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项核心制度大框架
多项核心制度大框架
一、首诊负责制度
1、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3、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务科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5、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副行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科室主任、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室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室主任查房每周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3、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室主任临时检查患者。
4、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室主任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5、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6、查房内容:
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
3)、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室主任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主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
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
2、会诊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3、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
4、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四、会诊制度
1、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
2、急诊会诊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5分钟内到位。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
3、科内会诊原则上应每周举行一次,全科人员参加。主要对本科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进行全科会诊。会诊由科主任负责组织和召集。会诊时由主管医师报告病历、诊治情况以及要求会诊的目的。通过广泛讨论,明确诊断治疗意见,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
4、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行科间会诊。科间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写明会诊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请科室。应邀科室应在24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会诊时主管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后要填写会诊记录。
5、全院会诊: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全院会诊由科室主任提出,报医务科同意或由医务科指定并决定会诊日期。会诊科室应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务科,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诊时由医务科或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召开,业务副院长和医务科长原则上应该参加,业务院长作总结归纳,应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主管医师认真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
医疗机构应有选择性地对全院死亡病例、纠纷病例等进行学术性、回顾性、借鉴性的总结分析和讨论,原则一年举行≥2次,由医务科主持,参加人员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委员会成员和相关科室人员。
6、院外会诊。邀请外院医师会诊或派本院医师到外院会诊,须按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42号令)有关规定执行。
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制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技术规范,并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2、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三级医师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科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3、、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4、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5、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执行《平昌县各级医院及各级医师手术范围(暂行)》(平卫发[2002]54号),二级医院参照执行。
(一)、手术分类
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四类:
1、四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2、三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3、二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4、一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1、住院医师
2、主治医师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
4、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四类手术。
2、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三、四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类手术。
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二、三、四类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逐步开展一类手术。
4、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二、三、四类手术,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一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一类手术、开展新的手术。
5、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各类手术,特别是完成开展新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四)、术审批权限
1、正常手术:原则上经科室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权的科副主任审批。
2、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须经科室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备案,必要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院领导审批。但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主管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1)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2)同一患者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
(3)高风险手术;
(4)本单位新开展的手术;
(5)无主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纠纷的手术;
(6)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人士等;
(7)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八、术前讨论制度
1、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2、术前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参加,手术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
3、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其依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是否履行了手术同意书签字手续(需本院主管医师负责谈话签字);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等;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4、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2-3天邀请麻醉科及有关科室人员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在24小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1周内进行讨论。
2、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加。
3、死亡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亡原因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诊断等。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
4、讨论记录应详细记录在死亡讨论专用记录本中,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并将形成一致的结论性意见摘要记入病历中。
十、查对制度
1、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六、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2、手术室
1)、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后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4)、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送检。
3、药房
