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试卷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题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学语文是一种______和______的基础工具。
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______、《百家姓》和______。
3.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应该具有______的观点、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和______的观点。
4.现行教学大纲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规定为______字左右,掌握这些常用字能够满足小学生______的需要。
5.识字能力由几个要素组成,它既包括掌握汉字的______、识字工具和______,也包括一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6.“听说读写宜并重”,从教学的角度理解,是指教学中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不仅要抓______,而且要抓______。
7.小学语文评估具有鉴定、______、激励和______的功能。
8.学习质量评估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方式。
9.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______、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_____。
10.继续教育具有______、连续性、针对性、______、层次性和训用一致性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性教材是()A.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 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C.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D.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2.在教学“燕”字时,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廿”,而不是“艹”,这是()A.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 B.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C.为防止熟字对生字的干扰 D.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
3.《义务教育大纲》指出: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A.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B.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C.理解课文 D.朗读和默读
4.教师教学工作评估的三个主要方面是()A.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 B.教学用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C.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D.教学态度、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能力
5.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难除。在1978年,一
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现象提出批评,他是()A.张志公
B.吕淑湘C.叶圣陶D.王力
6.小学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他们的()A.课堂应变能力B.设计教学的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D.分析教材的能力
7.听力构成的要素包括()A.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 B.注意力、理解力、辨析力、记忆力 C.记忆力、理解力、复述力、注意力 D.记忆力、复述力、注意力、辨析力
8.小学阶段说话训练总的要求是()A.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先想后说 B.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演讲、注意礼貌 C.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先想后说、表情丰富 D.先想后说、注意礼貌,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8分)
1.编写小学语文教材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符合时代的需要B.体系科学
C.语言文字规范D.符合儿童年龄特征E.为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
2.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具有()A.综合性B.多样性C.连续性D.阶段性E.实践性
3.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正确描述是()A.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养 B.低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遣词造句的能力 C.中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连句成段的能力 D.《义务教育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E.高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连段成篇的能力
4.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听说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它们是()A.背诵B.课堂讨论C.听讲 D.听评E.看图说话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文道统一”
2.集中识字
3.阅读能力
4.口头作文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朗读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方面的作用。
2.低、中、高三阶段作文教学的侧重点是什么?
3.怎样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听说能力?
4.如何理解评估的“全面性”?
六、材料分析题(8分)
下边是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请加以分析,说说教师如何在指导学生表达自己意思上下功夫。
有位教师教了《小木船》这篇课文后,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友谊破裂的事情。结果许多同学都雷同地写自己和同桌同学吵架,后来又和好了。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增强训练意识和服务意识两方面下功夫,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试述如何以《义务教育大纲》的基本精神为指导,改进语文教学,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卷题型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卷命题题型
一、汉语拼音【题型举例】
1.看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jīnɡyínɡkãsîuyìránbàoyuàn
()()()()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树冠(guünguàn)绵亘(gângâng)哈达(hühǎ)...
3.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机械(jīxiâ)铭记(míjì)飘拂(piüofï)
B 要挟(yüoxiá)粗糙(cūcüo)挖掘(wüjûã)
C 通俗(tōnɡsú)恶劣(âliâ)椽木(chuánmù)
D 羞怯(xiūqiâ)翱翔(áoxiánɡ)妩媚(fǔmâi)
4.给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小红待人很和()气,与人相处从不强()嘴,她故事责任心很强(),坚...
