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1 22:1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看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看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篇:看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

看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

人类凭借强大的文化力进入文化时代。文化时代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企业的管理进入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管理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它是现代企业管理向纵深挺进的一个里程碑。企业文化作为影响组织设计的情境维度的权变要素之一,它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理解企业文化,指出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文化,是受企业经济活动及社会文化系统制约的、与其它子系统文化互相影响的、由企业生产经营人员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构成的复合体。从管理学的角度理解企业文化,指出管理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企业为取得在商品竞争中的地位,根据时代和民族文化传统的要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组织制度、规章制度及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准则、生活信念和发展目标,以及由这些因素所形成的企业整体文化氛围,员工对这种文化氛围的认知和感受所表现的行为等。正如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即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语言的一种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

海尔创业于1984年,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27年来,海尔始终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一路创业创新,历经名牌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已发展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的愿景和使命是成为行业主导、用户首选的第一竞争力的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依靠锲而不舍的创新追求,通过建立人单合一双赢的自主经营体模式,成为全球白电行业的规则制定和引领者、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典范、全球虚实网融合、用户零距离的领先者,创造出世界级品牌。海尔的如此成功,归结起来,我们可以看作是隐藏在海尔企业背后文化的成功。

(一)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的灵魂

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的一个完整价值系统,它贯穿企业的生产行为、市场行为、研发行为、社会行为等一切方面。经营理念是公司使命感、责任感、目标感、根本战略发展方向的构想,它是在企业个性历史中逐渐生成的承传,是企业千锤

1百炼、百求而一获的制胜法宝,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育成熟的标志,是对市场特殊适应性的凝结。

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尔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树立名牌战略的经营理念,通过“砸冰箱”事件砸醒员工质量意识,创出冰箱名牌;九十年代,海尔抓住兼并重组的机遇,树立多元化战略经营理念,通过OEC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的输出,创造“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经典案例,从一个冰箱名牌拓展至家电领域的名牌群;进入二十一世纪,海尔抓住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机遇,树立国际化战略的经营理念,建立“本土化研发、本土化制造、本土化营销”三位一体的体系创造海外用户的需求,创出海尔的国际化名牌。这些无一不体现海尔的经营理念,使得海尔由国内走向世界。

(二)核心理念是企业经营的根本指南

企业经营理念系统存在着核心理念,它是经营理念的内核、经营的原点、经营的最高纲领、经营的统率。一切自觉经营、系统经营的企业经营理念系统,都围绕核心经营理念而形成。它在整合企业基本价值系统中发生决定作用。

海尔的核心价值观是:是非观——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发展观——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海尔提炼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让它为大家所认可和接受,然后再在企业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的提升、发展和强化,使之变成一种企业中所有人都自觉信奉、遵守、维护的东西,使企业中所有人都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达到一种虔诚的境界。

(三)企业使命是企业为什么而存在的根本思考

企业的使命,主要阐明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即企业的生存意义,它是企业核心理念的展开。它是企业经营的根本认识和信仰,是企业对社会责任认识的结晶。

“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是非观是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海尔人永远以自己为非,只有自以为非才能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实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这都足以体现海尔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本着为客户服务的精神。

(四)企业哲学是企业成功的思维方式

企业哲学是企业处理经营与环境、经营与人、经营与物、经营与事,以及如何经营企业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和根本思维方式,是对企业全部行为的根本指导。

海尔CEO张瑞敏信奉老子哲学, 推崇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柔弱胜刚强”的哲理。在管理实践中,张瑞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

(五)企业精神——企业成功的精神支柱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独立经营、独特经营、长期经营的发展过程中,在继承企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潮流要求,由企业家积极提倡,全体员工不断实践强化而形成的、凝结企业理想、认知、价值、情感、意志等因素,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团体精神,它是企业追求成功过程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是海尔文化不变的基因。海尔不变的观念基因既是对员工个人发展观的指引,也是对员工价值观的约束。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海尔鼓励每个员工都应具有企业家精神,从被经营变为自主经营,成为自己的CEO;创新精神的本质是创造新的价值,新的价值的创造来源于创造新的用户资源。张瑞敏在管理领域的不断创新赢得全球管理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在这种超前观念的运作下,充分运用逆向思维,在其他厂家纷纷降价时,却能提价销售,且热销不止,名声鹊起,从而不仅争取到了较大的利润空间,更争取到了日后的运作空间,为企业从产品经营、资本运作走向品牌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企业文化的价值在于使企业成员按照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按照与既定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努力水平进行工作,减少偷懒行为,从而达到节约企业内部交易费用,提高企业绩效。海尔企业文化模式,也为中国企业的再造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放眼全球,大凡百年企业,他的价值观、企业精神都是一致的。因此,我们相信,在竞争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21世纪,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不断改进,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总之,谁拥有了企业文化的创新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谁就能把握主动权,就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1]李忠义.海尔企业文化模式剖析[J].经济论坛.1998.20

