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模版)

时间:2019-05-11 20:3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模版)》。

第一篇: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模版)

1.法约尔认为管理的只能包括。

A.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B.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C.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控制 D.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A.泰罗 B.甘特 C.巴纳德 D.法约尔

3.梅奥认为人是。A.经济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自我实现人

4.行为决策理论。A.理论基础是“纯理性人” B.决策原则是最优标准 C.决策原则是满意原则 D.决策原则是理性原则

5.在做出是否收购其他企业的决策中,管理者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拟购企业的目前状况及可能的发展余地等情况,这时管理人员需要的技能主要是____。A.诊断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技术技能

6.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A.法约尔 B.韦伯 C.泰罗 D.梅奥

7.头脑风暴法 A.主张深思熟虑 B.避免争吵或者附和 C.专家背靠背、互不见面

D.鼓励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

8.Watkins-Johnson在1996年提出“20后公司像HP今天这样受人尊敬”,这属于制定BHAG的方法中的。A.定量法B.定性法C.角色定位法D.击跨对手法

9.长期性、整体性是个特点。A.战术性 B.战略性 C.指导性 D.具体性

10.孔茨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分成一种层次体系,最抽象的是。A.使命 B.政策 C.方案 D.预算

11.SWOT分析法中的S代表。A.内部优势 B.内部劣势 C.外部机遇 D.外部威胁

---目标理论。A.菲德勒 B.豪斯 C.赫西

D.布兰查德

13.对一个组织来说,()是各类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A 人力资源B 物质资源C 财政资源D 信息资源

14.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毫毛,故

名不出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由此可知长兄治病善于。A.前馈控制 B.同期控制 C.过程控制 D.反馈控制

15.在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这类决策属()。

A定性决策B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

16.刘邦在打败项羽的庆功宴上兴奋地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韩信;筹集粮草银饷,我不如萧何。而他们却都被我所用,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从管理学角度看,说法更准确。

A.知人善任,是领导者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B.一个领导者各方面的才能并不一定都要高于下属

C.领导者不需要具备专业技能

D.领导者要实现组织目标,必须把各方面能人吸引到自己的组织中来

17.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四年前可口可乐在巅峰,百事可乐在谷底,他们同时换总裁,四年以后百事可乐变巅峰,可口可乐跌到谷底。两个杰出的世界级企业,在同一时间换人,四年后竟有这么不同的表现。可口可乐的总裁是学财务出身的,他管理能力很强,他所以被列为接班人,是因为在他之前的总裁领导能力很强,想以此互补。相反,百事可乐的总裁是行销出身,他在1991年、1992年时是在百事可乐集团下面的一个公司作总裁,后来生了一场大病,从死亡线上爬起来后,他就重新思考到底做这件事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于是,他把总裁的职位辞掉,去开一个学校帮百

事可乐培养领导人,到后来百事可乐的总裁身体欠佳,他自然而然地就被提拔成为百事可乐的总裁,之后百事可乐业务蒸蒸日上。这件事不可以说明说法。

A.行销出身的人比学财务出身的人更适合当总裁

B.管理者和领导者是有区别的C.公司总裁往往决定着公司的命运,所以应该慎重选择

D.管理能力很强的人不一定适合做企业一把手

18.格兰仕公司近年来凭借“价格屠夫”般的市场运作,目前在行业中已拥有了70%的市场占有率,堪称行业龙头企业。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一篇名为《莫忽视微波炉的危害》的豆腐块短文,格兰仕公司表示,2002年5、6月份其全国微波炉总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40%。这一事件说明组织环境的因素不可忽视。A.政治和法律环境B.社会和文化环境C.经济环境D.技术环境

19.中国古代名相管仲治理齐国时,指定30户为一邑,每一邑设一司官;10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10卒设一乡,每乡设一乡师;3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10县为一署,每署设一大夫;全国共5署,设五大夫,直接归中央指挥。这种组织设计为何种形式,其管理层次为。A.管理层次为7 B.管理层次为8 C.管理层次为9 D.管理层次为10

20.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有一段名言:当你仅有一百人时,你必须站在第一线,即使你叫喊甚至打他们;但如果发展到1 000人,你就不可能留在第一线,而是身居其中;当企业增至10000名职工时,你就必须退居到后面,并对职

工们表示敬意和谢意。这段话说明。

A.企业规模扩大化之后,管理者的地位逐渐上升,高层管理者无须事必躬亲

B.企业规模的扩大是全体同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对此,老板应心存感激

C.企业规模扩大之后,管理的复杂性随之增大,管理者也应有所分工

D.管理规模越大,管理者越需注意自己对下属的态度

2.请简述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7分)

3.请简述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主要内容。(8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

案例1林肯电气公司

林肯电气公司总部设在克利夫兰,年销售额为44亿美元,拥有2400名员工,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激励员工的方法。该公司90%的销售额来自于生产弧焊设备和辅助材料。

林肯电气公司的生产工人按件计酬,他们没有最低小时工资。员工为公司工作两年后,便可以分年终奖金。该公司的奖金制度有一整套计算公式,全面考虑了公司的毛利润及员工的生产率与业绩,可以说是美国制造业中对工人最有利的奖金制度。在过去的5、6年中,平均奖金额是基本工资的95.9%,该公司中相当一部分员工的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员工年平均收入为44000美元,远远超出制造业员工年收入17000美元的平均水平。公司自1958年开始一直推行职业保有时甚至为了维持每周30报酬更低的岗位上。

林肯公司极具成本和生产率意识,如果工人生产出一个不合标准的部件,那么除非这个部件修改至符合标准,否则这件产品就不能计入该工人的工资中。严格的计件工资制度和高度竞争的绩效评估系统,形成了一种很有压力的氛围,有些工人还因此产生了一定的焦虑感,但这种压力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据该公司一位管理者估计,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林肯公司的总体生产率是他们的两倍。自30年代经济大

二、名词解析题(共10分,每题2分)。

管理 决策 管理幅度 集权 激励

三、计算题(共15分)。

家佳商场打算销售产品A。根据市场预测

分析,产品销路有三种可能:畅销、一般、滞销;进货的批量也对应有三种:大批量、中批量、小批量。各种销路的收益情况如下表:(单位:万元)

在事先不能确定三种状态出现概率的情况下,请用分别用小中取大(2分)、大中取大(2分)、后悔值法(7分)对进货的批量作出决策。假设三种销路出现的概率分别是0.3、0.5、0.2,请用最大期望收益准则对进货的批量作出决策。(4分)

