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学校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意见》有关精神,按照“目标明确、改革创新、师资优化、条件先进、管理严格、教学优秀、质量一流、成果突出”的总体要求,坚持课程建设科学规划,重点突出的原则,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学生应用,多措并举,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工作。现建有省级精品课程 1 门,校级精品课程 3 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21 门,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的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
一是对学校在建的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21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不断进行完善、充实,使其充分发挥带头辐射作用,不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二是明确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2016 年,我校制定了《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就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指标、评价标准等五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所有达到建设周期的重点建设课程,按照此评价体系和标准有步骤、分层次的开展课程建设质量评估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稳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三是做好校级重点课程建设质量监控与指导工作。2017 年,我校组织评审专家对2015年立项的16门课程进行了中期检查,充分掌握了各个课程建设项目的进度和基本情况,并提出了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内容。学校定期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帮助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组教师理清建设思路,明确建设目标。
四是积极开展课程资源与平台建设工作。学校要求每一门建设课程都要制定明确的课程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做好教学录像、演示文稿、试题库、案例库、专
题讲座库、文献检索系统等优质教学资源建设。2016 年学校结合实际需求,开发了在线课程中心平台。教师依托平台进行课程建设,从完全依托线下教学,过渡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学生通过课程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基本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需求。
第二篇: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龙源学校
“在集体教育环境下的个性发展”课题子课题
“学校课程开发建设与研究”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本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给了学校更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充分体现了课程管理的开放性和民主化。毋庸置疑,学校课程将成为本轮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为此,我校将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目标,本着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以及对社会、家长负责的精神,努力开发和建设好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开发依据:
1.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形成学生健全个性和自主的人格。
2.以《课改纲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为本轮课程改革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政策依据和指导性文件。
3.以学校的办学理念(面向未来,创办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和育人目标(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教育质量)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实践依据。
4.学校现有课程开发资源的概况:
(1)每年的恐龙公园游园活动、到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等德育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顽强的生命力。
(2)学校现有校园多媒体网络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程控系统、消费网络系统、电视演播系统和学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六大系统”,有多媒体投影教室、自然实验室、音乐舞蹈室、钢琴室、二胡室、管乐器室、美术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动植物标本室等设施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
(3)我校荣获“潍坊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成立了臧克家诗社,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顽强品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我校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朝气蓬勃、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这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了充分的人力保障。学校聘请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18位全国知名学者、专家任办学顾问,组成了强大的教育教学精英群体。
