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工作总结——凝心聚力,团结奋斗,推动学校又快又好地发展
2019年,学校工作紧紧抓住“教学质量为第一要务,安全生产为第一责任”这两个工作重点,推进“三名工程”建设,争做“四有老师”;
完善规章制度,抓实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优秀团队,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抓严教学常规工作,开展有效教研,继续提升教育质量。落实“一岗双责”,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抓实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园林式、书香型的特色学校,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学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年终绩效考核进入优秀行列。
1、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树立大质量观意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100%以上,学生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
2、抓实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培养年轻教师。年轻教师成长较快。
3、高度重视安全维稳工作,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4、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学校特色。
5、打造优秀团队,推进“三名工程”建设。发挥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年轻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6、加强党建工作,创建先进基础党组织。
(二)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
(三)按要求做好教育扶贫工作。
二、工作经验
(一)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1、重视党建工作,加强“五化”建设,注重“三结合”工作。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规矩意识,全体教职工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争做“四有”好老师。党建跟学校管理相结合,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加强党员教师的教育,按要求组织开好“三会一课”及民主生活会。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形象,带领全体教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做学生爱戴、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教师。深入开展“学习强国”活动,学习积分人平6000分以上。
3、在教职工中开展廉洁教育活动,促使广大教师以身作则,廉洁从教。重点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没有发现教师违规行为。
4、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增强教职工“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
5、重视思想引领,开阔教师眼界,拓宽教师心胸,提高教师思想境界。
(二)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刻领会大会精神,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工作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实施安全和谐工程,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全员值守”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各项安全工作紧急预案,落实安全教育责任制,将安全教育责任层层分解,人人负责。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制度,落实“一岗双责”,实行安全工作全员值守。
2、加强安全防范教育。重点是校车管理、交通安全、防溺水、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关注特殊师生、防欺凌、预防传染性疾病等。
3、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学校与每位教职工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状,实行责任追究制,加强安全常规工作的监管,定期排查隐患和整改。
4、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学校周边治安工作、综治维稳工作。
5、加强校车管理,教育学生文明、安全乘坐校车,放完学后组织好学生上车,做好校方跟校车方的接交手续。
6、认真落实值日制度。组建校级、学生督查队,每天由一位校级领导、一位中层干部及值日老师、各班辅导教师、大队部干部组成值周(日)小组,对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巡查和督导。加强门卫工作。
7、完善安全工作预案。每周一次安全重点工作预警、一次安全工作小结,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一次安全疏散演练,记好工作台账。
8、推进“健心”工程,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内容。重视对特殊师生进行心理疏导。开展禁毒教育,落实禁毒教育的“五个一”活动方案。
9、加强对肺结核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10、重视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邀请司法人员到校上法制教育课1堂。
12、加强学校、政府、社会及家庭“四结合”教育工作。
(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牢固树立“质量为第一要务”的意识,突出教学质量“关键要素”,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德育实效性:
1、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树立立德树人的观念。
2、丰富德育方法。要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
3、重视家校联系工作,补齐家庭教育的短板。
4、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着重抓好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仪、文明就餐、纪律、安全等。
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家校联系,使更多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主动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教导处、年级组发挥指导、监督的作用。努力改进教育方法,教育学生主要从正面教育,使用赞赏、激励的方法,树立农村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发挥年级组的组织、管理作用;
落实“学生第一”思想;
抓严抓实教学常规工作,重点整改了集体备课和作业批改方面存在的问题。
