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版名校人教语文九年级上课件教案《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ppt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沁阳市第二中学 王东庆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作者的驳论方法 3.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层含义
二、重难点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作者的驳论方法 2.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幻灯片1“课题、鲁迅先生相片”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指着相片问学生:作者是谁?
师:从鲁迅先生的眉目和脸上的神情当中,你们能想到鲁迅先生的哪句名言?
出示幻灯片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作者介绍
出示幻灯片3“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著作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背景介绍
出示幻灯片4“写作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但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等,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
1934年4月,国民党的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等,又发起请第九世**喇嘛:在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来保佑”。还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
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资产阶级的走狗文人,也一口一声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四、读课文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师:如果有人不断地对你叫嚣“中国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之类的话你会怎样反驳?
师:作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面对“中国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之类的流言会怎样反驳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幻灯片5“朗读要求”
边读课文边标注生字词,读完后统一解决生字词
解决生字词:板书,学生齐读三遍
玄(xuán)虚
省(xǐng)悟
渺(miǎo)茫
脊(jǐ)梁
诓(kuāng)骗
搽(chá)脂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鲁迅先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激愤)
下面请几位同学以激愤的心情轮读课文,比谁读得好? 注:最后三段学生齐读
五、理清文章结构和驳论过程
1、了解驳论文知识
师:这是一篇批驳敌人论点的文章,称为驳论文。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驳论文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6“驳论文知识” 教师简单讲解
2、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依次提出以下问题,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依据相关语段回答相应问题。教师并通过幻灯片7的逐步演示,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和驳论过程。
(1)根据驳论文的论证思路,本文树靶子(摆敌论)、打靶子(驳敌论)、得结论各是那几段?(2)敌论据是什么?敌论点是什么?
(3)打靶子(驳敌论)部分,可分为哪两层?分别是怎样批驳的?(4)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3、总结驳论过程
出示幻灯片8“总结”
鲁迅先生在本章中,先摆出敌方的论点和论据,并肯定其论据是事实;接下来直接批驳其论据只能证明一部分中国人早就失去了“自信力”,又丧失了“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不能证明其论点;然后又树立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列举古今中国的“脊梁”的例子加以证明;指出敌人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间接的驳倒了对方的论点。最后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六、了解作者驳论方法和中心论点
出示幻灯片9 “驳论方法” 的两个问题,学生回答 幻灯片10“本文的中心论点”,学生回答
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层含义 结合课后第二题
体会文中“中国人”的不同含义 ;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八、结束语
鲁迅先生以极其激愤的心情、极其辛辣的语言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自欺欺人的丑陋面貌,热情的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抗日军民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精神。是一曲高亢激越的民族“脊梁”赞歌。至今仍然激励着全中国人民继续奋斗。我们也要努力成为中国的“脊梁”。
第二篇:正版名校人教语文九年级上课件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第二课时
一、揣摩语言,品味深意。
杂文是议论文的一种,内容多反映社会事件,或对热点问题进行评论。鲁迅的杂文是最有特色的,以其尖锐的讽刺性和批判性被人们称为“匕首”“投枪”。它的特点是:
①议论精辟,观点鲜明。②短小精悍,针对性强。③语言生动幽默,尖锐深刻。
前两个特点,我们在上一课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鲁迅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感悟他那种泼辣、犀利、讽刺性强,感情色彩浓的独特风格。
1、尖锐犀利的语言,富于战斗性和讽刺意味。
问题:找出你有感触的词语,句子,先朗读品味,然后全班交流。
例如: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简直是污蔑”
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简直:强调,表现了作者极大的愤慨。
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巧妙修辞,增强说理的效果。比喻:脂粉 状元宰相 脊梁 排比: 人,人,人 反问: 又何尝少呢? 仿词:他信力,自欺力
二、补充论据,充实内容。
作者在批驳对方观点的基础上,又正面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那么这些都是怎样一种人呢?我们能不能列举出他们中的一些代表呢?
