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一) 二、单项选择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A.正确的理论原则B.人们的主观愿望C.群众的意见要求D.客观存在的事实2.人工
-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8分,共16分)
判断下列各题,请在正确的叙述后打“√”,错误的叙述后
打“×”。
1.除实践以外,逻辑 -
2012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A类)试卷
2012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A类)考前预测试卷 答 题 说 明 本试卷第1~70题为客观题,请在客观题答题卡上作答。第六大题论述题为主观题,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
-
2012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推荐]
7.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在:1991年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哪篇作品中的名句:《饮酒》
14.我国陆地边界全长:2.28万km
1.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首先制成发电机 -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法律常识汇总
1、认为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可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项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
-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附件3“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公共部分)一、政治基础知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物质和意识3.唯物辩证法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5.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二)
-
信用社公共基础知识考试
信用社公共基础知识考试
一、公文写作
1、公文处理应当坚持的原则: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2、公文共11种:决定、通告、通知、通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c(精选五篇)
123考试论坛,公务员考试好论坛,资料、课件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
-
07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07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 本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试题。第二部分为主观试题,客观试题60分,主观试题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第一部分客观
-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
-
2014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4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
污水处理厂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合集五篇)
Xx污水处理厂文件 公共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46分) 1、换休假:职工因工作需要加班后又不发加班工资的,按相应天数可换休,换休假请假手续同病、事假相同,换休假不扣发任何工
-
2014年山西农村信用社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2014年山西农村信用社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1.行政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和在时间上的跨度,包括行政行为方式、步骤、次序、时限等不可分割的内容。这是指__________。 -
《公共基础知识》冲刺试卷(三)
《公共基础知识》强化冲刺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30题,共30 8.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权利从
-
公共关系学考试试卷
公共关系学考试试卷
一、 名词解释(20分)
1、公共关系2、公共关系状态3、公众4、组织形象二、简答(60分)
1、试述在政府公关活动中,如何完善公共行政服务,树立政府良好形象。2、开 -
2011-2012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2011-2012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选择题: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 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
小学教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小学教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txt你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成功人士是—在牛B的路上,一路勃起你以为我会眼睁睁看着你去送死吗?我会闭上眼睛的教师招聘考试公
-
2011年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2011-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2011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 B) 2. 以培养有