[2]塞缪尔·郭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第二篇:浅谈海尔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浅谈海尔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日期:2005-08-25推荐者:华林 点击数:457

------------------

近年来,“海尔现象”一直是我国企业界和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每天都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到海尔的工厂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和借鉴海尔成功的经营管理经验,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笔者曾在四川大学听过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讲课,前不久又借参加全国中小企业企业文化高级研讨班的机会到海尔集团的工厂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海尔的企业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简单谈谈海尔文化对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启示。

一、企业领导层的认识和决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

众所周知,当张瑞敏1984年到海尔走马上任时,海尔是一个严重亏损、人心涣散、濒临倒闭的企业。在张瑞敏的带领下,青岛海尔由年亏损174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达到268亿元,产品涉及冰箱、空调、洗衣机、手机、电脑、冰柜、微波炉、洗碗机等13个门类58个系列9200多种,并且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大型电器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海尔能有今天的辉煌,作为领头人的张瑞敏可以说居功至伟,他本人也成为首位在哈佛管理学院授课的中国企业家。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当然,张瑞敏的成功不仅在于救活了一个企业、创立了一个品牌,更在于他创造了一种文化模式。从海尔以及许多其他知名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来看,有一个共同点即是: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是其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张瑞敏是海尔文化的倡导者,也是坚定不移的推行者,他的态度和决心使海尔在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尔文化”。由此可见,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讲,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

企业文化之所以能由自发之物成为企业经营者所自觉采取的手段,首先在于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功能的深刻认识。许多企业家和专家指出,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它往往更是企业领导者经营理念的直接反映。

它不是游离于企业体制之外的,而本身就是企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企业管理和企业价值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在企业管理不断提高和企业素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的必然产物,是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企业领导者在真正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功能和意义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坚决施行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和手段,必须身体力行。而事实上,很多的企业领导并未做到这一点。有的企业领导只是口头上重视和宣传企业文化,似乎作为一种时髦,但他们实际上可能只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甚至职工文化生活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他们仅满足于提炼一句或几句响亮的话语来激励员工或者应付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是不可想象的。也有的领导确实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有决心去培育,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手段,更多的是由于未能长期坚持下去,结果往往虎头蛇尾,最后只是一种没有生机、也没有效果的形式而已。这也是国内企业文化建设叫得热闹、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我们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也进行了多年,从国电公司、网省电力公司到基层电力企业,都在培育电力企业文化,做了很多很好的探索。但是,要形成具有电力行业特色和严密体系的电力企业文化,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切合实际的文化功能定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海尔集团的发展经历了以质量创品牌、以多元化促扩张、以国际化推动企业上档次的阶段,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也由质量、服务向创新和快速的市场反应、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追求卓越)不断转变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海尔集团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不断提出新的目标,使企业文化始终保持着活力,始终起着整合员工和企业理念的作用。

所以,真正的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要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任何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就算是同样的产品生产企业,其企业现状和员工构成,以及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是不一样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可能有种种的差异。企业文化必须要在这些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

基于电力的基础产业、社会公用事业和特殊的服务业的特点,面对破除垄断、引入竞争的市场化改革,我们电力企业的价值理念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安全、优质、高效和环保。

“安全”是指我们必须保证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这是最基本的一点,也是我们多年来最为重视的一点;“优质”不仅指合格的电能指标,还包括电力企业的优质服务水平,让用户感受到使用电力的便利和舒适;“高效”指的是电力作为最重要的能源本身要是高效率的,电力资源的配置要优化,电价要低廉,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要现代化、高效率,还包括电力企业必须不断促进电力技术的发展;“环保”指的是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要努力成为绿色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是电力企业的价值目标,随着电力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竞争、开放的电力市场必然要求电力企业以上四个方面做得更好,以此来赢得市场和用户。

