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试题

2022-06-19 01:4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2023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3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试题》。

2023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试题

《语文课程标准部分》20分

一、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二、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语文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三、简述题(6分)

看下面这段实录并回答问题。

(一位老师在执教《春的颂歌》时,请一位学生评价另一位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你说说他刚才读得怎样?

生: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都读得很准,但是,没有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师:你的评价很到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呢?

生(很肯定地说)我不行!

师(略迟疑)那好,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读。

请结合新课程理念,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处理?

答:位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稍显呆板缺少感情,学生的第一次回答是十分精彩的,作为

教师应给以高度一点的表扬,这样可能会增强学生对于回答好下一问题的自信心;对学生很肯定自己不行的回答,老师没有及时鼓励他试一试,而是略迟疑后直接采取了下下策——让他推荐一位同学读读新课程理念第一点内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为位学生在之前展示了自己具有一定的理解、评析能力,老师更应鼓励他培养朗读、表现自我的能力。教材教法部分(20分)

从下面提供的两个文章片断中任选一段,设计一份教学方案,并简要阐述设计理念。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看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节选自人教大纲版第九册教材《可爱的草塘》,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专业知识与能力部分(50分)

基础积累。14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

论(lún

lùn)语

呱呱(guā

gū)坠地

大模(mú

mó)大样

句读(dú

dòu)

2、下面的词语中如有错别字,请做上记号并改正在“()”里。(2分)

耄耋之年

世外桃园

林荫道

永保青春

(源、葆)

3、照样子写词语。2分

“花潮”曾是一篇课文的题目,这个词很美,花像层层浪潮的意思。这样在名词之后缀一个它的喻体而构成的词在汉语中还有不少,请你写两个。

花潮:人潮

心潮

4、把下面的诗句填充完整。(5分)

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向孩子推荐儿童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作家与相应作品之间连线。(3分)

《草房子》

曹文轩

皮皮鲁系列

郑渊洁

马小跳系列

杨红缨

《明天要秋游》方素珍

古诗词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曲,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断肠人在天涯“这句是直接抒情,抒发了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之下的思乡之情。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答:

小桥流水——一种温馨的感觉,这是一幅非常温馨非常美丽的一幅画面,这个画面是不是属于我的?不是!这是眼见之景,眼见别人家的美景,眼见别人家的温馨。你看,人家屋顶炊烟袅袅,在做饭,在团圆,而我呢,“古道西风瘦马”,更勾起了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衬托了孤独的情感,以乐景来衬悲。

现代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为自己祝福

第一部分

课标与语文素养(26分)

1、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2、根据诗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5分)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每小题2分,共8分)

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可以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仁人志士往往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到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③请你从积累的诗文中,写出一句与“生死”有关的完整语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④请你从《论语》或《学记》中写出一句有关教学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4、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②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特色。

③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

》近年风靡全球。

5、成语填空。(每空1分,共5分)

(天)马行空(心)猿意马(万)马齐暗(秣)马厉兵(悬)崖勒马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也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又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本文的作者是(孟子)

。(1分)

7、将此段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横线上。(2分)

8、解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②贤者能勿丧耳     丧:遗失

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答: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10、选段以“鱼”比喻(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从而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

11、选段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把它奉为行动的准则,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3分)

答: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阅读《家园如梦》,回答后面问题。(24分)

1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填写汉字。(4分)

①佝偻:(gou)(lou);②涟(yī)漪(rú)(茹)苦

13、结合文意,说明“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中的“诱惑”“折磨”的具体含义。(2分)

答:是繁荣,是富裕,是俗世中的功名利绿,是那些不好的风气,以及五光十色东西的影响在诱惑“我”(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对山里人是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诱惑。

是对城市生活无法适应,对城市生活的烦恼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在折磨“我”。

14、第二段里,“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中“我的心事”具体指什么内容?(2分)

答:

15、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3分)

答:

16、文章运用比喻、排比结尾有什么妙处?(3分)

答:

17、文章标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8、读了此文,联想自己的童年,你最想对父母说几句什么话?(5分)

答:

19、请写出三个完整的关于故乡或母爱的古代诗句。(3分)

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第三部分 教学案例分析(10分)

