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物理)
高二上学期其中教学质量分析
一、试题考查内容:
本次试题考查的面比较大,除了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外,还考查了上学期所学的部分内容,具体的内容有:电场,恒定电流,和上学期的机械能圆周运动等相关内容。考查了电荷守恒,电场 的力学性质,能量性质。电容器,带电粒子的偏转,电功,电路等相关内容,还有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
二、试卷情况:本次考查的内容是高中阶段最难的内容,出题时又本着难度系数为0.5-0.55之间,所以学生答的不是十分理想平均分为52.6,一名满分90分以上共计14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整个试卷学生分数分布合理,体现了试卷难易适中,达到了考查的目的。
三、试卷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一是十分牵靠,个别的知识叫不准。
2、计算不准确,一有复杂的计算问题学生就出现计算不准的问题。
3、能力极待提高,第一审题能力低,分析能力差,综合能力差。
四、改进措施.立足基础,1、注重能力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时时以能力的培养为其终极目标,努力在平时的训练中以能力为主线。
2、后期的教学以及备考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实验能力”训练,一定要在“准确”上下功夫,在“熟练”上下功夫.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是要坚持“低起点,严要求”的原则.训练时要舍得在基础题上花时间.对于基础题,要求学生勤动笔,完整的表达出来,不要眼高手低.平时训练中,强化解题技巧,一定要加强基本解题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注重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训练,整体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重视回归教材.“教材是高考试题的生长点”,我们相信这一点已经成为各位的共识,因此,在考前应注意引导学生回归到教材中来。应加强书后习题的训练,注重课本。加强练习册的检查。还有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第二篇: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总结
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总结
【摘要】精品的高中频道在期中考试快要到来的时候为大家整理了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总结欢迎同学们点击浏览,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总结期中考试的得与失,为期末考试打好基础!
一、考试组织及考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月7日到9日,在学校统一部署下,由学部具体组织安排进行了高一高二期中考试,这次考试从命题到监考、阅卷都比较规范。高一高二均打乱班级编排考号,在教室考试人数不多,考试成绩比较客观真实。考试过程中两个年级主任尽职尽责,协助学部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对演播厅或阶梯教室考场的布置与考完后的打扫都非常到位;监考老师大部分是一个人一个考场,监考场次多,但大都能各司其职;阅卷老师加班加点,见缝插针,都能按时圆满完成批阅任务。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①现行学生课桌极不适合考试,不用书隔开对面的同学一眼就能看到对方的答案,用书隔开,也挡住了监考老师的视线,各有弊端;②类似通报的姚雷、周佩佩两同学传答案的现象、有些考场学生互传试卷等现象依然存在;③少数考场老师漏收学生的试卷也时有发生,此次考试出现了两次;④学生习惯极差,反复强调的有些事情不能落实,比如不能用脐带和涂改液及计算器,有些同学照用不误,考试用品准备不齐全,考号监考老师多次强调依然不写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反思和改进的。
二、试题来源:
所有科目都是科任老师提供,有的纯粹是自行命题,一题一题打出来的,有的是下载后修改的,有的是选取近几年的会考和高考题拼接而成,但总体来说,都比较注重基础,比较适合我校学生实际。实际上试题的命制也是一个基本功,也有很多讲究,比如试题的区分度,梯度、难易度、覆盖面等等都有要求。无锡市过三关就有这一项考核,希望年轻老师多钻研,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三、数据统计说明:
表1数据包括各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年级均分、离均差、最高和最低分。其中平均分与离均差最有参考作用。平均分反映了该科该班级考试整体情况的优劣,而离均差反映了班级与年级平均状况的差异。表2是各科目分数段人数统计,反映了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并且能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该科在班级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表3是语数英总分分数段人数统计,主要是为本科、专科达线率提供参考,以确定各班级重点学生。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由于本学期是高一的第一个学期,高二也进行了分科,各班级在上学期基础上也有微调,所以未能提供上学期相关数据,缺乏纵向比较依据,(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用的是太湖中学的试题,难度较大,所以高二各年级各科这次各项指标都明显高于上次,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没有可比性。)以上几个表主要体现在横向比较上。
四、数据分析
主要特点:
1.从表1可以看出,高二各科平均分均和高二差不多,整体情况还是物理和外语比较薄弱,生物和地理相对较好。从语数外三科总分来看,年级均分198.5,四个班按班级顺序依次为262.5、184.8、214.2、150.7,顺序为1324.2.离均差方面,高二(1)物理尤其突出,比平均分高出了31.8分,其次高二(1)班的英语、语文、地理、高二(3)班的物理比年级平均分都高出7分以上。从表上看,高二(4)班的各科和平均分都有较大差异,比年级平均分低出许多。
3.从优秀率看,会考科目强于语数英,其中高二(1)地理优秀率高达55%,再就是高二(1)和高二(4)的生物都在26%以上。
