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才交流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才交流问题研究
——以选派挂职干部、选聘生为例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还是在人才。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素质需要提高。最根本的就是基层特别是农村优秀人才的流失。这几年,中央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选派优秀干部去基层挂职锻炼;再比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深入农村当村官。总的来看,选派优秀挂职干部和选聘生政策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很多优秀挂职干部和大学生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 挂职干部 选聘生 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还是在人才。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素质需要提高。最根本的就是基层特别是农村优秀人才的流失。这几年,中央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选派优秀干部去基层挂职锻炼;再比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深入农村当村官。总的来看,选派优秀挂职干部和选聘生政策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很多优秀挂职干部和大学生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文试从青年人才下乡对农村各方面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意义入手,以选派挂职干部和选聘生为例,探讨青年人才下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青年人才下乡对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它的生产方式仍然比较落后,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民增产不增收,而要改变农村这些现状,要使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关键靠人才的智力支持。但是我国农村骨干人才匮乏,不但未引入人才,而且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大量转移,人才流失严重,这就需要引进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青年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引入优秀挂职干部和选聘生就能及时地给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他们进村后,不仅能给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能发挥桥梁作用,能成为农村与外界的桥梁,遇到农业技术难题,能向外界求助,并把专家、教授和项目引进农村,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还能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培育出更为优质的农产品,引导农民对其加工,从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并能建立网页,运用网络扩大范围地进行农产品销售。
向农村输入人才对新农村的政治也有巨大的积极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增强农村的民主法制意识。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所以封建意识仍然对人们有很深的影响,封建专制思想严重压抑和束缚了个性发展,且形成了严重的特权思想,再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需要接触的外界机会少,这就使我国直到今天仍缺乏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淡薄。而优秀挂职干部和选聘生整体素质比较高,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及法律知识了解更为深刻,能帮助民主法制的宣传教育,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村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度,从而促进新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另一方面,表现在能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目前我国
农村干部存在着队伍日益老化、后备来源不足、管理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因此培养一支真正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成了发展农村的迫切需要。如果仅仅从农村青年中培养选拔,受文化知识的限制,农村青年具备接班人的条件并不多,至少不能作为村干部的培养首选人选。比较而言,选聘生有知识、有文化、头脑灵活、思想解放,培养为村干部后,能增强基层组织建设,能改变管理方式,与村干部交流学习新的知识和信息,使村干部队伍向知识型和职业型转变,这对现有村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优化整体素质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青年人才下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青年人才下乡给农村带来了新的工作理念与工作作风,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在制度的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挂职干部锻炼中存在的问题
1、“挂职”成“挂空”
一位挂职干部在结束挂职工作时说:“挂职几年,不干不好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干多你啥意思,走了没啥意思。”这一番话,虽语带调侃,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挂职干部在基层工作不适应、难扎根、被“边缘化”的情况。
有的挂职干部存在“做客”思想,认为自己迟早是要走的,思想上自我懈怠,放任自流,工作上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有的挂职干部存在“镀金”思想,认为自己是组织上精心挑选的,只要工作不出问题,到基层混一两年就走,工作没有积极性,没有动力,得过且过,更没想过要扎下根来服务基层;有的挂职干部存在“临时”思想。认为“挂职”是临时性、过渡性差事,不深入基层,不联系群众,对基层工作不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其中既包含着对基层群众语言、风俗习惯的不适应的问题,也包含着对基层工作环境和氛围不适应的问题;还有的挂职干部存在“居高”思想。认为自己学历高,而且是从“上边”来的,就高高在上,目空一切,时刻以上级机关代言人自居,办事居高临下,待人颐指气使,坐而论道。
如此等等,致使一些挂职干部唯有“基层工作经历”,而无挂职锻炼的效果,枉费了组织的初衷。
2、挂职锻炼工作中存在有一些不正之风
一些被选派干部,在走上“锻炼”之路后,由于处于干部管理的真空地带,上不怕天,下不怕地,于是“眼界大开,思想放松,置组织的重托于不顾,玩三陪女,花贿赂钱,办荒唐事,签糊涂字,不择手段地大把捞钱。锻炼,使这些人打开了思想深处的潘多拉盒子,成了搅和这些人思想,激活这些人灵魂深处欲魔的催化剂”。①“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本是干部培养工作诸环节中的一环。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可能产生镀金思想,认为挂职锻炼是为下一步的提拔重用作铺垫,工作中往往就会挑挑拣拣,善于作最后一道工序,喜欢干一些锦上添花、借花献佛的事情,而不敢碰硬,不愿意解决棘手问题。有了功劳往自己身上拉,有了失误往别人身上推。同时,由于目前实行的挂职锻炼大多有明确的时间规定,或者一年,或者两年,时间相对较短,也可能使得有 ①王景平.给挂职锻炼定个谱[J].法制日报.2002.(09).些人产生临时思想,工作中便有了短期行为。”①
(二)选聘生政策在实施中的困境
1、部分选聘生不对口,对农村现实情况不了解,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学以及种植、畜牧、养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在选聘生中所占比例却比较少。目前,选聘生中具有农学背景的仅占4%。此外,医学占2%,工学占6%,法学占3%,经济与管理占22%,哲学、历史学占18%。因此,大多数选聘生没有农业、农民需要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经历。②此外,部分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在工作安排中,往往并没有给选聘生安排适合所学专业的工作,造成资源浪费。此外,部分选聘生对农村现实情况不了解,农业法规政策掌握明显不足,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2、选聘生的出路在哪里,这是很多选聘生来到农村后首要关心的问题
“大学生出于各种目的来到农村做村官,绝大部分实践期满后,都会选择不同的出路。如何建立一定的村官选拔机制,如何保证村官任职满后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是保障选聘生制度有序进行下去的重要问题”。③很多大学生来到农村后,会感到非常渺茫,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几年村官后,能够给自己日后的工作带来什么优势?这样的想法本身无可厚非,毕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日后生活的质量。因为农村没有给大学生发展的空间和平台,也造成了很多选聘生期满后大面积离开的现象。当前大学生的出路问题,各个地方出台的政策不同。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多选聘生享受的政策支持各不相同。
三、创新制度、完善政策,让青年人才踏踏实实下乡工作
选派挂职干部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要将政策更好地实施下去,必须分类完善相关的制度与政策。
在青年干部挂职方面。一方面,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派挂职干部,不能为挂职而挂职。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明确挂职干部的责、权、利,保证挂职干部能够分配到实职,有与岗位相匹配的权力、责任,能得到挂职基层组织的支持、配合等等,不让挂职干部边缘化。挂职干部要准确定位,将过去的职务和工作、成绩和光环放在一边,认清自己的位置,主动拜基层干部为师,在学习的同时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挂职干部自身的思想认识,端正挂职动机。干部挂职时要克服“镀金”思想和“短期行为”,迅速进入角色,融入集体之中,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
对于挂职锻炼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正之风,首先是要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同不正当行为做斗争。但最重要的则是要以严谨的制度安排来最大限度地限制这些不正当行为的发生,把这些不正当行为排除在体制之外。一经发现,两级政府要通力合作来查处这些不正当行为,严惩不贷,给那些不法分子以强大的制度威慑。国家应尽早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法规体系做依托,对各个环节的管理都基本达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可以有效地克服挂职锻炼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和出现的种 ①赵效为.挂职锻炼话‘四忌’.[J].求是.2002.(1).②赵化冲.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及对策.[J].老区建设.2008.(16).③签学伟.成本收益视角解读大学生村官现象[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05).种不正之风,才能使这项工作始终得以在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积极稳妥地推进。
在选聘生方面。针对选聘生中存在的问题,要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创新和完善相关政策与机制。
1、构建科学的选聘机制
首先,选聘工作要按照确定的选聘计划和选聘条件,经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参加市委组织部统一组织的笔试和面试,根据考试综合成绩择优确定人选。选聘过程中,要及时发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度。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报考。高等学校应安排就业辅导员定期给有意向报考农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专门开班上课,讲解我国农村基层情况以及到农村任职的各种优待措施,培养其“服务社区”的信念。还应利用舆论宣传,转变家长的就业观、择业观,让家长认识到农村也有广阔的舞台,到农村工作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再次,“选聘工作还应当贴近农村公共需求,充分听取基层社区的意见,根据农村所需要的具体岗位,对报考毕业生的专业做一些限定,”①确保选聘生下得去。
2、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国家为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当村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有关选聘生工作生活补贴的规定、交纳社会保险的规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的规定等。各省市结合本地区实际,也出台了一些具体的优惠措施,如考研享受加分,设置专门公务员岗位用于招收选聘生;任期届满考核合格者可以被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三年任期结束不想续聘村官的,自主创业享受税收、行政收费减免等。这些政策对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干事创业、解除其后顾之忧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情况看,还应进一步强化:一是对县乡的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进行改革,打破其工作人员铁饭碗的局面,实行末位淘汰制,为优秀选聘生腾位置。二是出台一项全国性选聘生考研优惠政策。每年应拿出一部分研究生招考名额定向招考选聘生,并根据村官的工作年限和业绩确定不同的加分标准。对多年在农村工作,且连续多年考核合格、表现优秀的选聘生,可直接保送到国家重点大学读研。设立选聘生创业基金,为选聘生创业提供支持。三是选聘生任期届满选择自主择业的,政府部门应在档案人事代理、就业培训、就业信息发布等方面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四是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选聘生,政府应出台配套措施,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农村实现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的因素在各项工作中仍然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治文明建设中,人才交流问题特别是对农村人才的培养情况不可忽视。
①朱建文.选聘大学生“村官”要贴近农村需要[J].中国改革报.2009.(7).参考文献:
[1]王景平.给挂职锻炼定个谱[J].法制日报.200220.(09).[2]赵效为.挂职锻炼话‘四忌’.[J].求是.2002.(1).[3]赵化冲.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及对策.[J].老区建设.2008.(16).[4]签学伟.成本收益视角解读大学生村官现象[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22(05).[5]朱建文.选聘大学生‚村官‛要贴近农村需要[J].中国改革报.200914.(7).Young Talents In The Countrysid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select some cadres,hiring born for example 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young talents in various aspects of rura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to select some cadres and hiring bor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untryside talented youth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Some cadres Hiring born countermeasures
第二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发达国家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和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如鼓励城市的投资者到农村办厂,通过政策扶持农民就地办工业和第三产业,以振兴农村经济,缓解城乡矛盾。在我国及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化所需的原始积累只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虽然促使了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但严重扭曲了城乡关系,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市工业与农村农业已发展到工业化中期,城乡之间的联系通过产品的等价交换来实现,城市与农村各自依靠自身积累推动自己的发展。但大部分地区,工业与农业仍处于初步阶段,城乡走向融合是客观规律。但城市不会自动带动农村,农村也不会自动实现城市化。因此,必须实现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改“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城乡二元格局体制。
(二)城乡一体化:贵州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国的现代化,本质上是实现农村现代化。2007年,贵州总人口3975.48万,有2852.80万人在农村,农村总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1.76%[4];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2373.9元,实际增长11·6%, 22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5]。然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至4.5∶1,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显然,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严重制约着贵州省经济发展。因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困境呼唤城乡一体化变革提速。
1、城乡一体化是促进贵州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策略。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然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远远低于城市,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只有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时,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分割体制,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中而大量滞留在农村,使有限的耕地资源(贵州人均耕地面积仅0.67亩, 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5%)承载着过度密集的农业劳动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现城市与农村改革的双向推进,取消城乡界限,允许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乡之间通畅流动,实现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吸引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使城市的先进生产力向农村渗透,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通过城乡统筹一体,建立互通、互补、互促的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2、城乡一体化是改变贵州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基本途径。改革开放后,贵州农民与全国农民一起进行了家庭承包、乡镇企业、村民自治、进城务工等新生事物,推动了贵州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基本摆脱贫困,总体实现小康。但是,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尚未根本改变,城乡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距,已导致城乡资源和市场的正常梯度传递链条断裂,产业之间的相互支持效应丧失。同时,巨大的收入差距,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而且还会演变为复杂的危及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加快推进贵州城乡一体化,加大对农业的技术和资本投入,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确立平等对待农民的法律制度,理顺农民与其他阶层、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解决农民与其他阶层之间的权利不平等;解决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协调;解决农业与其他产业多元结构之间的效益不平衡,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梯度,最终推动贵州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3、城乡一体化是建设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能就农村说农村,必须跳出农村说农村,否则新农村建设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经历了以人民运动为重要内容的新变化,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一场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新变化。但是这两次农村“建设”,都没有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式。因而,在当前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如果仍然把农村和城市分开,维持现有的不合理的体制,就难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成了一句空
