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学习讲稿:城乡一体化中的乡村治理(上)
干部学习讲稿:城乡一体化中的乡村治理(上)王晓莉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们今天的讲题是城乡一体化中的乡村治理。今天这节课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首先是概念界定,二是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接下来是关于当前乡村治理在新时期当中的新形势,第四部分作一些国际比较,最后一部分是对策和建议。
一、乡村治理的概念界定
首先来看一下概念。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以增进公众的利益。“治理”与“管理”从词面上看似乎差别并不大,但其实际含义却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治理与管理的最基本区别是,治理虽然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不一定是政府机关;而管理的权威则必须是政府。管理的主体一定是官方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官方机构,也可以是民间机构,还可以是官方机构和民间机构的合作。所以,治理是一个比管理更宽泛的概念。
其次,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一样。政府管理的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的是,治理则是一个上下左右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确立认同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治理。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之间的最佳状态。根据俞可平等的研究,善治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10个方面:合法性、法治、透明性、公民参与、责任性、回应性、效率、稳定、公正和廉洁。
治理和善治理论打破了在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两分法传统思维方式,即市场与计划、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它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两者的合作过程;它力图发展起一套管理公共事务的全新技术;它强调管理就是合作;它认为政府不是合法权力的唯一来源,公民社会也同样是合法权力的来源,等等。
接下来看乡村治理这个概念。乡村治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既有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又有村民社会的自治;既有法定的制度,又有村规民约;既有国家的介入,又有确立认同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治理。乡村治理按照上面讲的治理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而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一个对于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合作管理。根据这个理解,在乡村治。
氏乡约》第四条患难相恤指出,患难之事,一曰水火,二曰盗贼,三曰疾病,四曰死伤,五曰孤弱,六曰诬枉,七曰贫乏。也就是《乡约》要求同约当中的人有上面七种困难的时候,大家要患难相恤,同舟共济,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度困厄。可见,这个就是以社会教化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和谐的场域,进而保持社区共同体可持续的发展。《乡约》的具体组织如下:“每月一会,具食;每季一会,具酒食。所费率钱,令当事者主之。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若约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也就是说主持召集会议负责平判赏罚的称为约正。显然,举持会议的约正这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要有举行全体约众会议的号召力,一般是在经济上有实力、政治上有权力的地方士绅来担任约正的角色。
也就考据早在《吕氏乡约》产生之前,已出现了民间自发的社会组织(在云南等地被称为“公家”),已经有这样一些民间自治的组织形式,主要负责地方的公共事务,如水利、自卫、调解、互助、娱乐、宗教等,一般以受过良好教育、较为富裕家庭的家长为首。自从《吕氏乡约》产生以后在南宋时期得到过局部推行,但是举国大规模付诸实践是到了明清时代。在地方推进过程中,为破解在宗族推行保甲、乡约的难题,清朝政府甚至提出以族正、族约作为应对。所以大家可见,在乡村推行保甲、乡约、族正与族约,加上原有的赋役征收组织,形成了复杂的乡村社会组织体系。而乡约视为县与民间社会组织的中间人,或者说传话筒,起到上传下达和自下而上的传递作用。自下而上的传递一般是士绅他们从政或者不从政的这些亲属,或者参加同笔考试朋友一些非正式的压力所实现的。自下而上的乡约和自上而下的保甲制度之间的冲突持续存在。所以保甲制造成的集权、低效饱受诟病,到了19世纪末期,在很多乡村尤其是华北一带保甲制已名存实亡。这是封建帝国时期,国家在乡村之中的治理形式以及乡村社会自我治理的一种组织和民约。
(二)20世纪上半叶
接下来看第二阶段,也就是20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我们知道20世纪初开展宪政改革,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建立起了地方性的税收基础,视为真正意义上“地方自治”的产生,也就是地方有了税收的来源。南京国民政府积极促使地方政府深入乡村,在县城和村庄之间建立起了新的行政单位。这一行政单位大致上按照农村集市的范围建立起来的,也就是“乡”这一级组织,乡级组织的主要职能仍是与财税管理有关。国民政府实施的是“乡镇”自治,一般乡镇(设想为100-1000户)之下是闾(25户)、邻(5户)制。