4.再专门看看会考科目,去年会考通过率(得C以上):物理80%,化学71.7%,生物93%,政治73.7%,历史57.9%,地理82.1%,这次会考科目的及格率就是会考通过率,分别为物理65%,化学45%,生物74.5%,政治67.9%,历史50%,地理68.4%。均比去年会考通过率低,当然会考题目可能比这次还简单。
5.语数英三科总分分数段分布情况,常规班300分以上5人,280分以上13人,这13人如果加上附加题30分,本科有望。高二美术本科班180分以上14人,占61%左右,这部分学生都有进美本的希望,和上学期相比有进步,但要达到90%的本科上线率,文化课负担也很沉重。
五、主要措施: 认真总结反思期中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后阶段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老师们对期中考试都进行了中肯的分析,比如张玲、杜文学、段志武、王小兰、胡美玲、彭玉松、刘殿才、南颖等老师写得较细,原因和措施很具体和到位。下面结合老师们分析,我想对后阶段的教学说以下几个方面,这里也说说各位老师的想法,起到相互交流和借鉴的作用。
1、狠抓基础,要体现落实二字。这一点大部分老师都提到了,比如刘宏波老师谈到,在教学中要改变重整体轻个体、重进度轻落实的现象,会考要搞人人过关;段志武老师说,基础知识落实不够到位,要反复抓、抓反复,教学中要有适度的教育惩罚措施;陈云芳说,要经常抽查学生知识点的记忆情况;卢凡说多严格检查学生练习完成情况;王小兰说公式的记忆和运用训练要常抓不懈,力争天天查、天天练,既要保证重点,又要不留盲点;应磊说高二对知识点的背记检查力度要加强;董超提到对于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要加强监督,尽量减少抄袭的现象;耿书华、南颖、彭玉松、洪亮、徐先琼、胡美玲老师都提到了夯实基础,加强督查,要实现基础过关的常态化落实。实际上正如老师所讲的,平时谈到基础,说得多,落实在实处的少,这方面还是要在以后教学活动中扎扎实实行动起来。
2、加强课堂管理,多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知老师们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就是凡是班主任带的课在本班级中都比其它学科要好,比如,高一(1)班物理,均分全年级第一,比年级均分高出12分,虽然班级其它学科排名并不靠前。类似的还有高二(2)班历史、高一(2)班语文、高一(4)班物理等等。毕竟班主任跟班紧,上课秩序好,说明课堂管理对学生成绩的提升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相当的影响。这次分析有些老师也谈到这一点,比如:方向丽老师提到上课要加强管理,张寿禄老师提出教学方式要转变,实行情境教学,谢新爱老师提到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李玉兰老师谈到教学中完善和丰富课件内容,使课件更加形象生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3、注重分层分类教学,加强个别辅导。关于这一点老师在分析中也提到,比如:杜文学把学生分成四大类,理解记忆结合型、只理解少记忆型、不理解只记忆型和不理解不记忆型,提倡习题布置分类化;方向丽也提到给学生分层布置作业。顾力群老师提到,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偏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准备默写本,力求将每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默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准备一些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从这次考试来看,班级之间有一定析分化,高一(5)与高一(2)语数外班级总平均分相差21.2分,高二(4)与高二(1)相差111.8分,同一个班级学生两级分化也比较严重,从各班各学科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可以看出,这样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所以希望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作业的布置,课外的辅导等。作业的布置对基础相当差的学生可只要求做课本上习题,把它们弄懂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好一点的同学除此之外可选做配套练习。个别辅导是最好的分层教学,在这方面高一(1)的高一(4)做得很好,好的学习习惯与风气正在不断形成。下午电影课或晚自习或课间的时候,总是常有学生围在胡美玲、顾力群、陈云芳等老师身边。
4、抓重点学生。各班级科任老师联席会已经召开,确定了重点共同目标。重点学生一是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再就是成绩和习惯都不好的学生。也就是抓两头带中间。虽然我们的学生整体较差,但每个班还是有较突出的学生的。以高一年级为例,300分以上的有8个,260以上的有24人,这部分学生应该是高一年级的希望所在。另一方面,成绩相当差的学生,比如高一150分以下的学生也有15人,对于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走进他们的心里,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实际情况。说实在的,这部分学生要想在学习上有较大起色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对这部分学生也不能放弃,关于这部分学生,曹伟说,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刘海清说对语文基础能力十分薄弱的学生从写字和抄读文本做。刘殿才老师说得更具体,他提到:坚持抓好学生对复习过知识点的过关检查,尤其这次考试不及格的几名学生,争取让他们在考试时必保基础分能拿到手,进一抓好课堂和课后的辅导,充分关注几名好一点的学生(如苏涛、翁祖贤等)给予点拨、指导,争取在学测时拿A;重点辅导、督促几名差生,力争在学测时能拿到C以上的成绩。彭杰提出对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重点督查,检查笔记作业严格。高二情况大致相同,现阶段主要是抓会考,确保大部分学生会考能通过。
5、强调习惯教育,特别对高一学生尤为重要。我们的学生只所以成绩不理想,很大程度上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的教学还有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特别对高一学生来说更是重要。所有科任老师都要目标一致,严格要求学生。可以从小的方面做起,就拿物理课来说,上课的时候学生桌面上一定要求学生要有一支笔和一个草稿本,其它什么都可以没有,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的习惯,但我们的学生什么都有,什么杂志、计算器、胶带、纸巾等等都放在桌面上,甚至还有吃的喝的,就是草稿本没有,所有这些都要老师反复强调。
