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阅读之探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通过梳理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练习人物传记《造桥大师——茅以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人物传记阅读方法.能力目标:
提高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茅以升的爱国情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师积极引导,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融入课堂、积极思索,规范阅读人物传记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勾画重点词语梳理思路,读懂文章,筛选提炼信息。
六、教学过程
【考纲解读】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对人物传记的总体认识
(1)人物选择必然正面人物。
(2)文本内容主要是四个方面:成就贡献、精神品格、奋斗(成长)经历、地位评价。
(3)文章结构方式也比较稳定。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并列式,从不同角度来谈传主;二是承递式,一般以时间为序,从传主的经历来构思文章。有时也会两者结合。
二、人物传记命题的几个常见角度
(1)从人物贡献、成就、业绩角度命题。如
钱玄同为五四运动做出了哪些贡献。
(2)从人物的精神品格或形象特点角度命题。如
“茅以升是个创新精神的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茅以升的炽热爱国情是人们敬仰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从人物努力、奋斗成长的经历角度命题。
如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钱玄同思想变化的历程。
三、人物传记类的阅读训练方法
标题:抓传主特征
标段:概括大概意思
勾画:概括性词语
评价性词语
连词
标注:事例及事例折射出的性格特征
精神风貌
分析层次:理思路(注意总领句
过渡句
收束句)析文章结构(并列
承递),然后按角度或阶段划分
四、小结
总结:传主的哪些方面(角度)的哪些事件(贡献),体现了他什么品格及情感,作者有什么评价,这事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学生自读分析文章,做题,同学之间再互相讨论。完成后可举手发言。
别的同学发言时,认真听取,理解他发言的内容,辨别其正误,并做好补充评价的准备。
五、人物传记类的解题训练
1.审读题干
勾画关键词
2明答题方向
3定筛选区间
4精读
筛选信息
原则:不遗漏
5明确答案:角度全,不重复
方法:罗列事实,合并同类项
六、规范答题意识
1、按分设点意识。
2、答案整合意识,注意对同类信息的归纳合并。
3、提炼概括意识。(浓厚的师生情,赤诚的爱国情,真挚的科学情)
4、结合文本意识。(“谈谈你的看法”之类,也一定要结合本。
“试探究钱氏家风发展变化过程,并谈谈对你的启发。”“为什么说茅以升的一生都在“架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七、解题指导
1.分析文章(学生自读分析文章,有疑问同学之间再互相讨论。完成后可举手发言。)
第1段
茅以升的地位价值。
第2段
茅以升的求学教学生
第3——8段
茅以升在修建钱塘江大桥的过程。
(创新精神、爱国)
第9——10段
茅以升建国后的贡献
第11段
概括他的一生。
2.《造桥大师——茅以升》第二题:茅以升是个充满创新精神的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学生答案:1.上下并进,一气呵成2.射水法
3.沉箱法4.他还把工地变成了一所临时大学,培养了一批桥梁建设的中坚力量。(学生讨论分析他们自己所作的答案)
正确答案:
①开创“学生考先生”式教学方法,倡导“先习后学,边习边学”式教育。②设计“上下并进,一气呵成”的施工方法。③发明射水法、沉箱法、浮运法。(每点2分)
第三题:茅以升的炽热爱国情是人们敬仰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学生答案:1.早就立志为祖国的桥梁事业建功立业
2.1920年获得加利基理工大学第一个工学博士后,他就毅然回来报效祖国。
3.他撰写了大量影响广泛的科普作品.4.筹建钱塘江大桥
.(学生讨论分析他们所做的答案)
正确答案①毅然回国:虽然政局动荡,民不聊生,也没有阻止他回归的脚步。②培养人才:利用桥梁建设工地,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工程人才。③他建桥、炸桥、复桥都从国家利益出发。④召唤国外知识分子: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为国外的炎黄子孙建起了建国之桥。(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第四题:为什么说茅以升的一生都在“架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本题考查探究的能力。)
学生答案:1.他把工地变成了一所临时大学,指导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学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为以后中国的桥梁事业培养了一批桥梁建设的中坚力量。
2.他还大办科技报,通过科技报把科学知识送给劳动大众。3.他建造了钱塘江大桥.(学生讨论分析他们自己所作的答案)
正确答案①祖国的现实之桥:架设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为祖国山河架桥。②学生的知识之桥:研究工科教育,为学生架设知识与人生之桥。③人民的科技之桥:撰写大量科普文章,兴办科技报,在科技与人民之间架桥。④炎黄子孙的建国之桥:向居留国外的知识分子宣传新中国,在国家和知识分子之间架桥。(每点2分)
八、作业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九、课后反思
1.分析传记时学生可以写一写,形成文字,然后再讨论。
2.指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彼此质疑。
3.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
4.教师指导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