四、简答题(共20分)。

1.请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5分)

萧条以后,公司年年获利丰厚,没有缺过一次分红。该公司还是美国工业界中工人流动率最低的公司之一。前不久,该公司的两个分厂被《幸福》杂志评为全美十佳管理企业。

问题:

林肯电气公司主要运用了哪三个激励理论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请举例说明。(18分)

案例2:骏越酒业公司

骏越酒业公司经营A、B、C、D、E、F、G7个品牌的酒品,公司可用资金50万。经对前半年的市场销售统计分析,发现:

A、B品牌业务量为总业务量的70%,两个品牌的利润占到总利润的75%,在本地市场占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品牌是经营了几年的老品牌,从去年开始市场销售增长率已成下降趋势,前半年甚至只能维持原来业务量。

C、D、E三个品牌是新开辟的新品牌。其中C、D两个品牌前半年表现抢眼,C品牌销售增长了20%,D品牌增长了18%,且在本区域内尚是独家经营。E品牌是高档产品,利润率高,销售增长也超过了10%,但在本地竞争激烈,该品牌其它两家主要竞争对手所占市场比率达到70%,而公司只占到9%。F、G两个品牌市场销售下降严重,有被C、D品牌替代的趋势,且在竞争中处于下风,并出现了滞销和亏损现象。

问题:

A、B、C、D、E、F、G7个品牌的酒品分别属于波士顿矩阵中哪类产品?备注:10%或以上的增长率为高增长率。(7分)公司应该如何运用50万可用资金?请说明理由(5分)。

第二篇:土地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

江西理工大学土地管理概论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学生版)

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土地管理:土地管理又称地政管理。它是指一个国家运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 对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的各种管理措施的总称。

地籍:是区域内反映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也称土地广籍。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总和。土地用途管制: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的资源特性,是土地能成为资产的主要原因。

2、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是土地的土地空间承载功能。

3、产生土地报酬递减原理的主要原因是。

4、在土地管理系统中,地籍管理是基础,土地权属管理和市场管理是核心,土地利用管理是目的。

5、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6、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出租的主要区别是。

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管理应着重于。

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土地资源的特点,及与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明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答:土地资源特性包括:客观性、生产性、面积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地域分异性、可持续发展性、多功能性;

(1)土地与人口

土地以其养育功能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存、发展、繁衍的环境。土地生产能力决定着其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2)土地与环境

土地作为人类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的好坏。

(3)土地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的功能和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强调土地为人类服务,但是,人类如果只强调向土地索取,而不重视保护和改善土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土地的功能、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将与人们的期望越来越远。

2、简述我国农用地管制的内容和意义。

答:农用地用途管制就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农业用地区,根据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方式,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田区、林业用地区、水产养殖区等进行用途管制。对农用地利用进行管理,要针对农用地的资源和利用特性,采用适当的措施,对农用地的开发、利用、治理、跋扈进行有效管理,具有以下意义:

(1)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管地方式、用地方式的一个大变革;是深入贯彻中国土地基本国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得以全面提高的根本举措;

(2)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护。

3、简述城市土地市场供需平衡不同状态的表现形式和调控措施。

答:城市土地市场平衡不同状态的表现形式表现四种及各自调控措施:

(1)城市一级市场土地供不应求。措施:建立反馈机制,扩大规划限额,适度降低地价;

(2)城市一级市场土地供过应求。措施:提高农地价格,加强城市土地规划管理;

(3)城市二级市场土地供不应求。措施:放松房地产价格管制,让房价随行就市,适当降低房地产开发的贷款利率,提高购房者贷款利率。

(4)城市二级市场土地供过应求。措施:适度降低商品房价格,扩大需求;

四、辨析题(共15分)

“一企业从一乡政府处直接获得上千亩土地的所谓土地使用权,并准备将这一土地使用权直接转让给另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请问,此企业获得的土地使用权是否合法?能否将此土地使用权直接进行转让?阐明原因。

答:

1、不合法,原因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一级流转的方式包括出让、租赁、作价入股、划拨,其中出让包括:招标、拍卖、挂牌;土地使用权流转应满足其各方式的相关法律法规。

(2)该企业未通过合法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获取使用权

2、不能,原因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方式主要有出售、交换、赠与、继承等,使用权转让时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2)该企业本身获取该土地使用权不合法,不能二次流转。

五、论述题(共25分)

结合所学的土地管理原理和内容,分析说明建设用地利用的特点和管理措施。答:

1.建设用地的高度集约性

建设用地占地面积较小,单位用地面积上所投放的劳动力与资本要高,属于高度集约的土地利用。因而相对于农用地而言,建设用地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和资本来替代较为稀缺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缓解土地供需紧张的矛盾。

2.建设用地利用逆转的困难性

建设用地是以利用土地的承载力为主,其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一旦建成就可以使用很长的年限,所以土地的用途较为稳定。土地作为建设用地后想再转变为农用地就非常困难(即使可以,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3.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性

建设用地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其扩张的对象是城镇周边的耕地,因此对农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建设用地的扩张是持续增加的,而土地的供应却是有限的,以有限的土地供给满足持续增加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以有限的供应去满足持续增加的需求。

4.建设用地的再生性

建设用地能够从现有的建设用地中经过再开发的手段重新获得。充分发挥和利用建设用地能再生的特性,才有可能使人们在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从不断开发的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操作场地和操作空间。

5.建设用地位置的特殊性

选择建设用地,区位十分重要,如商业用地多配置在交通便捷、人口密集、地质条件良好的城市繁华地段。当然,位置的优劣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6.建设用地的非生态利用性

建设用地是以土地的非生态附着物为主要利用方式,土地对于建设来说,是发挥地基和场所的作用,这一特性决定了在选择建设用地时,主要是考虑土地的非生态因素,而对于土地肥力等生态因素关系不大。

7.建设用地的空间性与实体性

建设用地是整个建筑工程的一部分,整个建筑工程可用单层形式平摊在地面上,也可以用多层、高层、超高层建设的形式竖立于地面上,或向下发展,建立地下商场、地下铁路等。建设用地的空间性对于高效利用土地、节约用地,都是很有成效的。

建设用地的实体性是指建设用地具有固定的形状,是一个工程实体,一旦形成就能直接为人类建设活动服务。

试题(B)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对的以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混合宗:当一个地块被两个以上权属单位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时,可以当作一宗地对待,称为共有宗或混合宗。

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交换、出售和赠与等方式。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土地信息:是关于土地资源、土地权属、土地资产、土地市场、土地法规和土地监察的信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双重内涵。

