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在线学习——课件名称:中庸--致中于和(上)
课件名称:中庸--致中于和(上)
测试题目共:23,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中庸》形成是在春秋末战国初。(是否题)(分值:4)A A. 对 B. 错
第2题、孟子说“仁者不忧,而智者不惑,而勇者不惧”。(是否题)(分值:4)B A. 对 B. 错
第3题、《周礼》是对礼的哲学思想和它所赋有的意义的一种揭示阐发。(是否题)(分值:4)B A. 对 B. 错
第4题、儒家的爱是没有等级的。(是否题)(分值:4)B A. 对 B. 错
第5题、祭礼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否题)(分值:4)A A. 对 B. 错
第6题、通过“未能知人,焉能知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句话,我们可以分析出孔子是相信鬼神的。(是否题)(分值:4)B A. 对 B. 错
第7题、要是想能很好的治国,就要对礼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是否题)(分值:4)A A. 对 B. 错
第8题、“三年不为礼,礼必坏”的下一句是()。(单选题)(分值:4)B A. “三年之丧,达乎天子” B.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C. “父母之丧,无贵贱” D. “期之丧,达乎大夫”
第9题、礼仪程度的细化具体,标明着()是越来越高。(单选题)(分值:4)A A. 文明的程度 B. 文化的程度 C. 思想的程度 D. 历史的程度
第10题、()是《春秋》春秋十二公最后一公,和孔子是同时代人。(单选题)(分值:4)B A. 桓 B. 哀 C. 庄 D. 文
第11题、发乎于情是人的本性,而止乎于礼是文明的过程,是一种()的标志。(单选题)(分值:4)D A. 文化 B. 智慧 C. 历史 D. 文明
第12题、文中举了()的例子来证明中庸无所不在。(单选题)(分值:4)B A. 周朝文武王 B. 鬼神 C. 武王攒大王 D. 王季
第13题、《春秋》讲的是()史。(单选题)(分值:4)A A. 鲁 B. 齐 C. 魏 D. 韩
第14题、()是周这个社会时期人们之间交往的行为规范。(单选题)(分值:4)B A. 《周礼》 B. 《易礼》 C. 《礼记》 D. 《大戴礼记》
第15题、《中庸》是用()的方式,把儒家思想的内在核心理路揭示了出来。(单选题)(分值:4)D A. 具象思维 B. 具象和抽象思维 C. 艺术思维 D. 抽象思维
第16题、尊贤,贤指的是(ABC)。(多选题)(分值:5)A. 以德也 B. 以智也 C. 以能也 D. 以勇也
第17题、执行祭礼的方式包括(ABCD)。(多选题)(分值:5)A. 修其祖庙 B. 陈其宗器 C. 设其裳衣 D. 荐其时食
第18题、“达道五”是(ABCD)。(多选题)(分值:5)A. 君臣也 B. 朋友之交也 C. 夫妇也 D. 昆弟也
第19题、做好宗庙之礼的方法(ABD)。(多选题)(分值:5)A. 贱其位,行其礼,奏其乐 B. 敬其所尊,爱其所亲 C. 是葬以士,祭以大夫 D.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第20题、天下国家之九经包括(BCD)。(多选题)(分值:5)A. 修身也,礼下士,尊王也 B. 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 C. 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 D. 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第21题、中庸的“中”有两个含义,分别是(CD)。(多选题)(分值:5)A . 其中
B . 外在,喜怒哀乐之所感 C . 内在,喜怒哀乐之未发 D . 中间、适度
第22题、(ABD)是天下之达德。(多选题)(分值:5)A. 智 B. 仁 C. 理 D. 勇
第23题、(AB)曾经说过,读圣贤书,实际上就等于和圣贤们对话。(多选题)(分值:5)A. 二程 B. 朱熹 C. 韩愈 D. 曾子
第二篇:全市干部在线学习必修课件
全市干部在线学习必修课件
1、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程和经验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与新举措(上、下)
3、区县如何发展产业——以战略性新型产业为例
4、企业管理者的人文素养
5、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城市发展
6、发挥文化产业在提升经济中的引擎作用
7、文化产业强国的模式与对策
8、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动态
9、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10、城乡规划与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布局的关系
第三篇:2016年云南干部在线学习课件答案《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解读(上)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解读(上)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的重要意义
(一)《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是党的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的指导,也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手段。在地方党委的组织建设方面贯彻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地方党委工作运作规章制度的党内法规。
1996年颁布的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已不适用当今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大后,颁布新《条例》。其内容标准是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制定,结合当前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问题,体现针对性。
《条例》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就是把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在地方党委的工作实践中。
(二)《条例》是地方党委组织运行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依据
根据《条例》规定,地方党委主要指省、市、县三级党委。省一级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市一级包括省辖市一级、盟、州等。县一级包括县、旗等。这三级委员会在地方是领导核心。有领导权力和管理权力。在地方决策、人事运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重大事项中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起到重要的领导核心作用,责任重大,使命重大,任务重大。决定了地方党委的工作运行,必须在制度化的规则程序轨道内运行。
《条例》是保障地方党委权力运作、职责履行、任务完成能在制度化、程序化基础上运行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地方各级党委承担的领导重任关系到地方发展与稳定,一套清晰明确、科学合理的规则程序对组织运作有保障,也提高了机构组织运作的有序性、合理性。反之制度化程度低的状态直接影响职责使命的完成。《条例》的颁布保障地方各级党委运作,实现高度制度化、规则化、程序化。
(三)《条例》是我们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手段
《条例》是党内法规,而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明确提出制度治党、依规制党。