(5)我校高楼林立,绿树葱茏,繁花似锦,四季景色宜人,有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附近有恐龙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和企业,地理、环境、交通都十分便利,这为学生走进社区、体验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发现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愿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特长。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下打下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3.探索能够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理念,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4.建设一套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及其校本教材,逐步拓展学科教学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开拓儿童的视野,指导儿童的生活,倡导乡土文化,形成学校特色。
5.建设一支既能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又能参与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培养复合型的教师。
四、学校课程的开发策略:
1.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争取教育局有关职能科室的领导与支持,聘请专家来校指导课程开发的研究工作,提供相关的教育理论资料及其信息。
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 朱金泉
副组长:安丰春
组员: 郭荣谢红霞脱金蕾孙英
2.充分依靠广大教师、家长、以及社会部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各种信息和资料,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3.建立相应的学校课程开发、评估、甄别制度,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同教师的业绩考核和校内工资的发放直接挂钩,调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投身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
4,组织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研讨活动、案例设计和教学公开课,汇编相关文集。
5.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实验工作,积极主动地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研员和友好学校进行交流与合作。
五、学校课程的开发内容:
1.学校德育课程:
以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为核心的基本行为规范教育,指导儿童生活,促进人际交往,从小培养国家与公民意识。具体内容包括:①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和习惯等;②在校遵守《小学生守则》《龙源小学生一日常规》,在外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③学会诚实守信,参加活动遵守游戏规则;④具有民主合作意识,讲求公平、公正;⑤学会关心、帮助、体谅他人;⑥举止文明,有礼貌,懂礼仪;⑦具有集体、国家、民族、世界等方面的基本意识。
2.社会综合实践课:
⑴尝试解决跨学科的学习问题,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使单科课程的学习呈现开放的态势,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走进社区,体验生活,解决社会、生活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具体问题,诸如环境卫生、城市管理、交通安全、人口增长、心理健康、国防教育、税收、绿化等方面的内容。这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不能局限在单个学科内进行,应该注重多门学科的合并与重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拓展学生对自然界的了解、对国家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等方面的视野,让学生明确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所应履行的义务。
3、语文学科中古诗文文朗诵集锦;臧克家诗社学生诗集的汇编;国旗下讲话演讲稿等,努力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4、在各科教学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把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人性化的主题和人文主义精神。
六、学校课程的开发方法
1、发动全体教师与学生,参与学科课程二度开发。
2、凸现综合课程,使综合课程不再局限在学科内进行,而
是更多地涉及到学生的社会生活领域。
3.研究活动课程,通过实践、体验、活动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沟通,从中获得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4.开展研究性学习,推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探究。
七、本学校课程开发工作进度安排:
2005 年3月-4月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具体实施计划,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相关理论,召开动员大会,建立激励机制。2005年4月—7月 依次分别开展语文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社会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教学研讨与展示活动。
2005年9月——12月收集整理个案,组织实验教师撰写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经验文章。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整理形成相关的案例集和论文集。
八、学校课程的教育评价:
建立以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动态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1.评价应该伴随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在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注意给予学生积极的正面评价和成功的心理体验。
