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山集团看企业文化建设[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17:2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梁山集团看企业文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梁山集团看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篇:从梁山集团看企业文化建设

梁山集团的创始人是落弟秀才王伦,但是由于其胸怀气度只能做一个乡镇企业的副厂长。而从国有大型企业中跳槽出来的林冲是见过大世面的,他早就看出王伦不是成大事业的材料,遂一刀杀之,拥气度如海、霸气外露的大流氓晁盖为董事长。

此后,梁山才开始从乡镇小作坊开始走向民营化,并最终成为称雄一世一地的综合企业集团。本文着重分析梁山集团的企业

文化。

晁盖的人格魅力

谈企业文化,领导文化是绕不过的必经之桥。晁盖外号“托塔天王”,个人业务能力突出,平生仗义疏财,为人义薄云天,专爱结交天下流氓。在宋徽宗时代的市场环境下,他这一独特的人格魅力极具号召力,他初上梁山时身边就有吴用、阮氏三雄及刘唐等骨干人才。晁盖在梁山当权后,凭其名震天下的个人名声很快就聚集一帮人才,开始向外扩张,将梁山周边的小公司一一吞并。

原本是政府公务员的杨志护送生辰纲却被晁盖给抢了,但杨志最终被其人格魅力所感也加入了他的集团,这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其它持观望态度的人会说:你看,杨志都去了,咱们还不去?

在对待员工的问题上,晁天王的表现也确是仗义和大度,救下与自己素昧平生的刘唐,作为一山之主亲自前往江州救宋江。梁山的恩人柴进有难,被陷于高唐州,晁盖也是一心要前往搭救。由此可以晁盖对待兄弟的确仗义,能做到富贵不忘本,绝对配的上好汉二字,对待兄弟,对待朋友,晁天王可以做到两肋插刀,出生入死,不顾自己的危险,甚至出卖过自己的白胜,都托人救出。所以说晁天王义气深重毫不过分。

可以说,梁山集团之所以兴旺起来,最初得益于晁盖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就是当时梁山集团的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其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义”字。他把梁山当时议事的大厅起名为“聚义厅”。但是值得晁盖死时,梁山还没有一套成熟的企业文化体系。

已经颇具规模的梁山集团面临着战略发向的根本问题,当解决“活下去”问题时,走向哪?为何而走?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梁山将终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民营企业。直到梁山集团的另一个主要领导人的加盟才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大家都知道,这个领导人叫宋江!

梁山信条: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的提出对梁山集团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

虽然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给了他们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梁山集团所从事的多是非法暴利经营项目却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必须有一个合法的理由及一套可以所有员工信服的理论基础,这就是梁山信条“替天行道”的提出。

“替天行道”者,代上天主持公道也。假天之名而行事,此与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假上帝之名行事一个道理,是天让我们这么干的。在那时,“天、地、君、师、父”是毫无疑问的权威,何况天意从来高难问,梁山集团的终于找到了一条可让各路流氓打天下的文化大旗。

此时晁盖的个人权威开始退居其次的地位,无数事实说明任何个人权威凌驾于组织之上都都是危险的。而且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晁盖的领导能力已经开始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做为一个重要领导此时应该总揽全局,关心战略问题,可他还是一昧好奋斗狠,一些具体的小业务还要亲自出马,总是与低阶段员工混在一起,最终因工伤死一线。

但是此时梁山已经有了成套的管理体系与成熟的企业文化了,尽管老大的因工而亡对他们是一个打击,但是这种打击显然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替天行道”这一信条留有极大的相反的解释空间,最终也导致了梁山集团的破产。

宋江的个人文化标签

梁山集团各中层干部的背景都相当复杂,以前都是称雄一方的牛人。要想做他们的老大当然得有两把刷子。但是宋江是一个异类,是一个完成不同于晁盖的优秀领导者。

宋江自评“貌黑身矮,出身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水浒传》六十八回)。但是宋江同样也是一个有着强烈个人魅力的人。其一,他人称“及时雨”,在职场拥有急公好义的名声,梁山集团上一大帮中层骨干都曾经受过他的恩惠,曾经为救晁盖干过杀妻的事。其二,他又人称“呼保义”,孝敬父母那是出了名的,这又为他的个人形象加分不少。其三,宋江自幼读儒家书,受传统教育,文笔精通。曾在浔阳楼中题过反诗,算上一个文化人。其四,他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县衙押司(小吏不能算官)相当于机关中的文书或秘书,养成一种办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个性,同时他对玩弄权术还有一定的能力。