中国共产党规模大,人员多,组织类型复杂。更加需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而党内法规首推党章。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大法,是对党的基本框架、基本原则做的规定。《条例》是根据党章及全面从严治党一系列的措施精神方针而制定的党内重要法规。
地方党委制度治党、依规治党首先遵循党章,其次是《条例》。
二、新《条例》发展丰富的内容
(一)新《条例》突出了地方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和党要管党在新《条例》中是发展创新,特别突出各级地方党委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党委承担主体责任,纪委承担监督责任,其具体机制写进《条例》中。明确了地方党委的主体责任。
如,党委书记必须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职责。抓队伍管干部,抓纪律,抓作风。专职副书记协助书记抓党建。常委会其它委员履行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
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之后的“一岗双责”,每个领导干部既要履行分管领域的义务职责,也要抓队伍、抓纪律、管干部。同时每年地方党委至少要向全会和上级党委专题报告一次抓党建工作情况。
(二)新《条例》健全了地方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制度基础
各级地方党委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条例》规定了七个方面的职责和事项,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具体化。为进一步提高地方党委发挥领导作用,夯实制度基础,明确运作规则。
(三)新《条例》规范了地方党委组织架构和成员配备
地方党委的人员设置历来没有清晰规定,实践中也五花八门。按照团队建设,基于政治组织机构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地方党委的人员设置必须统一规定。
《条例》对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做了具体规定,提高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如《条例》对地方党委的组成和地方委员候补委员及常委员配备做了明确规定。常委会委员配备,由上级党委根据工作需要,按照有利于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提高议事决策水平的原则决定。常委会委员名额,省级为11至13人,市、县两级为9至11人,个别地方需要适当增减的,由党中央决定或者省级党委根据中央精神审批。(第八条)
在组织架构上还做新规定。如第二章组织和成员,内容包括规划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的配备和替补;创设辞职、自动中止等制度。
(四)新《条例》强化了全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
新《条例》在地方党委的地位方面有所加强加,包括在决策方面的权重和事项,全委会对常委会的监督等。
地方党委是双层结构,有两个组织形式。包括地方党委全会,即全体会议,以及地方党委常委会。地方党委全会的日常工作班子是常委会。日常决策、管理、指挥命令等主要是常委会运作。
然而实践中的现象是常委会权力大,全会逐渐边缘化。因此处理全会和常委会的关系是地方党委权力运行中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
新《条例》思路非常清晰,根据党章规定,常委会是全会的日常工作班子,要保障常委会的效率和指挥职能的同时,还要保障全会在地方发展重大政方针上的角色作用和对常委会的监督作用。
过去两会职责权限关系不清晰,造成全会作用弱化的后果。新《条例》将其细化,如规定全会的职责事项,常委会如果包办就是越权。
(五)新《条例》完善了地方党委的运行机制
新《条例》在地方党委事项的运作程序上确立了“书记专题会议”。传统书记办公会权限不清,构成人员不严肃,书记专题会议是事实求是的措施。但书记专题会议不是决策机构,只是一个程序。具有程序性意义。
(六)新《条例》完善了地方党委决策程序
新《条例》完善了地方党委决策程序。如规定要健全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机制,是在决策过程中的前置程序。是地方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一个进步。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节选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地方委员会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促进党的执政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第三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在本地区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本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行全面领导,对本地区党的建设全面负责。第四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结合本地区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地方委员会领导集体活力和党的团结统一。
(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六)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履职尽责。第五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主要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
(一)对本地区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二)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组织的主张成为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或者其他政令。
(三)加强对本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
(四)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任免和管理干部,向地方国家机关、政协组织、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推荐重要干部。
(五)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等依法依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
(六)加强对本地区群团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
(七)动员、组织所属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目标任务。第二章 组织和成员
第六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由同级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委员、候补委员组成,每届任期5年。