2、土地权属调查的核心是。

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提出的五种需要层次依次

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4、农地用途管制分为和两类。

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

答:根据土地管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当前我国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

产权、产籍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两大部分。在产权、产藉管理中,地籍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摸清土地家底和确认土地权属,为土地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产权管理是为贯彻、执行国策,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要采取的一系列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和措施。土地利用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实现土地的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它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和目标。

土地管理的两大内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产权、产籍

管理是整个土地管理的基础,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产权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本手段,贯穿于全国土地管理工作之中,也是地籍管理的核心内容,地籍管理为土地产权管理、土地利用管理的各项内容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土地利用管理为土地产权、产籍的更新、完善提供稳定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2、简述城市土地市场层次结构的内涵(各层次的特点、主体、参与者、交易形式等)。

答:目前我国土地市场主要分为:

(1)城市土地一级市场

城市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使用者在一定期限内让与城市土地使用者

特征:垄断性市场,反映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交易方式:出让、出租、入股;

(2)城市土地二级市场

城市土地二级市场的土地使用权受让者剩余年限的土地使用者让与其他土地使用者;

特征:竞争性市场,反映各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交易方式:转让、转租、抵押、入股

3、分别简述三种地租形式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答:(1)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不过是由农业资本

家手中转到地所有者手中了。

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有三种:

①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②土地位置的差别;③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2)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农业资本有机

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而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才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绝对地租的实质和来源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垄断地租

垄断地租,是指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垄断地租

不是来自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是来自社会其他部门工人创造的价值。

四、辨析题(共15分)

“一国有企业欲将其由国家划拨的一块土地直接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因为他们持有国家划拨的建设用地许可证。”请问,此企业能否直接获得贷款?若不能,要怎样才能获得贷款?阐明原因。

答:不可以,但必须经过批准。一般来说,企业对其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处分权。以该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物设定的抵押,除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外,还应经具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或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否则,应认定抵押无效。如果企业对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时,履行了法定的审批手续,并依法办理了抵押登记,应认定抵押有效。抵押权人只有在以抵押标的物折价或拍卖、变卖所得价款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项后,对剩余部分方享有优先受偿权。但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其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的,应依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办理。

国有土地使用权可否抵押,取决于土地使用权人对其依法享有的土地使用权有无处分的权利。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由于土地使用者支付了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对出让的土地使用权具有较大的处分权,可以以其设定抵押。通过有偿转让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也属于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一种,故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亦有权将其抵押。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因其是无偿取得的,使用权人对其的处分受到严格的限制,但划拨土地使用权符合一定条件,经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后,可以抵押。

五、论述题(共25分)

结合地租地价原理,分析目前土地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答: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付出的代价;土地供给数量是固定的,因为地租量完全取决于土地需求者之间的竞争。他还认为,可以利用地租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分配稀缺的资源,而不收取地租会造成缺乏效率的以及不适当的使用方法。

地租是土地要素的相应的报酬,其大小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互相依赖的边际生产力。地租决定于供求关系形成的均衡价格。由于供给缺乏弹性,所以需求就成为唯一的决定因素,地租完全取决于土地需求者支付的竞争性价格。地租在更大程度上是土地产品的市场价格的后果,而非市场结果的原因,可利用地租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分配稀缺资源,对稀缺资源征收地租有助于取得资源的一种更有效率的配置

可用地租来优化配置稀缺的土地资源,强调供求关系决定土地资源的价格,没有论及土地资源的价值,其观点只能解释在市场上表现稀缺的土地资源,对于不能在市场上体现其稀缺性的土地资源,特别是人类没有涉足的土地资源,根据此观点应是没有价值的需求角度来看,房价上涨导致地价的提高。地价与房价的本质都是一种产权价格,并且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两者不同的是:在国内目前的情况下,土地市场所决定的地价更倾向于是一种需求价格。因为土地的自然供给没有弹性,其经济供给受自然供给的限制,也缺乏弹性,并且,土地供给是由政府垄断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地价主要由需求一方决定,需求上升则地价上升,需求下降则地价下降。

作为需求价格的地价实际上是由引致需求引起的,即由于土地产出物的需求导致了对土地的需求。房价高刺激了对土地的需求,由于土地的供给价格弹性小而导致地价的升高。地价的地区差异性同样源于各地房价的不同,即不同的城市由于对房地产的需求不同导致了它们各自的地价不同。在各个地区中,由于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导致了各地的建安成本及开发商的利润相差很小。因此,可以认为各地地价的差异主要由房价的差异来反映。

总之,在任一城市中,对增量房地产需求的增加,导致对土地需求的增加,由于土地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导致地价上涨。因此,从需求角度看,地价主要是一种需求价格。在同一时点,地价高相对房价高而言,只是结果,不是原因。

试题(C)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土地资源:指在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图斑:以1:100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将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基本相同,水土流失类

型基本一致的土地单元(地块)分为一类,以其为基础调查单元,然后将单元勾绘到地形图上成为图斑。

土地开发:是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土地的固有潜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扩大土地利用空间与利用深度,充分发挥土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的过程。

土地征用: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管理中建立地籍资料的核心是。

2、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包括

3、土地分等定级的等级体系中,城镇土地级反映了土地质量差异。

4、绝对地租产生和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和

5、建筑容积率是与之比。

三、简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土地的基本特征,分析城市土地市场的特点。

答: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城市土地市场的特点:

(1)交易实体的非移动性;(2)土地市场的地域性;

(3)土地市场的垄断性;(4)流通方式的多样性;

(5)土地供给弹性小。

2、简述不同地租形式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答:(参照B卷子简述第3题)

3、阐述土地报酬原理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原因。

答:涵义:土地报酬递减是指在技术和其它要素不变的条件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连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边际报酬)迟早会下降。

原因:我们假定在一种投入量(追加的要素)变动,而其他投入量固定的情况下来进行,也就是说,假定仅有一种投入量是可变的,其他的投入量保持不变,则随着该种可变投入量的增加,在开始时,收益的增加有可能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投入量继续增加达到某一点以后,收益的增加会越来越小,即会出现递减现象

四、辨析题(共15分)

“一国有企业欲将其由国家划拨的一块土地直接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因为他们持有国家划拨的建设用地许可证。”请问,此企业能否直接获得贷款?若不能,要怎样才能获得贷款?阐明原因。(同B卷)

五、论述题(共25分)