3、重视体艺教育。重视音体美学科教学,开齐开足上好体艺课。在县教育局的体艺教学抽检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强化教职工政治意识、规矩意识,全体教职工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坚持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老师,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师德教育活动。重视教师行为示范,规范教师日常行为,做到依法执教。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强化师德考核。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班主任老师的爱心和责任心,提高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能力。
4、树立办学依靠教师的理念,为年轻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搭建平台和创造条件。
5、重视对教职工的思想引领。一是用办学理念引领师生学习、生活、工作;
二是引领教师体会职业幸福;
三是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促进年轻教师更快成长;
四是引导教职工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6、重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职工中弘扬中华传统“和”文化。
(七)形成教育合力。
紧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重视家校联系工作,补齐家庭教育的短板。利用短信、微信等媒体平台加强家校联系。
(八)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做好适龄儿童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做好教育资助工作;
做好教职工结对帮扶工作。
(九)总务后勤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执行预算编制,严格报账程序,遵守财经纪律;
加强财产管理、水电管理;
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做好开源节流工作;
管好班级财物,责任到人;
加强学生营养餐管理工作。
(十)工会工作。工会组织开展好教师文体活动,丰富教师课余生活,营造团结、协作、愉悦的群体氛围,培育教师积极心态。
四、存在的问题。
1、政治学习:教职工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没有达到学深悟透笃用的要求。
2、立德树人: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转变。教师教学功利性很强,评价学生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这样引发出许多教育问题。德育实效性有待加强,没有建立德育体系。
3、教学质量: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体艺学科教学管理需要加强。
4、安全工作:家庭安全教育、监管缺位,家校联系工作有待加强。教师安全意识不牢固,“一岗双责”“全员值守”制度没有全面落实。重点工作还有漏洞。
5、队伍建设:对教职工的思想引领不够;
培养年轻教师的力度有待加强;
教师行为示范做得不太好。
6、创新工作:转变老师观念很难,触及一些教师利益的措施难以实施。
7、党建工作:对教师思想引领不够;
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少数教师党员教育教学质量较差,工作拈轻怕重。
五、整改措施:
1、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学习,提高教职工政治思想素质;
做好“三结合”工作,党建工作跟德育、团队工作、队伍建设紧密联系,提高工作效益。
2、坚持创新。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树立立德树人的观念。
3、教师要弄清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靠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
4、提高教学质量。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抓实校本教研;
抓实课堂教学;
培养年轻教师。
5、抓实安全工作。抓实安全基础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全员值守”制度。
6、重视队伍建设。重视对教职工的思想引领。一是用办学理念引领师生学习、生活、工作;
二是引领教师体会职业幸福;
三是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促进年轻教师更快成长;
四是引导教职工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7、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教职工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增强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职业修养,增强依法从教、依法执教的法制意识,增强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增强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严格师德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学习师德先进典范,注重树立、宣传、推广身边的先进师德典型,充分发挥本校名师的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
第二篇:凝心聚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凝心聚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对今年组织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任务要求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作为组织干部,要准确把握组织部长会议对今年组织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着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淮北市烈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精准发力、抓主抓重,建强基层组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一要统筹抓好各领域组织力提升。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员发展提质、党员教育管理提效“三提行动”,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新兴行业经济发展动能,实现“强党建”与“促发展”有机融合。二要精准抓住党建覆盖关键点。紧盯开发园区、新兴行业等复杂领域,深入推进党建带群建,持续开展流动党员管理攻坚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城市、非公等各领域、各层级党组织建设,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全面覆盖、发挥作用,实现“有”“优”同步、提质增效。三要全力作好换届“后半篇文章”。