总结:以上就是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总结的全部内容,感谢同学参考,祝愿大家在期中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为期末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福建师大附
2010—2011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A卷(50分)
一、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20分)1.默写(每个空格1分,共20分)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 _____;,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4)天高地迥,_____________ _;,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滕王阁序》)(5)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 _;,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6)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 _,?
(庄周《逍遥游》)
(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
(庄周《逍遥游》)
(8)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9)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10)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 _。,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11)花自飘零水自流。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二、选择题(14分,每小题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勉)B.控蛮荆而引瓯越(控制)..C.而刘夙婴疾病(因为)D.三径就荒(接近)..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但以刘日薄西山 .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B.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①门虽设而常关 .②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4.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组是()A.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②水击三千里 ..B.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C.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D.①善万物之得时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D.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童仆欢迎,稚子候门 ..7.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去以六月息者也。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彼且恶乎待哉。
8.下列关于《堂吉诃德》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游说农夫桑丘做他的侍从,跟他出门行侠。他答应一眨眼征服个把海岛,就让桑丘做岛上的总督。于是桑丘骑着一头驴,带着他的褡裢袋和皮酒袋,抛下老婆孩子,去充当堂吉诃德的侍从。
B.对于桑丘三天多就从托波索城送信给杜尔西内娅返回来,堂吉诃德半信半疑,他猜想一定有精通魔术的法师摄了桑丘在空中飞行,以帮助他完成心愿。他们在路上还遇到了先前解救过的牧童。牧童向堂吉诃德讲述了他后来的遭遇,请求堂吉诃德为他报仇。
C.客店里来了个审判官,俘虏一见就觉得是自己做文职的弟弟。又听说是同乡,更加确定。但担心他嫌自己穷,不敢认亲。神父巧加试探,把俘虏的故事讲给审判官,他听了十分悲伤,坦言那就是自己的哥哥。神父领出了摩尔俘虏和索赖达,兄弟紧紧相拥。
D.被堂吉诃德夺了曼布利诺头盔,被桑丘换去驴子装备的理发师来到客店。双方就头盔还是铜盘、驮鞍还是马鞍的问题发生争执。经过路的巡逻队员调停,双方对换了驮鞍。神父给了理发师钱,偿还盆价,理发师写下收据,保证以后永无争执。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录鬼簿》序
钟嗣成
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
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独不知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着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余因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弥久,凐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则亦幸矣。名之曰录鬼簿。
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至顺元年龙集庚午月建甲申二十二日辛未,古汴钟嗣成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门第卑微,职位不振 卑微:地位底下 ..B.以为得罪于圣门者 以为:认为 ..C.吊已死之鬼 吊:悬挂 .D.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 或:有的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人之生斯世也
均之二策 ..B.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但以已死者为鬼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叙其姓名,述其所作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阴与阳的消退和增长,就如同人与鬼之间的生死之别,人们如果知道那些有关生死的道理,就会顺从天命,接受正常的命运。
B.作者认为,在学问方面,甘愿自暴自弃,死了之后,湮灭不被后人所知晓的人,难道不比泥石土块般的死鬼更甚(好)一些吗?