党的地方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简称常委会)由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简称全会)选举产生,由党的地方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和常委会其他委员组成。第七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配备应当具有代表性,符合党龄、年龄、性别、专业等方面要求。人选应当包括书记、副书记和常委会其他委员,一般还应当包括同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协、法院、检察院主要负责人,同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同级工会、共青团、妇联主要负责人,下一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适当比例的基层党员。
党的地方委员会任期内,委员出缺的由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递补后仍有空缺的可以召开党代表大会或者党代表会议补选。
因调离本地区、辞去公职、退休等原因不适宜继续担任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应当辞去或者由所在的党的地方委员会按程序免去其党委委员、候补委员职务。死亡、丧失国籍、被追究刑事责任、被停止党籍、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党纪处分的,委员、候补委员职务自动终止。辞去、免去或者自动终止委员、候补委员职务的,应当报上一级党委备案。确有必要时,上一级党委可以任免下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职务。
第八条 常委会委员配备,由上级党委根据工作需要,按照有利于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提高议事决策水平的原则决定。常委会委员名额,省级为11至13人,市、县两级为9至11人,个别地方需要适当增减的,由党中央决定或者省级党委根据中央精神审批。
党的地方委员会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个别民族自治地方需要适当增加副书记职数的,由党中央决定或者省级党委根据中央精神审批。
党的地方委员会换届时,书记、副书记和常委会其他委员由全会选举产生,并报上一级党委审批。新当选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委会其他委员一般应当任满一届。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委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调动、任免下级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常委会其他委员,其数额在任期内一般不得超过常委会委员职数的二分之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节选2......第三章 职责
第九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同级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党的地方委员会应当通过召开全会的方式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以及同级党代表大会决议、决定的重大措施。
(二)讨论和决定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大改革事项、重大民生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三)讨论和决定本地区党的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审议通过重要党内法规或者规范性文件。
(四)决定召开同级党代表大会或者党代表会议,并对提议事项先行审议、提出意见。
(五)听取和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或者专项工作报告。
(六)选举书记、副书记和常委会其他委员;通过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委会其他委员。
(七)决定递补党委委员;批准辞去或者决定免去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决定改组或者解散下一级党组织;决定或者追认给予党委委员、候补委员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党纪处分。
(八)研究讨论本地区行政区划调整以及有关党政群机构设立、变更和撤销方案。
(九)对常委会提请决定的事项或者应当由全会决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决策。第十条 常委会在全会闭会期间行使党的地方委员会职权,主持经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召集全会,向全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对拟提交全会讨论和决定的事项先行审议、提出意见。
(二)组织实施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和全会决议、决定。
(三)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报告工作,讨论和决定下级党组织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
(四)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组织工作、纪律检查工作、群众工作、统一战线工作、政法工作等方面经常性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
(五)按照有关规定推荐、提名、任免干部,必要时对重要干部的任免可以征求党委委员意见;教育、管理、监督干部;研究决定党员干部纪律处分有关事项。
(六)对应当由常委会决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决定。
第十一条 党委书记主持党的地方委员会全面工作,组织常委会活动,协调常委会委员的工作,对党委工作负主要责任。
担任政府正职的党委副书记主持政府全面工作,组织政府党组活动。不担任政府职务的党委副书记主要协助书记抓党的建设工作,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协调和负责其他方面工作。
常委会其他委员根据分工负责有关工作,履行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第十二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应当建立职责清单制度,明确常委会及其成员职责,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十三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必须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记必须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常委会应当定期研究党建工作,每年至少向全会和上一级党委专题报告1次抓党建工作情况。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行市、县两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完善党建工作考核综合评价体系,确保党建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党的地方委员会应当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领导和支持纪律检查机关履行监督责任,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从政环境。