乡镇是国民政府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它被赋予完成上级政令、征收赋税、甚至摊派款项,并向上级提交税赋的权力和责任,得到国民政府承认的正式权力组织。在“乡”以下组织是村庄,县政府承认村长、村副,甚至村庄首事的权威。这些村领袖们负责维持新学、修筑道路,从事各种公共事业。一般公民德行在地方性环境里比较好的人担当这一职务,人们不仅出于对自己地方社区的自豪感,还作出了相应的个人牺牲,为促进社区的福祉而从事慈善活动。这个时候如前一段所述,自上而下的保甲制的集权和低效遭到诟病。另外还20世纪转折点上还遭逢乱世。所以一方面国民政府需要乡绅有公益心,这样的一些乡绅维护地方的自治。另一方面,弱势的中央政府默认地方割据要求社会力量化解乡治的缺失。与此同时,面对乡村的困境和政治的动荡,国民政府也力求“复兴农村”。提出了要巩固政权,组织共产主义革命在乡村的发展的一些努力。比如1933年5月,成立了附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农村复兴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全国开展了大量的专题调查,专门实施推动实施乡村改革和建设计划,以江西为典型。他们力主“管教养卫连锁推进”,主要内容是建立农村服务区,经费由国民政府拨款,协助地方从事管、教、养、卫等基层工作,辅助农民改进生产和生活。但这项自上而下的、在不动摇现政权的基础上的努力,衰于政府力推之保甲转为劣绅化的趋势,并随着1937年的日本侵略,最终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跟国民党的努力方向不同,共产党在城市转向农村之后开展“乡村革命运动”,以阶级斗争为纲,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所以认为必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与此同时,共产党一直把发展农民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合作社将农民组织起来。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制订了《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耕田队条例》、《关于组织犁牛合作社的训令》等文件,并强调“尽可能地发展国营经济和大规模地发展合作社经济”作为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共产党人是革命的现实主义者,清醒地认识到实行耕者有其田就必须要进一步消灭土地私有,实行公有制。这些认识和革命性的做法,是无论国民党人,还是当时的先见派的知识分子或者实业家,所不能也不愿意做到的,而共产党人在这一阶段的政策选择,就成为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所达到的目标。
跟国共两党努力同时进行的,还有在乡村进行的自下而上的由知识分子和实业家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而这个运动也颇引发关注,就是从1904年至建国前夕。简要介绍一下代表人物及主要做法有:(1)晏阳初以西方公民社会为“乡村改造”理念的“定县实验”,被后人标为平民教育派。主要采取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三大方式,实施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治迂,生计教育治穷,卫生教育治弱,公民教育治私的方式。
(2)梁漱溟以儒家传统为基础的乡土文化复兴之“邹平实验”。他认为,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是文化失调,他不认同西方的公民社会和阶级斗争,认为欧化不必良,欧人不足访。所以说比较任取自家精神,寻取自家的路走。梁漱溟就建议要立乡农学校,集政、教、养、卫为一体,把乡村组织起来。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与此同时,组织乡村的自卫团体,以维护治安,而在经济上组织农村合作社,促兴农业引发工业,更从工业推进农业。这些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一书中都有阐述。
(3)第三位有别于上面两位知识分子,第三位实业家卢作孚的北碚镇治实验,即乡镇社会制度建设。这个乡镇制度的社会建设,是面临着当时赶快把乡村现代化起来的任务,有这样的一种紧迫感。所以卢作孚采取了办大工业,一切都采取了产业化,所有的产业化都工业化的现代化思路。力图用工业解决一切的生产问题、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卢作孚的主要做法有吸引新的实业项目、发展乡村经济、兴办文化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开展民众教育生活、开启民治,也就是所谓的塑民风、启民治、保民想,这样的一种理念。在自上而下的乡间运动当中,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比如陶行知推行“生活教育”的晓庄学校,黄炎培、江恒源在徐公桥试验区、乌江、镇平、江宁试验的“职业教育”等等。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和实业家所主导的乡建努力一直持续到1949 年建国,建国结束以几大代表人物的命运为转折点。比如晏阳初流亡海外,卢作孚自杀,陶行知病逝,梁漱溟被打成右派,惟有黄炎培幸免。所以这个整个就是20世纪上半叶既有国共两党自上而下的乡村治理努力,又有自上而下的知识界和实业家的努力。这些努力实际到今天也被学界所关注,留下了一些宝贵的思想上的财富,以至于供今天做乡村治理建设的时候,作为经验和教训来借鉴。
(三)20世纪下半叶
接下来谈一下第三部分,就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道路。众所周知,20世纪下半叶,就是我们建国以后,共产党所领导的农村建设和发展道路以前后三十年为一个转折点,也就是改革开放为一个重大的转折,前一段就是50年代初期的合作化和集体化;另一次转折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可以说这两次转变中国家对农村的治理形态有了根本性的较大转变。
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人民公社时期,是“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当时国家对于农村问题的基本判断是私有制导致两极分化,跟社会主义制度相矛盾,而个体分散的经营效率低,规模不经济,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不利于农田基本建设,也不利于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国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二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明行动探析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明行动探析