安全是我们一直强调的重中之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严格的制度和方法,安全的观念也深入人心,但事故的危机随时存在,所以安全第一的观念必须长期强调,坚持不懈。优质服务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是一个随着电力供求形势变化、电力市场形成后出现的新概念,也是最需要树立和强化的观念,电力营销模式必须有一个根本的变革。高效和环保也是电力企业新挑战,特别是优质服务和提高效率,我们要高度重视。因为电能产品的无差别性,随着完全电力市场的形成和电力零售商制度的建立,电力企业之间的竞

争就是优质服务和低电价的竞争,谁能提供质优价廉的电力供应,谁就可能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同时,随着社会对环境的关注,电力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如何提供环保电力,树立电力企业的形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电力企业必须以“优秀的企业素质、丰厚的经济效益、文明的企业形象”为目标,科学确定企业的价值理念,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以上四个方面,加大培育力度,最终形成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电力企业文化。

三、管理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关于海尔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张瑞敏有一个很出名的“斜坡球”理论,即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犹如一个沿斜坡往上运动的球,要保持在斜坡上不滚下来,需要一个止动力,要使球体向上运动,还需要一个上升力,这个止动力即企业的基础管理,这个上升力即创新能力。他认为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必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最开始的海尔并没有今天“追求卓越,敬业报国”的宏大精神,而是面对内部管理松驰的现状,为求企业的生存而挣扎。张瑞敏通过“砸冰箱”事件使海尔职工树立起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观念,以此为开端狠抓管理制度建设、狠抓产品质量控制,使海尔迈上

了飞速发展之路。通过狠抓质量管理,海尔获得了我国电冰箱的首块质量金牌,海尔的品牌得以初步树立。在此基础上,海尔积极借鉴欧美和日本公司的经营管理科学,不断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创新。以“斜坡球”理论为依据,海尔创造了“OEC管理”模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看板生产”,要求“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使整个管理更加严谨;还“80/20”原则,即管理人员与员工责任按80/20进行分配,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海尔人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目标,不断开拓进取,充实其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出了“先卖信誉,再卖产品”、“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以及“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真诚到永远”等理念。海尔集团也由电冰箱向洗衣机、彩电、空调、电脑等其他领域推进,并逐步走出国门,打入欧美市场。正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中,海尔人特有的理念得以形成、巩固和强化,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具有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产物,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可能抛开企业管理谈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为文化而文化,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加强企业管理和创新为载体。应该说,电力企业管理基础不错,至少比1984年时的海尔高得多,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含量,把企业管理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企业中营造管理文化的氛围。

四、员工认同度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志

走进海尔的工厂,我们看到的是花园似的厂房,整洁有序的生产现场,身着淡蓝色服装的海尔员工全神贯注,生产线上的产品一台接一台,车间板报上张贴着各种精细的统计表格、最佳与最差员工的照片、员工自己创作的体现海尔精神的漫画等等,让人感受到一种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气氛。这就是海尔文化的具体体现,它得到了每一个海尔员工的认同,深刻地融入了每一个海尔人的心灵。

所以,企业文化是否能够发挥其功能,关键在于它是否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而每个员工都应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补充者、完善者和体现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若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口头或者纸上,仅仅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强制员工遵守,是不能称其为企业文化的。

文化与制度的区别在于制度往往是员工的对立之物,而文化则是超越了制度的对立,成为员工的自觉之物,制度是一种强制力,而文化是一种更为强大的自然整合力。文化的根本标志在于它的自动整合功能,它强大得无需再强调或者强制,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理和精神,从而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群体意识。只有达到这种程度,一个企业的价值理念体系才可能被称之为企业文化。所以,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摆脱形式主义的窠臼,以达到员工认同为目标,只有如此才有实际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企业经营理念的具体化和抽象化的无限互动,它必然要经过从上到下的灌输过程或由下而上的生成过程。从上到下的灌输方式,即先由企业领导层提出完整的企业理念和文化体系,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强行贯彻,逐渐达到共同和全面的认同,从而形成具有自我生成和自我完善能力的文化体系。从下而上的生成方式,即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管理层不断搜集、整理、总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经提高和升华成为企业的文化理念。两种方式的共同点在于都必须被全体员工认同,并成为超越制度的、具有自我生长能力的文化形态。

五、合理有效的培育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首先,企业文化的培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贯穿于企业

经营活动之中的。它要依托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的过程,它是在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的基础上体现、总结、归纳出来并反作用于每个员工的观念和行为之上的,是一种观念的生成和升华的过程。