话。历史的经验证明,农村、农业的发展不仅仅在农村和农业自身,封闭起来就农村抓农村,会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贵州建设新农村,关键就是要顺应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真正把推进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作为“两位一体”的任务,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对策思考
(一)农民收入现状
2004~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首次连续4年超过30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 幅实现了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6%。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①①;2008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同比实际增长10.3%。从贵州来看,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86.62元, 2007年为2373.9元,增长82.6%。虽然贵州省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总体上农民增收的基础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比较缺乏,农资价格高位运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今年以来,农民增收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实现全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
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近几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年均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而从贵州来看,城乡收入已经形成“剪刀差”,并且差距在不断扩大。1995年,贵州省城乡收入绝对值相差2844.84元, 2006年差值高达7131.00元。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5∶1,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2、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受国际原油等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近几年大幅上涨。2004~2007年,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总成本从395.5元增加到481.1元,增长21.6%,亩均净利润从196.5元下降到185.2元,下降5.8%。按目前价格测算,今年因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粮亩均支出比上年增加近60元。受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养殖业的成本也持续增加[6]。另一方面,在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完全理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仍需一个较长的过程,稳定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任务十分艰巨。
3、农民就业难度加大。2008年以来,由于能源和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成本不断增加、生产规模逐步压缩,导致这些地方农民工就业机会有所减少。据调查, 2008年上半年贵州省农村外出劳动力人数虽然比上年同期增长,但增幅却在下降,始终在35%左右徘徊。
4、农业灾害影响农民增收。由于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造成了很大影响。2008年初,贵州出现百年难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1、从农业自身看,农业增产基础弱。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生态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 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制约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导致农民收入波动大。从农业投入看,也严重不足: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当前金融支持力度弱。金融体制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进入农村的资金数量有限,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科技投入不足。农村缺乏一支有效的科技队伍,农民缺少新技术、新方法的指导,科技成果难以应用推广。由于农业效益低,绝大多数农户的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再
生产,对于发展前景好、增收快的项目无资金投入,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是特色 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二是结构调整还只是停留在规模扩张上,在内在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不够。
①资料来源: 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贵州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还不
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产业化经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初级原料生产比重大,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科技含 量产品少,加工增值率低。二是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低。农民实行的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体、自产自销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经营分散,影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不利于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也使农产品生产费用普遍偏高,导致许多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难以给农民带来许多利润,农业综合效益低下。
3、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由于受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村人口增加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等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这是解决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和艰巨任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农民文化素质的普遍较低和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源性因素。当前,贵百个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为14.50人,比2005年增加10%[7]212;2006年末,小学文化程度742.70万人,占45.85%;初中文化程度558.05万人,占34.45%;高中文化程度80.48万人,占4.9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9.34万人,占1.20%①①。平均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6.79年。显而易见,贵州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文化素质低,一方面导致农民思想意识陈旧、保守,利用新技术、新科技发展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受到限制,影响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和科技生产力的转换,严重地限制了农村科技致富的步伐,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导致农民基本技能差,综合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就业渠道窄,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转移的机会。同时,未转移的留存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为小学初中文化程度,转移难度增大,增收潜力逐渐缩小。
4、从市场环境看,农产品的流通体制不畅。当前,农产品流通还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农产品供求信息与生产、加工脱节,农民对市场缺乏了解,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一方面,农民市场主体地位脆弱,面向市场风险大。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落后;由分散、各自为政的农户直接进入初级市场,难以回避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也难以协调农户与市场的矛盾,增加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体系不完整、运转不灵,信息严重条块分割,市场信号扭曲,不能及时地为农业提供准确的信息。加之市场制度建设不完善,行政机构任意对市场进行不规则的干预,严重影响市场动能的发挥。
5、现行制度不尽合理。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阻滞,就业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没有彻底改革。许多地方保护政策人为地剥夺了农民公平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更享受不到只有城市居民才有的就业、培训、失业救济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权利。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到很多制约,提高了农民就业转移的成本,影响了农民从事非农劳动收入增长。总之近几年贵州农民收入增长减慢,究其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农业效率下降,家庭经营各业尤其是第一产业收入增长速度大幅回落,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贵州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农业生产经营对市场的不适应的集中反映。
(三)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发达国家经验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发展过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减少过程,是农村城市化过程。因此,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打破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思维,站在城乡一体化的立场上,将农村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从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来探讨农民增收。
1、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农民增收产业体系。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
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
①数据来源:贵州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08-04-10。根据国外经验: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基本上固定在城市里,农村远离城市文明;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城市文明开始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接近或达到100%[1]。
一、城乡一体化: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长期二元分割,特别是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使贵州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面临更多困难和障碍。因此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更有现实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贵州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美国著名的城市学家刘易斯则极力主张建立城市中心,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都享受城市生活的益处。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更是明确地用事实告诉人们: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我国和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而言,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从发展的角度讲,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分离、城乡发展上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差距过分悬殊,就会阻碍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导致社会经济失衡。因此,必须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推动城乡从对立走向融合。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工业化过程可分为工业化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通常情况,在经济。,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2007年2月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要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质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农业成为能让农民致富的产业。
(1)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抓好特色农业建设。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按照“品种调优、区域布局合理、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立符合地方的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力度,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培育优势产业带和农业产业集群。贵州不是粮食主产区,因此,在保护粮食生产的同时,要根据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如草地畜牧业、茶叶、中药材、经果林等特色经济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拓展农业主导产业的基地建设水平,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着力开发有机食品,推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获取规模经济效益,拓宽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贵州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2007年上半年,贵州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长4.4%,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4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8%,增幅同比增加6.6个百分点[8]。但从现阶段来看,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低,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亟待加强等问题。因此,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大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
织+农户”、“企业+基地+基地工人”等组织形式,努力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增强城乡产业的关联度,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最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如,贵阳市白云区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户增收中做了有益尝试。该区的白云玫瑰基地,以麦架镇高坡、果园村为中心,以农户种植为主,辐射带动牛场、沙文、都拉等乡镇发展花卉产业。基地面积1050亩,玫瑰品种多个,带动多户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产品远销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等地。
(3)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实现流通增收。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加强市场的冷冻、冷藏、仓 储、运输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吞吐能力,完善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增强市场的配套服务功能。尽快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城乡贯通、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农产品商品市场网络。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以农产品交易市场或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兴建集农产品收集、流通加工、仓储、包装、配送等多功能于一体,打破区域界限的高效率、高素质的专业农产品物流企业。
(4)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实现加工增收。农产品加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环 节。要引导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引进关键设备,扩大农产品加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比例,促进农产品的多层次增值。同时,按照市场多元化和市场细分的要求,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探索发展农产品网上营销,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加大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力度,积极支持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通过加工营销的不断发展,增强整个农业产业的竞争力,确保原料农产品供求数量和价格水平的稳定,使农民的增收可预测、有把握。
2、建立健全配套政策,保障农民增收。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对农业和农村持续地给予补贴、保护。2007年,贵州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全年各级支农资金和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共11亿元[5]。但由于贵州省农村发展相对滞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竞争力不强,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更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和保护。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的增强,我们有条件也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更多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增收。首先,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国发[2004 ]8号)文件,在保证不低于土地出让纯收益的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
大财政资金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交通道路、农村水利、电网和通信、城镇排污、农村公益事业等投入,为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其次,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农村信用
社采取股份制的办法,吸纳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专业大户等参股, 使其成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农业发展银行实施改革,将农业发展银行改建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切实用好用足WTO的“黄箱” 政策,充分体现国家对弱质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特殊支持。