本文系2017山东省委党校系统科研课题
【摘 要】 文章阐释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文明的意义与困境,认为乡村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使乡村文明面临消亡的威胁,古老的乡村文明解体的过程,也是新的文明重建的过程。分析当前乡村文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环境整治基础差,落后观念制约发展,提出要坚持城乡一体化,深化乡村文明行动,需要加强领导,明晰思路;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升乡村道德建设水平;提升文化惠民水平;强化舆论引导。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乡村文明行动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文明的意义
我国是农耕文明发展成熟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乡村文明发展时间最长的国家。党的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乡村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第一,中国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承载体和体现者,中国乡村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自我保护力最强、历史最悠久的乡村。第二,乡村文明是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合,包括方言、风俗习惯、价值观、信仰、衣着喜好等,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投影,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生态价值。第三,乡村文明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
2、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使乡村文明面临消亡的威胁
第一,在城镇化巨大的发展潜力带动下,大批的“农民工”割舍了乡村,融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但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村人,在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中,离开农村的群居生活,脱离地缘与血缘的维系,割舍乡里乡亲的亲情、乡情和友情,仿佛瞬间没有了依靠。第二,代表着农村的明天与希望的农村新生代,最活跃也是最具有改变能力的,已经脱离乡村,失去了对农村的感情,已经习惯了在城市的打拼,有的已在城市拥有工作、房子、车子等基本的生活资料,融入到当地的城市生活,没有想到过再回去农村。古老的乡村文明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3、古老的乡村文明解体的过程,也是新的文明重建的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不管是国家政策还是农村自身因素,都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产业转型升级。伴随着土地流转政策和掌握高科技技术人员的返乡创业,农村产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阶段,高附加值产品带动乡村发展。二是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村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和形式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游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基层党支部和大学生村官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像“新鲜血液”的流通,使整个农村机体充满活力。
二、当前乡村文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体制,造成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受现代思潮和西方文明的影响,大多数年轻人对古老的村落文明持无所谓甚至不屑的态度,认为乡村是落后的表现,农村生活代表着贫困,对新农村的治理,乡村文明的继承没有落实到思想上和行动上,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对农村没有了相互依赖的感情,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乡村文明后继乏力。
2、环境整治基础差
农村环境卫生差、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备、生活不方便,是农民群众反映较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环境整治起点低,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条件改善、美化硬化村庄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人力、资金和观念上的困难。
3、落后?^念制约发展
一是部分乡村封建迷信、赌博活动屡禁不止,婚丧嫁娶讲排场、比阔气,“人情往来”名目繁多,生子、当兵、入学、乔迁、祝寿等等,都要操办一番,铺张浪费反而成了一种“面子”。群众承受不起,但是迫于传统习俗、宗族势力和人情世故,只得硬着头皮撑下去。
三、坚持城乡一体化,深化乡村文明行动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发展乡村文明是一件涉及面广、难度大的任务,需要树立长期的工作思想,硬实的工作作风,及时化解矛盾。
1、加强领导,明晰思路,打牢“乡村文明行动”的坚实基础