以上这些还不足矣让他当上梁山集团董事长的位置,我分析最重要一条就是,他身无武功,基本上没有什么具体的业务能力,这让梁山集团各势力在争老大的时候反而成为了一种优势。更重要的是,宋江很善于企业文化建设,他懂得给手下的员工们一个美好的愿景。

同时宋江对梁山集团的管理体系进行了梳理,使得架构更为严密。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思考,梁山集团的明天在哪里?

江掌权后还办了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大事,即把“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许多人不理解宋江的做法,但也这暗示着梁山集团即将实行的战略转型。

改弦易辙:顺天护国

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宋江极为不满,骂宋江是“下等人”。因为宋江把梁山集团最终带到了破产。

金圣叹只是文学批评,他没有在企业中呆过,他不懂得用市场的因素

来批判。宋江从改聚义厅那天起,就想到了走向联合兼并之路。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要与其它的集团一样把事业做大,建立起自己的王国。这是宋江的局限性,也是他们企业文化的局限性。

宋江在接受宋朝赵氏集团的兼并重组条件后,改“替天行道”这一企业信条为“顺天护国”。他解释说以前的“替天行道”替的是天子,赵氏当时是皇帝,自称天之子。至此,他手下的员工们才明白过来,替天行道是在帮在皇帝做事?宋江还怕手下不明白,直接改旗为“顺天护国”。顺者,归顺也!

主要领导人既存此心,企业与员工的命运可想而知。

梁山集团被兼并重组后,梁山员工看似衣锦还乡,但是论玩权术,一直混在低阶小吏阶层的宋江如何是赵氏集团CEO高俅的对手?赵氏集团给他们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吞并方腊集团,一个与当年与他们同病相怜的集团。一场惨烈的整合之路后,梁山集团势力基本瓦解,最终高俅逼宋江服毒酒而死。梁山集团员工死伤大半,剩下的都终老于江湖。一个曾经轰轰烈烈的大型集团终究灰飞烟灭——从此,江湖上只流传着他们的传说。