紧扣“换届后”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举办各级示范培训班,对换届后村(社区)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促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同时注重从致富能手、企业管理人才、乡村好青年等人群中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转变作风、争先担当,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要突出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深做实“三案”精准管理,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表现情况综合研判;落实新修订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规范填报,强化干部责任意识,拧紧责任链条,加强清单化、闭环式管理。二要突出一线考察识别,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积极探索构建年轻干部全周期培养体系,完善年轻干部“育、选、管、用”制度机制,加强烈山-丹徒、烈山-长风交流合作、结对共建,继续选派年轻干部赴沪苏浙长三角先进地区跟班学习,为烈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活水”。三要突出“严管+厚爱”,扎实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及配套法律法规,用好用活全区职级职数,切实发挥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对职务序列补充完善作用;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考核、任期考核等考评机制,推动考核标准细化、量化,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突出选拔重用善谋划、肯担当、出实效的干部,提升全区公务员“比抢拼”激情。
创新机制、招才引智,构建“烈雁”人才矩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中央及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也深刻揭示了人才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烈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作支撑。一要优化设计,加大优秀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制定《烈山区人才管理服务细则》,强化服务思维,扩大服务范围,构建全方位在烈人才服务体系;同时积极用好“赛马”机制,在双招双引、项目推进、园区建设、乡村振兴、信访稳定等一线工作中淬炼、识别、使用优秀人才。二要丰富载体,吸引在外人才“回流”、智力“回归”。结合区情实际,分层分类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对全区各类在外人才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定期更新在外人才信息,精准掌握烈山在外人才从业领域和创业方向,通过设立招商联络处、外出宣传推介、聘请发展顾问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在外人才联系,推动在外人才“回流”、智力“回归”。三要创新机制,依托重点工程集聚人才。结合烈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通过创新柔性引才引智模式,谋划“人才超市”建设工程,紧紧围绕金龙机电、和晶科技、中煤远大等龙头企业,石榴特色小镇、华东师大港利教育小镇等现代农业、教育产业的人才需求,引进“周末工程师”“候鸟专家”,为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
做好今年组织工作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唯有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勇担当,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凝心聚力 改革创新 持续推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凝心聚力 改革创新 持续推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在河海大学2014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校长 徐 辉来源:《河海大学报》发布时间:2014-02-28 00:00
为学校保持水利特色与优势提供了支撑;第二大发展机遇是国家提出“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等战略要求,为学校优化布局、提升内涵指明了方向;第三大发展机遇是国家启动实施“2011计划”,为学校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抓手。
新形势呼唤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新发展。根据年初校党委全委会提出的总体要求,我就学校发展及几项具体工作,谈一些想法:
(一)学校发展的初步设想瞄准一个目标,确保“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早日实现。突出一个抓手,大力实施协同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紧扣一个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学科、树人才、出硕果。夯实一个根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
1.瞄准一个目标:确保学校十二次党代会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早日实现。
在百年校庆时,要形成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格局,做到水利学科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若干优势学科在国内达到一流,围绕学校特色的支撑及相关学科发展更加协调,整体办学水平位居行业特色大学前列,为建设“水利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夯实基础。
在2020年前后,建成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实现水利学科世界一流,若干优势学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各支撑及相关学科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达到国际知名大学的要求。
我坚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勇于创新,敢于大胆改革破解学校发展的难题,河海大学的百年辉煌和美好愿景一定能够实现。
2.突出一个抓手:通过实施协同创新,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组织科研队伍聚焦前沿科学、重大技术、地方重大需求,进行可持续的研究工作。
(1)积极推进各类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工作。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协同创新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继“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和“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首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之后,最近,“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有望入选第二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这充分反映学校在水安全与水科学、沿海开发、土木交通、力学材料、地质测绘和人文社科等领域的综合实力和水平,凸显出学校在江苏高等教育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也充分说明,只要有敢于争先的意识、苦干实干的精神和精心的组织策划,学校完全能够再上新的台阶。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力争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申报成功。同时,要密切跟踪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开展的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认定工作,争取有新的突破。