第十四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及其成员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按照规定参加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带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有关规定,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节选3......第四章 组织原则
第十五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必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组织决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任何地方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
党的地方委员会应当每年向上一级党委作1次全面工作情况报告,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某项重要决定的情况应当专题报告。遇有重大突发事件、重大问题应当及时请示报告。
第十六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应当支持和保证下级党组织依法依规正常履职。凡属下级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如无特殊情况,应当由下级党组织处理。党的地方委员会作出同下级党组织有关的重要决定,一般应当事前征求下级党组织意见。需要同级党代表大会代表、下级党组织和党员了解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应当及时通报。
第十七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应当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应当由全会或者常委会会议讨论和决定的事项,必须由集体研究决定,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无权擅自决定。在集体讨论和决定问题时,个人应当充分发表意见。个人对集体作出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保留,也可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常委会委员应当根据分工和集体决定,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切实履行职责;对不属于自己分管的工作,也应当从全局出发关心支持,加强研究,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八条 党委书记应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善于集中正确意见,自觉接受常委会其他委员监督,不得凌驾于组织之上、班子之上,不得搞独断专行。常委会其他委员应当支持书记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书记对其工作的督促检查。常委会委员应当在党性原则基础上维护团结,互相信任、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监督。
第十九条 常委会委员代表党委的讲话和报告,署名发表或者出版同工作有关的文章、著作、言论,应当事先经过常委会审定或者党委书记批准。
常委会委员在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或者参加其他公务活动时发表的个人意见,应当符合党委集体决定精神。*第五章议事和决策
第二十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及其常委会议事决策应当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第二十一条 党的地方委员会及其常委会应当健全决策咨询机制,重大决策一般应当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方案,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风险评估和合法合规性审查,经过全会或者常委会会议讨论和决定。
第二十二条 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遇有重要情况可以随时召开。全会由常委会召集并主持,议题一般由常委会征询党委委员、候补委员意见后确定。全会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党委委员到会方可召开。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应当在会前请假,其意见可以用书面形式表达。根据工作需要,常委会可以确定有关人员列席全会。
表决可以根据讨论和决定事项的不同,采用举手、无记名投票或者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党委委员半数为通过。未到会党委委员的意见不得计入票数。候补委员没有表决权。
对党委委员、候补委员作出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党纪处分决定,必须由全会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先由常委会作出处理决定,待召开全会时予以追认。对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的上述处分,必须经上级党委批准。......课件名称:《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解读(上)
测试题目共:30,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中国共产党规模大,人员多,组织类型复杂。更加需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否题)(分值:3)A. 对 B. 错
第2题、1994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对加强和改善地方党委领导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3题、地方党委权利较小,因此工作不必进一步加强,地方党委的领导能力也不必进一步提高。(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4题、随着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仍然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5题、《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对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做了具体规定,提高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6题、实践中的现象是全会权力大,常委会逐渐边缘化。(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7题、《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的出台,是党的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的指导,也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手段。(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8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和党要管党在新《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是发展创新,特别突出各级地方党委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9题、1996年颁布的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已不适用当今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需要。(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10题、地方党委作为本地区的领导核心,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上居于关键位置,不负有重大责任。(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11题、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由党的同级代表大会()产生。(单选题)(分值:3)B
