解关键词:如井沿、无边无际等。井沿一词通过先读课文,再出示图片并让学生在课件上指一指,真正理解了词义,还拓展认识了桌沿、帽沿、河沿等词语,扩大了词汇量,积累了更多的词语;无边无际这一词我是通过让学生看图片--------风景优美的高山、波涛翻滚的江河等,了解了“边”和“际”,进一步理解了词语无边无际。

2、通过课件出示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训练孩子们朗读,从而理解课文。出示三次对话不仅有效的让学生认识了双引号,也初步了解了引号的作用,对以后学生自己造句、写话起到了铺垫作用。

3、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随问随堂练笔的欲望。随问随堂练笔是我校的语文课题。而高山、河流、城市、山野等美轮美奂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词语无边无际,并为后来《青蛙出井后》的续编,在学生心里埋下了伏笔,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而言之,课件在低年级课堂的运用不仅更直观的理解字词及课文内容也更能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想像欲望,扩大了课堂容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即还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一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知道思想,运用现代学习理论、网络环境与多媒体技术,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规划,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选择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活动形式、教学评价、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整个课堂设计要贯穿一条主线(信息素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

一、教学设计应当把握重点

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模式、手段、策略等来进行教学设计,把握以下重点。

1.三维度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结构,追寻新时期条件下素质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2、重、难点

把握本课的重点,难点

3、学情分析:

说明这课是什么教材几章几课的内容,教学对象,上本课之前的知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情感目标的发展

4、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是本节课的头,别有用心的导入很重要,你要激发学生兴趣,让他在整个课堂中有求知欲望。

5、主体性教学策略

主体性教学策略: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注意把握四条认知边界:一是教学的着眼点从怎样旧这点能够缺点错误转移到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二是不承认差生,只承认个体差异存在,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三是教学的注意中心应从知识本身转移到获取知识的过程;四是关注教学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6、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优化课堂要素的配置,追寻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7、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教学、问题教学、活动教学的模式及其功能效应。国内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内型:(1)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模式;(2)小组互助式学习模式;(3)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4)网上协作学习模式;(5)任务驱动教学模式;(6)网络环境下的个别化教学模式……

8、教师的主导作用

重视课堂讲授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提倡简洁、精练、有效的课堂指导,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

9、任务设计的重要性:

任务:层次性,适用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A、目的:你是要学生做什么?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

B、广度:你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观向个体差异的学生

C、深度:因个体差异,任务深度不同。

10、重视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配置合理、有密度、能够引导学生智力潜能开发的课堂练习。

11、与课程整合

计算机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可以说是其它学科的基础,我们就要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来更好的为其它课程服务。

12、.建立教学评价反馈激励机制

通过评价的激励,诱导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体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

多元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发展性评价:不以结果为主,更要注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审美评价标准:美的标准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不能以常人的标准进行。评价参考:只是为引人注意,还是赏心悦目的感受,更好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和反馈,并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有关环节。评价、反馈与修改应该贯穿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教学任务设计

1.教学内容的安排

2.学习者特点的分析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目标的任务途径

知识 技能 情感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目标陈述中,应该使用表达学生具体行为的动词,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笼统、含糊的词语,如“了解”、“学习”、“培养”、“理解”、“认识”、“欣赏”等,用这些动词表述的教学目标,教学后无法测量是否达标。教学目标的陈述主体不应是教师(或讲授内容),而是学生(或学习结果)。陈述教学目标应注意个性化。

教学目标描述用词举例:

(1)结果性目标

a.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b.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指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2)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赏识、关注、拒绝、摒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能够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的进程及其中的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教学策略有微策略和宏策略之分,微策略关心在一个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如一个概念,一个原理)内部如何组织教学;宏策略考虑如何将多个知识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与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措施

(四)教学过程及细节处理

1.课前的资源准备与教学环境设计

2.课堂的引入

3.学生的合作

4.教学的拓展与探索

5.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

(五)教学实践体会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二 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XX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XX〕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XX“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XX〕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XX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XX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XX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三、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四、推进和实施

(一)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培训,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式的整合培训,实现个人自学、网络研修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2.由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参训教师要依据诊断测评结果和自身需求,明确研修主题,选择课程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着眼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3.由区教体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各学区、校(园)要制定本校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线下教学实践打分表。

4.依托培训机构,各学区、校(园)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

月,开展集中培训。下发相关通知,组织开展校长、管理者和助学辅导教师集中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