其次,企业文化的培育必须持之以恒。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不能象搞运动一样集中强化,而是一个持久、反复的过程。不论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的培养还是自下而上的归纳式的培育,企业文化都必须要达到员工认同并反过来整合员工理念的目的,要使企业理念由分散的、孤立的观点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由自发的个人行为成为自觉的集体意识。

第三是企业文化必须要有专门的培育机构。如同海尔的企业文化中心一样,企业文化培育的具体工作必须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海尔的企业文化中心是海尔集团重要的职能机构,具有相当的权威,但它不是一个价值标准的强制执行和传播机构,不是绩效考评者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者,它并不以经济的、强制的手段来传播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它的职能是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策划和创意,从精神的层面来引导员工认同企业共同价值理念,来促使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制度,来鼓励员工创造企业新的价值理念,来提高员工对理念的认同度,来营造企业文化的氛围。正是因为企业文化中心的存在和工作,使员工切切实实成为企业文化实实在在的自觉创造者。我们电力企业应借鉴海尔的方式,将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扎扎实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企业文化培育机构必须要有灵活多样的手段,针对企业管理和员工行为、观念中的差距采取种种办法,实现两者的和谐和同一化。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新概念,但依然是一个新课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尝试,对于推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班级:电子商务 姓名:学号:得分: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精神道德、共同信念及凝聚力。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直是海尔集团建设的重点。经过18年的发展,海尔集团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某些优秀部分曾经支撑了集团的高速发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的某些方面已经成为制约海尔集团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分析海尔文化,指出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一定对海尔集团和广大正在“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中国企业大有裨益。一. 什么是海尔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的企业文化 :

海尔理念--海尔只有创业没有守业。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海尔管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海尔人才观念--人人是才,赛马不相马。

海尔用工制度--三工并存,动态转换。

海尔市场观念--市场惟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卖信誉不是卖产品;否定自我,创造市场。

海尔名牌战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国门之内无名牌。

海尔质量观念--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海尔售后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

海尔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海尔国际市场战略--先难后易。

海尔发展方向--创造中国的世界名牌。二.发展历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19年来持续稳定发展,海尔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排行榜上,可口可乐荣登榜首,麦当劳排名第二,诺基亚排名第三。

海尔集团在国内外同一环境下,能够实现如此之快的发展,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海尔集团十几年来形成的良好企业文化,是海尔文化驱动着海尔持续稳定的腾飞、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海尔品牌。

三、海尔企业精神、工作作风诠释

求变创新,是海尔始终不变的企业语言。

更高目标,是海尔以一贯之的企业追求。

创业21年、已全面搭建全球本土化框架的海尔,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面对着全球化竞争的新方向,海尔将开始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的新一轮升级创新。

第一个十年

海尔精神:无私奉献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从1984到1995,海尔十年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立志要干出中国最好的冰箱的海尔创业者们,发出了“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心声。

作为国内最后一家引进冰箱项目的工厂,要想后来居上,必须速度制胜,“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成为当时全体海尔人一致的工作作风。在这种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的推动下,海尔十年创业首战告捷,创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第二个十年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1995年,在国内市场取得长足发展的海尔,开始聚焦国际市场。以当年海尔工业园落成为标志,海尔二次创业创国际名牌战略宣告启动。

作为中华民族企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尝试者,创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名牌,成为海尔人此后最执着的追求。具有民族意义的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成为海尔人挑战国际名牌的精神底蕴。

在这一时期,海尔的工作作风有了更深的价值取向,“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成为海尔创造比较优势、挑战国际名牌的速度利器,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巨大差距的海尔,以跨越式赶超为动力,义无反顾地冲向国际名牌的目标。

2005年8月30日,《金融时报》评选中国十大世界名牌,海尔荣登榜首。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海尔排名第四。

第三个十年

海尔精神:创造资源美誉全球

海尔作风:人单合一速决速胜

全球化的海尔,需要全球化的海尔精神。

海尔的全球化,需要企业的全球化追求。

遍布全球的5万海内外海尔员工,海尔创世界顶级品牌的目标,都需要一种全球视野的共享价值。海尔新的企业精神--“创造资源美誉全球”应运而生。

“创造资源”本质上是创新。与国际顶级企业相比,目前的海尔还不具备资源优势,但在创新的旗帜下,海尔可以而且能够创造资源,能够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美誉全球”就是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的更高目标。海尔在全球各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综合美誉,就是海尔世界名牌的根本内涵。

