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定时器计数器与应用
-
实验二 单片机定时器和计数器编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信息学院 (院、系)专业班组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实验二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编程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2、掌握单 -
实验报告二、单片机定时器的综合应用
院系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姓名 吴凯
实验室 S2312
课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试验项目编号专业 电子与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0电专(2)学号 1060710057同组人/组号/指导老师肖鹏程日期 -
定时器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定时器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共两周,第一周的任务是设计出原理图,并把PCB版图画出来;第二周的任务是根据原理图制作电路板,我们组共五个人,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
AVR128定时器计数器1详细解读,附详细程序注释,初学者一看就懂的程序哦
1:如何设置AVR单片机的时钟?
答:可以通过设置熔丝位来确定AVR单片机工作时的时钟是来自外部晶振还是来自内部的振荡器。熔丝位设置: 芯片有如下几种通过熔丝位选择的时钟源。时 -
竹丝计数器开题报告
浙 江 科 技 学 院本科毕业设计开 题 报 告题目新型竹丝计数机结构设计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车辆072学号学生姓名张婷婷指导教师曹淼龙开题日期2011年3月
-
loadrunner计数器分析总结
Loadrunner性能计数器分析总结
2009-12-02 14:48
Memory: 内存使用情况可能是系统性能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系统“页交换”频繁,说明内存不足。“页交换”是使用称为“页面” -
单片机课程设计频率计数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频率计数器 专业:自动化 指导老师:朱兆优 班级:1430201 学号:201430020118 姓名:张超梅一、 绪论 1.1设计任务和要求 二、电路设计方案 2.1电路工作原理 2.2系
-
实验二 定时器程序设计121
一、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单片机定时器产生定时中断,并利用定时中断产生更长时间延时。二、实验设备及器件 IBM PC机一台 DP-51PRO.NET单片机仿真器、编程器、实验仪三合一综
-
430定时器学习心得(含五篇)
Msp430单片机一共有5种类型的定时器。
看门狗定时器(WDT)、基本定时器(Basic Timer1)、8位定时器/计数器(8-bit
Timer/Counter)、定时器A(Timer_A)和定时器B(Timer_B)。但是这些模块不 -
AT89C52定时器2工作方式[定稿]
·定时器2:
定时器2 是一个16 位定时/计数器。它既可当定时器使用,也可作为外部事件计数器使用,其工作方式由特殊功能寄
存器T2CON(如表3)的C/T2 位选择。定时器2 有三种工作方式 -
单片机实验三 定时计数器实验[精选合集]
实验三定时/计数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原理,掌握定时/计数程序的编写方法。 2、掌握定时/计数器在定时、计数、频率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3、学会使用PRO
-
单片机课程设计_简易频率计数器..
单 片 机 课 程 设 计 简易频率计数器 1. 实验目的 1.要求学生具有制作调试单片机最小系统及外设的能力,能够掌握单片机内部资源的使用。 2.熟练掌握焊接技术的基础上,能熟练
-
单片机课程设计音乐闹钟定时器
目录: 0、 任务书...............................................................................2 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规划与选定..................................
-
加1减1计数器实验说明
各位同学请注意:
计数器的计数结果在数码管上显示,因此我们实现的电路结构为:
计数器模块——>7段数码管显示模块
1. 计数器可以对试验箱上的时钟进行计数,也可以采用按键形式,按 -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labview的定时器程序设计
基于labview的定时器程序设计 目录 1. 程序设计背景„„„„„„„„„„„„„„„„„„„„„„„„„„3 1.1. labview定时器的介绍„„„„„„„„„„„„„„„„
-
AVR单片机定时器TC0定时操作过程
定时器T/C0定时功能实现过程
一、中断总使能:SREG=0X80;
二、使能定时器溢出中断,TIMSK的TOIE0置1
三、选择定时器时钟分频系数,由TCCR0的CS01,CS01,CS00决定。
四、定时器计 -
555集成定时器课堂设计gai
“555集成定时器”课堂教学设计思想 一、引题:教学目的(整体感知) 教学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关注555集成定时器的历史发展,主要分析555集成定时器的内部基本构造,帮助学生认识到理解
-
孙子兵法与应用
孙子兵法与应用 谈及《孙子兵法》可能大家更多的是联系到耳熟能详的孙斌,也就是此书的作者孙子。其实从小到大我都对这部著作有着一览之心,奈何繁杂的字体,古朴的语言让人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