月,参训人员报名、审核。对教师参训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师在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平台进行报名,并进行学员统计和编班等工作。

月-月,全员网络培训。诊断测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实践(包括统一组织送教下乡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和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晒课评课和课例征集等评优选先活动等);收集工作简报、工作小结和学情数据等。

月,评优选先。开展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实效性调研工作;评选优秀个人(管理员、助学辅导教师/工作坊坊主、学员)、先进学校。

月,总结评估。各学区、校(园)上报不少于3期的工作简报;收集本校优质生成性资源目录及光盘;上报教师线下教研评分表;总结XX提升工程整体工作,制作和分发结业证书,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区教体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研室、电教室共同承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推进的规划及方案,统一安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我区“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和测评的具体实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我区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等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督查我区教师培训、测评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结果的运用,报送项目备案材料,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

(二)工作职责

1.人事股:负责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学区、校(园)评先选优、校(园)长评先选优、考核,教师评优晋级、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培训方案、测评细则的制定,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和各学区、校(园)培训事宜的衔接和培训学员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并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3.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

4.电教室:负责组织各类参训学员网络注册和平台操作,教学课件制作、微课程、电子白板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优质课案例资源征集活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5.各学区、校(园):负责培训教师的信息上报、督促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评价和组织实施教师的测评工作。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测评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监督机制

1.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体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设备保证

1.电教室协助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督促学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教师培训提供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2.各学区按照就近原则,负责安排辖区内已接通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学校(园)对口帮扶没有接通宽带网络的学校(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

“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培计划”经费管理。教师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纳入“国

第四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国培计划(XX)”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管理与监测平台和中国教师研修网为学习阵地;以远程培训、网上研修、区域研修、校本研修为手段;以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目标来实施我校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二、工作目标

根据《“国培计划(XX)”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要通过此次培训,使全体教师的技术应用有改变,专业发展有环境。引导教师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围绕日常教学重难点,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自身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课堂教学案例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帮助教师学会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区域研修社区,参与混合研修活动,能够利用手机移动端、数字备课工具提供个人工作效能,从而熟悉和运用技术手段形成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环境促进自身成长。

通过培训,培养出一支骨干队伍,形成一批精品资源,能够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上有所突破,形成模式。力争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及混合研修示范学校,确保参训率100%,合格率100%,优秀率在30%以上。

三、参训对象

所有教师(具备教师资格证)均必须参加。

四、培训方式和计划

培训主要采用全员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以网络研修、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网络研修

本次培训以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主题,依据教育部相关标准分类、分科、分层设计五个模块的递进式培训课程;教师依据训前诊断测评报告、本校教学环境和自身需求,从相应的主题和丰富课程资源中,选择相关任务及课程,至少完成50学时。

(二)线下活动

1.以各教研组为学习小组,教研组长为学习组长,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信息技术助力学习难点的研修计划制定、教学(微课)设计研讨以及课例(微课)研磨活动。

2.全校教师分为语文、数学、综合三个班,按照教育技术室的时间安排,到微机室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该培训以具体操作方法为主,注重提升教师操作信息技术设备的能力。

五、实施步骤

本项目从XX年8月开始至XX年11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项目准备阶段()

此阶段组织全体教师报名注册,组建微信群,开设订阅号。

第二阶段:网络研修与线下活动、线上测评阶段。()

此阶段组织教师参加网络研修与线下活动。教师在研修网平台成绩达60分以上可参加省平台在线测评,测评达90分以上(原定85分)可获得省平台结业证书。(省平台测评务必于日前完成,可多次测评,取最高成绩)

第三阶段:线下测评、总结阶段()

此阶段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线下测评,对培训进行总结。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组织结构

为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管理,根据上级要求,成立公安县实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和管理团队。

1、公安县实验小学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危 勇

副组长:陈红文

组 员:皮春梅

王小柱

向礼卫

2、公安县实验小学提升工程管理团队:

管 理 员:谢小毛

技术指导:李昌安

活动指导:陈 倩

小组管理:各教研组长

(二)环境保障

1.以教研组长为学习组长,督促组员及时参与培训,并对作业进行打磨;

2.根据微机室空闲情况,每周一全天、周三和周五上午第一、二节课,向全体教师全放,方便学校教师参与网络研修;