C.作者认为,从古至今,人间自有不死之鬼存在的原因是史册记载了他们的小的善举或大的功业,最终使他们如日月昭然,如山川流逝耸立,乃至千万年不会穷尽。
D.作者说即使那些所谓的高尚的,深谙性理学问的人,认为他的看法有悖于圣人法门,离经叛道,他也将不屑与之理论,自会另与深解其味的人述说。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 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4分)译文:
⑵ 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6分)译文:
B卷(100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4分)
孟子曰:“以力假(1)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2)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3)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4)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1)假:凭借。(2)待:等待,引申为依靠。
(3)赡:充足。
(4)七十子:指孔子弟子中的贤者,一说七十二人,一说七十七人。
13.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孔孟思想一脉相承,讲的都是攻心为上政治方针,讲究以德服人。B.“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孟子辩证地认为“霸道”与“仁”的结合,能缔造出大国。
C.在孟子看来,汤、文、武都是实行王道的,所以不一定是大国也能臣服天下。D.不足百字的一段话,孟子用了对比、举例、引言等多种方法,很有说服力。14.孟子曾对齐宣王说:“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又说:“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梁惠王上》)结合上面选段和这些言论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王道”与“霸道”持什么看法?(2分)
答:。
五、古代诗歌阅读(共6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①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②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③自来去。
【注】
①作者家居汉江西岸,却在汉江东岸的鹿门辟一住处,偶尔去住住。
②渔梁:湖北襄阳城外沔水边,从汉江西岸东渡时可看到。
③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
④幽人:隐居者,作者自指。
(1)这首诗分别写了江边与山中两种不同的场景,试分析有何不同。(2分)
(2)“忽到庞公栖隐处”中哪个字最精炼传神,有何表达效果?诗中借庞德公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6.简答题(字数在100字左右)。(5分)
“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没了的幻梦而哭。”(《家》)
文中的“他”是谁?他有什么幻梦?他的幻梦是怎样破灭的?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5分)
蓝舞鞋
乔尔哥斯·菲力普·皮埃雷狄斯
帕雷克里斯·希萨谟斯是个买卖旧衣服的小贩,整天走街串巷,肩膀上搭着个长口袋,有时瘪瘪塌塌,有时鼓鼓囊囊。
帕雷克里斯已经习惯孤独了。周围没有生命的东西多年来一直忠诚地陪伴着他,给他慰藉。一双女孩穿的蓝色舞鞋摆在桌子上,似乎以它漂亮、诱人的光彩嘲笑这毫不诱人的环境。那次安索拉看见这双鞋多么眼馋啊!她抱着它,爱不释手,把它紧贴在胸前。后来还给我的时候,用那样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祈求。真叫人捉摸不透。既然她的腿瘫痪了,要鞋做什么?只是为了摆样子?
咳,我操这心干什么?看样子我快要变得软心肠了,快要向不相干的人一个个地施舍礼物了。我可要成了别人的笑料了。小女孩的妈妈哈吕克劳有时也到外边找活干,但更多的时候是把针线活揽回家来做。帕雷克里斯把收购来的衣服挑拣好,有的需要改一改,有的要织补,有的要钉扣子,有的要洗干净,他把什么都交给哈吕克劳,然后按件付酬。
“送她去学点儿缝纫吧,”帕雷克里斯有一天好心好意地说,“她的两只手很有力气。有一天你死了,她该怎么办?”
哈吕克劳转过身来,脸色阴沉。
孩子把拐杖架在腋下,身体灵巧地站起来,走出房间——一蹿一蹦地像只蚱蜢。她用左脚点地,支撑着瘦小的身体,拐杖拄着地一步步地挪动,右腿像个破布片似的垂在身下。孩子刚出去,那个女人马上对着帕雷克里斯发作起来:“听着……你怎么能当着她的面说这样的话?你就没有一点儿怜悯心吗?” 帕雷克里斯已经后悔了,但他还不想认错。
“我这样说是为她好,哈吕克劳。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她低下了头,说:“你叫我怎么办?把她送去学裁缝?说得倒轻巧!我怎么能让她离开我,在街上走来走去,受人嘲笑、欺侮?她是那样一个敏感的孩子。”
“哈吕克劳呀,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早晚她得经受这些事的。”帕雷克里斯冷静地说,“最好还是现在,趁她还年轻,身边还有你可依靠,就叫她去磨炼磨炼吧!现在磨炼吧!现在磨炼出来,会比将来她独自一人去闯世界好得多。到那时候她要受的罪可大了。” 他把那双皮鞋往口袋里一扔,就离开了。
桌上还堆着几件要缝补的衣服,他准备第二天来取。
帕雷克里斯睡觉一般都很踏实,他把自己包裹在一种不为别人的烦恼所侵扰的安全感中,可是这天夜里他却没有睡踏实。他在床上辗转反侧,打一个小盹儿,马上又清醒起来。他看到、想到许许多多奇怪的东西,他好像在城镇的一条街上独行,肩上仍然搭着那条口袋,袋子是空的,却像铅块一样沉重。
他的两条腿变得麻木了,但他仍然顽强地往前走着。后来他遇见了一个精灵,一个全身闪闪发光,在半空中飘浮着的仙女。仙女穿的是他那双蓝舞鞋。不知为什么,他敢断定仙女就是小女孩安索拉,虽然看不出一点儿相像的地方。他想,但这样看问题是不对的,关键在于你有能力做什么,没有能力做什么……他竭力思索,想抓住某种东西,抓住一点儿能够给予他答案的东西。可是那东西却从他的指缝里溜走了,留下的是一种坠入深渊的感觉。他起床,把门打开。经常是这样,一到清晨,当他往门口台阶上一坐,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俯视着山下小镇在薄雾中缓缓显现,他就重新获得了满足感。
可是安索拉的眼睛却固执地盯着他,祈求他,那么平静,那么亲切,他简直无法抗拒。
他把屋子收拾了一下,拿起口袋,准备出去。刚走到门口,他又回到屋里,拿起那双鞋,扔进口袋里。他把门锁好,径直向哈吕克劳家走去。
他凝视着那个女孩子,突然把手里的鞋向她一递。
“我把它送给你了。”他说。安索拉接过鞋,紧紧抱在瘦小的胸前,好像拿到了什么稀世的珍宝。她想说点什么,但帕雷克里斯没有给她说话的机会。他匆匆地离开了这间屋子。
他把口袋往肩膀上一搭,大步走下山去。
“真是无聊。”他嘟囔着,一面用手背擦了擦眼角。他的眼睛已经湿润了。
选自《读者》2008.2,有删节 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帕雷克里斯以收购旧衣物为生,贫寒的生活让他非常现实,在向哈吕克劳建议让她女儿去学缝纫时,他也是出于好心。
B.哈吕克劳和她的女儿一样是一个不愿面对现实的人,她们躲在自己的生活里,以为可以永远躲开街上的人们对安索拉的嘲笑。