持原则,从不和()稀泥;对不同的意见,既不随声附和(),也不强()词夺...理。
5.查字典填空。“累”字在字典里有两个读音,一个是 ______,可组词语______、_______; 另一个是________,可组词语________、________。用音序查字法查“累”字,应该 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在“累赘”一词中解释为____________; 在“日积月累”一词中解释为_________。
二、识字写字 【题型举例】
1.按偏旁写字组词。例:犭:狼(狼狗)狐(狐狸)独(独立)
虫:______()______()_____()
2.加偏旁写字组词。例:鬼:魂(梦魂)魄(气魄)槐(槐树)
良: _____()_____()_____()
3.选字组词,并用剩下的字组词。
历厉带戴连联恋念
严()()领()系依()()()()()
4.比较形近字组词。
蹄()啼()谛()躁()燥()澡()
5.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___”,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水平如境()神彩奕奕()娇阳似火()
6.查字典的方法有三种,下列几个生字你将会用哪种查字法,请说明理由。
溅申乃鼎怖惹
用音序查字法查_____,因为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因为________。用
数笔画查字法查 _______,因为______。
7.“失”字有多种意义,在不同的词语中应选哪一种,请在括号里填上编号。失:(1)
没达到目的(2)改变常态(3)错过(5)找不着(4)丢(6)错误,疏忽
大惊失色()实验失败()失物招领()工作失误()
三、词语 【题型举例】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6分)
德高()重余音绕()囫囵吞()雅()共赏
妙笔生()()耳欲聋巧()天工抑扬()挫
我们可以用________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看到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我们可以用_______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例:一(家)酒店一()好心一()香味
3、按要求写词语(成语)。(至少写4个)
(1)描写自然景物的:__________(2)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
(3)含动物名称的成语:_________(4)表现人物心情的:____________
(5)表现人物动作的:__________(6)含有夸张的成语:_____________
4.词语接龙。(前一个成语的尾字和后 一成语的首字相同)
排山倒海——海底捞针——_________ —— _________
5.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不重复。
① 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日子,来()的人络绎不绝。
② 我们坐在竹筏上,()着桂林山水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6.填上表示“站”的词语。
① 笔直地站着,可以说(挺立)。② 长时间地站着,可以说(伫立)。
7.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开拓——()模模糊糊——()
8.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爱好——()垂头丧气——()
9.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丰富的()()()仔细地()()()红得像()()()
10.选词填空。
神圣神奇神秘神采
(1)科学技术并不是那么()的,只要努力钻研,就可以掌握它。
(2)南海诸岛是我国的()领土,不容侵犯。
11.根据意思写词语。
四、句子 【题型举例】
1.扩句: 阳光照射在草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如:
例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仿写:过去的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进行句式变换。
(1)“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2)肯定句与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4)引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等。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即使„„也
(1)四年来我()历尽了艰苦,受尽了虐待,()咬紧了牙就不哼一声。
(2)()地球上的有些资源可以再生,我们()珍惜资源。
(3)()小刚没有专心听讲,()难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5.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或一段话)。
“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 的心情来到学校。
6.按要求恰当的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1)青藏铁路真雄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
(2)没有一本书的家,是一座没有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排比)
7.用几个词语写一段话。如:把“遥望”、“繁星”、“闪烁”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50字左
右的文字。(词语顺序不拘)
8.设置情景题。如“情境劝告”:
几个小朋友在放学后的路上发现一只受伤的鸽子,他们好奇地围上去,其中一个同学说:“我来把它的毛拔光,看看它还能不能活。”
你要阻止他的行为,可以这样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观点表述题。如:在讨论“小学生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
要”,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作为一名小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
点和理由来说服他们。.广告词。如:请根据本地的风土人情、地方特产、风景名胜等特点,拟写一则推介本地旅游资源的广告词。
11.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下面句子的含义。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将下列错乱的句子调整成一段通顺的话。
()一阵夜风吹来,蜡烛灭了。
()“哧”火柴猛一使劲,蜡烛又亮了。
()“你知道是谁点亮了你吗?”火柴反问道,“为了点燃你,我的一个兄弟牺牲了。”()蜡烛难为情地说:“火柴兄弟,请你把我点着吧!”
()蜡烛对火柴说:“我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幸福。”
()“哼!别吹牛了,你们那么小,能无私的献出自己的生命吗?”