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和为人类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张衡、李时珍、鲁班、毕昇等。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抵御外来侵略者的人民英雄。陈胜、郑成功、文天祥、戚继光、邓世昌等。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关心人民疾苦,为群众利益奔走呼吁的政治家,文学家。屈原、杜甫、白居易、范仲淹等。
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革命家、改革家。鉴真、唐玄奘、戊戌六君子、孙中山等。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曾少过呢?”,那么,在作者生活的时代,在作者写作本文的当时,又有哪些人可称得上“中国的脊梁”呢?他们有着怎样的处境呢?
学生讨论明确:作者在这里高度赞扬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虽然他们“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三、学习鲁迅的爱国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力
1、幻灯片:沈钧儒在鲁迅葬礼上说:“高尔基前几个月死了,死后由苏联政府替他国葬。现在,像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我们人民群众一致要求国葬,但政府不管。今天,我们人民自己来葬,到的都是民众自己。这个,我想鲁迅先生一定很愿意!”
鲁迅先生葬礼的绸幛上:“民族魂”三个字。
郁达夫先生在《怀鲁迅》一文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2、回忆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弃医从文)
因为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鲁迅“弃医从文”的目的是要“改造国民的精神。”也就是说,鲁迅想用文学艺术来改造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使他们不再成为“充当一群精神麻木的看客”,以此来达到强国强种的目的。
3、语文活动设计
①请同学们选一种鲜花献给“民族魂”鲁迅,并说明理由。②用今天中国日益繁荣、强大的事实告诉先生:中华民族越来越自信。
第三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设计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教学重点)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教学重点)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当时的《大公报》上出现了这样的哀叹(屏显:“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针对这种悲观论调,鲁迅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鲁迅写此文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横战”。可见健康的恶化与精神的压力并未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2、文体介绍:驳论文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批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
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无内在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3、诵读文章,把握文章脉络:(1)自由诵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A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存在”。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时代背景,表明自己为何而写;摆出对方论据,承认论据本身的正确性,为后文批驳起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
(2)读课文3-5段,说说本文是如何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
明确: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这些都不是“自信” 求神拜佛是用以自我麻醉的“自欺”,也不是“自信”。
这些批驳证明,不就前失掉的是他信力,现在发展的是自欺力,都不是自信力。也就是说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其论证过程是错误的,所以对方的论点也是错误的。(3)文章6-8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首先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的中国人在。(立)
接着,举出中国历史上各种富有自信力的“中国脊梁”,驳斥对方。(间接反驳)(4)总结梳理文章思路。
提出对方论据、论点(1、2)敌论据:自夸地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
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3-5)驳论证
树立己方观点,间接反驳对方论点(6-8)正面观点: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存在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结论(9)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合作探究,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特色。从论证方式看,这是一篇驳论文,从议论文的内容目的上看,这又是一篇杂文。鲁迅的杂文一向被人比喻为有“匕首”,“投枪”,因为其语言尖锐犀利,极具讽刺意味和战斗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特色。(1)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尖锐犀利、具有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并做简单分析。(2)合作交流,展示成果。预设: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注意体味第一段中的三个副词“总”“只”“一味”的表达效果)
明确:“总”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的心理,同时又暗示了其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有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体现了万般无奈之下只有祈求鬼神的沉迷心理。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揣摩“自欺力”“他信力”造语的新奇。)
“自欺力”“他信力”是作者的新造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组反义词衍义造成,与“自信力”对照,表现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味。
(在分析尖锐的具有讽刺意味的同时提出鲁迅先生对待反动统治者犀利如“匕首”“投枪”,对待优秀中华儿女却是衷心爱戴,热情似火。)7、8自然段。
对中国“脊梁”的赞颂与讴歌。
“总”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真正失掉自信力的是那些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排比句式的运用,更使文章增添了气势;议论与抒情水乳交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齐读品味7、8自然段,感受文章振聋发聩的力量。)④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
5、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的语言实如人们之喻,是“匕首”“投枪”,试想若无锋利之言,又如何直刺反动派的要害,如何刺破当时之愚昧黑暗,如何树起鼓舞人心的旗帜呢?在这锋利的语言背后,有的是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一片赤诚。让我们再读最后一段,向这样一位“中国的脊梁”致敬。
三、板书设计:(见文章思路梳理)