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4、血库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种类和剂量、血液质量。
5、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6、病理科
1)、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
7、放射线科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8、理疗科及针灸室
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9、(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
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
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其他科室亦应根据上述要求,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
十一、医生交接班制度
1、科室病区值班需有一和二线值班人员。一线值班人员为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二线值班人员为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本院见习期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参加值班时应在本院有执业资格医师指导下进行医疗工作,不得单独值班。
2、科室病区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医师应按时接班,听取交班医师关于值班情况的介绍,接受交班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
3、对于急、危、重病患者,必须做好床前交接班。值班医师应将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所有应处理事项,向接班医师交待清楚,双方进行责任交接班签字,并注明日期和时间。
4、值班医师负责科室病区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者临时情况的处理,并作好急、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及医疗措施的记录。一线值班人员在诊疗活动中遇到困难或疑问时应及时请示二线值班医师,二线值班医师应及时指导处理。二线班医师不能解决的困难,需经主管医师协同处理的特殊问题时,主管医师必须积极配合。遇有需要行政领导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总值班或医务科。
5、一线值班医师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遇到需要处理的情况时应立即前往诊治。如有急诊抢救、会诊等需要离开科室病区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及联系方法。二线值班医师可住家中,但须留联系方式,接到请求电话时应立即前往。
6、值班医师不能“一岗双责”,如即值班又坐门诊、做手术等,急诊手术除外,但在病区有急诊处理事项时,应由备班进行及时处理。
7、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应将重点患者情况向病区医护人员报告,并向主管医师告知危重患者情况及尚待处理的问题。
十二、新技术准入制度
1、新技术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实施。
2、实施者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申请表》,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实施细则、结果及风险预测及对策,科主任审阅并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
3、医务科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论证,提出意见,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开展实施。
4、新业务、新技术的实施须同患者签署相应协议书,并应履行相应告知义务。
5、新业务、新技术实施过程中由医务科负责组织专家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组织会诊和学术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较大的技术问题。日常管理工作由相应控制医师和监测医师完成。
6、新业务、新技术完成一定例数后,科室负责及时总结,并向医务科提交总结报告,医务科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新业务、新技术的是否在临床全面开展。
7、科室主任应直接参与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并作好科室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的组织实施工作,密切关注新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积极妥善处理,做好记录。
十三、病历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四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开展工作。
四级病历质量监控体系:
1)、一级质控小组由科主任、病案委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科护士长组成。负责本科室或本病区病历质量检查。
2)、二级质控部门由医院行政职能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对门诊病历、运行病历、存档病案等,每月进行抽查评定,并把病历书写质量纳入医务人员综合目标考评内容,进行量化管理。
3)、三级质控部门由医院病案室专职质量管理医师组成,负责对归档病历的检查。
4)、四级质控组织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及有经验、责任心强的高级职称的医、护、技人员及主要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院各科室病历质量的评价,特别是重视对病历内涵质量的审查。
2、贯彻执行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卫医发[2002]190号)、《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卫医发[2002]193号),注重对新分配、新调入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有关病历书写知识及技能培训。
3、加强对运行病历和归档病案的管理及质量监控。
1)、病历中的首次病程记录、术前谈话、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术后(产后)记录、重要抢救记录、特殊有创检查、麻醉前谈话、输血前谈话、出院诊断证明等重要记录内容,应由本院主管医师书写或审查签名。手术记录应由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如第一助手为进修医师,须由本院医师审查签名。
2)、平诊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在8小时内查看患者、询问病史、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处理医嘱。急诊患者应在5分钟内查看并处理患者,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原则上应在2小时内完成,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完成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3)、新入院患者,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记录,一般患者每周应有2次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查房记录,并加以注明。
4)、重危患者的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5)、各种化验单、报告单、配血单应及时粘贴,严禁丢失。外院的医疗文件,如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应将相关内容记入病程纪录,同时将治疗文件附于本院病历中。外院的影像资料或病理资料,如需作为诊断或治疗依据时,应请本院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写出书面会诊意见,存于本院住院病历中。
4、出院病历一般应在3天内归档,特殊病历(如死亡病历、典型教学病历)归档时间不超过1周,并及时报病案室登记备案。
5、加强病历安全保管,防止损坏、丢失、被盗等,复印病历时,应由医护人员护送或再病案室专人复印。
6、依据《省病历质量管理评价奖惩暂行办法》的要求与规定,建立科室及个人病历书写质量评价通报制度和奖罚机制。
十三、分级护理制度
(一)特别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
(2)各种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器官移植;
(3)各种严重外伤,如大面积烧伤等;
2、护理要求
(1)设专人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物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2)制定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和液体出入量并做好记录。
(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诊疗安全。
(二)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重、病危、各大手术后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热、昏迷、肝功能衰竭、休克、极度衰竭者;
(3)瘫痪、惊厥、子痫、晚期癌肿病人、早产婴儿;
2、护理要求
(1)严格卧床休息,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需要;
(2)注意心理护理;
(3)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并及时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4)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5)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
(三)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及骨牵引、卧石膏床等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
(3)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等。
2、护理要求
(1)卧床休息,根据病情许可,可在床上坐起;
(2)注意观察病情和特殊治疗或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
(3)加强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
(4)给予生活上的必要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
(四)三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病人、正常孕妇等;
(2)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病人;