一是规范制度,明确任务。政府要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文明行动”工作方案,把“乡村文明行动”开展情况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考核,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从制度上保障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明确思路,科学部署。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同时,立足实际,对农村社区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在政府网站、电视台、广电网等新闻媒体、网站开设专栏,形成新闻宣传声势。同时,通过农村广播、召开村委会、群众大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发动,全面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以倡导文明风尚为重点,在农村街道两侧、主要道路口等显著位置粉刷以乡村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永久性标语,营造浓厚的乡村文明行动氛围。
2、做好新农村改造,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建设新型社区。把“两区同建”作为改善村容村貌的重要载体,按照“中心带动城镇,城镇带动社区”的发展规划,膨胀扩充现有社区规模,并加快建设一批新社区。让社区发展上水平、上档次。二是完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实施以村庄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五化”工程。建设村村通、村内通公路,新建、改建桥梁,强化农村沼气开发,推行清洁能源使用。三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联合教育、财政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加快乡村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留住乡村文明的“根”。同时,针对农村青年大多在外打工的实际,切实照顾好留守儿童,比如做好“四点半学校”、少年宫建设等设施,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学生们的特长。四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标准,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改变农村垃圾随手扔的顽习,真正做到乡村美化。
3、落实“四德”工程,提升乡村道德建设水平
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四德(爱德、诚德、孝德、仁德)”工程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典型评选宣传活动。开展“平凡好人”、“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发现身边的模范,弘扬道德文化。
4、以文化建设为载体,提升文化惠民水平
一是加快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在乡镇驻地建设文化大院,在农村建设农家书屋,缓解农村群众“看书难、买书难”的问题。积极推广公益电影放映任务,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实现城区和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通乡、通村,多渠道拓展老百姓与外界的联系。二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体活动。根据农闲的实际,以及农民的传统喜好,举办了民间艺术展演,组织群众参与,自编自演舞龙、舞狮、高跷、秧歌等民俗表演节目,不仅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也增加了凝聚力;举办农村文化艺术节,精心创作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文艺节目;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结合农民强身健体的需求,举办全民健身节和全民健身自行车赛,弘扬体育精神,提升人民体质。三是打造农村特色文化。启动了特色民居调查工作,将特色的民居和民间名村列入传统民居和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又追溯乡村文明的根源。结合特色乡村建设,打造一批精品镇、精品村,保持历史风貌、体现地域特色、保存文化记忆,形成“一村一特色”的文化创建模式。
5、强化舆论引导
一是抽调新闻媒体骨干力量,采取专题专栏专访等形式,日常报道与突击暗访相结合,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县乡村进行宣传推广,对工作被动、措施不力的予以曝光,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二是注重运用新媒体推进工作。设立“乡村文明在行动”微信群,对巡查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即时进行曝光,推动相关部门立即组织整改,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三是强化工作考核,将移风易俗工作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计划,定期进行调度。并作为定量考核指标,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力促各级干部紧盯目标、深入谋划、真抓实干,从根本上建立改变农村环境面貌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中元.乡村文明的传承、保护与转型[J].行政管理改革,2013.7.21-25.[2] 许宏.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德州市“两区同建”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应对[J].德州学院学报,2013.10.104-106.【作者简介】
于??华(1976-)女,山东夏津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党的建设.