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 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更是目前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沿海地区靠乡镇企业发财致富,数以亿计的农民靠进城打工摆脱贫困,足以证明了这点。因此,我们必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1998年至2007年间,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取得较大成绩,累积劳务输出500多万企业的工资性收入已达700元,约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11]。
第三篇: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科学统筹 扎实推进相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城乡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山区作为淮北市的主城区,统筹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既是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根据我区当前的实际,要加快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应着手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是在思想观念上寻求突破。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要首先解放,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并首先从原先狭隘的单纯的抓“三农”工作或抓城市化、工业化的框框中跳出来,用宏观、系统、全局的眼光看待统
筹城乡发展,努力形成新的工作思路。二是及时引导群众更新观念。长期城乡分割的结构,导致城乡居民观念上的较大差异。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广大群众树立城乡一体的观念,自觉摒弃那种城乡有别的认识。但观念的形成与改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努力形成上下共识,合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第二是在规划编制上寻求突破。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全面整合城乡资源,合理安排好城乡的空间、生产力、人口布局。目前相山区将按照淮北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抓紧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进一步明确区域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功能配套,重点是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形成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体系,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在城市规划中,要用超前的眼光,留足城市发展空间,按照城乡一体理论,编制中心城区、中心镇(街道)、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市化规划体系。
第三是在体制创新上寻求突破。努力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形成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为此,要深化五项改革:一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被征地农民,在征地时就着手解决养老和医疗保险,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得到了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政策。对未被征用土地的农民,根据自愿和分类的原则,在若干年内,全面实行农村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对生活困难的农民,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予以保障。同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步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从保障体制上消除城
乡差别。二要深化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目前,相山区在全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工作,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做到农村集体资金使用公开化,资产管理规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切实从源头上治理和防范农村基层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深入推进撤村建居工作,凡土地全部被征用的村,及时地将其转为城区的社区,对村级集体资产予以股份化,对村民居住点统一集中安置,将城市基础设施及时配套到位,使农村真正融入城市。相山区采取“以宅基地换住房”和“空心村”治理的方式,“凤凰新城土楼社区”、“张集小城镇”两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成功。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要改革完善征地拆迁安置政策。山区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落实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大力推进“和谐拆迁”、“依法拆迁”。通过建立拆迁管理制度,健全评估和安置保障机制,完善拆迁许可、补偿方案、房屋评估及行政裁决等程序。
五要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根据凤凰山开发区的用工需求和农民自身要求,进行定向培训,农民一经专业培训,就能直接在园区的企业中就业。同时,要统筹安排城镇下岗职工与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工作,定期组织再就业洽谈会,使被征地农民充分就业。同时建立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9个,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第六是在工作载体上寻求突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一定要以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着力点。一是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进程。相山区是淮北市的主城区,区位独特,基础雄厚,同时又正处于城市的快速扩张时期,推进城市化,就能有效地带动城乡发展。按照淮北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未来5—10年,相山区的大部分农村都将变为城区,因此,相山区将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以城市基础设施为联接的纽带,尽快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增强城区在生产要素、产业、人口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二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围绕建设先进食品基地的目标,加快优势产业集聚,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
目前,相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继续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科学统筹。进一步完善细化规划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扶持激励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相山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就。
第四篇: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
城乡一体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城乡一体化是协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提升现代化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和新趋势,有必要在理论上、制度的创新上、政策的制定上加强研究,以保证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健康稳定地推进。现将理论界有关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目标及其内涵要求
1、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尊重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布局,促进城乡生产发展有机互补、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现代文明广泛扩展,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过程。①
2、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近期目标就是通过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改革农村体制机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加快城乡经济融合和一体化步伐。长期目标是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略,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多予少取,努力使城乡居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②
3、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要求
(1)从内涵上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现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城乡资源高效地综合利用;二是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三是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四是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融合。
(2)在内容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包括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和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两个方面的核心目标。其中,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内涵是城市(镇)与乡村在产出效益上趋一致,重点是促进城乡经济要素(包括组织、资源、市场、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的多维传播和融合。实现途径包括: 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完善城乡经济结构、增加城乡经济联系和优化城乡经济布局四个方面。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则是城市(镇)与乡村居民生活质量趋于一致,重点是城乡居民具有同等的生活待遇和发展机会。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加快城乡社会建设、促进城乡公平发展、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 几个方面。③
二、城乡一体化的典型模式
1、城阳的新城市主义模式(1)城乡建设一体化。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从打破城乡界限入手,全面统筹全区城乡规划体系,以旧村改造为重点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将全区230个社区村庄整合为46个居住团组,城市化率达到66%。
(2)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城阳区积极推进最低生活保障自然增长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千户扶贫工程等涉及民生方面的56项工程,使全区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城乡经济一体化。城阳区构筑起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相互衔接、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特别是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的“一村一策”策略,加快了社区集体增收的步伐,实现了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城乡统筹的成都实验
(1)推进工业集中发展,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目前工业集中度达65%。
(2)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转变。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63%。(3)稳步推进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3、涉县的大城区模式
(1)河北省涉县把原来分立的“四镇两厂”建设整合为城乡统筹的大城区,将主城区面积由原来的48169平方公里扩大到81142平方公里,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区功能。
(2)加强产业集聚和就业吸纳能力。涉县围绕大城区建设总体规划,在大力发挥原有工业优势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带动作用,建成了太行商贸城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温州步行街和建材、干果、农机等14个大型专业市场,吸引了大量涉县本地农村劳动力。
4、诸城的农村社区化服务模式
(1)优化空间布局,将农民纳入了“2公里服务圈”。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社区服务中心所在村庄有发展潜力的原则,合理确定社区中心村和社区服务范围。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村, 1500个农户左右。
(2)开展“一揽子”服务,近距离服务农民。社区服务中心一般设医疗卫生、社区警务、社会保障、社区环卫、文化体育等几个服务站和1个办事服务厅。同时,按照互利双赢的原则,组织引导供销、农技、邮政、电讯等部门和有实力的商业企业到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便民超市、便民食堂、农资超市等,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诸城市通过打造“2公里服务圈”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开创了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模式,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效益,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了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④
三、城乡一体化中的突出问题
第一种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固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因素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在实行了数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后,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加深和固化城乡二元分割的各种条例、政策、法规甚至是法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格局。由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财政税收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投资制度等所构成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造成了城市偏向的城乡交易制度,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资源分配以及政治权利的安排等一系列关系都被扭曲了。特别是户籍制度强化了几十年的城乡隔离。
2、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城乡差距也十分显著。长期以来,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明显向城市居民倾斜,城市的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而对于农村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国家的投入相当有限,主要由农民或地方政府负担。
3、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十分突出。首先,几乎所有生产要素都想进入城市而不愿进入农村,形成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单向流动,造成城市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越来越多,而农村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越来越匮乏。其次,与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转相比,农村资金、土地等物质要素向城镇流转得更多,城乡之间物质要素的流动与人的流动不相协调。
4、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中国农地分配平均化、流转难和农业兼业化的特征阻碍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从而延缓了农业机械化、科技推广和产业化进程;而小规模、细碎化的农地经营方式又成为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的重大障碍,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农民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经营处于严重的分散、独立状态,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难以确立,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土地供给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而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人口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水平更低。建立在农村留守人口这种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之上的农村经济社会,容易
5、出现农业渐趋衰落、老年人口保障差、留守儿童教育难等问题。⑤
第二种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市场分割与城乡制度分割
1、城乡市场分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城乡金融市场分割。城市经济体系不仅有发达的货币市场,而且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城市各类经济主体提供长期资金融资渠道。而农村经济仅有少数的国有银行和资金实力有限的农村信用社。相当部分的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依赖于非正规的民间金融渠道,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筹资成本。
(2)城乡土地市场分割。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导致城乡发展的经济矛盾也越来越严重,而被人为割裂的城乡土地市场,使得农民无法享受到土地资本化的好处。
(3)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农民难以与城市居民平等的身份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只能进入所谓的农民工市场。
2、城乡制度分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现在的户籍制度是“三农”问题的祸根,使农民阶层不能享受同等的公民待遇,处于最低的社会地位。使得城市可以无限度地榨取农村的财富和掠夺农村的人力资源,而无须负责农民工的医疗、工伤、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
(2)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总体上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带有明显的城乡二元分治色彩。一是养老保险标准不同。现行城乡养老保险有三种,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上述三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不同,且同类保险中又进行分类。二是医疗保险种类较多。目前,城乡医疗保险有六种,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大病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低保医疗救助、农村居民低保医疗救助及离休人员、老干部、伤残军人医疗保险。从以上六种医疗保险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界定清晰。三是城乡居民受益不均。由于各阶层缴费比例不同、各级财政补助额度不同,造成各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受益不均。四是缺乏统一管理机制。目前,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多家分管、条块分割,缺乏统一、长效的管理机制。
(3)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现行的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公共资源配置厚城薄乡,主要向城市倾斜。在城市实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大大优于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⑥