五、阅读【题型举例】
(一)古诗文阅读。
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并填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首著名的_______诗,作者是_____ 代诗人 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二)课内阅读。
“她多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你一定还记得,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阅读过他的其他童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忆课文,美丽的东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文中两个幸福的理解,并说说透过这两个“幸福”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具体题型见《复习建议》阅读部分
六、作文
【知识要点】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能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能够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注意不写错别字。
【复习建议】以记实作文、想像作文和读书笔记为主。
【题型举例】
1.记实作文
①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事情使你感到高兴,或使你感到自豪、痛心、委屈、气愤„„请你任选其中一件写下来,题目自拟。
②你一定参加过不少活动,有些活动使你感到有趣,印象深刻。请你任选其中一次活动写下来,自己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③用一两个具体事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可以“我熟悉的一个人”为题,也可拟一个自己喜欢的、合适的题目。
④生活中许多教师都爱尝试, 其实, 尝试的过程就是学习、实践、探究、创造的过程。请你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尝试, 把尝试的过程写具体, 把当时的真实感受写清楚, 题目自定。
⑤说说我的心里话
⑥一件难忘的礼物
⑦我有一个好_________________(同事、邻居、领导、家庭、集体等。)
⑧一件难忘的礼物。等等
2.想像作文
①我有一个梦想
②看以下材料或图形,你联想到什么?自拟题目作文。等等
3.应用文
①写一篇读后感。
②请你给____________写一封信,要写得具体,有真情实感。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七、口语交际。能够正确运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听他人发言认真耐心,能够抓住要点,能够简要转述。能够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八、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进行简单整理,能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3、()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个阶段目标分别从()()()()()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和();重视()、()、()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和(),选择教学策略。
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和(),注重()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宜以()和()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1、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评价的能力。
12、()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不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些想象中的事物。
13、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是否表达了(),对()应予鼓励。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的评价,采用()评价方式。
14、古诗名句填空:欲穷千里目,()。(),死亦为鬼雄。(),西湖歌舞几时休。(),要留清白在人间。
15、小学阶段要认识()左右的常用汉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万字以上。
16、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等方面的表现。(以上16各小题出自语文课程标准)
答案: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
1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试题(二)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试题
(二)语文知识部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4分)
慰藉接)苍劲(经)潜()前伏 戛(家)然而止
装载(在)炽(吃)热 揩(开)拭 殚(但)精竭虑
2、.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2分)鼎:目、竖折折、衡、撇、竖、衡、竖、横折。
凹:竖,横折横、竖、横折、横。
3、列词语有错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4分)
迫不及待 川流不息平心而论 世外桃源
再接再厉 一筹莫展 如愿已偿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①热爱(厌恶)②团结(分裂)③亲近(疏远)④经验无知)
⑤具体(抽象)⑥和蔼(严厉)⑦拥护(反对)⑧坚定(动摇)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4分)(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旅夜书怀)。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7、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4分)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朝花夕拾》(鲁迅)《岳阳楼记》—(范仲淹)《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8、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4分)
人物:林冲 诸葛亮 贾宝玉 孙悟空 鲁智深 曹操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水浒传-施耐庵
二、阅读题(10分)(每小题2分)
我母亲生病需要做大手术,医院张口要10元万押金。10万,对我这个刚刚靠借钱买下出租车的下岗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但我下了决心,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要给母亲治病。于是顶着高温开着车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总算凑了9万元。医院开恩,收了9万元后让母亲住了进去。
都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这话偏偏就应在我身上。那天午后,刚拉了一趟活儿的我正喜滋滋地抄近路赶着回家,不知是我脑子走神还是该我倒霉,迷迷糊糊地就把车开上了人行道。我猛地发现车前正走着一位老太太时,脚便狠狠地踩在了刹车上。吱的一声,老太太也应声倒下。当我跳下车抱起老太太时,她已昏迷过去。怎么办?我发现此时四周一个人影儿也没有,一个想法便闪入我脑海中:跑。可怎么也迈不开腿,一个声音也在耳边响:你还算人吗?眼前要是你的母亲你也这样吗?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容不得多想,立即将老太太送向附近医院。在医生抢救下,老太太很快苏醒了过来。还算走运,老太太只断了一条腿,别的地方什么事也没有。
一个大汉走了进来。大汉看了我两眼后走近老太太说:“妈,您还记得撞您那人什么模样吗?仔细想想,一会儿警察来了您就跟他们说。”听了大汉的话,我心里猛地一跳,觉得还是自己先说出实情为好。于是我赶紧对大汉说:“大哥,我……”老太太急忙打断我的话,指着我对她儿子说:“对,就是这位司机救了我。”我正怀疑是不是我的耳朵出了毛病,那大汉一把就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兄弟,我、我什么也不说了。你的救母之恩,我一定会报的。”“我。哎,你听我说,我……”我的话没说完,又被大汉给拦了回去。“什么也别说了。兄弟,把你的姓名和地址写给我,过后我一定登门重谢。”这时我脑海里又闪出一个念头,还留什么姓名和地址啊,老太太既然没记住我,溜吧。想到这,我边往外走边对大汉说:“好好照顾大妈,我走了。”说完我逃跑似的冲出了医院。
在回家路上,我觉得这事挺走运,老太太不但没认出是我撞的,还把我当成了救命恩人。可到了晚上,心里总是不踏实,我想起了母亲常对我说的话:什么时候都要心里干净。心里有鬼的人,迟早会出事的。于是我下了决心,第二天一定要到医院说清楚。
第二天,我拿了一堆补品和5000元钱,早早来到医院。可巧,就老太太一人在,老太太见是我,挺生气地说:“你怎么还来?”