结合所学的土地管理原理和内容,分析我国目前可以采取哪些土地管理方法抑制房价。答: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土地管理方面对房地产的调控在于地价,而地价的影响因素有:(具体的自己可以展开)

地价管理政策是土地制度的具体贯彻和实施,是国家为实现土地优化配置而制定的规范人们土地处置行为的准则

(1)对工业用地出让实行最低限价政策

作用是防止各地竞相压价出让,增加土地出让工作的透明度,便于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出让行为的监督,便于使用者和投资者了解不同行业的地价优惠幅度,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向。

(2)政府对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有优先购买权。目的是防止交易双方瞒报交易地价,维护土地市场秩序。

(3)政府对地价上涨可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作用是防止市场地价的不合理上涨和土地投机行为,满足社会各方面对土地的需求。

(4)通过征收土地增值税,将土地收益收归国家,防止交易双方虚报、瞒报交易地

1、土地集约化利用;

2、土地供给调控力度;(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城乡结合部

3、土地的地、位因素;(开发新区)

4、土地利用管理;(增加廉租房、保障房的建设、、、)

5、打击囤地

6、大力推进土地市场建设,完善地价形成机制

7、研究土地地价节约集约的地价政策,发挥地价杠杆调节作用。

第三篇:《管理学概论》考试复习题三

福师1009考试批次《管理学概论》考试复习题三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管理学原理 26 主 吴照云

2009年1月第21次印刷 经济管理出版社 书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不尽相同,但就一般决策而言,主要分六个阶段,其中第五阶段是()。A.发现问题B.拟定可行方案C.追踪检查D.贯彻实施

2、定性决策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尔菲法是由美国蓝得公司于()初发明的。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3、()也是管理者为职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必要条件之一。A.职权B.职位C.权力D.职能

4、从管理者技能角度分析,无论对于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还是基层管理者,同等重要的技能是()。

A.概念技能B.技术技能C.人际技能D.以上都不是

5、下列对法约尔的管理14原则之相关原则解释正确的是()。A.统一指挥是指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B.报酬合理是指报酬制度应当公平,对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优良者给予无限度的奖励

C.人员稳定是指组织成员特别是管理者不能有所变动D.首创精神仅指领导者本人具有创新精神

6、根据期望理论基本模型:激励力(M)=效价(V)×期望值(E),下面等式关系错误的是()。A.E高 × V高 = M高B.E高 × V低 = M高 C.E低 × V高 = M低D.E中 × V中 = M中

7、表明一个组织机构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的计划形式是()。

A.目的或使命B.预算C.程序D.方案

8、在一个管理幅度为4,层次为7的企业中共有管理者()名。A.1024B.1365C.1396D.4096

9、工作轮换一般适用于提高()的技能。

A.学徒B.管理者C.技术员D.普通职员

10、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某种突发、不可抗力事件宜采取的控制为()。

A.适时控制B.适度控制C.客观控制D.弹性控制

11、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教练员根据场上的形式及时做了换人,从管理的概念看,这种换人调整更多的属于()职能?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

12、关于组织全局性、长期性和大政方针方面的决策叫做()

A.常规决策B.战略决策C.策略决策D.专项工作决策

13、某企业有60名工人和一些管理者,如果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为5,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为3,则该企业的管理层次为()

A.2B.3C.4D.514、你正面临是否购买某种奖券的决策。你知道每张奖券的售价以及该期共发行奖券的总数、奖项及奖金额。从确定性上看,此类决策问题应属于()

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非确定型决策D.以上均不是

15、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A.科学性和艺术性B.自然属性和科学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D.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

A.加强业绩评价B.加强短期目标和激励

C.在目标管理过程中要包含长期规划D.目标管理是系统方法

2、以下哪几项是目标管理的过程()。

A.初步在最高层设置目标B.明确组织的作用

C.下属人员目标的设置D.拟定目标的反复循环过程

3、请选出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A.综合协调B.个人承诺C.其它危险D.选择性预算

4、管理的特征包括()。

A.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B.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C.管理的“载体”是组织D.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5、下列各项可能引发组织变革的因素包括()。

A.科技进步B.资源变化C.竞争观念改变D.克服低效要求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管理的主要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考核知识点:管理的职能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见8页

参考答案:管理的五大主要职能有:计划、领导、组织、人事、控制。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影响。

2、简述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考核知识点: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见10页

参考答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而行事;

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就如作曲、舞蹈、体育活动一样需要灵活运用。

1、管理是一门科学。

具有科学的特点,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作为总结管理规律的管理学所具有的特点也足以证明管理是一门

科学。

(1)客观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组织的管理活动,它从客观实际出发,揭示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它是一种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反映。

(2)实践性。管理学是从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所包含的知识都是人们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的直接目的就是有效地去指导实践。

(3)系统性。现在的管理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理论,这是通过对大量的实践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发展而成的。管理学的各个章节所包括的内容相互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系统。

(4)发展性。管理学是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中,因为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管理学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它要在发展中不断充实、完善,有些内容还要进行修正,使之能够更有效地去指导实践。

2、管理又是一门艺术。

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掌握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与诀窍。管理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实践性。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而只强调管理工作的艺术性,将使管理表现为随意性;不注重管理的艺术性而只强调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科学将会是僵硬的教条。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的实践,管理的艺术性要结合具体情况并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来,二者是统一的。

3、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考核知识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见25页

参考答案: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四、分析题(请对下题进行具体的应用性分析,共15分)

美味饮品公司市场部经理为在华东地区促销产品拟定四种促销策略M1、M2、M3、M4。同时已知主要竞争对手乐哈哈在该地区将以三种竞争策略L1、L2、L3应对。各种方案收益值如下表所列(单位:万元)。

如果你是美味饮品公司市场部经理,采用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将如何进行策略选择?