2.评价主体的开放性,即校长、课程部主任、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代表,甚至其他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社会热心人士,均可参与对学校课程开发与研
究的评价。
3.动态化的评价方式,即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允许评价针对不同的侧重点,通过定性或定量的评价与描述,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提高与发展。
4.评价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即教师评价采取自我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的方式进行,并以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促进教师在学校课程开发中独创符合自身教学风格和特色的校本课程;学生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三结合的方式进行,让每个学生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龙源学校小学课题研究组
2005年3月23日
第三篇:学校课程建设学习心得
学校课程建设学习心得
学校课程建设学习心得
一、以会议主要活动安排
4。27下午,简短的开幕式后,由十位中心题组的主持人汇报项目推进情况,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张晓娟做了《小学课程优化与整合的基本理论与策略研究》,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的郭洁做了《基于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与创造性主题课程建设研究》滨城区清怡小学的刘卫芳做了《国家学科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与质量保障机制研究》,滨城区实验小学小学的蔡文娟做了《艺术、体育与健康教育主题性课程建设研究》无棣县水湾镇中心小学的杨振波《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研究》沾化县第一实验小学的杨娜做了《课程整合实施中的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研究》博兴县实验小学的高春霞做了《国家学科课程资源的优化与整合研究(兼谈学校课程资源库建设)》博兴县乐安实验学校的贾咏芳做了《国家学科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内容构建策略研究》博兴县店子镇张侯小学的高顺义做了《基于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劳动、实践与创造性课程研究》开发区沙河街道沙河小学的司忠珍做了《国家学科课程之外其他课程资源整合建设研究》
4。28上午由授田英才学院的白校长做专题报告,邹平一小的赵光国校长做专题报告。
4。28下午滨城区第二小学的郭校长做了《实施课程优化整合,构建特色小学课程体系研究》的报告,邹平县第二小学的邹正华做了《品德、法制与传统教育主题性课程的探索研究》,邹平县黛溪办事处黛溪小学做了《劳动、实践与创造教育综合性课程的探索》博兴县第一小学的曹厚润《科学与科技教育整合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博兴县博奥学校的贾爱华做了《自主教育享受生活的幸福全面发展奠定成长的自信》的报告,无棣县水湾镇中心小学的庞玉波做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学科课程内容的优化与整合研究》的报告,开发区沙河街道沙河小学做了《小学艺术资源课程的优化与整合研究》的报告,高新区实验学校的王建华做了《建立“主题模块”促进课程整合的探索》的报告。
4。29上午听了三节课,分别是邹平县第二实验小学的王卫国执教的《做个有心中有孝的孩子》,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的李吉霞执教的《我们来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滨城区第二小学„„执教的《种花生》,下午听了两节课,一节是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索娜老师执教的《促销中的数学问题》,另一节是博兴县博奥学校的王艳执教的《Unit 4 When is Easter? Part A》,然后是授田英才学园的师生素养展演活动。
4。30上午听了两节观摩课,一节是滨城区第二小学的高晓燕老师执教的《主题课程——汉字文化课》,另一节是开发区沙河小学的人言老师执教的《卢沟谣》,然后是观摩授田英才学校的期中学生素养评价活动,然后是集体评课,然后大会总结。
二、重点发言的主要内容
汇总几个主题发言,整理了一下,主要内容归结为以下几点:课程最本质的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生命体验,课程不应该是一堆资料堆砌的简单拼凑,而首先理解为一个心灵事件,一次冲击,或一系列的冲击。课程不管如何整合,都不应牺牲以国家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代价。所以课程整合成不成功,最后要以课标为评价的标准。课程整合的主要类型:学科内整合,学科间整合,学科内外整合。课程整合的主要方式:整合学科间重合内容;开发教师资源,开发家长资源,深挖潜质资源(及地方特色资源);学科与艺术整合,如学科融合,诗配乐,诗配画,情景剧,书法,韵律操等;大课程观,如大体育,大艺术教育;德育课程开发,如与传统文化结合开设节日课程等;建立实践基地,做好综合实践活动;搞好社团活动,做好校本课程开发„„
几点思考,与会研究者中,居多的是学科重合问题,例如发现地方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内容大多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内容重复,传统文化与语文内容重复,环境教育与科学、品德与社会内容重复,我想如果把课程整合简单的理解为发现课程重复内容,就偏离了课程整合的本意,但是不知基于何方考虑,与会者没有提到这一问题,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有重复,或者国家课程之间有重合,是课程设置的问题,是共性问题,需要课程设立者进行修正,而不是各个学校单打独斗来进行整合,如果这样就是资源的浪费,学校在课程整合方面需要做的内容是基于学校的资源来进行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说是学校独一无二的,离开这个学校的资源,移植到其他学校就行不同的,也就是要坚持学校特色,例如黛溪小学依托学校的土地资源,建立的开心农场,授田英才依托教师资源设立的大体育教学,同级五个体育教师同时上课,五个班的学生打破班级自由选课,根据学校资源设立独特的校本课程,这才是学校在课程上应该下的努力。