“大妈,您、你知道我是谁吗?”
老太太说:“知道。孩子,大妈不糊涂,眼睛也好使。看得出你的心不坏。”
“那、那您为什么不说出真相呢?”我不解地问。
“孩子,你能及时把我送到医院,就足以证明你是个好孩子,我就知足了。我哪能因为你的一次失误,而误了你的前程呢?说不定,好多要紧事正等着你去做呢。天下做父母的,都是这个样……”
我的泪水早已止不住地流下来,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把头扎在老太太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1、第2节开头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祸不单行”相关的两件事。
————————————————————————————————
2、文中的“我”想“跑”却没跑,“溜”了又返回,你对此如何评价?
————————————————————————————————
————————————————————————————————
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来表现老太太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
4、给本文拟一个含有“母亲”两个字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你课外也一定读过不少歌颂母亲、表达母爱的作品,请写出其中一篇(或一本)的题目(或书名),并注明作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孟郊
《春水》里,冰心在歌颂母爱,《繁星 春水》读书随笔 高尔基的<<母亲>> 冰心<<写给母亲的诗>> 孟郊的<<游子吟>> 罗曼.罗兰<<我的母亲>> 泰戈尔《金色花》
5、文章结尾说“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失声痛哭起来”。
此时此刻,文中的“我”肯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发挥想像,探究一番,然后代“我”说几句。
————————————————————————————————
三、写作题(10分)
任选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根据古诗意境,发挥想象,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不少于200个字)
春柳如同碧玉妆扮分外娇
垂下的万千枝条好象绿色的丝绦。
是谁把这柳叶裁得如此精致,原来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的剪刀。
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
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
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 ————————————
——————————— ————————————
片段:
教学实践部分
一、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对)
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对)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错误)第三学段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错误)
1、2年级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对的)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错误)倾听
9、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对)
10、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对)
二、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5分)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举例说明。(5分)这个问题我也曾考虑过,我认为还是应当因材施教,语文作为我们的国学,真正需要学习的深刻知识并不多,可是往往也容易在教学中出差错,所以更加应该注重趣味性,要让听课的人感觉到语文的魅力,而不是语言的的枯燥。另外,很多时候,教学工具上的内容也有鸡肋的感觉,有的地方感觉教了没用浪费时间,不教又怕误人子弟,此时还是要因材施教,跟学生提几句,作为次要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私以为,语文的学习其实就是对语言的更好掌握,对文字的更好理解。
我觉得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一定的语言文字训练来完成。如:在教《搭石》(人教版四年级)一课时,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定一些训练环节来理解“搭石”里所蕴含的感人至深的互帮互助的情怀。
3、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5分)至少需要两个方面的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除此以外,还需要一定的反思能力、与同行交流的能力等 一楼朋友的回答很好 要达到这个水平必须学习交流
4、你平时读过哪些教育教学刊物或专著?它对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和《做最好的班主任》,受益匪浅。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读后感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拜读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 ”、“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三、分析题(9分)
下面是《坐井观天》课堂实录的一个片段。请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加以分析评点。
师: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甲:小鸟说的对。
生乙:我反对,我认为青蛙说得对。
生丙:他们说得都对。
(众生哗然。师若有所思,片刻停顿之后,即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好。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那就更好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甲:(迫不及待)小鸟说得对,因为天确实大得很。
生乙:(胸有成竹)青蛙说得对,因为他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它说得是实话,也没错。
生丙:(按捺不住)他们都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应该都对。