第二篇:从梁山集团看企业文化建设

梁山集团的创始人是落弟秀才王伦,但是由于其胸怀气度只能做一个乡镇企业的副厂长。而从国有大型企业中跳槽出来的林冲是见过大世面的,他早就看出王伦不是成大事业的材料,遂一刀杀之,拥气度如海、霸气外露的大流氓晁盖为董事长。此后,梁山才开始从乡镇小作坊开始走向民营化,并最终成为称雄一世一地的综合企业集团。本文着重分析梁山集团的企业文化。晁盖的人格魅力 谈企业文化,领导文化是绕不过的必经之桥。晁盖外号“托塔天王”,个人业务能力突出,平生仗义疏财,为人义薄云天,专爱结交天下流氓。在宋徽宗时代的市场环境下,他这一独特的人格魅力极具号召力,他初上梁山时身边就有吴用、阮氏三雄及刘唐等骨干人才。晁盖在梁山当权后,凭其名震天下的个人名声很快就聚集一帮人才,开始向外扩张,将梁山周边的小公司一一吞并。原本是政府公务员的杨志护送生辰纲却被晁盖给抢了,但杨志最终被其人格魅力所感也加入了他的集团,这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其它持观望态度的人会说:你看,杨志都去了,咱们还不去? 在对待员工的问题上,晁天王的表现也确是仗义和大度,救下与自己素昧平生的刘唐,作为一山之主亲自前往江州救宋江。梁山的恩人柴进有难,被陷于高唐州,晁盖也是一心要前往搭救。由此可以晁盖对待兄弟的确仗义,能做到富贵不忘本,绝对配的上好汉二字,对待兄弟,对待朋友,晁天王可以做到两肋插刀,出生入死,不顾自己的危险,甚至出卖过自己的白胜,都托人救出。所以说晁天王义气深重毫不过分。可以说,梁山集团之所以兴旺起来,最初得益于晁盖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就是当时梁山集团的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其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义”字。他把梁山当时议事的大厅起名为“聚义厅”。但是值得晁盖死时,梁山还没有一套成熟的企业文化体系。已经颇具规模的梁山集团面临着战略发向的根本问题,当解决“活下去”问题时,走向哪?为何而走?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梁山将终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民营企业。直到梁山集团的另一个主要领导人的加盟才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大家都知道,这个领导人叫宋江!梁山信条: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的提出对梁山集团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虽然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给了他们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梁山集团所从事的多是非法暴利经营项目却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必须有一个合法的理由及一套可以所有员工信服的理论基础,这就是梁山信条“替天行道”的提出。“替天行道”者,代上天主持公道也。假天之名而行事,此与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假上帝之名行事一个道理,是天让我们这么干的。在那时,“天、地、君、师、父”是毫无疑问的权威,何况天意从来高难问,梁山集团的终于找到了一条可让各路流氓打天下的文化大旗。此时晁盖的个人权威开始退居其次的地位,无数事实说明任何个人权威凌驾于组织之上都都是危险的。而且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晁盖的领导能力已经开始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做为一个重要领导此时应该总揽全局,关心战略问题,可他还是一昧好奋斗狠,一些具体的小业务还要亲自出马,总是与低阶段员工混在一起,最终因工伤死一线。但是此时梁山已经有了成套的管理体系与成熟的企业文化了,尽管老大的因工而亡对他们是一个打击,但是这种打击显然是可以承受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替天行道”这一信条留有极大的相反的解释空间,最终也导致了梁山集团的破产。宋江的个人文化标签 梁山集团各中层干部的背景都相当复杂,以前都是称雄一方的牛人。要想做他们的老大当然得有两把刷子。但是宋江是一个异类,是一个完成不同于晁盖的优秀领导者。宋江自评“貌黑身矮,出身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水浒传》六十八回)。但是宋江同样也是一个有着强烈个人魅力的人。其一,他人称“及时雨”,在职场拥有急公好义的名声,梁山集团上一大帮中层骨干都曾经受过他的恩惠,曾经为救晁盖干过杀妻的事。其二,他又人称“呼保义”,孝敬父母那是出了名的,这又为他的个人形象加分不少。其三,宋江自幼读儒家书,受传统教育,文笔精通。曾在浔阳楼中题过反诗,算上一个文化人。其四,他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县衙押司(小吏不能算官)相当于机关中的文书或秘书,养成一种办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个性,同时他对玩弄权术还有一定的能力。以上这些还不足矣让他当上梁山集团董事长的位置,我分析最重要一条就是,他身无武功,基本上没有什么具体的业务能力,这让梁山集团各势力在争老大的时候反而成为了一种优势。更重要的是,宋江很善于企业文化建设,他懂得给手下的员工们一个美好的愿景。同时宋江对梁山集团的管理体系进行了梳理,使得架构更为严密。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思考,梁山集团的明天在哪里? 宋江掌权后还办了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大事,即把“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许多人不理解宋江的做法,但也这暗示着梁山集团即将实行的战略转型。改弦易辙:顺天护国 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宋江极为不满,骂宋江是“下等人”。因为宋江把梁山集团最终带到了破产。金圣叹只是文学批评,他没有在企业中呆过,他不懂得用市场的因素来批判。宋江从改聚义厅那天起,就想到了走向联合兼并之路。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要与其它的集团一样把事业做大,建立起自己的王国。这是宋江的局限性,也是他们企业文化的局限性。宋江在接受宋朝赵氏集团的兼并重组条件后,改“替天行道”这一企业信条为“顺天护国”。他解释说以前的“替天行道”替的是天子,赵氏当时是皇帝,自称天之子。至此,他手下的员工们才明白过来,替天行道是在帮在皇帝做事?宋江还怕手下不明白,直接改旗为“顺天护国”。顺者,归顺也!主要领导人既存此心,企业与员工的命运可想而知。梁山集团被兼并重组后,梁山员工看似衣锦还乡,但是论玩权术,一直混在低阶小吏阶层的宋江如何是赵氏集团ceo高俅的对手?赵氏集团给他们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吞并方腊集团,一个与当年与他们同病相怜的集团。一场惨烈的整合之路后,梁山集团势力基本瓦解,最终高俅逼宋江服毒酒而死。梁山集团员工死伤大半,剩下的都终老于江湖。一个曾经轰轰烈烈的大型集团终究灰飞烟灭——从此,江湖上只流传着他们的传说。