感觉收获较大的是授田英才的白校长做的报告,以课标为依托,用课程标准来衡量课程到不到位,其中他们的语文的大单元教学法,我们也尝试过,但没有坚持,白校长批评了百度搬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倡课程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要有积极性,例如管闲事的体育老师,课上指导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好像是管闲事,但是他班里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分数很高,因为学生大课间的活动量大了,所以体能也就上去了,看似管闲事,实际不是闲事,老师得益了,学生得益了。例如美术老师主动提出负责指导学生设计学校以及班级活动的海报,音乐老师提出课前一支歌活动。课程开发要善于思考,善用资源,例如哭啼的小纱窗活动,发现学校的纱窗被割破了,如果你是一个学校的副校长,看到会怎么做?查谁割的?哪个班的?批评?扣分?通报?授田英才的白校长没有这样做,而是将小纱窗拟人化,用第一人称写了一篇文章,小纱窗伤心的诉说,自己还没来得及为大家服务就被割破了,好伤心„„,写好后挂在了割破的纱窗上,结果被六年级的老师和同学发现了,他们发现了也没有一看了之,而是就“是谁割破了小纱窗”展开了讨论——编写剧本——演出——谈感受。用白校长的话说:“只要我们感受,课程资源俯首皆是。”
白校长还提到教师幸福课程,重师本就是让他作他自己,让老师赞同,教育的世界很大,让老师们自己走一走,例如冯珊珊与韩素娥,自费联系学习交流,因为喜欢;杂牌军的蜕变,因为学校的支持;体育模块教学有成效,因为发挥了教师的特长。
如果说授田英才学校的白校长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诠释课程的话,那么邹平第一实验小学的赵校长的发言则更具有哲学意味,赵校长指出,学校是一个生命体,既然是一个生命体,那么方向就很重要,赵校长说 我们费尽千辛万苦爬上梯子的顶端,却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说明方向很重要。不管课程如何改革,方向一定要是正确的。
三、七节观摩课
听了七节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感觉这几节课的整合就是前几年的学科渗透的加强版。例如邹平一小的王卫国执教的《做一个心中有孝好孩子》,从孝字的演变,到弟子规,交流关于孝的故事,从孝是一种美德、孝是一种传统、孝是一种法规三个方面来认识孝。《促销中的数学问题》一课则是从促销的意义,到三种促销方案的比较,到方案的选择,然后又叫到营业额,税收的问题。最后数学课的结尾是以是个结束的。《汉字文化课》从汉字的演变,学生搜集汉字资料,交流然后教学书法课,比较独特的是一节课两个老师上,专门的书法老师指导书法。
四、授田印象
感受最深的是授田英才学校的学生素质,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课堂活而不乱,是我见过的学生素质最高的学生,第一节课,做个心中有孝的孩子,有一个环节是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孝的资料,课上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上讲台脱稿汇报,当时我觉得太假了,应该是老师提前嘱咐好的,第二节课也有这种感觉,学生自己做的PPT,讲的关于太阳能的资料有声有色,讲完了竟然问了一句:“谁有补充。”竟然就有学生立刻起来说:“我有补充„„”直到听了促销中的数学问题,这是授田英才学校的一位老师执教的一节课,才真让我大开了眼界,老师刚问完谁想和大家交流?立刻就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想和大家交流„„”,说完后立刻有另一个同学补充:“接着谁谁的话题说„„”,另一个同学:“我来补充„„”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学生活动忙而不乱,回答问题谁抢到谁答,但是没有乱成一锅粥的情况,谁先站起来谁说,其他站晚的就坐下认真听被人说,之所以确定不是老师事先演练好的,是因为有一个环节老师明显是在总结过渡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了关于大城市和小城市幸福指数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习惯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还想说的是授田英才学校的大课间,第二天会议安排了大课间活动的观摩,白校长介绍的是9:40——10:25时长45分钟,分南北两个活动场地,南操场为低年级活动区,北操场为3——6年级,可是9:40到操场时学生已经活动开始了,好像不是9:40开始的,于是在第二天的9:30特意从会场出来,专门又去看了低年级的大课间,学生正从教学楼往外出,看了低年级的时间表,大课间是从9:30——10:05,观察了一下,低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是以班级为单位分为跳大绳组跳小绳组,还有小部分抖空竹的。看了一会低年级活动,转到北边的场地,高年级的学生正从教学楼往外出,先是五分钟的热身跳啦啦操,然后是分组活动。有专门的指导老师,有各种球类,踢毽子,轮滑,呼啦圈,游戏等,但是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做完啦啦操往教学楼里走,我也很好奇的跟了进去,找到一个学生问:“你不参加大课间吗?”那个学生说:“参加,我们去练瑜伽。”等学生都走完了,我在二楼听到有吧嗒吧嗒的声音,刚才看到有拿乒乓球的学生,以为是乒乓球馆,循声跟去,意外发现是两个同学在练快板书,也没见指导老师,上到三楼,想看看练瑜伽的在那儿,看到一个学生在走廊里,就上前问她:“你们练瑜伽的同学在哪里呀?”学生往前一走说:“就在这里。”在走廊的拐角处有一处较大的空间,可是没有学生,“怎么没人呢?”我问。那个孩子说:“就是在这里,我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我就是练瑜伽的,没找到人,原来就是在这儿铺上垫子练。”虽然没找到练瑜伽的,可使意外的发现音乐教室有练舞蹈的,有排童话剧的。感觉学生的大课间就是小型的社团。
在最后一天的清晨,发现学校的电子屏上滚动播出三句话:‘智慧闯关,快乐遨游’授田英才学园一二年级期中综合素养测评,让我们一起见证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奇迹,让我们一起聆听孩子们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以为他们是要搞期中考试,搞得个名字还挺中听,结果会议安排9:40——10:10观摩授田英才的素养测评活动,原来不是期中考试,是一种类似于闯关游戏的活动,每个活动开始前先要通过一项体育活动,通过后进行测评,内容多样,根据情况给一颗章,两颗章,三颗章。由于人员分散,每个班都有家长参与学生管理,由于正是大课间时间,我又到高年级看了高年级的大课间,到处都有活动的学生,前天看到有带呼啦圈的,没看到活动,今天发现他们在教学楼的西侧一块空地上活动,直接进了教学楼,念念不忘的瑜伽社团终于在四楼的音乐教室找到了,在二楼上楼梯后的一处较大的地方有学生在练舞蹈,前天没有,可能是有观摩的,换地方了,今天应该是常态。原来练快板的两个同学不知去向。到教室里看了一个班的课程表和时间表,在课程表里看到了他们的大课间叫学生健身社团活动,验证了我前天的猜测。用授田英才学校的白校长的话说,学生以前的大课间死气沉沉,课间操做得有气无力,反倒是课间操以后自由活动的五分钟,学生个个生龙活虎,如果大课间有汗的话,那应该是后五分钟出的。既然让学生活动,为什么不让他们做他们喜欢的活动。
授田英才大课间,感觉学生紧张而不匆忙,路队不够整齐,但又感觉不到乱,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像远飞的大雁,时聚时散,但方向一致。也有调皮的学生,等待跳大绳队伍的后面学生在打闹。素养测评等待的队伍中,两个学生掰个。大课间有学生躲在绿化带后扔土坷垃。也算健身吧。