3.教育技术室要每周对班班通设备进行巡查,为全体教师提供实践环境。

4.确保全校网络畅通。

(三)实时监控

为了保障学习的正常运行,将通过校务公开栏、微信订阅号、培训简报等多种方式,及时将学情进行通报。在线下培训中,将专门设置答疑时间,确保全体教师顺利参训。

(四)奖励机制

在绩效工资中,设立专门项目,对培训合格的教师进行奖励;

对在培训过程中,积极参加、提升明显、成绩优异的学习小组和学员颁发证书。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XX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XX〕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XX“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XX〕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XX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XX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XX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三、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四、推进和实施

(一)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培训,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式的整合培训,实现个人自学、网络研修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2.由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参训教师要依据诊断测评结果和自身需求,明确研修主题,选择课程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着眼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3.由区教体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各学区、校(园)要制定本校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线下教学实践打分表。

4.依托培训机构,各学区、校(园)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

月,开展集中培训。下发相关通知,组织开展校长、管理者和助学辅导教师集中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

月,参训人员报名、审核。对教师参训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师在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平台进行报名,并进行学员统计和编班等工作。

月-月,全员网络培训。诊断测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实践(包括统一组织送教下乡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和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晒课评课和课例征集等评优选先活动等);收集工作简报、工作小结和学情数据等。

月,评优选先。开展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实效性调研工作;评选优秀个人(管理员、助学辅导教师/工作坊坊主、学员)、先进学校。

月,总结评估。各学区、校(园)上报不少于3期的工作简报;收集本校优质生成性资源目录及光盘;上报教师线下教研评分表;总结XX提升工程整体工作,制作和分发结业证书,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区教体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研室、电教室共同承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推进的规划及方案,统一安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我区“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和测评的具体实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我区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等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督查我区教师培训、测评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结果的运用,报送项目备案材料,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南俊武: 区教体局局长

副组长:

董志越: 区教体党工委书记

马建军: 区教体局副局长

雪保安: 区教体局副局长

成 员:

陈文林 区教体局人事股股长

杨天明 区教体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心主任

刘向东 区教体局电教室主任

马爱国 区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

姚 海 区教体局人事股副股长

郑永望 区教体局教研室教研员

苏成仪 区教体局电教室干事

杨虎军 区教体局教师发展培训中心干事

各学区、校(园)是实施“能力提升工程”的主体,要组建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负责组织本学区、校(园)参训教师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督促参训教师通过培训测评,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测评并上报测评数据。

(二)工作职责

1.人事股:负责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学区、校(园)评先选优、校(园)长评先选优、考核,教师评优晋级、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培训方案、测评细则的制定,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和各学区、校(园)培训事宜的衔接和培训学员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并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3.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

4.电教室:负责组织各类参训学员网络注册和平台操作,教学课件制作、微课程、电子白板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优质课案例资源征集活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5.各学区、校(园):负责培训教师的信息上报、督促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评价和组织实施教师的测评工作。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测评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监督机制

1.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体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设备保证

1.电教室协助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督促学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教师培训提供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2.各学区按照就近原则,负责安排辖区内已接通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学校(园)对口帮扶没有接通宽带网络的学校(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

“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纳入“国培计划”经费管理。教师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第五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怎么做?,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作业题目: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自己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若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温馨提示:根据教育部对本项目的要求,切实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课堂实录能真实的反映“教学实践”,请尽量提交视频格式的课堂实录或课堂片段,坊主在批改作业时将优先考虑视频格式的作业为优秀作业。

作业要求:

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

2.作品内容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若没有拍摄设备也可以提交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成果资源包。(注:由于资源包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下载教学设计方案及课件中信息技术应用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方案及课件中信息技术应用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苏州园林》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这篇文章语言浅显典雅,以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抓住苏州园林的共......

    教学设计方案与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教学设计方案与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① (看flash)通过看、想这一过程,唤起学生头脑中对四边形的已有认知,有利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掌握。 ②三年级上期......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坐井观天姓名工作单位年级学科二年级语文教材版本S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英语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英语 伽师县玉代克力克乡中学:巴哈尔古丽·阿布力米提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指出要“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

    多媒体课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精选五篇)

    多媒体课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 二、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多媒体课件集视频、音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一体,在现代教育教学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运用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运用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运用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语文教育的本质,......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教学设计方案 语文(大全5篇)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导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

    梯形课件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八年级梯形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者:龙南县临塘中学幸涛 梯形课件选用的教材版本是北京师范大学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第五节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㈠三次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