师:(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好!几位同学都谈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说得都有道理。大家再想想,假如青蛙跳出井口,他还想到什么,说些什么?大家讨论讨论,看谁想得好,说得棒。
(学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点评:这一片断教学,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天有多大”,学生既有了亲自动手操作的实践体验,又有了多媒体画面直观而形象的感知,自然就明白了青蛙形成错觉的客观原因。教师引导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点评: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培养语感。] :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先放手让学生读书,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揣摩青蛙、小鸟“笑”的不同,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再次自读自悟,训练了学生的“悟性”,满足了儿童内心的一种需要。学生通过读,情感得到熏陶;通过读,深刻了解了青蛙和小鸟的不同特点。同时,也为深入了解寓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也明白了:学而不问,自以为是,是青蛙看问题片面的主观原因。] 评析: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合理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强化了对寓意的理解,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应立足促进学生的发展,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宗旨。
具体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语感。《试用修订版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感、形成能力。教师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顿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读书。
2.小组合作,强化了主动参与、相互交流。这一片断,教师多次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拓宽了学生之间交流的信息空间,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了主动参与。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思考,在相互交流中启发,情感和认识水乳交融,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和合作意识。
3.精心设计练习,激发学生创设想象。《试用修订版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师借助多媒体,出示青蛙跳出井口的画面,围绕“青蛙跳出井口会怎么样呢”等问题,采用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让每组学生在一个共同认知的基础上创造出个性化的语言,促使学生的知、能、情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一次体现其个性魅力,将课堂上的知识内化,并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完成了一个以知育情、以情促知的拓展过程。
四、教学设计。(10分)
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50 分)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难道爸爸咳嗽 和东南风有关系吗?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2月22日 阴天 北风 不咳嗽
3月 8 日 晴天 东南风 咳嗽厉害
3月10日 雨天 北风 咳嗽轻了
4月19日 多云 南风 有点儿咳嗽
4月21日 阴有雨 北风 不咳嗽
4月22日 晴转多云 南风 有点儿咳嗽
5月 1 日 晴天 东南风 咳嗽厉害
啊,果然如此!
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走出家门不远,一阵东南风吹来,我们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爸爸突然咳嗽起来。我抬头一望,远处硫酸厂的烟囱冒出的烟气正随风飘来。我猜测着,爸爸的咳嗽,大概就是这烟气造成的吧?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医生伯伯。他说,爸爸得的是过敏性支气管炎。硫酸厂排出的是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一闻到它,咽喉就过敏,引起咳嗽。爸爸就是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我为替爸爸找到了病因而高兴。
从此,只要刮东南风,我就把朝南的窗户关紧。这样,爸爸就不咳嗽了。但是,我多么希望治理好环境污染,就是开着窗户,爸爸也不咳嗽呀!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学习品质,洋沉浮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的意思:能给指定的句子加上句号、逗号、和叹号。
3、能用“每当„„就„„”、“一„„就„„”造句。
4、懂得写观察日记的目的和方法;能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继续的方法;能用正确的语气朗读句子。
5、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
懂得观察日记的目的和方法;能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东南风——烟气——咳嗽”之间的内在联系,读懂写“我”怎样查明爸爸咳嗽的原因的这一段课文。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懂得写观察日记的目的和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播放全文朗读录音后讨论:
爸爸咳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课文哪几段写我弄清爸爸咳嗽原因的过程?
3、学生自学后检查:
⑴、指名接读课文,正音。
⑵、辩字组词
喇()股()性()环()镜()
嗽()没()姓()怀()境()
⑶、填入量词:
一()病 一()烟气
一()风
一()时间
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厉害——
重视——
消除——
4、讲读第一段和第四段医生的话。
⑴、指名读第一段
⑵、我家搬进新居以后,爸爸的咳嗽病奇怪在哪?