在这一更高的目标下,“人单合一速决速胜”,就成为海尔工作作风的最新表述。“人单合一”是手段,“速决速胜”是目的。每一个SBU都要与市场准确地结合,然后以速度取胜。

第一个十年,创业,创出中国第一名牌;

第二个十年,创新,走出国门,创国际化企业;

第三个十年,创造资源,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

海尔企业精神的创新之路,就是海尔的品牌之路。但无论怎样调整,海尔人都自始至终胸怀着一个崇高的指向:创世界顶级品牌!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

一、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

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

赛马机制具体而言,包含三条原则:一是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二是职适其能,人尽其才;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在干部制度上,海尔对中层干部分类考核,每一位干部的职位都不是固定的,届满轮换。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要义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让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竞争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这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秘诀。

案例:

“我的创新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了!”

海尔冰箱中二事业部定单经理李少杰,提起2004年8月3日,十分兴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我的事迹。当时我在车间里还没下班,爱人打电话给我,那高兴劲儿可别提了!之后又有不少亲友打来电话祝贺。这一段时间里,我在精益生产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钣金线的节拍比前段时期20秒/台又有提高,达到19秒/台。这次企业选择我作为典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让我更加明白:有创新,才能成功!”

对这一天,洗衣机事业部检验班长田丰青同样难以忘怀:“„妈妈,你太厉害了,你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了!'8月3日晚上,我正在家看连续剧,突然接到了在外婆家的儿子打来的电话;我那铁杆球迷老爸连球赛都不看了,抢过话筒向我祝贺!那是7月31日,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了我的创新成果。回家我把这事说了,没想到球迷老爸每到《新闻联播》时间就马上换频道,连亚洲杯也„忍痛割爱',直等了三个晚上,终于看到了报道!第二天一上班,迎接我的都是同事们祝贺的笑容,我简直就成了厂里的焦点人物!说真的,要不是在海尔,我做梦也上不了中央电视台。就拿这项创新说吧,我只是提出了一个想法:使洗衣机的„耐压'和„接地'两个检测工序合二为一,厂里的技术人员就很快改造出了一台先进的仪器。要在别的企业,可能提也白提。真幸运,我是一名海尔人!”

在海尔,最让人感动的是,很多普普通通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员工,能够用心去做自己的工作;一些生产线上普通的工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搞一个技术改革,自己回家拿出钱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做。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用心去创造,去发明,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工作再提高一步,不管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只要是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都希望他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只要员工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你就肯定它的价值,这就是管理的核心。

二、授权与监督相结合

充分的授权必须与监督相结合。

海尔集团制定了三条规定: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流。

“在位要受控”有两个含义:一是干部主观上要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二是集团要建立控制体系,控制工作方向、工作目标,避免犯方向性错误;再就是控制财务,避免违法违纪。

“升迁靠竞争”是指有关职能部门应建立一个更为明确的竞争体系,让优秀的人才能够顺着这个体系上来,让每个人既感到有压力,又能够尽情施展才华,不至于埋没人才。

“届满要轮流”是指主要干部在一个部门的时间应有任期,届满之后轮换部门。这样做是防止干部长期在一个部门工作,思路僵化,缺乏创造力与活力,导致部门工作没有新局面。轮流制对于年轻的干部还可增加锻炼机会,成为多面手,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源。

三、人材、人才、人财

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对何为企业人才进行了分析,他提出企业里人才大致可由高到低分为如下三类:人材---这类人想干,也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但需要雕琢,企业要有投入,其本人也有要成材的愿望。

人才---这类人能够迅速融入工作、能够立刻上手。

人财---这类人通过其努力能为企业带来巨大财富。

对海尔来说,好用的人就是“人才”。“人才”的雏形,应该是“人材”。这是“人才”的毛坯,是“原材料”,需要企业花费时间去雕琢。但在如今堪称“生死时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没有这个时间。“人才”的发展是“人财”。“人才”是好用的,但是好用的人不等于就能为企业带来财富;作为最起码的素质,“人才”认同企业文化,但有了企业文化不一定立刻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光有企业文化还不行,还要能为企业创造财富,这样的人方能成为“人财”。无论是经过雕琢、可用的“人材”,还是立刻就能上手的、好用的“人才”都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寻求的是能为企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人财”!只有“人财”才是顶尖级人才!来了就可以为企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我们企业要想兴旺发达,就要充分发现、使用“人财”。