C.文章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叙述,让帕雷克里斯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展现得很充分。
D.文中反复提到安索拉对蓝舞鞋的渴望的眼神,这终于让帕雷克里斯不再从金钱的角度出发,慷慨地把蓝舞鞋送给了安索拉。
E.文章想要表达即使是贫困的身体残疾的人,也有做梦和拥有希望的权利,一味地屈服于现实并不能改善贫困的生活。
18.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 “‘真是无聊。’他嘟囔着,一面用手背擦了擦眼角。他的眼睛已经湿润了。”的含义。(4分)答:
19.文中刻画了帕雷克里斯的一个梦境,这有什么作用?(6分)答:
七、作文(70分)
有一个圆,失去了好大一块。它想让自己恢复完整,没有任何残缺,因此四处寻找失去的部分。因为它残缺不全,只能慢慢滚动,所以它能在路上欣赏花草树木,还和毛毛虫聊天,充分地享受阳光的温暖。它找到各种不同的碎片,但都不合适,于是它继续往前寻找。直到有一天,这个残缺不全的圆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碎片。现在它是完整的圆了,能滚得很快了,快得使它注意不到路边的花草树木也不能和毛毛虫聊天。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把它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丢在路旁,慢慢滚走了。要求:
1.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四篇: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苏教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试题
高 二 语 文
(时间:150分钟;分值:160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5分)
1、下列四组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栏楯(xǔn)
茭(jiāo)白
衍(yǎn)生物
棨(qǐ)戟遥临 ....B.缂(kè)丝
婆娑(suō)
框(kuàng)架图
长歌当(dāng)哭 ....C.萌蘖(niè)
修葺(qì)
宿舂(chūn)粮
期(jī)功强近....D.攒(cuán)射
谂(shěn)知
抟(tuán)扶摇
门衰祚(zuò)薄 ....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①元旦假期过后,十几名高二年级的学生聚集到校长室门口,______学校元旦美食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②当地时间11月5日,叙利亚东部代尔祖尔市发生了______的汽车炸弹袭击案,约40名平民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③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一些职能丧失或者明显________的政府部门将被撤销。A.反映
骇人听闻
退化
B.反映
耸人听闻
蜕化 C.反应
骇人听闻
蜕化
D.反应
耸人听闻
退化
3、下列四句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然学者们把变异的唯一可能的原因常常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说,这是正确的。
B.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当天,全国有近10万多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考试服务。
C.“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非有恒心不能抓到底,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再接再厉,再干五年,拆出一片新天地,治出一番新气象。
D.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显示,国有企业养老储备总指数最高,民营企业最低。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8
A.《滕王阁序》作者是王勃,初唐诗人,与杨炯、陈子昂、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B.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崇尚唐宋散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
C.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组成。《报任安书》即选自其中的“书”部分。
D.《西厢记》又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世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王实甫。
5、下列关于《三国演义》与《欧也妮·葛朗台》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收录于《人间喜剧》。
B.《三国演义》中,鲁肃“巧设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作准备。
C.赵云(子龙)为了保护刘备二位夫人与阿斗,过五关斩六将,冒尽风险。刘备感动之下,把阿斗扔到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D.《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出山时,先写司马徽推荐,后写徐庶再荐,之后用刘备三顾茅庐等情节来铺垫请出诸葛亮。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6-9题。
见村楼记
归有光
昆山治城之隍①,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东南入于海。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
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江右南昌之官廨。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延实无不识也。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中丞既谢世,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出于城闉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田塍如画,而村墟远近映带,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日见村。
余间过之,延实为具饭。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不意遂已隔世。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怆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
/ 8
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②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父之母乎?