A. 提议 B. 选举 C. 委任 D. 推荐
第12题、党的地方委员会委员、()配备应当具有代表性,符合党龄、年龄、性别、专业等方面要求。(单选题)(分值:3)A
A. 候补委员 B. 委任委员 C. 常任委员 D. 常务委员
第13题、《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省级常委会委员配备名额为11至()人。(单选题)(分值:3)B
A. 12 B. 13 C. 14 D. 15
第14题、《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共有()章。(单选题)(分值:3)D A. 四 B. 五 C. 六 D. 七
第15题、其他地区交流到本地区担任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或法检部门主要负责人等,由于缺少()进不了党委委员队伍。(单选题)(分值:3)C
A. 法律法规 B. 组织约定 C. 补选机制 D. 无法确定
第16题、过去,对全会决策监督和常委会职责界限不够明确,()容易代替()作出决定,从而造成其作用弱化。(单选题)(分值:3)A
A. 常委会、全会 B. 全会、常委会 C. 全会、委员会 D. 委员会、常委会
第17题、《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自2015年()月25日起施行。(单选题)(分值:3)A
A. 12 B. 11 C. 10 D. 9
第18题、党章规定,要保障()的效率和指挥职能的同时,还要保障全会在地方发展重大政方针上的角色作用和对()的监督作用。(单选题)(分值:3)B
A. 常委会、全会 B. 全会、常委会 C. 全会、委员会 D. 常委会、常委会
第19题、地方党委制度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重要()制度,完善这项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单选题)(分值:3)A
A. 组织 B. 法律 C. 党纪 D. 道德
第20题、《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市、县两级常委会委员配备名额为9至()人。(单选题)(分值:3)B
A. 10 B. 11 C. 12 D. 13
第21题、以下属于《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的章节内容的是()。(多选题)(分值:4)ABCD
A. 组织和成员 B. 职责 C. 组织原则 D. 议事和决策
第22题、党的地方委员会在本地区发挥()的领导核心作用。(多选题)(分值:4)AB
A. 总揽全局 B. 协调各方 C. 大包大揽 D. 注重经济发展
第23题、《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改革精神,突出了地方党委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多选题)(分值:4)ABCD A. 十八大 B. 十八届三中全会 C. 十八届四中全会 D. 十八届五中全会
第24题、地方各级党委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要求,(),确保在本地区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多选题)(分值:4)ABCD
A. 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相结合 B. 坚持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和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相结合 C. 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D. 坚持党委领导和支持保证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相结合
第25题、《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适用于党的(),设区的市和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多选题)(分值:4)ABC
A. 省 B. 自治区 C. 直辖市 D. 社区
第26题、《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党委工作,提高党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选题)(分值:4)AB
A. 执政能力 B. 领导水平C. 人员数量 D. 综合素质
第27题、中央组织部要会同中央党校等单位,通过举办()等方式,深入抓好《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的学习培训。(多选题)(分值:4)AB
A. 专题研讨班 B. 专题培训班 C. 茶话会 D. 联谊会
第28题、党的地方委员会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本地区()等实行全面领导,对本地区党的建设全面负责。(多选题)(分值:4)ABCD
A. 经济建设 B. 政治建设 C. 文化建设 D. 社会建设
第29题、地方各级党委要对《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的学习贯彻工作作出专门安排,通过深入系统学习,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不断提高运用《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做好党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多选题)(分值:4)AB
A. 基本精神 B. 主要内容 C. 规范范围 D. 惩戒强度
第30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多选题)(分值:4)AB
A. 总揽全局 B. 协调各方 C. 大包大揽 D. 注重经济发展
第12题、处理全会和常委会的关系是地方党委权力运行中()的核心问题。(单选题)(分值:3)B
A. 可回避 B. 不可回避 C. 不置可否 D. 可处理 第14题、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在()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同级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单选题)(分值:3)A
A. 代表大会 B. 中共中央全会 C. 政协会议 D. 经济工作会议
第15题、党的地方各级组织的领导机关领导本地方的工作,要()向上级党的委员会报告工作。(单选题)(分值:3)A
A. 定期 B. 不定期 C. 按要求 D. 从不
第16题、《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健全了地方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单选题)(分值:3)C
A. 制度理论 B. 制度水平C. 制度基础 D. 制度强度
第19题、过去,对全会决策监督和常委会职责界限不够明确,()容易代替()作出决定,从而造成其作用弱化。(单选题)(分值:3)B
A. 常委会、全会 B. 全会、常委会 C. 全会、委员会 D. 委员会、常委会
第20题、本课中讲,根据党章规定,()是()的日常工作班子。(单选题)(分值:3)A A. 常委会、全会 B. 全会、常委会 C. 全会、委员会 D. 委员会、常委会
第四篇:江苏干部在线学习三严三实(上)试卷0428
本次考试结束啦,您在此次考试客观题得分为 95.0 分!