(3)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者。
2、护理要求
(1)按常规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掌握病人的病情、心理状况;
(2)督促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病人饮食,每日巡视3—4次;
(3)对产妇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指导;
(4)进行卫生宣教。
第二篇:历史大框架
中国历史大框架
1、传说时代:
三皇:伏羲;神龙氏(炎帝);黄帝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2、夏;(禹(启);夏桀;妹喜);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470年)
3、商:(汤;伊;商纣;达姬);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554年)
4、西周(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包氏);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275年)
5、东周
(1)、春秋(春秋五霸:1: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294年)
(2)、战国:(战国七雄:
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
(255年)
6、秦:(赢政;秦始皇;二世胡亥)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5年)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四年楚汉之争
7、西汉(刘邦;汉高祖;)
公元前202年—8年
(194年)新朝(9年至13年)王莽改制
8、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195年)
9、三国:
(1)、魏:
公元221年--265年
(44年)(2)、蜀:
公元221年—263年(42年)(3)、吴:
公元221年—280年
(59年)
10、西晋:
公元265年---317年
(52年)
11、东晋:
公元317年---420年
(103年)
12、南北朝
(1)
公元420年—479年
(59年)(2)
公元420—557年
(37年)(3)
公元420年—581年
(61年)
13、隋
公元581年—618年
(37年)
14、唐:
公元618年—907年
(289年)
15、宋:(辽、西夏、金并列政权)
(1)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167年)
(2)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152年)
(3)辽
公元916年—1125年
(209年)
(4)西夏
公元1032年—1227年
(95年)
(5)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119年)
16、元
公元1206年—1368年
(162年)
17、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276年)
18、清 公元1644-年---1912年
(268年)
第三篇:公务员制度多项选择题
公务员制度
多项选择题
我国原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有:干部范围过宽,缺乏科学分类;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管人与管事脱节;管理方式单一陈旧,阻碍人才成长;管理制度不健全,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程度不高。
10多年来,国家人事部陆续制定并出台的公务员管理规章有:《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等四十多个配套法规与细则。
公务员义务的三个原则是:①违法必究原则②平等原则③服务与稳定原则。
当公务员不依法履行或不履行法定义务时,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有:身份处分,行政处分,赔偿责任,行政责任。
规定公务员权利的原则:保护原则,民主原则,权力可以放弃与不可放弃原则。
公务员权利的法律保障:行政复议,申诉,控告,诉讼权。
职位分类的作用在于:为职务设置提供基础(职位类别的划分是职务设置的前提,职务设置是职位类别划分的结果);为各项管理提供依据(职位分类为公务员的各项管理提供依据,为实施公务员分类管理提供前提)。
机关根据职能,规格,编制限额,职教与结构比例四大要素来设置职位。
我国根据职位类别与是否承担领导职责来区分公务员的职务类型。
根据公务员是否承担领导责任,将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带职务两大类型。
职务序列是依据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任职资格条件区分职务高低的层次。职务序列包括职务层次与名称。
公务员的级别确定与晋升的根据是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
衔级的主要功能是:在特定的工作场景下能够迅速辨识身份,理顺指挥关系,完成工作任务。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分为公开竞争性考试与非公开竞争性考试两种。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原则为“公开,公平,竞争,择优”。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内容包括:知识,测验,能力测验,技能测验等。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我国公务员录用的主管机关,在中央是中组部和人事部,在地方是省级组织部门和人事厅(局),设区的市级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
公务员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两种形式。
公务员任职必须贯彻“四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任人为贤与党管干部的原则。
在国外公务员的任用权限分为三种:由国家元首任用;按层次高低分别任用;由各部委首长任用。
任职届满不再连任,所任职务自然免除;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所任职务免除。
免职情形分为:程序性免职的情形;单纯性免职的情形;自行免职的情形。
免职的程序是:提出拟免职的建议;审核;做出免职的决定;发布免职通知。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程序主要是: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按照规定履行任职手续。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选拔任用公务员的重要方式,也是公务员职务晋升的重要方法。
国外公务员晋升方式有:功绩晋升制;考试晋升制;年资晋升制;委任晋升制;自荐晋升制;越级晋升制等。
公务员降职的原则包括:能上能下原则,逐级降职原则。
公务员降职的条件是:本人不称职;不能胜任现职工作。
公务员降职的方式有:职薪同时降,降职不降薪。
公务员惩戒的六项基本要求: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公务员培训的规范性文件归纳起来有三大类:国家法律,党内工作条件,党和政府相关文件。
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有三种:国家行政学院,地方行政学院,其他培训机构。
我国整个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工责任的体制。
培训需求分析的基本要素是个体层次,组织层次,国家或地区战略层次。
培训需求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培训需求的问题分析法;培训需求的全面分析法;引入行为学或社会调查的一系列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民意测验或问卷调查法,关键人物访谈法,文献调查法,小组讨论或专家讨论法,工作样本法)
公务员培训的技术方法有:课堂讲授法,研讨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合作研究法。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回避有: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三种。
国外公务员交流的形式主要有:部门同一职系得调动;跨部门职类调动;竞职式交流;跨地域交流。
公务员回避应当遵循的原则是:政策配套原则,依法回避原则,内外监督原则,自我约束原则。
国外公务员需要回避的主要有:血亲关系,夫妻关系,姻亲关系,拟制亲关系。
公务员回避的提起有两种情形:一是公务员本人主动申请回避;二是利害关系人发现公务员有法律规定的应当回避的情形,提出要求公务员回避。
公务员的工资由四个部分构成,包括: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国外公务员的工资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和津贴两大部分。
公务员福利主要包括:休假制度,优抚制度,其他福利制度和工时制度。
公务员保险的项目目前只实行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两种。
各国公务员保险制度的内容基本为:医疗保险,伤残保险,失业救济,丧葬补助和遗族补助。公务员辞职分为辞去公职与辞去领导职务两类。
辞退与开除的区别:性质不同,原因不同,法律后果不同。
公务员辞退的法律后果有:公务员与机关职务关系废除,公务员身份消失;按照规定享受辞退待遇。
公务员退休待遇的原则:国家保障原则,法律保障原则,退休待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应原则,退休金免税原则。
公务员退休的待遇主要包括:退休公务员的政治待遇,退休金待遇和其他物质生活上的待遇。
控告与申诉的区别:目的不同,原因不同。
受理机关的设定有两种模式:系统内模式和系统外模式。
控告的处理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审理,做出处理决定或建议,执行。
人事争议仲裁的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
第四篇:历史时间轴、大框架
古代的政治
近代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
时间
1924~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关系
合作革命
对峙战争
合作抗日
分裂敌对
原因
共同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国民党叛变革命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冷战、世界格局多极化(政治)、苏联的兴衰(经济)
世界市场的形成近代工业的发展(西方)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
=
民族工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全球化趋势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东西方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
第五篇:核心制度
医院核心制度
值班、交接班制度 会诊制度
手术前审批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查对制度
转院、转科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病历书写制度
查房制度
医嘱制度
首诊首科负责制度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