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肃然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注】①隍:没有水的护城壕。有水称池,无水称隍。②挽父:人名,孔子不知父葬何处,是陬邑人挽父的母亲相告后,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娄江已湮
湮:堵塞。.B.生平犹昧之
昧:不清楚。.C.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
卜:料想,打算 .D.造故人方思曾
造:拜访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江之将南折也
先妣抚之甚厚 ..B.延实为具饭
难为俗人言也 ..C.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D.余常与中丞出郭
与蝼蚁何以异 ..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简洁而不乏生动的文字写见村楼的环境、来历,叙写中寓含着作者深切的故人之思。
B.本文在回忆时注重细节,捕捉了日常平凡的生活画面,似不经意的文字描写营造出一种令人回味的意境。
C.作者以长辈身份为楼题记,追述往事,缅怀故友,以孔子及能“自树”的大臣子孙为例,勉励后辈发愤努力。
D.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且能将其自然融为一体,不留斧凿之痕。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简要概括李中丞的性格特点(2分)
/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文后三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请赏析第三联中“邀”、“纳”二字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具体说明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2)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5)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6)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7)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8)欲以_________________,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横八字巷的人们
/ 8
黄蓓佳
①奈保尔在《米格尔街》中写道: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横八字巷里的人们也是。他们生活在那个荒凉又贫瘠的年代,随波逐流地游荡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中从来没有“希望”这个奢华的词语,却也竭尽所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出了动静。
②横八字巷长仅有50 米,窄到至多二人并行,还得是两个瘦子。巷子阴暗潮湿,青苔漫地,碎砖嵯峨。外婆家就在横八字巷里。
③外婆家曾是小城里的富裕家族,可惜好景不长,外公50岁上染病离世,儿女们一个接一个夭折,亲戚们觊觎外公的遗产,之后是日本人来了……可怜我的孤寡外婆,半个世纪风雨飘摇,拐着一双半大的“解放脚”,养大了我母亲,顺带养大了小叔子遗下的孤女,还为她寡苦的妯娌和小叔子送了终。外婆最后落下横八字巷里一套宽敞院落,以为能终老在此,谁料“文革”中被扫地出门,带着我和弟弟蜗居在曾是门房的两间小屋。
④家中斑驳潮湿的墙壁,墙缝里手一抠便簌簌掉落的石灰,梅雨天满天井的积水,睡一觉起来鞋子里的粘粘虫,冬天屋顶瓦楞上瑟瑟抖缩的草,屋檐下细溜溜的晶莹剔透的冰凌,满脚满手的冻疮……
⑤即便如此,春节时父母回家,家里必定要晒腊肉灌香肠,做馒头蒸米糕,自制花生糖芝麻糖。清明摊一锅杨柳叶子油香饼。端午包粽子,熏艾草。中秋吃月饼。重阳买一块枣泥糕。立冬要吃汤圆。腊八肯定煮腊八粥。此外,春天要吃杨梅,夏天用井水冰西瓜,秋天菱角上市,冬天萝卜赛梨。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新鲜,一样下市了,另一样再上桌,有板有眼,纹丝不乱。那些日子虽然清贫寒酸,我们却过得一丝不苟,庄严排场。
⑥我有个四叔公,膝下无子,解放后摆小人书摊为生。“文革”开始,书摊不让摆了,靠一点微薄积蓄过日子;母亲隔三差五给他们十块八块钱。叔公家也住横八字巷,春节去拜年,两位老人穿戴得格格正正,裤缝都用搪瓷缸子盛了热水熨得笔挺。桌上一碟糕一碟糖是再也少不了的,甭管是不是做个样子。
⑦邻居的一个姐姐会踩缝纫机,买块花布就能裁剪出各种合体衣服。有一回她用立体裁剪法帮我做了两条花短裤,我左看右看,惊叹世界上有这等聪明之人!我恨自己不及她十分之一的心灵手巧。
⑧横八字巷头上,高门楼儿里,黑漆大门偶尔打开,走出来一位斜眼的退休私塾老先生。他年轻时教过我母亲,因为这层关系,他在巷子里惟一走动的就是我们家。他是头一个欣赏我的人,大概在那个年代,我是个比较少见的喜欢看书写字的女孩子吧。他总是在有太阳的日子里出门,拄着拐杖,踱进我家小院,靠壁坐下,跟外婆聊几句,再询问我几句。他有一张十分自负的沧桑的脸,还有斜视的眼睛——看起来望向别处,实际上却是紧盯住我,这让我觉得像是被别人偷窥,心里一阵阵发紧。
/ 8
⑨还有位麻脸老太太,是外婆的好朋友,她有一双粽子大的小脚,真正的三寸金莲。老太太和外婆有一桩共同爱好:看戏。像什么越剧、锡剧、扬剧、沪剧、京剧,不挑不拣,来者不拒。《珍珠塔》《打金枝》《西厢记》《白蛇传》这些传统剧目,她俩讲起来头头是道,余味悠长。
⑩六七十年代横八字巷的往事,没有多少让人兴奋的瞬间,是我那些兴高采烈的长辈和伙伴们,他们喜笑怒骂皆成趣味的家常琐事,让我的童年记忆五彩缤纷。成年后,走过很多国家,结识过很多人,能够让我刻骨铭心的,深夜想起来心里发紧发疼的,真是没有,实实在在都是过眼云烟。
(原载《新华日报》,有删改)
1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赏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分析第⑤段中“庄严排场”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全文,探究横八字巷的往事让“我”“刻骨铭心”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
/ 8