(2)扎实开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要将“2011”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作为今后的一项重大任务。根据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相关政策,我们要在3-4年的建设期内建出成效,才能圆满通过评估验收,顺利进入下一建设期继续得到支持。当前,要快速启动已挂牌、已立项 “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工作,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加快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3)充分认识协同创新的本质内涵。平台仅是协同创新的载体,全校形成的协同创新意识和氛围才是其核心。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机结合、相互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科研创新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要加强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使得学者们能够专注于前沿基础问题、重大技术问题和地方重大需求,形成一流方向、稳定团队和可持续研究的保障体系。在协同创新的机制下设立面向前沿科学、重大技术、地方重大需求的研究机构,通过先进的人才机制吸引、聚集和激励高水平人才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通过服务型科技平台、资源配置、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机制创新,使得学者们能够静下心来真正实现面向重大需求、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由此催生在重大水问题等学科领域和方向上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学者,出高水平成果,从而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3.紧扣一个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学科、树人才、出硕果。
学科建设是纲。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抓住学科这个主要矛盾,以解决主要矛盾为线索,逐次破解各种问题和矛盾。人才是要。在学科这条纲上,人才是关键,是要点。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就能提起学科这条大纲,推动整个事业发展。成果是本。学科纲举目张,网上来的应该是成果。也就是,人才的节点怎样布局,织成什么样的网孔,最后得到什么样的成果,而成果的积累,又能不断促进学科的发展。
(1)抓学科,就是要明确目标,找出差距,优化途径,加大力度。
要以“水利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以学校历史、传承、优势和现状为依据,研判学科的布局态势,明确学科建设的具体目标:优化布局,提升学科整体水平;转型创新,水利学科引领发展;协同创新,高位发展新兴学科;重点突破,冲击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全面提升,第三层次学科快速崛起。
突出目标导向型的学科建设模式。要以目标布局为基准,对照现状,找出差距,明确具体的建设任务。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克服学科建设中存在的痼疾,实施快速、高效完成学科建设任务的新机制。通过发展性预算的引导,确保学科实现重大、重点、瓶颈问题上的突破和发展。要通过学院及学科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改革,明确院、系(所)的责权利,强化教师在学院管理和学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人人参与谋划、人人尽心尽力的氛围。
学科是大学的命脉。要为促进学科建设的超常规发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以更大的决心开展建设工作。
(2)树人才,就是要明确定位,规划类型,长效激励,政策保障。
“家有梧桐树,不愁没有金凤凰”。要大力培育河海的“梧桐树”,吸引那些有科学追求、有事业心、有良好学术背景、有扎实学术基础的教学科研人员,为他们创造得心应手、畅心舒气、一展身手的研究环境、学术氛围和生活保障。以一流的环境和保障条件培养、吸引一流的学者和教师。
培养和引进并举,注重国家级人才的培育,选准苗子,营造环境,快速增加领军型人才的数量。充分调动现有教研人员的积极性,形成良性的考核、激励机制,发挥现有人才的群体学术效应,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3)出硕果,就是要需求导向,重点培育,质量优先,科教结合。
要进行大项目、大成果、大平台的培育、组织与策划,对准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技术研发、行业共性问题和地方发展需求,组织优秀团队,加大投入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培育、引导、激励高水平论文、高被引论文、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发表,组织谋划国家级重大奖的形成。实现科研成果从量到质的转变,以丰硕的成果稳固水利学科第一的地位,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发表促进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成为顶级学科。
出硕果,既有科技创新的内涵,又有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内涵。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人才培养成果也是检验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育人是大学的根本。在2013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就心目中理想的河海英才,我谈了三点:一是知识与能力兼备;二是智商与情商兼备;三是素质与作风兼备。就如何培养这样的学子,我谈了三点原则:一要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二要注重学生知识专业化的培养;三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落实人才培养的根本地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既要各个部门通力协作,加大教学投入,完善实验实践教学经费的保障机制,又要通过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优质科研和师资资源引入育人过程,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创新人才,积极探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途径。
4.夯实一个根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也是大学的生存根基。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应当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繁荣地方经济为己任。