考核知识点:不确定型决策方法见104页

参考答案:经计算,M1,M2,M3,M4的最大后悔值分别为7,15,13,17,因此应该选择M1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案例一

某市建筑工程公司是一个大型施工企业,下设一个工程设计研究所,三个建筑施工队,研究所由50名高中级职称的专业人员组成。施工队有400名正式职工,除少数领导骨干外,多数职工文化程度不高,没受过专业训练。在施工旺季还要从各地招收400名左右农民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

张总经理把研究所的工作交给唐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全权负责。唐副总经理是一位高级工程师,知识渊博,作风民主,在工作中总是认真听取不同意见,从不自作主张,硬性规定。公司下达的施工设计任务和研究所的科研课题,都是在全体人员共同讨论、出谋献策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做出具体安排的。他注意发挥每个人的专长,尊重个人兴趣、爱好,鼓励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克服困难。在他领导下,科技人员积极性很高,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年年超额完成创收计划,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公司的施工任务,由张总经理亲自负责。张总经理是工程兵出身的复员转业军人,作风强硬,对工作要求严格认真,工作计划严密,有部署,有检查,要求下级必须绝对服从,不允许自作主张、走样变形。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要坚决返工、罚款;不按期完成任务的扣发奖金;在工作中相互打闹、损坏工具、浪费工料、出工不出力、偷懒耍滑等破坏劳动纪律的都要受到严厉的批评、处罚。一些人对张总的这种不讲情面、近似独裁的领导方式很不满意,背后骂他“张军阀”。张总深深地懂得,若不迅速改变职工素质低、自由散漫的习气,企业将难以长期发展下去,于是他亲自抓职工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在张总的严格管教下,这支自由散漫的施工队逐步走上了正轨,劳动效率和工程质量迅速提高,第三年还创造了全市优质样板工程,受到市政府的嘉奖。

张总经理和唐副总经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领导方式在公司中引起人们的议论。阅读上述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张总经理和唐副总经理分别采用了哪种领导方式,孰优孰劣?(6分)

(2)为什么他们都能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9分)

考核知识点:领导方式见231页

参考答案:张总和唐副总属于两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分别是专制型领导方式和民主型领导方式,两种不同的领导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各有利弊。

案例二 王洪和几个人创了一家公司公司。这家公司在10年内把营业额从5000万提高到70000万美元,一跃成为零售史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这家公司平均每7个星期增设一家大的商店。很快扩充到了25家商店。

从一开始,这家管理就是集权式的。总部操纵着所有的经营活动和其它各项政策,商店经理和其它管理人员只被赋予少的可怜的权力。创办人经常四处巡视,直接管理相当大数量的商店,直到这一数量超出了他力所能及的范围。

这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他所面临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当公司的商店还没有超过12家时,王洪及其总部的高级管理人员还能够亲临现场给各商店作领导。但是,随着公司的扩大,面对面的监控,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变得难乎其难了。后来,这家公司在经营上的开始日趋严重。最后公司不得不减少新店的增设,把注意力转向了现有的商店。最后王洪仍然无法拯救公司这家公司被斯巴坦斯工业公司收购,王洪从舞台中心消失了。

问题:

1.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使他获得了成功,也导致了他的失败。这是为什么?

2.科维特公司的发展,当面对面的管理变得不再可行时,为确保有效得监督管理,应当怎样进行组织设计?

考核知识点:管理组织见131页 参考答案:王洪的集权式运作自始至终贯穿着公司整个的变化发展过程,创造了商业史上的奇迹,也在瞬间崩溃,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是谁——就是一沉不变的集权式运作身上。

公司管理结构模式来看,“集权式”运作非常适应于小型公司,公司一把手的能力可以说是决定公司发展与否的最大化标准,公司管理呈横向结构;大型集团公司则多使用“分权集中制”,公司一把手能力影响减弱,而公司人才的多少与人才的合理利用成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公司管理呈竖线结构。

再回到案例,王洪绝对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其能力最突出的地方也在其营销决策上,最大的弱点在于管理决策。他的营销策略让他的营业额出现罕见的增长,而随着营业额增长同时扩张的还有公司规模——这就对王洪的管理执行力提出了更加复杂的挑战。可能是由于王洪对前期发展的过度自信,仍坚持初期发展的管理模式,而市场确实瞬息万变的,特别是零售品消费市场,你精明,别人也不是傻瓜,好的营销策略同样可以学习甚至是复制,而更加深邃的企业管理却让王洪望尘莫及,在没有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前提下(零售品卖场不生产产品),王洪于其他竞争对手的PK结果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由初期的1胜(营销)1平(管理)变为1平(营销)1负(管理).众所周知,三流的企业卖苦力,二流的企业卖产品,一流的企业卖技术,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王洪一直在“卖产品”,却忽视了集团发展的标准化建设,而标准化主要是管理的标准化。纵观沃尔玛、肯德基、国美等等,哪个没有严格的管理标准化建设?虽然各有特色,却异曲同工。如果沃尔顿对什么事的亲力亲为,那就没有今天遍布全球的沃尔玛;如果黄光裕到处建立监视网监视管理人员行为,也就没有创造发展神话的国美电器。

可能王洪在想:“我就不扩张了,我在原来的地盘上巩固提高,从而提升单个卖场营业额继续发展.”殊不知零售卖场的“马太效应”吃定了他。在连锁经营模式越来越赢得市场欢迎的今天,“马太效应”也越来越深入市场,固守老地盘,就算你营销再精明,终究逃不了“大鱼吃小鱼”的命运。而天生没有产品技术竞争的连锁经营,竞争聚焦点就移到了标准化管理和特色化运作上,沃尔玛如此,家乐福如此,肯德基如此,所有的连锁经营企业和所有的大型零售企业都是如此。

第二个问题,要想使科威特公司继续发展,则需在保持营销优势的前提下,着重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采用竖线管理结构,大力吸收优秀的、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并放权给各分店经理,总部只负责监督、统计、大方向决策和分店绩效考评等。当然,这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步骤、慢慢地演化,毕竟大船要掉头比小船费劲,一不留神,可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其次,放眼全球竞争者,不要只沉迷于自身前期的发展业绩,不要以为全世界就你聪明,多多吸收竞争对手的优势,好的地方摸不懂时甚至可以拷贝,再慢慢地化为己用(就好比中国的国防工业、好比华为集团)——而这些王洪都没有做到。当然,要使科威特公司继续发展的方法还有很多,具体得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决定和调整,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不深入了解科威特公司内部情况和大型零售行业背景的前提下在网上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

第四篇: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概论

课程内容: 导论——管理概念、职能,管理学内容、特点及教学方法,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中外管理思想与理论发展;道德与社会责任

决策——概念、类型、过程、方法;计划——计划分类、过程,战略性计划,目标管理 组织——结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文化;领导——领导概念、理论,激励,沟通 控制——控制概念、过程、类型、方法;管理创新——创新概念、过程与组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管理的概念:

1.什么是组织:是由两人以上组成的有一定活动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组织的要素:两人以上;目标;结构

自从出现人群组织,管理就产生了。管理是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2.什么是管理: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的社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发挥来有效地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以实现预期组织目标的过程。

(一)*“管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为达到一定___而进行的___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 * “管理就是决策。”(西蒙)