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7、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论述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简要概括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青花瓷让我们对明代有了哪些认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 8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有人说,生活就是诗和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自选文体;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 8
1、D
A栏楯(shǔn)
B长歌当(dàng)哭
C宿舂(chōng)粮
2、A
“反映”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还可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而“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引申为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等。②句是指学生把情况、意见等告诉校长,该用“反映”。
“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的话或捏造事实,使人震惊。本语境说的是真实的事,该用“骇人听闻”。
“退化”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功能减弱甚至完全消失;也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指虫类脱皮,引申为事物脱胎演化,也比喻腐化堕落。句③说的是某些政府部门的职能减弱,该用“退化”。
3、C
A.语序不当,“常常”应在“把”前。
B.“近”与“多”自相矛盾。
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根据”。
4、B
A.陈子昂错,应为卢照邻
C.《报任安书》是一篇独立的书信,与《史记》中的“书”无关。D.“元曲四大家”没有王实甫
5、A
B.“鲁肃”应为“庞统” C.“过五关斩六将”错,是关羽 D.徐庶和司马徽的位置应对调。
6、C
C项“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前面说“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中丞既谢世”,此处如把“卜”解释为“料想、打算”就与语境不合,因为这是具体行为,并不是“打算”,此处“卜”应为“选择(处所)”之意
7、D
A项,第一个“之”,主谓之间,取独;第二个“之”,代词,她。B项,第一个“为”,替;第二个“为”,对。C项,第一个“者”,定后标志;第二个“者”,……的原因。D项两个“与”都是介词,和。
8、C
C项,“以孔子为例,勉励后辈发愤努力”错。文章第三段说“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 父之母乎”,意思是“孔子年少的时候不知道父亲被埋葬的地方,陬邑人挽父的母亲知道后告诉了他我可以做挽父的母亲吗”。
9、(1)(4分)从古到今大臣的子孙年少丧父却能够自强不息、有年建树的,史书占有很多这样的人。
(2)(4分)我长久生病卧床没有寄托,就让人再次修整南阁子,它的规制格局与之前稍有不同。
10、(2分)意趣高雅、重视友情
11、(1)(4分)“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 “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手法1分,分析1分。共4分)
/ 8
(2)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1分);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1分);
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1分)。答对两点即可。
(3)(4分)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分)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1分)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1分)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1分)
12、(1)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2)茕茕独立(3)齐彭殇为妄作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6)淡烟暮霭相遮蔽(7)落霞与孤鹜齐飞(8)究天人之际
13、(4分)①内容上,指出那个时代横八字巷人们生活贫穷却努力把日子过出动静的特点;②结构上,领起下文对横八字巷往事的叙写。
(每点2分)
14、选取典型景物(1分),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注重细节描写(1分),写出了横八字巷阴冷潮湿、萧条破败的特点(1分),表现了横八字巷人们生活的贫困艰难(1分);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1分)。
15、(4分)①生活态度:不苟且,不绝望;②生活方式:有板有眼,恪守传统。
(每点2分)
16、(6分)①那些充满趣味的家常琐事,使我童年的记忆色彩缤纷;②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让我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③人们在清贫中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让我体悟到了生命的尊严;④人们在艰难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7、(6分)首先,提出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是否仅是历史偶然的问题;接着依据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并指出中外交往的重要作用。(评分标准,每点2分,每点中实际各含两小点,具体见参考答案中提示。)
18、(6分)•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ƒ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风格相融合,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时尚。(评分标准,每点2分。可从商业化、民窑崛起、风格变化三个角度评判。)
19、(6分)•明初文化具有兼容性。‚明代中国通过与海外交流走向开放和进步,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ƒ明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转折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期。