第三篇:乡村旅游领跑 城乡一体化大发展
龙岩旅游总体规划新途径:乡村旅游领跑 城乡一体
化大发展
——山合水易以“福建龙岩新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为例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是国内唯一一家定位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的专业机构,有超过10年的规划设计经验。山合水易对城乡统筹模式、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新农村建设、古村古镇开发、民俗旅游设计、乡土建筑设计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聚集了大量的专业资源。
在当前,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起步前进的背景下,很多旅游的规划要求的不仅仅是达到旅游的经济效益,尤其对于政府来说,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乡村旅游发展了,新农村也建设起来了。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恰好就是这样一种理念的旅游规划者,诸多的落地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福建龙岩新罗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很好的诠释了这样一个过程。
新罗区是福建龙岩市的主城区,周边被永定土楼、古田会议遗址等全国知名文化景区以及江山美人、龙崆洞等自然景观所包围,主城区与其它区域发展联系紧密,正处于城镇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积极响应福建提出的“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新罗区旅游产业亟待突破和升级。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接到委托之后,认真讨论了新罗区的规划方向,认为应该将其改造为以生态、养老、创新为主题,以宜居、创业为主要功能的新型旅游城市。项目分析
新罗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曾有过龙川晓月、登高独秀、虎林松涛、双井流泉、紫金晴雪、奇迈岚光、九猴叠嶂、东宝春云等八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新开辟了龙硿洞、江山风景区、适中土楼、万安梅花湖、东肖森林公园、云顶茶园、天宫山、紫金山、等新景点。新罗区目前区域内有47个风景区(点),各景区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差异较大。
根据新罗区旅游资源的富集度、对外交通的便捷度以及旅游发展基础,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将新罗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为:一环,一心,四区,其
1.一环:新罗多彩旅游环线; 2.一心:商务度假及集散服务中心;
3.四区:滨水休闲度假区(北部),生态宜居体验区(西部),创意文化展示区(南部),郊野休闲拓展区(东部)。
项目重点产品设计
本次旅游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的产品包括一个多彩旅游环线,四个工业旅游展示中心,五旅游度假小镇,五个奢侈型旅游度假示范区,五个国际级标准汽车营地,六个特色养生度假组团,九条休闲商业街,十个商务会议接待酒店,十二个乡村旅游基地。
在新罗区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山合水易新罗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将其打造成为“第三代旅游新城”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以养生度假、会展商务、休闲农业和文化创意为主要导向的四大功能特色,形成四大产业导向功能。同时在新罗区独特的资源和环境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双十”的产业链条。通过产业聚集和十大综合体项目的带动,新罗区的旅游发展将实现大跨越的发展,实现在龙岩乃至整个福建的突破。我们期待新罗成为城乡一体化及小城镇发展的典范,未来成为中国第三代旅游新城的领跑者。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充分了解新罗的资源与特色之后,恰当定位,在产品的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到当地农民的就业与生活需要,在整体布局方面,全局性的考虑到了新罗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为新罗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吉林: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乡村
吉林: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乡村 保障农民顺利出行新华社长春10月31日电(记者赵梦卓)“出行方便了,进城的时间多了,我们农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现在进城不光是走亲戚、打工、卖土特产,我们也逛街、购物、看电影,城里人的‘时髦’我们都能赶上了!”吉林省桦甸市金沙镇村民王大海说。
26公里长的客运班线串连起沿途20余个村屯,每隔10分钟就有一辆客车发车,每天发车48个班次,金沙镇的公路网络建设保证了农民出行的便利。据统计,目前吉林省已有50%以上镇、村的农民享受到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带来的便捷。