第三种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财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城乡分割的财税政策,拉大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对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全额投资,不需城镇居民承担任何费用或劳务;而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属定额补助或补贴,还需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由于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不足,加上农民自身承担投资投劳的能力极其有限,致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加剧了城乡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2、财政公共支出重城轻乡的倾向,加大了城乡之间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差距。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长期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忽视,对农村积压的历史欠账较多,致使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还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城镇的水平。
3、财政支农支出偏重支持农业产业,对农村公共产品支出的比重较低,制约了城镇化的步伐。为解决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短缺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基本上以扶持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建设为主,大多投向与农村生产有关的经营项目。近几年来,虽然逐步增加了对农村道路、人畜饮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公益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投入,但在整个农村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还相 当低,制约了城镇化的步伐。
4、支持“三农”的财税政策缺乏系统性,降低了财政支农的效果。财政支农资金除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外,县以上各级农、林、水等主管部门也层层下拨资金到县级对口部门,形成资金来源渠道多、管理部门多、投入分散、要求不统一、交叉重复等现象,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加大了资金管理成本,资金“漏出”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资金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5、财政支持“三农”投入缺乏追踪问效和问责机制,造成了政策走样和资金的流失。由于资金来源分散,管理制度和要求不统一,支付方式、渠道和对象分散,加上追踪问效和问责制缺失,使得一部分资金在支付过程中游离于监管之外,难以保证资金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向合理、规范地运行。少数地方政府对财政投入和农业建设项目的成效很少过问,进而造成了专款没有完全专用,甚至存在着明显的资金流失现象。⑦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思路一:城乡一体化的政策选择
第一,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破除城乡分治的体制障碍,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共同发展;消除重城轻乡的思想,发挥政府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革户籍制度等人为造成城乡分割的体制,为城乡居民创造平等的发展环境;建设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打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不平衡、不协调的状态,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
第二,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城镇化进程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要科学规划大中小城市布局,发展小城镇;要大力发展城乡关联度高的产业,加快城乡产业融合;要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要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要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
第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能够直接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县域经济,要把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推动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要促进城镇的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职业分化,增强城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建立一个包括产业发展、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县域经济综合支持体系,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落后的局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拓展农业功能,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业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城乡产业之间的互动、融合;发挥城市科技资源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⑧
思路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市场融合与制度融合
1、建立城乡融合的劳动力市场。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引导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
2、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市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要长久不变。合理安排和调控城乡用地布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坚决制止滥征滥用农地。
3、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支持开展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程度,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总结一些地方将宅基地及其上面住宅抵押给信用社或其他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做法,大力发展住宅抵押试点,实现宅基地及其上面建造住宅的可转让性。
4、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的切入口在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建立公司制农业。这种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这必然会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5、建立城乡融合的户籍制度。国家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步伐,尽快修订《户口登记管理条例》。取消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性质,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度,不断放宽准入和迁移条件,实现城乡“同是居民、同等待遇”。
6、建立城乡融合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城乡结合的立场出发,根据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并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循序渐进地扩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最终实现“国民皆保险”或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使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地分享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树立非歧视性、城乡统筹的观念,将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中。
7、建立城乡融合的公共产品制度。建设好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力度,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使农民享有同城市市民一样的公共产品服务。要积极调整农村财政的投入结构,要重新配置教育、卫生、文化、乡村合作组织等方面的现有财政资源,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财政投入。要加强对农村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⑨
思路三:制度设计与创新
1、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打破束缚城乡居民和人才自由迁徙的户籍枷锁。应尽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按照“自由进城,自由迁徙”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不合理限制,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准迁条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从而基本打通城市与农村在户籍方面的障碍。
2、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打破束缚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土地枷锁。
(1)开展土地整理和重划。依据有关政策逐步将城市规划区和乡镇规划区内的农村集体土地依法变更为国有土地,有条件的地区可直接取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统一为国家所有,实行土地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确保发挥最大效益。
(2)实行土地经营权权证管理,乡镇成立农村土地经营权管理中心,推行共同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3)农业银行、农村合作信用社要拓展服务范围,国家提供优惠贷款政策,以有志于农的自耕农为核心,贷给他们资金,从附近愿意弃农的小农户处购买土地经营权,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专业化、机械化水平。
(4)对符合城市规划已集中改建的农民住房用地被依法征用或市和区县政府依法确认为国有土地后,农民住宅纳入城市房屋管理,可以直接发放房屋产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允许在房产市场上流通,农民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买公寓房的,可享受相邻区位经济适用房的优惠政策。
3、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一是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二是积极支持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实行城市化的社区管理体制。三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扶持农村商品生产经营。四是引导和鼓励支持农户根据自愿原则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五是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实行“村财乡理”,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4、加快财政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二是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全面实现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同时,设立农民技术培训专项资金,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三是整合“三农”资金投入渠道,将目前分散的多渠道的政府支农资金,按使用性质和方向进行整合。四是大力支持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增加农业科技及科研成果推广的投入。五是逐步完善粮食生产补偿机制,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六是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要积极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5、建立有效的农村融资渠道,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基本的金融保障。一是加快改革农村信用社体制,提高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覆盖面。二是农业发展银行应重新定位,使其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三是建立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机制。四是完善农村信贷政策。五是鼓励、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培育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六是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民生产经营风险。⑩
6、改革财政体制,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县级政府调控农村经济社会的能力。
(1)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按照“明确责任、奖补结合、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起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省级财政要强化保障责任,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通过实施奖补政策,加大对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支持力度。
(2)相对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中央主要负责国防、外交、国家安全、中央国家机关运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以及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务。地方主要负责辖区内行政机关运行、公共安全,以及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农林水等事务。
(3)加快形成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改进一般性转移支付测算办法。规范现有专项转移支付,严格控制设立新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区分不同情况取消、压缩、整合现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完善转移支付办法,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
(4)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适当统一省以下主要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将部分适合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移。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5)加大村级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保证村级活动的正常运转。
思路四:建立和发展农民利益集团
要真正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由城市单方面制定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规划和政策制度的格局。城市偏向决策机制形成的背后是我国农民权利的弱化,是农民利益集团的缺失。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农民利益集团的缺失,使得在我国国家公共政策、经济社会制度及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缺少农村、农民利益代表的制衡,城市居民则在其制定过程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使得城市偏向的政策法规制度形成甚至不断强化。因此,只有建立起农民利益集团,增强农民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投票参政权,使农民在国家规划、政策和制度制定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决定权,形成统筹兼顾城乡利益的均衡决策机制,才能真正制定出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立和发展农民利益集团,首先,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素质;其次,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利益组织;最后,中央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政府应为农民利益集团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使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①吴晓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两个误区及其政策建议》,载于《调研世界》2009年第9期。②⑦《城乡一体化与财税政策研究》课题组:《城乡一体化建设及其财税政策研究》,载于《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年第2期。③赵群毅《: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载于《区域与城市经济》2010年第4期。
④⑤⑧王新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载于《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期。
⑥⑨刘根荣:《转型时期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探索》,载于《中国经济问题》2009年第6期。⑩周颖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型及制度创新研究》,载于《调研世界》2009年第6期。方辉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机理研究》,载于《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1期。
第五篇: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它是针对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二元分隔状况提出来的。城乡一体化不是变相的“劫富济贫”,不能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降低城市发展层次为代价。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改善城乡关系,这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对于乡村,都是十分重要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在改善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始终应当是核心、动力和基础。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发展战略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商品市场一体化、经济活动网络化、利益分配合理化等。有学者将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户籍管理、住房、食品供应、就业、教育、医疗等更大的领域。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也有学者将这种城乡融合扩展到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空间等各个方面,将城乡一体化看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城市和乡村将成为一个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城乡一体化不论作为一种手段,一种过程,还是一种结果,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趋向、必然选择。
