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
同步习题三(附答案)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的选择总是残酷而又无情的。几年前,《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的。在《包身工》被删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出现了山西冷血无良黑砖窑经营者、辽宁盘锦农民工遭非人虐待、富士康“十二跳”惨剧等种种的事件。然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因为黑企业老板有着的权力致使工人在生死边缘徘徊挣扎,而是老板和工人之间缺少了人间的那种,只靠赤裸裸的金钱来维系彼此的关系。以上种种事件的发生使得“包身工”这个词再一次让世人思考到它的新旧内涵,也使得《包身工》在中学教材中“复活”。
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凝固着岁月和人们的记忆,是不会淡出每一个有思想、有忧患意识的人的的。《包身工》的文学价值并不是依靠入选教科书来彰显的,文学有自己固有的价值,其价值绝对不会因为其入选或撤出而受到质疑。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塑造民族灵魂、纯洁人们的心灵的很好的精神资源,无论在什么时期,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都应当得到珍惜和保护。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
B.
《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
C.
《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其原因是“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的。
D.
《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其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不少教育界人士一直呼吁《包身工》应回归课本
B.
不少教育界人士一直呼吁《包身工》应回归课本,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
C.
《包身工》里描述的内容慢慢被人们忘记了,夏衍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D.
夏衍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包身工》里描述的内容也慢慢被人们忘记了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罄竹难书 生杀予夺 真情 视线
B.
令人发指
生杀予夺
温情
视野
C.
罄竹难书
草菅人命
温情
视野
D.
令人发指
草菅人命
真情
视线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旧社会,社会________得厉害,百姓生活困苦。
②他实在没有想到,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能在这样一个场合________在一起。
③他一辈子________惯了,对学校里的任何事情都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A.
振荡 汇聚 拘谨
B.
振荡 会聚 拘束
C.
震荡 会聚 拘谨
D.
震荡 汇聚 拘束
5.下列各句中,加线词和后面括号中的词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
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借)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
B.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惩罚)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C.
至少,也当浸渍(渗透)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
D.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模糊)看见微茫的希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国家总是在不断摸索中逐渐成长壮大,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使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登上历史舞台,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1919年“五四运动”,爱国学生面对敌人枪弹的威胁而,他们通过举行游行示威、街头公开演说、开展抵制日货和支持国货活动、直接参与抗战、组建政治社团、开展政治请愿、发行爱国日刊等多种行为方式参与爱国的政治斗争,做出了很多的事情。即便有许多的青年学生喋血身亡,但后继者毅然,奋然前行。
历史告诉我们,也警示着我们:爱国远远不像我们喊出一句慷慨激昂的口号那样简单,那样容易。在改革创新的漫漫征途中,更需要我们敢于担当,身体力行,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成才报国的强劲动力,为中华民族复兴梦想顽强拼搏。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使命,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B.
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使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C.
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使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登上历史舞台,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重任,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D.
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登上历史舞台,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学生组织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
B.
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变为学生组织,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
C.
学生组织成为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
D.
爱国运动的先锋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学生组织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爆发 舍生取义 惊心动魄 声泪俱下
B.
暴发
殒身不恤
惊心动魄
声泪俱下
C.
暴发
舍生取义
惊天动地
长歌当哭
D.
爆发
殒身不恤
惊天动地
长歌当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的选择总是残酷而又无情的。几年前,《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的。在《包身工》被删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出现了山西冷血无良黑砖窑经营者、辽宁盘锦农民工遭非人虐待、富士康“十二跳”惨剧等种种的事件。然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因为黑企业老板有着的权力致使工人在生死边缘徘徊挣扎,而是老板和工人之间缺少了人间的那种,只靠赤裸裸的金钱来维系彼此的关系。以上种种事件的发生使得“包身工”这个词再一次让世人思考到它的新旧内涵,也使得《包身工》在中学教材中“复活”。
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凝固着岁月和人们的记忆,是不会淡出每一个有思想、有忧患意识的人的的。《包身工》的文学价值并不是依靠入选教科书来彰显的,文学有自己固有的价值,其价值绝对不会因为其入选或撤出而受到质疑。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塑造民族灵魂、纯洁人们的心灵的很好的精神资源,无论在什么时期,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都应当得到珍惜和保护。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
B.