四、教学反思:
第四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研讨论证方法,了解驳论文的写法。
2.品读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3.体会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和爱国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认识文章的写作手法,即文章的驳论方式:驳论证(间接反驳)。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及策略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勤动笔墨,做好读书笔记。
3.拟列提纲法通过拟列提纲,引导学生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4.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5.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同学们,请观察我们所出示的图片,看看他是谁?对,他就是鲁迅先生。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等作品。那么,有哪位同学来把鲁迅先生为大家做个介绍(学生介绍)。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先生写作本篇杂文于1934年9月25日,和各位同学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有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写作背景。
2、背景介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故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这篇著名的文章。
3、生字、生词交流
在学生回答的其础上,(小黑板展示)。
A.搽(chá)脂(zhī)粉玄(xuán)虚省(xǐng)悟渺(miǎo)茫脊(jǐ)梁诓(kuāng)骗慨(kǎi)叹前仆(pū)后继
B.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势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怀古伤今: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用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到退 1
还古的思想情绪。(不满现实,追怀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代老百姓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应用奋斗,不怕牺牲。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
个人的生命。
二、研习课文
(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速读、朗读多形式结合)
(学生读文章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
“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
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
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2.再次朗读课文,加深文章内容理解。
(二)具体研读,突出重点、难点(拟列提纲)
1.师:通过各位同学的认真阅读和思考,我们清楚了对方的错误观点、依
据和作者的观点及依据。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作者是如何反驳对方的错误
观点的。
反驳对方错误的观点,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指出对方论据的虚假性,从而达到
驳倒对方错误论点的目的。请思考: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吗?(不是)
既然不是,那对方论证的思路和方法还出现了什么错误呢?请同学们朗读第3、4、5段,看作者是怎样剖析对方论据的实质的。请注意圈画关键词句。
师:“他信力”、“自欺力”,这些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自信力”,荒谬的推理下掩盖着的是恐慌、懦弱和虚假。
师:总之,对方的论据与观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思路是混乱的。这是直
接批驳。
2.学生朗读6~8节并思考: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论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文章6~8段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证,即谬论论据上所说的“自夸”、“只希望
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是不能代表当时广大人民利益的国民党
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他们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败
类。而真正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时,应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
请命”、“舍身求法”的,我国自古以来就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
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
了正确的观点:“我们有并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古代,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等。今天,有有确信,不自私;
前仆后继的战斗的人。3..朗读第9段,回答:文章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1段,敌论据;2段,敌论点;3段----5段,直接批驳,揭露心态;6段承上启下,正
面立论;7段----8段,间接批驳,歌颂脊梁;9段,得出结论,照应题目。)通过拟列提纲,分析文章结构,我们感觉其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作者将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
结合,使得批驳全面而深刻,非常巧妙有力。同时,更让我们认识到了鲁迅的智慧。
(三)揣摩语言,体悟情感(出示视频资料)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解说:用替换练习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
2、作者在反驳对方论点后,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提到了一类人,作者对这类人怀着怎样的感情,用了一些怎样的词来修饰、形容?跳读文章第6、7、8段。
【教师引导】
(1)、品一个词,解读作者的态度、情感。作者用了哪一个词来概括这些人的品质和作用。
(明确:“中国的脊梁”——撑起民族精神的主要力量。)
(2)、挑一句话,体现作者爱憎分明的立场、态度。
(明确:“这简直是诬蔑”——对论敌的无比愤慨,对“中国的脊梁”的高度赞扬。)
3、对论敌,作者则采用了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加以驳斥,试运用刚才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语言体会、揣摩。
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解说:通过揣摩字词体会文章的深意,并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学生的品读为主>)
▲“他信力”由“自信力”衍生而来,运用仿词的修辞方法,是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讽刺。由有“他信力”到失掉“他信力”,何谈有“他信力”呢?这也是对敌论的一个有力反驳,将敌方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质充分揭露出来,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嘲讽力度。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句话的“中国人”指谁?如何理解这句话?
