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规章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护理规章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一、
目的为规范管理,保证高危药品标志醒目。
二、
适用范围:
全院护理单元 三、要求 :
参考美国药品安全使用协会(ISMP,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对高危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的定义: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虽然错误使用这些药品不会比其他药品常见,但其后果却严重得多。
四、办法:
1.参考 ISMP 的分类,结合我院实际用药情况,由药剂科、护理部及医务科共同制定本院高危药品目录和管理制度; 2.各调剂部门要在高危药品存放药架处设置明显警示性提示牌; 3.高危药品调剂和临床使用实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调剂和使用的准确无误; 4.高危药品在使用时,应严格核对病人姓名、药品名称、药物剂量及给药途径等; 5.加强病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保证先进先出,病区护士站每日清点一次;
6.护理工作站原则上不存放高危药品(抢救药、使用频率特别高的药物除外),如确有需要,可向药剂科提出申请,限量存放,并由药剂科会同护理部定期(每季)核查备用情况; 7.临床药师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定期(每年)对高危药品目录进行更新,新引进高危药品须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
附:高危药品目录
第一类:易引起低血糖症状的降血糖药品:胰岛素类 第二类:激素类药品:缩宫素注射液 第三类:抗凝血药品:肝素注射液 第四类:高浓度电解质注射液,使用不当会引起致命危险:10%氯化钾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 第五类:支气管扩张药,质量的有效范围狭窄,过量易引起致命性心律不齐:氨茶碱注射液 第六类:麻醉剂和神经肌肉阻断剂:维库溴铵注射液 第七类:心脏血管用药,不当使用易引起致命危险:肾上腺素注射液、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地高辛片、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中药类目录:1.参麦注射液
2.血塞通注射液
3.柴胡注射液
4.丹参注射液
5.炎琥宁注射液
第二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一、高危药品定义
高危药品的定义: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虽然错误使用这些药品不会比其他药品常见,但其后果却严重得多。
二、高危药品的分类及品种
参考美国安全用药研究所(ISMP)分类,结合我院实际用药情况,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和品种。
三、具体管理制度:
(一)药学部各部门对高危药品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单独存放,并在高危药品存放药架处设置明显警示性提示牌;
(二)高危药品调剂和临床使用实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调剂和使用的准确无误;
(三)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四)高危药品在使用时,严格执行给药的5R原则,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药品名称、药物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
(五)加强病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保证先进先出,并建立对帐制度,住院部药房定期盘点,做到账物相符,病区护士站定期对账;
(六)护理工作站原则上不存放高危药品(抢救药品除外),如确实需要,须单独贮存在固定的地方,贮存处有醒目标签标志,限量存放,并定期(每季)核查备用情况;
(七)临床药师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八)定期对高危药品目录进行更新,新引进高危药品须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
第三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学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险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储存处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醒使用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使用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使用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药剂科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附录:富平县医院高危药品目录
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 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诺活灵、甘舒霖格、列齐特、二甲双胍、阿卡波糖 格列美脲、依帕司他、格列苯脲、维库溴铵、琥珀胆碱、环磷酰胺、甲氨喋呤 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吉西他滨、丝裂霉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 吡柔比星、长春新碱、长春瑞滨、依托泊苷、紫杉醇、多西他赛、他莫昔芬 甲羟孕酮、顺铂、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丙泊酚 氯胺酮、利多卡因、胺碘酮、低分子肝素、50%葡萄糖、腹膜透析液、地高辛 缩宫素、硝普钠
第四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A级高危药品:A级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措施:
1.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5.医生、护士和药量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措施:
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意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4.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B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措施:
1.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C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2.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第五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高危药品的规范管理,促进临床安全合理应用,避免用药损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处方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制定管理制度。
二,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临床使用不当或错误使用会导致人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药品。
三,高危药品品种遴选,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项目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汇总。附: 表格1,表格2,表格3,四,高危药品管理措施,高危药品的管理采用“金字塔式”分级管理模式,分A,B,C,三个等级。
1,A 级高危药品在药库,药房,病区储存应设置专用的药柜或区域。2,A,B 高危药品在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警示药学和护理人员注意。
3,高危药品调剂和医嘱转抄执行时,严格查对,杜绝用药差错,输液卡转抄或打印后在用法前标注“三角”符号,两人核对。
4,A级,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法定给药途径,剂量,标准给药浓度,超途径,剂量,浓度,医师需另加签字,方可用药。5,药房人员在发给护士C级高危药品时,应进行专门用药交待。6,各病区应根据用药情况,设置高危药品基数,列清单,护士长负责高危药品管理。
五, 加强高危药品效期管理,按药品说明书储才养护。六,高危药品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应有警示标记。七,严格掌握高危药品适应症,做好患者用药监测,确保用药安全。八,新购进高危药品时,应经过充分论证,购进后将药品信息及高危药品特性告知临床医师,药师,护士,促进用药安全合理。
九,加强高危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全面负责高危药品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促进指导监督高危药品用药安全。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中各级别的特点: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医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具体包含如下几类(见表1)表1 A级高危药品 编号 药品种类
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如肾上腺素)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如普萘洛尔)3 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 或以上)10 吸入或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等)
静脉用强心药 胰岛素,皮下或静脉用
(如地高辛、米力农)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 硫酸镁注射液
(如胺碘酮)6 浓氯化钾注射液 100ML以上的灭菌注射用水
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如肾上腺素)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如普萘洛尔)
阿片酊
浓氯化钠注射液
磷酸钾注射液
硝普钠注射液
编号
药品种类
A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具体有如下几类(见表2)表2 B级高危药品 编号 药品种类
编号 8 9 10 11 12 13 14
药品种类 心脏停搏液 注射用化疗药 静脉用催产素
静脉用中度镇静药(如咪达唑仑)小儿口服用中度镇静药(如水合氯醛)
阿片类镇痛药,注射给药
凝血酶冻干粉 1 抗血栓药(抗凝剂,如华法林)2 3 4 5 6 7 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 放射性静脉造影剂 全胃肠外营养液(TPN)静脉用异丙嗪 依前列醇注射液 秋水仙碱注射液
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3.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4.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B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具体有如下几类(见表3)。表3 C级高危药品 编号 药品种类
编号
种类 口服降糖药 5 6 7 8
肌肉松弛剂(如维库溴铵)
口服化疗药 腹膜和血液透析液 中药注射剂 2 甲氨蝶呤片(口服,非肿瘤用途)3 4 阿片类镇痛药,口服
脂质体药物
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C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2.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