阅读下面两则教学片断,写出评析。

20、有一回,斯霞老师让小朋友写日记。有个小朋友这样写: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里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

21、《妈妈的爱》教学片断:

师:我听出来了,原来,他把自己当成了文中的角色,才读得这么好的。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

答::《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前提下,让他们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表达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展,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使课文内容及所蕴涵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得到延伸和拓展。

第四部分 写作

22、以《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25分)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试题

一、填空题(15分)(前9题每格0.5分,第10题1.5分)

1、用下列拼音拼写出东阳的二个地名(每个字母只用一次且都用一次)。

n

s

h

e

a

a

h

u

g

u

s

i

h

(歌山)(画水)

2、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出汉字:

东阳木雕鬼斧(hu)神工,人物花鸟,飞禽走兽,无不玲珑剔透,精美绝lun(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3、用下列偏旁组成一个成语(每个偏旁只用一次且都用一次。)

(初露锋芒)

4、成语接龙:扬眉吐(气)味相(投)机取(巧)立明(目)不暇(接)二连(三)言两(语)重心(长)语短叹。

5、填歇后语后面部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千年铁树开了花——(难得)。

6、填警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填古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8、写出杜甫带“风”的两句古诗: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旅夜书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9、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朝花夕拾》(鲁迅)《岳阳楼记》—(范仲淹)《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10、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

人物:林冲

诸葛亮

贾宝玉

孙悟空

鲁智深

曹操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水浒传-施耐庵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题

(新课标基础知识)(29分)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4条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6、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

(活动)

(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8、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第二部分:语文知识部分

1、给下列字或词注音。(4分)

慰藉(wei

jie)

苍劲(cang

jing)

潜(qian)伏

戛(ga)然而止

2、.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2分)

鼎:目;竖折折、衡、撇、竖、衡、竖、横折。凹:竖、横、竖,横折折折、横。

3、下列词语有错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4分)

迫不急待

穿流不息

凭心而论

世外桃园

(川、源)

再接再励

一愁莫展

如愿已偿

管中窥豹

(厉、筹)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①热爱(憎恨)

②团结(分裂)

③亲近(疏远)

④经验()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3分)

(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4分)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4分)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朝花夕拾》——(鲁迅)

《岳阳楼记》——(范仲淹)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8、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4分)

人物:林冲

诸葛亮

贾宝玉

孙悟空

鲁智深

曹操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1、一位教师给三年级的学生讲古诗,刚刚板书题目,学生就开始背诵起来了。老师说“啊,我还没讲你们就会背了,那你们会写吗?”学生也说“会”,老师说,“那你们来写写吧!”这时,学生在黑板上开始一笔一划的书写,可惜这课该学的生字他一个也不会写。(8分)

问题一: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这样处理古诗的教学方法可取吗?为什么?

答:一、我觉得不可取,学生会背古诗,说明他们想得到老师的认同和赞扬,可老师却让他们写字,没错,这样是可以体现出老师比学生高一级,可是同时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我敢肯定不少学生不喜欢听这堂课了,就算听,心里也在想,我那么辛苦的背了,还要被你刁难。下次不背了。三年级的孩子是小学中的关键,他们已经会有自己的主见了。老师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把一个天才‘消灭’了

问题二:如果让你来讲这节课,接下去你会怎么处理呢?

答:二、可以换种说法,同样是这种思路,“那你们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肯定有人懂有人不懂,那就刚好让老师来解说了。讲解完后再问“那里面的字都会写了吗”,再进行生字教学。学生会背诗是件好事,老师可以把课堂时间花在另外的部份,比如诗词的讲解、生字的书写、课后的练习。在课将要结束的时候让大家一起背诵,如果全班都会背了。可以小组比赛,每小组选三名,比赛,小孩子最喜欢这种上课方式了。

一句话,不同的说法,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

2、这里摘录了一位老师讲解《只有一个地球》的片段,请认真阅读,然后根据这段实录写出自己的点评。

师:刚才各组讨论,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生:(念文中相关内容)虽然我们看地球是庞大的,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只有一颗黄豆那么大。

生:(念文中相关内容)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师:那另外的五分之四是什么?

生:海洋。

师:仅有的五分之一的陆地都能供人类生存吗?