(评分标准:每点2分。)20、作文(略)
/ 8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分析
香泉民族中学
王宝林
2009.11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香泉民族中学 王宝林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以教材为依据,遵循“夯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应用”的原则,挖掘教材和日常生活中的命题素材,全面考查所学的知识。试卷注重对上半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注重对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的考核,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的灵活和综合性,以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经过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双基掌握不牢:基本物理概念常弄混淆,基本规律掌握得不牢固。
2、题目审阅不清:学生答题时见到做过的熟面孔题目,就急于答题,造成学生未能仔细审题,把题目看错或不能准确、全面地解答相关问题。
3、应用能力不强:学生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对相关知识缺乏联系,对相近知识缺乏辨析,平时教师讲过的,练习中做过的,学生答题情况较好,若试卷中题目变换角度问问题、选择题选项范围略有变化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4、语言表达不准:不能够用物理专业术语准确地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表达叙述往往是达不到点子上。
二、卷面各题分析:
1、选择题: 各小题失分原因: 3题: 不能区分音调和响度。
7题: 未看清“不”,对分贝仪了解不多。8题: 弄不清物态变化及名称。
8题:学生只考虑“低温”,而忽略“干燥”。12题:审题不仔细,部分学生熔化理解不透彻。
14题:颜色混合与颜料混合不清,想当然选择,教师强调不够。17题:学生综合能力较差。
2、填空题: 各小题失分原因:
19题:把声源写成“钟声”“笛声”较多。20题:不能区分“声波”和“超声波”。21题:物态变化及名称弄不清。
22题:部分学生把“响度”说成“速度”。23题:表达不清、口语化严重。
24题:“汽化”写成“气化”,审题不仔细,消失的原因不清。26题:把“太阳光”说成“光”,概念不清。27题:表述乱。
28题:把“乐音”写成“音乐”。
3、简答题: 各小题失分原因:
30题:语言不简洁,关键词不准确。
31题:叙述不清,表达混乱,逻辑性差,解释不得要点。32题:审题不清,知识点少写。
4、实验题: 各小题失分原因:
33题:教学重点强调不够。34题:把“量程”写成“示数”。35题:措施写得不全。
36题:涂黑的作用不会写,或回答不到位。38题:气泡画错较多,结论写得不准确、科学。39题:控制变量法理解不够。40题:语言表达不准确、不到位。
四、教学建议
1、夯实基础知识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从基础开始,基础知识掌握了才能进一步地深入学习。八年级是学习物理的起始年级,目前学习的是简单的物理现象,这些是后续所学知识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视概念引入的过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的物理概念、实验步骤、有关插图,通过实例或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和规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和理解物理图象的含义。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系统化,知识点的巩固练习要由浅入深,有层次、多角度,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使用好《评价手册》,加强知识的当堂练习与巩固,及时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反馈矫正的力度,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2、加强实验教学
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对问题的成因、结果提出科学的猜想,明晰提出问题与猜想的区别与关系,启发学生用发散的、逆向的等思维方式积极思考,养成提问、猜想的习惯,诼步提高提问、猜想的深度,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过程,关注实验过程的各种细节现象,讨论实验过程的各种问题,分析相关的数据和图象,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的结论,养成学生学习中运用分析、归纳方法的习惯。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重视科学方法的掌握,并引导学生鉴别、评价实验设计方案,讨论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恰当教法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本,根据不同知识特点与学生能力层次,选择恰当的教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学习某一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偏重对该章知识点的学习,避免学生片面理解所学的知识。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确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试题提供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应用所学的什么知识和规律能解决题目所要解决的问题。
4、注重联系实际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生活,参与实践活动和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应善于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思考、分析、总结、评价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