四、今天是人才,明天未必还是人才

人才的定义,就要看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大小,每一位海尔人都应该而且能够成为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今天是人才,明天就未必还是人才,海尔人应该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永远的人才?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坚定的目标,在提高自身素质、自我挑战的过程中就会彷徨、动摇。每个海尔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一定要和海尔创造世界名牌的大目标结合起来。

总之,企业要成功实现CRM战略,必须实现其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形成与CRM理念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使以客户为中心的CRM战略理念深入到整个企业。

第四篇:从海尔文化谈企业文化建设

公共关系学

从海尔文化浅谈企业文化

建设

从海尔文化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海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张瑞敏把海尔管理模式总结为12个字:“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

关键词:创新

企业文化

领导文化

一:服务的文化。海尔集团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不是仅仅体现在一般企业关注的售后服务上,而是贯穿到产前设计到产后销售的整个过程,融入到海尔文化的血液里。

从生产环节来看,海尔集团的质量意识就是“有缺陷的产品就等于废品”,“宁可损失上万元,也不给用户添麻烦”。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不少企业将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和等外品,而且这些产品最终都让它出厂。但是,海尔人却把质量当作生命来看。1985年,76台冰箱经检验不合格,张瑞敏命令责任者当众砸毁了这些不合格冰箱。至今,在海尔科技馆里,那把“闻名遐迩”的大铁锤还在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而且他们开展的“假如我是用户”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个海尔人的心中。

从售后服务环节来看,海尔人的文化理念是“海尔卖的是信誉,而不是产品”;“售后服务是产品的一部分”;“用户永远是对的,解除用户烦恼到零,海尔真诚到永远”。在售后服务领域内,海尔集团已将接待设施、标准用语、维修程度、管理程度等许多方面的CI指导思想制订了统一标准模式,并已在各售后服务部门实施。海尔的服务理念和海服务文化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了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售后服务已经成为众厂家和商家争夺消费者的重要领地。但是很少有企业像海尔那样,从产前设计和生产环节就植入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有的企业甚至无视售后服务,与消费者“捉迷藏”、“兜圈子”,这样的企业是不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的,更不用说发展壮大了。二:创新的文化。因具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而将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的国内企业也有不少,海尔集团就是十分典型的一例。

海尔提出,在海尔人人是人才;只有给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创新空间,才能满足外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了鼓励员工创新,海尔以员工姓名命名发明创造。多少年来,不仅是科研部门,生产线上员工们的小创新、小发明也比比皆是。海尔平均每天都有专利申报;平均每天都有新开发的产品。

最大的敌人是“创新的惰性”。海尔在成长了20年多后,全球营业额已突破1000亿元,张瑞敏却从那些凭借创新而领先的公司,比如

英特尔、戴尔、柯达等都在遭遇困境的情形中真正感到,他“唯一害怕的是自己”,“创新的惰性”这个“内部敌人”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海尔从此在组织能力、企业文化、价值创新等方面,对付大企业病、官僚主义等,消除惰性这个创新的隐性伴侣。海尔正是在不断地自我审视,不断地自我否定,不断地自我战胜中前进和发展的。美国学者加里·哈默在他的《管理大未来》书里说过:“将人类束缚在地球上的,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因为人类缺乏创造力。”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学海尔,就要学海尔的创新。”海尔创新文化已成为众多企业家倾心向往的管理境界。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近年来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与有竞争力的国际大企业相比较,还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劣势,主要原因是企业的R&D投入不足、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等。我们应该从海尔的观念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为、市场创新里面学习、借鉴、吸收一些精髓的东西,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领导的文化。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是其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张瑞敏是海尔文化的倡导者,也是坚定不移的推行者,他的态度和决心使海尔在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尔文化”。由此可见,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讲,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企业文化之所以能由自发之物成为企业经营者所自觉采取的手段,首先在于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功能的深刻认识。许多企业家和专家