城乡一体化早在19世纪中期就成为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后,我国历史上城乡隔离发展所造成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日益表面化,城乡一体化逐步受到重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已于90年代中前期开展了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策略与方案,对领导决策和管理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内地,宝鸡等城市也进行了城乡一体化战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太原市是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建国五十多年的投资建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加快了太原工业化的进程,形成了较为雄厚的重工业基础。在工业化的强大带动作用下,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城市化水平接近70%,已形成大都市雏形。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太原市已开始呈现出人口、产业向外扩张的离心城市化特征,这表明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在加强,城市发展进入极化与扩散并重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城乡关系日益密切,原有的城乡分离、甚至对立的状况将逐步得到转变,建立呈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共荣互动关系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任务。1998年,太原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来的3个城区和2个郊区调整为现在的6个“城乡一体化新区”,各辖区中既有城区又有郊区。其目的是从行政上加强城市与郊区的经济联系,充分发挥城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作用。去年,太原市政府又提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率先发展”的新战略,未来太原市中心区的经济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扩散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些,为突破和改进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经济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本课题在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重点对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对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太原市城乡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提升太原市作为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通过城乡关系的改善和密切,更好地发挥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一、城乡关系现状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二元结构问题提出的。简单讲,城乡关系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但在研究中考虑到城乡之间的联系,必须对二者做出界定。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关系取决于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如城乡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性、通达性等。在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体制因素对城乡关系的影响相当深刻,同一行政区划单元内由于行政上存在隶属关系联系,经济联系较为密切。不同行政单元之间,经济联系则相对较为松散。
城乡关系研究范围的确定既要考虑经济联系的强弱,又要考虑行政地区范围的影响。在本项课题研究中,城市是指太原市市区,即建成区部分。乡村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指太原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乡村部分,即近郊(现6个城市辖区的郊区部分)和远郊(市辖县、市);考虑到太原市大都市区发展已形成雏形,另一个层面系指城市腹地,即北面忻州、南面晋中等受中心市区影响明显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部分地区,即太原市都市圈。
2000年,太原市市区(6个辖区)年末常住人口达到233.2万人,占全市的75.6%,而各项经济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除外,见上表)在全市所占比重均超过了80%,其中,财政总收入(含地方和中央)、各项存贷款余额、邮电业务总量等均占到90%以上,表明市区经济的核心地位十分突出(见表1),同时也是全省半数以上的科研机构。太原市是华北铁路交通枢纽之一,通过石太、太焦、同蒲、京原等铁路与省内外保持便捷联系,太古岚地方铁路加强了市区与古交的联系。公路以市区为中心,通过八条主干线辐射全省,同时也是山西省“大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的节点。太原武宿机场是全省唯一的4D级干线机场,现已开通72条航线及至香港的定期包机航线,通航城市达到50个。近年来,太原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东山过境高速公路、“一桥两路”、长风大街、机场路、城市出口、城市客运站及城市次干路、支路的建设和改造,大大改善城市交通网络条件,使城市路网结构和布局逐步走向合理化。太原电网是联系山西省北部、南部、东南部电网的枢纽,也是省网的负荷中心。全市居民人均用电量204.8千瓦小时,居全国各城市第五位。城市煤气、热力生产与供应设施发展较快,城市气化普及率已达86%,城市集中供热也正在积极扩展。由此可见,太原市在市域乃至省域范围内的核心地位十分明显,并且通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建成区与近郊、远郊以至省内其它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更加便捷。
(一)城乡关系发展阶段的划分
太原市城乡关系的演变与我国建国后实行的宏观发展政策密切相关。80年代以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后的城市与乡村二元工业化发展政策、90年代后的市场化发展战略等,都对太原市的城乡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太原市因其自然资源赋存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劳动地域分工任务的约束性,城乡关系特征显得更具典型性和阶段性。
太原市城乡关系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城乡隔离发展阶段。与全国一样,超前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十分严格的城乡户籍政策,基本上阻塞了应有的城乡联系通道和方式,总体上隔绝了正常的城乡发展关系。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工矿基地”和“生产性城市”,而乡村以农补工,不但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的粮食、蔬菜和副食品。城市建设、工业发展难以顾及农村和农业的需求,甚至还有城市剥夺农村和工业剥夺农业的现象,城乡关系完全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
第二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初,城乡自主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后兴办了大量的以资源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及其初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极大地刺激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太原市郊区及辖县的经济面貌。可以说,这一时期农村的发展是依靠其自身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极少获得来自城市的支持。此间,太原市作为能源基地的中心城市,得到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能源、重化工工业发展较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也形成了超重型和资源型经济体系。其他经济功能,特别是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组织和管理职能未能得到相应的发育和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局限性很强。因此,这一阶段太原市城乡之间形成了自主发展、相对独立的关系,不仅城乡之间产业关联性薄弱,而且还存在对资源、土地、环境、市场和其他经济要素的不良竞争。这种城乡二元发展的状态,既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高效使用,更不利于市域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产业发展层次的提升,妨碍了中心市区和郊区乡村的共同、协调发展。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城乡关系调整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步伐加快,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趋于弱化,我国逐步告别短缺经济,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时代基本结束。以增加供给为主导目标的传统开发模式被以区域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代替,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城市发展层次不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发展则面临着技术层次低、规模不经济、环境恶化、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重新认识和调整城乡关系,使两者由对立、分离逐步走向协调、融合成为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太原的城乡关系得到一定的改善,经济联系逐步加强,城市发展开始呈现出扩散的特征,城市化地域扩展明显,以太原市建成区为核心的都市圈雏形已基本形成,标志着城乡关系正由隔离向融合逐步过渡和转变。
(二)城乡现状的关系特征
1.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
太原市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太原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有水快流”原则指导下,以采掘和初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立起具有显著资源型经济特征的农村工业体系。资源型产业是一种依赖大规模动用资源的基础性产业,产业带动作用较弱且在区际贸易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投资格局不仅造成了城乡之间在资源利用、占有市场等方面对立,而且产业上相互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使得城乡优势难以得到正常发挥,无法形成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局面。也就是说,目前太原市城乡二元结构首先表现在经济的二元结构上,并支配着城乡其他关系的二元性特征。
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性必然导致城市化的二元结构。太原市区,城市化主要地表现为外延式地域扩展,城市的职能、发展层次和极化效益未能得到合理的拓展。太原的郊区和邻近的乡村地区,乡镇企业规模偏小、空间布局分散,农村工业化对乡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足,加之长期以来户籍管理的限制以及我国特有的“自下而上型”城市化道路的导向,小城镇发育进程不快,集聚功能较弱。上述两个方面,都影响和限制了太原城市化的一体化发展,使城市化呈现出异质性、二元性的特点。
长期以来,郊区在产业选择、布局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法规等方面,均没有纳入城乡一体化统一管理的轨道。郊区自身也存在很多生态问题,诸如乡镇企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染、土地不合理利用、村落布局混乱等。特别是位于城市外围的城乡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高度密集,生态环境治理上又属于城区和郊区均不便管理的地段,具有城市和郊区“双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城乡之间污染扩散与生态净化脱节。乡村地区由于采煤、炼焦、炼铁、造纸等污染型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式发展,同样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乡村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近十几年,随着太原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人口以及城市设施继续集中,城市的生产与消费功能日益增强,导致城市用水、用电量增大,废气、废水排放量增多,城市绿地和规划绿地不断被蚕食,城市生态功能日益衰退,生态问题十分严重(近一两年这一情况有所遏制和好转,但尚未形成根本好转的机制和态势)。在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过程中,实施“退二进三”战略,通过搬迁污染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工业环境,但由于环境管理和技术改造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污染转移的问题,郊区和邻近的乡村地区生产、生活废物排放量增多,郊区作为中心城市的“绿肺”及生态系统的“还原器”的功能持续退化。可见,城市、乡村以及城郊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模糊,生态分工不明,生态结构亟待进行重新整合和重大调整。
此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城乡在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二元化现象,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极为不利。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缺乏广域交通体系的观念,受行政区划分割,大型区域性交通基础建设的协调性与一体化程度仍较低;大型动力供应设施,如输变电设施、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建设中区域联合、共建共享以及城乡一体化考虑不够,导致郊区城镇、乡村地区规划建设中追求自成系统的倾向严重。城乡各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造成相互影响和越界污染;分散建设水源和供水设施,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自成体系,小城镇、农村及“城中村”给排水设施与管网建设滞后,城乡之间反差极大。
2.中心城市发展层次不高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城乡关系中,城市与乡村具有相互依存的特点,乡村是城市的腹地,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和基础作用,城市则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这种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城市经济规模大、技术层次高,更重要的是城市的经济功能完善且对城乡关系的影响作用大,如城市具有带动作用强大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集中有大量的金融、保险、生产服务等经济核心部门。目前,太原市中心市区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很大,新兴服务业规模偏小,空间集聚也很不足,经济枢纽功能亟待加强。同时,资源型经济特征以及城乡工业同构现象造成城乡经济分工不明确、产业联系偏少,城市无法通过密切的横向、纵向及旁侧产业联系,对城乡经济发展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3.城乡联系的渠道不畅通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通过各类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与高效配置,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的。经济要素流动的通达与顺畅,有赖于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以及城镇体系的完善。
就太原而言,二元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了城乡之间的自主发展格局。资源型经济的固有特点,造成城乡之间依靠各自的“体外循环”完成从投资、生产、企业管理、技术开发到市场拓展、销售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再加上产业结构的趋同与刚性,使得经济要素在产业间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难于实现。
从道理上讲,各级城镇的正常发育以及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助于城镇发挥中心作用、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目前,太原城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城市、小辖区”。太原市由于城市辖区较小,造成城市腹地狭小,这样既限制了城市产业拓展的空间,妨碍了高耗能重型产业(同时也是污染型产业)的转移,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资本的内聚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城乡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太原城镇体系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大城区、小郊区”。城区特别是原有三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而郊县卫星城镇和各类城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和经济规模。
4.各类功能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大量“城中村”的存在和中心城区生态功能空间的缺失两个方面。“城中村”的最形象说法就是“城市中的农村”,它虽然与城市社区或广大农村社区有同一之处,但差别与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城中村”在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农村属性和在地域空间和经济功能上的城市属性,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二元、两难性和矛盾性,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在太原市建成区范围内存在的75个“城中村”,与城市街道犬牙交错,致使市区用地边界不清,管理混乱,城市总体布局调整的难度较大,严重地妨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
城市的生态空间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城市生态环境级的维护和改善、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排泄等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在太原市的城市建设和扩展过程中,过于关注生产功能的加强,忽视城市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强化,表现在空间上就是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不断被蚕食,难以形成绿地系统和生态功能体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太原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市中心区人口更加密集。城市建设用地一再突破控制指标,尤其是大量绿地和规划绿地被侵占,修建各种建筑、修建住宅。其恶果是现代化的城市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绿色空间,导致生态环境功能的严重失调。
二、城乡一体化的思路
(一)总体思路
针对太原市城乡关系现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最终实现城乡关系的融合和整体协调发展则是长期的奋斗目标。太原市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城乡发展统一规划为指导,努力改善城乡经济分工,积极调整城乡经济布局,着力协调城乡经济关系,统筹建设城乡综合生态系统、城乡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关系的转型和整合发展。
目前,太原市城乡之间的联系有越来越密切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市场联系深化和中心市区污染企业以及其他工业企业的外迁。企业外迁实质上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和城市规模扩大的体现,也是城市空间分布格局和土地利用形式变动的结果,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城市化必将推动城乡一体化,但是仅仅依靠这一过程是远不足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还需要直接切入城乡分离的要害,从城市、乡村以及中间环节三方面着手。因此,解决太原市城乡相关问题首先要进行城乡发展统一规划,将整合城乡关系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次,针对城乡工业发展中分工不够明确的问题,整合城乡各类资源,重新确立城乡经济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乡经济的转型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增强城乡经济实力。
鉴于长期以来城乡生态环境欠账较多且问题严重的现实,同时考虑到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着手进行生态一体化的建设;城乡统一市场建设是城乡关系整合的核心工作,决定着各类经济要素流动的活跃程度以及使用效率,必须消除条块分割、地区封锁,使城乡市场由传统的二元化市场区向相互依赖且等级分明的一体化网络系统转变;建设完善通畅、高速便捷的基础设施网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城市化的地域推进、经济要素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的整治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加大建设力度并适度超前发展将深刻改变城乡关系格局;太原市城乡关系发展变化的历程表明,体制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城乡关系的演化,建立有利于城乡关系改善和融合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和市场体制,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二)战略要点
根据城乡关系演变的阶段,太原市目前正处在城乡关系由隔离走向融合的调整时期,城乡二元特征仍然十分突出,实现城乡一体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做出巨大的努力。针对经济发展现状,综合确定太原市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点是:平等、协调、融合、发展。