“我们一直把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实现综合运输体系与城镇化布局相衔接,让农民享受均等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作为交通运输服务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李恩会说。
据李恩会介绍,目前,吉林省县城及以下镇村共有客运站449个;有农村客运班车6780台,占全省客运班车总数的61.8%;以市、县所在地为中心,以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为目的,3814条农村客运线路连接城市,覆盖乡村,给农民出行带来方便。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交通运输部门将投资9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0公里;加强城乡公共客运的服务衔接,每个市50%以上的县实行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到2015年,各市、县至少有两个乡镇形成“镇村公交”客运网络。
第五篇: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城乡一体化推动乡村发展
汇总>>>国家公务员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城乡一体化推动乡村发展
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了解到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之一,从2015年开始,行测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分为省级以上和副省及以下两套试卷,跟申论同步。均为客观性真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从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考试内容来看,“省级以上”总题量为135道,“副省及以下”总题量130道。主要差别在数量关系题和资料分析题。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种考查形式已经基本稳固下来,处于有章可循的状态。下面,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在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中,写作是众多考生们要啃的硬骨头,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多看些申论范文,以便熟悉行文规则,以下范文供考生们参考。
申论范文:
城乡一体化推动乡村发展
乡愁是妈妈手里的饭香;乡愁是爸爸的谆谆教诲;乡愁是门前的卷卷溪流;乡愁是升起的袅袅炊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是文人笔下诗意栖居安放乡愁之所。而如今,那些承载着记忆与乡愁的老建筑正被拆除,乡村干净清澈的河流,正遭受污染„„因此,唯有以城乡一体化推动乡村发展,才能破解逃离乡村的尴尬,唤醒内心乡愁的眷恋。破解逃离尴尬,唤醒内心眷恋,需要人们在乡村更有获得感。
中公教育·点击查看行测考点大全
汇总>>>国家公务员
长久以来,人们逃离乡村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发展迟滞,过去贫困落后的村庄,仿佛遭遇了诅咒一般。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市与乡村所拥有的资源、政策不一致,直接导致在乡村辛勤劳作一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抵不过城市打工就能轻易获得的收入高。更有甚者,一句“寒门难出贵子”的心酸道出了乡村教育发展落后的惨痛现实。乡村与城市巨大的发展差距是导致人们逃离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乡村的发展也在逐渐突破,崭露头角,却从 中衍生出新问题:唯金钱至上和亲情淡漠的现实,让人们再次心酸逃离。因此必须进一步推动一体化进程,让人们更有获得感,才能破解逃离的尴尬。破解逃离尴尬,唤醒内心眷恋,需要让人们在乡村更有归属感。
曾经的乡村很古朴也很简单,有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乡村意境;有着“袅袅炊烟长,朗朗书声扬”的耕读传统;有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家国情怀。然而,如今的乡村,由于发展的迟滞,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成为人们逃离的对象。与此同时,又因为城市的种种问题,生发出无限眷恋。怎能不令人叹惋乡关何处?记忆中的“有机”村庄,伴随不正确的发展观而变成“无机”村庄,垃圾围城,这样乡村又怎能让人眷恋怎能让人不逃离呢?因此必须要让人们更有归属感,浙江大力加强文化古村落保护“修旧如旧”,让古村落被合理利用,让民族后代有家可回。
人类心灵的寄托,唤醒内心眷恋需要让人们在城市产生融入感。城市虽然发展快,但压力大,城市病问题严重,于是人们又重新眷恋着乡村,渴望乡村更有尊严和轻松的生活。此番逃离又眷恋,归根到底就是城镇化推进不彻底,并未完全实现人的城镇化,人们由乡村进入城市后,涉及到的医保、教育等资源不均衡,人们越来越迷茫,扎根城市发展
中公教育·点击查看行测考点大全
汇总>>>国家公务员 的可能性。尽管北上广深创新户籍落户办法,但仍让从乡村流向城市的人们望而生畏,有距离感。因此唯有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社会资源公平才能让人们在城市立下脚跟,进而找到情感依托。
人们在逃离乡村和城市间的犹豫徘回,其实质就是发展不均衡、不科学,才又显得乡愁渐。相信当我们理清发展思路,推动城乡一体化解决发展困境后,定能重拾美好童年,建设美丽家园。
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
中公教育·点击查看行测考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