《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
C.
《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其原因是“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的。
D.
《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其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
1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不少教育界人士一直呼吁《包身工》应回归课本
B.
不少教育界人士一直呼吁《包身工》应回归课本,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
C.
《包身工》里描述的内容慢慢被人们忘记了,夏衍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D.
夏衍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包身工》里描述的内容也慢慢被人们忘记了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罄竹难书 生杀予夺 真情 视线
B.
令人发指
生杀予夺
温情
视野
C.
罄竹难书
草菅人命
温情
视野
D.
令人发指
草菅人命
真情
视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44年初春,孙犁去延安学习。住在小窑洞里,远离了冀中战火,孙犁伏案静书,陆续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著名短篇小说。小说以抗战为题材,却没有血腥厮杀:写景诗情画意,写人细腻委婉,对话饶有余味,叙事。孙犁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件的摹写,多方面地展示时代的风貌,乡土气息浓郁,特色鲜明,与当时的创作相比可谓。
《荷花淀》是孙犁风格成熟的标志,此后,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和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他总是以清新、细腻记录日常生活的真相,塑造具有传统伦理人性的人物,尤其是青年女子形象,以远离暴风骤雨式的谈笑从容反映时代的。
天津解放后,孙犁到了天津,担任《天津日报》副刊编辑。通过这块园地,他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一发而不可收拾 简捷 匠心独运 风云变幻
B.
一发而不可收拾
简洁
别开生面
风云际会
C.
一发而不可收
简捷
匠心独运
风云际会
D.
一发而不可收
简洁
别开生面
风云变幻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还是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他总是以清新、细腻记录日常生活的真相
B.
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和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他总是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记录日常生活的真相
C.
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和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他总是以清新、细腻记录日常生活的真相
D.
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还是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他总是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记录日常生活的真相
1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很快一个风格独特的文学流派形成了,人们称之为“荷花淀”派,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B.
很快一个风格独特的文学流派形成了,该流派被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人物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
C.
很快形成了一个风格独特的文学流派,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该流派被称为“荷花淀”派
D.
很快形成了一个风格独特的文学流派,人们称之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人物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44年初春,孙犁去延安学习。住在小窑洞里,远离了冀中战火,孙犁伏案静书,陆续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著名短篇小说。小说以抗战为题材,却没有血腥厮杀:写景诗情画意,写人细腻委婉,对话饶有余味,叙事。孙犁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件的摹写,多方面地展示时代的风貌,乡土气息浓郁,特色鲜明,与当时的创作相比可谓。
《荷花淀》是孙犁风格成熟的标志,此后,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和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他总是以清新、细腻记录日常生活的真相,塑造具有传统伦理人性的人物,尤其是青年女子形象,以远离暴风骤雨式的谈笑从容反映时代的。
天津解放后,孙犁到了天津,担任《天津日报》副刊编辑。通过这块园地,他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一发而不可收拾 简捷 匠心独运 风云变幻
B.
一发而不可收拾
简洁
别开生面
风云际会
C.
一发而不可收
简捷
匠心独运
风云际会
D.
一发而不可收
简洁
别开生面
风云变幻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还是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他总是以清新、细腻记录日常生活的真相
B.
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和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他总是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记录日常生活的真相
C.
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和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他总是以清新、细腻记录日常生活的真相
D.
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还是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他总是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记录日常生活的真相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很快一个风格独特的文学流派形成了,人们称之为“荷花淀”派,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B.
很快一个风格独特的文学流派形成了,该流派被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人物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
C.
很快形成了一个风格独特的文学流派,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该流派被称为“荷花淀”派
D.
