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小马虎”》作业设计
学段:一年级下册
学科:道德与法治
一、作业设计理念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小学阶段的生活,但是经常听老师和家长说这孩子很聪明就是马虎。这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观察能力有限、做事情的持久性不长等等原因致使这些非智力因素很难提高。有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因此在本次作业设计中,把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有责任心,并且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为主要的内容。
二、作业目标:
1.通过分享自己具体的马虎事例,学生明白了更多马虎的事,而不单单是自己的还有其他同学所分享的事例。
2.通过大家讲述马虎给他人带来的麻烦事,学生从中懂
得了马虎的害处,知道从小要养成认真、有耐心、有毅力的好习惯。
3.通过自查、同学、家人互查的方式,找到马虎的原因,以“小贴纸作提示”的方式贴在自己家里或者夹在书本里时
刻提醒自己做事不马虎。
4.通过“小小锦囊团”的有趣方式,培养学生做事集中
注意力认真、仔细、不马虎的好习惯。
三、实施过程与策略:
针对本课教学,设计以下作业:
作业一:“我是小记者”分享“马虎”故事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所以注意力和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完善,会出现一些因素造成马虎大意的事情,通过讲一
讲自己的马虎小故事,并且当一次小记者采访周围人的一些马虎事。
将这些马虎事写在卡纸上放入马虎盒中,老师拿着马虎盒收集起来并很有仪式感地贴上封条,让大家从此丢掉这些马虎事。
作业二:讲述马虎给他人带来的麻烦
一年级的孩子遇到马虎的事是常有的,因此会给家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因忘记带书本妈妈请假为孩子送书本之类的事请孩子们讲一讲,也可以用记录卡的方式写一写配上自己喜欢的插图,还可以根据自己所想自创小儿歌或者收集此类小儿歌。
作业三:帮马虎找原因,“我是小小检查员”以小贴纸作提示的方式提醒自己和他人
1.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偏小,很多时候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所以常会看错题目。小孩子的思维是跳跃性的,他很容易在看题目的时候跳过几个字眼,或者把+看成-,3
看成5,又或者因为惯性思维把题目理解成自己想象的样子,就理所当然地错了。生活中孩子们还常常会穿衣纽扣错位,自己总觉得是对的。
2.不良习惯导致。有的孩子在草稿纸上算对了,但抄
到本子上抄错了。还有的草稿纸上的数字排列得乱七八糟,涂涂改改也容易造成视觉遗漏。在外玩耍丢掉玩具,这就是平时在家里没有养成自己收拾玩具的习惯所导致的。
3、熟练度不够。所谓熟练度,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生活中表现为不会系鞋带,课桌、书桌一团乱,书包里总是找不到需要的书本等。
作业四:感谢“小小锦囊团“从此再也不马虎通过前三项作
业孩子们已经明白了什么是马虎事,会导致哪些后果,并且清楚犯马虎的原因所在,最后在“小小锦囊团“的帮助下知
道了自己以后该怎样做事情。在孩子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
展了”整理家务我能行“和”我是认真小达人“的实践活动。
四、效果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好习惯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减轻孩子们的作业负担,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作业形式,由说到做,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角度出发,贯穿了整个作业任务群,从中总结出要认真谨慎做好每一件事。
作业一:
通过学生讲出来自己和他人马虎的事,他们会从中真正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为下一步改掉坏毛病打下基础,并了解到马虎不仅体现在学习中也体现在生活中。作业二:
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总是觉得马虎是个小毛病不用改,纽
扣错位了可以重新扣一次,鞋带系歪了可以重新系一次等等,这次通过倾听大家讲述马虎给他人带来的麻烦事,观看插图、欣赏相关小儿歌等有趣的形式,从中懂得了小马虎的害处大,知道了从小要改掉马虎的重要性。
作业三:
给孩子赋予一个喜欢的新身份“小检查员”,他会很开心且认真地去执行这一任务,通过自查、同学、家人互查的方式,找到马虎的原因,发现了许多平时不注意、不在意地小细节,变被动的“听教”变主动的“自查”,以“小贴纸作提示”的方式贴在自己家里或者夹在书本里时刻提醒自己做事不马虎。
作业四:
通过层层递进的作业任务被逐一认真完成,进入到本次
作业设计的重点内容“将心动变为行动”,通过“小小锦囊团”的有趣方式,从此丢掉了自己的小马虎。
五、案例反思:
本课围绕培养学生好习惯展开教学,贴近低龄学生实际情况。课前安排学生收集事例,对身边人做采访。了解马虎的原因以及危害,从而能更好地改掉马虎的坏习惯。
存在的不足:教学课前准备要更加细致,对于采访任务可以分组去做,具体安排采访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有条理性地完成。
作为道法学科的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上地内容,更要引导学生将所想践行于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