夯实这个根基,一要找准对接点。未来十年是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学校要以问题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围绕行业和产业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产学研合作,发挥特色优势,调整学科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要抓住着力点。以筹备百年校庆为契机,重整合作发展委员会,完善对外合作机制。围绕国家水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开发等领域,加强政策研究、技术储备和团队建设,打造“100个水生态城市建设”等社会服务的品牌项目。
(二)几项具体工作的设想1.关于目标制订和指标分解学校自2010年实施三年任期目标管理以来,通过目标引领,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目标制订与指标分解是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大计。在此,我要强调几点:一要毫不动摇地推动目标管理,坚持以目标引领全局;二要科学对待指标,使其符合客观规律、反映时代要求、契合学校和大多数人利益;三要注重学科的差异性,体现出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四要促进质和量相统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五要将目标、投入和考核进行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目标导向、投入促进、考核激励的整体作用,形成目标明确、措施充分、结果透明的管理氛围。
2.关于教师聘期考核和聘用办法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 2011-2013年聘期已满,学院和广大教师都非常关注学校的考核办法和实施结果。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体现聘用工作的严肃性,要严格对照《河海大学 2011-2013年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实施办法》确定的岗位目标任务,将聘期考核工作做实。考核结果要面向全校公布,并作为下一聘期聘用工作的重要依据,让考核真正起到作用,让所有教师感受到责任、压力和动力。
考核工作完成后,要对上一聘期的聘用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下一聘期的聘用办法,同时明确下一聘期的考核原则,有效地将教师聘用纳入学校的目标管理体系,使学校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3.关于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河海的学科建设面临“内涵提升”和“外延拓展”两大任务。河海的水利特色不能丢,这是我们的优势。单靠水利,河海又成不了气候。为此,除了要有国际一流的水利学科,还应选择我校有一定基础、属于国家优先发展领域、各高校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学科予以重点支持,努力建成若干个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具体而言,就是发展海洋科学、农业工程,围绕海洋工程和水利工程发展材料科学,在水土保持、新能源和信息网络等学科领域打开突破口。
南京校区的学科布局:考虑新设海洋学院、农村发展与农业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学院要抓紧挂牌;农业工程要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相契合,着手独立设置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要通过调整,逐步单独设置学院发展特色优势。同时,要大力拓展新的学科方向,加快发展新材料、水生态、水环境、水文明、水文化等学科方向。各学院要进一步凝练重点突破的学科方向。
常州校区学科布局围绕目前的 3个学院开展:机电工程学院结合地方需求,抓住亮点和增长点,办出特色优势。物联网工程学院要抢抓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机,提前布局,加快推进。企业管理学院需要采取切实举措,争取有所突破。
4.关于校区功能定位通过理性分析国家的土地政策和地方税收增长动力机制,学校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战略征地的目标。校区功能定位的总体原则是:立足现有资源,科学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效益。
在管理体制方面:进一步推进一体化进程。其中,清凉山校区、江宁校区东区、江宁校区西区完全实现统一管理。对于常州校区,在继续强化“条”的同时,要赋予常州校区党委、管委会更多的管理权限,使其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发挥好“块”的功能,“条”要体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有效延伸,“块”要体现和发挥属地管理的优势。
在功能布局方面:清凉山校区布局水文学院、水电学院、港航学院、环境学院、土木学院等水利土木类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江宁校区东区以非水利土木类学院、一二年级本科生教育为主;江宁校区西区374亩土地以科研与研究生培养为主,拟安排新建学院,并为人文社科未来发展预留一定空间;江宁校区西区189亩土地作为校级综合实验平台。常州校区要实现由本科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并重转型。
在校园建设方面:百年校庆前,清凉山校区重点建设留学生楼、校史馆,改造校大门。江宁校区东区将学生生活区、教师公寓建好后,不再新建其他建筑。江宁校区西区374亩土地尽快取得土地证,着手规划建设。常州校区结合事业发展需要,尽快启动建设研究生综合楼。加快推进江南骏园住宅区和汉口西路改造建设这两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进一步改善教职工的住房条件和为引进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在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鼓楼区、常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等地的大学科技园建设,逐步拓展办学空间。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实现2014年目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于实。深化改革推动学校迈上新台阶,关键要一件件抓好落实,一步步加以推进。推进学校整体工作的改革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学院和部门的主体作用。
一要把握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做到行动快、指向准、落点实。各部门要切实推进职能转变。同一项工作任务涉及多个部门的,牵头部门要加强协调,部门间要密切协作。学院要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两办要及时跟踪了解和督促检查落实分工情况,确保各项改革措施逐一落实到位。
二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创新,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制定大学章程,并以此为契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校院一致、责权一体、统筹发展的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形成思想统一、责权分明,能够激发学院动力的治理机制。促进学院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明确学院内部决策中党政联席会、教授委员会、教代会的决策程序和作用,推进教授治学、民主管理,通过教师主体性的加强,形成自由、健康、浓厚的学术氛围。
