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县属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县县属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XX县国企改革行动方案(2021-2022年)》(X办发〔2021〕X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企改革专项资金遵循“谁使用、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专款专用、滚动使用、统筹实施、高效安全。
第二章专项资金来源和使用范围
第三条国企改革专项资金是指国有企业资产处置收入(企业改革完成后的剩余部分)、国有企业改革中土地使用权处置收益及其他可用于国企改革的资金。
第四条县政府委托XX县X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设立国有企业改革资金专户(以下简称“资金池”),专项用于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的收付、核算。“资金池”资金由财政部门拨付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拨付XX公司,属财政性资金,纳入专项资金监督及绩效管理体系。国企改革专项资金日常管理费用由县财政保障。
第五条各企业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编制所属企业改革所需资金预算,报县财政部门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国企改革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县属国有企业破产、关闭、清算注销费用缺口,即县属国有破产、关闭、清算注销企业的全部费用扣减企业资产变现收入(不含改革企业土地使用权处置收入)后的不足部分。本条所指清算注销是指企业仅拖欠职工工资、社保债务,无其他非职工债务,企业资产变现不足以安置职工,需申请国企改革专项资金安置职工后,即可进行简易注销的情况。
第六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清算费用或破产管理人费用。
包含公告、诉讼、仲裁等费用;资产评估、审计、法律服务等聘用中介机构的费用;清算组人员费用;管理、变价和分配企业财产所需要的费用及办公费用(破产管理人执行职务费用、报酬及聘用工作人员费用)等。(二)职工安置费用。
包含依法解除或终止“4050”以下职工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拖欠的工资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遗属补助,下岗职工的生活补助费用和“4050”以上职工生活补助费等。以上费用执行标准按照《XX县国资国企改革行动方案(2019-2020年)》(X办发〔2020〕X号)及相关政策法规确定。
第三章职责分工
第七条国企改革专项资金使用涉及各县属国有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县国企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企改办)、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商务局(国资部门)、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医保局、XX公司。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企业破产管理人或清算组:提出国企改革资金申请,按规定使用资金,落实绩效目标。
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的初审和汇总上报、绩效管理,监督资金的使用。
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商务局(国资部门):负责拟定国企改革专项资金使用总体绩效目标,对资金实施审核、监管。
县企改办:负责对企业所报材料完整性进行审核,报县政府同意后出具拨款通知书。
县财政局:负责拨付“资金池”资金,对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申请、审核流程进行复核,将各企业主管部门所需改革资金及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管理费列入预算保障。
县民政和人社局、县医保局:按照部门职能对职工安置方案进行审核;对职工身份和社保情况予以认定。
XX公司:负责“资金池”收付管理,并对国企改革专项资金进行核算。
第四章资金的审批、拨付程序
第八条为确保资金安全,国企改革专项资金拨付使用时需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第九条审批、拨付程序如下:
(一)申请。
清算组或破产管理人向企业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向县企改办提交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1.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及申请表;
2.企业改革方案(清算方案或破产预案)和职工安置方案;
3.县企改办批复破产、关闭、清算注销的文件;
4.改革期间(当年或上年)的财务审计报告、清产核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
5.企业改革费用测算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6.企业资产变现情况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7.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及附件。
(二)审核。
县企改办对提交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初审后出具意见,企业主管部门根据初审意见将相关材料分送国资部门、人社、医保等部门审核,相关部门审核后在审核表上签字盖章。具体审核内容如下:1.清算费用或破产管理人费用。
诉讼费、资产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等按照相关规定计算。
破产企业的资产评估、审计、法律服务、日常开支、聘用工作人员等费用由法院指定的破产管理人结合工作实际确定,需报债权人会议或债权人委员会审核的费用,经审议表决通过后,组织实施。
清算注销企业聘请第三方人员费用、清算组人员费用及办公费用由清算组结合工作实际出具意见并报主管部门确定。
企业市场化退出过程中,需申请财政垫资的,应由企业主管部门申请,履行财政评审、政府采购程序。
破产企业、关闭企业和清算注销企业聘用人员劳务费参照如下标准:外聘工作机构负责人3000元/月(聘用人员数量按企业在册职工人数100人以上聘用人员3人以下;企业在册职工人数50-100人聘用人员2人以下;企业在册职工人数50人以下聘用人员1人)、各工作小组组长2000元/月、工作组其他人员1500元/月;企业留守人员1400-2000元/月。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成立企业留守小组,该小组成员3-5名,负责全县破产、关闭和清算注销企业的留守工作。
2.职工安置费用。
由人社、医保、国资按职责审核确定。人社部门主要审核经济补偿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费用;医保部门审核职工医疗保险拖欠等相关费用;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工资拖欠、下岗职工生活费等相关费用;国资部门审核“4050”以上职工生活补助费用标准,组织研究确定其他无具体政策依据费用,如职工出资用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款项等。
(三)拨款。
相关部门审签意见后,由财政部门对资金申请、审核流程进行复核,企业主管部门将盖章后的审核表报县企改办,由县企改办审批或报县政府审批(清算费用或破产管理人费用由县企改办审签,职工安置费用由县政府审签。若一次性申请金额达到50万及以上,则不论何种属性费用,均需县政府审签)。履行完审批程序后,由县企改办向XX公司出具拨款通知,XX公司在收到通知后三个工作日内与企业主管部门完成资金划转。第五章预算绩效管理
第十条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商务局(国资部门)、各县属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及县属国有企业(破产管理人和清算组)要将预算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综合衡量国企改革资金使用效果,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一条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商务局(国资部门)负责拟定国企改革专项资金总体绩效目标,并在总体绩效目标框架内,指导企业主管部门制定具体项目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的设定应以推动县属国有企业改革为主线,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清晰反映预期产出和效果,相应的绩效指标应当细化、量化、可衡量。
第十二条做好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县国资部门、县属国有企业主管部门要对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实施监控,发现执行偏离绩效目标时及时予以纠正,并报送县财政局。县属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应对报送情况的真实性负责。对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县财政局应暂缓或停止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的拨付、督促及时整改落实。
第十三条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县属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应于年度终了,针对本部门所属国有企业使用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的情况开展绩效自评,向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商务局(国资部门)报送自评报告,县属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报送情况的真实性负责。每年3月份,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商务局(国资部门)依据年度绩效目标对上年国企改革专项资金使用及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总体绩效评价,形成评价报告报县政府和县财政局。
第六章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商务局(国资部门)、县财政局要加强对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按规定使用;县属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含县国资部门)应加强对企业使用资金的监督管理;县属国有企业破产管理人和清算组要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审计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察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五条对违反规定挤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侵占资金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第七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办法仅适用于破产、关闭、清算注销的县属国有企业,由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商务局(国资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