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根据区教体局相关通知要求,充分运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着力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培养师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现将我校一年来以来开展教育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班班主任及学科教师为小组成员,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教育工作的开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全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争做小小传承人,弘扬传承传统美德。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我校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利用班级的“学习园地”开辟“经典诵读”专栏。利用学校走廊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廊,利用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课堂教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主渠道
我校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利用语文、品德、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等课程资源,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贯穿到课堂,使学生们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力求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培养既具有现代精神,又富有中华优秀传统的“现代人”。在日照素有“黑陶之乡”的盛誉,更是“龙山文化“重要的发祥地。黑陶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具备“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硬如瓷”等特点,美术课上,同学们跟着美术教师学做陶塑,纷纷争做非遗的小小传承人。校本课上,学校更是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工作,设立折纸、剪纸、十字绣、粘贴画等非遗课程,注重教育传承、创新和实践能力。
四、总结提升
今后,我校将继续努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并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我校将加强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体制建设,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评估体系,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作用的现状,使之实现从注重分数、知识点的积累,到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是非美丑辨别力等的基本文化素质上来。
(二)合理的利用校本课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更注重时效性,让孩子乐于接受。
(三)各项内容的开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在各项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现有的教育途径,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继承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