生:不行,因为还有沙漠,高山,雪原……

师:看老师写这个渺小的“渺”字,原来在我们眼中看似庞然的地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小的就如同一颗沙粒。“君看一叶舟,出没**里。”你可知道这一叶扁舟却承载着整整60亿人啊!怎么样,这个问题解决了吗?(6分)

第四部分:问题分析及对策(14分)

1、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2、一位老师让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写日记,结果学生写的日记句子不通顺,也不会使用词语,有的字是错字,有的根本不会写就用简单的图画代替。老师想指导学生把日记写好,却不知从何入手。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日记

第五部分:

论述题(14分)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

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落实三维目标是教学改革中的难点,也是不可回避的重点。

知识与能力是语文教学最基础性的目标,也是学科的目标,同时也是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的依托,没有它,其他的目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与能力是显形的,情感价值观、过程方法是隐性的目标。

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中,发展思维,并在创设情境的美感中,使学生从小受到美的熏陶,以“美”去激发“爱”,让教育性渗透其中。简而言之,以促进儿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整体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

“过程与方法”本身就存在于语文学习当中,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学习靠的是日积月累,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渐变过程。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还是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新课程关注学习过程就是关注学生的整个生命。

语文学科里的每一个字,不是线条简单的组合,每句话里流淌的是作者脉脉的情感。语文学习是我们体味生命、编织梦想、实现精神成长的重要路径(也可以说是必经和唯一)。需要我们敞开心扉,用自身的经历与体验去对话,去感悟,去实践。一堂好的语文课总是能赋予文字以生命力,让文字与灵魂共舞。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靠灌输,靠说教,而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动情,心灵受到震撼。例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三维目标分别为:①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识“郁、澈、湛、犁、裸、扩、栋、咆、哮”等9个生字,会写“森、郁、葱、湛、盖、犁、砍、裸、扩、栋、柴、喘、黎”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读、查、比、写、讲、联”六个步骤来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和由此构成的课程整体目标。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多答、答错或不答计0分。)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7.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8.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0.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

A.

躯体健康

B.

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C.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D.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学科专业知识(3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1.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哺育(bǔ)

脑髓(suǐ)

撒谎

(sǎ)

羁绊

(jī)

B、吸吮(shǔn)

琴弦(xuán)

翩然(piān)

发酵(jiào)

C、字帖(tiē)

戏谑(xuè)

搭讪(shàn)

愤懑(mèn)

D、剖析

(pōu)

悄然

(qiǎo)

奖券

(quàn)

挑拔

(tiǎo)

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和衷共济

秀外慧中

龙蟠虎踞

塞翁失马

B、磐竹难书

原形毕露

荒谬绝伦

修葺一新

C、羽扇纶巾

大义凛然

千头万序

吐故纳新

D、提纲挈领

垂手可得

野心勃勃

如梦方醒

13.对下面句子主要信息的提炼,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传统的天气预报计算模式中引入了沙源地的地表因素,包括沙粒大小、地表湿度、地表植被和积雪覆盖等,研制了“嵌套网络空气品质实时预报系统”,即沙尘暴预报系统,实现了沙尘暴的精确数值预报。

A.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沙尘暴预报系统,实现了沙尘暴的精确数值预报。

B.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嵌套网络空气品质实时预报系统”能预报沙尘暴。

C.我国传统的天气预报计算模式不包括对沙尘暴的预报。

D.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改变了传统的天气预报计算模式,实现了沙尘暴的精确数值预报。

14.对下列句子重音和停顿的处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李是从长沙来的。(“小李”和

“长沙”都可做重音处理,但强调的意义不同)

B.写作文时,要仔细地审题。(“仔细地”是语法重音,表示性状程度)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句中停顿分别在“不传”、“无惑”之后)

D.这个苹果不大好吃。(此句不同的停顿,表达不同的意义)

1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注意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一,二,三,四……”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B、“进化论嘛!”鲁迅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C、《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崔永元对冯小刚的贺岁片“手机”表示不满,而冯小刚对此则保持沉默。

D、电视以其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等等。

16.下列句中“之”是动词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B、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C、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的整体设计,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完美体现。