第三篇: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1、构建和培育集团企业特色文化重要意义

(1)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推动企业的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员工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宽松的工作环境, 使员工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发掘每一个人的潜能, 激发他们的士气,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 使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 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向上, 从而凝聚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 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 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优质产品、精明销售或服务理念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2)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形成企业的竞争力。现代经济学拓展了传统资本的边界, 把组织文化纳入了资本范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企业员工具有某种独特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以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为出发点, 将企业资本划分为知识资本、文化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 并把这些视为组织资本。一个企业长久立于市场, 强调的是市场竞争力, 而竞争力的形成依据企业的资本。企业文化

是企业资本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中, 消费者选择某个企业的产品, 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企业的文化,表示他对某种文化的认同。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通过研究发现, 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三大方面: 顾客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员工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品牌影响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而决定企

业这三方面状况的正是企业文化。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 也就赢得了竞争。

2、构建和培育集团企业特色文化方法措施

(1)要从发掘和塑造集团企业的核心理念入手。企业的核心理念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和概括, 要站在集团企业的发展远景、价值观、经营理念和各企业行业特点的角度去研究去挖潜, 并逐步融合到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进而升华到企业精神的层面上。具体操作时先由集团企业领导来确定总体基调和目标, 然后对各下属企业和员工的想法、现存的思想状况进行广泛调研, 在集中研究和深刻分析后进行提炼, 确保企业核心理念精准性, 从而实现企业员工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同和尊重。

(2)制定符合集团企业发展实际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规范的制度作为管理的基础, 企业员工就不能统一步调, 统一思想, 这一点对集团企业尤为重要。制定的规章制度不仅要有刚性管理的方式和手段, 也有体现出人文关怀的各种措施方法, 从制度上实现对员工拴心留人。

(3)打造集团企业形象。一个人的形象是人的外在表现形式, 直接影响着第一印象。一个企业也是如此, 它是企业的人、事、物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印象总和, 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概念。打造一个成功的企业形象要以企业文化理念为基础, 从增强企业形象的吸引力、感染力的方面来设计和规划, 使企业徽章、企业标语、厂容厂貌、产品与服务等能全面体现企业特点和企业精神风貌。

3、宣传贯彻企业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1)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渠道。企业使命、企业发展远景、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理念要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 必须通过会议动员、企业内刊、宣传栏、局域网等沟通渠道, 对塑造的企业文化进行全面的宣传和阐释, 让员工深刻理解和感受到集团企业文化氛围, 使企业文化内化在员工心灵上, 外化在员工可见行为和企业产品、服务或其他有形物质实体上, 从而激励企业员工为促进集团企业健康发展而奋斗。(2)培养和塑造企业模范人物, 实现企业文化可见性。在集团内的各个企业中培养和塑造岗位标兵和技术能手, 充分发挥岗位模范人物的榜样作用。在岗位模范人物评选和宣传过程中要以企业文化理念为核心, 通过对岗位模范人物和事迹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让企业员工都知道为什么他们是先进, 他们做的哪些事是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这样的榜样作用为其他员工树立了一面旗帜, 从而使企业文化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