*“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玛丽·帕克·福莱特)*“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法约尔)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____,使人们在群体里____地完成既定的____。”(孔茨)

(二)“管理这一术语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____地完成活动的过程。*”(斯蒂芬·P·罗宾斯等)

* “管理是由一个或多个人来____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 进行的各种活动。”(小詹姆斯·唐纳利等)

* “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 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徐国华等)

管理定义的含义:

管理的环境:条件;限制 管理的载体:社会组织 管理的目标: 管理的手段:配置和使用资源

管理的过程:活动(职能)管理的本质与核心:协调

3.管理工作:独立进行,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

作业工作:直接面向生产对象,科研对象,服务对象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通过协调他人的努力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人员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是通过(协调)他人的努力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管理的应用范围:

“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唯一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戴维.B.赫尔茨

管理普遍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营利性组织——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非营利性组织———政府、军队、学校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管理的作用:

(一)*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更为激烈的影响。——彼得·德鲁克

(二)*“日本人能出人头地的一个主要原因即在于他们的(管理)技能”—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曾说:“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美国银行曾在其出版物《小型企业通讯》中指出:“最终分析表明,90%以上的失败企业,是由于管理无能和缺乏经验。”

(三)*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 *管理——工业化的催化剂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朱镕基:“对管理的重要性,宣传得还太少,要大力宣传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大力提 倡振兴中国的管理科学,要总结中国管理实践的经验。”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

1.管理的四种基本职能:

计划:规定了(方向)和任务,对组织()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筹划

组织:规定了任务由谁去完成,谁向谁报告,为执行计划形成并维持合理的分工()关系

领导:调动积极性、创造性,指挥、()和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工作 控制——保证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确立目标、衡量()、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

2.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决策,协调,创新处于核心地位,控制,计划,领导,组织环绕

第三节管理学的内容、特点与学习方法

1.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管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树立管理意识;培养管理观念;获取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 2.管理学的内容与特点: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研究对象:管理活动中共性的普遍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

特点:一般性、综合性(管理学涉及的学科领域: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生理学、伦理学、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系统论、会计学、工艺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法学„„)、历史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____性(有效的管理者=理论掌握+技巧运用;管理的科学性:已形成一套理论知识体系,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原理、原则、方法。管理的()性: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涉及人的因素。)、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生 产 过 程;生产力生产关系;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管理的一般职能与管理的特 殊职能;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社资相同,社资不同

自然属性: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文化相关)、不精确性、软科学性

3.如何学好管理学?

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本身、当下做起

第四节管理者的分类、角色、技能与培养

1.谁是管理者?

*管理者(Manager):负责掌管组织(资源)的使用和(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人。

*在一个现代组织里,每一个知识工作者如果能 够由于他们的职位和知识,对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够实质性地影响该组织经营及达成成果的能力者,即为管理人员。——彼得·F·德鲁克

2.管理者的分类: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后勤;研发;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 2.管理者的角色理论(明茨伯格): 三个方面,10种角色描述

人际关系 : 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象征性首脑,履行例行的社会法律义务;指导并激励人们努力达到共同目标;建立维护外部关系网络)

信息传递: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寻找、获得、筛选内外信息;传递、共享内外信息; 向内外发布组织信息)

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寻求问题和机会,发起变革和方案策划;处理重大意外**,排除和化解矛盾;配组织的各种资源;企业内、外部重要谈判中代表)3.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品德,知识水平,能力

4.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概念技能:又称决策技能,是指综观(组织)、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因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能力。

5.管理者层次与技能要求: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

6.管理者的培养:美国哈佛商学院(HBS)是制造“职业老板”的工厂,美国500家 大财团中,近2/3的决策经理毕业于HBS„„

哈佛商学院院长麦克阿瑟训辞:人的一生只做一个企业经理、银行家、学者、企业 家,挣许多钱是不够的。除了事业上成功之外,你们还应设法帮助许许多多被生活遗弃的善良人。

哈佛大学校训: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更好地为祖国和同胞服务走出去。管理者的培养:有效的管理者=理论掌握+技巧运用+思想化

管理者的培养方法:理论知识的学习,管理技能训练,实践锻炼,生活中体会„„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理论发展

第一节西方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早期管理思想:早期管理思想—工业革命前: 古巴比伦《汉莫拉比法典》 古埃及: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古希腊:苏格拉底,色诺芬《家庭经济》;柏拉图《理想国》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莫尔《乌托邦》,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早期管理思想—工业革命后: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欧文的人事管理

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汤尼的(收益)分享制度

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1.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标准化原理(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 科学管理的关键:泰勒认为: 科学管理不同于追求效率的运动,„„雇主和工人之间都必需进行一场()。这场伟大的革命就是双方把注意力从()剩余的问题上移开,转向()剩余上,以友好合作和互相帮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共同使剩余额猛增,以致工人工资和制造商的利润都大大增加。

2.科学管理理论的传播与发展:卡尔·巴思;亨利·劳伦斯·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莫里斯·库克;亨利·福特

3.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贡献:科学实践精神;效率优化思想和科学方法 局限:“(经纪人)”假设;仅重技术因素,忽视(心理)因素;仅个别具体作业效率问题,忽视整体

组织管理学理论: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1.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

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技术商业财务会计安全管理 2.管理者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身体智力道德知识经验 3.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领导)控制

4.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集权分权适度;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报酬合理;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5.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评价

贡献:为管理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构架;强调管理的一般性;实用的管理原则;提出管理知识可以教育

局限:管理原则缺乏弹性;未考察组织与()的关系

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1.理性-合法的(权威)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2.特征:明确的(分工);(严格)的层级制;正式选拔人员;职业化管理者;正式程序、()和制度;非人格性、理性准则

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纪律性;能够取得高();理性;精确性;稳定性;可靠性

对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审视

贡献:提供了正式组织原型和很好的指导原则;分工、管理者(职业)化升迁、人员选拔等思想

局限性:未必适合于非常规的灵活组织活动;等级森严,机构缺乏();可能妨碍人员潜能及创造性的发挥;非人格化特征,忽视人的()因素

社会系统理论巴纳德 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组织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有意识加以(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 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良好的(沟通)组织效力与组织效率原则

行为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主要内容 梅奥,《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纪人)”;存在(非正式)组织;共同的感情、规范和倾向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与人际关系 满意感 —>士气—>生产效率 人际关系理论的贡献

1.教育管理者和监督者改变()和监督方式 2.提倡参与决策,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士气 3.加强意见()