您通过考试!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判断题
1.如今,从政当官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正确 √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三严三实”是“四个全面”的微观基础。
正确 √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3.为官不为是全体的积极腐败,是打击的重点。
正确 √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4.“三严三实”的关键是“严与实”的问题。
正确 √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一次性的活动,而且是一场革命运动。
正确 √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单选题
1.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金融海啸,金融海啸引起了欧债危机,进而引起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对我国参与全球化是一大影响。在危机时期,中国遇到了“三期叠加”的小背景,下列各项不属于“三期叠加”小背景的是()。
正确 √
A.高中速换挡期
B.结构转型升级期
C.矛盾凸显期
D.前期过度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2.“三严三实”是夯实“四个全面”的()。
正确 √
A.宏观基础
B.微观基础
C.宏观条件
D.微观条件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3.应对舆情和危机事件,要坚持“三严三实”。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 √
A.只做不说,行胜于言
B.边做边说,透明公正
C.先做后说,后发制人
D.不做不说、瞒天过海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4.后发现代化国家遇到的问题是()。
正确 √
A.时空压缩问题
B.时空拓展问题
C.空间压缩问题
D.以上都不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新中国建立前30年,我们的现代化进程比较慢,主要是因为搞(),没有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正确 √
A.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C.宏观经济
D.微观经济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6.下列有关“三严三实”与“四个全面”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正确 √
A.“三严三实”是夯实“四个全面”的微观基础
B.“三严三实”与“四个全面”相辅相成
C.“三严三实”是行为准则
D.“四个全面”是夯实“三严三实”的微观基础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7.“今天非常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有的人死在了明天晚上。”此语是出自()口中。
正确 √
A.马云
B.俞敏洪
C.王石
D.以上都不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根据本讲,不严不实的作派不包括()。
正确 √
A.思想作风消极萎靡
B.政治作风信念动摇
C.组织作风纪律涣散
D.学习作风积极进取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9.文化的根基、文化的核心、文化的灵魂是看你()。
正确 √
A.有没有文化
B.有没有道德
C.有没有信仰
D.有没有价值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10.毛泽东时代是革命与战争时代,在那个时代,强调()。
正确 √
A.道德建党
B.实践建党
C.制度建党
D.思想建党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第三部分;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目前中国式难题的包括()。
错误 ×
A.利益铁藩篱
B.制度天花板
C.社会流动“堰塞湖”
D.VIP金钟罩、铁布衫、隐身衣
E.意识形态雾霾
您的答案:ABDE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分析:
2.2014年3月9日,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
正确 √
A.严以修身、严以用权
B.严以律已,谋事要实
C.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D.创新发展、求真务实
E.以上都不对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3.本讲提到,新常态下,严明党的纪律,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三大能力要求,包括()。
正确 √
A.合情化为人民维权的能力,对群众诚心
B.合理化履行职责的能力,让上级放心
C.最大化企业的利益,使员工满意
D.合法化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家人安心
E.一体化化区域经济,让地方满意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答案分析:
4.“三严三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明确了领导干部的()。
正确 √
A.修身之本
B.为政之道
C.成事之要
D.严以修身
E.严以用权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5.在危机时期,中国遇到了“三期叠加”主要为()。
正确 √
A.高中速换挡期
B.结构转型升级期
C.前期过度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D.中期调整期
E.以上都不对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第五篇:北京干部教育网在线学习答案(15年新上课程)
[选修课]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4.0)
[选修课]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4.0)
[选修课] 发挥市场主体性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0分
[选修课] 中国教育制度改革及其发展 3.0
[选修课] 创伤救护、灾害避险逃生与自救互救 3.0
[选修课]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心肺复苏与常见急症自救互助 3.0
[选修课] 新时期的妇联组织和妇联领导 3.0
[选修课] 中国改革的新主题:向制度文明推进 3.0
[选修课] 北京交通拥堵治理及发展对策(下)3.0
[选修课] 政务关系和公文处理 3.0、[选修课] 国际社会推进性别平等的趋势
[选修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应对危机风 3.0
[必修课] 审美的历程--从美的形态的演变揭示 5.0
[必修课] 依靠制度的力量,让权力成为一种负担 4.0
[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路德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