(3)将企业文化贯穿于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中。一个企业要不断发展, 就必须注重和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提高员工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同感, 自觉接受教育培训, 要将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要求贯穿到员工教育培训过程中, 在对员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同时, 加强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的灌输和教育。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将企业价值观念间接地传达给员工, 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 使他们逐步转变 思想, 更新观念, 由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 把企业的目标当作

自己的奋斗目标, 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将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的薪酬管理。薪酬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象一把双刃剑, 使用得当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而使用不当就会给企业管理带来诸多麻烦, 使员工失去对组织的信任和认可。因此要将 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的薪酬管理之中, 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薪酬管理系统, 将货币形式的工资报酬与精神激励协调配合, 实现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完美结合。

(5)将企业文化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把企业文化因素纳入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中, 通过企业文化去塑造员工的价值理念, 激发员工的行为动向, 改造员工的道德人格, 强化员工的工作精神。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到了各项具体工作中, 实现对员工保持不变的尊重, 就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与工作评价时, 将业绩考核与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有机结合, 从一开始就与员工保持着密切的沟通, 企业与员工双方对问题的关 注点都能达成一致, 那么绩效考核与评价工作就会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6)将企业文化与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企业发展实践中, 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一致的。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正确的战略方针, 会导致失败;而没有自觉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企业也会因失去内在凝聚力而导致严重后果。因此, 要将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 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内在一致性, 使物质和精神并重, 共同促进集团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篇:从三鹿的覆灭看企业文化建设

《易友》从三鹿的覆灭看企业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三鹿集团的覆灭是令人遗憾的,其董事长田文华晚节不保更是让人惋惜。如果三鹿的管理者们在接到顾客投诉的第一时间就认真对待,在查明真相后勇敢地召回不合格产品,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结石宝宝,三鹿也不会走向破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不可思议的大崩溃呢?

三鹿事件的发生有其不利的外部因素,比如不法奶贩子的贪婪,在原奶里掺入三聚氰胺;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为扩张争夺奶源;政府监管不利,名优产品实行免检。这些原因虽然客观上影响了三鹿,但并不是三鹿失败的主要原因。

究其原因,三鹿其实是死在自己手里的。从内部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是因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企业决策者忘记了核心价值观这个处理大是大非的指南针。其覆灭的原因,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见利忘义。

什么是义呢?核心价值观就是义。三鹿的决策者都忘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古话,忘记了诚信是企业的经营之本,忘记了质量就是生命,更忘记了他们自己提炼的核心价值观:为提高大众的营养健康水平不懈进取。结果,当他们发现问题时,不是及时纠正错误,而是知错犯错,一错再错,给无数消费者带来了痛苦,自己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那么让三鹿忘掉大义的是什么呢?是利益。如果披露真相,召回产品,企业就要回收销毁货品,赔偿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损失,企业信誉受损失,还会丢失市场,影响公司上市,甚至会影响国家形象(当

时正值奥运开幕前)。而如果能够蒙混过关,这些损失都可以避免。最终,在这场利与义的权衡中,三鹿作出了错误的选择。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痛定思痛之余,我们有必要总结一下三鹿事件留给后人的启示。

一、要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三鹿事件告诉我们,要永远从顾客的根本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这是健康的文化基因,是打造百年老店的根基。在以人为本的今天,谁欺骗坑害消费者,认最终被消费者抛弃;真正把顾客放在心里,顾客就会把他放在心里。

二、要恪守核心理念,即使因此蒙受损失也不放弃。岁寒方知松柏高洁,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要时刻坚守,尤其在不利条件下还能始终如一,这才是真正的文化。百年老字号同仁堂有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不敢减物力,这就是同仁堂永远恪守的核心价值观,也正是它支撑着同仁堂历经四百余年而依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要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地。从公开的资料看,三鹿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遗憾的是,他们的文化在关键时刻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文化是伪文化,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在利益面前就把核心价值观抛到脑后。企业文化一定要落地,要将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全体员工的思想,否则企业文化永远只能是墙上的标语和嘴上的口号。

愿我们的企业管理者能记住三鹿这个案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用先进的文化指导工作,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基业常青的DNA,成为支持企业持续成长的原动力。

2009年6月1日星期一

第五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看烟草企业文化建设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看烟草企业文

