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功率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功率》是在学生学完了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之后,又接触的一个新物理量,它以对功的一个延伸与拓展。本节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多样化等基本理念。采用比较法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列举从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实例,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感受到物理并不难学,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也为今后学习电功率等知识作了必要准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3)能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功率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通过“比一比,谁做功更快”的活动,让学生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功率的概念
难点: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
教具:电子拍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刻度尺,体重秤,时间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及操作能力。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宗旨,创设实际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情景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实际意义;用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方法知道比较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用阅读的方法获得对功率单位的感性认识,用练习巩固对功率公式的理解,让全体学生全面地投入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三、说教法
以讨论交流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主,情景激学、比较、阅读、讲解等方法为辅;设计简单计算功率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让他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发挥所长,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四、说学法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用能有效地激发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分析和对比,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得以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解释,不仅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通过真正的“做”科学,学生既学到知识内容,又掌握更深入地运用和探究那些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使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因此,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对比讨论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承前启后,从生活到物理,引出课题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出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情景都需比较快慢,水到渠成的提出本节要探究的物理问题�D�D做功的快慢即功率。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以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为主,讲授新课
1、讨论交流比较做功的快慢通过提供的情景,让学生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情景中的不同条件。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讨论结果,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二是物体做功所用去的时间。
比较做功的快慢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完成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方法二: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2、建立功率的概念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概念、功率的公式。讲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由功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即:“焦/秒(J/s)”。为纪念瓦特,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1J/s=1W)。工程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为功率单位(1KW=1000W)。
(三)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估测上楼功率,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判断所需没的物理量和所需的器材,指导学生列出实验记录表格,并且推出功率的表达式。
简单介绍现实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功率,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到功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练习巩固加深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公式进行有关功率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
11.4功率
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公式:功率=功/时间P=W/t(p=Fv)
4.单位:w、kw、Mw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功率的测量。采用与速度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比较做功的快慢,同时也易理解功率定义,公式,单位。对于估测上楼功率,因测量的方法不同,得出表达式也不同。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篇2:功率的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和利用功率公式解决综合题目
教学方法:提问讨论法、讲演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素材,如1000块砖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二、进行新课
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所做的功所用时间
A1000J5S
B1000J10S
C4000J1min
D6000J1min
学生结合阅读教材1、2自然段,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2、如果做功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3、如果两物体做的功不同,做功的时间也不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仿照速度的概念,我们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概念: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上式可写作:P=W/t
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1kW=103W1MW=106W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例题:见书112面
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此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请同学分步进行讨论、演算。
1、0.7t的水泥板重是多少?
2、用一台起重机把它提升4米,需做多少功?
4、若完成这些功用15s,则这台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
具体解答过程见书
三、练习:
1、某机器铭牌上标有“750W”,它的物理意义是()。
2、用一动滑轮提升重200牛,拉力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10秒,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四、小结
五、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六、板书设计:
1、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3、计算公式:p=W/t单位:瓦特千瓦
4、生活中各种机械功率的意义及功率知识的应用。
篇3:功率说课稿参考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功率》是在学生学完了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之后,又接触的一个新物理量,它以对功的一个延伸与拓展.本节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多样化等基本理念。采用比较法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列举从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实例,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感受到物理并不难学,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也为今后学习电功率等知识作了必要准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3)能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功率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通过“比一比,谁做功更快”的活动,让学生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功率的概念
难点: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
教具:电子拍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刻度尺,体重秤,时间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及操作能力。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宗旨,创设实际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情景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实际意义;用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方法知道比较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用阅读的方法获得对功率单位的感性认识,用练习巩固对功率公式的理解,让全体学生全面地投入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二、说教法
以讨论交流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主,情景激学、比较、阅读、讲解等方法为辅;设计简单计算功率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让他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发挥所长,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三、说学法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用能有效地激发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分析和对比,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得以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解释,不仅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质疑、推理和批
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通过真正的`“做”科学,学生既学到知识内容,又掌握更深入地运用和探究那些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使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因此,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对比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承前启后,从生活到物理,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出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情景都需比较快慢,水到渠成的提出本节要探究的物理问题――做功的快慢即功率。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以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为主,讲授新课
1、讨论交流比较做功的快慢 通过提供的情景,让学生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情景中的不同条件。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讨论结果,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二是物体做功所用去的时间。
比较做功的快慢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完成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方法二: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2、建立功率的概念 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概念、功率的公式。讲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由功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即:“焦/秒(J/s)”。为纪念瓦特,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1J/s=1W)。工程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为功率单位(1KW=1000W)。
(三)内化提高 实际应用
估测上楼功率,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判断所需没的物理量和所需的器材,指导学生列出实验记录表格,并且推出功率的表达式.
简单介绍现实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功率,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到功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练习巩固加深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公式进行有关功率的计算。
(三)课堂小结 感悟收获:提出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这种启发、浓缩式的小结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高潮,使所学的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
(四)布置作业,巩固升华P20WWW1
六、板书设计
11.4功率
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公式:功率=功/时间 P=W/t (p=Fv)
4.单位:w、kw、Mw
单位换算
估测上数功率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功率的测量.采用与速度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比较做功的快慢,同时也易理解功率定义,公式,单位.对于估测上楼功率,因测量的方法不同,得出表达式也不同.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篇4:物理《功率》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和利用功率公式解决综合题目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法、讲演练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素材,如1000块砖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二、进行新课
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学生结合阅读教材1、2自然段,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2、如果做功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3、如果两物体做的功不同,做功的时间也不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仿照速度的概念,我们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概念: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上式可写作:
P=W/t
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1kW=103W 1MW=106W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例题:见书112面
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此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请同学分步进行讨论、演算。
1、0.7t的水泥板重是多少?
2、用一台起重机把它提升4米,需做多少功?
4、若完成这些功用15s,则这台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
具体解答过程见书
三、练习:
1、某机器铭牌上标有“750W”,它的物理意义是( )。
2、用一动滑轮提升重200牛,拉力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10秒,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四、小结
五、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