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
每天放学,我们总能发现许多同学不是向家的方向走去,而是直接走向学校周边的小餐饮店或小摊贩处购买一些油炸食品及三无小食品,经营者因此生意十分红火,但其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却一直让学生家长揪心。校园周边的小饮食店大多加工场所狭窄,设备简陋,缺乏必备的冷藏消毒等设施,或为无证照经营的流动食品摊贩,这些饮食摊店经营的食品大部分是烧烤、油煎、麻辣烫、奶茶等现做现卖的小食品。为了降低成本并吸引食品安全辨别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经营者往往非法添加色素、防腐剂和香料等,长期食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和慢性中毒,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多措并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政府和学校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学校要加大对食堂投入力度,改善食堂的经营方式,提高食堂硬件设施,科学调配膳食营养结构,尽可能提供安全且美味可口的饮食,吸引学生在校就餐。
同时政府应积极开展适合学生需要的午餐工程,成立非营利性的专业化学生餐配送公司,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吃饭问题,又能解决学生用餐中的安全问题。二、相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效监管机制,以创新思维方式解决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热点难点问题,促进餐饮店合法规范经营。严把食品安全许可准入关,提高准入门槛,确保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对未取得食品经营资格的餐饮店以及食品摊贩,坚决予以清理和取缔;对向学生销售不符合规定食品的,要依法从重处罚。城市管理部门要重点加强学校周边流动摊点的管理,对占道经营、影响市容市貌及不符合卫生条件的坚决取缔;对符合卫生条件的要合理规划,限时限地经营。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将日常监管、突击检查和专项整治有机结合,加强执法监督,加大执法力度,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全面彻底整治全市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真正做到让学生健康,让家长放心。
三、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力度,把食品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中小学设立食品安全教育课程,全面开展青少年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教育,结合本地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讲座、知识竞赛,以多种形式推进学校食品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促使他们自觉远离不安全的垃圾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在公共场所(商场、超市、车站等)建立青少年食品安全科普阵地,以社区为基点,积极开办食品安全家长课堂,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科学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美好的新仪征。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5年4月27日,依据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决定,原工商、质监、食药监局职能划入到新成立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我局在加强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加强监督检查,双向留痕监管。市场监督局岗区责任干部对辖区内的食品经营户每年进行不少于2次的现场检查,市局每年不少于1次实地检查,查看岗位责任干部日常巡查情况和经营者的实际经营情况。去年以来,已开展春季食品、豆制品、鱼油等专项行动及一次校园周边专项整治行动。会同教育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卫生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逾期不改或者整改达不到食品安全要求,不具备供应学生就餐条件的食堂,坚决责令停止供应。
2、强化学校食堂监管。一是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二是从原料采购、关键环节控制、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等方面入手,以是否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操作环境卫生、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索证索票、食品加工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食堂备餐、食品留样等为重点,不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学生饮食安全。三是结合部分学校整体搬迁和改造,跟踪学校食堂改扩建工作,指导学校食堂改善操作环境,促进学校食堂提档升级,提高A级比例。四是充分发挥“透明厨房”社会监督作用,在去年建成首批43所学校(幼儿园)“透明厨房”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二期项目建设,实现全市学校(幼儿园)全覆盖。
3、清理规范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对学校周边食品摊点、小饮食店、“小饭桌”开展综合整治,加强宣传、教育,指导其建立卫生制度,改善生产场所和卫生设施。去年以来已抽检校园周边小食品182个批次,并对存在问题的3家单位给予了处罚。通过自行开发的“用餐购药去哪家”查询服务平台,将学校周边餐饮单位的日常监管、行政处罚、诚信评价等信息向社会开放,发挥信用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4、加强学校师生健康状况监控。执行晨检制度、报告制度,对传染性疫情、食源性疾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治疗。
5、多渠道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学校班主任组织召开“关注食品卫生,远离不合格食品”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校园食品安全知识》,做好主题班会记录。编印《“关注食品安全,远离不合格食品”——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由学生带回家,向其家长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充分利用校园宣传阵地配合宣传,学校橱窗、广播站、校园网络,各班黑板报不定期出卫生专栏,让师生加深认识不安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利用报纸、媒体、广播等平台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安全、文明、理性的消费观念,鼓励大家在买到问题食品时及时拨打12315投诉电话。并结合12315消费维权进校园活动,向青少年开展了消费教育图片展览、真假商品识别、法律知识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时间教育活动。
6、食品摊贩监管情况。目前省人大正在制定《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该条例拟规定“幼儿园、中小学校周边不得划定为食品摊贩经营活动区域”、“食品摊贩违反规定,在划定的区域(点)和时段外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该条例实施后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尽心尽力。十分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