化建设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对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哲学思考和实践,对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整体观点,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烟草行业共同价值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整体观点,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部分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整体观点,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把树立行业共同价值观作为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烟草行业树立共同价值观的根本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和企业与国家、社会、消费者等利益主体的关系,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同时,行业和企业又是一个人际互动的系统,其内部成员的互动关系与交互作用方式,也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重要因素。一个行业和企业的价值观就是在这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也不是行业成员个人意识的简单累加。行业价值观是行业内企业与职工的价值观的统一体。企业要使职工认同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把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同行业的共同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职工为实现“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而自觉遵守相应的规范和准则,形成统一意志。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企业文化所体现的是软性管理,它把管理的重心从物的管理转移到人的管理上来,重视人、尊重人、培养人、激励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以人为本,摆正人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指出,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强调人是实践的主体,人的精神因素在实践过程中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职工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因此,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应注重人在实践过程中的能动性,把人放在管理的主体地位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哲学基础。建设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依靠群众,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广大职工 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而企业要把人看成具有多方面需要、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全面发展的“文化人”。企业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渗透作用,用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

目前,烟草行业正在推进的各项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都面临着新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尤其应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对人的导向作用,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目标和理想统一于行业共同价值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应正确把握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根据马克思主义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遵循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坚持“两个至上”的宗旨,同时还要挖掘自身优势,突出个性,发展个性,建设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另外,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还应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遵循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效率、法制”的要求,从企业实际出发,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企业的实际与时代的精神结合起来。

根据马克思主义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烟草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历史,自觉落实行业共同价值观,提炼出反映个性的企业精神。其次,要重视建设符合企业实际的制度文化,实现文化和制度的有机融合。

根据马克思主义联系的普遍性原理,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系统性原则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系统性。所谓的系统性是指系统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坚持系统性原则,就是要认识到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是企业行为在意识上的全面反映。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这个角度出发,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要做好两个定位:一是“空间定位”;二是“时间定位”。“空间定位”就是全面策划,具体负责,全盘搞活,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一项全面工作来策划和推进。“时间定位”则是更多地关注和遵循系统的渐变与发展的动向和规律,随时修正错误的思维和行为倾向。我们要着眼未来,立足企业,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企业的特色入手,丰 富企业的文化积淀。

根据马克思主义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创新

马克思主义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事物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新的过程。这就要求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创新。

首先,要重视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和员工时刻保持创新激情,在尊重客观的前提下,敢于发扬个性,敢于创新。

其次,明确各阶段的目标。要根据某一特定历史时期面临的客观形势,适时提出自己的总体奋斗目标和阶段目标,通过目标的实现,激发员工的潜能。

最后,要重视与企业文化建设配套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烟草专卖局

下载从梁山集团看企业文化建设[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梁山集团看企业文化建设[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培训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培训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培训讲师:谭小琥谭小琥老师老师介绍:品牌策略营销专家清华大学特邀讲师世界华人500强讲师中国金牌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企业教练(RCC)中国式......

    浅析某集团企业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浅析某集团企业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摘要】 企业文化,从狭义上讲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

    浅析美的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班级:市场营销112学号:020311219姓名:董振明浅析美的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摘 要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区域竞争、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提升文化竞争力是企......

    亚太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品质 品牌 品格-记浙江亚太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史浙江亚太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于2001年,集团公司厂房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注册资本1.5亿元,现有总资产10亿元,员工1200多......

    红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红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核心理念是企业文化体系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它规定了企业对人对事所秉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红塔集团的核心理念由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两部分组......

    浅析美的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班级:市场营销112 学号:020311219 姓名:董振明 浅析美的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摘 要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区域竞争、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提升文化竞争......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策划案

    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策划案作者:真情 联系作者2006-07-07 21:04:48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策划案企业文化建设一般要遵循的基本步骤:搭班子—动员—调研(二手资料、问卷调查、访谈)—......

    科达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文化强企 开创非公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刘爱伟、冯传友 科达集团成立于1984年,经过28年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拥有17家成员企业、一家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