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针对重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不平等现象提出的。就是要改变旧的城乡关系,将城市和乡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城乡一体化市场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赋予城市和乡村同等的发展机会,有助于充分发挥城乡各自的优势,比如太原市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核心的优势,太原市近郊、远郊及相邻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等,实现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快捷流动,进而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协调是指在城乡平等的前提下,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分工协作,整合发展,并在空间上有序分布,城市和乡村走向互动发展。就太原的实际情况来看,城乡协调应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本着发挥优势的原则,城乡在产业上应当各有侧重,明确分工,并通过增进产业联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城乡生态功能的分工,无论对城市还是对乡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城乡生态的一体化建设能够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并提高生态还原功能,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基础设施的城乡协调,将极大地提高经济要素流动的通达性和顺畅性,也可保证城乡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融合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未来太原市城乡关系发展的方向。融合并不是消除城乡差别,是指在保留城市和乡村两种人类聚落形态的前提下,城市与乡村相互渗透,组成关系密切、彼此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城市-乡村复合系统。这一系统是在保持城市和乡村特色的前提下,不同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空间因素的优化组合。融合是指以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的,城乡之间相互依赖、合作密切、结构合理的发展关系。
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和最终目标。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在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乡村的发展也需要城市在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带动效应。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城市和乡村为了寻求自身发展而走过的曲折道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经济流通的各种障碍,实现各类经济要素在城乡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并以平等、高效的方式推动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综合对策
1.加强制度体系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针对现有制度的状况,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现状,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消除城乡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开发效益;建立城乡一体化工业生产和行业管理体系,组建跨城乡、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形成利益集团共同体,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重新组合和利益再分配;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使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2.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资源的整合
太原市行政区划调整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正面影响初步显现,城市空间扩展步伐加快,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要真正实现城市与郊区以及外围地区城乡一体化,不可能仅仅依靠调整行政区划的办法。事实上,行政区划变动所带来的对城乡关系的改变,恰恰表明必须重视城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型的规划建设做法,把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尤其要重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促使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
3.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必须加快太原市改革开放的步伐,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市场。在城乡统一市场建设中,要打破城乡、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建设包括商品市场、各类要素市场在内的综合市场体系,并规范市场行为,实现工农衔接、城乡衔接以及农户与市场衔接,实现经济要素向利益最大化的产业部门、空间区位的自由流动,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高效性。基于目前太原市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现状,市场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统一管理城乡就业,加速劳动力的流动,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其他要素的流动提供人力保证。
4.强化城市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一定要防止“城乡地位对等化”的倾向。城乡关系的平等并不是城乡地位的同等,要始终明确城市在城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带动作用,并且应当强化城市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的这一作用。目前,太原市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工业化扩散阶段,城市地域迅速扩展,亟待提升城市发展层次。一方面要切实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非生产性职能,扩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的规模;对传统商贸业进行改造,提高发展档次,扩大发展规模;加强工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工业化的高度化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文教科研优势,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有力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转变观念,密切科研院所与乡村地区的联系,为乡镇工业和农业提供技术帮助,加快技术的扩散,并在实践中增强技术力量。
三、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既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它是一个明确分工、相互促进、双向发展过程,其目标就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形成各有侧重、有机组合的区域经济整体。城乡一体化不是空间的均衡化,而是一个有效聚集、有机疏散、高度协作的最优空间网络系统。
(一)城乡经济关系现状和问题
1.城乡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任何区域都是在不断立足自我优势、认识比较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不仅如此,太原市城乡关系中,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基础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与充分的发挥。受能源基地建设影响,城乡产业结构都呈现出初级化、重型化、低级化的特点。太原市市区是全省经济、文化中心,省内核心地位相当突出。但目前来看,城市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城市经济功能发育不全。从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熟练劳动力、人才资源、市场条件、技术水平、产业基础、投资环境等方面看,在省内乃至国内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或潜在优势,但目前还没有成为支持和带动市区以至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动力。
太原市乡村地域较广,清徐、古交、阳曲和娄烦等市县的经济发展更多地受到“资源决定论”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设备陈旧、规模偏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城市化滞后非农化、工业生产单一化和产业竞争力弱的现象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邻近中心市区、面对城市消费市场是其突出的比较优势,而这些优势未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发挥。
2.城乡之间相互支持不够
中心城市是市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城市系统是一个依靠一系列网络系统连接而成的综合体,包括交通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商品流通系统、金融系统、社会经济管理系统等。中心市区就位于各个系统和各条线路构成的市域系统的结点上。城市凭借自己的行政、经济、文化、交通地位,组织市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将它与周围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腹地。反过来,中心城市也依靠腹地的资源、市场、劳动力等要素支持自己的发展。如果中心城市与腹地的各种网络系统能够畅通和高效运转的话,中心城市便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并带动市域整体发展,同时形成城乡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太原市商贸业历史悠久,但规模与影响与省会城市的地位并不相称。中心城市综合职能体系建设滞后,生产性功能过重,管理、组织、创新、服务功能发育不足,妨碍了城市对乡村和区域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制约了城市与腹地之间的功能联系,双方没有形成彼此依赖、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共建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城乡之间经济关系松散
从太原的产业结构上看,近20年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壮大,打破了城市代表工业、农村代表农业的传统产业分工格局。但太原市特定的资源赋存条件和特殊的经济发展道路,使得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出现了严重的同构现象。城乡工业都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只是在产业规模、技术层次、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资源型产业的特点又决定了这两类地区的工业经济联系都以区外为主,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微弱。而且,彼此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还出现了争抢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环境压力剧增。目前,太原市城乡经济联系以乡村向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心市区为乡村提供商贸及文教服务为主要形式,城市与乡村地区经济技术联系不够密切,尚未形成产业互补的合理分工格局。
(二)经济一体化的途径
目前,太原市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还相当大,这种状况对城乡之间的分工协作与共同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当务之急是扩大乡村经济总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调整城乡分工,加强经济联系,密切城乡关系,塑造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互动发展关系机制。为此,需要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进程,继续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的城乡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1.完善和强化中心市区经济职能
长期以来,太原市以生产功能为主的发展策略,导致城市功能发育不全,城市化质量不高。经济组织和管理职能不强,金融、保险等新型服务业规模偏小,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与调控作用偏弱。商贸功能规模和等级有待升级,文化教育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还很不够,产学研分离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是乡村地区比较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技术层次较低的乡镇工业,另一方面却是研究成果束之高阁、科研技术人员无用武之地。完善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构建城乡经济中枢、技术支撑点及文化创新高地,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着决定性意义。
2.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的现代化问题仍然是摆在乡村地区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农业的现代化才能根本上完成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实力增强的任务。农业是乡村地区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能够有效地摆脱土地对农民的束缚,提升农村经济的质态和层次,彻底改变农村地区的发展面貌。同时,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太原近郊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充分,区位、交通、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突出,具有在省内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重点,积极推进近郊地区农业现代化,可以实现与中心城市的高层对接,能够为城乡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3.提高乡村城市化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周边乡村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乡村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发展的现象——产业集聚程度低,阻碍了农村工业化质量的提高;大量非农人口滞留农村,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城镇质量不高,吸纳资本、人才的能力弱;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乱占滥用耕地突出,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小城镇建设为核心,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将有助于城市化质量的改善和乡村工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乡镇工业的规模效益和技术层次,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4.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市场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分工产生交换,进而出现市场;反过来,市场又推进了分工。我国乡村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如果没有城乡职能的一体化和市场的一体化,就不可能实现乡村地区的发展。对于地处内陆的太原而言,推进城乡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消除城乡经济壁垒、打破城乡分离状态、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使城乡市场由孤立的市场区向有机联系的一体化市场网络系统转变,最终实现城乡经济高效发展的经济一体化目标。
5.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城乡之间必须有完善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网络,各类经济要素才能保持顺畅流动,人流、物流、信息流才能具有良好的通达性,才能保证城乡关联渠道的畅通。近年来太原都市区外延扩展受交通指向作用显著,空间扩展由摊大饼式向轴线扩展模式转换,表明交通基础条件的改善对城市发展和城乡联系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市场建设一样,都是改善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
四、生态一体化
生态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其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包括城乡在内,生态良性循环的顶级人工复合生态群落,增强和激活乡村地区的生态还原功能,确保城市系统的开放性,建立生态循环的有效渠道和途径。
(一)总目标:建设“内陆生态城市“
根据太原市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现状与特点,未来生态一体化应将建设“内陆生态城市”作为生态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太原市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建设生态城市既是城市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城市强调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系统各部分都得到协调共处和可持续地发展。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与周围市郊及有关区域紧密相连的开放系统,它是城市内部、城市与区域之间生态共建的历史产物。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建设内陆生态城市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环境方面,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还要有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
第二,在经济方面,除了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要有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循环、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
第三,在社会方面,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市民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环保工作和活动,在全社会提倡一种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
第四,在管理方面,要有健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不仅要有关于环保和环卫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还要有节约资源以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还要有一个相关的切实有效的行政与执法制度。
(二)城乡生态一体化的空间格局
针对太原市的生态问题和城乡生态现状,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可以分三个步骤:第一,太原市生态建设规划,进行城乡生态分区,明确生态区的功能与目标,确定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第二,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点、线、面结合,建设城市生态系统网络;第三,调整城乡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与生态的互补与互动。
1.生态功能分区
依据太原市城乡生态环境现状的不同,生态环境的空间结构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呈南北方向伸展的半环状内陆生态景观圈层:最外围为森林绿色屏障,由东西北部山地丘陵地带的森林、草地及耕地组成,分布于阳曲县的西山和古交市石千峰等地的东山次生林带,面积约1.91万公顷,是太原市主要的森林分布区域;中间是汾河谷地农业景观区,主要指上兰村以南的汾河城区段和清徐段,这里经济活动与人文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建设要增加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比重,增强城市绿肺功能,实现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并重的目标;再向里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城市边缘地区,为城市绿地、绿肺,生态走廊建设的重点;建成区地处生态系统的核心,属于经济密度较高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景观,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旅游、科技等绿色产业比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尽快建设内陆园林城目标。
2.城乡生态空间格局
在建成区及近郊县范围内建设“南北两肺呼应、东西两翼保护、纵横两轴贯通”的总体绿色生态布局。具体而言:
南北两肺:指清徐生态农业区和万柏林及阳曲果林保护区;
东西两翼:指东西山原始林或人工次生林带。这两翼是太原市区域生态系统最丰厚的资源,也是实现太原市森林围城的基础。
纵横两轴:纵轴指汾河主干道绿色景观带,横轴指太旧高速公路沿线绿化风景带,两条绿色轴带在太原市建成区交叉,是组成太原市生态网络的主干。
在这个总格局内,扩建和改造中心市区范围内的大型公园、绿地、水面,将其作为有效的生态缓冲岛,同步建设星罗棋布的各类小花园、小游园和小景点;以城乡交通要道绿化为依托,形成点、线、片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格局。