4.面谈和调解制度 5.改变干部的标准

6.重视、利用和倡导各种()组织 人际关系理论的局限性

1.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过多强调感情的作用

3.过分否定()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 等影响

行为科学学派

在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上发展

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综合性学科。

代表人物:亚布拉罕·马斯洛;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维克托·弗鲁姆等

数量管理理论:1.运筹学2.系统分析3.决策科学化也称“定量管理学派”

核心是把运筹学、统计学、系统分析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特点:科学化;最优化;简捷化 应用:运营/作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资源计划ERP

系统管理理论:(系统:有若干相互依存的部分以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开放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

权变管理理论:.研究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强调随机制宜、随机应变。.权变变量:(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组织规模;任务/技术的性质;(个体)差异;职位和权力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1.中国古代的管理实践:商鞅变法;万里长城;文景之治; “一举三得”重建皇宫(北宋丁谓);都江堰等大型工程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入世精神;伦理中心;重(义)轻利;中庸之道;重视名节 勤俭传统;廉洁意识;任人唯(贤);辩证思维;家庭观念 核心:仁

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天时地利人(和);修身齐家治国;义利两全,富民强国;穷究事理,先()后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不谄不渎,上下同();知人善任,赏罚严明;刚(柔)并济,德刑并用;孝悌为仁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

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论语·学而篇》

第三节

当代管理理论新发展

1.全面质量管理:由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关注顾客注重持续改善;关注流程;(精确)测量;授权于(员工)

2.学习型组织:发展形成了持续的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即具有自我学习能力以快速适应()变化,进行 自我调整的柔性组织。五项修炼:(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

3.精益思想: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

精益思想: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消除muda,使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

4.企业流程再造:所谓企业流程再造是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

5.核心能力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战略应该建立在企业的核心资源(有价值、(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上)。

核心能力: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第三章 企业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一节道德与崇尚道德的管理

1.概述: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或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组织的道德标准要与(社会)的道德标准兼容。2.四种道德观 功利观

观点: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其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求尽可能多的利益。

评价:.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忽视。权利观

观点: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如隐私权、言论自由权和游行自由权等)的前提下做出。

评价:保护了个人的基本权利。在组织中会产生对(生产率)和(效率)不利的工作氛围。公平观

观点:管理者按公平的原则行事。

评价:它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可能不利于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综合观

观点:主张把(实证)和规范两种方法并入到商业道德中综合了两种“契约”:适用于社会公众的一般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做生意的程序;适用于特定社团里的成员的特殊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方式是(可接受)的。

评价:商业道德观与其他三种的区别在于,它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现有)的道德准则,从而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3.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以(社会)利益为中心;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自律;超越(法律);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重视人为()遵守道德规范不仅是获利的手段,更是组织的(一项责任),组织所推崇的,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考虑问题,组织与利益相关者是相互依赖的;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是(目的),组织行为(目的)是为了人;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能够自律,对行为进行自我调节

第二节

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1.道德发展阶段:

道德发展的三个层次:

最低层次——前惯例层次:个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做出道德判断。中间层次——惯例层次: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个人是否维持平常的秩序并满足他人的(期望)。最高层次——原则层次:个人试图在组织或社会的(权威)之外建立道德准则。层次

阶段

前惯例层次:决策的依据是本人(利益),这种(利益)是由不同行为方式带来的奖赏和惩

罚决定的。

1.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

2.只在符合你的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

惯例层次: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包括对法律的遵守,对重要人物(期望)的反应,以及对(他人)的一般感觉。

3.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

4.通过履行你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

原则层次:受个人用来辨别是非的道德准则的影响。这些准则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一致,也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不一致。

5.尊重他人的(权利)。在自身价值观和权利的选择上,置多数人的意见于不顾。6.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即使这些准则是违背法律的。

2.道德发展阶段

有关道德发展阶段研究表明:(1)人们(渐进)地通过这六个阶段,而不能跨越。(2)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于任何一个阶段。(3)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于第(四)阶段。

2.个人特征:

自我强度:度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一个人的自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遵守其(信念)的可能性越(大)。自我强度(高)的管理者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会更加一致。

控制中心: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认为他们控制着自己的命运,而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则认为命运由运气和机会决定。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更可能对后果负责,并依赖自己。()的是非标准指导行为。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更加一致。

3.结构变量:好的组织结构有助于管理者道德行为的产生。模糊程度最(低),并时刻提醒管理者什么是“道德”的结构有可能促进道德行为的产生。正式(规章制度)可以降低模糊程度。

4.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也会影响道德行为。

最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控制能力,以及具有承受风险和(冲突)能力的组织文化。在弱组织文化中,管理者可能以(亚文化)准则作为行动指南。

5.问题强度

(1)决定问题强度的影响因素:

(2)某种道德行为造成的伤害(或利益)有多大?

(3)有多少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或善良的)?

(4)行为实际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或带来实际利益的(可能)性有多大?(5)行为后果的出现需要多长(时间)?(6)你觉得行为的受害者(或受益者)与你(在社会上、心理上或身体上)挨得多近?(7)道德行为对有关人员的影响的(集中)程度如何? 问题强度(续):行为造成的伤害越(大),越(多)的人认为行为是邪恶的,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越(高),行为的后果越(早)出现,观测者感到行为的受害者与自己挨得越(近),行为的后果越(集中),问题的强度就越大。这六个因素决定了道德问题的重要性,道德问题越(重要),管理者越有可能采取道德行为。

第三节

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

确立道德(准则);招聘道德素质高的员工;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设定工作目标;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估

第四节

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1.社会责任的定义:如果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社会责任的定义(续)

社会义务: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

社会(反应):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能力。

社会责任:受(道德)力量的驱动,去做对社会有利的事而不去做对社会不利的事。

2.两种社会责任观

古典观:以弗里德曼为代表。主张企业只应对(股东)负责,企业只要使(股东)的的利益得到了满足,就是具有社 会责任的表现,至于其他人的利益,则不是企业要管和所能管的。

社会经济观:他们主张企业要对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供应商、债权人、员工、所在的社区乃至政府等)负责。

3.两种社会责任观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比较

古典观(1)

社会经济观(2)

利润:(1)一些社会活动白白消耗企业的资源;目标的多元化会冲淡企业的基本目标——提高(生产率)因而生产率减少利润(2)企业参与社会活动会使:(1)自身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2)与社区、政府的关系更加融洽因而增加利润,特别是增加长期利润

股东利益:(1)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实际上是管理者拿股东的钱为自己捞取名声等方面的好处因而不符合股东利益