围绕校党委全委会提出的 “改革创新年”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年”主线,学校工作要点确定了7个方面26项工作任务。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工作要点明确了分工方案。年初布置时明确责任,年末就要认真逐项对照检查、考核。要确保每一项改革任务都不落空,动真格、求实效。工作要点和分工方案的讨论稿已经发到各位手中。会后,要在充分吸收会议讨论意见的基础上,尽快正式印发。
7个方面26项工作任务的分工方案:
(一)明确发展目标,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学校快速发展(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2)完善任期目标责任制;(3)推进聘用制改革;(4)大力实施协同创新;(5)完善校区布局;(6)推进内部管理体制创新;(7)改革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
(二)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素质人才(8)强化本科教学基础地位;(9)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10)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构建开放教学体系;(11)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12)做好招生和就业工作。
(三)发挥学科龙头牵引作用,全面提升学科整体实力(13)围绕学科建设目标任务配置办学资源;
(14)推进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重点学科建设。
(四)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建设科技创新体系(15)加强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建设;
(16)改革和创新科研体制机制;(17)推动科技创新从数量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18)大力提升学术影响力。
(五)培养领军人才,促进青年人才成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9)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20)加快教师队伍国际化进程。
(六)筹备百年校庆,推进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学校软实力(21)构建河海文化体系;(2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23)推进规范管理。
(七)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保证(24)巩固和深化党的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2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26)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在新的一年里,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校党委提出的学校工作总体要求,改革创新要“一马当先”,进一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改革的要求落在实处,以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更上新的台阶,用实际行动为实现百年辉煌作出贡献!
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我们共创百年辉煌的同时,要主动谋划下一个百年发展愿景。要考虑河海在新百年的发展思路,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要充分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其对大学发展的新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以及全球化发展的新格局对大学发展的巨大影响。在此,我希望大家共同思考四个问题:(1)根据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需要,如何做强水利学科,创造新优势?(2)在建设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的同时,如何尽快建设几个国家需要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新兴优势学科,如何协同人文经管类学科以及应用理科等有重点的发展?(3)如何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契机,实施管理创新,调整或新建机构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构建学校发展新格局打下组织基础?(4)围绕百年校庆,研究下一个百年发展怎样的河海?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老师们,同志们,让我们一起肩负起河海人的历史使命,创新河海发展新思路,构建河海发展新格局。
第四篇:凝心聚力共促发展
凝心聚力共促发展
各位领导、工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凝心聚力共促发展》。
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筷子容易折,千根筷子不易折”,银座的发展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银座的繁荣需要你我共同的奉献,银座的未来需要你我的精诚合作,我们不可能只重视裁决大事的领头人,而忽略一名不起眼的小员工;我们也不能只重视专柜员工创造的业绩,而忽略后勤部门的服务状况。因为公司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而市场竞争就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竞争,许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获得成功的公司,无不体现出公司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例如:通用公司奇迹般的崛起和茁壮成长,决不仅得于它的统军人物韦尔奇,还得益于韦尔奇麾下的整个团队中每位员工的努力,这就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的价值高于独立单干的价值,社会的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我们世纪华泰公司的领导曾倡导我们要发扬与狼共舞的工作热情;说到狼大家一定会想到,“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还有童话里的“狼外婆”“披着羊皮的狼”;但是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狼是一种群居动物,狼群狩猎的时候靠集体的力量,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合作。齐心协力战胜比自己强的对