3.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汾河生态走廊:以汾河公园草地、林带、水库为绿岛,以滨河东路、滨河西路道路绿化为绿轴,建成太原市生态示范区。并以此为依托,沿汾河主干道向南北延伸,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绿色生态廊带。其作用在于:改善太原市主河道——汾河的自然环境,保护汾河的生态环境;净化太原市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与东西山森林带遥相呼应,形成“森林围城“和“森林入城”的双重生态效应;同时形成太原市一道靓丽的生态景观风景线。
城市园林绿地:以太原市森林公园为基础,建成一个以暖温带植物群落为中心,培育北方花卉、草地绿化优良品种,集四季园林与化石、标本为一体的北方生态博物馆。依托城市公园及社区绿化,增加建成区的绿地面积,形成点、片结合的城市绿肺,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水生植物观光、水产养殖、垂钓等旅游观光地,建设晋阳湖生态养殖度假区。重点对迎泽大街、水西门街、府东、府西街、北大街及滨河东、西路、五一路、解放路、新建路等城市主(次)干道进行绿化、美化,增加道路两旁植被的层次性、多样性和观赏性,建成具有园林景观功能的道路绿化林带。
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选择生态条件较好的清徐、晋源两地,改造城市周边农业生态景观,建成生态旅游、果园观光基地,设立田野学校;在近郊城乡过度带,以道路为依托,建设绿色生态保护圈层,依托居民小区和农家院落,建设庭院生态基地;阳曲、娄烦应进行立体生态农业建设,在原有林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按照“山上水源林、山腰经济林、山麓水果林”的布局模式,建设生态型农林复合系统。
五、基础设施一体化
城乡基础设施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联系的基础,是城乡之间各类经济要素空间流动的纽带,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和保障。
(一)基础设施网络存在的问题
1.交通系统
太原市是全省对外交通的汇集点,又是全省城市交通建设的重心。从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角度分析,目前太原市交通运输系统建设面临着如下问题:
第一,交通体系建设缺乏广域交通体系的观念,受行政区划分割,大型区域性交通基础建设的协调性与一体化程度仍较低。太原市大型区域性交通设施和交通节点主要位于市区南部以及太原与清徐、晋中市榆次区、祁县的交界区域,太原铁路枢纽实际上是太原——榆次复合式枢纽,大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都需要跨越行政区协同解决。但受行政区的分割,太原铁路枢纽发展、太原机场净空范围的控制、太原榆次间大型物流仓储中心的建设还存在许多矛盾与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制约着交通体系的长远发展。
第二,城市边缘区高速公路体系还不完善,对外交通与市内快速交通衔接性较差。太原市域和太原都市圈内部高速公路密度过小,覆盖面窄,无法满足城市间密切交往的需要。环城高速公路体系还未形成,城市内的高等级干道与城市周边的高等级干道的互通性较差。城市换乘系统建设不完善,对外交通与市内快速交通衔接性偏低。城市内部多纵多横的主干道路系统只是从本市出行的角度去规划的,缺乏与相邻地区的协调和连接。
第三,缺乏从都市圈域一体化的高度建设内部交通体系的观念。连接都市圈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还很不完善,维系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以公路为主,圈域内部城际快速干道还不成体系,太原与榆次之间、太原与清徐之间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未有系统考虑。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仅从本市的角度去规划,与城郊小城镇与周边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尚未建立。
第四,城市内部“城中村”道路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道路狭窄、曲折,不成系统,无法满足人流、物流、停车及消防的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中村”道路交通系统往往不能与周边地区有效地进行协调和衔接。
第五,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城市及其边缘区区域的功能区协调程度差,城市形态呈“线状”畸型发展,受“要想富,快占路”的价值观念影响,相当部分边缘小城镇和乡村盲目地沿高等级干线公路建设工业小区和商铺,省道、国道迅速“市街化”,不仅严重影响交通干线的畅通与安全,制约城镇建设的长远发展,而且还将导致耗资巨大的二次改造。
第六,交通管理方面缺乏整体协调和规划。涉及交通管理的各部门分工太细,各管一段,各自为政,不仅条块分割严重,而且条条和块块内部也常难以协调。条条块块之间在交通用地、规划布局、管理实施等各环节都存在着利益冲突,造成道路交通零碎不衔接和建设、经营管理效率低等问题。
2.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包括电力生产及输变电设施,区域性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随着人民生活与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对动力供应系统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能源供应结构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从能源需求、结构变化角度分析,目前动力系统城乡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大型动力供应设施,在输变电设施、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建设过程中,对区域联合、共享以及城乡一体化等因素考虑不够,导致市郊城镇、外围城市规划建设中追求自成系统的倾向严重。
第二,城市内部“城中村”、城市郊区小城镇与中心村,动力供应网络建设不足或形成空白,能源利用结构转化滞缓,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第三,中心城与边缘区预留线路走廊、动力设施建设用地统筹规划不够,“马路拉链”现象时有发生。
3.给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
太原市在城市给水系统建设方面发展较快,引黄济并工程竣工后,太原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有所缓解。从河道水体的流域性特征分析和筹划,城市供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需要从市域甚至更大区域的水体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实现水源流域的高度整体协调。但是,在目前的城市给排水体系建设中“就城市论城市”的倾向仍较严重,具体表现为:
第一,都市圈内各城市根据各自的需要,安排水源地和取水量,自成体系建设自己的给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盲目分散建设,水源利用设施的合理配置没有整体区域协调,不利于资源的优化利用。
第二,城乡工农业用水和城镇乡村居民用水缺乏一体化规划和合理分配,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之间矛盾突出。
第三,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比较完善,但自成体系,小城镇和农村及“城中村”给排水设施与管网建设滞后,城乡之间反差极大。
第四,城市与村镇排水口缺乏统一协调规划,流域上下游相邻城镇间存在水污染矛盾。
第五,水资源管理体系仍较混乱,水务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4.其它系统
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太原市与都市圈其它城市特别是晋中市的一体化问题,农村通信设施建设是薄弱环节。
安全保障系统主要包括防洪和抗震两大部分。太原市区汾河干流防洪标准已达到百年一遇设防标准,存在的问题是防洪体系建设本身也是整个流域河道与水库整体整治的一体化工程,城市独立的防洪工程建设对解决防洪的根本性问题仍比较脆弱。
(二)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思路
太原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统一规划起步,协调整合为主,生产性设施先行,分区重点推进,管理创新保障。
太原市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内容包括三个空间层次、五大支撑体系和五大系统(见图2)。其中,软支撑体系由规划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微观主体运营机制、土地管理机制和投资机制组成;物质支撑体系由交通系统、动力机制、通信系统、给排水系统、环境生态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等组成。
根据太原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要求,城乡一体化建设分区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城市内部(城市建成区范围),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的重点主要是75个“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问题,要重点解决市政公用设施与社会公共设施的一体化配置与完善。第二层次,即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地带),是城市型基础设施与乡村的过渡地区,也是城市主要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分布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是处理好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节点的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发展、城市形态与基础设施配置的协调关系、城市型设施的合理延伸与有序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设施的建设和保护。第三层次,即都市圈域。一般而言,是以1小时交通圈作为都市圈划分的范围。从太原市经济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角度分析,都市圈域范围除太原市域(2市3县)外,还应包括晋中市榆次区、交城、文水、祁县、太谷5个县区,相当于太原二级经济区的范围。它是山西省经济社会最发达的核心区域,也是全省基础设施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都市圈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是圈域各级城镇之间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包括圈域交通体系一体化建设、能源供应、污水处理、生态环境设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设施、防洪设施等的整体协调与共建共享。
(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重点
1.交通运输系统
对于都市区域,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空间一体化首当其冲的是交通一体化建设。太原市交通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方面是:第一,建立以大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镇交通发展模式。调整运输结构,切实贯彻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以发展常规公共汽车、电车、小型公共汽车为主体的城市交通结构。随着郊区的发展,从市内的“市区公交”扩展到都市圈范围内的全域公交,形成大公共交通体系。按照太原发展实际,都市圈内应优先考虑中心市区与榆次、清徐之间、主要小城镇之间的大公交体系,建立起公共交通与城镇布局相互支持的良性发展链。第二,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立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共交通为辅助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大城市客运交通所倡导的模式。把都市圈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十字”形地铁、由同蒲铁路、河西铁路专用线、北郊铁路专用线、以及规划中的南郊铁路(义井工业站经姚村至榆次)组成的椭圆型环城快速市郊铁路等有机组织衔接,与各主要城镇环城快速干路建设相协调,形成与城市开发建设以及对外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以地铁、轻轨为主的轨道交通体系。第三,一体化建设城市之间、城镇之间的快速干道。首先在太榆之间、太原至东观之间、太原至徐沟之间构建快速干道;创造条件,通过延伸滨河快速干道、改造其他道路,形成都市圈南部城市以及主要城镇间联系的快速干道。第四,强化广域交通体系。高标准一体化建设太原—榆次复合型综合枢纽,搞好铁路、公路、航空等各类交通设施、站场、线路的配套建设,形成便捷、顺畅、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省域交通枢纽,拓展六向对外交通通道,即与晋东、晋东南、晋中、晋西、晋西北、晋北相联系的、由省道和国道组成的六条辐射型快速干道,加快通往晋北、晋南、晋西、晋东南的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步伐。
2.动力系统建设
太原市供电系统建设要摆脱本地电源自求平衡的思路,从全省大电网角度解决太原市及其都市圈的电源问题,本地电厂逐步改造为调峰电厂和热力电厂;根据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要求进行电网改造,都市圈内主要城市间建设220千伏双环网,完善各城市110千伏运行网络,加大小城镇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形成区域、城乡一体化的供电网络;加强电力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的协调,综合考虑变电站、高压走廊与城镇发展方向、城镇功能分区、城镇道路系统的协调。
3.给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
第一,实施“省水高效”战略,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生产体系,建立节水型的生活服务体系。第二,建立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协调与整体配置体系。水资源开发应按都市圈汾河流域统一规划,对水体区域的功能分工及水资源可用量与可供量进行综合研究,合理调配区域水资源,统筹区域取水口与引黄调水的资源利用。第三,实现区域性综合用水。区域性综合用水可以在特大型、大型企业建立废水闭路循环系统,也可以在厂际之间进行区域性综合利用,还可以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居民用水与生产用水之间建立。第四,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水源的合理保护。彻底改革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革除多头领导、部门分割及部门之间互相牵制的局面,按照水体循环规律和区域内用水系统的特点,统一安排分区性的水资源规划、调度、分配、利用和保护,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区域性管理和水务一体化管理。第五,建设和完善供水管网等供水设施建设。应逐步建立城市分质供水系统,重点加强“城中村”与城乡结合部的供水管网建设。
排水系统一体化的重点是按照流域上下游的关系,合理划分污水分区,一体化布置排水口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大型化可以降低处理设施的基建投资,便于管理,而且可以降低处理能耗,降低污水处理成本,这一点已是共识。然而过于集中,污水收集和输送的成本迅速上升,会抵消前述优点,如果再考虑污水处理后的回用,分散处理,就近回用,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污水处理设施布局中,应根据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际,解决好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关系,合理选择污水厂厂址和回用设施布置方式。
(四)分区建设对策
1.城市内部(建成区)
城市内部(建成区)应以整体协调的观点,整合中心城市内部城乡之间的各种基础设施资源,减少各区域之间、各级行政单元之间、各种基础设施之间的建设矛盾,提高各种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形成高度一体化的空间网络系统。对“城市里的乡村”的一体化改造,可根据更新改造的不同起点或不同阶段,按低、中、高三种方案,分区域、有步骤地实施。
低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全部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基本按照区域现状以居住用地为主的功能,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部分改造,原则上不伤筋动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置达到三类居住用地标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参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标准上可有一定降低,但必须保证道路红线宽度至少达到3.5
中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大部分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逐步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用地功能及性质更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基本按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标准上略有降低,但必须保证道路红线宽度由现在的3
高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由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在条件成熟时进行用地功能及性质的统一更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完全按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给排水的标准上,对亟待更新改造的项目结合分区和控制性规划一次性改造到位。
2.城市边缘区
城市边缘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城市与村镇基础的衔接和城市性设施与区域性设施的合理布局与相互协调,一体化的着手点是引导与控制。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政策分区角度,本区域为引导控制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重点处理的矛盾和问题有:(1)城市道路系统与公路交通系统的协调与衔接;(2)太原市环城高速公路与城郊铁路线路的合理安排与换乘点的布局;(3)城市道路与公路线路安排与村镇发展、工业小区用地布局的协调;(4)交通线路与交通节点布局用地的预留;(5)城市大型变电站的位置选择、高压走廊与城市用地扩展方向、村镇建设的关系;(6)城市给排水、煤气、供热管网合理延伸与村镇的共享;(7)城市边缘区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3.都市圈域
确立城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是促进大城市圈经济、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当务之急。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都市圈内各个城镇,特别是主要城镇间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协调和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一体化的着手点是协调管理。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政策分区角度,本区域为协调管理区。
太原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地域是太原与榆次之间、太原清徐之间的协调建设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城际快速干道的一体化建设和地面公共交通的一体化组织;(2)太原榆次之间轨道交通的一体化规划与实施;(3)在太榆之间协调布局铁路、公路、航空设施、站场和大型仓储设施,高标准一体化建设太原—榆次省域复合型对外交通综合枢纽;(4)一体化建设信息通讯设施,实现信息设施与资源的共建共享;(5)联合进行燃气网络建设和新兴气源的开发;(6)统一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引黄水资源的调配;(7)太原清徐一体化规划与建设汾河生态廊道;(8)太原与清徐、榆次之间统一规划建设大型永久性绿色生态空间。
六、空间一体化
城乡空间是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城乡空间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格局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保障。
(一)城乡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1.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土地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与其它内陆城市一样,太原市长期沿袭的城乡分割型土地管理体制和刚性化的土地流转机制,形成了城乡特点迥异的土地利用格局,妨碍了城乡间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制约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城市内部,一方面土地短缺问题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闲置、浪费、低效利用等诸多问题。目前,各类用地比例不合理,道路、绿化、科教用地偏低,工业用地规模大,利用效率低,一些与城市功能要求不适应的工业企业占据了城市土地的黄金地段,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育和发展。在郊区农村,农民住宅用地比例过大,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大量占用土地。特别是城市边缘地区,仍然采用“农业方式”利用“城市土地”,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对城市化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2.城镇体系不健全
太原城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城市、小辖区”。太原市城市辖区较小,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制约了中心市区的产业布局活动,不利于占地大企业的搬迁转移,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资本的内聚和产业的发展。太原城镇体系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大城区、小郊区”。城区特别是原有三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一系列问题,而郊县卫星城镇和各类城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无法承担带动乡村发展的功能和任务。
3.“城中村”散布于建成区