会议的第三天下午,最后一个议程是观摩授田英才学校的师生素养展演活动,刚听说要展演,我联想到了第二天观摩大课间时看到的舞蹈、童话剧和快板,以为是为了今天的展演做准备,可是展演的节目里面并没有这些节目。不过展演的节目比较专业,应该不是为这次会议突击排练的。展演的节目以啦啦操加小苹果开场,接着是歌伴舞,口风琴合奏,教师礼仪表演,《橘颂》综合了朗诵,歌唱,舞蹈,书法等表现形式。魔术表演,歌曲联唱,教师健美操表演,最后是综合性节目五彩纷呈。两个主持人主持的也比较专业,多才多艺。整个展演师生阳光,快乐,可以看出发自内心的喜欢,因为喜欢,课程才有延续性。
第四篇: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实验小学南校区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满足需求,慎重实施,逐步推进”为基本原则,以对学生学业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课程为主要内容,以兴趣特长辅导类课程为开发重点,做到“广泛性”、“实效性”、“基础性”。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还与我校“以爱为源、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相一致,因此,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学一手好的选修课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
一、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形成的几个主要理念
(一)充分理解“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校本课程”的认识。
校本课程不仅仅是区域性或本校独特的资源,如果这样,校本课程的开发面将是非常狭窄,根本无法完成新课程选修课开发的需要;校本课程还应包括能体现本校办学理念、根据本校自身条件自主开发的课程。我们认为,凡是能够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养尤其是个性特长的课程,又属本校老师自主开发,均为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不是简单的编写教材,这是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校本课程不是一个供师生阅读的案头“读本”,而是来源于课堂教学实践,并最后仍然要通过课堂实践来具体实施的教案。因此,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课堂实录为主要形式,校本课程教材以课时为单元,以学年为阶段进行分类编写。
(三)打破常规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我们打破了由一位教师独立开设一门选修课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思维定势,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采用分工合作、分类组合的方式。
(四)规范操作程序
新课程选修课以一学年为单位,在第一学期要制订方案等准备工作,第二学期末要有考核总结,学校并统一进行检查。
二、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
(一)、活动类选修课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1、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情况下,活动类课程宜多样化实施。
2、新课程有综合实践课程的必修课,即以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
(二)、要弄清楚小学阶段的选修课的设定范围。
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基础化、其认知特点简单化等的制约,所以要求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应该着眼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兴趣活动为重点。
1、本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主要有如下种类:
(1)、兴趣特长辅导类。根据学生的需要,培养其的兴趣爱好,发展其特长。棋艺社、花样剪纸、绘画、抖空竹、五子棋、跆拳道等。(2)、学科辅导类。各学科课外辅导 提优、补差
(3)、课外延伸类。专题讲座,使学生学有所长。《注意力训练》 《快速记忆》 《英语语演讲》
(4)益智学科类。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介绍,培养兴趣。《科技小制作》 《趣味数学》 《书法》。
2、具体说明:
(1)、学科辅导类校本课程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在性质上仍属目前的应试教学。(2)、课外延伸类优于学科辅导类。一方面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有所长;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发展,做到教有所长。同时由于与学生的学业联系紧密,可以在中考中直接得益。
(3)、我校目前以兴趣特长辅导选修课为校本开发的重点,因为这类选修课实施的对象范围广,要求的人力、物力、文本资源等比较现实,方便操作开展。
3、具体操作要求:
(1)每周五下午一节60分钟长课,以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
(2)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且忌空洞无物或艰深难懂;要做到深入浅出。(3)精心收集有关的素材,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有些项目尽量制作多媒体课件。(4)编写教案(有些课程要有附图)。
课程建设已形成学校特色,尤其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给我们带来了收获和惊喜,也来了一些反思和困惑。我们认真调查了已开设的课程,哪些课程学生真正喜欢,哪些课程学生会终身受益。多少课时、如何实施、如何管理评价才能带给师生全新的体验,使师生真正爱上这些课程。我们一定会在反思中前行,把课程建设这项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第五篇:学校课程建设培训总结
学校课程建设培训总结
学校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要求开发的,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课程是学校对国家、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学校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对丰富和充实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课程对于学校争办特色学校,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指导意义。组织学习培训是学校课程开发的重要任务,教师是学校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只有开展好以校为本、有的放矢、优质高效的学习培训,才能真正发挥教师在学校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我们将组织教师的学习培训贯穿于学校课程开发的全过。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学校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