⑶、划出文中直接说明爸爸为什么会咳嗽的的句子,并加以理解。
读一读,想乡爸爸为什么回咳嗽,又为什么会咳得这么厉害?
为什么妈妈和我不咳嗽?能说这种气体对妈妈和我没有危害吗?为什么?
5、梳理第2—4段内容要点
⑴、导入:我是怎样一步一步查明爸爸咳嗽的原因的呢?
⑵、这3段分别写“我”查明爸爸的咳嗽跟什么有关?
6、讲度第2段
⑴、指名度
⑵、用“——”划出我怀疑爸爸的咳嗽跟东南风有关的句子,用“~~~”划出我肯定了这一点的句子。
前句:读句,读出不肯定、怀疑的语气。
我为什么怀疑爸爸的咳嗽跟东南风有关?理解句子,并用“每当„„就„„”造句。
后句:读句,“果然如此”是什么意思?“如此“指什么?这里为什么可以用”果然”?
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我”是什么心情?用兴奋的心情读。
⑶、“我”是怎样证实这一点的?
7、齐读第1、2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注意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能读懂句子,用“一„„就„„”造句,能正确读出句子的语气。
3、能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
2、讲读第3段
⑴、导入:作者通过观察日记已经确定爸爸的咳嗽跟东南风有关,但东南风与咳嗽又怎么会有关系呢?
⑵、指名读课文,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
⑶、读第四句,理解:
“这烟气”指什么?
我为什么猜测爸爸的咳嗽是这烟气引起的?跟东南风又有什么关系?
⑷、齐读这一段
3、第四段我们已经学过。这段写经过医生证实,说明我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了这一段我们知道这种气体不但气味难闻,而且是有毒的。
4、根据2—4段的内容,理解以下现象:
为什么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的厉害?
爸爸什么时候有点咳嗽,什么时候不咳嗽?这是为什么?
5、讲读第五段
⑴、指名读
⑵、为什么现在东南风吹来时,我们家就是开着窗户,爸爸也不在咳嗽了?
⑶、消除了有毒气体,净化了环境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⑷、读“现在„„”句,读出高兴的语气。
6、总结全文
小作者弄清爸爸咳嗽的原因靠的是什么?
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没有污染?发现环境污染你会怎么做?
7、读句子,讨论用“每当„„就„„”“一„„就„„”造句。
板书设计
感到奇怪
(有时„„有时„„有时„„)
产生疑问
(跟东南风有关)
记观察日记(东南风时咳嗽厉害)
猜测原因
(烟气引起的)
请教医生
(得过过敏性支气管炎)
不在咳嗽
(消除有毒气体)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复习题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复习题
《语文课程标准》应知应会的内容(1万)
一、填空题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4、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5、课程总目标有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具体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 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6、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六年不少于145万字。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7、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8、“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口语交际第三学段的要求。
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10、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中有“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要求。
1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1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13、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4、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5、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
16、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17、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1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21、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20、写作评价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二、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四条必需掌握)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什么是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包含于其中。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3、什么是探究学习,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4、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5、在现代阅读理念指导下,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注意什么?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第二,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第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第四,实现阅读的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培养语感,注重积累。
6、《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
(1)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
(2)“少指导”并不等于“不指导”。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的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
(3)要提倡先自由写作,后交流指导的作文教学模式。(4)教师的指导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自由表达。
7、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
8、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9、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什么意义?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0、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11、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3)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