“城中村”是指历史与现实形成的、紧紧地嵌接在城市社区内或处于该城市社区边缘地带的某些农村社区。“城中村”的最形象说法就是“城市中的农村”,它虽然与城市社区或广大农村社区有同一之处,但差别与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城中村”由于在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等方面与城市形成二元体制,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在太原市建成区范围内存在的75个“城中村”,与城市街道犬牙交错,致使市区用地边界不清,管理混乱,城市总体布局调整的难度较大,严重破坏了城市的总体规划。
4.城乡空间分工不明确
长期以来,太原市走的是一条重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城市的许多经济职能严重缺失,而城乡二元化发展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状况。乡镇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工业经济结构严重趋同,难以形成经济分工和经济联系,并且彼此制约,地域内在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上内耗激烈,低水平重复,经济缺乏合力和活力。在空间上,表现为城乡之间缺乏功能分化,城乡空间经济联系很差,资金、技术、人口、产业等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合理,空间流动微弱,不利于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经济规模难以扩大,经济结构转换迟滞,发展层次无法提升,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5.城市绿色空间缺失
城市是一个人工系统,生态空间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维护和改善、生产和生活废物的分解还原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在太原的城市建设和扩展过程中,过于强调生产功能,忽视对城市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强化,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不断被蚕食,导致绿色空间功能体系建设的滞缓。在农村地区,农民建房用地大幅度增长,乡镇企业用地不断扩展,侵占了大量的农村绿色空间,弱化了农村应有的生态还原功能,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
6.城乡空间组织化程度低
在太原近郊,在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的约束作用下,乡镇企业大都就地办厂,形成了一种乡土经济格局。这种分散型农村工业化,导致小城镇不发育或城镇服务半径和人口规模过小,难以为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提供应有的支撑作用。从中心市区看,具有都市特色的功能性产业,尤其是高层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不快,城乡之间以交通为主的空间网络建设滞后,导致太原市城乡空间组织结构松散、组织化程度低,中心城市与各次级增长极点及腹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够。这严重影响了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不仅导致空间要素的重复配置和浪费,而且造成城市化规模经济的低效运行。
(二)城乡空间的分区划分
中心城区:包括太原市建成区的大部分,东起建设路,西至新建路,南起南内环街,北至城北街。以城区内部经济功能的完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为主要任务,严格控制工业的发展,原则上不再增加工业用地,现有工业逐步向外迁出,向外围组团转移;要充分利用现有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发展金融、保险、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层次和地位,增强城市的服务能力、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使之成为太原市和山西省的经济组织和管理中心;必须注重生态工程的建设,大力规划和建设园林、绿地,进一步减少污染源和严格控制污染强度,切实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和增强其生态功能。
城市扩展区:包括迎泽区、杏花岭区的非中心城区部分以及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小店区和晋源区四个城区的全部。以接纳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的扩散为主。太原市市区的新增工业、外迁工业及新增的城市建设项目均可考虑到这里来寻求空间;产业的发展应依托驻地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的发展上,空间上可以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加速产学研一体化;依托太钢、太化、太重、西山等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良好的市政工程设施、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组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发展生产技术协作和规模化生产;对现有产业要搞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有效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危害;小店区和晋源区将是未来太原市市区向南扩展的主导方向,因此要搞好长远发展规划,集约化使用土地资源,各类建设用地的规划既要合理,又要具有前瞻性;此外,小店区和晋源区还应充分利用现有区位和农业、旅游业发展基础的优势,面向市区消费市场,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并逐步提升旅游业层次和规模,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外围生态功能区:包括太原市所辖娄烦县和阳曲县。根据这两个县的空间区位、产业基础、发展条件等多种因素,主要承担城市生态还原和绿色屏障功能。古交位于太原市上风和上水位置,生态区位重要而敏感,其发展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要严格限制污染工业的发展;娄烦县和阳曲县属于太原市的后进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其发展既要考虑生态区位,又要加强与中心城市的产业关联,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发展城郊农业、旅游业、副食品供应业等,同时结合当地农业开发,加速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的发展。
外围卫星城镇:包括晋中市区、古交市区和清徐县城。由于太原市自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城市的扩展以向南为主,因此位于太原市南面的晋中市和清徐县与市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越来越密切,逐渐发展成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联系的都市型地域。清徐县经济实力较强,但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要从解决乡镇工业的分散式发展问题着手,积极加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分工,更加重视小城镇建设,推动乡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乡村城市化的发展。古交市的资源型产业要向高级化、深加工和清洁生产方向发展,减少废物排放量、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古交市作为太原市的卫星城市,加强与中心市区的产业分工联系,搞好市政建设、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内涵,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随着交通网络的发展和市区向南的扩展,晋中市与太原中心城区的空间距离逐渐缩短,两个城市在产业联系、市场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互补发展的潜力巨大,晋中市区必将成为太原大都市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重点
1.城市多中心、沿轴线发展
世界各城市空间布局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单中心环状扩展模式、二是多中心轴线延伸扩展模式。近年来,太原市城市空间扩展的交通指向特征十分明显,正在由摊大饼式向沿轴线扩展模式转变。要进一步强化迎泽大街、长风大街两条东西主轴的建设,使之成为太原的都市化景观带,同时依托(东、西)滨河路以及东西向城市出口道路,加快城市南进(以及西移)步伐,不失时机地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城乡结合部发展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影响强烈的地域。太原市充分重视城乡交接地带的开发建设,引导资金和经济要素流向,改造这一地带的产业特征和景观特征,调整区域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导区域。要从改善与外界的可通达性入手,致力于道路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乡交错地带成为城乡经济技术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长风大街以南地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拓展空间,要尽快从体制上解决边缘区的“刚性化惯性发展”问题,缓解和消除向“城市化寻租”的不良现象,是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3.彻底改造“城中村”
基于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为数众多的“城中村”始终游离与城市之外,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城中村”地处城市之中,与城市的各种联系相当密切,更易直接地受城市的带动和影响。城中村与城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极大地促进其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和经济效益的多元化,表现在农业基本消失,二、三产业及其土地收益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比一般农村社区富裕,与广大农村社区相比,城市化、现代化要容易一些。城中村的改造,是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首要任务。
七、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是从区域角度出发,在承认城乡差异的基础上,以城市为中心,明确城乡分工,实现城乡相互促进的双向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城市突出的中心地位、城乡之间密切的联系、城乡各类资源的统一和高效配置、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及农村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基础的优劣等。提升中心城市地位、稳固农业基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强化城乡经济联系等,都是推进太原市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心城市发展与城市现代化
太原市市区作为市域和省域中心城市,目前已进入极化和扩散相结合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一方面人口、技术和其它经济要素继续向城市集聚,另一方面产业、资金、科技信息等经济要素向外溢出对周边地区经济产生影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太原市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重工业基础雄厚;同时,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太原市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刺激乡村和周边地区的生产和开发。近年来,太原市一些初级加工、零部件加工等产业的扩散,为周围乡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太原市是全省的科技文教和信息中心,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广泛交流和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基地,能够有效地对周边农村区域进行技术、人才和信息的输出,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科技文教水平的提高。
长期以来,太原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只注意发挥其工业基地的作用,而不注重城市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等多种功能的开发,造成城市工业片面发展,而城市中心功能载体——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受到抑制,严重削弱了城市应有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城乡经济联系只局限于乡村向城市提供粮食、副食品和工业原料,城市向周围乡村提供工业制品和其他服务。城乡两个子系统相互独立、彼此封闭的状态,不仅使经济低效增长,而且强化了我市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乡村城市化滞后、城市现代化受阻和乡村孤立发展,城市与乡村的比较优势均未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太原市“退二进三”为标志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城市功能更新、向现代化迈进创造了条件。随着城市建设日益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加强,吸引、辐射能力以及服务范围的加大,对区域内乡村的发展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乡村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
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了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传统观念和空间格局,使乡村经济由第一产业领域向第二、第三产业领域扩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谱写了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篇章。太原市周边地区乡镇工业较为发达,在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虽然乡镇工业在发展的水平、质态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但它深刻地改变着乡村经济社会的面貌,不断缩小着城乡差距,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承包经营的农户在巩固其生产主体的基础上,围绕自己的生产,进入“产前”和“产后”两个领域,与工业、商业以及其它经济组织和服务组织建立真正的商品交换关系,从而确立了农民作为交换主体的地位,最终使农民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农业产业化从经济上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所依赖的自然经济基础,打破了乡村地区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状态,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生产诸要素的结合,同时也成为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密切联系的重要方式。
乡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结合发展,能够在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使生产力诸要素具有充分的活力和最大限度的活动领域,并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在产业间、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这无疑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条件,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村工业化、城市化
依托天然禀赋的矿产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闲散资金和其它资源,并吸收城市释放的能量,太原市乡镇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乡村工业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目前,太原市邻近地区乡镇工业发展结构层次较低、增长方式粗放、空间布局分散,应当借助紧邻中心市区的区位优势,利用城市的技术力量、产业扩散等有利条件,加强与城市的产业联系和经济联系,实施产业改造和优化升级,这对于实现城乡产业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乡村城市化是指乡村地域中传统型社区向城市现代型社区转变,从而使滞留在乡村地域上的居民逐渐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目前,在太原近郊区以及乡镇工业较发达的远郊区,乡村城市化已较为明显。乡村地域的就业结构、人口居住地和居住方式、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封闭状态正在打破。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大量乡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乡村地区的收入水平,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加速了乡村城市化进程,而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又使城乡差距日益缩小。因此,乡村城市化是乡村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
从城镇体系看,小城镇是属于城市范畴,是城市居民点中的最下一个层次,数量最多并与农民具有血缘的那一部分。从农村地域体系来看,小城镇又是农村地域体系的最上层次,起着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小城镇既是城乡生态经济要素的中转站,又是各种城乡矛盾的集中地和激发区。无论是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还是城乡一体化,都离不开小城镇的发展。从产业上,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载体。要通过完善乡村地区的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各类经济要素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其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从地域上,小城镇作为城市和乡村地区联系的桥梁,凭借自己的优势,为城市产业、经济技术扩散提供场地和条件。通过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腹地等层层带动模式,传递和扩大大城市的增长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引导
城乡一体化动力系统的运作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无论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空间一体化,都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从市场需求出发,本着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原则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与资金使用效率。要冲破城、乡二元结构思想的束缚,从城乡大系统总体发展的角度,进行城乡之间的合理分工,坚持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经济为先的原则,发展城乡经济。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太原市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政府的参与才能够实现,比如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市场运行提供一种宽松的、良好的环境,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观念上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引导、支持。例如,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作用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有利的制度将极大地促进中心城市溢出效益的发挥,并能有效地降低城乡之间经济合作的制度成本。如城乡之间经济协作、补偿贸易、经济联合等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创立,就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合作。反之,则不利于城市经济势能的溢出。政府还应当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政府掌握着土地批租权,从土地批租得到的资金一部分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五)制度创新
针对城乡关系现状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改变现有的城市管城市、乡村管乡村的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全新的城乡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体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首先要进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土地地价管理,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建立城乡土地合理、高效利用的配置机制。其次,加快落实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人本化、人性化管理,变固定户籍制为城乡一体的身份制度,实现劳动力在城乡间的顺利流动。同时,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快速提升小城镇在乡村发展中的中心地位。第三,走出条块分割的误区,理顺城乡管理体制,强化城乡统筹规划管理。在建立一体化城乡市场的同时,从城乡一体化角度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打破城乡界线,统一规划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各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
《[注意]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