(2)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通常被认为其风险低且(透明度)度高,其股票因符合股东利益而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

权力:(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使其本已十分强大的权力更加强大(2)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所拥有的权力均是有限的,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 责任:(1)从事社会活动是(政治家)的责任,企业家不 能“越俎代庖”

(2)企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权力,根据权责对等的原则,它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社会基础:(1)公众在社会责任问题上意见不统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缺乏一定的社会基础(2)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缺乏社会基础,近年来舆 论对企业追求社会目标的呼声很高

资源:(1)企业不具备/拥有承担社会责任所需的资 源,如企业领导人的视角和能力基本上是经济方面的,不适合处理(社会)问题

(2)企业拥有承担社会责任所需的资源,如企业拥有 财力资源、技术专家和管理才能,可以为那些需要援助的(公共)工程和慈善事业提供支持

4.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古典观: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相当狭窄,企业只需并且只能对(股东)承担责任。如果一个企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股东)的利益,那它就是尽了最大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从事一些社会活动,或为社会利益着想而把资源从企业中转移出去,则它不仅损害了(股东)的利益,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企业的社会责任指的就是利润取向,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逐利润,使(股东)的利益达到最大,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就自然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福利)。

社会经济观: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对非股东的利益相关者负责通常给股东的利益带来不利的影响。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社会责任活动相当于(投资)。

“大多数研究表明,在公司的社会参与与经营业绩之间有着(正)的相关关系。” “„„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公司的社会责任行动会显著损害其(长期)经营业绩。”

5.我们的论证表明,利润取向的企业要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古典观: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社会经济观: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会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受到损害,但换来的却是比所损害的短期利益更多的(长期)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

第五篇: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理论判断题

1、西方管理学中强调领导的影响力。(√)

2、成功的领导者往往具备一些有共性的个人特质。(√)

3、哈默和普拉哈拉德总结日本公司的经验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设置机制,保证把最优秀的人才配置到最具潜力的岗位上。(√)

4、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

5、与战略决策相比,管理决策时战略决策的支持性步骤和过程,也是管理中的主要业务决策。(√)

6、管理创新价值观是构筑管理创新目标的基础。(√)

7、组织结构必须服从组织所选择的战略的需要。(√)

8、由于组织规模不同,不同组织内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性相同。(X)

9、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将领导概括为一种影响力。(√)

10、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人际关系角色最重要。(X)

11、管理工作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涉及沟通。(√)

12、管理主体既是管理体制的出发者,又是管理创新的“工艺师”。(√)

13、不确定型决策可采用数学模型来帮助进行。(√)

14、组织文化本质上是软文化管理的范畴,是组织自我意识所构成的精神文化体系。(√)

15、西蒙认为管理即决策。(√)

16、非职权的实质是与组织职位相关的权力。(X)

17、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8、情感动机是一般动机之一,这是最复杂的一种动机。(√)

19、勇于开拓是管理主体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20、组织存续目的决定了组织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既定目标。(√)

21、组织文化的约束是制度式的硬约束。(X)

22、动机不是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X)

23、制定绩效计划是绩效评价管理过程的起点。(√)

24、管理创新心理需求可以认为是人的需求的最高层次之一。(√)

25、薪酬设计在组织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没有不同。(X)

26、领导的职能和作用反映在对环境的应变并引导组织内的变革中。(√)

27、管理主体的良好心智模式的形成离不开其优秀品质的养成。(√)

28、西蒙认为企业组织的任何活动都出于为消费者创造或增加价值。(X)

29、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个人价值观起重大作用。(√)30、管理的目标具有双重性。(√)

31、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决策角色最重要。(X)

32、一个组织成熟完善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其能否建立了对控制者的控制机制。(√)

33、决策的第一步是搜集信息。(X)

34、奖赏权源于被影响者期望奖励的心理,即部属感到领导者能奖赏他,使他满足某些需要。(√)

35、权力是责任的依据,权力是履行责任的保证。(X)

36、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群体凝聚力。(√)

37、核心竞争能力要求的是大又全。(X)

38、组织的外部环境仅与自然的、物质的因素有关。(X)

39、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理论认为,领导是一个静态行为过程。(X)

40、领导是管理中的高层次活动,它以法定的权力决定和影响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

41、组织文化向社会辐射的渠道是单一的。(X)

42、使命感是管理主体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X)

43、惩罚权在使用时往往会引起怨恨、不满,甚至报复行动,必须谨慎对待。(√)

44、绩效评价是确定奖惩、报酬的依据。(√)

45、传统的人群关系学派认为,组织就是人的集合体。(√)

46、人力资源是组织最主要的资源。(√)

47、转化能力与管理主体的心智模式无相关性。(X)

48、个人愿景根植于个人价值观、关切与热望和利益之中,它是个人持续行为的内在动力。(√)

49、小组织的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是发言人(√)50、有职权的领导都有权威。(X)

下载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学概论

    一、判断题 1. (2分) 管理主体要能够在变化中产生应对的创意和策略。   得分: 0 知识点: 管理学概论作业题 展开解析答案 对解析 2. (2分) 组织文化的中心是组织价值观......

    管理学概论

    、单选题 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下级的平均成熟程度处于不成熟阶段时,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 A.命令型 B.说服型 C.参与型 D.授权型 2、随着组织的发展,组织活动日益复杂,管理......

    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概论》课程论文 ——企业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的激励管理 学 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院 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03811)姓名(学号):刘彦芳(10503084004......

    管理学概论 在线作业(试卷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 多选题 1.【第00章】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 A 以人为本 B 注重经济性 C 以目标为中心 D 随机应变 正确答案:ABCD 判......

    美术概论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开创我国青绿山水端绪的作品是(A)。 A《游春图》B《将帆楼阁图》C《明皇幸蜀图》D《千里江山图》 2、汉代书法家(A)曾以隶书写作《急就章》。 A史游B崔瑗C张芝D杜......

    管理学概论(专科)模拟题试卷与答案

    管理学概论(专科)模拟题试卷与答案 一、单选 (共30题 ,总共0分 ) 1. 合理决策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不包括(A )。 (0 分)A. 有限合理 B. 决策结果满足预定目标的要求 C. 目标合理 D. 可靠的......

    医院管理学概论

    医院管理学概论 医院是对病人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对社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的重要医疗服务 机构,是国家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的组成包括有医院领导......

    管理学概论(五篇材料)

    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大纲一、 考试科目:《管理概论》 二、 考试参考书目:《管理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作者:朱秀文等编著 三、考试方式:考试采用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