(“中国人”指广大人民。这句话用对比的方法,指出同失掉“自信力”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御用文人相反,还有具有“自信力”的革命人民在信心百倍的积极抗战。)
(设计说明:文学作品的魅力,最终还得依附于语言来表现。此环节选取对比明显的语言作为鉴赏的突破口,通过品读一词,品析一句,去探寻作者的情感、态度、立场,从而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文章的思想意义。)
&通过揣摩文章语言,我们发现鲁迅先生在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感受到了鲁迅杂文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风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理解鲁迅先生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了解了驳论文的写作方法,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获得精神上的支撑和动力,以不屈的斗志去面对前方的坎坷,创造属于每一个人的春暖花开的日子!
(解说:小结时须言简意赅、提取精要,勾画本节课的轮廓即可。)
板书设计
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树论据不久:只希望“国联”
靶——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子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失掉的是“他信力”
直接驳斥发展着“自欺力”
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埋头苦干的人
间接驳斥古拼命硬干的人
为名请命的人
论据舍身求法的人脊梁
今有确信,不自欺
前仆后继的战斗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作业设计(任选一题)
钱可以买到房屋,钱可以买到珠宝,钱可以买到药物,钱可以买到书籍,钱可以买到伙伴,钱可以买到服从,钱可以买到武器、、、、、、“有钱好不好呀?”就“金钱是万能的”,这一观点进行批驳。
第五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东兰县民族中学
韦明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5、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五、教学仪器: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世纪,加人WTO、国足出线、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等(投影展示与此相关的照片),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播放影片《九一八事变》片段,介绍写作背景。
(三)、研读赏析:
1、齐读课文1、2段,找出“敌论点”和论据,哪些词最富讽刺意味? 投影展示1: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行。A、“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纸
B、“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C、“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选自《大公报》1934年8月24日的社论
D、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请**大师求佛保佑。明确:投影展示2:
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 据:a、信地信物
b、信国联 c、求神拜佛
老师举一个类似的推理例子:“我们班小明上课爱开小差,小东上课爱开小差,小梅也爱开小差,所以我们班所有同学上课都爱开小差,你同意这一结论吗?”(以偏概全)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抽学生朗读3—5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反驳敌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投影展示3:
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他信力”(仿词)
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4、第1段和第4段都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些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5、默读第6—9段后,讨论探究:
(1)、“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投影展示4)学生分组讨论后明确: A、“埋头苦干的人”:为了国家利益,执著于某一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如:毕升、徐霞客、司马迁、华罗庚、杨利伟、抗震救灾英雄等。
B、“拼命硬干的人”: 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C、“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包拯、梁启超、鲁迅等。
D、“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真理的人。如:玄奘、鉴真、如商鞅、谭嗣同、李大钊等。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到今
“中国的脊梁”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3)、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明确:(l)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4)、第9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学生讨论后明确,投影展示5: “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 :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四)、找出课文中含“中国人”的句子,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其“中国人”的含义。
1、同学讨论后明确:投影展示6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所有中国人)
B、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C、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所有中国人)D、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大部分爱国的人民)
E、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F、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所有中国人)
2、同学齐读这些句子,加深理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写作方法,写驳论文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六)、作业:请你来驳: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投影展示7)
(七)、板书设计:
中 ┏自夸“地大物博” ┓
国 ┏敌论据 ┃ 只希望国联 ┃┓
人 ┃ ┗ 味求神拜佛 ┛┃ 以偏概全 失 ┃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 掉 ┃直接反驳:┏失掉“他信力” 自 ┃ ┗发展着“自欺力”
信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力 ┃ ┗ 论据:从古到今
“中国的脊梁”
了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