1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三、论述题
◆结合教学实际,重点围绕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
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交融、渗透的,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
1、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2、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
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
4、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空间(教室或操场等)、人员(教师和学生)及教学设备(课桌椅、黑板、讲台、教具)等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
5、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
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的内容教学就可以了,何况我们也没有什么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总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
教的书就行了。其实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丰富多彩。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还有,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等都是课程资源。
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四、问题分析及对策
★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答:这种现象确实非常的普遍。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的人性化阅读。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上面的案例,忽视了老师引导的功能。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指引下思路逐渐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
引导学生的读,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之前,交给学生问题,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习惯。
对于课堂上的换座位朗读,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
●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对比
◆ 低段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段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高段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段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中段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高段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低段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中段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高段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低段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中段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高段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低段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中段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高段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低段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中段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高段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低段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中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高段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教学流派
◆所谓教学流派,是指一些教学主张相近、教学风格相似的教师在教学艺术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正式或非正式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的教学派别。
“流派”与“风格”既有一定的联系性,更有各异的区别性。就教学而言,“风格”多指一种经营教学的个人方式,侧重于隐性的那种艺术精神和内在的教学品格,别人往往是从中“悟得”;而“流派”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总是和外显的某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联系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迁移性,别人可以从中“习得”,这才使它具有了流传性。
◆“流派”与“群体风格”也是有区别的。“群体风格”从根本上说还是一种“风格”,只是因风格相近而形成了一个群体。而“流派”的流传性与影响力很大,它不限定于某一地域(地缘群体),不限定于某一师门(学缘群体),不限定于某一研究组织(契约群体),不限定于某一伙伴(情缘群体),当然更不限定于某一亲属之中(血缘群体)。它有很大的流传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所以应当说有别于“群体风格”。
◆ “苏派”教学是对江苏教学流派名号的简称。陶行知和叶圣陶,是苏派的创始者,是苏派的领袖。
◆苏派的教学风格:一是清简而丰富;二是灵动而扎实。◆苏派典型:
斯霞:“江苏教育一面高高飘扬的光辉旗帜”“我国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斯霞语文教学流派的核心思想是“童心母爱”,这是斯霞语文教学思想的魂灵。她的教学风格是:
素朴自然。
识字教学体系的“四个重视”:“随课文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识字”或“分散识字”,主张“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倡导让识字伴随着快乐的体验、交织着语言的熏染、刺激着心智的发展。在具体教学中,她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便于学,便于教”,“怎样有利于学生接受就怎样教”。重视两个工具:汉语拼音和独体字,重视第一印象,重视整体认知,重视学用结合。
阅读教学体系的三个关注:关注语言,关注思维,关注精神。
作文教学体系的三个不妨:不妨“早起步”些;不妨“多准备”些;不妨“少删除”些。
王兰:和谐本真的教学思想。王兰语文教学流派核心思想是:语文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而这种生活体现在语文本真思想成长起来。这种教学思想的理论支撑是:和谐教育观、儿童发展观、审美理论。
王兰教学流派的教学风格:精致。