手,许多大型动物,不怕单独的狼,但一群有着团队精神和严密组织与配合默契的狼,足以让狮、虎、豹、熊等猛兽色变,足以使任何比其为凶猛的猛兽汗颜。让这些猛兽见到野狼也得退避三舍,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狼群杀阵。正如海尔集团董事会主席张瑞敏所说的“狼的许多难以置信的做法值得借鉴。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职。商战中这种对手最恐惧,也最有杀伤力。所以,我们必须多向狼族学习协作精神,只有团结才能获得成功。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要争取让自己做一朵永不停歇的浪花,永不知歇脚的逗号,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谦让,团结一致,共建和谐银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傲立群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势不可倒。
有句名言说得好,“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它和水泥和石子、水混合在一起,它比花岗岩还坚韧”。
工友们,行动起来吧,拧在一起我们就是一道闪电,一束火炮;聚在一起,我们就是整个太阳,整个星空;站在一处,我们就用心灵结成信念不倒的墙。让我们凝聚一心,携手并进,共创辉煌明天。
第五篇:凝心聚力加快发展
[推荐]凝心聚力加快发展
团结奋进乘势而上凝心聚力加快发展
建区十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十万人民,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以“区小立大志,永远争一流”的气魄,坚持目标求高、思路求宽、速度求快、措施
求实,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开始步入跨越式发展轨道。放眼今日徽州大地,到处生机勃发,活力四射,充满希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结构调整深入推进,运行质量稳步提高,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招商引资如火如荼,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稳步提高,社会政治稳定和谐。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思发展、求发展、谋发展的气氛浓厚,干劲十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新作风、新机制逐渐形成,徽州区开始以“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新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未来几年,是徽州区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党的十六大为我们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百姓增收、工业增值、企业增效、财政增税、城镇增人,坚定实施对外开放、工业发展、民营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综合开发“五大突破”,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民营化、农业产业化、三产规模化“五化”进程,坚定实施“三年新突破、五年大跨越”的“两步走”发展战略。力争到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2001年基础上翻一番,“再造一个新徽州”;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实现“总量进位次,均量争第一”,率先实现“三最”目标。
——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设备,做大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行业。培育一批扩张型企业。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城东工业园、城北绿色工业园、城西经济园三大园区用地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100户,园区经济占全区工业经济的份额达80以上。五年后,全区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以上。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深入实施“东进、西伸、北扩”城区发展战略,力争五年后城区面积扩大到6平方公里。高起点搞好规划建设,弘扬徽派建筑风格,突出“绿、亮、美、洁”,力争在城市交通、水利电力、通讯信息、房地产开发、专业市场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坚持城乡联动,加快小城镇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社区建设,快速聚集人气,力争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
——加快推进民营化进程。突出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把民营经济作为全区的主体经济紧抓不放,做到观念上放开,政策上扶持,舆论上引导,环境上优化。坚持以存量换增量、以资本换资金,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发展支柱行业和新兴行业。在融资担保、人才引进、信息资询、法律服务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推动民营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力争民营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比重达95以上。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特色化、效益化、产业化为目标,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加快构筑龙头带动、区域联动的农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865”工程,重视农产品安全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带动茶叶、蔬菜、竹木、蜂蜜等主导产品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搞好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类中介组织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
——加快推进三产规模化进程。坚持“用足徽品牌、走活文物棋、打响养生游、推出黄金线”总体思路,充分挖掘“一区四国宝”优势,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促进旅游业发展。建设一批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特色街区,积极培育资本、人才、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建立健全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第三产业体系,力争三产规模占GDP比重达35以上。
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作保障。我们决心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公正的法制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特别要着力营造鼓励人们想干事、干成事、干正事的社会环境,建设一支真抓实干、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百倍的信心和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永不松劲,永不懈怠。我们将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发展态势,始刻牢记“两个务必”,不断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开拓奋进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