D、在博览会上,展出了一种新型赛车。这种新型赛车,最高时速可达270公里/小时。

18.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

我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画之间的关系。最近读到一本书,发现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的观点颇有新意。他主张,即不能用画的形象去理解诗,而应以诗意的幻想去欣赏画。

A、“诗中有画,画中无诗”B、“诗中无画,画中有诗”

C、“画中无诗,诗中无画”D、“画中有诗,诗中无画”

19.《荷塘月色》一文为了突出渲染清幽静谧的氛围,作者写道:“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动静巧妙地统一起来。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一项是

A、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B、桥响犬遥吠,亭空人散眠。

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将晓。

2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小说的三要素是时间、人物、地点。

B.《麦琪的礼物》是莫泊桑的代表作;《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C、汉字传说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他根据万物的形象,创造了汉字。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体例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共计130篇。

2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观点是

A、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B、实践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2.《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A、课堂教学

B、课外阅读

C、课内外结合D、语文实践

23.《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段习作目标要求中的“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是在第几学段提出的:()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24、在第一学段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教学目标要求是:()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25、《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六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

A、100万字以上

B、145万字以上

C、200万字以上

D、245万字以上

三、公共知识(10分)

26、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

材料一。“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

材料二。“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

材料三。

张同学从小酷爱天文,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语数外下功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班主任则认为张同学有天文的潜质,便建议张同学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设计,并联合家长、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使张同学正确处理好了学科学习与业余爱好的关系。后来,张同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配在北京天文馆工作。

(1).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3分)

参考答案:①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②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任答对一点记1分)③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更重要。(1分)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1分)

(2).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3分)

参考答案: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1分)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①启迪学生做人;②引导学生学会学习;③激励学生会思考;④指导学生能实践。(2分)

(3).材料三中,班主任有着什么样的学生观?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略谈如何突出这一学生观?(4分)

参考答案:班主任老师有着主体性的学生观。(1分)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性要提倡学生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回答出三点记3分)

四、学科专业知识(40分)

(一)、根据诗文原句填空。

(5分,每空1分)

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4、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谈到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文本解读:(10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教师对文本准确而深刻的解读则是决定这一过程品质高低的起点。请你根据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下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牧童》一诗进行研读赏析。提示:可从“诗句解析”、“诗境描绘”等方面入手,字数在500字以上。

附课文: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参考答案: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笛声悠扬;牧童归来,饱餐之后,和衣而卧。清风明月,好不惬意!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①“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笛声阵阵。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饱餐后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田园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透过诗作,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追求,对远离喧嚣、怡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评分要点:

1)能准确解读诗句意思,计5分。

2)能生动描绘诗歌意境,计5分。

3)字数不达标,酌情扣分。

(三)习题编制(10分)

编制练习与检测题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1、请以下面这篇短文为材料设计一份六年级的阅读检测题。(共5题,每题计1分)2、结合习题谈谈阅读理解题应重点考察哪些方面的语文能力。(5分)

朱莉亚望着襁褓中的弟弟迈克,他躺在婴儿床里不住地哭,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药味。爸爸妈妈告诉朱

1)、习题设计示例(供参考):

①查字典

如果你不认识“攥

”字,应按()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再查()画。

②、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概括全文基本情节

父母______奇迹,朱莉亚_______奇迹,医生_______奇迹

③、联系上下文,你知道“一头雾水”的意思是:

线

④、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朱莉亚和医生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

朱莉亚:

生:

⑤.根据全文的情节脉络,请你推测一下收费凭单上该是一句怎样的话?

2)、应考查的核心能力有:

①、借助工具书识字解词的能力。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

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④、抓重点句和关键词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特点的能力。

⑤、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能力。

(四)、实践与思考(15分)

阅读教学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江雪》教学片段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帮他?

生2:我知道。因为那老翁爱吃鱼。

生3:我认为是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

生4:我想,那老翁钓鱼是要拿去卖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你明白了吗?

生1:(一脸茫然)。

生5:(突然站起来提问)老师,现在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

师:是吗?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6:那可将冰凿破呀!把冰凿开可以捕到许多鱼。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6:我看到电视里介绍爱斯基摩人就是这样捕鱼的。

师:你真不错,在看电视的时候还注意学习语文。同学们明白了吗?