很快形成了一个风格独特的文学流派,人们称之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人物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
二、语言表达
18.仿照“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句式,以“斗争”为开头,写一句话。
19.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刘和珍入选其中,请为其写一则颁奖辞。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原句句式杂糅,应去掉“因其”的“因”和“导致的”。
2.【答案】A
【解析】B项不合逻辑,应先写众人的反应,再写少数人的呼吁。C、D两项和选文表述的观点不相符。
3.【答案】B
【解析】令人发指:叫人头发都竖了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生杀予夺: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草菅人命: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指任意残杀人民。温情:温柔的感情,温和的态度。真情:真实的情况,真诚的心情或感情。视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眼界。视线: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也指注意力。
4.【答案】C
【解析】①这里表示局势的动荡、不安定,应用“震荡”。②句中用来指老同学见面,应选“会聚”。③句中指“他”因担心说错话,对学校里的任何事情都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应选“拘谨”。
5.【答案】A
【解析】A项,“赁”的意思是“租用”。
6.【答案】A
【解析】原句缺少主语,应去掉“使”;语序不当,“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和“登上历史舞台”应互换位置;“担当”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救亡图存”后加上“的使命”或“的重任”。
7.【答案】C
【解析】第一段的论述对象是“学生组织”;根据选项内容可以判断,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应是先“成为……力量”,然后才“为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8.【答案】D
【解析】爆发: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适用范围较广,如火山、革命、炮声、欢呼声、掌声等。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暴发;也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强调不怕死。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强调“义”。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声泪俱下: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
9.【答案】B
【解析】原句句式杂糅,应去掉“因其”的“因”和“导致的”。
10.【答案】A
【解析】B项不合逻辑,应先写众人的反应,再写少数人的呼吁。C、D两项和选文表述的观点不相符。
11.【答案】B
【解析】令人发指:叫人头发都竖了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生杀予夺: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草菅人命: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指任意残杀人民。温情:温柔的感情,温和的态度。真情:真实的情况,真诚的心情或感情。视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眼界。视线: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也指注意力。
12.【答案】D
【解析】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第①空是说孙犁伏案静书,陆续发表了许多著名短篇小说,根据语境,应选“一发而不可收”。“简洁”侧重“不啰唆、不拖泥带水”,指说话或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侧重“快捷”,指方式方法简便快捷。第②空意思是说写作时叙事风格利落,所以应选“简洁”。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第③空意思是孙犁的作品与当时的创作相比,所以应选“别开生面”。风云变幻:比喻局势变化复杂,动荡不定。风云际会:比喻贤臣与明主相遇,有了施展才能的好机会,也指有才能的人遇合其时。最后一空是说孙犁的小说反映时代变化的风云,应选“风云变幻”。
13.【答案】D
【解析】“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和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关联词搭配不当,可修改为“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还是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以清新、细腻”成分残缺,可修改为“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14.【答案】B
【解析】由材料“天津解放后,孙犁到了天津,担任《天津日报》副刊编辑。通过这块园地,他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可推断,下文应该陈述的是“即将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排除C、D两项;按照解说事物特征的逻辑顺序,接下来会介绍该流派的名称,紧接着介绍流派的主要成员,孙犁是“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所以应该表述为“其代表人物还有……”,排除A项。
15.【答案】D
【解析】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第①空是说孙犁伏案静书,陆续发表了许多著名短篇小说,根据语境,应选“一发而不可收”。“简洁”侧重“不啰唆、不拖泥带水”,指说话或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侧重“快捷”,指方式方法简便快捷。第②空意思是说写作时叙事风格利落,所以应选“简洁”。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第③空意思是孙犁的作品与当时的创作相比,所以应选“别开生面”。风云变幻:比喻局势变化复杂,动荡不定。风云际会:比喻贤臣与明主相遇,有了施展才能的好机会,也指有才能的人遇合其时。最后一空是说孙犁的小说反映时代变化的风云,应选“风云变幻”。
16.【答案】D
【解析】“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和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关联词搭配不当,可修改为“无论是抗日主题、土改主题还是农业合作化主题的小说”;“以清新、细腻”成分残缺,可修改为“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17.【答案】B
【解析】由材料“天津解放后,孙犁到了天津,担任《天津日报》副刊编辑。通过这块园地,他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可推断,下文应该陈述的是“即将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排除C、D两项;按照解说事物特征的逻辑顺序,接下来会介绍该流派的名称,紧接着介绍流派的主要成员,孙犁是“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所以应该表述为“其代表人物还有……”,排除A项。
18.【答案】(示例)斗争呵,斗争呵!不在努力斗争中走向光明,就在放弃斗争中陷入黑暗。
【解析】要注意运用“……呵,……呵!不在……,就在……”的句式。
19.【答案】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答题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语言要富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