王兰教学模式:引起兴趣,激发欲望;经历过程,教给方法;设置阶梯,步步爬高;启发想象,注重发散。
李吉林:情境教育。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情境”。可从中分解出几个关键词:情感、暗示、创造、美感、活动、生活。
孙双金:情智语文。
情智语文的一般模式是:入境——启动情智;感悟——生成情智;交流——发展情智;表达——展现情智。
情智语文的教学风格:大气洒脱。薛法根:组块教学。
教学主张:为言语智能的发展而教。
教学实践:语文组块教学。重组教学内容;整合实践活动;优化教学结构;构建基本课型。
教学风格:简约而不简单。
◆教育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少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数其要者略举几例如下,如: ——“集中识字”流派。1958年,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小学,认真总结我国识字教学的传统经验,重新实验集中识字教学法,大大提高了儿童的识字率。北京景山学校从1960年开始,也采用集中识字教学法,取得了更大的成绩。1980年4月,中
央教科所在辽宁省锦州市召开了集中识字经验交流会。从此,集中识字作为我国识字教学的一个流派,遍及除西藏、台湾外的全国各省、市。
——“分散识字”流派。也叫“随文识字”。1958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提倡白话文、开展“国语”运动、强调“边读书边识字”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课文教学识字”的全新经验,其影响力遍及全国,成为与“集中识字”教学并重互补的两大识字教学流派之一。
——“注·提识字”流派。这是一项开始于1982年、发源于黑龙江省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要求儿童在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注音,开展阅读和写作,及时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智力。这一做法,在于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以统编课本第一册拼音教材为蓝本,加强直呼音节的训练,使学生一见即识,用拼音阅读、写话,使读写同时起步,在读写训练中发展语言,开拓思维,增识汉字。于是,“注·提识字”便成一种流派,其影响力几乎遍及全国。
——“导读教学”流派。在传统的讲读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大潮中,1981年7月,四川中学优秀语文教师黎见明提出了导读教学的主张,阐述了“导读”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方法。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几乎在同时也提出了“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语文导读法。由此导读教学遂成影响全国的流派。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是小学语文导读教学流派的始创人之一。他的导读艺术被列入“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与于漪、李吉林、邱学华、顾泠沅、钱梦龙、魏书生等中小学名家大师一起传遍了大江南北,深得中小学教师的厚爱和赞誉。这是因为在靳老师的导读教学实践并由此形成的模式中,体现的是他那种学养丰厚、大气开放、灵动亲切的教学个性和艺术风格。他基于整体观、主体观和实践观的导读四原则:“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和“以读为本”,在导读的研究中,体现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而自成一家。靳老师之导,能“导”得“精约”,即不是处处指导,而是意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读”则在“通神”,即不是机械滥读,只求得语感之神、下笔有神、融生活真神。
——“情境教学”流派。这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影响遍及全国的一个小学语文教学流派。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在小语界崭露头角。在以后的从教岁月里,她不知疲倦地奋力前行,从语文的情境教学方法入手,不断开拓创新,由“情境教学法”到“情境教学论”,再到“情境教育论”,早就从探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的这一起始点,拓展而超越了学科教学法的藩篱,发展成为旨在促进儿童生命整体发展的教育理论体系,成为一种在小语界乃至中国教育界令人瞩目、相当完整的教育思想。李吉林老师强调人在情与境的融通中实现整体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深层地流淌着中华民族“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人三者融通和谐的血脉。这是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系统论”的时代精神之聚焦。
其关键处在于它不是一般的“课堂教学设计”,而是从标题到内容,均凸显出了设计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主张)和教学特色。它们是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张伟的“球形教学”,孙双金的“美丽课堂”,薛法根的“智慧教学”,孙建锋的“享受语文”,李卫东的“感悟语文”,盛新凤的“两极之美”,刘云生的“滋育心根”,陈建先的“本位语文”,吉春亚的“爱在语文”等。
——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开发。在中生代的著名特级教师中,孙双金的语文课堂是令人瞩目的。他的语文教学能修炼得如此严谨而不失潇洒,灵动而兼得高效,并以“美丽课堂”著称,确是名至实归。我们究其源,不能不认为是他对“情智语文”的追求,是在语文教学“情智融通”中所显示的魅力和张力。2000年4月《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曾对孙双金的情智教育教学艺术作了连载报道,《人民教育》2000年第九期也载有专访孙双金情智教学的长篇文章。近年来,他在大江南北所作的观摩教学撒遍了他的情智语文的种子。可以认为,孙双金语文情智教学的理论探索和课堂实践正在走向全国。
——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王崧舟是全国著名青年特级教师中的佼佼者,当我们感佩他创导的诗意语文课堂时,会强烈地感受到他已不再把“学语习文”单一地定格在技能操练的层面上,因为这只是一种不完全的精神建设。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把人的完全精神定性为乃“几何学式的精神”(物质、理性的)与“微妙的精神”(直觉、感性的)相结合。这便是“诗心”。王崧舟的“诗意课堂”正是他践行中的妙悟。他没有只睁大“物”的眼睛而闭上了“心”的眼睛,而总是把目光对着人“心”,于是,对语文教学历来扑朔迷离的万物万理,都能从中参得生命的意义和洋溢的诗情。看他的课,如果只是陶醉于其教学思路之奇崛、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语言之醇美、教学手段之艺术,便机械地去模仿其一招一式,就难免会把“诗意”曲解为只是“阳春白雪”般的“高雅”,甚至会使语文课堂误入追求形式化的“虚高”歧途。其实,王崧舟的诗意课堂源于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首先应当学习的是他长年累月刻苦于专业修炼的精神。应当看到,“诗意语文”正随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潮流,走向全国。已经举办两届的“诗
意语文”的教学观摩研讨会每次都有来自各地的上千人参加,决非偶然现象。这里所体现的正是有可能发展成为流派的一种潜质。
窦桂梅:主题教学
什么是主题教学?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说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而是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