1、案例评析:你认为教师这样的处理方法可取吗?为什么?试运用新课程理念加以评析。(10分)

2、教学设计:如果让你来上这节课,你会怎样处理?(5分)

参考答案:

1、案例评析:教师的处理方法不可取。(2分)可从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的教育智慧、课堂预设与生成、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阐述理由。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计8分。每涉及一个方面计2分。

2、教学设计。能顺学而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更深层次的文本价值。方法灵活,问题设计巧妙、有层次计5分。

设计示例(供参考):①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获得角色体验。如先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然后提问:“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假如你是这位老翁,你为什么要在天寒地冻的时节出来钓鱼?”②让学生走近作者,和作者对话,进行理性反思。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下面让我们走近柳宗元,和作者对话;同时请同学们反思刚才的理解是否正确?还有没有其他理解?能不能换个角度去想一想?

(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及作品的写作背景资料)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产生了什么新的看法?

三.简答题(16分)

10下面两个句子各是用什么方法修饰的?这样修饰后各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

(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11.简要分析骆驼祥子的悲剧原因。

12.请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简单说说你对于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问题的认识。

四.鉴赏题(28分)

1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父 爱

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卜,孩子正睡得香甜。一旁,阿久伯凝视着她红嘟嘟的睡脸,良久,两颗泪水静静地滑了下来。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说说这些词语对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起了什么作用。(6分,每小题3分)

(1)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

(2)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2.文章开头说:“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上,孩子正睡得香甜。”临近结尾又说:“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睡得香甜。”这两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4分)

14.试分析《蜗牛和黄鹂鸟》的童趣特征。(8分)

15.试分析安徒生《海的女儿》的开篇艺术。(10分

五、案例分析题(10分)

16.针对下面两位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围绕“古诗教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案例一:有教师上柳宗元的《江雪》这篇课文,将整首诗翻译了一遍:“很多很多山上没有鸟飞了,千万条道路上见不到人影。只有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披蓑衣的老头;尽管天下着大雪,江水冷冷,但他还是一个人在钓着鱼。”然后问学生“懂了吗”。

案例二:有位教师这样给学生讲解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董大是唐玄宗时候的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叫董庭兰。他要离开朋友们到别的地方去了,诗人高适写了这首诗送他。曛,是傍晚和昏黑的意思。太阳下山了,天空布满黄云,北风吹着,大雁飞着,白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庭兰啊,别发愁,别担心在前面的旅途上找不到自己的朋友。你的琴弹得这样好,你的名气这样大,天底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六、技能应用题(19分)

17.下面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拼音教学“b,p,m,f”一课的课文内容(此前一课为韵母“i,u,ü”),如果你来设计课堂教学,你打算为这堂课设计一则怎样的课堂导入语?(5分)

18.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个四年级学生所写的日记,请仔细阅读这篇习作,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今天是个阳光灿烂的一天,这一天即将迎来的是期末考试和春节。

⑴写一篇短文,对这篇习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析。(10分)

⑵为这篇习作拟写一则简短的作文评语。(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三、10.⑴用了拟人。

这样修饰后把高粱和稻子写得亲切可爱。⑵用了夸张。这样修饰后把茉莉花的香写得很有威力。(答出修辞与作用各1分)11.①从客观方面说来,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二是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②主观方面的因素,一是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其次是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答对一点给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2.①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学生养成的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之一。②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义务教育四个学段的始终。③要引导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④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6分,意思对即可。)

四、13.1.(1)“决然”,写出了女儿危难关头父亲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

(2)“轻轻”,写出了他担心女儿被弄醒的细心和谨慎。(答出关键词给1分,分析鉴赏到位即分别答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细心”“谨慎”意思的给2分)

2.前一句交代故事背景,并通过描写渲染宁静温馨的气氛。(2分)后一句在介绍女儿的曲折遭遇和父亲的无私奉献后再写这句话,既渲染了宁静温馨美好的气氛,也表现了这份温馨美好的来之不易,突出了父爱的伟大。(2分)14.①口语化特征;②情景单纯;③ 夸张手法;④诙谐色彩(答出一点给2分,满分8分,意思对即可)15.1.设置悬念,吸引童心;2.展示了神秘瑰丽的海底景象;3.景物描写形象生动;4.语言规范优美,语气亲切平易。(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3点给满分10分,意思对即可)