指出,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它往往更是企业领导者经营理念的直接反映。

企业领导者在真正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功能和意义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坚决施行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和手段,必须身体力行。而事实上,很多的企业领导并未做到这一点。有的企业领导只是口头上重视和宣传企业文化,似乎作为一种时髦,但他们实际上可能只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甚至职工文化生活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他们仅满足于提炼一句或几句响亮的话语来激励员工或者应付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是不可想象的。也有的领导确实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有决心去培育,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手段,更多的是由于未能长期坚持下去,结果往往虎头蛇尾,最后只是一种没有生机、也没有效果的形式而已。这也是国内企业文化建设叫得热闹、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当张瑞敏1984年到海尔走马上任时,海尔是一个严重亏损、人心涣散、濒临倒闭的企业。在张瑞敏的带领下,青岛海尔由年亏损174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达到268亿元,产品涉及冰箱、空调、洗衣机、手机、电脑、冰柜、微波炉、洗碗机等13个门类58个系列9200多种,并且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大型电器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就领导文化来说,张瑞敏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到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这也是海尔那么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看出:企业文化虽然看似空洞,但它是企业“内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如果一家企业想要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公司CEO就必须着手创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创立一种正确的企业文化来迎合客户、供应商、政府以及一些地区组织的不同要求。

仔细研究《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世界500强企业,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一套培养新员工的企业管理文化手册,通常这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法宝之一。作为本届天津达沃斯论坛的导师之一,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翰。华生(John Watson)将主要讨论企业管理文化对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虽然内容空洞,但关键时刻也足以导致一家公司破产。约翰。华生说:“在今年天津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我被邀请去讨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这一议题。我比较了雪佛龙和世界其他地区成功公司的企业文化后发现,如今不管是客户、供应商、政府还是一些地区组织,他们的期望值在持续升高,作为公司CEO必须要适时创立一种正确的企业文化来迎合不同要求。”

世界经济论坛为企业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它也正吸引着全球无数最具活力的成长型公司,这些公司往往是创造新就业岗位、开发新技术并建立新商业模式的最佳企业代表。约翰。华生说:“许多刚成立的公司,最初只会把精力全部投在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采用新技术以及如何融资等外部因素方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企业文化虽然看似空洞,但它是企业‘内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企业若没有企业文化,就会失去社会竞争力,而创立企业文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历史的培育和堆积。作为全球第五大综合性能源公司,雪佛龙公司制定了一份“雪佛龙方式”(The Chevron way)企业管理文化宣传册。约翰。华生解释说:“这本宣传文件会详细描述公司的战略目标、国际视野、商业理念和企业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员工重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包括很多条,但本届亚洲达沃斯的主要议题是推动可持续增长。近几年来,在各国能源战略相继出台的情况下,企业海外兼并现象普遍,但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安全生产无法得到保障。很多人认为,英国石油公司(BP)在美国墨西哥湾海底的漏油事件与其企业管理文化缺失不无关系。BP公司进行了几次大规模企业兼并,其中包括以500亿美元收购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以及欧洲的一些石油公司等,巧合的是,自从完成并购后,安全事故就频繁发生,很多人认为这是“蛇吞象”后消化不良的后遗症。企业规模膨胀,经营范围扩大,但兼并后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融合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造成了历史罕见的生态破坏。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良好的表现。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协调性和企业整体思想的统一对外弘扬企业面貌,增加企业知名度。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和健康发展保证方向。

第五篇:海尔、北仑、宝钢企业文化建设考察报告

今年五月,市委宣传部、市政研会组织我市部分企事业单位政工干部对青岛海尔集团、宁波北仑发电股份公司、上海宝山钢铁集团股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学习考察。学习考察过程中听取了三家企业领导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介绍,实地参观了厂容厂貌和企业文化建设展览,并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学习考察,大家一致感到,海尔、北仑、宝钢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很好,非常有借鉴意义。主要特点为“两高两强”,即起点高、档次高,辐射强、特色强。我市企业文化建设与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家表示,一定要对照先进经验,认真查找不足,进一步提高认识,适时加以完善和改进,促进我市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推动我市企业深化改革贡献力量。