为确保学校课程的开发,我们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参与的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以教导主任为办公室主任,以及教务处人员、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小组。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切实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开发原则、开发内容、课时安排及管理、教学评价、保障措施等内容。一学期以来来,在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与学校课程开发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初步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民主互动的课程开发氛围。
二、强化业务指导,不断规范了学校课程的管理
我校所开发的学校课程都经过了前期论证、确定课题、师资培训、撰写刚要和开题选题等基本步骤。为了使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广泛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通过前期的论证,我们确定了学校课程的开发范围,进而确定了课题。由于学校课程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师资源,所以对教师的培训显得十分必要。鉴于此,学校课程开发小组对所承担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让教师从单一的学科空间走向多维发展空间,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可以说,开发学校课程让教师有了主体意识,让教师有了展示才华、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同时,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求每一位申请开发学校课程的教师每人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交给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核。《课程纲要》的内容分四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课程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获取基本知识,了解相关背景文化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调控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做到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心理品质等。三是课程实施建议。教师与学生对话、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要写清方法、组织形式、课题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四是课程评价建议。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参与讨论情况、自主发言情况;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三、注重评估与反思,不断充实和完善学校课程的开发 为保证学校课程的正常开展,促使学校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完善,在总结与反思中得到充实和提高,我校在学校课程开发的评估过程中,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侧重于评估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与实践能力、教师的开发创新能力,对教师在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一切创新与付出的劳动计入绩效业绩考核。在学校课程的评估体系中,我们把实效性评估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组织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性的、不间断地听课,及时反馈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交流经验,总结提高。对教师开发、实施学校课程的能力作出鉴定,对不适合学生发展的选修课予以调整,不断优化学校课程设置结构,不断提高区域范围内的学校课程实施水平。
2、多方协作配合,创新新课程教师培训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师资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培训部门必须明确本部门相关职能范围,注意实验教师之间层次、类别、需求的差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构建科学有序、灵活开放、优势互补的大培训格局。
(1)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交织式。我们组织的通识培训重点解决教师在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学科培训重点解决教师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索,完成行为转变。
(2)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结合式。大力倡导并推进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提出的问题在校本培训中得到解决,教师校本培训的成果快捷地运用到校本教研之中,二者成为统一的整体。
(3)集中培训与自主研修互补式。按照我市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安排,及时对校本培训进行宏观指导;并注意使集中培训向教师自主研修和合作探究延伸,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和课例研究活动。
(4)在新课程师资培训管理上,坚持以专题学习完善培训内容体系,集中辅导与教师自学相结合,以考促训;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建立严格的学分登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