五、16.这两位教师在实施古诗教学时,只是着眼于古诗语言“含义”的把握,而未能将着眼点放在诗歌“含意”(意蕴)的品味上,这样的诗歌作品教学在内容上与语言教学没什么差别,所谓的“文学欣赏”根本无从说起。

(共10分,虽非答题要点中的内容,但合情合理,也酌情给分)

六、17.课堂教学导入语的设计应该符合以下要求: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⑵能自然地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做到“承上启下”,注意新旧衔接);⑶用语简洁、亲切,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18.⑴评析习作时,需要注意对习作内容主旨、语言表达、结构组织以及规范(包括语言与标点)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⑵评语必须简洁而又言之有物,而且能恰当处理好指导学生、指出不足与鼓励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语文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三、简述题(6分)

看下面这段实录并回答问题。

(一位老师在执教《春的颂歌》时,请一位学生评价另一位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你说说他刚才读得怎样?

生: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都读得很准,但是,没有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师:你的评价很到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呢?

生(很肯定地说)我不行!

师(略迟疑)那好,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读。

请结合新课程理念,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处理?

答:位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稍显呆板缺少感情,学生的第一次回答是十分精彩的,作为

教师应给以高度一点的表扬,这样可能会增强学生对于回答好下一问题的自信心;对学生很肯定自己不行的回答,老师没有及时鼓励他试一试,而是略迟疑后直接采取了下下策——让他推荐一位同学读读新课程理念第一点内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为位学生在之前展示了自己具有一定的理解、评析能力,老师更应鼓励他培养朗读、表现自我的能力。

古诗词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曲,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断肠人在天涯“这句是直接抒情,抒发了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之下的思乡之情。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答:

小桥流水——一种温馨的感觉,这是一幅非常温馨非常美丽的一幅画面,这个画面是不是属于我的?不是!这是眼见之景,眼见别人家的美景,眼见别人家的温馨。你看,人家屋顶炊烟袅袅,在做饭,在团圆,而我呢,“古道西风瘦马”,更勾起了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衬托了孤独的情感,以乐景来衬悲。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也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又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本文的作者是(孟子)

。(1分)

7、将此段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横线上。(2分)

8、解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②贤者能勿丧耳     丧:遗失

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答: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10、选段以“鱼”比喻(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从而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

11、选段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把它奉为行动的准则,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3分)

答: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阅读《家园如梦》,回答后面问题。(24分)

家园如梦

1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填写汉字。(4分)

①佝偻:(gou)(lou);②涟(yī)漪(rú)(茹)苦

13、结合文意,说明“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中的“诱惑”“折磨”的具体含义。(2分)

答:是繁荣,是富裕,是俗世中的功名利绿,是那些不好的风气,以及五光十色东西的影响在诱惑“我”(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对山里人是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诱惑。

是对城市生活无法适应,对城市生活的烦恼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在折磨“我”。

14、第二段里,“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中“我的心事”具体指什么内容?

15、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3分)

16、文章运用比喻、排比结尾有什么妙处?(3分)

17、文章标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8、读了此文,联想自己的童年,你最想对父母说几句什么话?(5分)

19、请写出三个完整的关于故乡或母爱的古代诗句。(3分)

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下载2023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3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试题(二)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试题(二) 语文知识部分 一、 语文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注音。(4分) 慰藉接 ) 苍劲(经 ) 潜前伏 戛( 家)然而止 装载(在 ) 炽(吃)热 揩(开 )......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试卷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题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学语文是一种______和______的基础工具。 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______、《百家姓》和_____......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QQ交流群: 211136294中公教师考试网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1、您认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用课程标准的精神加以具体分析......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 )、( )、( )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 3、(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九)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九) 【文学概论】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作为研究文学......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卷题型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卷命题题型 一、汉语拼音【题型举例】 1. 看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jīnɡyínɡkãsîuyìránbàoyuàn ()()()() 2.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语文学科教师业务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学科教师业务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学科教师业务考试模拟试题 一、理论部分(40%)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 )、( )、( )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 3、(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考试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专业知识 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 国家课程标准是(D )。 ①教与学的内容纲要 ②将原来的“教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