一、海尔、北仑、宝钢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领导重视,亲自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海尔、北仑、宝钢的领导十分重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海尔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站稳脚跟,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围绕市场创新培育企业文化,通过市场创新激发每个员工的新活力,从而为企业高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团队凝聚力。因而,海尔集团强调从根本上做文化,既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又吸收借鉴发达国家企业文化建设先进经验。海尔集团提出创新是海尔文化的灵魂,其中“所有的问题都应是零”,“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真诚回报社会”等经营管理理念在海尔快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海尔的全部营业额达到806亿元,其品牌已经排在国际家电业的第五名。北仑发电股份公司政工部主任杨雄伟提出,建设企业文化,领导必须重视。北仑发电股份公司是目前全国最大火力发电企业,公司领导把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护照”,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企业,打造国际一流品牌。通过全方位导入CIS,提炼整合企业理念,培育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宝钢股份公司领导亲自参与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参加企业文化建设大会,传播公司理念,进行企业文化交流演示,弘扬英模事迹,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二)全员参与,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支持度。企业文化从一般意义上说是企业家文化、经营者文化,但在广泛意义上说是全员文化,要有员工广泛参与并得到广大员工认同,才能发挥其对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海尔集团提出以大众传媒和特色活动为载体,使广大员工参与并认同海尔文化。他们强调海尔文化是海尔人的文化,人人都要参与文化的创建。同时,通过建设学习型团队,利用《海尔人》和《海尔新闻》坚持不懈地向员工灌输海尔文化,统一员工的思想,增加员工对文化建设的支持。北仑股份公司特别注重企业文化的“全员参与”,厂标的设计、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凝炼以及各种文化活动都提倡全体员工的支持与投入。企业制订的企业信条就是“北电的光彩,你我的光荣”,把每个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宝钢股份公司强调每一个宝钢人都代表宝钢形象,宝钢文化是宝钢员工的文化,并以“绿色的宝钢、我们共同的家园”作为公众理念,要求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坎里,从而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体现特色,建设比较充备的企业文化体系。在与海尔、北仑和宝钢企业领导座谈交流时,他们一致提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普通文化的建设,有其共同的规律。但是每一个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只有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出发,建设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力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海尔集团将本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即价值观。海尔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创新两个字。他们提出创新三个原则和六个方面的创新体系。三个原则即创新的目标(创造有价值的定单)、创新的本质(创造性的破坏)、创新的途径(创造性的借鉴和模仿)。六个方面的创新体系即战略创新是方向,强调问题管理,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观念创新是先导,提出“三只眼”(盯住内部、外部、用户)、斜坡球体、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理论;技术创新是手段;组织创新是保证;流程再造是活力;市场创新是目标。通过塑造科学的价值观,培育创新精神,使海尔由强走向更强。北仑发电股份公司把“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北电价值观渗透到企业文化的各个环节,铸成了“严谨、求实、高效、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安全生产促效益,科技环保图发展,创新管理铸辉煌”的经营理念和“为社会发展提供永续动力”的北仑使命,为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营造与国际一流电力企业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氛围奠定了基础。宝钢股份公司结合钢铁企业实际,强调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价值观,提出“忠诚、认真、严格、不断学习”的企业精神和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的奋斗目标,并确定了六大支撑策略,即完整体系策略、诚信体系策略、学习型组织策略、团结协作策略、现代公共关系策略、品牌策划策略,使宝钢股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进一步打造了宝钢强势文化。

下载看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看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尔、联想、TCL企业文化建设分析与比较(精选)

    海尔、联想、TCL企业文化建设分析与比较企业竞争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产品竞争、行销竞争、战略竞争和文化竞争。企业产品竞争的成功是一种短期成功,行销竞争的成功是一种中期成......

    海尔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

    1090103036 周振兴 企事业文化海尔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周振兴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

    海尔: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七个理由(大全5篇)

    海尔: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七个理由 2012-03-27 10:31:28来源: 价值中国网 作者: 张雪奎 跟贴0条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

    从“海尔模式”看企业经营管理[共五篇]

    从“海尔模式”看企业经营管理海尔公司的成功之路堪称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一个罕见的成功案例,一个亏损147万元的小厂,17年之后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年销售额从1984年......

    从海尔的成长之路看企业的发展战略

    从海尔的成长之路看企业的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07 - 11-19 【 双击鼠标滚屏 】 一、海尔的成长之路 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是在引进德国利渤海尔电冰箱生......

    由收费站管理看企业文化建设

    重温科学发展观涵义之我见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此时此话意义深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接近尾声,忙忙碌碌了整个过程,似乎还有太多说不出的感慨,借此机会重温科......

    从梁山集团看企业文化建设[范文大全]

    梁山集团的创始人是落弟秀才王伦,但是由于其胸怀气度只能做一个乡镇企业的副厂长。而从国有大型企业中跳槽出来的林冲是见过大世面的,他早就看出王伦不是成大事业的材料,遂一刀......

    从梁山集团看企业文化建设

    梁山集团的创始人是落弟秀才王伦,但是由于其胸怀气度只能做一个乡镇企业的副厂长。而从国有大型企业中跳槽出来的林冲是见过大世面的,他早就看出王伦不是成大事业的材料,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